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了解花卉行业:雪松的繁育技术",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分布: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1300〜3300米的地带。辽宁、大连以南各大城市均有栽培。

生长习性:喜光,有一定耐荫能力,喜温凉湿润气候,有一定耐寒能力。深根性,耐旱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喜土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忌积水,怕炎热。抗烟能力弱,二氧化硫气体会使嫩叶迅速枯萎。

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树体高大,树形优美,树冠秀丽,高雅古朴,苍劲挺拔。宜孤植于草坪、建筑物前庭、广场中心或大建筑物的两旁及园门的入口等处。列植于园路的两旁,形成甬道,极为壮观。木材又可蒸制香油,涂抹皮茸,有防水浸之效。

繁育技术:播种、扦插及嫁接等方法均可繁殖。

播种繁殖:球果采下,脱粒。于3〜4月播种,播前浸种傕芽,捞出阴干后播种,为节约种子可点播,行距15厘米,株距5厘米,播后覆土2厘米,盖草,约半月后可陆续出土,一月后可出齐。每667米2播种量约5千克。土壤应事先消毒,苗木出土后搭棚遮荫,保持一定湿度,并喷洒1%硫酸亚铁或波尔多液,防止立枯病,加强管理,生长季节应注意中耕、除草、灌水,并酌施追肥,冬季应防寒,两年生幼苗即可移栽培育,注意勿伤主根,.否则会影响生长。

扦插繁殖:以早春3月中旬发芽前为最好,也可雨季扦插,采健壮幼龄实生母树上一年生枝作插穗,幼龄母树以树冠中部枝条的插穗成活率髙;而年龄较小的母树则以树冠上部枝条的成活率高,注意以实生苗枝条上的插穗成活率最高。插穗长度12〜15厘米,剪下后及时用清水洗净,切忌扯裂或压破条踵,插条剪口要削平。插于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扦插前先把插床用清水浇透,并喷洒托布津或高锰酸钾,进行土壤消毒,株行距为6厘米X10厘米。将插条下部叶除掉,基部在萘乙酸500毫克/千克水溶液中浸5〜6秒后立即插入土中,人土深度一般为插穗长的1/3或1/2。随插随喷水,以防插条失水。由于雪松带枝叶扦插,经不起高温、干燥、日晒、风吹等不良环境影响,插后要充分喷水,搭设荫棚,并在向阳面加设遮荫帘。生根后注意通风,两年后即可移植。

常受红蜡介壳虫、牡蛎介壳虫、红蜘蛛等危害,并有锈病出现,应注意防治。

xZH52.COm阅读分享

花卉行业:银杏育苗繁育技术


1播种育苗法。播种育苗法适用于大面积绿化种苗或株式盆景的培养,即在每年的秋季将银杏结得的果实进行收集,挑选整体长势较好、枝叶茂盛且无病虫害健壮的银杏母株,待球果变黄成熟后可以采集,收集后的种子放于通风干燥的室内阴干储藏,可不洗出种核,去掉外种皮,待第2年使用种子时再进行催芽处理;也可用水冲出种核,将其放入细沙中保存,沙中可稍微带水,但不可过潮。在使用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放入干净的温水中浸泡24h并不时搅拌,然后捞出空瘪的种子换水再进行浸泡,3~5d种子吸足水分待到有1/3裂口时即可使用。播撒种子的土地需要在播种前1个月进行整理。栽种应选择灌溉便利、排水性能较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并且在撒种之前要对土壤进行细化处理。撒种的数量可根据种子的大小进行判定,一般在375~450kg/hm2,撒种行距保持在20~30cm,株距在10cm,撒种完毕后轻填1层覆盖土,厚3~4cm,压实。

2分蘖育苗法。分蘖育苗法多用于培育砧木或绿化用苗,由于银杏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可通过银杏植株根部产生大量的萌芽,利用根蘖切离进行繁殖。一般多在7—8月,选择雌株将根蘖茎部进行环形剥离然后培土保护,第2年待长出新根后切离母树可直接定植。定植时最好将根须和原有土壤一起带入植入区域并掺入施肥土壤,以促进其快速生长和成活。此种方法不仅生长速度较快、开花结果早,还可以缩短结果年龄,而且易于存活,是最常用的育苗方法。

3扦插育苗法。由于银杏不易生根,一般较少使用扦插育苗法,但是该方法与播种育苗相比更为方便且易于存活。扦插育苗可选择硬枝和嫩枝进行扦插,硬枝扦插可选择一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嫩枝扦插可选择幼树枝条,截取20~25cm,将扦插部位修剪抹平呈马耳型,将扦插枝数好根数后进行打捆,然后使用萘乙酸溶液或ABT生根粉浸泡,以促进其生根。嫩枝扦插需要保留嫩枝上的树叶并且放入水中,保持容器中水的干净与清洁,待插穗长出愈伤组织后可进行扦插。扦插深度在8~10cm。扦插季节一般选择在初春温度达到10℃以上,树液充分流动之前。扦插行距一般保持在20~25cm,株距保持在12~15cm,扦插19.5万~22.5万株/hm2即可。在扦插前可先将土壤浇透,保证土壤水分充足和土质柔软,以避免伤害插穗的表层。土壤整理的方法与播种育苗方式相同。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插穗的遮荫和叶面保湿,充分满足其养分和水分的供给,待长至成熟后可进行移植。

