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花的海洋,一点点微风轻抚,似乎不敢惊扰那些粉嫩的花儿,有他们慢慢自由的开放。”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为满足您的需求,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绣线菊栽培与养护”,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绣线菊为落叶直立灌木,属蔷薇科。栽培分布在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等地。

1、绣线菊的种植

(1)栽植

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一般以地栽观赏为主。应选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之处,挖穴蘸浆栽植成活率较高。在荫蔽的环境中则生长不良。

(2)光照与温度

郑州地区可露地越冬。在光照充足及20-25℃温度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冬季低于-25℃温度时会发生冻害,甚至导致死亡。

(3)浇水与施肥

栽植前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的粪肥,深翻树穴,花期施2-3次磷、钾肥(磷酸二氢钾),秋末施1次越冬肥,以腐热的粪肥或厩肥为好,冬季停止施肥,减少浇少量。

(4)整形修剪

以春季为好。早春于萌芽前剪去干枯枝、过密枝、病弱枝、老化枝,使株形美观,花繁叶茂,植株旺盛生长。

2、绣线菊养护

绣线菊生性强健,管理也较简单粗放。它开花期间,气温也高,耗水量也大,自然要注意保证充足的水分,并酌情施肥,保证其旺盛的长势,阴雨天较多时,光照不足,则枝蔓徒长细弱,开花少。冬季枯叶期时,可以适当进行修剪,控制植株形态,促发新枝,更新老枝,延长花期,多着花序。修剪后要追施1-2次粪肥,这样就可以保证养分供应。此外,其抗旱与抗瘠薄能力较强,我在野外的诸多恶劣条件下,只有一点点泥土附着的地方,也发现有绣线菊的身影,其随遇而安能力就可见一斑了。

绣线菊在圃地栽培时,发现其抗性较强,病虫害较少,还未发生过严重病害,但有暴雨后,地面积水过多,根部积水时间较长,比如3天以上时,就会易导致根腐病的发生,曾有一次台风过后,部分绣线菊就因此得病,后来及时排水,并对对于病株可用1000倍代森锰锌或800倍百菌清灌根及喷叶三次后,症状就消失了。绣线菊属植物养护均类似,可参照上述办法养护。

xZH52.cOm编辑分享

绣球绣线菊


植物名称绣球绣线菊

学名Spiraea blumei

所 属 科蔷薇科

所 属 属绣线红属

分布
见于延庆县海坨山,各公园、庭院有栽培。生于阳坡或石岩上。分布于辽宁、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

描述
灌木。株高1~2米。小枝细,深红褐色或暗灰褐色,无毛。冬芽卵形,具数片外鳞。叶菱状卵形至倒卵形,长2~3.5厘米,宽1~1.8厘米,先端圆钝或微尖,基部楔形,边缘自中部以上具少数圆钝缺刻状锯齿或3~5浅裂,两面无毛,下面浅蓝绿色,基部具3脉或羽状脉。伞形花序,具总柄,无毛,具10~25朵花。花梗长6~8毫米,无毛。花直径5~8毫米。萼裂片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花瓣宽倒卵形,先端微凹,长2~3.5毫米,白色。雄蕊多数,较花瓣短。蓇葖果,直立,无毛,萼片直立。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用途 观赏植物。

红花绣线菊


植物名称红花绣线菊

学名Spiraea japonica

异名 尖叶绣线菊
所 属 科蔷薇科

所 属 属绣线菊属

分布 原产于我国西南和中部各省。海淀区西山卧佛寺前有栽培。

描述
灌木。株高1~1.5米。小枝棕红色,无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4~9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尖锐重锯齿,两面无毛,下面苍绿色;叶柄长2~4毫米。复平房花序生当年生枝端,直径5~8厘米,密被短柔毛。花梗长3~5毫米。萼裂片5,三角形,直立,外面有柔毛。花瓣5,长2.5~3毫米,粉红色,卵形至长圆形。雄蕊多数,较花瓣长。蓇葖果,无毛或仅沿腹缝有稀疏柔毛。花期6~7月。

用途 观赏植物。

绒毛绣线菊


植物名称绒毛绣线菊

科属 蔷薇科
异名 毛花绣线菊
学名Spiraea dasyantha Bunge

地理分布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江苏等地。

形态特征
灌木,高1~2m。小枝幼嫩时密被绒毛,后脱落,灰褐色。叶片菱状卵形,长2~4cm,宽1.5~3m真,先端锐尖或圆钝,基部楔形,边缘自基部1/3以上具深刻锯齿或裂片。上面深绿色,疏生短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羽状脉显著;叶柄长2~3mm,密被绒毛。伞形花序,具总梗。密被灰白色绒毛。具花10~20朵,花梗长6~10mm。花白色,直径4~8mm。萼外密被白色绒毛,裂片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花辦宽,近圆形,先端微凹;雄蕊20~25,长约为花辦之半。蓇葖果,开张,被绒毛。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绒毛绣线菊为中旱生植物,多分布于中山向阳山坡,常形成建群种,并常与虎榛(Ostryopsis davidiana)、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等组成灌丛群落。与其共生的植物有蚂蚱腿子(Myripnois dioica)、荆条(Vitex chinensis)、万年蒿(Artemisia gmelinii)、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多花胡枝子(L.floribunda)、苔草(Carex sp.)。

