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用途有很多,不但可以供大家赏玩,还能当做药材治病,又或者放进食物里作为一种调味品来使用。花的用处很多,那么就让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百科:花木网教你黄芩高产栽培技术",希望您喜欢!

1黄芩种植方式

1.1种子种植

分直播和育苗移栽。

1.2扦插种植

最适宜的时间为5~6月,植株正处于旺盛生长期,取茎枝上端半木质化的幼嫩部位(茎中下部扦插成活率低),剪成6~10cm长,把下面2节的叶去掉,扦插最好用沙,或者比较疏松的沙壤土也行。随剪随插,按行株距10cm×5cm于床内,插后及时浇水,并搭棚遮阴,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太湿,否则插条会腐烂。管理得当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插后40天就可移栽。

1.3分根种植

在收获期选高产优质植株,留下根茎部分做分根使用,把根分成若干小段,每段带有几个芽眼。春天,按行株距30cm×20cm植于大田,管理方法与扦插种植管理一样。根据坊子区实际情况,经多方考察论证,于2024年春引进种植33.33hm2成功,当年667m2产黄芩根450kg,种子5kg,产值4200元,纯收入3000元。2024年扩大种植面积约333.33hm2,是黄芩生产形成规模发展。经过近3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在栽培技术上逐步配套。

2选地种植

需要选择地势高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小麦、玉米中低产田,或甘薯、花生、黄烟、棉花茬的地块种植。深耕整地,科学施肥,667m2施优质土杂肥3~4t(鸡粪、羊粪、马粪等发酵后方可使用,以防烧根),三元复合肥40~50kg,地下害虫防治药粉2kg,然后深机耕25~30cm,整细耙平。

3适时播种

3.1直播

直播采用起垄种植,在施足肥整好地的基础上,按60cm的垄距起高20cm、顶宽30cm的垄。于“清明”前后在垄上按沟距20cm开沟种2行,一般沟深2~3cm,顺沟浇足水,将种子加毒饵(按0.5kg辛硫磷颗粒剂加5kg麦麸的比例配成)先后均匀撒入沟,用种0.5~0.6kg/667m2,毒饵2~3kg,然后覆土1~2cm,覆盖地膜,以提温保墒,促苗早发。注意覆盖时,要将薄膜压紧压实,并压一层薄土,以防止地膜被风刮起及膜内蒸发水分沿膜下移。

3.2育苗播种

9月中旬,将种子和毒饵先后均匀撒入整平耙细的苗床上,覆土1~2cm后盖草15cm,然后往苗床上喷洒水,直到喷透为止,每667m2用种3~3.5kg,毒饵2~3kg。每667m2育苗田可供1~1.33hm2大田移栽。播种后6~7天苗子出齐时浇1次水,第2天下午4:00点后揭去覆草2/3,再过2~3天将余草揭去。黄芩苗生长期间要注意病虫害防治,苗子较弱时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kg。“立冬”前后,当幼苗根长至10~15cm时,即将苗子刨出,去掉茎叶,按沟距25~30cm、沟深20cm、株距10cm放苗,将芽头向上,直插或斜插土中,芽头距地表3cm,最后覆土。移栽密度一般移栽2.2~2.6万株/667m2。4田间管理

4.1间、定苗

直播栽培的黄苓播种后10天左右出苗,出苗后将膜上的覆土去掉,并在膜上每隔30~40cm扎一小孔进行炼苗。3~4天后当幼苗逐渐适应外部环境时,于下午4:00点以后将膜揭去。当苗长至3~5cm高时进行间、定苗,株距5cm,留4.4万株/667m2左右。

4.2中耕除草

直播田定苗后和移栽田出苗成活后,都要及时人工拔草或中耕除草。当苗高10cm左右时,为防中耕伤根和减轻劳动强度,可于中耕除草后喷施乙草胺等除草剂,除草效果较好。

4.3追肥浇水

根据黄芩的生长发育状况,一般每年借雨或结合浇水追肥2次,第1次于5月下旬667m2施三元复合肥20kg,尿素10kg,第2次于8月下旬施三元复合肥30kg、过磷酸钙20kg。黄芩是一种抗旱性极强的植物,生育期间一般不浇水,但当遇严重干旱或追肥后可适时浇水。同时,黄芩怕涝,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积水烂根,造成减产。

