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了解花卉行业:泡桐的繁殖方法",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泡桐

泡桐性喜排水良好,湿润沃土壤。栽在潮湿积水之处,易罹病虫害,生长迅速。木材可为航空用材,或作器具乐器等。冠大叶大阴浓、花色美丽。树干端直,可作行道树和庭园綠化。

―、播种:种子极易飞散,在选种时要复盖紗布。精选后的种子装在布袋中入庫储藏,四月上旬播种,每10平方米用种0.1市斤。因为种长10米。床背寬50厘米,床要整理精細床心必須平坦,播前应噴水,阴床,床面有場陷之处,宜用細土塡平。然后播种,复土要薄而均勻、1一5毫米即可。播后要复稻草,以保持床面湿润,每日或隔日噴水。至出芽后需架設阴棚,以免烈日曝晒,七、八月后即可拆除。

种子細小,应采用高床撒播。床心宽1米,幼苗形态,幼苗双子叶,出土綠色,胚莖延长度0.5—1厘米。初生之嫩叶心脏形,边緣有鋸齿,多毛,肉质根直立,側根少,一年生高10厘米,干径5—8毫米,每10平方米,可产苗800株。

二、抚育管理:新出土之幼苗非常嫩弱,必須精心护理。怕风怕干,撤草不宜太早。幼苗出土后至生出1—2枚嫩叶之际,需噴水防干。怕霜,出土后应备有防霜物料,随时注意防霜。幼苗表皮薄,而韧性弱,极易碰破,中耕除草时要特別留心,万勿碰伤以免腐烂死亡。当年幼苗秋季要掘起假植。但此苗为肉质根,含水多易腐烂,故在叶充分落尽后始可掘苗,掘下后宜稍稍使其散发一些水分,再行假植,假植时不要打捆。每摆一层树苗后复一层干燥細砂,以防霉烂。

泡桐自第二年以后生长迅速,移后一年高可达2米以上,干径2—3厘米。髓大而空,叶片肥大,直径可达30余厘米。第一次移植的行株距应为60X40厘米。冬季必須涂白防寒,否則树干北面受寒风吹琴,易冻裂成伤,而南面易罹旧灼病。三、四年以后抗寒性增强,冬季不必再行保护。第三年仍需移植以加大行株距,3、4年生长树木高达3—4米以上,干径4—5厘米,即可出圃。

xZh52.coM精选阅读

了解花卉行业:塔杨的繁殖方法


一、硬枝插: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采集其一年生生长足壮、无病虫及机械伤害之长枝。(塔形小叶杨一般当年生无太粗太长的枝条,长度大部仅有30—50厘米。〕采后立即假植,勿令失水干燥。在冬季或早春将条断成15—18厘米长的插稳,每30或50根一捆,分层直立假植,以待插杵。因为其枝条细弱,在杵插时以采用床插比较适宜。床插容易保持湿润,有利在插穗的生根,能提髙杵插成活率。

扦插时先作好亩床,掘松床心扒平,然后按50x20厘米行株距扦插如枝条过在纤细不易插入土中先用花铲挖坑,然后埋入也可。扦插地区要经常保持湿润,插后勤灌水勿令千燥。捍插吋期自三月中旬至四月上旬均可,时期不要太晚。插入土中2八或3八。直立或稍倾斜均可。塔形小叶杨利用顶尖作插穗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软材杵插:在五月下旬至六月中旬采用当年的新梢作插穗来繁殖。用这种繁殖万法可以节省幷插材料〔如用硬枝插,一个插穗上至少得畚三个芽子,这三个芽子都萌成嫩枝用来软材杵插可繁殖成三株苗木。〕同时也能均衡人力,减轻春季工量。软材杵插的成活率也很高,一般可达到90%以上。

软材扦插的时期可以延续到七月中下旬,但越晚天气越热,生长日期短,到秋季的植株较小,成活率也略低。

(一)杵插苗床的准备:塔杨的软材扦插以采低床为适宜。床之大小可根据条件灵活掌握。一般长10米宽1米或长20米寛1.2米的床心均可。先筑好床背,再掘松床心,扒平以待杵插。

