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但凡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花,而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体验到了不一般的乐趣。种植花草光有喜爱是不行的,要学习相关知识,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天南星的栽培技术”,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南星的栽培技术种植技术

整地施肥选好地后于秋季将土壤深翻20~25厘米,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3000~5000千克,翻入土内作基肥。栽种前,再浅耕1遍。然后,整细耙平成宽1.2米的高畦或平畦,四周开好排水沟,畦面呈龟背形。移栽于春季4~5月上旬进行,当幼苗高达6~9厘米时进行,选择阴天,将生长健壮的小苗,稍带土团,按行株距20厘米15厘米移植于大田,栽后浇1次定根水,以利成活。

田间管理

①松土除草,追肥。苗高6~9厘米,进行第一次松土除草,宜浅不宜深,只要耙松表土层即可。第二次于6月中下旬,松土可适当加深,并结合追肥1次,每亩追施尿索10千克。第三次于7月下旬正值天南星生长旺盛时期,结合除草松土,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第四次于8月下旬,结合松土除草,每亩追施尿素10~20千对水施入;另增施适量磷钾肥,以保增产。

②排灌水。天南星喜湿,栽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要勤浇水;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田间积水。水分过多,易使苗叶发黄,影响生长。

③摘花薹。5~6月天南星肉穗状多序从鞘状苞片内抽出时,除留种地外,应及时剪除,以减少养分的无谓消耗,有利增产。

④间套作。天南星栽后,前两年生长较缓慢,在畦埂上按株距30厘米间作玉米或豆类,或其它药材,既可为天南星遮阴,又可增加经济效益。

采收储藏

9月下旬10月上旬收获。过迟,南星块茎难去表皮。采挖时,选晴天挖起块茎,去掉泥土、残茎及须根。然后,装入筐内,置于流水中,用大竹扫帚反复刷洗去外皮,洗净杂质。未去净的块茎,可用竹刀刮净外表皮。然后,用硫磺熏蒸,每100公斤鲜南星块茎,需硫磺0.5公斤。以熏透心力度,再取出晒干,即成商品。经硫磺熏制后,块茎可保持色白,不易发霉和变质。天南星全株有毒,加工块茎时要戴橡胶手套和口罩,避免接触皮肤,以免中毒。

天南星的繁殖方式天南星繁殖以块茎繁殖为主,亦可种子繁殖。

块茎繁殖

9-10月收获天南星块茎后,选择生长健壮、完整无损、无病虫害的中、小块茎,晾干后置地窖内贮藏作种栽。挖容深1.5米左右,大小视种栽多少而定,窖内温度保持在5-10度左右为宜。低于5℃,种栽易受冻害;高于10度,则容易提早发芽。一般于翌年春季取出栽种。亦可于封冻前进行秋栽。春栽,于3月下旬至岑月上旬,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25厘米,株距14-16厘米挖穴,穴深4-6厘米。然后,将芽头向上,放入穴内,每穴1块。栽后覆盖土杂肥和细士,若干旱浇1次透水。约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大块茎作种栽,可以纵切两半或数块,只要每块有1个健壮的芽头,都能作种栽用。但切后要及时将伤口拌以草木灰,避免腐烂。块茎切后种植的小块茎,覆土要浅;大块茎它深,每亩需大种栽45公斤左右,小种栽20公斤左右。

种子繁殖

天南星种子手8月上旬成熟,红色浆果采集后,置于清水中搓洗去果肉,捞出种子,立即进行秋播。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20厘米挖浅沟,将种均匀地插入沟内,覆土与畦面齐平。播后烧1次透水,以后经常保持床上湿润,10天左右即可出苗。冬季用厩肥覆盖畦面,保温保温,有利幼苗越冬。翌年春季幼苗出土后,将厩肥压火苗床作肥料,当苗高6-9厘米时,按株距12厘米定苗。