4嫁接繁殖。嫁接繁殖法多用于银杏果生产,在每年的3—4月挑选颜色油亮有光泽、树枝粗壮、叶片饱满、长势旺盛的结穗,而挑选树体应较为矮小,砧木苗在2~3年,在距离地面30~50cm的部位进行嫁接。嫁接方式主要有劈接和插皮接。劈接是对接穗底部进行切削,切成2.5~3.0cm的坡面,然后再切出1个短切口使其两面刀口成片状或楔形,然后根据接穗的粗细将砧木中间劈砍出1个深口将接穗插入砧木中使其牢牢结合,并扶正用薄膜绑扎促进接口快速长合,一般每个砧木可接穗1~2个。插皮接使用较为方便,对砧木没有过多的要求且成活率很高。一般是选择接穗上有芽的进行嫁接,用刀削去老皮露出形成层,在芽下1cm左右切出1个短切面,在另一面的4~5cm切出1个长切面,然后将长切面插入砧木中,将反面露白的部分包扎好即可。在嫁接的过程中需要避开曝晒、阴雨天气,选择枝条时要注意母株的树源情况,嫁接前需要用湿布进行包裹或浸泡。银杏苗在嫁接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以促使树冠尽快发育。

5芽接。芽接主要有方块嵌接和“丁”字形芽接2种方法。方块嵌接是将接穗芽眼环割,取下芽片,然后在砧木上选择芽眼并剥去芽片,然后将接穗芽接在砧木上扎紧。“丁”字形芽接是将砧木平整的地方切成“T”型,将接穗芽放入横刀处。

花卉行业相关:牡丹繁育技术


牡丹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种方式进行繁殖。

1牡丹的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又称种子繁殖。一般在大暑后立秋前采用分批采收的方法来采种,即摘下牡丹植株已呈蟹黄色的角果,然后将其放置在屋内潮湿的地面上,使其自己缓慢成熟,每隔2~3d翻动1次,当其外部干燥变硬时就不需要再翻动。10~15d后果壳就会开裂露出种子,切记此时不可以将种子分出曝晒,只需在播种时拣出播种即可。

2牡丹的无性繁殖

2.1分株。分株是指将一株牡丹分开成很多株小牡丹再进行栽植繁殖的方法。一般在秋分至寒露期间进行分株,分株的牡丹要求是四至五年生的牡丹,挖出符合条件的牡丹,去掉其附土后日晒1~2d,使其根部失水变软,按自然生长势从根部(五花头处)劈成数株,此时要注意分株后的每个小株都必须带有部分细根,对于植株较大、芽较多的部分可以多分株,反之则少分。分株后要对老枝进行修剪,对于2~3个芽的老枝则需留10cm,5~7个芽的老枝宜留5~7cm。发现有病株,可用药浸根后栽植。

2.2嫁接。一般在处暑至寒露期间进行嫁接,最适宜的嫁接时间在白露左右,一般成活率可达80%~90%。嫁接时可选择芍药根、牡丹实生苗作为砧木,同时应选择植株下部生长的一年生壮枝、长6~10cm、带有健壮顶芽和2~3个侧芽的接穗,接穗应在嫁接前采用,可以提高嫁接的成活率。接穗品种主要是名贵、生长慢且需求量大的品种。嫁接接穗与砧木的皮部形成层紧密结合为佳。

2.3组织培养法。一般利用牡丹腋芽上的茎尖(2~3mm)、嫩叶切块(1cm×1cm)播前可用500~1000mg/kg赤霉素浸种24h)、叶柄切段(1~2cm)进行离体培养。先分化出芽,将芽进行丛分割,再对丛生芽诱导生根,然后进行试管苗移栽。

了解花卉行业:仙客来的种植技术


仙客来不仅花名优雅,而且盛开的花朵极为美丽。在家庭养殖中,很多人喜欢将其放在书房或者客厅中。它的花期可持续半年之久,颇受人们喜爱。但仙客来不耐寒,也不耐高温,喜湿润、又怕积水,喜光、但忌强光直射。现将仙客来的养殖和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选种

精选种子,选择饱满有光泽无病虫害的褐色种子,当年采收的种子放入50mg/kg的GA3(赤霉素)与500mg/kg的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混合液中浸种24小时,然后控净水,在清水中冲洗干净,控水晾干表面的水分。然后播种,比未浸种的种子提前开花10天左右。

2盆土

仙客来要求肥沃、排水通畅的微酸性土壤,对于土壤长期不管理或管理不科学,会使仙客来生长不良,开花少,颜色暗淡,降低或丧失观赏价值。盆栽以疏松肥沃的营养土为好。每隔10天左右追1次腐熟稀薄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到现蕾后,增施2次0.1%的硫酸二氢钾。另外还要适时换盆,一般9月中旬休眠球茎开始萌芽,即刻换盆,盆土不要盖没球茎。刚换盆的仙客来球茎发新根时,浇水不宜过多,以防烂球,盆土以稍干为好。

