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白,满山遍野的芳香,站直了身子,在风的吹动下,舞出美丽的英姿!人们的生活哪能离开花呀!很多人赏花的同时,迷上了种植花卉。花卉种植的技巧和学问是需要学习和摸索的,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莲藕顶、侧芽扦插繁殖技术”,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用莲藕的顶、侧芽进行莲藕种植,具有节约藕种,扩大繁殖系数等优点,并且产量与用种藕作种苗的田块相差不大。如果结合用小拱棚进行保温育苗,能提早播种时间,提高幼苗成活率。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用莲藕顶、侧芽作种苗,结合拱棚在种植莲藕上的应用技术现总结如下。

一、建棚。建棚的材料可因地制宜用塑料或者竹木材料,棚的跨度为1.2-1.5m,棚拱顶高40-50cm。棚膜用塑料薄膜或无滴水珠膜,棚上可用尼龙绳加固,棚的四周可用竹子加固,另外棚的搭建也视具体情况有所变动。建棚的原则是能保温,好操作,易管理为原则,农民朋友可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有选择的搭建。

二、种藕准备

1、选择优良品种

莲藕的品种很多,应选择在当地较为适合生长及消费习惯的品种,同时在选择种时应选择具有本品种特性的健壮的芽,有病害的藕要尽量不用或少用。如要使用应用药液消毒处理后再用。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500-800倍进行消毒。

2、切好顶、侧芽。选择好具有健壮芽的种藕后在有芽点的藕种上距芽点2cm处切下切口,用配好的消毒液处理伤口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药液等待种植。消毒液的配制可用50%多菌灵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对水800倍。

三、育苗

1、菌床准备。苗床地要选择向阳避风,利于排水、灌溉的田块,播种前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kg/667m2,以利于田块保温促苗。

2、播种。在当地气温稳定在10℃以上就可播种,一般时间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时应注意分类,将大芽藕假植在一块田,小芽藕假植在一块田,株行距为5cm10cm,这样方便今后的田间管理。

3、苗期管理。种植好苗后,保持温度是保证幼苗成活的关键,前期由于温度低生长缓慢,气温低于15℃以下要覆膜保温到中后期温度逐渐上升,当气温高于25℃以上时要注意揭膜透气,防止叶片被薄膜高温烫伤,同时高温高湿病害也逐渐发生,因此要注意防病,发现有少量病害出现时应及时防治,不能让病害继续蔓延。

四、定植。幼苗长到3叶1鞭时可定植大田,在定植出苗前,给苗床喷一次防病药液,可用50%多菌灵粉1kg拌细土撒施或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五、田间管理。定植到大田的莲藕,定植时间应根据各地气候条件而定。要求日平均温度15℃以上,每穴种植2苗以保证全苗,株行距为0.5m1m,在栽培管理上也要注意。

1、重施追肥。当第一张立叶抽出时,667m2的大田施尿素15-20kg;当终止叶片抽出时,每667m2施尿素30-40kg、钾肥30kg,或者施复合肥50-60kg;在结藕期可结合喷施一些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可促进藕身肥大。

2、合理用水。春季莲藕采用浅深浅的灌溉方法。生长前期气温低水层宜浅,利于田块温度上升,以定植到立叶抽出前,水层保持在5-10cm;生长中期从抽出立叶至出现后把叶时,为生长旺盛期,水层逐渐加深至20cm;生长后期从抽出后把叶至叶片枯黄为结藕期水层5cm左右为宜,以促进藕身肥大。

3、病虫防治。莲藕病害主要有腐败病和褐斑病,可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DT(琥胶肥酸铜)600倍液及早喷洒防治。

六、与传统种藕种植比较

1、优点。能较好保持原品种的特征特性,能有效防止病害传播,如腐败病和褐斑病。节约种子成本,每667m2可节约藕种250kg左右,繁殖系数扩大近1倍。

2、缺点。苗期前期生长较慢,苗期较长,苗株成活率偏低。

3、解决对策。育苗时间适当提早,育苗结合保护地措施进行保温促长,基肥多增施能保持土温的腐熟农家肥。

xZH52.cOm编辑分享

莲藕瘟病的防治


莲瘟(又称腐败病),是莲藕的主要病害,一般病田减产20%,严重的达60%~80%。

一、危害症状:莲瘟主要危害地下茎,使之变褐腐烂,先是荷叶外绿水渍状萎蔫并向内发展而干枯。并且使蕾、花凋萎。挖检病株地下茎,可见藕节上生蜘蛛状菌丝和粉红色粘质物,是病菌分生孢子团。

