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桃花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花让我们忘却生活的烦恼!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卉种植:月季黄刺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别称】刺蛾、八角虫、八角罐、痒辣子、毒毛虫。学名:CnidocampaflavescensWalker【类属】鳞翅目 刺蛾科【危害】全国各省几乎都有分布。是危害月季常见害虫之一。

【别称】刺蛾、八角虫、八角罐、痒辣子、毒毛虫。学名:CnidocampaflavescensWalker

【类属】鳞翅目 刺蛾科

【危害】全国各省几乎都有分布。是危害月季常见害虫之一。月季黄刺蛾低龄幼虫啃食月季叶肉,使叶片呈网眼状,形成白色圆形半透明小斑,几天后小斑连成大斑。幼虫长大后将叶片食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只残留主脉和叶柄,成为光干。严重时,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月季枯死。

【形态特征】卵:椭圆形,扁平,长径1.4至1.5毫米,短径0.9毫米。表面有线纹,初产时黄白,后变淡黄色。多产在叶面上,常成数十粒的卵块。

蛹:长11至13毫米,椭圆形,肥大,黄褐色。茧石灰质坚硬,椭圆形,茧上有数条灰白色与褐色相间的纵纹,似麻雀蛋,紧贴于枝干上。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6至25毫米,肥大,呈长方形,体色为黄绿色。头较小,淡黄褐色隐于前胸第1节下方。前胸宽大,黄绿色,前胸盾,半月形,左右各有1黑褐斑。体背面有1紫褐色哑铃形大斑,边缘发蓝。胴部第2节以后各节有4个横列的肉质突起,上生刺毛与毒毛,其中以3、4、10、12节者较大,体两侧下方还有9对枝刺。气门红绿色,上下边缘深绿色,气门淡黄色,体侧各节有瘤状突起,上有黄毛,腹部淡黄色。臀板上有2个黑点,胸足极小,腹足退化,第1至7腹节腹面中部各有1扁圆形吸盘。体中部两侧各有两条蓝色纵纹。

成虫:体长12至16毫米,翅展35毫米左右。体肥大,黄褐色,头胸及腹前后端背面黄色。触角丝状灰褐色,下唇须状弯过头顶。复眼球形黑色。前翅顶角至后缘基部1/3处和臀角附近各有1条棕褐色细线,内侧线的外侧为黄褐色,内侧为黄色;沿翅外缘有棕褐色细线;黄色区有2个深褐色斑,均靠近黄褐色区,1个近后缘,1个在翅中部稍前。后翅淡黄褐色,无斑,边缘色较深。腹背黄褐色,足棕褐色。

【发生规律】东北、华北大多一年发生1代;河南、陕西、四川省一年可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树杈、枝条上越冬。2代地区多于5月上旬开始化蛹,成虫5月底至6月上旬开始羽化,7月份为幼虫为害期。下一代成虫于7月底开始羽化,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在8月上、中旬。9月初幼虫陆续老熟、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

(1)秋冬季摘虫茧或敲碎树干上的虫茧,减少虫源。

(2)在成虫发生期,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

(3)幼虫群集危害时,摘除虫叶,人工捕杀幼虫,捕杀时注意幼虫毒毛。

(4)幼虫3龄前选用生物或仿生农药,如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500至700倍液、1.2%苦烟乳油800至1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等。

(5)幼虫大面积发生,可喷施20%速灭杀丁2000至3000倍液、2.5%敌杀死1500至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20%菊杀乳油1000至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6)保护天敌,如刺蛾紫姬蜂、螳螂、蝽等。

XzH52.coM品读分享

种植知识:云杉黄卷蛾的发生及防治


【云杉黄卷蛾的危害】幼虫蛀食腋芽、花芽和雄花,啃食针叶,影响林木生长及种子产量。【云杉黄卷蛾的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10-12mm,翅展22-30mm。雄蛾头部、前胸为赤褐色,腹部褐色;雌蛾前翅为黄褐色,有许多褐色饰纹。

【云杉黄卷蛾的危害】

幼虫蛀食腋芽、花芽和雄花,啃食针叶,影响林木生长及种子产量。

【云杉黄卷蛾的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0-12mm,翅展22-30mm。雄蛾头部、前胸为赤褐色,腹部褐色;雌蛾前翅为黄褐色,有许多褐色饰纹。

卵 扁椭圆形,长约0.96mm,初产时乳白色,渐变黄色。卵块呈鳞状排列成堆。

幼虫 体长20mm,淡绿色,头黑褐色,前胸背板橙色镇有黑褐色边,肛上板淡黄色。

蛹 长15-16mm,初化蛹时为黄绿色,以后逐渐变为褐色。臀棘8根,末端强度卷曲。

【云杉黄卷蛾的发生规律】

东北五年l-2代,浙江2-3代,以2-3龄幼虫吐丝缀于枝干腋芽处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初开始活动取食,常把花芽食成椭圆形的凹陷,以后继续取食雄球花,取食针叶时,常吐丝将几束针叶缀在一起,并将中间部分与枝干粘合,在其中食害心叶,食叶量大,常转移为害。4月下旬幼虫吐丝将3-5个雄球花序连成1束,在内化蛹,或在被害针叶中化蛹。蛹期为5-10天,5月初成虫羽化。第2代成虫在8月中、下旬出现。