4.4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是叶枯病,发病时首先从叶尖或叶缘向内延伸呈不规则、黑褐色病斑,自下向上蔓延,致使叶片枯死,影响产量,防治办法是于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洒,7~10天1次,连喷2~3次。黄芩害虫主要有地下害虫、青虫、棉铃虫等,要及时用药防治,特别在开花期,要根据预测预报及时喷药防治,严防害虫串食花蕾,影响结种,确保丰收。

4.5适时收获

根的收获:直播种植的黄芩可于当年“立冬”前后收获,也可于第2年或第3年“立冬”前后采挖,育苗移栽的可于移栽后第2年或第3年、第4年“立冬”前后收获,时间越长,根的产量越高。黄芩根生长深长,收获时必须注意深挖,将根全部挖起才能获得较高产量。种子收获:黄芩从6~10月陆续开花结种,花期较长,且随熟随脱落,应及时采收种子,晾干后出售或作种用。但黄芩种子不宜曝晒,以免降低发芽率。

XZh52.coM延伸阅读

花卉百科:花木网教你金牡丹茶苗生产示范技术


华安县于2024年开始引进推广示范,面积667m2,地点设在华安县新圩镇黄枣村溪南坂,亩出苗15~20万株,创产值3~4万元。现把这新品种高效生产示范技术简介如下:

1示范地点选择

水源灌溉方便,交通便利,海拔400~500m之间,年平均温度21℃,相对湿度80%~90%;土壤以红壤、黄红壤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2育苗前准备:

2.1深翻

全园深翻20~30cm,并做成畦,畦宽1.4~1.7m,高15~20cm,畦沟宽40~60cm左右,苗床长度可依地形而定,同时分层施入基肥,一般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1000~2000kg、磷肥20~30kg;要沿茶园的主支道及生产道修筑纵横交错的排灌沟渠,以使茶园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的要求。

2.2铺土

在苗床表面上铺一层5~7cm的黄土。黄土应选红黄壤,先将其表土扒开,挖出心土,并用1cm左右孔径的筛子过筛。黄土要平铺于苗床表面,并适当镇压,使苗床平整。苗床平整后,即可进行划行,在床面上划出插穗行距的痕迹,以便扦插时按此痕迹整齐等距地扦插。行距约为8cm,株距约为2cm。

2.3选穗

在春季生长的茶叶中,剪去顶芽,再留置7~15天,选取腋芽饱满、黄绿带紫变硬枝条作为母穗。插条最好及时剪穗扦插,如不及时扦插,亦可短期贮存,但要保持新鲜状况,防止凋萎、发热和压碎叶片。远途运输插条,要妥善包装,适时喷水,防止干枯和闷热,避免日光照射。

2.4育苗

扦插前,应检查苗床表土湿度,以手握能成团,松开即散开为好,如干燥,须行洒水,使表土充分湿润。扦插时,用母指和食指夹住插穗上端的腋芽和叶柄处,按划好的行株距痕迹,垂直插入苗床土中,一般将插穗短茎的2/3插入土中,叶芽和叶柄露出土面,株距合造保证叶不重叠,待一行插好后,用食指或中指,沿着插穗行,将插穗附近的泥土稍事挤压,使插穗和泥土紧贴,固定于苗床。挤压后的插穗,与床面稍微成倾斜,插穗上的叶片稍翘起,勿使叶片贴土。扦插时,要边扦插,边淋水。

2.5搭荫棚

当扦插完以后,即可搭荫棚。我们选用平顶矮棚最简便,适用范围最好,棚高50cm左右。春季阳光不强烈,遮荫可稀疏一些。通常遮光度60%~70%。当茶苗长至7~10cm时,茶苗枝叶木质化,根系开始健全,可选择阴天逐步揭除遮荫网。

3田间管理

3.1灌溉

刚插入土中的插穗,上下端均受创伤,入土部分又浅,故保持经常湿润极为重要。特别是刚插下的40~50天内,尤其要注意。从插后到发新根约3个月时间,要勤淋水,保持土壤持水量为60%~70%,早晨或傍晚洒1次水,过湿不发根或烂根。但是,土壤水分过多,影响土壤通气性,也不利于发根长苗。当插穗发根,并长出枝叶成苗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相应减少。此时有条件的苗圃,可行沟灌。沟不要将苗床全部淹没,浸水时间勿超过3~4小时。

