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赏花种花的乐趣一般人很难体会。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花卉种植:银杏大蚕蛾的防治技术”,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杏大蚕蛾又名白果蚕,俗称白毛虫。幼虫杂食性,发生严重时,能把整株叶子吃光,造成树冠光秃,种子减产,并影响次年的开花结实。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银杏大蚕蛾的防治技术。

银杏大蚕蛾一般一年发生1代。卵期由前一年9月中旬开始到次年5月约240-250天。3月底至4月初为幼虫活动期;幼虫期约60天,7月中旬开始结茧,经一周左右化蛹,蛹期约40天,9月上旬为成虫期,成虫羽化期约10天,羽化后交尾产卵,从9月上旬开始到中旬产卵完成。一般产卵3-4次,一头雌蛾可产卵250-400余粒。 卵集中成堆或单层排列,多产于老龄树干表皮裂缝或凹陷地方,位置在树干3米以下1米以上。卵虫孵化很不整齐,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处,1小时后开始上树取食,幼虫3龄前喜群集,4-5龄时开始逐渐分散 ,5-7龄时单独活动,一般都在白天取食。一天中,以10:00-14:00取食量最大。

防治方法

(一)冬季人工摘除卵块

7月中、下旬人工捕杀老熟幼虫或人工采茧烧毁。

(二)灯光诱杀

成虫有较强趋光性,飞翔能力强,于8~9月份雌蛾产卵前,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良好。

(三)生物防治

银杏大蚕蛾的天敌有赤眼蜂、平腹小蜂等,在9月雌蛾产卵期,释放赤眼蜂,对防治银杏大蚕蛾有一定效果,赤眼蜂在大蚕蛾上的寄生率可达80%。

(四)化学防治

1.银杏大蚕蛾3龄前抵抗力弱,并有群集特点,在5月上旬喷2.5%溴氰菊酯2500倍液。

2.幼虫期喷洒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或鱼藤精800倍液,或25%杀虫双500倍液,防治效果均好。

以上就是银杏大蚕蛾的防治技术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xzH52.CoM品读分享

花卉种植常识:紫薇绿尾大蚕蛾的防治


紫薇绿尾大蚕蛾,别名水青蛾、燕尾蛾、长尾蛾,属鲮翅目大蚕蛾科;在我国华北、华中、华东以及西南等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危害多种果树和园林苗木。紫薇绿尾大蚕蛾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紫薇绿尾大蚕蛾,别名水青蛾、燕尾蛾、长尾蛾,属鲮翅目大蚕蛾科;在我国华北、华中、华东以及西南等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危害多种果树和园林苗木。紫薇绿尾大蚕蛾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紫薇绿尾大蚕蛾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40mm,翅展122mm左右;体表具有深厚白色绒毛,翅粉绿色,前翅经前胸紫褐色,翅中央有一眼状斑纹,后翅尾状突起,长40mm。卵球形稍扁,长2mm,灰褐色。幼虫可长达80mm左右,黄绿色,体节有瘤状突起,以中、后胸4个及第8腹节背上1个特大,瘤突上有褐色、白色长毛。蛹体长45~50mm,赤褐色,额区有一块浅色斑。茧长卵圆形,灰黄或灰褐色。

天水地区1年能发生2代;通常在树枝上作茧,幼虫5月上、中旬孵化。幼虫共5龄,历期36~44天。老熟幼虫6月上旬开始化蛹,中旬达盛期。蛹历期15~20天。第1代成虫6月下旬至7月初羽化产卵;幼虫7月上旬孵化,至9月底老熟幼虫结茧化蛹。越冬蛹期6个月。

危害特点

以幼虫食叶危害,低龄幼虫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稍大后便把全叶吃光,仅残留叶柄或粗叶脉。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 绿尾大蚕蛾越冬蛹很大,便于人工捕杀。高龄幼虫可长达80mm,抗性强且食量惊人,化学防治比较困难,可以采取人工捕捉的方法。

2、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时要注意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尽可能保证在幼虫3龄前用药;可喷施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

