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有人类就有花,所以很多人将花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你是否遇到了相关的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种植百科:杜鹃花种植的病害防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杜鹃花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下面介绍一下杜鹃花种植的病害防治。

杜鹃花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黑斑病、叶枯病、缺铁黄化病等。

杜鹃花患根腐病后,生长衰弱,叶片萎蔫,干枯,根系表面出现水渍状褐色田块,严重的软腐,逐渐腐烂脱皮,木质部变黑。此病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下最易发生。

防治方法是在翻盆前对培土严格消毒,并保持土境疏松、湿润、使其有良好的通透性,避免积水。如果发现植株患病,要及时处理病株及盆土。治疗时,可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2%的硫酸亚铁淋洗病株,再用清水冲洗后重新上盆。用70%的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加1000.倍水制成溶液喷洒盆土,可以治好。

褐斑病是杜鹃花一种主要病害。病害初发时,叶面上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发展成不规则状大斑点,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色或灰褐色小点,使受害叶片变黄、脱落,影响当年开花及来年花蕾的发育。这种病常发生于梅雨季节湿度大的时候。

治疗方法是平时要注意让植株通风透光,不使湿度过大,并增施有机肥及氮磷钾混合肥,增强植株抗侵染及生长能力。如果发现病叶要及时摘除,集中烧毁。病害发生初期,喷洒0.5%波尔多液或0.4波美度石硫合剂,并加4%面粉增加粘附力。叶斑病、黑斑病也可以用同样方法治疗。

缺铁黄化病常发生在土壤偏碱的地区,病情轻时,只出现植株迟绿现象;严重时,叶组织可全部变黄,叶片边缘枯焦。发病时,以植株顶梢的叶片上表现最为明显,一般皆由内部缺铁所造成。

防治方法是改变土壤中缺铁性质,降低土壤碱度。增施有机肥改造粘质土壤。对缺铁植株可直接喷洒O.2%一0.3%硫酸亚铁液。也可在植株周围土壤上用筷子戳几个深15厘米左右的孔,用1:30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慢慢注入,将孔注满,以增加土壤酸性、减少碱性。

杜鹃黑斑病发病情况及发病环境条件与褐斑病类似,防治也可采用类似办法。

以上就是杜鹃花种植的病害防治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xzh52.coM延伸阅读

种植百科:杨树种植的病害防治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其特点是高大雄伟、整齐标志、迅速成林,能防风沙,吸收废气,为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或四旁绿化的树种。下面介绍一下杨树种植的病害防治。

随着气温的上升,杨树嫩芽的生长,杨树的各种病虫害也随之而来。作为管理者,应随时对杨树进行检查,对症防治。

目前,用于病虫害防治的化学农药主要有: 40%的氧乐果1000倍液用于蚜虫,菊酯类(如2.5%的敌杀死、20%的速灭杀丁)2000倍液用于蝶蛾类鳞翅目昆虫,20%的三氯杀螨醇800倍液用于螨类,40%的氧乐果1000倍液用于蚧壳虫类,但防治时间一定要常握在第一代幼蚧孵化高峰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关键时期。待幼蚧形成了保护性蜡壳,一般农药防治就很困难了。

病害防治,防重于治,对于那些容易发病的杨树品种,要经常进行检查,一旦有少量病斑出现,就要抓紧喷药防治,但也有一些病害,早在幼芽时病菌就已侵入,对于这些病害,要及早喷药防治。

一般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500倍液,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2 至3次,进行综合防治。

