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白,满山遍野的芳香,站直了身子,在风的吹动下,舞出美丽的英姿!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花以她特有的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种植花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种植达人有哪些秘不外传的经验呢?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卉种植科普:丁香品种——紫丁香”,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

丁香枝叶繁茂、花色淡雅而清香,故庭园广为栽培供观赏,为庭园中之珍品,已成为全世界园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

紫丁香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丁香、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客、龙梢子。紫丁香原产中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

高1.5-4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 初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嫩叶簇生,后对生,卵形,倒卵形或披针形,圆锥花序,花淡紫色、紫红色或蓝色,花冠筒长6-8mm。花期5-6月。

生长习性喜阳,喜土壤湿润而排水良好,适庭院栽培,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是庭园裁种的著名花木。

紫丁香分布以秦岭为中心,北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四川,朝鲜也有,南到云南和西藏均有。广泛栽培于世界各温带地区。

紫丁香产于东北、华北、西北(除新疆)以至西南达四川西北部(松潘、南坪)。生山坡丛林、山沟溪边、山谷路旁及滩地水边,海拔300-2400米。长江以北各庭园普遍栽培。

XzH52.coM品读分享

花卉种植常识:紫丁香育苗技术


紫丁香喜光,稍耐荫,荫地能生长,但花量少或无花;耐寒性较强;耐干旱,忌低温;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种子的采集及调制 

9月份,蒴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为种子成熟标志,应及时采集。从小枝上采集果穗后及时放入通风干燥的室内阴干,不宜曝晒,以免种子强度失水而丧失生命力。在室内堆放厚度约4~5 cm,并经常翻动使其慢慢阴干,待有2/3蒴果开裂时,即可用柳条或其它木棒抽打脱粒,除去毗籽即得净籽。

种子处理

(1) 浸种 用清水浸泡,每5 d换水1次,1个月后捞出用0.03%的高锰酸钾消毒2 h,然后进行催芽(可常温宜可加温),但要经常翻动。

(2) 雪藏 一般在六盘山林区12月份或元月份有大量降雪,这时可按1 ∶5(种子 ∶雪)比例进行雪藏,雪藏室应选在阴冷的地方,防止来年雪融化过早,种子提前发芽。播种前先消毒,后摧芽,方法同上,经雪藏的种子抗旱和抗病害能力较强。

苗圃地选择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排水良好、较干燥的地块,做成长10 m、宽1.5 m、高15~20 cm的高床,施底肥碳铵10~15 kg/667 m2、农家肥2 000~3 000 kg/667 m2,并用10 kg/667 m2的硫酸亚铁或10~15 kg/667 m2的退菌特进行土壤消毒。

播种时间及方法

秋季播种 秋播种子不必处理,采种后即在10月下旬播种,播幅宽8 cm,行距宽20 cm,沟深3.5~4.0 cm,覆土厚度2.0~2.5 cm,播后秋灌,以利保墒。次年春发芽早,出苗也整齐。

春季播种 处理过的种子经过催芽有30%种子裂嘴露白,4月下旬开始播种,技术同秋播。

试验表明,春播比秋播效果好,虽然出苗迟,但出苗整齐,出苗率较高,而且生长略高。

田间管理

紫丁香种子较大,但千粒重只有15 g左右,一般发芽率可达65%,每667 m2播种量10~12.5 kg。当年苗木生长速度慢,苗高仅达3 cm,地径0.15 cm,每667 m2产量可达8~9万株。

越冬后,来年6月份结合浇水可施入7.5 kg/667 m2尿素,促使其尽快生长,至10月份苗高可达30 cm,每667 m2产量保持5万株左右,第3年春季即可出圃,用于绿化和环境美化。

花卉种植科普:丁香叶斑病


丁香叶斑病丁香叶斑病有丁香黑斑病、丁香褐斑病及丁香斑枯病。 丁香黑斑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有褪绿斑,逐渐扩展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3至10毫米,褐色或暗褐色,有轮纹但不明显。

丁香叶斑病丁香叶斑病有丁香黑斑病、丁香褐斑病及丁香斑枯病。 丁香黑斑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有褪绿斑,逐渐扩展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3至10毫米,褐色或暗褐色,有轮纹但不明显。病斑后期变为灰褐色,密生黑色的霉点,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病斑相互连接使叶片很大部分呈褐黄色枯死,并皱缩甚至发生碎裂。 病原物及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链格孢属中的一种真菌。分生孢子梗散生或数根集生,褐色;分生孢子褐色。该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随雨水滴溅传播。

