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行业:华坪苗木:芒果病虫害情况与防治措施",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一、华坪发展芒果的自然条件

华坪县地处东径100?59′—101?31′、北纬26?21′26?57′间,位于金沙江中段北岸,海拔1450m以下的地区属于干热河谷气候类型,热量丰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与毗邻的四川省攀枝花市并列属我国目前最北端的芒果生产区,是我国能生产优质晚熟芒果的少数地区之一,属云南省独有的优质晚熟芒果生产基地。

二、华坪芒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华坪芒果从1966年开始种植,199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1998年开始进行品种嫁接,到2024年品种达44个,至2024年确定以发展优质晚熟良种为主,以嫁接晚熟品种红象牙、凯特、圣心为主。直到目前华坪芒果产业形成了晚熟芒果生产格局,品种结构日趋合理,在面积和产量增加的同时,芒果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了规模化、优质化、绿色食品晚熟芒果标准化生产。2024年华坪芒果节的筹办,2024年在昆明举办的华坪芒果推介会,政府领导对华坪芒果的宣传花了大量的资金和做了很多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大大提升了华坪芒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华坪芒果远销到国内外大中城市,从而使华坪芒果在市场中占住一席之地,使广大种植户有了收入的保障,进一步稳定了华坪芒果的发展。到2024年,全县芒果种植面积已达156724亩;品种改良95949亩;挂果面积76281亩;年产量达38371t,年产值21488万元。收入最高的一户2024年达到103万元,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达到20户。

三、目前华坪芒果病虫害发展情况

随着芒果产业的不断发展,种植面积逐渐增加,高收入户不断涌现。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促使全县芒果种植业迅速扩大。在生产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化肥、除草剂,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等现象普遍存在;芒果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芒果抗病虫害能力逐年降低。这些问题的出现,诱使新的病虫害出现或使原来就有但危害程度轻不引起重视的一些病虫害显现。伴随芒果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大,在生产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特别是芒果病虫害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2024年对全县芒果病虫害作了普遍调查

就华坪情况而言,华坪芒果发展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24年年底,对全县芒果病虫害情况,作了一次全县范围的调查。调查的基本情况如下

(1)调查到的主要病害情况

细菌性角斑病是对果园危害相当重,也是相当普遍发生的病害;软腐病在部分果园有;生理性叶缘焦枯病,叶枯病、叶斑病,煤烟病、流胶病普遍发生;白粉病在海拔较高的果园发生重;簇芽病时有零星发生;藻斑病偶有发现;除草剂药害时有发生,对果树的影响并不重;日灼病,裂果偶尔有。

(2)调查到的主要虫害情况

实蝇对果品危害相当大,一旦有,使果品失去商品价值,在河东村发现比较重;切叶象甲、蚜虫、蚧壳虫(吹绵蚧、活园蚧较普遍)、金龟子都是相当普遍的害虫;横线尾夜蛾、天牛、叶瘿蚊、叶蝉、毒蛾、吸果夜蛾也是常有的虫害,据了解果农,这些虫只要注意防治,喷一至二次药就基本能控制。

2.华坪芒果病虫害发展情况分析

从以上调查情况分析,华坪芒果病虫害发展情况如下

(1)华坪芒果病虫害种类较多,病虫害的发生普遍。果园中有很多虫,很多病危害留下的痕迹可以证明。

(2)新的病虫害涌现出来。如近年发现的芒果心腐病、芒果簇芽病、芒果速死病,实蝇等,以前基本没有发现,但最近几年已显现出来,并有逐渐蔓延的趋势。

(3)一些病虫害的为害程度由轻变重。如细菌性角斑病、芒果西花蓟马等的为害原来不是那么重,目前这些病虫害已普遍发生,在芒果生产管理中已引起高度重视,对这些病虫害的控制程度,直接关系到芒果产品的质量,可以说这些病虫害的危害已严重影响到华坪芒果产业的发展。

(4)规划不合理,造成病虫害互相侵染。芒果种植面积急剧增加,难于合理规范规划,存在果园病虫害互相侵染,使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加快。大片大片的果园连片种植,一旦中间某片果园染上病虫,通过风、昆虫就很有可能快速地传播给周围的果园,如果防治上不采取联防,很有可能重复侵染。

(5)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大面积的芒果生产,果农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化肥、农药的投入加大,大量的这些化学产品使用在芒果园中,污染到空气、土壤、水源。有可能打破原有物种的生态平衡,使全县整体生态环境变坏。从最近三年连续干旱的气候情况,多少有一些影响吧。

四、对华坪芒果病虫害防治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华坪芒果病虫害情况,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芒果病虫害进行防治,将会对华坪的整个芒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很大威胁。分析当前芒果病虫发生发展情况,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1.加强芒果病虫害的检疫,保障芒果安全生产

(1)政府对植物检疫部门加强领导,加强植物检疫队伍的建设,从多渠道提高植检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大对植物检疫方面的投入。为全县植检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作好保障,为芒果种子、种苗的引入做好安全检疫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严格执行好植物检疫制度,把好检疫关。引入芒果种子、种苗时选择无病虫种子、种苗,实行种子消毒;从外地进入的种子、种苗实行严格检疫,杜绝检疫性害虫如芒果核象甲、果肉象甲及其他危险性病虫害传入。

