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花在人类的历史中从不缺席,花以她特有的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皇竹草的栽培技术,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1、生长速度快。当年春季栽培的茎节,于11月下旬停止生长,高度可达46米,可分蘖2030根,每667平方米可达3万5万根。

2、根系发达,茎秆坚实。长根系达3米5米,茎粗23厘米,大4厘米。茎秆可作架材,也是和于繁殖的主要材料。

3、整体抗风力强,可作围栏、绿篱,并可防洪护堤,保持水土。

4、营养丰富、产草量高。嫩叶含粗蛋白质18.06%,每667平方米年产鲜草高达2.5万公斤,相当于53366670平方米玉米产量的蛋白质含量。叶片宽大脆嫩,适口性好,用于喂奶牛,日产奶增加0.56公斤;养鱼增产22.7%。

5、栽培简单、管理粗放。春栽一株(节),年底可分蘖2025根,繁殖系数达500倍以上。

6、适应性强。冬季无霜区,植株的地上部分可自然越冬;轻霜区,地上部分嫩株受冻;寒流区可采取设施保护越冬,在8摄氏度以上正常生长,抗旱能力较强,一般无病虫害。

其栽培要点如下:一、密度:作饲料,每667平方米栽2000株;作围栏、护堤,株距40厘米;作种节繁殖、架材、观赏,每667平方米栽6001000株。光照不足宜稀植。

二、施肥:重施有机肥和氮肥,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并满足水分要求。

三、栽植:用较粗壮茎节或种蔸,每节(蔸)为一个种苗,盖7厘米厚的土。也可直插或斜插,1020天出苗。

四、管理:生长前期中耕除草,适时浇水和追肥。作为架材使用,应选择1年以上的老化植株,随砍随用;作为观赏、护堤、围栏,每年春季萌发前将老株砍去,重新萌发。作为青饲料栽培:当株高80200厘米时,即可刈割利用,年刈割48次,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5公斤或碳铵50公斤追施。

五、引种事项:无霜期四季均可引种;有霜区38月为佳。

xZH52.cOm编辑分享

旱伞竹繁殖栽培技术


旱伞竹(Cyperusalternifolius)科属:莎草科,莎草属

形态描述:

旱伞竹茎干粗壮直立,近圆柱形,丛生.旱伞竹的叶片实为其叶状苞片,螺旋状排列于茎干的顶端,扩散呈伞状.花序有叶腋着生,为聚伞花序.旱伞竹在有水环境下花期全年,在陆生环境下花期8-10月,种子成熟期9-11月.类型:挺水,湿生植物

产地分布:

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我国南北均有分布,长江以南可露地越冬.

旱伞竹繁殖栽培技术

生长习性:

旱伞竹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高温高湿的环境,尤其是高空气湿度.旱伞竹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对污水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适宜排污沟附近生长,通过对比试验发现,旱伞竹新芽对污水的适应能力较差,污水中淹水时间较长会引起腐烂死亡,但旱伞竹的根系对污水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在浮岛栽培试验过程中发现,越是污染严重的水体,旱伞竹的根系越是发达,旱伞竹生长对水位的要求比较严格,旱伞竹在水中生长适宜的水位深度为3-5cm,水位过高则会影响新芽的光合作用,导致腐烂死亡,从而引起整个植株的死亡,旱伞竹喜欢肥沃的生长环境,水域或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低,植株生长瘦弱,黄化,旱伞竹的生长速度较快,通过对旺盛生长的旱伞竹进行观测发现,单丛旱伞竹日均新芽的萌发量在2个以上。

繁殖方法:

旱伞竹常采用分株和播种的方法繁殖.在植株的生长期间,将植株分成每丛3-5株的株丛另行栽植。旱伞竹播种在3-4月,以盆播为宜,播种后浸盆使土质湿润后盖薄膜或玻璃,控制盆内温度在25℃左右,7-10天开始萌芽,一个月后即可分株栽植,另外旱伞竹的叶腋常萌发不定根,截下旱伞竹的叶片,置于水中,水温在20℃左右,水体透明度在1以上,10天即可萌芽,25-30天即可形成新株进行栽植。

