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桃花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花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须品,花是我们生活的好朋友!种植花卉最好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怎么才能又好又快地种植好花卉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迷迭香的田间管理”,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迷迭香在我国的使用面积非常广,虽然不是一种可直接食用的植物。但是在加工后可以制作成各种香料用于各种料理中,并且还可以将其捣碎用热水浸泡饮用,有着镇静利尿、治疗头痛、促进消化等各种功效。迷迭香的生长期较长,所以需要我们加强管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迷迭香的田间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1、适时移栽

在扦插或者是使用其他方式繁殖成功后要适时移栽,移栽时控制好定植密度,通常定植数量在4200株/亩。定植前做好整地施肥工作,施入底肥后在底肥上覆好细土,便可以开始移栽工作了。移栽定植后要及时浇水,浇水的方式不可使用大水漫灌,防止冲击力太大导致幼苗倒伏。如发生倒伏现象要及时扶正,不可在阳光过强、温度过高的天气中移栽,防止幼苗无法适应导致死亡。

2、合理追肥

迷迭香对于肥料的需求不是很大,因为迷迭香的生长能力强,比较抗瘠薄。不过在幼苗定植后还是要根据生长情况、土壤条件等适时追肥。每次追肥时与中耕除草工作一起进行,可促进土壤的肥料吸收。追肥后要在肥料上覆好细土,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并且迷迭香是可持续生长的,所以每采收一次就要追施一次氮磷肥。提高营养比例,促进新生迷迭香的生长,但是要注意肥料用量,不可过量,否则容易出现旺长烧根现象。

3、整形修剪

迷迭香的修剪工作是持续进行的,当移栽定植成功后的3-4个月左右便可以开始修枝。但是要注意修剪力度,不可重剪强剪,修剪过度容易导致植株失去再次发芽能力。每次的修剪长度最长不能超过枝条的一般,迷迭香的每个叶腋都有着生长小芽的能力,这些小叶会随着枝条的生长逐渐长长。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的话,长长后会因为这些小芽导致植株杂乱,植株封闭,引发各种病虫害。因此没有剪除小芽的话,也要定期对迷迭香进行整形修剪。

4、及时采收

迷迭香是可以多次连续采收的,一次种植可以连续采收多年。迷迭香主要的采收对象是枝叶,采收方法可以手折,也可以使用剪刀。不过不管是哪种采收方式,采收后要注意剪切口流出的汁液,这些汁液没有及时清除的话会逐渐凝固,很难去除。所以我们在采收的时候要避免汁液沾到皮肤,并且做好植株伤口的消毒工作,避免感染引发疾病。迷迭香成熟后每年至少可以采收三次,但要据具体情况而定。

以上就是迷迭香田间管理技术的简单介绍了,迷迭香的田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迷迭香的生长速度极慢,所以也需要我们耐心管理。等到成熟后就能逐渐感受到种植经济效益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可以进入我们网站查看哦!

XzH52.COM编辑分享

冬播蚕豆的田间管理三要点


对于冬播蚕豆的田间养护管理需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现将其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适时中耕除草

冬播蚕豆,第一次中耕须在苗高7~10cm时进行,中耕深度为7~10cm,株间宜浅;第二次中耕须在苗高15~20cm时进行,耕深为4~5cm,同时结合培土保温防冻;第三次中耕在开春后开花前进行,并结合根部培土以防倒伏。

2.灌溉与排水

蚕豆苗期、花期需水最多,花荚期是蚕豆需水的临界期,此时要视土壤的湿度状况及时浇水,以保证田间持水量在80%为宜。一般在蚕豆生育期中灌水2~3次,第一次在现蕾开花期,第二次在结荚期,第三次在蚕豆鼓粒期。

蚕豆生育后期怕涝,长期阴雨连绵或土壤积水过多会使蚕豆根系发育不良,容易感染立枯病和锈病,应及时排水。

3.整枝摘心

(1)主茎摘心。主茎摘心可以促进早分枝,多分枝,控制植株高度、防止倒伏,以主茎6~7叶,基部已有1~2个分枝时摘心最好,保证冬前有3~4个分枝,将来早发为有效分枝,一般摘心留桩7~10cm。长势差,植株矮小者不打;土壤瘠薄,分枝少,依靠主茎结实者不打。