XZH52.cOm精心推荐

天南星


中 文 名天南星

学名Arisaema erubescens

异名山苞米、虎掌、白南星、独脚莲、一把伞、蛇包谷、打蛇棒

科属天南星科


地理分布天南星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异叶天南星主产于东北及河北、山东、河南、四川等省。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天南星类的花序称为佛焰苞花序,花序称为佛焰苞,佛焰苞内有一肉穗花序,肉质花序梗上着生多数小花序。果序棒状,球形,直立或下弯。浆果成熟时红色或黄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天南星类植株高40~60厘米,适合家庭栽培。天南星为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

生长习性:野生天南星多生长于山谷或林下比较荫湿的环境,人工栽培宜选择湿润、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天南星喜肥喜水,底肥充足才能高产。在东北大部分地区地下块茎因生产关系了天寒不能越冬,但当年落地的种子新出的幼苗比较耐寒,在地里可以安全越冬。

栽培技术要点:

天南星喜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和环境。天南星喜水肥,其块茎不耐冻,但由种子萌发的当年实生苗,第一年幼苗只生1片小叶,第二,三年后小叶片数逐次增多,且较能耐寒。人工栽培宜与高秆作物间作,或选择有隐蔽的树下,山谷较阴湿的环境;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黄沙土为好。

一般采用块茎和珠芽繁殖及种子繁殖。以块茎繁殖为主。

块茎繁殖:秋后收获天南星以后,把个大的块茎入药,选择无病虫害,健壮完整的中、小块茎作种茎。保存种茎要先把种茎日晒3~5小时,拌沙入窖,窖内温度保持5℃为宜。第二年春季选择比较湿润的地块施足底肥,翻耕作畦,按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栽培。

种子繁殖:应用当年新收的种子,7~8月份播种,在已施肥、整地的畦内按10~15天出苗,封冻前用厩肥或马粪覆盖畦面以保护幼苗越冬,第二年苗高15厘米时进行移栽。

盆栽与大田栽培类似。

保健功能:性温,味苦辛,有毒。入肺、肝、脾经。天南星具有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等作用。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风痰眩晕,喉痹,痈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天南星种植指南


天南星在中国南北各地均能栽培。天南星的块茎可制酒精、糊料,但是有一定的毒性,不能食用。天南星也是历史悠久的中药之一,能解毒消肿、祛风定惊、化痰散结;主治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癎;外用治疗疮肿毒、毒蛇咬伤、灭蝇蛆。所以,天南星的药用价值极高。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紧缺而市场需求又高,因此给人工种植天南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天南星的栽培技术,快来看看吧。

一、选地整地

选择有阴蔽的果园,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或腐殖质壤土为好。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不宜种植。秋季将土壤深翻20厘米~25厘米,结合整地施入如金微生物有机肥作基肥。栽种前再浅耕一遍,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宽1.2米的高畦或平畦,四周开好排水沟,畦面呈龟背形。

二、培育壮苗

天南星可用块茎和种子繁殖,种子繁殖生长时间长,产量不高,生产一般多用块茎繁殖。

1、块茎繁殖

秋季选择生长健壮、完整无损、无病虫害的中、小块茎,晾干后置地窖内贮藏作种。窖深1.5米左右,大小按种的多少而定,窖内温度保持在5℃~10℃。3月下旬~4月上旬,在已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25厘米、株距14厘米~16厘米挖穴,穴深4厘米~6厘米。栽时芽头向上,栽后覆土。小块茎覆土要浅,大块茎覆土宜深。若天旱浇一次透水。大块茎作种栽,可以纵切两半或几块,只要每块有一个健壮的芽头,都能作种栽用。切后及时将伤口拌以草木灰,避免腐烂。亩栽需大种45千克左右、小种25千克左右。

2、种子繁殖

天南星种子于8月上旬成熟后收获,立即秋播。在已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厘米~20厘米挖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与畦面平。播后浇一次透水,保持苗床土壤湿润,10天左右即可出苗。冬季用如金微生物有机肥覆盖畦面,保温保湿,利于幼苗越冬。苗高6厘米~9厘米时,按株距12厘米~15厘米定苗。