栽培管理:

选择光照充足,排灌水方便的地方栽植.灌浅水使土质水分饱和后进行栽植.由于旱伞竹喜光照,栽植时按宽窄行的形式进行,即两行之间的距离为40-60cm,两厢之间的距离为60-80cm.株距以40-50cm为宜.栽植后灌浅水使旱伞竹的根系与泥土充分结合,水自然落干后,行见干见湿,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方法,即灌水后待其自然落干后再行第二次灌水.灌水的深度一般以3-5cm为宜.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可以促进新稍的萌发和生长.一般栽植后10天即有新稍萌发.在水质条件较差,水体养分含量高的水域,可以采用瓜子石或蛭石进行无土栽培.瘠薄的水域环境,用塘泥加腐熟的有机肥按1:1的比率进行配比作为基质栽植.

工程应用:

园林工程中,旱伞竹常作为水景的点景材料予以应用。由于旱伞竹的耐污染能力较强,因此环境工程中应用广泛,常应用于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中,用作环境工程植物用苗时,一般选择生长旺盛,根系无损伤的植株栽植,或栽植后用净水养护至生长恢复,根系,新稍开始萌发后在污水下管护,以提高成活率.生态恢复工程中,,由于旱伞竹冬季不耐低温,因此,只适宜应用于坡岸或堤坝附近,不适宜栽种于冬季淹水的环境.

病虫防治:

旱伞竹的虫害主要是秋冬季节新叶上发生的蚜虫,其防治可以用45%的乐果乳剂500-800倍液进行叶面喷杀。

飞燕草的栽培技术


飞燕草的栽培技术移栽

苗床准备

选择光照、排水良好,土壤pH6.0~6.5的地块。向地中施用有机质将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并提高产量。

间距

20cm。需要栽培网支撑。

肥料和浇水

合适的可溶性盐含量为1.0到1.4,使用配比均衡的硝酸钙施肥,有助于促进植株粗壮。保持合适的湿度,以避免植株枯萎造成根系受损,最终切花质量下降。

长日照

长日照有利于促进开花,导致植株比较矮。

栽培温度

1520度;生长温度:1524度。

提前冷处理

将种子播到穴盘后用少量蛭石覆盖,要求基质干湿度适宜且无病原物,pH为5.56.3,用氯唑磷兑水浇透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将育苗盘放到黑暗的温度在10度左右的低温条件下1520天。注意保持育苗盘基质湿润,可以用塑料膜将其覆盖。

阶段一:将育苗盘移到明亮的温室,保持白天20度、晚上15度各12小时。为了使其发芽率最大化,尽量保持白天温度不高于25度,晚上温度不高于20度。

阶段二:当种子开始发芽,使用含Ca均衡的氮肥兑成75100ppm进行施用。将育苗盘放到凉爽透光的温室,保持温度在1518摄氏度,注意空气的流通。苗期高温(高于25摄氏度)将导致植株早花而造成切花质量不高。低温(低于10度)则又会导致植株莲座,这可以通过冬季到春季增加日照长度来打破。

阶段三:当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为在0.81,pH在5.56.3的时候开始形成真叶,保持温度在15~18摄氏度,同事提供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以防止病害。飞燕草的叶片和根系都容易收病害感染,所以前期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水质的很重要的。

阶段四:(29~35天)幼苗这个阶段将达到移栽尺寸且有3片真叶,飞燕草属于直根系,延迟移栽将会降低植株和花的质量。

栽培方法

夏季炎热地区,8月下旬播种,10月中、下旬待种子发芽长出2~4枚真叶时,移入阳畦栽培,翌年3月种苗长出4~7枚真叶时定植,这样可于5~7月开花。炎热地区若作温室栽培,可缩短生育期,并提早2~3个月开花。

具体做法是:8月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进行移植1次,10月中旬定植后保温栽培,12月~翌年2月进行加温补光,可使花期提早至3~5月份开放。

