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行业是现在比较火的行业,花是具备观赏价值的一种植物,种类繁多。花是代表美好的,每一种类的花代表的意思都是不同的。“爱花卉网”小编特向您推荐"花卉相关知识:黄秋葵的介绍",希望您看完这篇文章能够更加了解花卉行业。

黄秋葵别名羊角豆、羊角菜、咖啡黄葵。

黄秋葵是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它以嫩滑清香的蒴果供食用。可鲜销或加工出口。花可食用,也可观赏。根据果实颜色不同可将黄秋葵分为两种类型:黄秋葵和红秋葵。

一、起源与分布黄秋葵起源于非洲东北部,是非洲、美洲人喜食的蔬菜种类之一。非洲自古就有栽培记载。现在已分布世界各地。目前,以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南美洲的巴西、加勒比海地区,非洲的埃及,亚洲的印度、日本、泰国、斯里兰卡等地栽培最为广泛。20世纪初期我国曾从印度引种栽培,在上海宝山已有百年栽培历史。进入80年代后,各地相继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地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引种栽培,不过栽培地域多局限在大中城市和旅游城市郊区,如广州、漳州、长沙、南京、上海、合肥、扬州、北京、泰安等。

二、营养价值每100克可食嫩果含蛋白质2.5克、脂肪0.3克、糖类5.1克、纤维1.1克、灰分1.2克、钙65毫克、磷48毫克、铁1.0毫克、维生素A10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08毫克、维生素吼0.06毫克、维生素C20毫克。黄秋葵果实中含有大量的黏性物质,主要是果胶,阿拉伯树胶、半乳聚糖等,对保护胃肠,治疗胃肠炎、胃溃疡都有相当好的作用。正是有了这些黏性物质,才使得黄秋葵嫩果具有独特鲜滑可口的风味。黄秋葵花、种子和根可人药,用于治疗疮瘤等。

三、植物学特征主根和一级分枝较粗。茎直立,木质化程度高。有短秧和高秧之分。株高40—200厘米,具分枝。叶互生,叶大,掌状5裂,绿色黄秋葵或红绿色(红秋葵),最长可达40厘米,宽38厘米,叶缘锯齿状,浅至深裂,叶柄长10—45厘米,粗0.4-0.65厘米,总状花序。花两性,较大,径5—6厘米左右,单生于叶腋处。通常花萼5枚或10枚,绿色或紫色,条形。花办5枚,黄色,覆瓦状排列,基部紫红色。雄蕊黄色,多数,丝状,环绕在花柱周围。雌蕊柱头紫红色,5裂,花柱白色。子房上位,圆锥形,表面有茸毛,5.—10心皮,中轴胎座。果为蒴果,多为五角长圆锥形,商品成熟时,蒴果绿色或红色,多5裂,有黏液,长5—8厘米;生理成熟时黄褐色纵裂,长12—37厘米,径2—4.5厘米,种子多数,近球形,黑绿或绿褐色,直径约为0.5厘米。种子千粒重60—70克。

四、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黄秋葵喜温热气候。特别耐热,但是不耐低温,怕霜冻。发芽温度IO~C以上,发芽适宜温度28—30~(2,生长适宜温度:白天25-32~C,夜间14—20~12。能忍耐白天38T,夜间30~C以上的高温。只是在高温条件下,同化物质积累减少,叶片变小,坐果率降低。但仍能继续生长发育。·温度低于12~t2,植株生长几乎停滞。由于黄秋葵特别喜温耐热,因此,在华南地区推广种植黄秋葵,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2.光照—.喜光,光照弱,植株徒长。特别是高温、弱光下,植株坐果率很低。黄秋葵是喜温短日照植物,因此,黄秋葵适合长江以南地区栽培。在哈尔滨露地栽培黄秋葵,由于无霜期短,产量和效益低下,因此,很少有农民栽培黄秋葵。五、生长发育根据黄秋葵生长发育特点,可将其生长发育周期分成发芽期、幼苗期和开花期结果期3个阶段。;.重.发芽期从播种至子叶展平为止。时间6-10天,如果温度适宜(25-30~C),种子4~5天即可萌发。.

2.幼苗期;从子叶展平至第1朵花开始开放为止。历时40—55天。幼苗期在保证肥水的供应的前提下,晴天白天保持温度25-28~C,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3~(2,阴天相应降低3—4~C。

3.开花结果期从第1朵花开始开放至收获结束为止。时间肋-220天,早熟种在播种第4-5节就开始开花,从播种至始收50—75天。如果营养充足,以后每节都能开花结果。从开始至种子成熟需要30—40天,在开花结果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因此,要特别注意加强田间的肥水管理,注意植株调整,及时收获。;;

xZh52.cOm同步阅读

花卉行业相关:黄秋葵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早春利用保护地育苗。夏、秋栽培,生长期可持续到霜前。寒地和冷凉地可保护地内栽培,起到提前和延后供应的作用。例如,在我国的北方,大棚栽培可持续到10月底。