通过上述杨树种植的病害防治的介绍,希望能给种植户一些帮助。

种植百科:月季主要病害防治


【月季主要病害防治】月季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其病害防治需着重注意。

月季白粉病

月季白粉病 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23~99%都可以发病,潮湿环境最易发病,但有水冲刷叶面时对孢子萌发不利。栽植过密、土壤中氮肥过多,钾肥不足易发病。温室(棚)中可周年发病。在云南昆明、玉溪、曲靖等地,管理不善的大棚内周年发生,一般每年3、4月开始个别植株开始发病,随后逐步迅速蔓延直到10、11月,入冬后发病自然减轻。叶片大而薄的品种易感病,易感病品种:红成功、红胜利、红衣主教、巴比伦、好莱坞、假日公主等;抗病品种:卡罗拉、玛丽娜、坦尼克、索尼亚。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温室加强通风,温度不宜过高,降低温室的湿度;平衡施肥,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施磷钾肥;早春剪除病枝、病叶,每次剪花高峰期过后,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叶并进行一次彻底的打药剂防治,减少病害侵染源。主要防治方法是用99%硫磺熏蒸,利用硫磺蒸发器每周进行3~5次,在夜晚大棚内每次硫磺熏蒸5~8小时,根据发病情况决定硫磺熏蒸次数和时间。此外,用药剂防治可在生长期喷70%甲基托布700~1000倍液、20%粉锈王子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也可以用1000~1200倍的保丽安(多氧霉素PS乳剂);用0.02~0.03%的硝酸钾水溶液喷雾防治月季白粉病。在叶片的表面和背面同时喷洒能较大程度地提高防治效果,喷后叶面保湿度2至4小时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月季霜霉病

最适发病温度为18℃,高于21℃萌发率降低,26℃以上完全不萌发,26℃24小时孢子死亡,病原孢子从叶背面的气孔侵入,侵入时需要有水滴存在,侵入过程3小时左右。侵入后温度在10~25℃,空气湿度为100%时,经过18小时开始形成新的孢子。在云南昆明、玉溪、曲靖等地,温棚(室)中主要发生在6~9月雨季;秋、冬季夜间大棚内湿度过大也易发生此病。光照不足、植株生长密集、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湿度高、氮肥过多时病害特别易于发生。

防治方法:大棚内湿度过大是诱发霜霉病的主要因素,调节控制大棚内的湿度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水肥供应使用滴灌设施,选择晴天中午前浇水、施肥,避免低温、高湿,减少叶面保湿时间,控制空气湿度,多开天窗换气。全年大棚夜间加强通风,避免棚内出现雾气、叶片结水露、滴水。冬春季夜间低温,在温棚(室)内结合热风加温,可以降低夜间低温棚(室)内植株及叶面上的凝结水,同时注意天窗关闭留有换气空隙已便通风排湿。目前霜霉病没有特效药,可用70%百菌清700~1000倍液、58%雷多米尔1000倍液、80%代森锰锌等杀菌剤保护和预防。用百菌清、乙磷铝锰锌等药进行烟雾熏蒸。

月季灰霉病

病菌繁殖温度2~21℃,最适15℃,空气湿度大和叶片上有水是发病的必要条件,在1~2日内即可发病,嫁接时为保湿覆盖,通气不良易发病,露地栽培雨多时易发病,栽培过密易发病。易感病品种:托斯卡尼、地平线、奥赛娜、纳欧米、雪山等。抗病品种:卡罗拉、红衣主教、坦尼克、维西利亚等。灰霉病在云南滇中地区周年发生,每年5~9月高温多雨期间发病较重,冬春干燥期间发病较轻。切花月季采收后储运期间,花朵呼吸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易发生灰霉病,花瓣产生病斑腐烂。

防治方法:与霜霉病的防治方法基本相同,调节控制大棚内的湿度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降,降低温棚(室)内空气湿度,减少叶面保湿时间,温棚(室)中注意通风,湿度不宜过高,在切花时期温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70%以下;在高温多雨季节,晴天要及早打开侧窗和天窗,雨天也要及早打开侧窗,以便温棚内通风排湿,降低温棚(室)内及植株间的空气湿度;冬春季夜间低温,在温棚(室)内结合热风加温,可以降低夜间低温棚(室)内植株及叶面上的凝结水,无加温条件的大棚在晴天的早晨,天亮后太阳出来之前要及时打开侧窗和天窗通风排湿,可防止早晨大棚上的凝结水直接滴到植株和花头上。下雨要防止大棚薄膜、水槽漏水,水滴直接滴到植株和花上诱发病害。在大棚内要及时清除病残,减少侵染来源,有病植株应从病症部位以下剪去。化学药剂防治有采用百菌清熏蒸及灰霉利、扑海因等喷雾。