花前追施氮肥,花后多施磷钾肥,并适当浇水,10月以后增加灯光照明,可促使早开花。植株长到20厘米高时高立支架张网防倒伏。

注意事项

飞燕草需要阳光充足和凉爽的生长环境,它既能耐寒又能耐旱,但不耐高温和水湿,对土壤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然而在栽种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播种时间:春季和秋季都可以播种,如果在秋季播种则必须在9月中旬进行。

②养护:播种后必须保持土壤的湿润,最简便的方法是覆盖一些草,等出苗后逐渐揭去覆盖物。

③移植:当飞燕草长出2片真叶时,带土移植在小盆内,等到苗长大后再换1次盆。

④浇水:浇水要做到见干见湿,在花期内要适当多浇一点水,避免土壤过分干燥。

⑤施肥:在换盆时施入干粪作基肥,以后根据生长情况,每月施1~3次腐熟的饼肥水。

⑥控高:换盆后,用多效唑来控制植株的高度,具体做法是:每隔2周施1次0.5%多效唑。

⑦采种:采种要及时,以免成熟后种果开裂。

飞燕草的繁殖方式飞燕草可采用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

种子繁殖

发芽适温l5℃左有,士温最好在20℃以下,两周左右萌发。秋播在8下旬至9月上旬,先播入露地苗床,入冬前进入冷床或冷室越冬,春暖定植。南方早春露地直播,间苗保持25~5厘米株距。北方一般事先育苗,于4月申旬定植,2~4片真叶时移植,4~7片真叶时进行定植。雨天注意排水。果熟期不一致,熟后当自然开裂,故应及时采收。一般在6月将已熟种子先采收1~2次,7月份选优全部收割晒干脱粒。扦插繁殖在春季进行,当新叶长出l5厘米以上时切取插条,插入沙土中。

分株繁殖

春秋均可进行,一般2~3年分株一次。

珍珠草的栽培技术


珍珠草,(有名叶下珠)一年生草本,高约40厘米。果叶下二列着生,近圆形,熟时赤褐色,呈一列珠状。庭院栽培观赏,家庭盆栽亦楚楚动人。性喜温暖向阳,排水良好的土壤。3—5月种植,花期6—8月,果期9—10月。珍珠草不仅可供观赏,而且具有药用价值,可治疗感冒发热、风火赤眼、夜盲、痢疾、肠炎、疳积等症。

1.地块选择:珍珠草是性喜温暖,较耐受高温盛夏的草本植物,适宜在海拔1000米以下,雨量适中的环境条件下生长。选择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的田地。南方一年可种植二季,经济效益明显。

2.整地起畦:整地时施入足够的农家肥,地块翻犁后耙细整平,除净杂草起畦,畦面宽120厘米,畦间开挖25厘米宽、深20厘米的侧沟,地块四周开好排灌沟,以便浇水、排水等管理。地块全面整理结束后,使用正常浓度“丁草胺”除草剂喷洒畦面,隔7天左右再播种。

3.播种方法:将珍珠草种子混入细土,充分拌匀后撒播于湿润的畦面上。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播后9—12天出苗。亩用种量1公斤左右。

4.播种期:水利灌溉条件好的田块一年可种二季。即:3月中旬播种,7月底收获第一季,8月初播种,12月底收获第二季,第一季的产量高于第二季,亩产干品可达460公斤以上。年内种植一季,播种期应在5月中下旬,9月底收获,亩产干品可达500-700公斤。

5.管理:珍珠草播种后杂草滋生快,要及时除草,整个生长期间需除草4—5次。苗高7—10厘米时追施一次提苗肥,亩用10公斤氮素与人畜粪水混合施用,经常保持畦面湿润而不积水。注意防治鼠害。

6.适时收获:3月份种植的珍珠草7月份可以收获,全生育期140—150天;8月份种植12月份可以收获,全生育期150天左右。采收时,连根拔起全草,抖净泥土,趁湿理顺,捆成重约1公斤的小捆把,晒干后即可出售。