花卉种植技术:榆树绿尾大蚕蛾的形态特征和防治


榆树种植中免不了会有一些病虫害,要做好绿尾大蚕蛾的防治才能保证其生长收获。下面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榆树绿尾大蚕蛾的形态特征和防治。

榆树绿尾大蚕蛾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至40毫米,翅展122毫米左右。体表具深厚白色绒毛,翅粉绿色,前翅前缘经前胸紫褐色,翅中央有一眼状斑纹,后翅尾状突起,长40毫米。

卵:球形稍扁,长2毫米,灰褐色。

幼虫:体长80毫米左右,黄绿色,气门上线为红色、黄色2条。体节有瘤状突起,以中、后胸4个及第8腹节背上1个特大,瘤突上有褐色、白色长毛,无毒。

蛹:体长45至50毫米,赤褐色。额区有1块浅色斑。

茧:长卵圆形,灰黄或灰褐色。

生活习性 华北地区1年发生2代,在树上作茧化蛹越冬。越冬蛹4月中旬至5月上旬羽化并产卵。卵期10至15天。第1代幼虫5月上、中旬孵化。幼虫共5龄,历期36至44天。老熟幼虫6月上旬开始化蛹,中旬达盛期。蛹历期15至20天。第代成虫6月下旬至7月初羽化产卵,幼虫7月上旬孵化,至9月底老熟幼虫结茧化蛹。越冬蛹期6个月。

榆树绿尾大蚕蛾的防治方法:

1.灯光诱杀: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诱杀。

2.人工防治:结合养护管理摘除卵块及初孵群集幼虫集中消灭,消灭越冬幼虫及越冬虫茧。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土蜂、马蜂、麻雀等天敌。于绿尾大蚕蛾卵期释放赤眼蜂,寄生率达60%至70%。于低龄幼虫期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防治,于高龄幼虫期喷洒每毫升含孢子100亿以上苏云金杆菌(Bt)乳剂400至600倍液防治。

4.化学防治:于幼虫盛发期喷洒20%灭扫利乳油2500至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榆树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榆树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花卉种植:杨树樗蚕蛾的防治


杨树高大雄伟、整齐标志、迅速成林,能防风沙,吸收废气,为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或四旁绿化的树种。下面为你介绍一下杨树樗蚕蛾的防治。

杨树樗蚕蛾成虫体长28毫米左右,翅展为128毫米左右,体青褐色。前翅黄褐色,顶角圆而突出,基部有形白色带,中央有月牙形白纹,外线均为白色,有棕褐色细边线,翅面有粉紫色斑纹。

卵扁椭圆形,灰白色,有褐斑。老熟幼虫体长70毫米左右,体粗大,青绿色。虫体附有白粉,各体节均有6个刺突,突起之间有深褐色斑点。蛹棕褐色,莲子形。茧丝质,橄榄形,上端开孔,茧柄长,常以1个叶片包着半边茧。

[杨树樗蚕蛾的综合治理]

(1)保护和利用天敌 如绒茧蜂、樗蚕黑点瘤姬蜂。

(2)诱杀成虫 利用黑光灯或性引诱剂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 发生严重时,喷施高效Bt粉剂1 500倍液,或杀螟杆菌粉剂600倍液防治。

花卉种植技术:银杏疫病的防治技巧


银杏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下面为你介绍一下银杏疫病的防治技巧。

银杏疫病危害症状

常危害幼嫩苗木茎干、叶,尤以嫁接口最为严重。受害叶柄呈灰黑色。叶片发病,病斑白叶缘向叶内扩展,发病叶片以开水烫伤状,病斑扩展至全叶,叶片萎垂,最后叶片变黄。

病菌侵染顶芽,整个顶芽变黑枯死,在自然条件下,发病部位难以见到病征。受害茎干则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斑环绕茎干扩展,当扩展达~周,病斑以上的叶片青枯萎垂,后发黄,茎干变黑。

银杏疫病发生情况

该病害常在每年4~6月份发生,5月初至6月初是病害高发期,因为此时的温度最适宜该病原菌生长。6月份后病情不在发展。该病害常危害幼嫩苗木,多年生长的大树较少受害。病害苗木一般是茎干部位受害,根部极少受害。受害苗木往往会枯死,而多年生成的大树新梢得病一般不会枯死,但会影响银杏的质量和产量。