(3)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植物检疫法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植物检疫法的认识,使广大群众人人都来关心植物检疫工作和执行植物检疫法的自觉性。

2.加强芒果病虫害的预防,测报工作

密切关注芒果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科学引导果园管理,需要有专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全年定时到芒果生产区观测,在各种病虫害发生的初始阶段就观测到了情况,提前通报给各种植户,把各种病虫害控制在发生的初始阶段。同时以便于抓住病虫害的关键期适时施药,选择适宜的农药。一方面减少药剂使用数量;一方面是保护了天敌,目的都是围绕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成本,保护环境。

3.发展生物多样性

为寻求低投入、高效益、多样化和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当今世界许多科学家、决策者和生产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平衡生态的作用,合理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通过生物防治以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有利于通过调节土壤生物的活动以实现营养的优化循环和保持土壤肥力,有利于通过整合和发挥各种因素的作用以减少外部投入、节约能源和作物持续高产。目前我们推广的芒果园种草养蓄,芒果园套种绿肥、黄豆、花生等项目就是围绕保持生物多样性采取的方法,这些措施的应用效果需要通过一段时间验证,达到深入到广大果农心里,形成普遍认识后,将对全县芒果产业的稳步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4.注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根据华坪芒果生产特点及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采用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结合一定的化学防治方法综合防治芒果病虫害。安装物理的杀虫灯;加强果园的农业措施,清洁果园,清除挂果期病虫危害的枝叶,矮化整形修剪、喷施石硫合剂,土壤深翻改土,增施腐熟农家肥等措施,减少了越冬病虫数量;选用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工产品的使用;筛选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

5.在生产管理中提高病虫害的管理水平

(1)采用有利于芒果高产、稳产、优质,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蔓延的栽培技术措施。种植抗病虫能力强、高产、稳产、优质良种;合理修剪,合理施肥,注意清园,中耕翻土,挂果期套袋防虫,采后和冬前涂树干阻止害虫化蛹和越冬等综合措施。

(2)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抓住病虫发生关键时期用药防治;注意喷药质量,喷药时药剂喷到位,均匀;用药掌握好剂量,达到准确无误;有计划地轮换使用药剂种类,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合理混合使用药剂,提高防治效果,兼治多种病虫害。

XZh52.coM延伸阅读

了解花卉行业:樱花病虫害的介绍与防治


花木供求信息网:h325.com。3月23日资讯。

一、主要虫害

1、介壳虫 

为害樱花的介壳虫种类颇多,主要有水木坚介、糠片盾介、长白介壳虫、日本龟蜡介等,成虫、若虫刺吸枝叶汁液使植株生长衰弱,同时有些种类渗出出多量分泌物,易激起煤污病,影响其生长和着花。

防治法子:

(1)防治介壳虫的最不利时代,是若虫孵化盛期,喷施25%亚胺硫磷600至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

(2)在冬春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至5%柴油乳剂,覆灭越冬若虫。成果较好。

2、梨网蝽

主要为害樱花的叶片反面,刺吸汁液,被流毒有许多斑斑点点的褐色粪便和产卵时留下的蝇粪状彩色,整个受害叶片反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惨白色斑点,受害严重时,叶片上斑点成片,全叶失绿色呈惨白色,提前落叶。

防治法子:

(1)冬季革除杂草,残花败柳,齐集毁坏。

(2)当叶片上若虫群中发明方才羽化的个别白色成虫时,表达第一代若虫已根柢孵化出,应实时喷药防治。这是防治的不利时代,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3、小透翅蛾

幼虫蛀食樱花的干皮内侧,成虫身体呈蓝彩色,每年发生一次,幼虫在皮下过冬,故自早春就可危害,至8、9月时羽化,卵产于树皮间隙或干皮的伤口处。

防治法子:

(1)在樱花枝干上涂抹石灰涂剂以防产卵。

(2)在秋季见干枝上有孔向外流胶或有虫粪时,可用榔头敲打以压死内部的幼虫或用小刀削开干皮捕杀幼虫。再涂上杀菌剂。

(3)用50%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涂抹蛀入处或对枝干全部喷布以杀死低龄幼虫。

4、红蜘蛛

红蜘蛛在6至7月低温干旱时,繁殖敏捷,数量猛增,此时严重,它主要刺吸樱花叶片汁液,使受害叶片失绿呈灰黄色斑点,造成枯焦及提前落叶,被害嫩芽发黄枯焦,不能展叶,影响畸形生长和饱览,且能导致其余病虫烦扰。

防治法子:

(1)发明个别樱花有红蜘蛛时,应实时摘除。

(2)在早春樱花抽芽前,用晶体石硫合剂300至500倍液喷树干,以覆灭越冬雌成虫及卵。

(3)为害期喷施50%溴螨酯乳剂2500倍液或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等药剂。

(4)因螨类易发生抗药性,所以要注意杀螨剂的交替使用。

5、蚜虫

蚜虫主要危害樱花芽、新叶花蕾部位,以刺吸式口器吸吮动物体内的汁液,被害的植株一部分生长迟钝,叶片伸展卷曲,严重者寥落,花蕾被害则不能畸形发育,导致寥落。该虫还能渗出多量蜜露,激起严重的煤污病,大大消沉被害樱花的饱览性。

防治法子:

(1)虫量不多时,可喷清水洗清或荟萃修剪,剪掉虫枝处理。

(2)于4月中下旬在樱树四周须根最多处埋施15%涕灭威颗粒剂,每棵树用药1至2克埋入土深为2厘米,成果良好。

(3)可喷1000至1500倍的50%灭蚜松乳油或4000至5000倍的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00倍的20%菊杀乳油。

二、主要病害:

1、穿孔性褐斑病

在5至6月时发生,叶出现紫褐色小点,后渐扩大成圆形,病斑部位枯燥紧缩后成为小孔、病菌多数在病枝病叶上过冬,发育最适温度为25℃至28℃,借风流传,在多雨季候无益于侵染发病,树势衰弱,排水不良,透风透光差时,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法子:

(1)增强莳植治理,合理整枝修剪,并注意剪掉病梢,实时清理病叶并销毁,为植株发明干净的生长条件。

(2)新梢萌发前,可喷洒3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期可喷洒160倍波尔多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2000倍液,或15%代森锌600倍液至800倍液。

2、叶枯病

夏季叶上发生黄绿色的圆形斑点,后变褐色,散生彩色小粒点,病叶枯死但并不寥落。

防治法子:

(1)摘除并点火病叶,抽芽前喷波尔多液。

(2)5至6月再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便可。 

3、根癌病

主要发生于骨干基部,无意偶尔也发生于根颈或侧根上,病部发生肿瘤,早期乳白色或肉色,逐步酿成褐色或深褐色,圆球形,轮廓粗糙,凹凸不平,有龟裂,感病后根系发育不良,细根极少,地上部生长迟钝,树势衰弱,严重时叶片黄化、早落,乃至全株枯死。

防治法子:

(1)染根癌病的苗木必须齐集毁坏,苗木莳植前最佳用1%硫酸铜浸5至10分钟,再用水洗净,尔后栽植。

(2)发明病株可用刀锯纯粹切除癌瘤及其四周组织。

(3)对病株四周的土壤也可按每平方米50克至100克的用量,撒入硫磺粉消毒。同时注意进行土壤改进。

二、主要虫害

1、介壳虫 

为害樱花的介壳虫种类颇多,主要有水木坚介、糠片盾介、长白介壳虫、日本龟蜡介等,成虫、若虫刺吸枝叶汁液使植株生长衰弱,同时有些种类渗出出多量分泌物,易激起煤污病,影响其生长和着花。

防治法子:

(1)防治介壳虫的最不利时代,是若虫孵化盛期,喷施25%亚胺硫磷600至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

(2)在冬春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至5%柴油乳剂,覆灭越冬若虫。成果较好。

2、梨网蝽

主要为害樱花的叶片反面,刺吸汁液,被流毒有许多斑斑点点的褐色粪便和产卵时留下的蝇粪状彩色,整个受害叶片反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惨白色斑点,受害严重时,叶片上斑点成片,全叶失绿色呈惨白色,提前落叶。

防治法子:

(1)冬季革除杂草,残花败柳,齐集毁坏。

(2)当叶片上若虫群中发明方才羽化的个别白色成虫时,表达第一代若虫已根柢孵化出,应实时喷药防治。这是防治的不利时代,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3、小透翅蛾

幼虫蛀食樱花的干皮内侧,成虫身体呈蓝彩色,每年发生一次,幼虫在皮下过冬,故自早春就可危害,至8、9月时羽化,卵产于树皮间隙或干皮的伤口处。

防治法子:

(1)在樱花枝干上涂抹石灰涂剂以防产卵。

(2)在秋季见干枝上有孔向外流胶或有虫粪时,可用榔头敲打以压死内部的幼虫或用小刀削开干皮捕杀幼虫。再涂上杀菌剂。

(3)用50%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涂抹蛀入处或对枝干全部喷布以杀死低龄幼虫。

4、红蜘蛛

红蜘蛛在6至7月低温干旱时,繁殖敏捷,数量猛增,此时严重,它主要刺吸樱花叶片汁液,使受害叶片失绿呈灰黄色斑点,造成枯焦及提前落叶,被害嫩芽发黄枯焦,不能展叶,影响畸形生长和饱览,且能导致其余病虫烦扰。

防治法子:

(1)发明个别樱花有红蜘蛛时,应实时摘除。

(2)在早春樱花抽芽前,用晶体石硫合剂300至500倍液喷树干,以覆灭越冬雌成虫及卵。

(3)为害期喷施50%溴螨酯乳剂2500倍液或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等药剂。

(4)因螨类易发生抗药性,所以要注意杀螨剂的交替使用。

5、蚜虫

蚜虫主要危害樱花芽、新叶花蕾部位,以刺吸式口器吸吮动物体内的汁液,被害的植株一部分生长迟钝,叶片伸展卷曲,严重者寥落,花蕾被害则不能畸形发育,导致寥落。该虫还能渗出多量蜜露,激起严重的煤污病,大大消沉被害樱花的饱览性。

防治法子:

(1)虫量不多时,可喷清水洗清或荟萃修剪,剪掉虫枝处理。

(2)于4月中下旬在樱树四周须根最多处埋施15%涕灭威颗粒剂,每棵树用药1至2克埋入土深为2厘米,成果良好。

(3)可喷1000至1500倍的50%灭蚜松乳油或4000至5000倍的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00倍的20%菊杀乳油。

