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不学习不摸索则很难侍弄好花卉,其他人种植花卉的经验有哪些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花卉种植:杨树绢叶螟的防治,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为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或四旁绿化的树种。下面介绍一下杨树绢叶螟的防治。

杨树绢叶螟的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嫩枝作临时巢穴,然后在其中取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

杨树绢叶螟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翅灰白色,前翅前缘、外缘、后缘有紫褐色宽带,前缘紫褐色带上有两个白斑,鳞毛有光泽,紫红色闪光。幼虫头部黑色,胴部黄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上线深绿至墨绿色,气门线橙黄色。

杨树绢叶螟的发生规律

北方地区一年2至3代,以幼虫在苞中结薄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杨树绢叶螟的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在成虫产卵期,结合苗木修剪,摘除卵块、虫苞,集中烧毁。

(2)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杀。

(3)幼虫危害严重时,可喷施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Bt乳剂500倍液喷雾(注意:Bt乳剂严禁与杀菌剂同时使用,喷施时于阴天的下午4点后效果较好)。

xZh52.cOM阅读欣赏

花卉种植:杨树食叶害虫的综合防治


杨树以速生性、适宜生长地广、经济效益突出等优良特性深受群众的喜爱,但是随着杨树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尤其是纯林面积的发展越来越多,杨树食叶害虫暴发的情况不断发生,所以杨树食叶害虫的综合防治就显得十分重要。

杨树以速生性、适宜生长地广、经济效益突出等优良特性深受群众的喜爱,但是随着杨树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尤其是纯林面积的发展越来越多,杨树食叶害虫暴发的情况不断发生,所以杨树食叶害虫的综合防治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杨树食叶害虫发生的种类 杨树食叶害虫主要有杨扁舟蛾、杨小舟蛾、黄翅缀叶野螟、杨白潜蛾,前两种每年发生3~4代,后两种每年发生4代。

二、杨树食叶害虫的特性 以上四种杨树食叶害虫每年发生代数多,产卵量大,具群集性且取食量大,因而极易在短期内(3~5天)暴发成灾,将树叶吃光,形成夏树冬景的惨相。另外这四种杨树食叶害虫危害时间长,几乎伴随杨树整个叶部生长期。

三、防治措施

(一)营造混交林。从营林措施入手结合更新采伐,营造混交林,如杨树和楸树混种,杨树和桐树混种,以片状混交林为宜。

(二)人工防治。及时剪除虫苞,杀死苞内幼虫,或在卵孵化期喷洒25%的灭幼脲悬浮剂2500倍液,每亩用量30~40克。

(三)灯光诱杀。在7月上旬至下旬均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四)生物防治。保护益鸟如喜鹊、麻雀、杜鹃等;用青虫菌或BT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施;在卵孵化盛期释放赤眼蜂(每亩2万~4万头),也可在杨树林周围种植油菜等蜜源植物,为赤眼蜂、姬蜂、瓢虫等食叶害虫天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花卉种植科普:杨树皱叶病的防治方法


杨树皱叶病又名杨树绣球病。该病害分布广泛,在我国河北、北京、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省市都有发生。具体情况我们一起去详细了解一下。

杨树皱叶病主要为害毛白杨和山杨的幼树和大树。受害芽抽出后,整个新枝和全部叶片卷曲,并很快脱落,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杨树皱叶病症状

在春季萌芽后,病芽上的嫩叶呈紫红色,皱缩变厚,边缘开裂,卷曲成团,形状似鸡冠状,病梢肿胀变短。病芽比健芽展叶。6月以后,皱叶团呈锈球状,逐渐干枯脱落。

杨树皱叶病病原

该病是一种称瘿螨的害瞒为害的,学名EriophyesdisparNal.,属于蜱螨目害虫,瘿螨有4足,成螨很小,在显微镜下观察,其体长127-142m,宽28-32m。为圆锥形,黄褐色,体壁上密布环纹,近头部有4对软足,腹部细长,尾部两则各生一根细长的刚毛。幼螨色浅,体较小,有不明显的环纹。卵直径40-50m,椭圆形,透明状。