银杏疫病防治方法

1、及时彻底地清园,挖出病株,剪掉病稍,并集中烧毁。

2、在病害发生前,喷杀毒矾、瑞毒素500~1000倍,喷1-2次。

花卉种植:银杏樟蚕的防治


银杏樟蚕一年发作1代。以蛹在银杏树枝干及树皮缝隙等处的茧内越冬。成虫羽化期,广东在1月上旬开端,2月中旬为盛期,福建在2月上旬开端,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盛期,浙江则3月上旬开端羽化;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一、银杏樟蚕生物学特性

银杏樟蚕一年发作1代。以蛹在银杏树枝干及树皮缝隙等处的茧内越冬。成虫羽化期,广东在1月上旬开端,2月中旬为盛期,福建在2月上旬开端,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盛期,浙江则3月上旬开端羽化;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成虫羽化后不久即可交尾,成虫有强趋光性。卵产于银杏树枝干上,由几十粒至百余粒组成卵块,卵粒呈单层规整摆放,上被黑色绒毛,不易为人发现。2~4月间幼虫相继活动,1~3龄幼虫群集取食,4龄今后涣散损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老熟连续结茧化蛹至7月下旬悉数化蛹结束。

二、樟蚕散布及损害 银杏樟蚕首要发作于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河南等省(自治区)。樟蚕幼虫啮食银杏叶片,严峻时可将叶片悉数吃光

三、樟蚕防治办法

1、樟蚕生物防治。旱季前期,可采用白僵菌防治,作用杰出。

2、樟蚕化学防治。用741敌敌畏插管烟剂于迟早静风时,在银杏园内开释,防治1~4龄幼虫作用较好。也可用65%敌百虫乳剂500~800倍液喷洒防治1~3龄幼虫。4龄后则用90%敌百虫晶体500倍液喷洒。

3、灯火诱杀。于每年2~3月间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

4、采茧灭蛹;使用樟蚕虫蛹期长、结茧密布的特色,于冬天安排人力从银杏树大将茧撕下,用土深埋或焚毁。

花卉种植技术:银杏树的猝倒病防治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别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古称“白果”。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别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古称白果。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

该病主要危害一年生播种苗,特别从种子出土后1个月内受害最为严重。其发病程度与下列因子相关。

①连作。连作的银杏苗床源于病原菌较多因而发病率高。

②圃地整地粗糙,如土壤板结、粘重、积水、通气不良等,均不利于种子的发芽或生长,病原菌易于繁衍,苗木发病严重。

③来腐熟的肥料常导致病菌的蔓延、危害苗木。

④播种时间晚,幼芽出土迟,出土后气温顺地温均高,源于幼苗木质化程度差因而发病严重。

⑤温差过大。如播种后覆盖地膜,去膜前应适当通风炼苗,否则苗木因环境条件的急剧变化而猝倒死亡。

引发银杏苗木猝倒病的病原有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种。非侵染性病原有圃地积水、覆土过厚、表土板结、地表温度过高等。侵染性病原有丝核菌Fusarium、镰刀菌Rhizoctonia和腐霉菌(Pyihium)等。这三种病原菌均有较强的腐生性,有空能在土壤的植物残体上生存,一旦碰到合适的寄主和潮湿环境即侵染危害。腐霉菌多在土温12~23℃时危害,丝核菌的适温25~28℃,镰刀菌的适温为20~30℃。

病害多于4~6月间发生。源于发病期差异,通常显现四种病状:①种实腐烂 种芽出土前被病菌侵入,引发种子腐烂称为芽腐型猝倒病。②茎叶腐烂。幼芽出土期间,源于湿度过大或苗木过密等原因,被病菌侵入,引发茎叶粘结腐烂,称顶腐型猝病。③幼苗猝倒。幼苗出土后扎根期间,源于苗木木质化程度差,病菌侵入根茎,产生褐色斑点,病斑扩大呈水渍状,源于病菌在苗茎组织内蔓延,引发典型的幼苗猝倒症状。④苗木立枯。苗木茎部木质化后,病菌从根部侵入