二、防治方法:

①实行2~3年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对减轻病害有重要作用。

②选用无病藕栽种。种藕时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藕种,用薄膜封闷24小时,晾干后播种。

③施用腐熟有机肥为主。重施石灰,中和重酸田。生长期注意氮磷钾肥配合,增施硅质肥,提倡补施硼、锌、钼等微肥,切勿偏施氮肥。

④科学管水。发病田深水灌溉,降低地温抑制病菌繁殖。非病田水深保持18~20厘米,并以每月一次活水。重田病冬收藕后深翻破晒病土,减少土壤及病残体病菌。

⑤及时施药。发病期用50%多菌灵600倍液喷洒,叶面叶柄,连喷2~3次,同时用上述药剂拌细土30公斤排浅水层后在莲蔸下撒施,能减轻叶面病害和控制此病蔓延。生长期对发病中心病株及时控除,带出田外烧毁。

柳杉扦插繁殖技术要点


柳杉是一种高达40米的常绿乔木,其树姿秀丽、纤枝略垂,是一个良好的绿化和环保树种。本文是关于景观常绿乔木柳杉的扦插繁殖技术。

一、播种繁殖

柳杉果球成熟期一般在每年的10月。因此于10月采收球果,阴干数天待种子脱落、洗净后湿沙藏,种子切忌干燥而影响发芽率。

育苗床应年前冬耕翻土,冰冻风化开春后立即施经腐熟的厩肥30~45t/hm2,再耙平整细筑成畦田(畦宽1.2m、高15~18cm)并拾净石子、石块、草根残渣以确保畦田平、细、净。翌年春季(3月上中旬)在畦田上横向条播柳杉种子播种行距为1m。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及浸种催芽处理。播种后应浇1次透水,待表土稍晾干立即浇土覆盖及铺盖湿稻草有助于出苗。播后20d左右种子发芽出苗,当幼苗长到3叶1心时开始第1次间苗并间去弱苗、拥挤苗。当幼苗长到18~20cm时进行第2次间苗,当苗距为30cm时可结合间苗,进行松土除草、追肥,追肥可追施稀粪水3750~4500kg/hm2,顺条播沟追施。当幼苗长到30cm时可进行第3次间苗,留苗距为80~100cm,此时进行第2次松土除草第2次追肥结合浇水,可追施尿素75~120kg/hm2,当年柳杉幼苗可长至50cm左右。第2年继续加强苗床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及追肥浇水等管理,待幼苗长至1.5~2.0m时即可安排定植移栽。

二、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常用于日本柳杉栽培品种的繁殖。扦插方法:春季剪取半木质化长约5~15cm的枝条,蘸取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或生根粉等生长激素以促进生根。然后插入沙床并遮阳保湿,插后2~3周即能生根,当根长2cm时即可移栽入育苗床内,行株距为50cm×30cm。当幼苗长到30cm时即能间苗,留苗距离100cm×100cm,并加强苗床的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及追肥浇水等管理水平。待幼苗长到1.5~2.0m时即可安排定植移栽。

三、大苗定植

无论是播种苗还是扦插苗,在肥水管理或病虫害防治中幼苗逐渐长大,当幼苗长到1.5~2.0m时即能定植于园林绿地、庭院中或山岭、寺庙、墓道中,也可于前庭、花坛中孤植或草地中丛植。定植地应先挖好大于所带土球深坑。当定植树苗栽入土地中后,应先回熟土再回生土,提一提定植苗再踏实覆土,覆土应覆成馒头状。定植树四周开1条浅沟以便浇水抗旱,以后每隔3~5d浇水1次直到定植树成活为主,定植树要支撑固定防风吹倒。如遇大雨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以确保定植树苗成活,进入正常的生长发育。

以上就是景观常绿乔木柳杉的扦插繁殖技术,想了解更多的苗木种植技术科关注花卉网!