杨树皱叶病发病特点

螨虫在杨树冬芽鳞片间越冬,多集中在枝条的第5-8个芽内,害螨随苗木调运作远距离传播。5月中旬,可见到大量新生四足螨出现,肉眼可见病叶上似一层土黄色的粉状物,后逐渐迁移到新形成的冬芽内越夏越冬。风有可能作为传播媒介。不同类型的毛白杨单株受害程度则不同,发芽较迟、枝条细长或弯曲的毛白杨类型受害重。雄株受害普遍,雌株很少受害。近期发现在皱叶病组织中,伴随有类菌原体MLO存在,认为此病与类菌原体有关。

杨树皱叶病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的选择抗病品种。在危害严重的地区尽可能选用毛白杨雌株。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发现有病芽,及时摘除,并且烧毁。

(3)化学防治发芽前对病幼树喷波美5度Be石硫合剂,5月中下旬发生严重时,对病株喷0.2度石硫合剂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10%天王星2500-100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剂1000-1500倍液。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杨树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杨树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花卉种植常识:杨树锈病的防治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其特点是高大雄伟、整齐标志、迅速成林,能防风沙,吸收废气,为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或四旁绿化的树种。

杨树锈病的症状

杨树锈病是侵害杨树幼树和苗木的主要病害之一,杨叶锈病又名黄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嫩梢和冬芽。

初期被害叶片上出现橙黄色粉状斑点,黄粉(夏孢子)日益增多,成为再侵染的病原中心。夏孢子借风传播,再侵染新叶。

5、6月间最为严重,叶片病斑相连成片,常造成焦叶、落叶。冬芽受害后不能展叶或绉缩加厚,向叶背卷缩。叶柄、嫩梢被害形成条状病斑。雨季发病较轻,8~9月又进入第二次发病盛期。苗圃地易感此病。

杨树锈病的防治方法

①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0倍喷雾;

②65%代森锌500倍液;

③敌诱钠200倍液喷洒,每隔15天喷1次;

④发病时喷洒1∶1∶125~170波尔多液1次,以后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

花卉种植:杨树腐烂病的防治


杨树烂皮病又称臭皮病、出诊子,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其病因是由于树苗携带的或林间病株上的病原真菌的传播,与施用叶面肥、化肥、杀虫剂等无关。

杨树烂皮病的发病症状

干腐型:

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呈暗褐色水渍病斑,略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树皮龟裂,甚至变为丝状, 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无固定形状,病斑在粗皮树种上表现不明显。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黑色小突起,此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在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速度很快,纵向扩展比横向扩展速度快。当病斑包围树干1周时,其上部即枯死。病部皮层变暗褐色糟烂,纤维素互相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有时腐烂达木质部。

枯梢型:

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1周后,上部枝条枯死。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方法

清除菌源

做树桩或篱笆用的杨树枝干上有大量病菌,而且在春季大量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成为侵染源之一。因此,做桩木用的树干应及时剥皮,做篱笆用的杨树枝干应在早春喷洒石硫合剂,铲灭菌源。

科学整枝

修剪应逐年进行,做到勤修、轻修、适时修、平时修,剪口要平滑,修剪下的枝条要运走或销毁。

花卉种植:杨树樗蚕蛾的防治


杨树高大雄伟、整齐标志、迅速成林,能防风沙,吸收废气,为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或四旁绿化的树种。下面为你介绍一下杨树樗蚕蛾的防治。

杨树樗蚕蛾成虫体长28毫米左右,翅展为128毫米左右,体青褐色。前翅黄褐色,顶角圆而突出,基部有形白色带,中央有月牙形白纹,外线均为白色,有棕褐色细边线,翅面有粉紫色斑纹。

卵扁椭圆形,灰白色,有褐斑。老熟幼虫体长70毫米左右,体粗大,青绿色。虫体附有白粉,各体节均有6个刺突,突起之间有深褐色斑点。蛹棕褐色,莲子形。茧丝质,橄榄形,上端开孔,茧柄长,常以1个叶片包着半边茧。

[杨树樗蚕蛾的综合治理]

(1)保护和利用天敌 如绒茧蜂、樗蚕黑点瘤姬蜂。

(2)诱杀成虫 利用黑光灯或性引诱剂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 发生严重时,喷施高效Bt粉剂1 500倍液,或杀螟杆菌粉剂600倍液防治。

“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花让我们忘却生活的烦恼!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有哪些种植经验和知识可以学习的呢?为此,花卉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花卉种植:杨树绢叶螟的防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