①细致整地,预防圃地积水和土壤板结。有机肥料应充足腐熟,播种前应进行土壤消毒或土壤灭菌,

②提高播种技术,适时早播,覆土厚度适当,促使苗齐苗旺、提高苗木群体抗性。

③药物治防:用五氯硝基苯75%代森锌或苏化911或敌克松25%进行土壤处置。每平方米用量4~6g。先将全部药量称好,然后与细土混匀即成药土。播种前将药土在播种行内铺1cm厚,然后播种,并用药土覆种。药土用量以上述标准用量为度。用苏化911每亩施0.375kg,敌克松、稻脚青、开普顿每亩施2.5~3.5kg,用法同上。用2%~3%妁硫酸亚铁(黑矾)水溶液,每平方米药液9L;雨天或土壤湿度大时用细土混成2%一3%的黑矾药土,每亩施100~150kg。

④幼苗发病的处置:立刻用10%苏化911可湿性粉剂 500~1000倍,30%苏化911乳剂1000~1500倍,70%敌克松500倍,漂白粉200~300倍,或高锰酸钾1000倍的药土或药液(苗床湿用药土,苗床干用药液)施于苗木根茎部。但应立刻以清水喷苗,以防茎叶受害。如发觉顶腐型猝倒病要立刻喷洒1:1:120~170倍的波尔多液,每隔10~15d一次。

花卉种植常识:银杏天牛的防治


牛主要以幼虫蛀食,生活时间最长,对树干危害最严重。当卵孵化出幼虫后,初龄幼虫即蛀入树干,最初在树皮下取食,待龄期增大后,即钻入木质部为害。下面介绍一下银杏天牛的防治方法。

天牛幼虫在树干或枝条上蛀食,在一定距离内向树皮上开口作为通气孔,向外推出排泄物和木屑。幼虫老熟后即筑成较宽的蛹室,两端以纤维和木屑堵塞,而在其中化蛹。蛹期约10~20多天。

1、生物防治

天牛防治研究工作近年来开展最快的是肿腿蜂的利用。 自从1973年在广东粗鞘双条杉天牛的虫道内,1975年在山东青杨天牛虫瘤内发现肿腿蜂以后,广东、山东、湖南、河北、北京、上海等地分别对粗鞘双条杉天牛、青杨天牛、星天牛等进行试验。 人工饲料试验也已经开始。田间放蜂的结果,有肯定的效果。肿腿蜂在生产上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化学防治

这些年来试用的农药主要有敌敌畏、磷胺、乐果、杀虫眯、杀螟松、辛硫磷、螟磷畏、杀虫净、害扑威、氧化乐果、氟乙酰胺等喷洒或涂刷树干,这些药剂经常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树虫康是一种新型制剂的要,既可喷雾防治又可根施防治,不易产生抗药性。

3、管林防治

实践证明,天牛的防治应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提倡混交林,适时间伐,合理更新,选择树种等,都是贯彻防重于治的根本措施。

4、药剂防治

由于病害发生后,病情发展较快,所以利用药剂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喷药的适宜时期在发病前夕或初期进行,可选用具有超强传导力的杀虫剂树虫一针净,对于比较大的树可在树干上呈均匀角度钻几个孔进行滴注,依据树的大小不同,用药量和用水量不同。

5、管理防治

改善立地条件,提供良好的排灌系统,注意基肥的施用,以有机肥为主,注意N、P、K的平衡施用,避免高氮肥,培养健壮树势,增强抗病能力,及时收集病叶,集中烧毁。

以上就是银杏天牛的防治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花卉种植:银杏种植之绢野螟的防治


银杏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下面介绍一下银杏种植之绢野螟的防治。

银杏是主要的庭园长绿观赏植物。近年来由于引种的粗心,使银杏绢野螟从南到北为害银杏和雀舌银杏两种小叶银杏。从幼虫取食叶肉,到吐丝结巢将叶缀合一起,严重影响银杏生长,甚至使受害的植株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成虫体白褐色,翅白色半透明,前翅前缘褐色,中室有一细白斑及弯曲的新月形白斑,后翅外缘有褐色带纹。