紫苏侧枝扦插繁殖技术


紫苏,别名桂苏、赤苏、白苏等,为唇形科紫苏属中以嫩叶供食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和泰国,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都有野生和栽培种。日本栽培也较普遍。紫苏嫩叶营养丰富,除维生素和矿物盐类含量较高外,还含有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有机化学物质,具特异芳香,有杀菌防腐作用。嫩叶可生食或做汤,植株可腌渍。根、茎、叶、花萼及果实均可入药,有散寒、理气及解鱼蟹毒的作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生食、配料、装饰和外销蔬菜。

紫苏生产上多采用播种繁殖法。方法是先在温床中育苗,当真叶长至3-4片时移植于另一块地中定植。

紫苏具有较强的分枝和发生不定根的能力,所以也可利用紫苏侧枝进行扦插育苗。利用紫苏侧枝进行扦插育苗具有以下优点:①育苗时间比播种育苗短20-25天;②幼苗根系粗壮,生长势和抗逆性较强;③营养生长快,可比用种子繁殖的幼苗提前30天左右进入丰产期;④可较好地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提高成品率(叶形);⑤增加茬口,提高年产量;⑥此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可大大节约育苗时间和费用,增加亩产和纯收入。

下面以棚内扦插为例,介绍紫苏侧枝扦插育苗快速繁殖技术:

一、确定扦插时间扦插育苗的时间视不同的栽培期而定,一般待母株定植长出侧枝后,剪取侧枝或芽进行扦插。

二、设置扦插地点在棚内温度、湿度适宜,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可扦插在畦内钵中,也可直接扦插到做好的垄上。

三、选择扦插枝在生长势强,抗病力强的植株上选取扦插用的侧枝。一般选择生长健壮、叶色深绿、节间短、长15-20厘米、具有4-5个节、生长完好的侧枝或侧枝顶部作为扦插枝。

四、扦插枝的前期处理1.剪枝。侧枝选好后,用刀片将它从基部轻轻切下,切口应平滑,呈马蹄形,以利于伤口愈合;也可将侧枝从基部掰下,使侧枝基部呈微平的圆形,加大侧枝与土壤的接触面,加快生根速度。然后,保留顶部一对叶片,其余全部摘去。扦插枝处理好后,将其放在室内晾3-5小时,减少伤流,利于生根。

2.促根。为促进发根,将扦插枝下端2-3厘米长的部分浸入浓度为50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中,浸泡5秒,取出后立即扦插。

五、扦插技术将处理好的枝条插入基质中,深度5厘米左右,插后适当压实插孔口。温度高时,适当遮荫、保湿。

六、扦插后的管理1.前期管理。前期(伤口愈合期)气温白天保持在20-28℃,夜间为13-16℃,地温保持在16-20℃。气温超过30℃时,应适当遮荫、通风、降温,防止枝叶萎蔫。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

2.中期管理。扦插5天后,枝条剪口愈合,开始萌发不定根,枝条有一定的吸水、保肥能力。此时,白天气温保持在25-28℃,夜间为15-17℃,地温保持在18-20℃,可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

3.后期管理。扦插15天后,枝条下端已萌发5-7条长5厘米以上的新根和许多短而突发的不定根。此时,根系吸水、吸肥能力可基本满足扦插枝生长的需要,扦插枝成为新植株,可按正常苗进行管理。

丹顶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丹顶,拼音:dāndǐng

拉丁学名:Tancho

别称:月季花、月月红、月月花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

科:蔷薇科,亚科:蔷薇亚科

族:,属:蔷薇属

形态特征

丹顶月季直立灌木,小枝粗壮,有短粗的钩状皮刺。小叶片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边缘有锐锯齿,花重瓣,底白色、边缘珊瑚红色。花期4-9月,果期6-11月。

生长习性

丹顶月季性喜温暖、日照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微酸性、排水良好的的壤土较为适宜。育种者为日本人seizosuzuki。

丹顶图片

浅析佛顶桂的嫁接育苗技术


佛顶桂属于小灌木,一年开花八个月左右,花香很浓,一般来说桂花育苗有种子育苗、扦插育苗、压条、嫁接几种方法,但由于播种培育的桂花生长慢,每年生长量仅10-15cm,且开花晚,一般播种培育的桂花15年才能开花,而嫁接繁殖的桂花生长快,每年生长量达40-50cm,嫁接后第2年即可开花。

现有的桂花嫁接时,仅在嫁接前对接穗和砧木的切口进行灭菌,普通灭菌剂的效果差,嫁接后,虽然用塑料膜缠紧,在砧木和接穗愈合前,细菌感染的事情时有发生,造成接穗发生病虫害导致接穗腐烂,降低了接穗成活率。现将一种新的关于佛顶桂的嫁接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1.砧木的选择

选择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深耕细作,每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千克做基肥,籽银桂幼苗定植时,株行距为15cm×15cm,每亩留苗10000株,及时除草及浇水,8月底停止灌水,使苗木木质化利于过冬;挑取选择3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粗度为2.3cm的籽银桂实生苗作为砧木;