马来甜龙竹栽培技术


马来甜龙竹的竹笋是十分鲜美的山珍,味甘甜鲜脆,营养丰富,是我国传统的佳肴。同时,竹笋药用价值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广州富韵竹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生产马来甜龙竹苗,为广大南方地区储备了以竹代木的优良竹苗。同时,马来甜龙竹也是南方地区发展竹产业的速生竹种苗。

马来甜龙竹为乔木状竹子,生长快,产量高,径粗1015分,秆高25~30米,壁厚2~4厘米,竹材纤维素含量高,竹浆率可达41.3~48%,适应作竹地板,竹胶合板,造纸等。

马来甜龙竹适宜在年均气温16~25℃,低温-3℃,霜期短暂,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的地区种植。土壤要求酸性,粘土、砂土均能生长,竹子上山定植一年可生长至5~6米高,竹笋粗4~8厘米,造林后2---4年可成材,以后年年可砍伐,持续收获几十年,是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苗。

种植马来甜龙竹要做好山地选择,在交通较为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向阳地段种植,要求海拨不能太高,避免低温给竹林带带来伤害。

定植时挖808050厘米穴,清除周围2米范围内的杂草灌木,种植株行距34米,亩栽50~70株为宜。定植期间注意水份,年松土除草2~3次。

秋季、初冬甜龙竹非出笋期施入土杂肥、堆肥等有机质。为使笋用林生产水平日益提高,选留母竹要选择出笋盛期的大笋养竹,保证后来的竹大、芽壮、笋大、产量高、品质好。

马来甜龙竹有明显的顶端优势,为减少风害、促进发笋、生产上要进行幼竹控梢,使地上部与地下部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竹柏的栽培技术与养护管理


竹柏是常见的室内植物,因叶似竹叶,而树枝干如柏树,故名竹柏。竹柏有净化空气、抗污染和强烈驱蚊的效果,具有较高的观赏﹑生态、药用和经济价值。其抗寒性弱,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7℃,属耐阴树种,阴坡比阳坡生长快5-6倍,在阳光强烈的阳坡,根颈会发生日灼或枯死的现象。本文对竹柏的栽培及日常养护管理总结如下:

1.种子采收

竹柏一般4至5月开花,11月果实成熟;有的1年两度开花结实,第2次在11至12月开花,次年3月果实成熟。宜选择20至50年生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作采种母树,当果皮青色带黄时可采收。将采下的果实置于阴凉处,堆放10至20天使其成熟,当果皮变紫、手指稍按即下陷时,可洗去果皮,阴干后即可播种。也可用沙藏层积处理,层厚10厘米,堆高在1米以下,翌春再行播种。种子千粒重455克左右,发芽率可达40%以上。

2.播种育苗

选择日照较短、水源充分的地方播种,土层深厚、肥沃湿润、通透性好的沙壤土最宜做苗床。开沟点播,沟距25厘米,沟深3厘米,种距5厘米。每公顷用种225公斤。播种后要搭盖透光度为30%至50%的荫棚,及时除草松土和追肥排灌。当年苗高可达20至30厘米,一般留床培育1年;第2年苗高达50至80厘米时出圃栽植。

3.整地栽植

整地:在低山或丘陵的阴坡和半阴坡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整地栽植。坡度20°以下的地块采用全垦挖穴整地,20°以上的坡地采用带状挖穴整地。穴距1.5-2.0米,穴规格一般为50厘米×50厘米×50厘米,挖穴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然后结合回土工作施放基肥,每穴施复合肥0.5kg,回土时先将表土回填,并与肥料混合均匀,然后再回填心土,至与穴面持平即可;回土时注意打碎土块和清理草根、石块等杂物。

栽植:早春在苗木萌芽前起苗栽植。要做到苗根舒展、苗身端正、栽植深度适度、根土密接,然后用松土培蔸。大面积行山地绿化时,可在1、2月未萌芽时,用2年生高约0.5米左右的苗进行裸根栽植。竹柏不耐修剪。用竹柏造林时最好与等量的阔叶树苗混交栽植。公园、庭院、风景区可在较阴湿处成片或零星栽植。