幼虫头黑褐色,胴部浓绿色,背线深绿色,亚背线气门上浅黑褐色,各节具有亮黑褐色瘤状突起。一年可繁衍三代。四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7月中下旬产生,第二代幼虫9月上中旬(西安地区)再生第三代。

防治方法:采用40.7%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50%辛硫磷乳剂稀释1000倍、40%氧化乐果稀释1000倍、80%敌敌畏稀释2000倍喷洒,7天1次,共3次,对防治初期幼龄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银杏种植之绢野螟的防治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2024关于榆树绿尾大蚕蛾的防治


绿尾大蚕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至40毫米,翅展122毫米左右。体表具深厚白色绒毛,翅粉绿色,前翅前缘经前胸紫褐色,翅中央有一眼状斑纹,后翅尾状突起,长40毫米。

绿尾大蚕蛾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至40毫米,翅展122毫米左右。体表具深厚白色绒毛,翅粉绿色,前翅前缘经前胸紫褐色,翅中央有一眼状斑纹,后翅尾状突起,长40毫米。

卵:球形稍扁,长2毫米,灰褐色。幼虫:体长80毫米左右,黄绿色,气门上线为红色、黄色2条。体节有瘤状突起,以中、后胸4个及第8腹节背上1个特大,瘤突上有褐色、白色长毛,无毒。蛹:体长45至50毫米,赤褐色。额区有1块浅色斑。茧:长卵圆形,灰黄或灰褐色。

生活习性 华北地区1年发生2代,在树上作茧化蛹越冬。越冬蛹4月中旬至5月上旬羽化并产卵。卵期10至15天。第1代幼虫5月上、中旬孵化。幼虫共5龄,历期36至44天。

老熟幼虫6月上旬开始化蛹,中旬达盛期。蛹历期15至20天。第代成虫6月下旬至7月初羽化产卵,幼虫7月上旬孵化,至9月底老熟幼虫结茧化蛹。越冬蛹期6个月。

综合防治方法

1.灯光诱杀: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诱杀。

2.人工防治:结合养护管理摘除卵块及初孵群集幼虫集中消灭,消灭越冬幼虫及越冬虫茧。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土蜂、马蜂、麻雀等天敌。于绿尾大蚕蛾卵期释放赤眼蜂,寄生率达60%至70%。于低龄幼虫期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防治,于高龄幼虫期喷洒每毫升含孢子100亿以上苏云金杆菌(Bt)乳剂400至600倍液防治。

4.化学防治:于幼虫盛发期喷洒20%灭扫利乳油2500至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

种植方法:银杏叶螨防治技术


危害银杏的叶螨主要为山楂叶螨。越冬后的叶螨在3-4月出蜇危害,早期数量很少。由于某些庭院银杏上天敌较多,常将叶螨捕食干净等,一些庭院银杏无叶螨越冬,叶螨早先危害其他果树,然后从其他果树上转移到银杏树上危害。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银杏叶螨防治技术。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夏季危害较轻的银杏上叶螨越冬时间晚,一般在树干下部土缝等处越冬,冬季采用新土压埋树干周围地下的叶螨,防其春天出土上树。秋冬季庭院中清扫银杏枯枝、落叶及树下杂草等,扫出院外烧毁,降低叶螨越冬基数。

2、化学防治:对于有叶螨越冬的银杏树,春季叶螨出蜇后可喷0.3Be石硫合剂1-2次,杀灭叶螨。在7-8月叶螨危害十分严重,天敌未能有效控制叶螨危害时可以喷3000倍20%螨死净悬浮液。当树上叶螨天敌较多,而树上有刺蛾、袋蛾等害虫危害叶时不要喷杀伤天敌的高毒农药,可用生物农药或其他不伤害天敌的低毒农药防治其他害虫。

3、生物防治:本地控制叶螨危害的天敌种类较多,有塔六点蓟马、草蛉、深点食螨瓢虫、蜘蛛等。根据多年观察本地控制叶螨危害的优势种天敌为塔六点蓟马。

以上就是银杏叶螨防治技术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花卉爱好者们最大的乐趣则是种植花卉。花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知识,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花卉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花卉种植:银杏大蚕蛾的防治技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