2.接穗的采集与处理

选取品种优良、开花繁茂的青壮年母树树冠上部粗壮、充分木质化1年生的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接穗,接穗长度为8-10cm,带1叶1芽;将接穗下部削成2.5cm长的楔形削面,削面平直,楔形削面的两侧为一侧略厚,一侧略薄,楔形下部削平;将处理好的接穗放入植物源杀菌剂800倍液中浸泡1小时,备用;所述植物源杀菌剂为将蒲公英40g、黄连15g、常春藤15g、苦皮藤15g、苦参20g,混合后加入1000-1200mL水煎煮20-30min即得原液,每100g原液加入生石灰20g,用水1000mL稀释后即得;

3.嫁接

在4月份中旬,将砧木离地面50cm的高度处选光滑、无节点的树干处截断,在砧木上削3cm长,可见木质部的接口,将处理好的接穗略薄的一侧向内插入接口处使形成层对齐,用塑料膜缠紧后打结;吉山花瑶

4.嫁接后管理

用塑料袋套住接穗和接口并扎紧,用70%遮阴网进行遮阴,待砧木成活后,将砧木接口以下的孽芽全部抹除,在砧木相对应的两方斜插一锹,切段主根,促发侧根和须根的生长;

5.追肥

及时解除塑料膜,下雨时应保护嫁接口,防止接穗腐烂;适时追肥,第一次追肥在8月上旬,每亩施复合肥40kg,第二次追肥9月下旬,每亩施100kg农家肥,嫁接的桂花当年金秋时节就能够开花。

另外,采用植物源杀菌剂对接穗进行处理,防止接穗发生病虫害导致接穗腐烂,提高了接穗成活率;采用籽银桂作为砧木,砧木与接穗亲和力高,愈合快,生长速度快,开花早,枝条健壮,嫁接后当年即可开花。嫁接时,选择离地50cm作为嫁接点,克服了传统的嫁接高度为10-15cm,导致的树形差,伤口愈合慢,易留疤等缺点,该高位嫁接点培育的嫁接桂花,树形优美,伤口愈合快,抗冻能力强;嫁接管理中,及时对砧木苗进行断根处理,促进侧根和须根的生长,提高成活率和当年苗木生长量。

苗木的常用扦插繁殖技术


本文简单介绍了苗木扦插繁殖的定义、生根机理等,并以嫩枝扦插为例详细说明扦插的具体过程,分析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最后介绍了几个常用苗木的扦插方法。扦插是苗木常见的繁殖方法之一,且历史悠久,在现存最早的农业著作《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本文主要是介绍园林苗木的扦插繁殖方法,希望对从事园林生产的人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扦插繁殖的生根机理

苗木体的每个细胞都包含在产生一个完整有机体的全部基因,在适当条件下一个细胞就会形成一个完全新的苗木体,称为细胞全能性;这就使得苗木的扦插繁殖有了理论依据。扦插苗的不定根,可以在扦插后从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形成和髓射线交界处产生;还可以由愈伤组织产生不定根;另外有些苗木可由原根细胞产生不定根。

二、.以嫩芽扦插为例介绍扦插的操作方法

苗木扦插分为嫩芽扦插和硬枝扦插等,嫩芽扦插是以带叶片的半木质化枝条进行扦插,扦插基质为沙子、蛭石、珍珠岩等,为降低成本以沙子为多。

2.1扦插时间。嫩芽扦插在夏初进行,扦插的苗木较多时,应先扦插针叶树,在扦插阔叶树,最好在伏天来临时完成。

2.2基本设置的建立。首先修筑宽度为1米的种植池,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用地的面积而定,基质为沙子,上部为细沙(厚度20cm左右),下部为砂砾(厚度10-15cm)。然后建立相应的给水设施,可以采用全光喷雾,还可以用覆膜浇水。另外需要在扦插区上方搭遮阳网(40%~50%),铺设作业道,安拱(高50cm左)等。

2.3扦插前的准备。扦插前准备主要包括插床的消毒和生根药剂的配制。消毒前先将插床理平,清处杂物,在用浓度为2%左右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整个床面。配制的生根药剂为萘乙酸溶液、吲哚丁酸溶液等,药剂浓度依苗木而定,生根药剂也可直接购买。另外要做好各种设施的检修。

2.4插条的选取和处理。插条要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植株上的健壮枝条,枝条要有一定的半木质化程度,长度为10-15cm。取好的枝条要喷水保持水分,枝条修剪完成后,要经过药剂处理可扦插。