丁香褐斑病 症状 

丁香叶片上的病斑为多角形、不规则形或圆形至近圆形,褐色,直径5至10毫米。病斑后期中央组织变成灰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病斑下表皮着生暗灰色的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发病严重时病斑正面也有少量霉层。病斑相互连接成大斑块,呈灰褐色斑枯。 病原物和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丁香尾孢菌,病原菌以孢子座或菌丝体在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雨水多、露水重、种植密度大、通风不良易导致病害发生。 丁香斑枯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两面散生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边缘色较深,中央组织色浅,灰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心部分生出少量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物及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丁香针孢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 防治措施 减少侵染来源。清除病残体;进行适度的修剪,剪掉有病枯梢。 发病时喷洒1%等量多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至15天1次,连喷3至4次效果较好。

花卉种植科普:丁香的虫害及防治


【丁香的虫害及防治】丁香病虫害很少。丁香上常见的虫害有丁香潜叶跳甲、刘氏短须螨和苹毛金龟子。下面是丁香虫害及防治的详细介绍。

一、丁香潜叶跳甲。成虫白天活动善跳跃,常在叶背食取叶片,夜间栖息在叶背面或枝条上。幼虫潜食叶肉,使叶片上出现半透明的蜿蜒的潜痕,幼虫老熟后咬破叶背的表皮。落到地面潜入地面2厘米的地方化蛹。防治方法:在5月中旬用40%的氧化乐果、50%的杀螟松100倍液喷洒;6月上中旬用10%的杀百可2000倍液或40%的速扑杀1500倍液喷洒。

二、刘氏短须螨。红色的约0.3毫米大小,以雌虫螨在树皮裂缝中或叶腋内过冬。每年7~8月份是严重危害季节,常集中在叶背基部和叶脉两侧刺吸汁液,危害严重时可引起叶片枯焦脱落。防治方法:a.冬季刮除粗老的树皮并烧毁; b.春季萌发时用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加0.3%的混合洗衣粉喷洒;c.大量发生时用4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或40.7%的毒死蝉3000倍液喷洒。喷雾时必须将叶背、叶柄、树皮裂缝都要喷到。

三、苹毛金龟子。成虫白天在田埂、沟边活动,在中午前后食取植株的花朵、花蕾和嫩叶,幼虫在土下食害幼根。傍晚潜入土中,低温、阴雨和大风天气常潜伏在土中或落叶间。防治方法:a.在清晨或傍晚振动和摇动树干,集中消灭落地成虫;b.在花蕾含苞待放时,用50%对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或50%速灭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的西维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

四、其它的一些害虫如蚜虫、袋蛾及刺娥。可用800一1000倍40%乐果乳剂或1000倍25%的亚胺硫磷乳剂喷洒防治。

花卉种植科普:丁香种植注意事项


【丁香种植注意事项】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植物,原产于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华北地区重要的春季观花园林植物。许多人都喜欢种植丁香。下面为大家介绍丁香种植注意事项。

1、摆放。丁香的香味是没有毒的,但是在夜间会散发出刺激嗅觉的气味,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不利影响。芳香会影响人的睡眠,导致人很难深度入睡,从而影响睡眠的质量。所以不要放在室内种植,最好是放在阳台。

2、光照。丁香喜光,平时宜放于阳光充足、空气流通之处。但在夏季要稍加庇荫,高温日灼对盆栽丁香生长不利。如果栽在荫蔽环境中,则枝条细长较弱,花序短小而松散,花朵没有光泽。冬季不开花的时候,埋盆于室外向阳处或移入室内窗台前。

3、温度。丁香对温度要求不高,耐寒,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可以露天生长。冬季盆栽及其严寒可以搬入室内。

4、浇水。丁香喜湿润,也耐旱,但是忌积水。平时保持盆土湿润偏干,切忌过湿。具体方法可以参照主菜单新手种植浇水方法教你正确的浇水方法。夏季高温时要早晚各浇一次水,秋后宜少浇水,以利休眠越冬。

5、土壤。丁香抗逆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更加健壮,一般可以选用德沃多有机营养土。若种植在瘠薄的土地上,虽然也能生长,但花不而少,且长势瘦弱。

6、施肥。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过多,否则易引起徒长,影响开花。注意要薄肥勤施,一般10~15天左右使用一次1:400的比例德沃多系列液肥,可以参照:主菜单新手种植液肥使用德沃多液肥正确使用方法。冬天就停止施肥了,或者可以使用德沃多生物有机肥(颗粒)沿花盆边浅埋既可,不需要使用液体肥了。

7、翻盆。每隔2~3年翻盆一次,结合翻盆,修剪根系,除去部分老根及过长根系,剔去旧土,换以新培养土,以利根系发育,叶茂花繁。

8、修剪。丁香在生长期,枝叶过密时,应及时修剪,既不干扰树形,又利于通风透光。秋后进入休眠期,要适当整形修剪,剪去徒长枝、重叠枝及交叉枝,使之养分集中,多孕花蕾。