(2)早春整枝。春暖后,蚕豆将继续大量发生二、三次分枝,且多为无效分枝,应在初花期去掉小分枝、细弱分枝和茎秆扭曲叶色发黑的分枝。

(3)花荚期打顶。蚕豆整株中上部已进入盛花期,下部已开始结荚为最好的打顶时期。打顶时应掌握打小顶、不打大顶;打掉的顶尖可带有蕾,而不带有花;打顶应选择晴天时进行,防止茎秆伤口灌水不易愈合发生病害,一般摘心以掐去嫩尖3~5cm为宜。

种植百科:杨树的田间管理


黑杨类杨树苗木培育有多种方法,其中扦插育苗是最经济、简便、快速,且可实现大规模育苗的一种方法,一般规格苗当年可出圃。下面介绍一下杨树的田间管理。

1. 前期管理 以防病促长为主。中国农业网当叶芽萌发至接近薄膜时,应及时掏孔使叶芽露出膜面,以免烫伤幼苗顶芽,导致树杈丛生。一般5月底即可撤去农膜,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防止苗期因缺水导致吊死现象发生。当苗高20厘米左右时,应追施氮肥,亩施10~15千克尿素,穴施或随水浇施均可。以后追肥应因地、因时制宜:生根期需钾肥较多,旺长期需氮肥较多,后期则需磷钾肥较多。当苗高50厘米左右时,进入根生长盛期,应增加施肥量,结合浇水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0~30千克,以满足根生长对钾肥的需求。同时视土壤墒情,做到雨后、浇水后及时锄草,以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在苗高60~80厘米时蹲苗(遇强光卷叶时才浇水);对褐斑病、黑斑病等用800倍代森锰锌、乙磷铝、甲基硫菌灵溶液喷雾防治,杀菌时也可加入杀灭菊酯等菊酯类杀虫剂防治鞘翅目和食叶害虫。

2. 中期管理 主要以抹侧芽和防病虫害为主。树苗长至1米高以上时,进入旺盛生长期,即速生期。此期侧芽多,应及时抹除,以免影响树体正常生长。追肥以氮肥为主,每次每亩用15~30千克。对食叶害虫可喷菊酯类杀虫剂防治。

3. 后期管理 以防病为主。入秋后,应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每次每亩追施磷钾肥10~20千克。杨树锈病、黑斑病、溃疡病、灰斑病易在8月前后发生,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600~800倍代森锌、多菌灵、三唑酮等杀菌剂防治。封冻前浇1次封冻水。

以上就是杨树的田间管理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豆蔻的育苗及田间管理技术


豆蔻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被广泛种植。本文为你介绍豆蔻的育苗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

豆蔻育苗技术:育苗地要选择靠近水源、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作苗床。通过翻耕土壤,施足基肥,清除草根石块、细碎土块后,施腐熟牛栏粪或堆肥作基肥。畦宽保持在0.8~1米,沟宽40厘米。种植地宜选择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地中下部缓坡地,具有一定数量的常绿阔叶树,冬季寒流影响较小,坡向为东南向,两面有山或三面环山的山沟或水边不易冲刷的地方,腐殖质丰富的砂壤土。按1.5-2米行距翻耕土地,结合整地,砍去杂草树术,挖去树根,开穴,穴的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x30厘米。施基肥,在坡地上开排水沟,以防积水和冲刷。缺少荫蔽树的地方,先种速生树。

豆蔻的田间管理技术

1、遮荫

幼苗出土时,将盖草轻轻拨至行间,以利出苗,出苗时要搭设荫棚,以防止烈日暴晒。

2、除草、割枯苗

定植后封行前,及时拔除杂革,注意不要伤幼茎和须根。收果后,及时除去枯、弱、病残株。密度过大的,多剪一些弱苗。

3、追肥、培土

定植初期和初出果后,应重施人粪尿或硫酸铵水溶液,以促进苗群生长。进入开花结果期,应施氨、磷、钾全肥,并配合施土杂肥、火烧土等。也可在结果期用2%过磷酸钙水溶液作根外追肥,以促苗促花,增大果实,提高结果率。爪哇白豆蔻为浅根系植物,须根多,常散生在土表,在秋冬施肥后进行培土,但不宜过厚,以免妨碍花芽抽出。