(二)插穗的采集与整理:软材杵插的时间要每天下午进行,如果阴天上午也可以进行。

采集插穗应在每天下午2时以后,采集当年生嫩梢,选择无病虫为害生长徤壮顶尖发育良好直立向上者。采时要实行流水作业,随采随运。采下的枝条要保持枝叶新鲜,勿使枯萎。能采老枝者可代老枝剪下。枝条采下后立卽浸在水中,然后用冷凉湿润的麻袋包裹运回。在运输途中要避免蹂躏生热,而使枝条荧到损伤。

枝条运回后立即散开,修剪掉下部过长的枝条,按大中小分级,分别扦插以保持整齐一致。凡太小或有病虫及机槭伤害者淘汰不要。

(三)杵插与插后管理:扦插的行株距为20X10厘米,坑深10-15厘米,直径约10厘米。20厘米长的枝条可埋入10-12厘米,即可埋入5-7个叶片,外露3-5个叶片。顶尖要直立向上,叶片要水平展开埋在土中。每扦插完一床后立即灌水。初插之苗床每天要灌水两次,早晨一次,晚上一次。一周、以后可减少灌水次数,二、三天灌水一次。两周以后可隔3-5日灌水一次。灌水后如伏倒者应使之立起以促其生长旺盛。初插之三、五日内每天中午应遮荫。

软村扦插最快的6-7天即可生根。一般在两周内均可生根。杵插一月后应开始追施硫铵或粪稀,每两三周追施一次,共追3-6次。幷要注意松土、除草、防治病虫等工作。秋季要掘苗分级假植。塔形杨杵插,一年生苗高度可达1-1.5米以上。三、四年后高达3米以上时即可出圃绿化。

二、三年生的苗木要移植加大行株距,以养成良好的树干和树冠。第一次移植的行株距为80X50厘米或60X40厘米。以后移植应为100X80厘米或100X100厘米,视植株之大小而定。二、三年生苗木还应注意修剪去蘖的工作,这也是养成良好树形的关键。

了解花卉行业:枫杨的繁殖方法


一、采种:种子成熟时果翅由绿变成黄褐色。用高枝剪或采种钩连果穗采下晒干去其杂质,装在袋内贮藏。枫杨种子呈圆球形,売厚而坚硬,放置日久成灰黑色,种仁白色。新采收的种子每百市斤可选净重50市斤。每升带翅种子重0.25市斤,每市斤6400粒。

二、播种:秋播春播均可,秋播者种子不需处理。春播吋应在十二月或一月份将种子浸湿,加沙1-2倍混合堆在室外,直至播种。也可在二月中旬用60°水浸种一昼夜,然后捞出放在冷凉处所冻3-5日后混沙2倍堆积,以待播种。播种量每10平方米用种子0.5市厅可产苗300-400株。

播种时期,秋播在十一月中下旬,春播在三月中下旬。该树生长旺盛无需精细管理,可采用大田珑播。即经过翻耕的土地,按60厘米行距打线撒种施毒饵,然后用牲畜复土,压实珑背珑沟即可。采用大床条播也可。复土厚度2-2.5厘米,四月上旬即可出土。枫杨幼苗发芽势良好,出土整齐一致。

幼苗形态:子叶出土二枚,掌状四裂,初出土时黄色,不久变为绿色。最先生出之眞叶为单叶,4-5片以后再生出者则为复叶。种子萌发后新出土之胚茎上红下白,胚茎延长度2-3.5厘米。根直立向下而多侧根。

花卉行业:泡桐的栽培要点


良种选择

泡桐有白花泡桐、楸叶泡桐、兰考泡桐、台湾泡桐、南方泡桐、鄂川泡桐、川泡桐、毛泡桐、山明泡桐等,江西宜推广乡土树种白花泡桐。白花泡桐在我国分布地域十分辽阔,根据抚州市林科所试验,广西乐业种源苗木生长期和高峰生长期较长,生长量较大,比江西种源可获24%的增益,是江西栽培的较佳种源。用优良无性系造林增产效益显著。江西抚州市林科所通过白花泡桐地理种源试验和优良无性系繁育筛选,培育出了31号、159号、201号、202号、208号等5个增产效益均达25%以上的优良无性系。这些优良无性系应是作为短周期原料林建设的首选材料。