3温度

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仙客来不耐高温。温度过高会使其进入休眠状态。因此,温度对仙客来影响极大。一般情况下,仙客来适宜生长在白天20℃左右,晚上10℃左右的环境条件下,幼苗期温度可稍低一些。最适宜生长的温度15℃左右。生长和花芽分化的适温为15~20℃,湿度70%~75%;冬季花期温度不得低于10℃,若温度过低,则花色暗淡,且易凋落;夏季温度若达到28~30℃,则植株休眠,当气温高达30℃以上时,仙客来叶片就会出现发黄脱落、花谢而无观赏价值;若达到35℃以上,则块茎易于腐烂。这时将植株置放在通风良好的朝北阳台或屋檐或廊下或避雨荫棚,停止施肥,控制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如长期干燥,会使根系干瘪坏死,球茎萎缩失水死亡。此外,花芽分化和花梗伸长时温度稍低一些,有利于开花。仙客来在夏季因气温高而进入休眠阶段,如果创造低温条件,可以不休眠,有利于开花。

4浇水

仙客来夏季进入休眠时,要减少对休眠球茎的浇水,秋季上盆和翻盘后要浇足水,并逐步要增加肥水,保持土壤湿润,冬季减少水量。浇水时不要使水分沾在花芽及嫩叶上,以免腐烂,影响开花。浇水时间在上午10:00~12:00为宜,水温和基质温度要尽可能接近。

5加强肥水管理

5.1施肥时期

在仙客来的年生长周期中,各个时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钾的吸收高峰在5~9月份,氮和钙的吸收高峰在8~10月份,镁的吸收高峰在9~10月份。所以,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季节变化,在不同的月份适当增加不同元素的供应量。如在9~10月份可以叶面喷施0.2%尿素和0.2%硫酸镁混合液,以供仙客来生长所需。

5.2施肥时间

追肥时间一般应选择在晴天、温度较为适宜的上午为宜,中午不要施肥,下午也尽量不施肥。因为下午施肥(尤其是液肥)容易使植株的夜间湿度增大,引起病菌浸染侵害,影响植株健康。

6病虫害防治

6.1仙客来根结线虫病

此病的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等。土壤中的幼虫直接侵染根系,形成根结;受害植株的地上部分生长不良,叶片皱缩、变小,叶色变黄;植株矮小,甚至整株死亡。线虫随土壤、水流、肥料、种苗传播。防治方法:①加强检疫,防止带虫苗进入;②选用克线磷、二氯异丙醚、丙线磷(益收宝)、苯线磷(力满库)、棉隆(必速灭)等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③将染病种球在46.6℃水中浸泡60分钟或在50℃水中浸泡10分钟杀死线虫;④与禾本科植物轮作,间隔2~3年。

6.2仙客来虫害

仙客来虫害主要有棉蚜、桃蚜及侧多食跗线螨。被蚜虫为害的植株常发生不规则的卷叶,造成营养不良。受螨害的植株叶片变厚变脆、卷曲且凹凸不平,嫩茎稍扭曲畸形。植株受虫害后花量减少、花期缩短,且蚜虫、螨虫传播病毒,造成病毒病。防治方法:①保护利用天敌。如寄生性的日光蜂、蚜小蜂,捕食性的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寄生菌制剂灭蚜菌等。均对蚜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②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由于蚜虫对黄色的趋性,涂不干性粘胶黄色塑料板可诱杀大量的有翅蚜。③药剂防治。50%辛硫磷或40%氧化乐果1500倍液、莫比朗或吡虫啉2000倍液、1.8%爱福丁5000倍液杀蚜虫。5%尼索朗或特螨克威2000倍液、5%卡死克1500倍液、速螨酮4000~5000倍杀螨。由于蚜虫、螨虫易产生抗药性,因此要轮换使用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④在种植管理中增强温室的通风性,亦可减少虫害的发生及减轻虫害的发生强度。

为了提高仙客来的观赏价值,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在种植、培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结合各项种植技术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

花卉行业:垂槐嫁接繁育技术


垂槐(SophorajaponicaL.var.pendula),属蝶形花科,槐属,落叶小乔木,别名蟠槐,又称垂枝槐,龙爪槐,是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园林景观树种。树高2.5~3m,主干直立,树冠伞状,小枝弯曲下垂形似龙爪,姿态别致。实践中常成对地用于配置门前和庭院中,又宜植于建筑前或草坪边缘,深受人们喜爱。

1培育砧木大苗

先进行国槐播种育苗,然后经过2次苗木移植,移植时间以晚秋及早春为佳。同时加大株行距离,进行养根、养干,该阶段是培育优质砧木大苗的关键,期间要加强田间的细致管理。经过3~5年就可培育出根系发达,树干通直,圆满光滑,达到定植规格(大苗高度3.0~3.5m以上,地径达5~6cm以上,嫁接部位径粗达4cm以上)的大苗,即可选做垂槐嫁接砧木。