三、移栽

4月,当幼苗高6厘米~9厘米时,选择阴天,将生长健壮的小苗,稍带土团,按行株距20厘米×15厘米移栽于大田中,栽后浇一次定根水。

四、田间管理

苗高6厘米~9厘米时松土除草,锄松表土层即可,随即用如金微生物有机肥追肥;6月中下旬,松土稍深些,结合追肥一次,量同前次;7月下旬正值天南星旺盛生长期,结合除草、松土在行间开沟如金微生物有机肥,施后覆土盖肥;8月下旬亩追施尿素10千克~20千克或适量的磷钾肥。栽后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5月~6月,除留种的单株外,应及时摘花。

五、病虫害防治

1、病毒病发病时,叶片成花叶状或卷曲皱缩,植株生长不良,叶片枯死。防治方法:①选择无病单株留种;②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③及时喷药,消灭传毒害虫。

2、红天蛾以幼虫为害叶片,咬成缺刻或空洞,7月~8月发生严重时把叶片吃光。防治方法:①在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②忌连作,也忌与同科药用植物如半夏、魔芋间作。

天南星科——颜值中的战斗机


天南星科最大的特质:高颜值。在如今这个看脸的社会,这样的植物备受大众喜爱,养在家中,看着赏心悦目,分分钟治愈你的坏情绪。

天南星科是家养植物中很大的一个族群,它们的高颜值得到了许多花友的喜爱。龟背竹,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不会长很高,但它其实是藤本植物,所以在家中给龟背竹一个依靠的墙面,龟背竹便会立刻攀附起来,为家营造了十足的热带感,是极好的垂直绿化材料。

龟背竹除了普通叶片,还有下图的多孔叶片品种。将龟背竹垂挂起来也十分有趣。

五彩芋,又名花叶芋,叶色五彩斑斓,是常见的观叶植物。夏季是五彩芋的主要观赏期,叶子的斑斓色彩充满着凉意。入秋叶渐零乱,冬季叶枯黄,进入休眠期,到春末夏初又开始萌芽生长。

春羽,又称小天使,仙羽蔓绿绒,它的叶片外形如鸟的羽毛,四季葱翠,绿意盎然,是室内主要的观叶植物。其枝叶自由伸展的优美姿态,适合点缀客厅、书房,十分舒泰、雅致。

花叶万年青,原产于南美巴西,品种多样。两面绿色的叶片上镶嵌着不规则的白色、乳白、淡黄等色彩不一的斑纹,碧叶青青,枝繁叶茂,充满生机。

这些高颜值的天南星科,放在家里就是敲好看,更多植物的介绍,请关注爱花卉网花语大全!

牛膝的栽培技术


牛膝别称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等,为苋科牛膝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除东北外全国广泛分布,常生于山坡林下等地,根入药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等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牛膝种植方法吧!

牛膝的播种方法

1、土壤选择:牛膝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粘土、盐碱土外一般土壤均能种植,但为高产在生产上一般选择气候温暖湿润、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和黄质土壤。

2、整地施肥:牛膝种植地每亩施圈肥或土杂肥5000公斤并加过磷酸钙25~40公斤,深翻稍加平整后开沟,顺沟浇足水,使土壤充分润透,待地面稍干再填平耙细做畦。

3、适时播种:牛膝通常在农历6月中旬左右播种,阴雨天只须将种子均匀的撒在畦面上覆土即可,天旱无雨则应先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催芽后播种,播后土壤切忌干燥。

牛膝的种植方法

1、中耕匀苗:牛膝一般播种后7~10天可出苗,苗高2~3厘米时用手刮锄进行中耕松土,同时进行蔬苗除草,苗高3~4厘米时按株距3厘米留苗,苗高6厘米时按株距9厘米定苗。