种植百科:紫丁香繁殖技术


紫丁香的繁殖方法有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和分株。播种可于春、秋两季在室内盆播或露地畦播。北方以春播为佳,于3月下旬进行冷室盆播。

紫丁香的繁殖方法有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和分株。

播种可于春、秋两季在室内盆播或露地畦播。北方以春播为佳,于3月下旬进行冷室盆播,温度维持在10-22oC,14-25天即可出苗,出苗率40%-90%,若露地春播,可于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播种前需将种子在0-7oC的条件下砂藏-2个月,播后半个月即出苗。未经低温砂藏的种子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出苗。可开沟条播,沟深3厘米左右,株行别具匠心厘米乘以10厘米。无论室内盆播还是露地条播,当出苗后长出4-5对叶片时,即要进行分盆移栽或间苗。分盆移栽为第盆1株。露地可间苗或移栽-2次,株行别具匠心为15厘米乘以30厘米。

扦插可于花后1个月,选当年生半木质化健壮枝条作插穗,插穗长15厘米左右,用50-100PPM的吲哚丁酸水溶液处理15-18小时,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1个月后即可生根,生根率达80%-90%。扦插也可在秋、冬季取木质化枝条作插穗,一般于露地埋藏,翌春扦插。

嫁接可用芽接或枝接,砧木多用欧洲丁香或小叶女贞。华北地区芽接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中旬进行。接穗选择当年生健壮枝上的饱满休眠芽,以不带木质部的盾状芽接法,接到离地面5-10厘米高的砧木干上。也可秋、冬季采条,经露地埋藏于翌春枝接,接穗当年可长至50-80厘米,第二年萌动前需将枝干离地面30-40厘米处短截,促其萌发侧枝。

花卉种植科普:丁香的繁殖栽培方法


丁香的繁殖栽培方法,扦插法:丁香的扦插是取1年至2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直接插入温床,使其生根发芽而形成新的植物体。

丁香的繁殖栽培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扦插法:丁香的扦插是取1年至2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直接插入温床,使其生根发芽而形成新的植物体。通常是春季花谢后一个月剪取顶枝进行扦插,插穗的长度为10厘米至15厘米,带有2对至 3对芽节,其中一对芽节埋入土中,在25℃条件下,30天至40天生根,当幼根由白变为黄褐色时,开始移苗栽植。

枝接法:一般在早春萌动前进行,接穗长度为8厘米至10厘米,带 2对芽节,将接穗下部两边削成斜面。砧木选用一二年生丁香实生苗,在离地面5厘米至10厘米处切掉顶部,再从砧木的断面上垂直向下劈开一条缝,然后将接穗插入。接穗的斜面与砧木要紧密吻合,用塑料条捆绑好。为防止嫁接刀口处失水过多,可用湿润的土埋上,待接穗上的芽萌动后,去掉覆盖的土。

芽接法:在北京及华北地区,多在8月初进行。接穗要选用当年生健壮枝条上的饱满叶芽,砧木选用1年至2年生丁香实生苗。嫁接时,接穗上的叶片要剪掉,只留叶柄,然后在芽的上方1厘米处横切一刀,再从芽的下方1厘米至1.5厘米处向上平削,将皮层内的木质部剥掉。把砧木距地面5厘米至10厘米处横切一刀,再从切口中间向下切长3厘米左右的立刀,使之呈T字形,然后轻轻地把皮剥开,将接穗插入 T字口内,接穗与砧木要紧密对合,最后用塑料薄膜条捆绑即可。芽接后2周至3周,如果接穗上的叶柄自然脱落,说明芽已成活,这时可解除塑料条。

靠接法:是将丁香接穗与砧木,各削一个相同大小的接口,将两者紧密的捆绑在一起。当刀口产生愈伤组织后,将砧木从接口上方1厘米处将顶枝剪掉,将接穗从接口下方1厘米处剪断,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植物体。

此外,丁香也可播种、压条、分株繁殖。丁香优良品种,还可应用茎尖组织培养法育苗。

“春天落下的花朵,在为夏天的绿叶酝酿;秋天落下的花朵,在为春天垫基;两季落下的花朵,谱出一首靓丽的诗词,融入人类四季的心里。”人类的历史就是伴随花的历史,种花养花则是很多人与花相伴的一种方式。赏花无须知识,种花则需掌握相关技巧,怎么样才能把花卉种植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花卉网小编特地编辑了“花卉种植科普:丁香品种——紫丁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