2.5插床扦插。扦插前要将插床的底水打透,使沙子中含有充分的水分。扦插的密度因不同苗木、不同插条大小而不同(具体见下文),扦插的深度为3-5cm。先在插床上勾出3-5cm深、1m长的沟,沟要平直,插条沿沟扦插。每一行插完后将沙子压实,再浇水,水要浇透,扦插过程中要经常向插条叶面喷水,保湿。每床插完后,先扣好拱,再将塑料布盖严。

2.6插后的管理。在日常管理中,每天分上下午两次揭、盖塑料布,浇水。浇水基本遵循高温、阳光充足时多浇,阴天少浇,雨天不浇的规律。在气温过高、日照过强的天气里,最好在中午向塑料布上喷水降温,以免伤害插条。平时注意观察,发现病虫害及时打药。待插条开始生根时可喷施尿素、二胺等促进生长。插条生长出良好的根系后,可以撤去塑料布,保证每天浇水一次。进入9、10月份,可隔天浇一次水。进入11月中旬,土壤表层开始冻结,需要进行扦插的防寒,先灌一次透水,再用塑料布盖严,上面覆草帘。

2.7撤防寒、出苗。第二年的4月中旬,开始撤防寒,撤掉草帘和塑料布后要浇水,由于春季风大、气候干燥,所以每天必须对扦插苗浇水,以保证出苗率。

三、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

3.1苗木本身的生物学性质。一些苗木本身就属于难生根的苗木,如杜鹃、槭树类、桦木科苗木等。

3.2插条。插条选择的好坏,关系到扦插苗的质量,插穗过老(木质化程度过高)不宜生根,过嫩易腐烂和萎缩。

3.3选择沙子的质量标准。插床沙子如果含土量较高或杂质较多,则插条易腐烂;如果含有大的石砾较多,则易失水,影响成活。

3.4生根药剂。生根药剂的浓度会直接影响插条生根状况,药剂的浸泡时间,也影响生根,时间短达不到目的,过长会产生药害。

3.5扦插过程。扦插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否则插条易失水,影响成活。扦插的深度也要适宜,过浅浇水时易倒伏,过深插条下部易腐烂;如果晴天多、光照强,则易形成愈伤组织,提高成活率。

3.7扦插管理。生跟前的管理要严格并持之以恒,尤其是水分和温度的管理;还有冬季防寒是否及时、是否灌足冻水;春季撤防寒的时间不宜过晚,撤防寒后要注意水分管理以免气候干燥使成活的苗木失水。

四、常见苗木的扦插繁殖

4.1沈阳桧柏。沈阳桧柏较其他桧柏类苗木很难生根,必须经过严格的管理;还有冬季防寒是否及时。扦插时插条要带3-5cm二年生枝,下部撕掉2-3个小枝作为生根点,插条要直立、健壮,长度为10-15cm插条修好后浸药(萘乙酸浓度150ppm、蔗糖浓度0.8%)10-12小时,浸药深度为5cm,扦插株行距为8cm3cm。管理中注意水分管理,先期揭塑料布晾晒时间短,愈伤组织形成后可逐渐延长晾晒时间,两个月基本完成生根过程,75天左右可撤去塑料布。

4.2易生根的阔叶树。这样的数目包括连翘、锦带、荚蒾、忍冬、蔷薇类等。插条在一年生枝上选取刚木质化的枝条,插条下部留1-2个(对)芽去掉叶片,上部保留1-2个(对)叶片,如果叶片较大可剪去部分,再用浓度为500-1000ppm的萘乙酸溶液速沾1-2分钟,扦插时株行距为插条叶片彼此衔接为宜。以后加强水分管理插后一个月左右可以生根成活,成活率可近100%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园林绿化苗木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木扦插繁殖为城市绿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面对当前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力,积极探索和创新扦插繁殖技术,为城市园林绿化探寻的发展契机。

小顶冰花


植物名称小顶冰花

学名Gagea hiensis

所 属 科百合科

所 属 属顶冰花属

分布 北京见于门头沟区妙峰山和密云、怀柔等区、县。生于山坡、沟边潮湿处。分布于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朝鲜、苏联也有分布。

描述 多年生草本。株高10-25厘米。鳞茎卵形,基部常具多数小珠芽。基生叶1枚,线形,常超过植株。总苞片狭披针形,约与花序等长;花通常3-5朵,排成伞形花序;花被片6,黄绿色,长圆形;雄蕊6,长为花被片的一半;子房长倒卵形或椭圆形。蒴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长为宿存花被的一半;种子近圆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用途 用途未详。

《莲藕顶、侧芽扦插繁殖技术》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花卉侧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