花木供求消息网:h325.com。

花卉行业相关:草坪病虫害防治


1)草坪病害

(1)炭疽病由禾炭疽利盘孢菌引起。最初叶片上为红斑块。病原菌以黑色菌核越冬,春季发芽,气温18—25℃时病状加剧。

(2)伏草菌红线病在病叶上产生红线或粉红色的不规则斑块。病原菌为腐生菌,18—23℃气温条件下传染蔓延,生长缓慢。

(3)猝倒病和幼苗凋萎病为腐霉菌.镰刀霉菌丝核菌侵入引起,一般在幼菌出土前引起草种腐烂,幼苗出土后猝倒,最后枯萎。

(4)镰刀霉枯萎病由粉红镰孢霉引起,是6月末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一般在气温26—32℃的干旱天气下发病。

(5)叶斑病由虫害核斑梨孢霉引起,首先在叶和茎上出现灰白色的斑,然后扩大形成圆状或长形的斑块,斑块具灰白色中心,红棕色到紫色的边缘,随之叶部枯萎。

(6)长蠕孢菌病为长蠕孢腐生菌引起,是冷季型和暖季型草坪的重要病害之一。早春到仲春此病加重。一般可用敌菌灵、升汞、代森锌、福美隆等防治。

(7)白粉病由白粉菌引起。先生长在阴处环境下出现白菌丝的斑块,病株呈灰色,犹如撒上的面粉。该病原菌为寄生性真菌。在春季或秋季气温18℃时发病。可用杀菌剂来防治。

(8)腐霉菌枯萎病由多种腐霉菌引起。是冷季型草和狗牙根的重要病害,在湿润和气温在26—32℃条件下,一昼夜能毁灭一块草坪。菌丝体灰白色,当禾草干燥时,菌丝体即消失。

(9)丝核菌褐斑病病块呈淡褐色或稻草色。病原体为寄生性真菌,可用敌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苯菌灵等杀菌剂来防治。

(10)锈病由几种锈病菌引起,是草坪的重要病害。发病时叶上呈淡黄色斑点,接着叶的角质和表皮层破裂,后发展成红棕色或枯黄色的点,最后叶片变成黄到棕色。

(11)核盘菌线斑病是低刈草坪最有破坏性的病害之一,对匍茎剪股颖的危害尤甚。单叶呈红棕色边缘,春季及初夏萌发。

(12)粘菌病病原菌为表面腐生性真菌。最初分泌奶油白色到油脂般黑色的粘性产物?最后由于过分生长,变成粉状、灰白色、红灰白色、棕色到橘黄色。

(13)黑粉病是冷季型草种的严重病害之一。感病时叶变硬,生长受阻,在气温10—15℃低温时开始发病,为黄绿色条纹,随之条纹变成淡灰白色,不久条纹处的表皮破裂,叶尖向下变成棕褐色,并枯萎。

(14)木雪腐病由多种雪腐病菌及镰孢霉线菌引起,一般秋末至仲春的低温发病严重,危害冷季型草种。

(15)赤霉病草坪的苗、茎、穗患病时,出现粉红色霉点,以后呈紫黑色小粒,严重时草坪植株枯死。主要危害多年生黑麦草。防治可用1%石灰水浸种后播种

2)病害防治方法(1)培育抗病品种培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一般通过人工选育取得。如美国培育出瓦巴斯草地早熟禾代替易感病的Merion草地早熟禾,使白粉病、条纹黑粉病等大大减少。

(2)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控制病害尽量为草坪创造适合的栽培环境,促使禾草生长茂盛、健壮。如改善土壤透气性能,加强肥水管理,改进排水状况等,能大大降低霉菌、凋萎病毒等发生的可能性。

(3)使用杀菌药剂常用的杀菌剂有触杀型与内吸型两类。触杀型杀菌剂喷洒到草坪叶面和茎上,能够直接防止真菌感染植株,而且药效快,使用范围广。在病害活动时期,常使用触杀型杀菌剂来防治病害,能有效地防治侵染茎叶的一些真菌病,但不能防治草根上的病害。内吸型杀菌剂药效慢,但作用大,被草坪草的根及其他器官吸收后,可被送到植物各部分,不易受到修剪、雨水等影响,能够干扰真菌代谢过程,所以比触杀型杀伤范围大。

(4)使用杀菌剂的方法

①种子处理法是用药剂来处理种子,以消灭种子内外的病原物,保护幼苗免受病原物的侵染。具体有拌种、浸种和闷种等方法。常用的杀菌剂有代森铵、福美双、敌克松、萎锈灵和六氯苯等多种。使用克菌丹或福美双处理种子可防治猝倒病和幼苗凋萎病。

②土壤施药是将药剂施入土壤里,以消灭土壤中的病原物或保护幼苗使其免受病原物的感染。一般使用有挥发性的或有熏蒸作用的药剂。施用的方法是以颗粒状用撒播机均匀撒人士内。此法常用于防治长蠕孢菌病、丝核菌褐斑病、蘑菇圈等病害。土壤经处理后,应在半个月至1个月后才可播种,以防发生约害。