苗木培育

一年生壮苗的标准一般认为:高5米以上,地径7~8厘米为特级苗;高4~5米,地径6~7厘米为一级苗;高3~4米,地径5~6厘米为二级苗;高2~3米,地径4~5厘米为三级苗。造林时应选用二级苗以上的壮苗。泡桐苗木繁育比较容易,方法很多,其中埋根育苗具有技术简便、出苗整齐、出苗快、成活率高、苗木质量好、育苗成本低等优点,是生产上使用最多的方法。埋根育苗的操作如下。

种根采集与处理:用于育苗的最好种根是一年生苗木出圃后余留下来的或修剪下来的苗根。多年生的幼树或大树树根虽可作种根,但效果较差,一般不宜采用。种根采集时间从落叶到发芽前均可,但通常是与苗木出圃结合进行。种根挖出后,选择1~2厘米粗无损伤的苗根,按长10~15厘米剪集根条。剪取种根时,为防止埋根时倒埋种根的现象发生,应做到上端平剪、下端斜剪。种根剪取后应放置太阳下晾晒1~2天,然后再根据粗度不同分别按一定数量绑扎成捆。春季采集好的种根可放置阴凉处随时运往圃地埋根育苗。冬季采集的种根则应及时储藏。

方法是: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宽1米,深0.5~0.7米的储藏沟,沟长视种根多少而定,沟底铺10厘米的湿沙,将晾晒过的种根大头向上排列于沟内,种根之间的空隙用湿沙填实,种根太多时可上下排二层,中间用湿沙隔开,上面再盖20~30厘米湿沙,最后用土封坑,封土厚度以不冻种根为宜。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不出水,松手不散为宜。放种根时,每隔1~2米立一草把,以利通气。种根储藏后,周边应挖沟排水,防止雨雪水流入沟内。在种根储藏期间,每隔一月左右,检查一次,以防种根霉烂。如发现霉烂,应翻坑晾晒,也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根30分钟后,晾干再储藏。如沙子过干,应及时洒水保湿。圃地选择与整地:泡桐苗喜光、喜肥、喜湿、怕旱、怕淹,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作层超过50厘米,土壤肥沃,通气性良好,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沙壤、壤土或轻黏土。整地时每亩施入腐熟有机农杂肥300公斤,磷肥30公斤,然后深耕40~50厘米。最好在秋末冬初时深耕,可促使土壤风化,冻死越冬害虫。耙碎、耙平后作床,床高20厘米,床面宽70~75厘米。四周开好排灌边沟,圃地面积大的要开中沟。

埋根育苗:2月中下旬至3月底都可埋根。埋根时对粗度不同的种根应分开育苗。

埋根方法:首先按株行距定点挖穴或用竹签引眼,将种根大头向上直插于穴中,注意不要损伤种根和幼芽,上端略低于地面1~2厘米,然后填土压实,使种根与土壤密接,再在上面盖少量虚土。若种根分不清大小头,则将种根平埋,以避免倒插种根现象。一般培育干高4米左右的一级苗木,其密度每亩667株、株行距各1米。若要培育5米以上的特级苗,其株行距可适当加大到12米。为便于管理操作,也可以采用宽行距、窄株距的方式。