4.抚育管理

栽植当年要适时中耕除草,追施肥料,若遇干旱要浇水降温并遮草保墒。以后每年要中耕除草1-2次,直至郁闭成林或树高3米以上。10年生左右应视植株生长情况进行间伐,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去密留稀,去劣留优,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作为园林观赏用的植株,则应进行整形修剪,以保持良好的树形,提高观赏价值。

5.移植技术

竹柏深受庭园、住宅小区及街道绿化人员的青睐。一般偏好用大苗移栽。株距以4米、6米为宜,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挖穴规格视苗木粗细而定,以0.5-0.8米见方,深0.4-0.6米为宜。移植前,应在穴底部施足基肥。竹柏大苗起苗必须带土团,土团大小依苗木而定,一般胸径3-5厘米带土团直径为15-30厘米。起苗时,先挖去土团周围土壤,用草绳将土球上部缚牢并扎紧,以防土团松散。然后将底部土挖去,切断主根,轻抬至地面,再用草绳将整个土团缚好、扎牢。栽植前应合理修剪枝叶,以防水分蒸发造成干枯。苗木放人栽植穴后,应将草绳四周剪断,以利填土时紧密结合,并使草绳易腐烂,栽好时苗根际表土应高于地面5-10厘米,并浇透水一次,视移栽季节考虑蔽荫情况,成活率一般可达95%以上。

6.竹柏盆栽种植标准

6.1光照:竹柏喜光,但是不能使阳光直射,平常接触散光就可以。

6.2湿度:其湿度可保持在69%-90%之间。

6.3浇水时,要保持其土壤的干湿度。

6.4施肥:一般可用酸性肥料。

6.5修剪:及时的修剪枯叶以及干枝。

7.竹柏盆栽养殖常见问题

7.1枯死:要避免阳光直射,土壤软硬适中,同时要适当的施肥。

7.2虫害:虫害主要有介壳虫、叶斑病、炭疽病、红蜘蛛等等,预防介壳虫可用施毒死蜱、杀扑磷等,防治红蜘蛛,需要喷施三氯杀螨醇、尼索朗等。治疗炭疽病、叶斑病则需要喷施多菌灵、甲托、爱苗等。

7.3要经常的喷水冲洗竹柏盆栽,以做到一直细菌以及细菌的传播。

鱼腥草高产栽培技术


鱼腥草因根、茎、叶有鱼腥味而得名,喜欢低湿洼地、水沟边、田埂等对水分多的地方生长,整个生长期都要求土壤湿润。鱼腥草在温暖阴湿环境下生长较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最有利于鱼腥草的生长。近年来在农村部分农户进行人工种植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每亩可产肥嫩的根茎l000到l500千克左右,按巿场平均价收入可达3000-4500元。

一、种茎繁殖

栽培鱼腥草的种茎来源于野生鱼腥草。在种植之前要对野生鱼腥草进行分株、插枝处理以获得更多种茎。分株繁殖工作在每年3、4月份进行,将野生鱼腥草分株之后栽种到砂质壤土地中或者移栽到大棚内。春季或夏季进行插枝繁殖工作,先截取鱼腥草种茎移栽到沙壤土苗床上,然后等到扦插茎生根之后再移植到大棚中。育苗时间一般为2个月而后选择色白、粗壮的根茎截成小段,将其定植到苗床上的要求是每段种茎上具有2个腋芽。定植后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确保床土湿润;阴雨天气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否则植株根系因长期积水容易发生腐烂。

二、土地选择与整理

鱼腥草的种植地以海拔800米左右的平坦区域且附近有充足的清洁水源以便于排灌、耕种。在选择好种植区域后提前清除场地内的杂物同时要施肥、翻耕。

三、因地制宜,科学做畦

生产实践表明采用开厢做畦栽培不仅能够提高土层厚度、有利于田间管理,还能提高鱼腥草的产量和质量,这与传统平地普栽相比具有较强优势。整地做畦应因地制宜将低洼地做成阳畦、高地做成平畦。