③植株表面喷药是在草坪草表面喷药。施药的方法有喷雾和喷粉。常用的药剂有代森锌、福美双、百菌清、克菌丹、多菌灵等。在药物使用中,为了能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应该注意药剂的使用浓度。多菌灵喷雾时用50%可湿性粉剂l000—1500倍液。代森锌喷扮用量为4.5—105kg/bm2,喷雾用60%可湿性粉剂的400—600倍液。福美双喷洒时用500—800倍液。克菌丹喷洒时用50%可湿性粉剂的300—600倍液。

a.喷药时间过早会造成浪费或降低药效,过迟大量病原物已侵入寄主,即便喷内吸性杀菌剂,收效也不大,应根据发病规律或根据短期预测及时地在没有发病或普遍发病以前喷药保护,一般草坪叶片保持干燥时,喷药效果好。由于结缕草的冠腐病和根腐病主要发生在仲春和初秋,所以要在发病以前喷药。草地早熟禾的白粉病在春天和秋天多云天气发病,所以也要及早喷药。防治狗牙根、结缕草和苇状羊茅的锈病时,要在叶片发现淡黄色斑点时及时喷药。狗牙根在春季有死斑病,应在初春进行防治。

b.喷药次数主要根据药剂残效期的长短来确定,一般7—10天喷药一次,共喷2—5次,雨后还需补喷。

c.喷药量过多造成药害,过少起不到作用。如人工喷药,要求喷雾器有足够的压力。同时还要防止抗药性的产生,许多药剂在同一地区同一草种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病原菌菌体会产生抗性。尽可能交替使用多种杀菌剂,以防止抗药菌丝的产生和发展。

花卉行业相关:油松的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目前,油松主要虫害有油松毛虫、红脂大小蠹等10多种,病害主要有油松针叶锈病和松落针病等近10种。病虫害的多样性和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油松毛虫的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防治工作呈现出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

1油松病虫害发生原因

近年来,随着绿化步伐的加快,作为主栽树种油松的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林龄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极易受病虫侵害。另外,大规模大苗栽植过程中苗木的长途运输也给病虫害提供了一定的传播条件。多年出现的暖冬和干旱少雨天气有利于油松毛虫等病虫害的越冬和滋生繁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作为主要的外包装材料,油松病虫害远距离传播机会大大增加,新的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加。由于对病虫害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地方没有把防治工作摆到相应的位置,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灾情监测和预报工作薄弱、防治投入资金不足、责任制度落实不够、综合性营林措施不落实、防治手段落后,以及防治不及时不彻底等问题。

2油松病虫害分布规律

2.1人工林重于天然林。人工林不仅受人为影响较大,而且在树木被定植地点,还受到土壤、气候、地形、海拔,以及树种、品种、种籽、苗木质量密度等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中稍有不适,油松便难以正常生长,最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同时,人工林大都树种单调,林龄相同,普遍缺乏下木,失去对病虫害的抑制能力,反利于其发生和发展。

2.2纯林重于混交林。由于油松纯林中的昆虫种类比混交林少,昆虫相互间的制约能力较低,抵御病虫害危害的调节能力较混交林弱。

2.3生长不良的林地病虫害较重。油松是北方地区主要的用材林树种,由于过度和不合理采伐,更新不及时,造成林地卫生状况差,树木生长环境恶化,长势减弱,有利于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3油松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措施

3.1营林措施是防治的基础环节。从生态建设的全局出发,树种选择时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通过选育抗病虫品种,营造混交林,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通过科学抚育管理,封山育林,保护灌木植物,纯林逐步改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步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

3.2苗木的检疫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关键。造林时做好苗木检疫,能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和林木生长发育状况,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推断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3.3人工防治和物理机械及物质引诱是最基本防治方法。人工防治方法包括捕捉、砸卵、草把诱捕、诱饵木清理虫源木、剪除病害枝等,物理机械及物质引诱方法包括捕杀、阻隔、诱杀、树干注药、高温处理等,采用上述防治方法既不污染环境,也不会破坏生态平衡,简单易行。

3.4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方法。生物防治包括微生物防治、利用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防治。化学防治包括化学药剂防治、仿生制剂防治、局部熏杀、毒签、植物源农药防治、性引诱剂等。采取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4油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4.1油松毛虫

油松毛虫是发生量大、危害面广的主要森林害虫。主要的防治方法是:①加强营林技术措施,营造针阔叶混交林,作好封山育林,防止过度修剪,提高林木的自控能力。②在幼虫上、下树前,采用树干喷涂毒环或毒笔、毒绳来阻隔毒杀防治;越冬幼虫下树后,在树干周围地面撒施湿型白僵菌制剂进行防治。③成虫期用黑光灯高压电网诱杀。④轻度发生林地,采用人工释放赤眼蜂进行防治,1hm2释放有效雌蜂45万~150万头,均匀设置放蜂点150个/hm2。⑤郁闭度高的松林,在幼虫上树前可用苦参碱、灭幼脲烟雾剂防治,用量1kg/0.067hm2。

4.2红脂大小蠹(华山松大小蠹)