苗期管理:出苗期:从埋根到5月上中旬苗木出齐,高约10厘米时为出苗期。这个时期一是要及时排除苗地积水,二是防止雨后地表板结。最好采用地膜覆盖,既可增加地温,又可防止地表板结,延长苗木的生长期。三是对每穴萌发出的数个萌芽,只保留1~2个健壮芽,其余的芽及时抹去。生长初期:5月中下旬至6月底7月初为生长初期。这一时期苗木的根系生长较快,苗高生长较慢。此期的管理工作,一是定苗。当苗高达10~20厘米时,每穴保留一株健壮幼苗,其余的除掉。二是搞好幼苗根部松土、培土和苗地除草。三是每隔10天追施0.2%尿素水溶液,每株浇1公斤。也可以在5月底以前,每亩施硫酸铵26~40公斤;6月中下旬,每亩施磷酸铵40~50公斤。施肥方法是在离苗木20~30厘米处挖半月形沟,施肥后封土。天旱时应结合施肥适当灌水。速生期:7月中下旬至8月底9月初为速生期。这一时期苗木地上、地下部分生长迅速,高生长10天可达1米多。因此,该阶段的水肥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由于这阶段高温、高湿、雨水多,杂草生长很快,要采取人工或化学除草方式及时除去杂草。除草时,为了能促进埋根苗根系发育,提高苗木质量,应结合进行一次根部培土5~10厘米。雨水季节要保证排水沟畅通,雨后苗地无积水;干旱季节要注意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在7月上旬、下旬、8月中旬,要各追施一次速效肥,每次每亩施硫酸铵60~100公斤。为促进苗干的生长,苗木在生长期间由叶腋萌发的副梢,应及时抹掉。速生期叶腋芽长速很快,应5天左右抹一次。

生长后期:9月上旬以后,苗木地上部分生长逐渐减缓,至10月中、下旬封顶,高生长完全停止。但9月上旬至下旬,此时苗木生长量仍大,可在9月上旬每亩再施磷钾复合肥40~50公斤,促进苗木的后期生长,提高苗木质量。在整个苗木生长过程中,还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泡桐苗期的害虫主要有金龟子、小地老虎、泡桐网蝽、泡桐叶甲等。金龟子的幼虫叫蛴螬,在土里过冬,春暖后爬到土表层咬食苗木。防治方法主要是圃地翻耕时放鸡鸭吃掉或人工捕杀;苗木出土后,在被害的苗木上浇洒20%桐子饼液(10公斤桐子饼渗水40公斤),防治效果很好。小地老虎的幼虫在4月底开始出来活动,白天躲在土里,晚上爬到地面咬断幼苗根部。防治方法主要在被害苗木附近扒开土来捕杀。泡桐网蝽主要危害叶片,可用40%乐果800~1000倍液喷杀。泡桐叶甲也是危害叶片,可用敌百虫粉剂喷杀。病害有炭疽病、黑豆病,以炭疽病为主。可用1份硫酸铜和10份碳酸氢铵混合,密封24小时后,配制200倍液喷洒幼苗,防治炭疽病和黑豆病都有较好的效果。苗木出圃:泡桐埋根苗出圃除秋季10月左右带叶造林外,通常是在春节前后进行。泡桐苗木根系脆嫩,在挖苗、运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损伤苗根,防止辟裂、折断。由于泡桐埋根苗多数形成两层根,出圃时除挖出上层根外,还应挖出下层根;起苗时根幅大小一般保持在50厘米左右为宜。

林木管护

栽植当年,因降雨泥土下沉和强风影响,有些苗木发生倾斜或倒伏,应及时扶正,适当培土。泡桐的树皮很薄,尤其是幼年阶段,遭受损伤后,很难愈合,而且随着树干的粗生长加快,伤口逐渐加深,变成沟状裂痕,或者畸形发展,对材质影响很大,必须加强保护,严防人、畜损伤。水肥管理:泡桐根系分布较浅,不耐土壤干旱,幼林期每年冬季应翻锄一次,深约10~20厘米;能套种农作物或花卉、药材等则更好。有条件的地方,在干旱季节灌2~3次水,能促使林分速生丰产。泡桐速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可根据林木大小,在离树干基部30~70厘米处,挖10~30厘米深的圆形或半圆形的施肥沟,每颗树施氮肥0.1~0.2公斤,与土拌均,然后覆土封盖。抹芽和接干:抹芽:泡桐造林当年,苗干上会从腋芽处萌发侧枝,有的萌发位置在苗干的三分之二以下部位,造成主干过低,影响出材率和木材质量。因此,对一年生树干上分布较低腋芽,在没有木质化时必须抹(摘)除,以提高主干的高生长,达到培育高大通直无节良材,提高木材产量和质量。

相信《了解花卉行业:泡桐的繁殖方法》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种植花卉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行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