成虫白天静伏,当晚交尾,有趋光性。卵多产在树干表皮上,每头雌蛾产卵205-410粒。初孵幼虫善爬行,有吐丝下垂的习性。幼虫4龄,历期20-25天。

【云杉黄卷蛾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增强树势,减少为害;结合采种,剪除缀结腋芽,减少越冬虫源。

(2)黑光灯诱杀。

(3)药剂防治。

幼虫期喷晒90%晶体敌百虫、40%乐果2000-3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信液,防治效果可达95%。

月季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月季霜霉病怎么防治?月季花现在是很多人家里的必备花卉品种,因其花色繁多、花型美丽而出名,下面就来学习月季霜霉病是怎么防治的。

1发病症状

月季霜霉病为害月季嫩枝、叶、茎、花、叶片和茎杆。叶片染病,初为变色小点,常称为“红点病”。绿叶上为紫绿相间色,红嫩叶上为黄绿色。后扩大成不规则的连片病斑,一些品种叶黄化,叶正面病斑呈暗紫色和黄绿相间,初像药害烧灼斑。严重时病部中央有近圆形褐色坏死斑。枝上感病为不均匀紫色绿色相间,后期纵裂。湿度大时叶斑背面有不明显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仔细观察病斑后期边缘不规则,受叶脉限制呈多个小的多角形。霜霉病发病快、传播迅速,2~3天整株叶片可全部脱落,轻者引起生长衰弱,重者可导致死亡,是制约月季本地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

2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茎杆内或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发病适温10~25℃,相对湿度85%以上,与温度有一定相关性,与湿度关系很大,高温高湿条件下最短3小时可侵染。昼夜温差大,栽植密度大,通风不畅,湿度接近饱和,叶缘集水,特别是叶面结露且持续时间长时将严重发病。南阳地区大棚月季周年均有霜霉病发生,雨季后7月至次年1月,设施栽培的棚内湿度较大时易发生此病,露天栽培多在夏秋季高温高湿天气发病。湿度不足时,有时落叶不明显,在发病高峰期,闷棚不当会加速落叶。

3防治措施

(1)要合理设计栽植密度,及时修剪,保持通风透湿,避免叶面结露。有条件的采用滴灌,相对湿度必须控制在85%以下。

(2)霜霉病易发时期,用百菌清或百菌清烟剂进行棚室熏蒸预防,15~20天1次,可避免叶面喷雾人为增加湿度。在前茬有霜霉病发生的大棚,用代森锰锌、百菌清预防,10~15天1次。叶面喷雾时选择雾化较好的喷雾器,减少药液量。

(3)已发病的地块,可于发病初期喷洒58%甲霜灵·代森锰锌600~800倍液或60%氟吗啉·代森锰锌800倍液防治。采收期可用72.2%霜毒威盐酸盐(普力克)水溶性液剂600~800倍液防治或用百菌清熏蒸,少用粉剂,避免叶面药斑残留影响产品外观品质。发病重的地块10天防1次、轻的15天1次,防治次数以保花为主,同一药剂连续使用2次后更换。

(4)病害发生期避免黄昏施药或浇水,施药后及时放风,使叶片尽快风干。

种植方法:柳树绿刺蛾的防治


柳树绿刺蛾低龄幼虫取食叶片表皮或叶肉,受害叶片成枯黄色斑块,叶缘呈缺刻状。大龄幼虫食量增大,可把叶片全部吃光。下面介绍一下柳树绿刺蛾的防治。

发生规律:该虫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上结茧越冬越冬,翌年5月上旬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

成虫有趋光性,多将卵产在叶背上,排列成鱼鳞状卵块,在卵块上覆一层浅黄色胶状物。产卵期2-3天。6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一代幼虫出现,8月中旬至9月下旬第二代出现为。低龄幼虫群集性强,3-4龄开始分散,共8-9龄。天敌有爪哇刺蛾寄蝇。

防治方法:

(1)保护和利用天敌。主要有广肩小蜂、赤眼蜂、姬蜂等天敌。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发现有虫茧时,及时摘除。

(3)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

(4)利用扁刺蛾老熟幼虫沿树干爬行下地越冬的习性,用毒环毒杀下树的幼虫,毒笔(2.5%溴氰菊酯与滑石粉、石膏粉以1:1:3调和成型)涂环或20%杀灭菊酯树干上喷毒环,或与柴油以 1:2混合,用牛皮纸浸液后树干上围环。

(5)化学防治:在幼虫3龄前用90%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50%杀螟松乳油1500-2000倍液喷施效果不错。

以上就是柳树绿刺蛾的防治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而种植花卉让人体验的乐趣更不一般。侍弄花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花卉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花卉种植:月季黄刺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