1.1养根移栽地667m2施优质基肥2500kg,翻耕整地,春季土壤解冻后,将1年生苗隔1株刨2株起苗,按70cm×40cm株行距定植,然后浇水。移栽1年后,地径达2cm左右时,从地表3~5cm处截干。留床苗培育大苗时,起苗后春季发芽前同样截干。

1.2养干苗木截干后的第1年是培育通直树干的关键阶段。要加强水肥管理、及时去叶,截干处萌发大量不定芽,长至10~15cm时,每株留1个直立向上、生长健壮的枝条,其余全部去掉。当年苗高可达3.5m左右,树干通直,粗壮光滑,继续培育。

2接穗的选择和采集

2.1接穗选择选择适于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类型,从生育健壮、生长迅速、抗性强、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株上,采集发育良好、饱满充实的当年生的新梢或1年生枝条作接穗。

2.2采集接穗在落叶后即可采集,最迟不得晚于发芽前2~3周。最好就近随采随接。采集的接穗注明品种、树号,分别捆扎,拴上标签,以防混杂。就近采集的接穗应及时放入盛水或湿沙的塑料桶内备用。外地采穗,运送时应装入塑料袋中或用水浸蒲苞、草帘包装好,迅速运送,拿回后及时进行窖藏,保持低温、湿润状态,以防干枯、霉烂,注意经常检查。

2.3接穗处理采集的接穗要立即剪去叶片(留一段叶柄),以减少水分蒸发。如采接穗多,一时接不完,可按不同品种(或类型)分别贮存,可将接穗下端浸水,置于阴凉处,每日换水,或放置背阴的通风处,接穗下端用湿沙埋上或进行窖藏,如数量不多可吊在井内(不要浸入水中)。采取上述方法可保存1周以上,但不宜超过10天,否则接穗不新鲜,影响嫁接成活。

3嫁接

采取插皮舌接法嫁接,此法比其它嫁接法要晚一些,一般在砧木和接穗都离皮时进行嫁接。

3.1修剪接穗将选好的接穗枝条剪取10~15cm长、带有2~3个饱满芽作接穗。从接穗的一侧削成长3cm左右的马耳形削面(下端尖削);削面背面不削皮,而将树皮用手捏开。

3.2修剪砧木可从距地面2.0~3m高处剪断或锯断砧木,并把断面削成光滑平面,在断面的光滑的周边,用刀轻削老皮,露出嫩皮,不露木质部。

3.3嫁接技术将接穗的削面木质部插入砧木的木质部与皮层之间,砧木皮层插入接穗皮层与木质部之间,两者紧密接合。然后将东西南北四边(生产实践中通常采用两边对接)用同样方法插入后,再用皮层覆盖上,用塑料薄膜带绑缚,以免接穗和砧木结合不紧密,上面再套上塑料袋,包扎好。利于接口愈合,防止透风失水,增温保湿,有效地提高嫁接成活率。

3.4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后大约5~6周,检查嫁接愈合成活情况,嫁接愈合成活后及时解除绑缚塑料带,以免影响砧穗结合部的生长发育。在接穗萌发后保留健壮的萌条,使其形成匀称丰满的冠形。砧木上发出的萌芽一律抹除,以保证接枝的生长发育,控制养分和水分的消耗,加速促进高接的枝穗迅速生长发育,形成弯曲下垂、均匀丰满的良好冠形。

4嫁接苗的管理

根据嫁接苗木生长发育需要,采取适时灌水,适量追施硫酸氨和过磷酸钙,定期中耕松土除草,防治苗期病虫害。加强嫁接苗的苗期抚育管理,培育出优质壮苗,及时出圃,加速园林绿化。

了解花卉行业:杨树育苗技术


杨树属于杨柳科落叶乔木,杨树具有速生、成才早、产量高、管理简单的特点,是世界上中纬度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树种之一。杨树在辽宁地区的种植历史十分的久远,该地区的杨树树种具有成才早、木材质量高、病虫害少的特点。杨树在繁殖过程可以采用多种繁殖技术进行育苗造林。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木材需求量不断的升高,使得辽宁地区需要继续加大营林造林力度,解决我国木材缺口问题。在造林过程中使用的苗木需要我们采用合理的育苗技术培育出来,因此,做好杨树育苗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育苗地的选择

育苗地应该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疏松、深厚的、具有一定灌水能力的地块进行育苗,杨树育苗地的选择注意经常实现轮作,多次在一个地块进行育苗很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育苗地一般可以选择与刺槐、紫穗槐或者油松进行轮作。