3.2施肥

扦插苗初步形成根系后,开始追肥。通常扦插3个月后,开始第1次追肥,每667m2用尿素1.5~2kg加过磷酸钙10kg,初期肥料浓度要淡,以后随苗木长大,逐渐加浓。化肥掺水浇施,肥料浓度掌握在0.5%~1%。秋季茶苗长成,可于阴天直接撒施复合肥,每667m2每次用复合肥10~20kg。撒施后,适当喷水,将苗土积肥冲洗掉。

3.3病虫害防治

苗圃地病虫害主要有:赤星病、炭疽病、褐叶斑病、煤烟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小绿叶蝉、飞虱、根结线虫、茶梢蛾、茶幼蛾、茶尺蠖、白蚁等;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方法:根据茶园害虫具有的趋黄性、趋光性等特点,利用诱虫板和悬挂杀虫灯,每667m2茶园插诱虫板20片,杀虫灯按1盏/6666.7m2进行设置,以诱杀黑翅粉虱和茶小绿叶蝉等害虫。也可选用植物源及微生物源农药,如1%苦参碱100g/667m2、2.5%鱼藤酮1000~1500倍液、苏云金杆菌200~300ml/667m2、白僵菌制剂(400亿孢子/g)65~70g/667m2、99%绿颖200~300倍液等喷雾,减少茶园中有益天敌如蜘蛛、捕食螨等受到危害,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化学防治方法:小绿叶蝉掌握在6~8头/百叶、黑刺粉虱:2~5头/叶;螨类15头以上/百叶时用2.5%联苯菊酯25ml、50%混灭威20ml、4%柴油哒螨灵15ml等兑水30kg防治茶园害虫;用25%苯醚甲环唑2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等杀菌剂防治茶园赤星病、炭疽病等,每间隔7天左右防治1次为宜。

其它应注意环节如用手除草或摘花蕾,小心松土防伤根,逐步减少遮荫。苗高10cm到出圃前,要增大施肥量,出圃前一个月揭棚炼苗、剪顶,出圃前淋透水。

花卉百科:白芍高产栽培技术


笔者现根据白芍种植经验,将白芍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地整地

白芍喜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中等的环境,耐寒性强,在-20℃气温下能露地越冬,也能耐热,在42℃高温下能越夏。较耐旱,最怕涝,生长期土壤水分过多,易引起烂根,水淹6h以上时,全株枯死。要求湿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中性至微碱性的砂壤土或壤土为好,忌连作。因此,宜选择阳光充足;排水方便的中性至微碱性砂壤土、壤土为宜,黏重低洼、盐碱地不宜栽培。在无霜期长的地方生长最好。白芍是深根植物,在地下生长时间长,因此应深耕细作,施足基肥。选好地块后深耕50cm左右,施入腐熟厩肥37.5~60.0t/hm2,整细耕平做成1.3~1.5m高畦,四周开15~30cm宽排水沟备用。

2适期栽种

林州市主要采用芽头种植。选择种芽,在秋季采挖芍药根时,先将芽头下的粗根全部切下供药用,把留下的芍头(即红色芽头)作繁殖材料。然后,将芍头按大小及自然生长形状,切开分成块,每块需带有粗壮芽头2~3个,厚度2cm左右。过薄,养分不足,生长不良;过厚,主根不壮,多分叉,将切开的芽头晾半天,使伤口水分稍干,然后栽种。8月上旬至9月下旬适期栽种,过迟芍芽已发出新根,气温逐渐下降,种后发根慢,影响翌年生长且产量低。应在酷暑过后立即栽培。栽种前将芍芽按大小分级,分别下种,有利于出苗,方便管理。栽时按行株距60cm×40cm挖穴栽种,穴深12cm,直径20cm,先挖松底土,施入腐熟厩肥或火土灰与底土拌匀,厚5~7cm。然后,每穴栽入芍芽1~2个,芽头朝上,摆于正中。用手边覆土边固定芍芽,覆土深度以芽头入土3~5cm为宜。栽后再浇施稀薄的人、畜粪水,最后盖土整理或馒头状小丘以利越冬。需栽白芍种1500~2250kg/hm2。一般1hm2芍药根的芽头可栽种4~5hm2。

3肥水管理

芍药喜肥,除施足基肥外,于栽后第2年开始每年追肥3~4次。第1次于3月结合中耕除草,施入人、畜粪水18.0~22.5t/hm2;第2、第3次分别于5月、7月生长旺盛期,施入人、畜粪水30t/hm2+饼肥300kg/hm2,第4次在11—12月施人、畜粪水37.5t/hm2。第3年再追肥3次,与第2年基本相同。第4年追肥只需在春季齐苗后追施1次,施入人、畜粪水30t/hm2。此外,从第2年开始,每年在5—6月生长旺盛期和开花期需肥量较大时,还可采用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根外追肥,增产效果显著。