4、灌溉排水

高温干旱会引起叶片卷缩、萎黄、植株生长纤弱;若花期遇干旱,则花序早衰,开花少,花粉和柱头黏液也少,造成授粉不稔或幼果干死,此时要及时灌溉或喷洒,增加空气湿度。雨季要修好排水沟,以免积水引起烂根烂花。

5、调节郁闭度

育苗阶段要求80%-85%郁闭度,开花结果阶段,则要求70%的郁闭度,入冬时可增加到80%。

6、人工授粉

爪哇白豆蔻花朵结构特殊,不易进行自花传粉或异花授粉,故需人工辅助授粉。在正常气候下,上午7点以后开花,8点后陆续散粉,10点花粉达到成熟,故人工授粉应在每天8-12时进行为宜。具体方法是用竹签挑起花粉涂在漏斗状的柱头上即可,花粉多时挑1朵花的花粉可授2-3朵花。

花卉种植常识:菊花的田间管理技术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l)中耕除草

菊苗移栽成活后,到现蕾前要进行4- 5次除草。每次除草宜浅不直深,同时要进行培土,防止菊 苗倒伏。

(2)追肥

菊花喜肥,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还应进行 5次追肥。第一次在移栽返青后,施10-15千克尿素,催苗。第二次在植株分校时,每亩可施饼肥、人粪尿。第3次施肥在现蕾期。

(3)摘蕾

菊花分枝后,在小满前后,当苗高25厘米时,进行第一次摘心,选晴天摘去顶心1-2厘米,以后每隔半个月摘心一次,在大暑后停止,否则分枝过多,营养不良,花头变得细小,反而影响菊花的产量和质量。

(4)病虫害防治

菊花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霜霉病、 褐斑病等。在多雨季节,菊花易发生全株叶片枯萎,拔起一 看,根系霉烂,并有根际线虫,严重影响菊花的生长。

防治方法是移栽前用呋喃丹处理菊苗和栽种穴,可避免烂;另外,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 积水。其他 病虫害可按常规方法处理。

紫花苜蓿田间管理五要点


紫花苜蓿原产伊朗,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紫花苜蓿种植面积约12333333公顷。

1.施肥:在瘠薄的荒地、盐碱地、土壤含氮量太低的地区,在播种时要加入尿素作种肥,苗期或返青后,苗弱或第一、二年在根系未建成前都要施氮肥;在幼苗成株之后,则需大量磷肥,磷肥除播前作底肥外,每年还需追施一次。每亩施过磷酸钙20~30千克,与厩肥2000千克同时施入。目前各地推广的细菌肥料,如增产菌、EM、喷施宝等都对苜蓿生长有良好作用。

2.除草:除草是经常性的工作,特别是返青后、幼苗期、二次刈割前后更要除草。施肥和灌水都要在每次收割之后进行,灌后除草,除草可用中耕、耙切及化学药剂等方法。化学除草,药效要在刈割前2~3周失效,以免造成家畜中毒。

3.灌、排水:苜蓿生长快,产量高、需水量也大,在分枝后需土壤保持湿润。灌水用沟灌、喷灌均可。冬前、返青后、刈割后都要灌水;低洼地要注意雨季排水,苜蓿的根系不耐淹,水淹24小时会造成死亡,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4.病虫害防治:生长4年以后,苜蓿的病虫害较多。病害防治有药剂、提前刈割、摘除病叶等方法,但根本的防治还在于选用抗病品种及播前药物拌种。

5.收割:每年可刈割2~3次,条件好的地区可刈割4~5次。苜蓿从始花期到盛花期约为7~10天。第一次刈割在始花期(1/10开花)为最宜,此时蛋白质产量最高。最晚也不能过盛花期,否则,落叶严重,茎纤维化、品质下降。水肥条件好时,每隔35~40天割一次。刈割时留茬在5厘米左右最好,过高影响产量,还会防碍再生芽的生长,过低收获作业不方便。在收割最后一茬时,要注意留40~50天的生长期,以利于越冬。阴干半天及时打捆贮藏,过干则造成落叶,影响草的质量。

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一朵朵,一串串,团团相依,簇簇拥抱。古往今来,人们争相吟咏着花,很多人赏花的同时,迷上了种植花卉。种植花卉是一个精细而有耐心的工作,如何解决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花卉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迷迭香的田间管理”,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