2精细整地

首先,精细整地,施入底肥。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是促进杨树插条伤口愈合和生根,加速插穗各系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对土地进行精细整地需要在土壤结冻前进行,在整地前每亩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或者堆肥5000公斤作为底肥,然后对土地进行深耕,翻耕的深度一般维持在25cm左右,等到第二年土壤解冻之后,应该及时的进行耙地。对于有积雪的地区可以积雪保墒;其次,土壤的消毒处理。在育苗前一周之内使用30%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每平方米使用2公斤的均匀的喷洒在土壤中,或者每平方米使用4g的代森锰锌混入适量细土播撒到土壤中;最后,做垅。底部宽为50~60cm,垅面宽为25cm,垅高为12~15cm,垅的长度可以根据地形确定;最后,苗床和垅应该在正是扦插之前完成,要求达到土壤整理精细,表面平整。

3插穗的准备

3.1严格选择插穗,保证质量

插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扦插的成活率,在育苗过程中为了切实提高插穗的成活率,必须选择木质化好的,顶芽饱满,无明显病虫害危害的一年生以上的枝条作为插穗。一般情况下使用枝条中下部的能够保证较高的成活率,枝条梢部的木质化程度较差的不应该作为插穗使用,插穗的长度一般根据杨树的品种决定,通常情况下都是15~20cm左右。在裁剪插穗过程中,应该保证在插穗上至少存在两个饱满的芽口,剪切过程中应该从枝条的基部向上依次倾斜剪切。在剪切过程中,如果遇到压伤情况,应该采用锋利的刀片将剪口剃光滑。剪切完毕之后,应该按照相应的分级标准对插穗进行分级整理。按照每捆50根插条的数量,保证芽口方向一致进行捆绑起来的等待使用。

3.2插穗的贮藏

对于冬季剪切插条而需要在春季进行扦插的,应该对插条进行妥善的保管。此时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贮藏沟,贮藏沟应该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比较高的地方,保证沟的深度维持在50~80cm,宽度维持在60~100cm左右。长度应该根据插条的数量综合进行考虑。在贮藏过程中首先在沟底铺上10cm深的细沙,然后将插穗小头朝上,单层隔沙树立在是沟内中,每隔20cm的具体添加一把竖直的稻草,增加插条的通气性。然后使用湿润的沙子覆盖。在整个贮藏期间应该定时的检查和了解,避免插条出现干枯的现象,等到第二年土壤结冻之后就可以进行扦插了。

4插条的扦插技术

首先,扦插时间的确定。插条的扦插基本都是在春天进行的,对于杨树插条来说,其生根和发育需要在一定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在育苗过程中在苗床上覆盖上黑色的地膜能够起到很好的增温效果。在扦插过程中,应该将插穗在水中浸泡24小时,这样可以保证整个枝条都能吸饱水分,提高插穗的成活率;其次,扦插方法的选择,一般情况都是采用人工扦插的方法进行,在扦插过程中直接插入土壤中,保持顶端和地膜平行即可,扦插完毕后应该适当的对地膜进行压土,防止风吹坏地膜;最后,扦插密度的确定。一般情况下行距和株距维持在60×25cm即可,每亩定值4500株。

5定苗之后的管理工作

首先,做好灌溉工作。灌溉时保证插条成活的关键性因素,在扦插完毕后应该及时的灌溉,促进插条生根,干旱时应该及时的进行灌溉,当进入八月下旬之后,应该控制好浇水的量,促进插条木质化,苗床中的苗木越冬之前还应该灌溉一次透水;其次,做好施肥管理。在育苗过程中,由于密度较大,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因此,在育苗前施入的肥料之外,还应该做好追肥工作。每次施肥应该安排在杨树苗木速生的前期、开始期间和中期进行,施肥的时间应该间隔20天左右。苗木施肥出来对钙元素的需求量较大之外,其大于与玉米种植基本相似,追肥切记不可延迟,否则会导致苗木徒长,严重影响到苗木的木质化过程,这样不利于苗木正常的越冬;再次,定株。插穗扦插之后,有时深埋深度不够的是苗木会从切口的下方冒出新芽,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将其及时的抹去;最后。除草。在育苗过程中,由于育苗地有地膜覆盖,因此在前期基本不需要进行除草,而当进入6月末之后,揭去地膜进行松土之后可能会出现杂草。在防治杂草过程中可以采用人工和药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方式,在杂草出现的早期进行防治效果最好。

了解花卉行业:蓝莓盆栽技术


蓝莓,是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umL.)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近年来蓝莓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良好的保健价值而风靡世界,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保健浆果之王”。蓝莓为灌木,较其它果树植株矮小,春季嫩叶黄绿色,花期长花白色或粉红色坛形或铃形,果实蓝黑色,观赏价值高,适合盆栽。蓝莓为浆果,6~8月成熟,多呈蓝黑色,果肉细软多汁,有玫瑰香气,酸甜爽口。果实中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活性成分,能改善大脑记忆力,减少人体胆固醇积累,改善心血管机能,调节血糖,增进视力恢复眼部疲劳,延缓衰老。深受广大花草爱好者喜爱,现将其盆栽技术简述如下:

1品种选择

蓝莓品种众多,目前主要有3大类:高丛蓝莓、兔眼蓝莓、矮丛蓝莓。其中高丛蓝莓又分为南高丛、北高丛和半高丛蓝莓。适合北方地区盆栽的主要是北高丛、半高丛和矮丛蓝莓,推荐品种有:蓝丰、蓝金、公爵、布罩吉塔、北陆、北村、北蓝、美登、斯卫克。部分品种蓝莓自花结实率低,盆栽时最好多个品种共同种植,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2盆栽技术

2.1盆的选择

蓝莓喜疏松透气的土壤,家庭盆栽最好用透气性好的瓦盆和陶盆。一般3年生蓝莓苗选用内径25~30cm的盆,4~6年生蓝莓选用内径30~40cm盆即可满足种植要求。有条件的还可选用防腐木制作的木箱等。塑料盆、瓷盆因其不透气,不推荐使用。

2.2土壤的调制

蓝莓喜酸性土壤,北高丛蓝莓生长最适pH值4.5~4.8,矮丛蓝莓生长最适pH值4.0~5.2,如果土壤pH值过高,一般通过施用硫磺粉的方法将pH值降低到合理范围。调节土壤pH值需在栽植前5~6个月前进行,同时结合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施基肥。一般将pH值为6.5~7.5的土壤调整到pH值4.5,需每1m3土壤施用无块状硫磺粉lkg。

蓝莓喜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家庭种植要求有机质含量8%~12%。家庭盆栽可用园土、花市常见的酸性腐殖土和草炭土来配制,一般园土:草炭土:腐殖土为2:1:1左右。要求配制的土壤疏松透气、排水性好、富含有机质。

松针、腐烂的松树皮、粉碎的作物秸秆、腐熟的木屑是盆栽蓝莓盆面覆盖的好材料。

2.3栽植方法

通常盆栽选择在春季芽体萌动前进行,如遇夏秋季节栽植,需做好栽后水分管理,并适当修剪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栽植时如苗木带土坨可直接栽植,先将根系用手松散一下,以利定植后根系能较快适应新的环境,促进新的根系生长。在盆内先填入1/3的盆土用手稍压实,再覆一层新土,放人苗木使根系尽量舒展,覆土至盆沿下3~5cm。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最后压实盆土避免透风,栽植后及时灌透水。因裸根苗易带病菌且不易成活,不推荐使用。

3日常管理

3.1水分管理

蓝莓是喜水植物,属于须根系。其吸收根细如发丝且分布很浅,一般分布在地表下5~20cm的土层内,故而抗旱力很差,喜湿润,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期浇水极为重要。一般推荐用无污染的池塘水、河流水、水库水、天然降水浇灌,但家庭养护较难实现。井水、自来水需在敞口容器内放置几天再用于浇灌。

浇水时一定要浇透,但盆底不能积水。蓝莓缺水时,新梢的叶子会有些向下垂头发蔫,生长期的果实表现为萎缩变小无光泽,这时要尽快浇水。但日常浇水一般要在早晨或傍晚太阳落山后,尽量避免烈日下浇水。良好充足的水分供给是蓝莓种植成功的关键。

果实成熟前应减少浇水,防止过快的营养生长和裂果。秋季落叶前应减少浇水,以促进枝条充实,防止冬季抽条。

3.2施肥

蓝莓属寡肥性植物,与其他果树相比需氮磷钾较少,因此蓝莓施肥要防止过量。因根据树势谨慎确定。蓝莓对氯肥敏感,不应施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化肥。一般施用氮磷钾比例为1:1:1的混合肥或硫酸钾,其中硫酸钾还可降低土壤pH值。

盆栽在栽植初期土壤中已经掺入足量有机物不需施肥,一般仅在浆果转熟期追肥1次。盆栽3年后随树体增大土壤肥力降低,结合换盆时换土。

3.3光照

蓝莓是一种长日照植物,生长期需要长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如果长期生长在遮荫、半遮荫的环境中,产量会大大减少。所以南面阳台种植蓝莓较适宜,但阳台的水泥面、瓷砖墙面的反射太阳光过强会灼伤蓝莓叶片。

3.4气温对蓝莓的影响

北高丛、半高丛及矮丛蓝莓在北方冬季时落叶,需要一定的需冷量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如需冷量不够,蓝莓只开花不结果。河北地区放置在封闭阳台保持盆土湿润即可越冬,来年正常开花结果。

4整形修剪

盆栽蓝莓的修剪分休眠期修剪和生长季修剪。

幼树冬剪主要去除下部的细弱枝、下垂枝。春季萌芽后要适量去除花芽、瘦弱枝、病虫枝,减少果树结实,以强壮树势,扩大树冠,增加枝量,促进根系发育。

栽植3年后的结果期蓝莓,树冠基本定型。此时的修剪主要控制树高,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果实产量。修剪时短截长结果枝,保留中结果枝,疏除弱结果枝、重叠枝、过密枝。控制枝条旺长和树冠进一步扩大,原则上去弱留强,把有限的空间和养分留给结果枝组。

5病虫害

蓝莓较普遍的病害有霜霉病、僵果病、溃疡病、焦枯病、叶片斑点病、花叶病等。一般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定期喷施。日常培养中应注意控制植株间距,以保证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可减少部分病害的发生。蚜虫和叶螨可用吡虫啉喷杀,食心虫可人工捕捉。采果前1个月不能用药。