2.播种与育苗.我国北方可在4月中旬保护地内育苗。北京地区4月上中旬在日光温室或温床中育苗。上海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保护地内播种育苗。广州地区可于2月中旬简易保护设施内播种育苗。播前种子用30~C水浸种12—16小时,之后在25—30~C下催芽,3—4天后发芽。发芽后将黄秋葵播种在育苗盘上。覆土厚度1.5厘米,每亩用种量200—400克。育苗床土采用田土、锯末、草灰或腐熟马粪、人粪或鸡、猪粪,配比为6:3:1。当第1片真叶展开时,分栽至育苗床上。株距8—10厘米,行距10厘米,待植株展开4—5片真叶,株高12—15厘米时定植。定植前秧苗锻炼7-10天。苗龄30—40厘米。

3.整地做畦定植前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做畦,畦高10—20厘米,畦距25—35厘米,多雨地区宜选高畦。畦宽100—120厘米,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

4.定植终霜期过后即可定植。定植时间,北方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北京在5月中旬、上海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广州在3月中旬。春作定植时宜选晴天上午进行,这样有利于缓苗。

5.中耕除草封垄前至少中耕培土3次。缓苗后松土除草1次,以后每隔15-20天中耕培土1次。生育期内要防止草荒。特别是在幼苗期,要严防草荒。

6.施肥灌水黄秋葵生长势强、植株强大、生长期长,需肥量多,为了获得丰产,必须满足肥水的供应。在生长期要迫肥3-5次。开花后每隔20—30天追肥1次。前2-3天追施(1:8-1:10)稀粪,每亩并补充磷酸二氢钾25-30千克。以后可用0.1%-0.2%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旱季要常浇水,雨季应注意排水。

7.植株调整一般黄秋葵以主干结果为主。当主茎长至160—180厘米时,进行摘顶,这时侧枝全部除掉。如果单干整枝,则只保留主干。其余侧枝全部除掉。如果进行矮化栽培,则当株高肋—120厘米时去顶,每个侧枝保留2—3个果,然后打掉侧枝顶。采用矮化栽培,植物定植所需的营养面积要扩大。生育期内要及时清除老叶、病叶。

花卉相关知识:温室的介绍


 温 室

温室是花卉栽培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栽培设施,它能对光、热、水、气等环境因子进行全面的调节和控制。

一、温室分类

温室的种类繁多,我国大部分地区常见的温室大多根据不同用途、不同温度、花卉种类、覆盖材料等进行区分。

(一)根据用途分类

1.切花温室 用于鲜切花的周年生产,多为地栽温室,有良好的光照、加温、保温、通风、降温等条件,往往不注重温室的外观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栽培花卉。

2.盆花温室 用于生产和养护各类盆花,室内设有花架。

3.展览温室 陈列各种花卉专供展览、观赏之用,让游人参观增长知识或进行科普宣传。展览温室的外形较为美观、大方,室内宽敞。多建在公园、植物园、植物研究所或其他公共场所。

4.繁殖温室 专供播种、扦插、嫁接等繁殖用。其建筑形式多采用半地下式,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

5.促成温室 专供冬春两季花卉的促成栽培用。

6.人工气候温室 应用自动调温、调湿的电脑装置,应用人工光源等,不受地区和季节的影响,供栽培花卉或从事科学研究用。

(二)根据室内温度分类

1.高温温室 室温在18~32℃,主要栽培热带花卉,也可冬季生产切花。

2.中温温室 室温在12~25℃,主要栽培亚热带花卉,也可供播种、扦插用。

3.低温温室 室温在7~16℃,主要栽培原产亚热带和大部分暖温带的常绿花卉越冬使用,也可贮存不耐寒的球根及扦插月季等。

4.冷室 室温在0~10℃,是没有加温设施仅有保温性能的建筑物。可用于亚热带、暖温带植物越冬,也可用于水生花卉、宿根花卉的种株和球根花卉的种球越冬。

(三)根据植物种类分类

此类温室又叫专类温室,每个温室只养一种花卉。

1.兰花室 室内保持中温,需适当遮荫,有喷雾系统可保证90%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

2.菊花室 室内要求低温干燥环境。用于生产大立菊、塔菊等。

3.棕榈室 室内要求中温或高温,通风良好,夏季遮荫。

4.王莲室 室内要求高温,光照条件好,室内均为水面。

5.蕨类室 室内要求中温或低温,湿度大,需遮荫措施。

6.肉质多浆植物室 室内要求阳光充足,高温干燥,地栽用粗沙、小石等作基质。主要栽培仙人掌科和多浆植物。

此外,还包括山茶花室、杜鹃花室、秋海棠室等。

(四)据覆盖材料分类

1.玻璃温室 用玻璃作为覆盖材料,这是应用较普遍的材料。特点是透光性好,保温性强,使用年限长,但投资费用高。

2.塑料薄膜温室 用塑料薄膜作为覆盖材料,所用原料主要有聚氯乙烯、聚乙烯树脂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特点是透光性较好,保温性较强,投资费用低,但易老化、易附着灰尘。