2、合理浇水:牛膝幼苗期怕积水,苗出齐后可不再浇水,从苗期到8月中旬期间尽量少浇水或不浇水以利根向下生长,8月下旬之后浇水量要以加大以促进主根加粗生长。

3、打顶促根:牛膝播种1个月后植株出现腑芽必要时摘除,一般摘芽3~4次,苗高40~50厘米出现顶生花序时及时割除,摘顶有淋浴产量、质量的提高。

4、适时追肥:牛膝生长期间追肥1~2次,以磷钾肥为主,一般前期不追肥,当植株生长25厘米高时亩追肥磷酸一铵4~5千克、尿素10千克、磷肥二氢2~3千克。

5、适时采收:牛膝一般在霜降前后地上望叶枯萎时创收,过早根不充实,产量低,过晚根易木质化或受冻,影响质量,一般每公顷产干货3000~3750千克左右。

棕竹的栽培技术


(1)习性:喜温暖,不耐寒;既耐阴,又耐湿;既耐瘠,又耐旱;畏烈日,好生于湿润且排水良好的环境中。华东、华北地区构作温室盆栽、要求湿润且排水良好、肥沃、微酸性的沙壤土。

(2)栽培与养护:棕竹的栽培和养护比较容易。它生势强健,适应性强。夏、秋季是其生长期,应放置在室外荫蔽处或室内窗口通风的地方,每月施加1-2次以氮为主的肥料,保持盆土湿润,就可干青叶茂、青翠浓绿。夏季忌烈日直射,否则叶子易枯焦,故在夏季炎热时,除正常浇水养护外,应经常给叶面和地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使植株生长良好。梅雨和夏季阵雨季节,若盆栽置于室外养护,要防止盆内积水。入冬,应进行防冻保暖。可放置在室内的向阳处,室温保持在4℃左右,就能安全越冬。

日常管理时,如发现棕竹有焦叶、枯叶,应及时修剪。小盆棕竹一般一年翻盆换土1次;生长茂盛的大盆棕竹,每隔3-4年翻盆1次,翻盆的时间在清明后进行为好。若在冬季休眠期翻盆换土,一旦损坏根部,易使其受冻害,容易致死,这一点初学养花者要切记。

(3)繁殖方法:可用播种法、分株法繁殖。

播种法繁殖一般于4-5月,在室内或室外盆播。播种前需先将种子用35℃温水浸泡一昼夜,播后30一60天发芽,半年后才能移栽于小盆。但播种苗生长较慢,故很少用此法繁殖。

分株法繁殖宜在清明后,结合翻盆换土时进行。将整株从盆中倒出,使地上部分的茎干和下部的匍匐茎分成若干小丛,切勿伤根太多,然后栽于新的盆中,浇透水后置于半阴处,待发新梢后再放在阳光充足处养护。

(4)用途:棕竹株丛繁茂,四季常绿,叶形优美,挺拔潇洒。幼苗盆栽后点缀在室内客厅、走廊和楼梯拐角处,很富有热带韵味。大型植株盆栽适宜于会场、宾馆、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布置,温带地区作基础栽植或丛植均甚美观。

赤松的栽培技术


赤松以播种育苗为主,其品种则用嫁接繁殖。

采种

赤松的球果暴晒数日,经常翻动,果鳞开裂,种子自出,取净后干藏,2~3月播种,撒播或条播。播后用黄心土或焦泥灰过筛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上盖稻草,保持土壤湿润,4月中旬苗出土,及时揭草。播前和播后要特别防治猝倒病及其他病虫害。翌春即可分栽造林,一般大苗移栽须带泥球,时间在2月中旬至3月下旬或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进行。

嫁接

赤松的嫁接用黑松作砧木,接穗选粗壮的1年生枝条,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行腹接法,接后壅土至接穗顶部,天旱略喷水,以防接穗枯萎。成活后逐步修去砧木枝叶,至10月中下旬可将砧木枝叶全部剪除掉,但亦可留一部分待翌年再剪。垂枝赤松可用高接法,生长快,成形早,但要选取5~6年生砧木。培养环境,松耐寒耐旱,可常年陈放在庭院中台坡和阳台、乎台上,光照充足、空气流动之处。但小型盆景在盛夏时,不宜强光暴晒。冬季可露地越冬,最好连盆埋人向阳背风地方。若在室内越冬,室温不宜太高,清明节即可移到室外。