6采收

盆栽观赏时宜早、晚熟品种综合种植,以延长花期和采收时间,提高观赏性。通常果实变紫色后1周即可采收。

了解花卉:金丝楠木繁育与种植技术


金丝楠木为桢楠属树种,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材,其材质具有防潮、耐腐蚀、不变形、温和幽香、冬暖夏凉、光照下会发出丝丝金光等特点。自古以来,金丝楠木就是皇室宫殿、少数寺庙建筑和家具的重要用材,现为国家保护树种,是集生物柴油、药用、香料及重要木材于一体的珍稀优良经济树种,种植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现将其繁育与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金丝楠木种子成熟期在小雪节气前后,当果皮由青色转变为蓝黑色时即已成熟。采集的果实要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是:将果实放在箩筐或木桶中捣动,脱出果皮,再用清水漂洗干净,置室内阴干,切忌暴晒,待水迹稍干后即可储藏。该树种种子千粒重200~345克,苗圃发芽率可达80%~95%。种子含水量在30%左右,容易失水开裂,导致子叶发霉,丧失发芽能力,因此,处理好的种子须马上用湿润的河沙混合储藏。立春节气前后种子开始大量萌动,此时即可播种。

金丝楠木幼苗初期生长缓慢,喜阴湿,宜选择日照时间短、排灌方便、肥沃湿润的土壤作圃地。土质黏重,排水不良,易发生烂根;土壤干燥缺水,则幼苗生长不良,又易造成灼伤。播种前,圃地要施足基肥,整地筑床要细致。一般采用条播方式播种,条距15~20厘米,条宽6~10厘米,每667平方米(1亩)播种量20公斤。播后覆盖细黄心土1~2厘米,然后盖草,以保持苗床湿润。幼苗出土后,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施肥和灌溉。在平地育苗,由于日照时间长,地表温度高,暑天易遭日灼危害,因此可以在5月初稀播玉米给以适当遮阴。8~10月为金丝楠木幼苗速生期,在此期间,应加强苗圃水肥管理,以加速苗木生长,提高苗木质量。11月份还有部分植株抽梢生长,因此在苗圃后期管理中,要注意避免幼苗越冬时遭受冻害。用1年生壮苗造林比用2年生苗造林效果要好,一些生长细弱的苗木,可留圃1年再造林。

造林,南方宜在11中旬和春季2~4月进行。造林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空气湿度较大的山区半阴坡山腰中下部、沟谷两侧或河边台地。种植穴规格40厘米×40厘米×40厘米,每穴施复合肥200克,回填表土时拌匀肥料。选择阴天或小雨天造林,苗木栽植前适当修枝,剪去过长或受到损伤的根系。为保持根系湿润,应随起苗随打浆,泥浆中应加入3%~5%的钙镁磷肥。栽植做到苗根舒展、苗身端正、栽深适度。

金丝楠木幼林生长慢、冠幅窄,营造纯林密度可适当加大,株行距2米×3米,间伐后每667平方米最终保留40~60株。金丝楠木幼树耐阴,可通过混交方式以利于提高造林成效,平地密植株行距为1米×1米,栽植当年可间种玉米,以利暑期遮阳。树苗高达1米以上时,即可带土间移戓销售。

在造林后3~5年内应加强抚育管理,幼林郁闭前每年全面锄草松土2次,抚育时间应安排在高峰生长季节之前,即第1次抚育在4~5月,第2次在8~9月。造林当年抚育宜安排在下半年。

金丝楠木树干含有一种淡棕色可燃性油质液体,在树干上钻个洞,就会流出“柴油”,易燃且气味清香。采油一般选择树龄在10年以上的树上进行,对于采收过油的树要歇年作业,但条件好、生长快、胸径较大的树可连年采油。采油后要加强肥水管理。采油时间一般在夏秋季节,因为这时林木生长代谢活跃,所钻的洞口干涸慢,树油分泌时间比较长。胸径8厘米以上的金丝楠木,每年每株可采油20公斤左右。

了解花卉:红瑞木扦插繁育技术


红瑞木为伞形目山茱萸科落叶灌木。老枝暗红色,枝血红色。叶对生,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乳白色。花期5~6月。果实乳白或蓝白色,成熟期8~10月。红瑞木秋叶鲜红,小果洁白,落叶后因枝干红艳如珊瑚,是少有的观茎植物,也是良好的切枝材料。园林中多丛植草坪上或与常绿乔木相间种植,得红绿相映之效果。因此,红瑞木是较好的园林绿化树种。下面就红瑞木的扦插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一、扦插前准备工作

1、插条采集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枝条上的芽没有完全鼓起之前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集为好。因为这一时期树液刚开始流动,枝条上不仅有充足的水分,而且从植物生物学特性上看,是枝条上吐绿的新芽里内源生根激素开始形成时期,我们今年5月上旬采条时,一部分芽已经吐绿。