绒毛绣线菊在北京地区4月中旬返青,花期5~6月,果期7~8月,10月下旬枯黄。

饲用价值
绒毛绣线菊在返青或生长时期的嫩枝和叶羊喜食,山羊更乐食。枯萎后,冬季,山羊也采食其细枝和叶。由于绒毛绣线菊多生长在山地丘陵,是羊的饲草之一,牛偶尔采食。绒毛绣线菊的叶粗蛋白质的含量高(8.45%),为灌木饲料中较好的饲用植物之一。

据测定,绒毛绣线菊的嫩枝热值为4447.12卡/g,叶为4322.5卡/g,是灌木类中较高的一种。

其他用途
绒毛绣线菊也是干旱、半干旱山区的水土保持植物之一,其花色美,花期长,也可供庭院观赏用。

土庄绣线菊


植物名称土庄绣线菊

学名Spiraea pubescens

异名 柔毛绣线菊
所 属 科蔷薇科

所 属 属绣线红属

分布
见于门头沟区妙峰山和百花山、延庆县海坨山、昌平县南口、房山县上方山、怀柔县喇叭沟门、密云县坡头。生于干燥岩石坡地或杂木林中。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华北、陕西、甘肃、安徽、湖北。

描述
灌木。株高1~1.5米。小枝褐黄色,幼时被短柔毛;老时无毛,灰褐色。叶片菱状卵形至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3~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自中部以上具深刻状锯齿,有时3浅裂,上面疏被毛,下面被短柔毛;叶柄长2~4毫米,被短柔毛。伞形花序,具总柄,有15~20朵花。花梗长7~12毫米,无毛。花直径4~8毫米。萼裂片卵状三角形,内面疏生短柔毛。花瓣白色,卵圆形,先端钝。雄蕊多数,约与花瓣等长。子房无毛或具短柔毛,花柱短于雄蕊。蓇葖果,开张,腹缝微被短柔毛;花柱顶生,萼片直立。花期5~6月,果期7~8月。

李叶绣线菊


植物名称李叶绣线菊

学名Spiraea prunifolia

异名 笑靥花
所 属 科蔷薇科

所 属 属绣线菊属

分布 原产于我国中部及西南各省。北京各公园、庭院常有栽培。

描述
灌木。株高2~3米。小枝幼时被短柔毛,老时近无毛。叶片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3厘米,宽0.7~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锐单锯齿,上面幼时被短柔毛,老时仅下面有短柔毛,具羽状脉;叶柄长3~4毫米,被短柔毛。伞形花序,无总梗,具3~6花,基部着生数枚小形叶片。花梗长6~10毫米,有短柔毛。花直径约1厘米,重瓣。萼筒浅杯状,被短柔毛;萼片宽三角形,先端急关,两面有疏柔毛。花瓣白色,近圆形至倒卵形。蓇葖果,外展,无毛。花期5~6月。

用途 花大重瓣,为良好的庭园绿化植物。

华北绣线菊


植物名称华北绣线菊

学名Spiraea fritschiana

所 属 科蔷薇科

所 属 属绣线菊属

分布
见于北京东北部。标本采自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遵化县东陵。生于山坡杂木林内、林缘或多石地。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

描述
灌木。株高1~2米。嫩枝紫褐色。叶片卵形、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8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关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不整齐重锯齿或单锯齿;叶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具短柔毛;叶柄长2~5毫米。复伞房花序,顶生于当年生新枝上,直径4~8厘米,具多花,无毛。花梗长4~7毫米,花直径5~6毫米,萼裂片三角形。花瓣卵形,先端圆钝,长2~3毫米,白色。雄蕊长于花瓣。子房具短柔毛。蓇葖果,近直立,无毛或仅沿腹缝线有短柔毛,萼片常反折。花期6月,果期7~8月。

毛果绣线菊


植物名称毛果绣线菊

学名Spiraea trichocarpa

所 属 科蔷薇科

所 属 属绣线菊属

分布 原产于辽宁。北京西山卧佛寺前有栽培。

描述
灌木。株高约2米。小枝有棱角,灰褐色至暗红褐色,幼时黄褐色,开花枝被短柔毛。冬芽长卵形,具2枚鳞片,无毛或幼时被短柔毛。叶片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3厘米,宽8~15毫米,先端钝或微尖,基部楔形,花枝上部者全缘,不孕枝上叶先端具数齿牙,两面无毛;叶柄长2~5毫米。复伞房花序,生侧生小枝顶端,直径2~4厘米,具多花,密被短柔毛。萼裂片三角形,花瓣白色,子房被短柔毛。蓇葖果,直立,密被短柔毛。萼片直立。花期5~6月。

用途 观赏植物。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绣线菊栽培与养护》一文,希望能够带您了解很多不同种类的花卉,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栽培与养护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