红脂大小蠹主要危害胸径在10cm以上松树的主干和主侧根,以及新鲜油松的伐桩、伐木,侵入部位多在树干基部至1m处。当虫口密度较大、受害部位相连而形成环剥时,可造成整株树木死亡。要适地适树,在造林设计和更新改造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大力营造混交林、复层林,提高林分的自然抗虫能力。利用植物引诱剂诱杀,并对诱捕器周围有新侵入孔的林木,干基绑塑料布投入磷化铝密闭熏杀侵入树干内的成虫、幼虫及卵。大小蠹发生地禁止采伐。对于大小蠹危害的枯死木和濒死木的砍伐,砍伐的时间应在休眠期和成虫羽化前。此时大小蠹大部分集中于树干,特别是集中在伐桩的主根和侧根内,因此处理砍伐下的木材和留在林地内的伐桩就成为关键所在。砍伐下的木材一定要运出林地后进行剥皮或药物熏蒸处理。伐桩处理采用塑料布覆盖投入磷化铝熏蒸。剥下的树皮用火烧或深埋、或用质量分数40%氧化乐果乳油500~800倍液、2.5%的菊酯类农药1500倍液喷洒毒杀。也可将树皮装入塑料袋,用溴甲烷、硫酰氟或质量分数56%的磷化铝片剂熏杀处理。将带虫原木归垛,集中采用溴甲烷、硫酰氟或56%磷化铝片剂熏蒸处理,用药量分别为20~30g/m3和12~15/m3,熏蒸24h和72h。

4.3靖远松叶蜂

在低矮林,人工剪除有卵、幼虫的枝条,并集中处理。在重灾区林地,人工挖除活茧,降低虫口密度。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用含孢量100亿个/mL的白僵菌粉剂喷洒,用量为22.5kg/hm2,也可用苏云金杆菌乳剂原液,用量为22.5kg/hm2,进行防治。低龄幼虫的防治,使用灭幼脲农药,用量为质量分数25%的灭幼脲Ⅰ号200g/hm2、25%灭幼脲Ⅲ号700g/hm2。

4.4油松针叶锈病

该病的症状是松针初产生淡绿色小斑,后产生黄褐色丘状突起,受害林木生长衰弱,松针提早枯萎脱落,主梢生长较短,连续发病易造成树木枯死。造林时不造油松与黄檗的混交林,尤其是隔行混交林,可营造块状混交林,但两树种的迎风边行应植1~5行其他树种。发病初期,于8月中下旬向油松上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敌锈钠200倍液,或波美度0.5石硫合剂,或粉锈宁800倍液。每15d喷1次,喷1~3次,可防其侵染。结束语

油松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除自然因素外,常与其间伐强度、作业方式、改造利用措施以及工业污染等因素有关。为了更好地发挥油松的材用价值及其保持水土和绿化环境的功能,做好油松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关键。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结合营林、生物、化学、物理等防治方法,因地制宜,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花卉行业:红掌常见病虫害与防治


一、常见病害及处理

1.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病害几乎是红掌的致命病害,最早是1960年在南美洲发现的,随着我国红掌种植规模的扩大,该病在我国也大面积出现。

一般来讲,该病的病原菌是通过植株茎叶上的伤口、植株清晨叶片边缘的吐水气孔不能及时关闭等途径使病菌进入植株体内引起病害。另外病害还可以通过工作人员的操作不符合规则、生长基质带有病菌等方式传播。

细菌性叶斑病表现的症状有两种:一种是出现在叶和花上,在叶、花的背面初期可见水渍状斑点,后期叶缘出现棕褐色斑点,还伴有黄色晕环。另外一种

是表现在茎上,细菌初期侵染茎,通过微管束侵染细胞并迅速扩大到整个植株。在发病初期可以发现新叶叶色暗淡,这是由于微管束被细菌填堵,阻碍了体内水分的

流动与营养的运输,使叶色暗淡,叶片发黄,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导致花梗和叶片从植株上脱落,生长点迅速腐烂并有菌脓流出。有时当汁液携带细菌流向叶片时,

叶部会出现水渍状斑点,类似于叶、花被侵染,不同的是这种水渍状斑点多出现在叶片中间的主脉附近。

对于细菌性病害没有特效药,主要是以预防为主:

(1)环境预防:加强温室温度的控制(细菌理想的繁殖温度是30℃左右)、改善卫生环境和加强生产区人员、作业工具的流通管理等。

(2)肥料预防:在植株生长中尽量不用高氨态的氮肥。去除或隔离病株。

(3)药物预防:定期用药物喷施生产区,可以选用的药物有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土霉素、溃枯宁等。但是由于铜制剂对红掌有毒害作用,应该慎用。

2.炭疽病病原是盘长孢属或者刺盘孢属真菌。盘长孢属病害的症状是沿叶脉形成圆形棕色病斑,之后病斑连在一起,形成棕黄色边缘的大病斑,病部最后干枯。刺盘孢属病害与盘长孢属病害相似,在分生孢子盘上有黑色坏死,且会引起花腐烂,在肉穗花序上形成黑色坏死斑点。

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高湿,防治方法如下:(1)加强温室的管理,经常通风,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

(2)发病初期及时喷施药物,常用50%甲基托布津、80%代森锰锌、75%百菌清、50%克菌丹等。每隔7至10天用药一次,一共2至3次。

3.叶斑病病原是壳针孢属真菌。表现的主要症状是叶片上有棕色斑点,斑点中心组织死亡,外面是一圈黄色组织。

防治方法:(1)调整肥料的配比,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现病株和病叶要及时销毁或深埋。