4田间管理

栽后第2年早春土壤解冻后,开始中耕除草。尤其是一至二年生幼苗,要勤除草,见草就除,避免草荒。第3年中耕除草3次,第1次于春季齐苗后,第2次于夏季杂草大量蕴生时,第3次于秋季倒苗后。第4年中耕除草2次,第1次于春季齐苗后,第2次于夏季杂草滋生时,除尽杂草。中耕宜浅,不要伤根。10月下旬,在离地面6~9cm处剪去枝叶,并于根际培土15cm厚,以保护芍芽越冬。在栽后的第2年春季,把根部的土壤扒开,使根部露出1/2,晒晾5~7d,可使须根晒萎蔫,使养分集中于根生长。然后再覆土壅根。除留种地外,于第2年春季现蕾时,摘除全部花蕾,使养分集中根部生长,有利增产。观赏地块不摘。

5病虫害防治

芍药主要病害有灰霉病、叶斑病、锈病等。灰霉病危害叶茎、花部,在防治上,合理密植,株间要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800~1000倍液防治。叶斑病又称轮纹病,防治上,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8000~1000倍液,9月上旬和中旬各喷1次。锈病在5月上旬发生,可于发病初期喷25%粉锈宁或65%代森锌500倍液消毒。芍药虫害主要有蛴螬、小地老虎、蚂蚁等,可采用人工捕捉或用毒饵诱杀。

花卉百科:葛根高产栽培技术


葛根,豆科葛属,是常用中药材的一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由于市场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野生资源日益减少,造成货源持续紧缺,其经济效益不断增加。所以,大力发展人工栽培葛根,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其人工栽培技术如下:

1田间整地

起垄前在垄底部667m2均匀撒施挪威复合肥50kg。施肥带宽80cm,与垄顶距离40cm以上。按高60cm、底部宽1.3m、顶部宽50cm的标准起垄,垄距(沟宽)50cm,穴距40cm,667m2约1000穴。

2移栽定植

当扦插苗长至4cm以上后可移栽,将幼苗按株距40cm垂直扦插在定植穴中间,回填并压实泥土,泥土以填到幼苗生长的节部为宜。定植后2小时内淋定根水,以后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查苗补苗。

3田间管理

3.1露根前肥分管理

3.1.1第1次施肥:定植后15天进行,667m2用7.5kg挪威硫酸钾型复合肥按1:80的比例兑水,充分搅拌融化后,淋施在距离根部10cm处,每株肥料水约0.5kg。注意肥料水不能溅到幼苗叶子或嫩芽处。

3.1.2第2次施肥:定植后35天,667m2用10kg挪威复合肥按1:50的比例兑水开穴施,每穴淋肥料水约1kg。施肥穴统一开在垄的一侧,距离植株25cm,规格约10cm×10cm,深度为15cm,每2株开1穴即可。施肥后回土填满施肥穴。

3.2选留主苗

当幼苗藤蔓长至30cm左右时,每株选取最长最粗壮的1条藤蔓作主苗留下,其余弱苗及芽剪除。

3.3插杆

选取长2m左右,径粗3~5cm的竹竿,靠根一端削尖。每2株共1根竹竿,667m2用500根。在垄的两侧每2株植株之间交叉垂直插杆,每杆与2株植株之间成品字形,以合理分布阳光。插杆深度在30cm左右。

3.4引藤上竿

在主苗长到70cm长时,可人工引藤上竿,将相邻的2株藤蔓逆时针方向缠绕在1根竹竿上。

3.5露根选葛

当苗爬到竹竿顶部时进行露根选葛。扒开种藤根部泥土,露出根须,每株选留1~2条粗壮无分叉的葛根,其余的根须用小刀割除。选留的葛根要露出地表5cm左右,以利于地下葛根膨大成薯。

3.6控苗

露根后将藤蔓距离地面1m以下的侧芽全部剪除。藤蔓1m以上的侧芽于葛苗长到2.5m高时打顶,然后任侧芽生长,以保证有足够叶面积进行光合作用。

3.7露根后追肥

3.7.1第3次施肥:露根后20天,在未施过肥的另一侧挖穴撒高钾复合肥,离植株40cm处每相邻2株开挖1穴,按宽20cm×30cm,深25cm的规格挖施肥穴。667m2施肥量50kg,每穴0.1kg。肥料与穴内土壤搅拌均匀,勿成堆成团。施肥后回土将穴填满。