浇水

赤松喜干燥而忌积水,浇水不可过量,见干才浇,浇则浇透。在生长期适当控水,可使枝干粗矮,针叶短小,增添观赏价值。夏季高温时,可经常喷叶面水,有利生长。

施肥

赤松耐瘠薄,土壤缺肥,也能正常生长,且促使干矮、枝密、叶短。但在生长期适当施1~2次稀薄腐熟的饼肥水,有利于健壮生长,增加抗病虫害能力。

修剪

赤松盆景为保持其优美古雅树形,要进行适当惨剪,修剪在生长期以摘芽为主,每年3~4匀,当新芽伸长但尚未抽生针叶时,可摘去每个顶芽的1/2左右,如不需要增长枝条的盆景,可将顶芽全部摘去。对于影响树形美观的枝条,可于休眠期修剪。

翻盆

赤松盆景一般3~5年翻盆一次,以2~3月进行为宜。翻盆时要保持原来盆土完整倒出,去除1/2旧土,剪去过长根系,以及枯根、烂根,同时修剪部分不必要的枝叶,以保持盆土上下部分的平衡。如原盆容量不够,可换以稍大的新盆,栽植方法与上盆同。

黄连的栽培技术


黄连别名王连、宣连、川连、鸡爪连等,一般以根状茎入药。味苦,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疗心火肝热、头晕、目赤、烦燥、热毒等病。

育苗

育苗时最好选择湿润肥沃的杂木林地或二荒地,砍除杂草和不需要的条木入土作为肥料。挖130厘米宽的高畦、间隔的沟宽30厘米,畦面平整、呈弓背形。将贮藏的种子、拌好20—30倍腐殖质土、均匀撒在畦面,再撒一些牛粪粉或草木灰作为基肥。当苗子长出3片叶时,可结合除草追施清粪水或1:1000:尿素液,夏季可培土保苗。

选地

最好选择较大的林地种植,以终年不落叶的四季树林最好,有利于黄连生长。选腐殖质深厚、富含有机质、上松下实的土壤种植,不宜选黏重的死黄泥、白鳝泥土。

整地

整地前,清除土壤表面的残枝、落叶、石块等,林内竹根、小树根以及茅草根也要清除干净。整地时切忌深挖,注意伤到树根,树周围缺土的还要培土,不能让树根露在外面。

移栽

林下栽的黄连苗应选12片叶子以上的苗子进行移栽。移栽时间,如果是常青树、针叶林地,每年清明节就可以开始移栽;阔叶林地则要等到树叶长出新叶后栽植。

田管

畦面保持无杂草,做到除早除小;夏季要勤浇水,注意保持土壤水分。施肥时,栽后第一、二年以氮肥为主,后期以施磷、钾肥为主。当黄连苗成活后,每亩用饼粕肥25公斤拌熏火土撒一层在畦面上,每年秋天可以施一些农家肥。

防虫

黄连夏季易患各种病虫害,应及时有针对性的防治。白粉病多发生在新种的黄连上,先起雪白色粉,后呈水浸状,叶子逐渐变成红暗褐色。此时,可先浇一些猪粪水,增加营养、使苗返青,再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防治。黄连的兽敌很多,如鹿子、鼠类等,容易危害黄连嫩叶、花薹及种子,有的也损害根状茎,一般发生在12月至第二年4月期间。防鼠,可用磷化锌和玉米粉按1:20拌成毒饵撒于田间或鼠洞内。

采收

栽种黄连五年后可以收获。开挖时,要整株挖出,再抖掉泥沙、剪掉须根,将须根和叶子晒干,可以给家畜吃,增强免疫力。

加工

将根状茎单独烘干,烘烤时火力要均匀,开始火力不宜太强,应慢慢加大,断面呈甘草色时即可。趁热放入槽笼里,去掉残存泥沙、须根及叶柄即加工成品。

《天南星的栽培技术》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天南星科的水生花卉”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