四、栽植

栽培鱼腥草时应选择健壮、无病的种茎,在种植前将其切成长5厘米左右的小段,并按照栽种安排挖好栽植沟。

五、肥水管理

栽种鱼腥草时基肥应以腐熟农家肥、氮磷钾复合肥和饼肥为主,进行深度翻耕可确保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如果施入农家肥量过少会导致鱼腥草颜色发白、毛减少等情况从而降低销售价值。因此近年来有些农民摸索出了一套新的栽培技术:在定植鱼腥草前先开挖一条长0.5米左右的沟,然后将稻草放入沟里并仔细铺好后在稻草上撒施磷肥、草木灰等肥料,最后回填土壤就可以了。整块田地的土壤都按这种方式施肥后再种上鱼腥草种茎效果会更好。

为满足鱼腥草对养分的需求,在幼苗成活至封行前应数次追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追施化肥,再浇施适量人粪尿即可。在鱼腥草进入正常生长期后追施1次稀释过的人畜粪水,施肥30天之后再追施1次。由于鱼腥草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肥料因此在其生长过程中也要做到及时灌水达到以水促肥的目的,平常的浇水量以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田间不能出现积水否则会出现烂根现象。

六、病虫草害防治

鱼腥草发生虫害的概率较低,因此无须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虫害。但是鱼腥草在其生长过程中易发生白绢病。为防治白绢病除了及时施入肥料、加强田间管理外,还要在连续种植2年鱼腥草后必须改种其他作物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菌源。对于感染白绢病的鱼腥草要及时将其挖出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处理,除此之外还要对病穴周围植株喷施甲基托布津溶液进行处理以免病害进一步传染蔓延。

七、适时采收

鱼腥草没有固定的采摘时间,因此采用分批采收的方式进行收获。地面上的嫩茎叶在生长25天左右的时候即可摘下售卖。对根系没有特殊要求的可以在初次采摘茎叶的10~20天后进行再次采摘;对地下茎有特殊需求的,可以在定植6个月后进行采摘。采收后要将其洗净仔细整理扎把后再上市售卖。

以上是鱼腥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想了解更多种植技巧可以关注花卉网哦!

跳舞草习性及其栽培技术


【习性】喜欢阳光和温暖、湿润的环境,能耐干旱。它常生长于丘陵山坡或山沟的花灌木丛中,有的生长在海拔2000米的山地。

【繁殖】多采用播种法,秋季果熟采下,可在20至28摄氏度的春季或秋季进行。选用黑土或茶园或一般中性花土作基质。将土打碎后置于阳光下暴晒数天进行土壤消毒,然后装进花盆、苗床备用,或给土喷洒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然后覆盖塑料薄膜,数天后即可播种。种子发芽适温度为25-30℃。在南方,3月下旬至10中旬为播种适期,如果采用温室、塑料薄膜大棚育苗,则一年四季均可播种。种子外表的蜡质会阻碍水的渗入,种子皮层含有抑制自身发芽的物质。因此,播种前应先用纱布或细沙磨擦种子,去种皮部分蜡质,以利吸水,再用40℃的温水浸泡并快速搅拌2分钟,然后使水温保持30度,并多次换水,以去除抑制种子发芽的物质,24-48小时后即可捞起,用温湿纱布包裹,待种子露白后播种。先将盆土用清水淋湿拌匀,整平土面,再用小棍在盆土上按55厘米的距离打孔,孔深0.5-1厘米,然后每孔点一粒种子,后盖湿沙。气温低或干燥时,必须用塑料薄膜覆盖。

【栽培】播种后盆土必须用喷雾器喷洒清水,喷水次数以保持盆土不变白为度。20天左右种子可基本出土,此时可除去覆盖物,此后除正常喷水保湿外,每隔数天可施0.1-0.2%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以促进小苗生长。当小苗高达15厘米时,即可带土种植于另一花盆中,每盆栽1株,要做到苗根舒展,苗身端正,压紧盆土,适当浇水。此后可用常规盆花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并要截顶摘心,促进发枝出叶,以提高观赏价值。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皇竹草的栽培技术》一文,希望能够带您了解很多不同种类的花卉,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的栽培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