3.7.2第4次追肥:露根40天后进行,在第3次追肥的另一侧挖穴撒肥,方法与用量与第3次相同。后期追肥视植株长势而定,长势较弱的可适当补追。

4采挖

霜降后至来年清明前均可釆挖,可以选用人工采挖或小型挖掘机釆挖。

花卉百科: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基地选择

一般分布在25cm以内的土层,不耐涝,种植应选择地势高燥,耕层深厚、土层较深、疏松、肥沃、排灌畅通等田块,有利于番茄生长和发育。

2栽培技术要点

2.1适时播种及假植

播种时间可提前数月,为培育壮苗、齐苗、宜采用温床营养钵育苗。我们2024年11月15日播种育苗,播种前先进行种子消毒等处理,可提高其出苗率。

2.2适时移栽及合理密植

采用大棚温床营养钵育苗,按照无病菌营养土配制要求,经过穴盘期育苗30多天的精心管理后,于2024年12月19日为假植期。通过近2个月假植期后,2024年2月16日移栽,种植密度为2660株/667m2,移栽时选用健壮幼苗,有利于成活,叶龄为6.7张,株高25cm。属于适时移栽。

3田间管理

3.1做到及时补苗和水浆管理

番茄移栽后,在1周内进行查苗补苗,如有发现有缺苗死苗株等现象,及时补栽育好的预备秧苗。

3.2除草

为了确保番茄正常生长,田间除草是较重要一环。移栽前3天,于2月13日用施田补60ml/667m2兑水35kg进行封闭除草1次。

3.3水肥管理

定植后5~7天,浇1次缓苗水,然后蹲苗,中耕培土,当有2~3朵小花开放时,喷施防落素,防落花落果,第1穗第1果直径达到3cm左右时,进行1次追肥浇水。第2、第3穗第1果直径达到3cm时,分别进行第2、第3次追肥。

3.4适时整枝

使用单杆整枝法进行整枝,不定期去掉侧芽并保留一个单杆,每株留4穗,前2穗每穗留3果,第4穗留2果,4穗以上留2~3片叶摘心。摘除植株茎部的病枝、受伤枝,减少营养消耗及病虫害的发生。

3.5合理施肥治

设施番茄生长期长,对肥料需求量较高。因此,施好基肥及追肥,是获得高产重要一环。2024年2月10日用纯羊粪深耕750kg加48%俄罗斯复合肥25kg/667m2作基肥;4月25日追肥45%挪威复合肥25kg/667m2;6月14日追肥46%宁波镇海尿素15kg/667m2。

3.6病虫草害防治

早春设施大棚番茄主要病虫草害为一虫一病及杂草。虫害为蚜虫,病害为灰霉病。防治方法为;2月13日移栽前3天,喷雾施田补60ml/667m2封闭除草;4月8日喷雾50%速克灵50g/667m2及10%吡虫啉60g/667m2;防治灰霉病及蚜虫。4月20日喷雾施佳乐80g/667m2防治灰霉病。5月11日喷雾班克60ml/667m2,喷雾吡虫啉60g/667m2。

4生育动态调查和经济性状考查

根据2024年市场行情,按出售时平均kg价格2.66元,平均产出5415kg/667m2,产值高达14403.9元/667m2,扣除种子材料费48.00元,农药费44.80元,肥料费372.5元,机耕费120元、农膜费1350元,承包费600.00元,用工48.00元/667m2,工费4800元/667m2,其它50元.合计成本7384.5元。净利达7019.4元/667m2。获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育动态调查:2024年11月15日播种,11月23日出苗,11月27日子叶展开,假植期为12月19日,移栽为2024年2月16日,叶龄6.7张,株高25cm,2月23日始花,叶龄7.8张,株高30cm,结果期3月10日,叶龄10.9张,株高35cm,4月27日始收,株高105cm,7月3日终收,株高150cm,收获期长达68天.

商品性经济性状考查:每株成品果11.8个,果长6cm,果茎7.8cm,单果重203g,肉质厚0.9cm,果色大红,理论产量6370.7kg/667m2,实际产量5415kg。

花卉行业《花卉百科:花木网教你黄芩高产栽培技术》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花卉养殖百科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