(2)药物防治可以用50%克菌丹、75%百菌清、50%扑海因、64%杀毒矾M8定期喷施,可以一周一次,连续用药4至5次。

4.柱盘孢属病害此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的表现症状是叶片逐渐变干,黄化萎蔫,植株基部变为棕色。防治时可以用5%速克灵、50%甲基托布津等。

5.生理性病害

(1)盲花、花畸形、形成莲座状:原因有两种,一是根压过大,二是与植物体本身的遗传性状有很大关系。处理办法是浇水适量,选择透水、透气性好的栽培基质。

(2)佛焰苞不开: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与温室的相对湿度过低有一定的关系,二是与品种有关系。处理的办法就是增加温室的湿度,浇水要适度。

二、常见虫害及处理

1.线虫一是根结线虫,这种线虫主要危害植株的生长,在根部可以看见胆囊型的肿块;二是穿孔线虫,植株的根部产生棕色斑点,但不是肿胀。植株感染线虫后容易被真菌所危害,易出现根腐病。

解决线虫的办法主要以预防为主,一是对基质进行消毒,可选用必速灭等,二是用杀虫剂对基质进行灌根。

2.介壳虫常常在红掌的茎叶上发现,是一种具有圆形棕色外壳的害虫,可用杀虫剂对植株进行喷施,但是用药一定要均匀。

3.红蜘蛛红蜘蛛的为害症状主要使叶片和花出现褪色,影响叶片和花的品质。为害初期可以喷药进行防治,防治药剂有三氯杀螨醇、遍地克、氟氯菊酯等。

花卉行业相关:仙客来病虫害防治


仙客来

仙客来的病虫害主要有线虫病、病毒病、叶斑病、茶附线螨、棉蚜、桃蚜等。发生线虫病、茶附线螨、病毒病的叶片症状是凹凸不平,根上有根瘤的是线虫病;老叶背面有铁锈样斑块的是茶附线螨;叶背面没有铁锈,根上没有根瘤为病毒病。叶斑病有2种类型:一是病斑近圆形,褐色至红褐色,微具轮纹;另一是病斑不规则形,淡褐至灰白色,斑面无轮纹。

防治线虫病的方法是土壤加呋喃丹,一旦发生线虫,可用干燥法控制线虫发展,干燥法是不浇水,划锄盆土,干到使仙客来不至枯死为准,浇1次大水,稍干再划锄,再干燥,这样进行多次,就能控制线虫的繁殖。防治茶附线螨用内吸磷杀虫剂,如乐果、久效磷。在8—9月,每15d喷1次。在病毒病的防治上,小苗上盆30d以后,每月喷1次病毒A病毒1号。在叶斑病防治上,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盆栽避免放置过密和当头淋水,保持通风透光;适当增施磷、钾肥,勿过施偏施氮肥;始病期喷施50%炭疽福美+80%代森锰锌(1∶1)1000倍液,或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1∶1)1000倍液,交替喷施3~4次,隔7~15d喷1次,前密后疏。在蚜虫的防治上,注意保护利用天敌,如寄生菌制剂灭蚜菌以及捕食性的龟纹瓢虫、七星瓢虫和寄生性的蚜小蜂、日光蜂等控制蚜虫;利用黄板诱杀蚜虫,黄色塑料板涂不干性粘胶可诱杀大量的有翅蚜;可用莫比朗2000倍液、1.8%爱福丁5000倍液、50%辛硫磷1500倍液、吡虫啉20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倍液等药剂杀蚜虫;用特螨克威2000倍液、5%卡死克1500倍液、5%尼索朗2000倍液、速螨酮4000~5000倍液杀螨。在栽培管理中增强温室的通风性,并注意轮换用药进行防治。

了解花卉行业:小叶榕育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小叶榕是桑科榕属常绿阔叶乔木,生长于村边或山林中,喜暖热多雨气候及酸性型土壤,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南部、云南、贵州等省份,在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国也有分布。

罗甸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的特点,日照为1350~1520h,年平均温度达20℃,极端最高气温40.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5℃,年均降雨量为1335mm,无霜期长达335d,有“天然温室”之称,是发展早熟蔬菜以及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理想地方。小叶榕因其具有生长快、寿命长,树冠庞大、枝叶茂盛、四季常青、根系发达、雄伟壮观,吸附烟粉尘能力强,耐旱涝,生长迅速易存活,抗病虫性较强,栽植成本低等特点,逐渐成为罗甸县园林绿化、景区风景树、行道和庭园主栽树种。另外,其树皮纤维可制渔网和人造棉,气根、树皮和叶芽作清热解表药,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小叶榕再生能力强,便于扦插成活,目前多采用扦插方法进行繁殖。但其缺点是成本高,繁殖系数低。小叶榕树被砍掉枝条作插穗的树枝伤口会干枯,使采穗母树形成空心树,缩短寿命。因此,在生产中提倡采用种子繁殖的方法培育苗木。

一、小叶榕实生苗培育

1.采种树选择及采种时间?