2、插条截取

采完枝条后,立即剪条。剪条长度依据每个插条上保存3个芽为准。上端离上芽15~20mm处平剪,这有利于上芽不抽干;下端离下芽3~5mm处剪成马耳形,这有利于下芽的养分转化为生根原始体的形成。考虑这些因素,每个扦插条长度可达8~12cm。扦插条的粗度是影响生根物质积累的主要因素。扦插条底径4mm以下,营养物质贮存少,不仅不易形成愈伤组织,常常生根之前吐绿放叶后由于底部吸收水分和新叶蒸腾消耗的水分达不到平衡,出现抽条现象而枯死;扦插条底径12mm以上,营养物质贮存的多,愈伤组织形成的太厚而容易老化,从愈伤组织中不易钻出新根,又因树皮厚而不易发出气根。因此,在红瑞木扦插繁殖过程中,插条底径4~12mm的气孔中生根和愈伤组织中生根的多,所以若是扦插条来源丰富,其底径应选择5~10mm,其生根率更好。

3、插条处理

剪好的条,每50个条要下齐上不齐地捆好后,在清水深度5~6cm的平底容器内水解处理3昼夜。有条件的地方,边灌水、边排水,没有条件的每天早晚换一次水,达到充分水解扦插条生根部位的单宁等生根抑制物质。接着在平底容器内摆好水解处理过的扦插条,再灌入3~5cm深ABT1:500000溶液。其浸泡时间,根据多种植物扦插繁殖的实践,水温8℃以下时6~8h,8℃以上时3~4h为宜。因为8℃是大部分植物体内生理活动活跃的起点。

4、催根

选择上有遮荫的平坦地上铺6~8cm湿沙后,把插条按75°的斜角倒置(底部朝上,梢部朝下)。后上盖湿沙5~6cm。根据沙子的干湿情况,每天浇水(日晒过的水)2~3次。这样延续20~30d后起出来扦插,由于插条底部朝上温度高容易形成愈伤组织,梢部朝下温度低不易发芽,达到倒插催根的目的。

5、建棚

选择朝阳、地势平坦、土壤透水性好、交通方便、水电条件具备的地方建棚,建棚面积根据有效插床面积按250株/㎡的数量而定。建棚先在架上盖塑料膜,再盖遮光率60%的遮荫网后用铁线固定。

6、做床

建棚后棚内平铺10cm厚的粗粒河沙,然后按床面120cm、步道40cm规格拉线后,把步道上的沙子挖出来往床面上平铺,达到床高10cm厚。在床面和步道上用百菌清1:800消毒水喷湿,到插床基质上下湿透为准。

二、扦插时应注意的要点

1、扦插条件

建好棚,盖好遮荫网,做好床,浇透水条件下,才能把倒插催根20~30d的插条起出来进行顺插。如尚未盖遮荫网或不能及时供应水以及插床基质用细沙代替粗沙的情况下,进行扦插,直接影响其生根率。因此,必须条件具备后方可扦插。

2、扦插要求

在宽120cm的床面上,按行距10cm,株距4cm,每行插入30个条,每米床面上插入10行。插入斜度为75°,梢头朝北,上芽朝南,插入深度达到中间芽与床面齐为宜。

三、扦插后插床管理

1、浇水:插完的床面上,当天浇水,每次浇水量必须达到步道上积水2~3cm为宜。每天早、晚各浇1次。检查时,若床面沙层干燥,应及时浇水。

2、打药:扦插后每半个月喷1次杀菌剂,喷药必须喷均匀,通常情况下喷3次即可。

3、追肥:红瑞木是扦插生根比较慢的树种,一般需要60~90d时间,个别的达到100d以上。红瑞木扦插后15d左右开始吐绿放叶。因此,若不进行叶面追肥,单靠插条本身的营养来促进生根是不行的。为此展叶后,开始用1%葡萄糖或者蔗糖液来每隔10d左右,在下午4点钟开始进行叶面喷雾。放叶一个月后,每半个月用一次0.5%的尿素加适量的锌、硼、镁、锰等微量元素,再加ABT溶液进行叶面喷雾,达到补充营养、保鲜、保护和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促进生根作用。

4、温湿:棚内温度控制在28℃以下,超过30℃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棚内湿度要求达到85%~95%,达不到75%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棚内湿度。

5、管护:及时除掉鼓包和开花的花序,随时铲除杂草。通过红瑞木的扦插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扦插前准备工作是基础;抓好扦插时必须做到的事情是关键,做好扦插后的插床管理是保证。扦插后经60d左右三分之一以上的条已生根,此时选择雨后移植,把被病菌感染底部发黑的条子拣出放弃,把叶新鲜,愈伤组织形成后尚未生根的条起出重新扦插。然后在叶面上喷ABT溶液加微量元素肥料,继续进行正常管理。再过40d左右大部分生出了根,这时又要选择雨后移植地湿润的条件下进行移植,剩余部分再过30d左右,拣出生根的再进行移植,其余扔掉。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了解花卉行业:雪松的繁育技术》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木质花卉扦繁育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