月季根癌病

生育适温25~30℃,病原细菌通过伤口如虫咬伤、机械损伤、嫁接口侵入,一部分基因整合到寄主基因组上,即使消除了细菌肿瘤也不能消除,可随水传播,寄主范围广。月季根癌病以往在云南被误认为线虫。病害主要通过外购月季种苗传入。目前开始不断有种植户发现病害。月季根癌病的寄主广泛,李子、桃、苹果、葡萄易感染。这些果树种植过的土壤建议不种植月季。

防治方法:购月季种苗时注意检查根系,发现有病植株立即销毁;不要在有病地段栽培月季或进行彻底的土壤消毒,栽培地应排水良好;栽植前将根系浸入链霉素500万单位溶液中两小时;生物防治可用A.radiobacter品系K84喷洒病株,对植株无害;嫁接时工具进行彻底消毒,用开水加5%福尔马林或者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8~10分钟。田间病株可先用利刀清除病块,深达木质部分,然后用农用链霉素500万单位灌根,可抑制此病。

种植百科:杜鹃花瘿瘤病的防治方法


杜鹃花种植中免不了会有一些病虫害,要做好瘿瘤病的防治才能保证其生长收获。下面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杜鹃花瘿瘤病的防治方法。

杜鹃花瘿瘤病症状:对杜鹃花嫩枝、梢和叶片均可危害。叶片受害后边缘或全叶肿大肥厚,柿鲎椿虬肭蜃慈庵示āD壑芎笠嘀状笤龃殖扇庵示ǎ跋斐樯摇;ㄊ芎螅瓯砻婊虬枷荽こ霭咨圩疵共悖床【淖邮挡恪:笃冢ū浜郑菸崖洹

杜鹃花瘿瘤病病原:为半球状外担菌Exobasidium hemisphaer-icum Shirai,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外担菌目。

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在残体上越冬,翌年日平均气温升到10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即开始产生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侵染幼叶、嫩梢或花瓣。半个月后,病部开始变色枯萎,25天左右病叶完全枯萎脱落。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是第一次发病高峰期,9月下旬为第二次发病高峰期。

杜鹃花瘿瘤病防治办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春、秋二季摘除并销毁有病组织,冬季将杜鹃园的残体及时清除并集中销毁。

3、在3月上旬和9月中旬,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杜鹃花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杜鹃花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种植百科:茶花种植灰霉病的防治


茶花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片浓绿而有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下面介绍一下茶花种植灰霉病的防治。

近一两个月来,江浙一带高温高湿天气持续,由此引发的灰霉病导致花头腐烂,成为侵害一些鲜花尤其是茶花的杀手。

据了解,灰霉病主要危害鲜花、叶片及嫩枝,开始花瓣上出现水渍状小斑或花瓣尖部、边缘变成褐色,水斑迅速扩展,导致花瓣萎蔫、腐烂,最后整花褐变枯萎,在潮湿条件下可见灰绿色霉状物。

在近日举行的一次花艺论坛上,昆明通美花卉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玉阁提醒业内人士,高温高湿气候下要严防灰霉病。

他表示,染上灰霉病的鲜花表现为高温脱水、开放过快、花期短。灰霉病传染性很强,只要一株鲜花染上,马上殃及其他,而且这种病菌只可预防,无法控制。

为了预防灰霉病,最大限度减少鲜花损耗,王玉阁给业界人士支招。他表示,采购时一定要选择高品质鲜花,特别要观察花头是否已经有黑点。

茶花进店后要立即将包装纸板取下,如果有腐烂斑点的花瓣,应立即摘下。此外,鲜花要立即剪根2厘米,去除下部叶片,清洗后放入一定浓度的鲜花保鲜剂。由于夏季病菌旺盛,操作用的刀具等应封闭保存,花桶等盛花容器每周消毒一次。

以上就是茶花种植灰霉病的防治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我想每一个都非常喜欢花,种植花卉则是更进一步与花相伴的一种生活。侍弄花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你在种植过程上遇上麻烦了吗?花卉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种植百科:杜鹃花种植的病害防治”,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