选择成年健壮无检疫性病虫害的植株为采种树。10月份至翌年4月份均有果实成熟,在果实呈淡红色并开始自然脱落时,是采种的最佳时期。

2.种子处理

果实采回后,将果实晾干碾碎,筛取种子;或将果捣烂,用清水淘洗、纱布过滤。如此反复淘洗过滤多次,洗去果皮肉,淘取种子,晾干,即可播种或干藏。

3.苗床整理

细叶榕的种子细小,要求育苗地整理必须做到精、细、平。选地势平整、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地块,充分犁耙碎垡,用50%的多菌灵按3g/m2均匀撒在土壤中杀菌消毒,然后开挖80cm宽的沟,整平床面,在床面上再铺一层1~2cm厚的山林腐殖土。

4.播种

(1)播种时间

育苗最佳时期为8月底到10月初,即在采摘种子并处理晾干后及时播种。也可在当年秋季或来年的3~4月,当气温稳定回升后将阴干贮存的种子用作播种。播种量为0.9~1.2g/m2。

(2)播种方法

播种时,用筛过的草木灰与种子混匀,1份种子拌3~5份细沙,均匀撒于床面,并用手指轻轻搅动苗床表面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因小叶榕树种子发芽率较低,可适当增加用种量,撤好后在上面撤一层农家肥,用量以盖完土壤表面随后用喷雾器或洒水壶细水轻浇清水。

5.苗期管理

播种后,每天早晚用喷雾器喷水各1次,保持土壤湿润,后加盖农膜遮雨保湿。苗高2~3cm时,应追施1%~2%的人粪尿或0.1%的尿素溶液,每个月2~3次。及时做好除草、松土等管理工作。

6.移栽定植

当幼苗长出4~6片真叶、苗高达10cm时,按株行距10cm×30cm移植到苗圃中,返青后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壮苗木。如作盆景栽培,即可栽植到盆中培育。当苗圃中的幼苗高达30cm以上时,即可移栽到盛有肥土的土盆或竹箩中,按苗的大、中、小分类,分别栽在排列整齐的盆或箩中。随后增施复合肥,适时适量浇水,进行1~2年的幼树培养。当幼树长成1.0~1.5m高的小树后,即可出圃定植。此后,还要根据需要整形修剪,使树势优美,符合绿化要求。

二、小叶榕扦插苗培育

小叶榕常用扦插育苗,插枝多用直径5cm左右,枝龄2年左右的枝条进行繁殖,成活率较高,但要种植多年才能长成大乔木。为了达到快速绿化效果,培育粗大的细叶榕苗木(高300~350cm,直径20~30cm)很有必要。由于小叶榕特别适合小区绿化,因此细叶榕粗干扦插育苗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1.采穗及扦插时间

在3~4月份或8~10月份的阴天进行。

选择采种树上较直的枝干,一般径粗6~10cm,长2.0~2.5m,修去全部枝叶,上端截平,用稻草拌黄泥浆包好,再用薄膜包扎,下端削成马耳形切面,要求切面平滑勿撕裂。

2.扦插

开沟扦插,将备好的大枝直立埋入坑底,扦插间隔30cm×30cm,深度30~35cm,然后填土压实,并淋水保湿,每天早晚1次。

3.苗期管理

扦插1个月后应追施1%~2%人粪尿或0.1%的尿素溶液,每月2~3次。做好除草、松土等管理工作。保留3~5条位于不同方向、分布均匀的健壮萌条,除去其它萌条。

4.苗木移植

苗木须经多次移植,直至符合种植要求。具体视培育目标而定,在分床间苗时全面移栽,一般1年进行1~2次,以春、秋季为宜。

5.移后管理

为使苗木干形达到应用要求,必须进行整形修剪,控制好苗木的枝下高和树冠。对主干不通直或生长不良的苗木,可在距地面3~5cm处剪去苗干,用细土覆盖,从剪口下的基部萌蘖出枝条,选留健壮通直者培养为主干。同时做好水肥、除草、松土等常规管理。

三、小叶榕病虫害防治

1.常见病虫害

(1)榕管蓟马为缨翅目害虫,以成虫、幼虫在嫩叶、嫩枝上刺吸汁液为害。叶片受害后以中脉为轴向叶面卷折呈半叶形似饺子状,叶色失去光泽。

(2)糖氏粉蚧为同翅目害虫,为害小叶榕的一种蚧壳虫。主要是为害嫩枝顶端,在嫩叶或嫩芽处形成白色棉絮状物,该棉絮状物内为其卵囊,成虫密被蜡粉,拨开蜡粉可见虫体,虫体扁平、椭圆形、柔软、淡紫色。由于该虫大量分泌蜜露导致煤污病严重发生、影响植株景观。

(3)煤污病。病菌主要寄生在蚜虫、介壳虫等排泄物上。在小叶榕叶片上出现黑色状小斑,后连成片形成黑色霉层,不易脱落。可全年发生,一般4~5月梅雨季节是主要发病期。防治预防的根本措施是消灭蚜虫、介壳虫、加强高空修剪、增加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减少发病。

2.防治方法

(1)榕管蓟马、糖氏粉蚧为刺吸式害虫,以刺吸汁液为害。这类害虫形体小,生活为害较隐蔽。常采用多种方法配合综防,如加强检疫、合理修剪整枝、刮除虫。若用药物防治常用的药剂有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杀虫王1000倍液。

(2)煤污病。防治的根本措施是消灭粉虱,蚜虫、蚧壳虫;其次是适当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增强树势,也可减轻病害;及时摘除病叶或用清水冲洗可收到一定的效果;发病初期可喷波尔多液,休眠期可喷石硫合剂。

相信《花卉行业:华坪苗木:芒果病虫害情况与防治措施》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种植花卉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知识大全除病虫害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