3.聚碳酸酯中空板、波瓦板 聚碳酸酯类塑料制品属硬质材料,具有采光好、保温、轻便、强度高、抗击穿、抗破坏、易于设计造

型等特点。波瓦板厚度在1毫米左右,中空板有双层和三层结构,厚度8~12毫米。

花卉养殖:黄秋葵的功能特性及综合应用


黄秋葵属于锦葵科(Malvaceae)秋葵属(AbelmoschusMedic)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菜、药、花兼用型植物,用途广泛。主要以嫩果荚为供食部分,果实中含有粘性的糖蛋白和果胶等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蛋白质和钙质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是一种新型保健蔬菜。

1生物生态学特性

黄秋葵为直根系、主根发达;茎直立,基部易分侧枝。株高1.0~2.5m,因品种而异。叶呈掌状3~7裂,叶面有硬毛,叶缘有锯齿,叶柄细长中空,互生。花黄色,瓣基褐红色,具紫心,直径7~10cm,单生于叶腋中,通常自下而上逐渐开放。果实为蒴果,长角形,顶端尖细,呈羊角状,长8~20cm,嫩果覆有细密白色绒毛,有绿色和紫红色2种,老果灰褐色,木质化不可食;子房5~11室,每室有种子6~10粒,种子肾形,灰黑色至褐色,千粒重55~75g,发芽年限为3~5年。黄秋葵性喜光、温,耐热强,耐旱,不耐涝和严寒。种子13℃以下发芽缓慢,最适温度为25~30℃,故露地直播宜在土温较高时进行,南方为3—7月、北方5月下旬播种。植株生长发育适温25~28℃,月均温度低于17℃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生长不良。从播种至第1嫩果形成约需60d,整个采收期约3个月,7—8月为盛果期。在整个开花结果阶段要求光照、水分充足。对土壤适应性广,以耕作层深厚、土地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黏壤土为最好。忌连作,不宜以茄果类作物为前茬。对肥料要求氮磷钾齐全,生长前期主要施有机肥和复合肥,追肥也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

2分布

黄秋葵原产非洲,各大洲均有栽培,是日本、美国、印度等国家的重要蔬菜之一。我国于1990年开始从日本引种黄秋葵,多以出口为主,人们对其认识比较淡薄。据爱花卉网近年来我国南北都有发展趋势,各地均有黄秋葵的分布,栽培面积不断增加。种植较多的有台湾省、北京市及沿海各省市,现逐步引种到新疆、黑龙江、吉林、四川等省区。黄秋葵按果实横断面形状可分为五角型、八角型和圆果型。引入国内常见品种主要是五角型的琦玉五角、东京五角、新东京5号、南洋、清福、五福、台湾五星、三乡、长绿、翠娇等。在不同地区宜选的品种也不同,比如在长江及黄淮流域,宜选用高杆、绿色、长果形清福、五福等品种[1];海南三亚以五福黄秋葵品种表现优良最为突出[2];吉林地区则以广东黄秋葵、红秋葵、北京黄秋葵品种表现更好[3];黑龙江地区品种也宜采用五福和清福[4];四川省攀西地区则采用的高株型品种[5],内江和成都地区选用的是台湾五福和台湾五星品种类型[6]。

3功能特性

黄秋葵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黄酮、多糖等成分。国内对黄秋葵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测定主要有蛋白质测定、微量元素测定、黄酮类化合物测定等。

3.1氨基酸、蛋白质和脂肪

氨基酸主要是存在黄秋葵籽中,共18种氨基酸,主要有异亮氨基酸、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等。蛋白质和脂肪主要存在果荚中。嫩果含蛋白质22.98%,脂肪9.40%。老果略有变化,蛋白质15.78%、脂肪14.36%[7]。其蛋白质可促进智力发育,增强人体抵抗力。嫩果荚中内部还含有黏液,其中的黏性糖蛋白具有促进帮助消化、降低血脂、增强人的体力和耐力,保护肠胃、肝脏、皮肤和黏膜的作用[8]。

3.2微量元素

于颖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黄秋葵种子和蒴果皮,两者均含锌、锰、铜、铁、钙、镁。这些微量元素可以增强人体防癌抗癌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肺损伤。

3.3黄酮类化合物

方晴霞等[10]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为493nm下测定得到黄秋葵种子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8%。黄酮具有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样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影响内分泌系统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3.4碳水化合物

黄秋葵嫩果荚中含总糖19.92%、多糖2.00%、脂肪9.4%[7],且嫩果荚含有的黏液状物质,是由多聚半乳糖、半乳聚糖和阿拉伯聚糖与果荚的混合物。黄秋葵低脂低糖,是减肥佳品。黏液具有保持肠胃蠕动、防止便秘等保健作用,还可以增强人体耐力,补充能量。

3.5其他

黄秋葵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主要为维生素C、维生素A,能有效地保护视网膜,防止白内障产生,保健皮肤的作用。

4主要用途及开发

嫩果肉质柔嫩,黏质润滑,具有特殊香气和风味,可食用。黄秋葵根、茎、花、种子均可入药,对恶疮、痈疖有疗效,且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种子能提取油脂、蛋白质或作为咖啡的添加剂和代用品。

我国对黄秋葵的开发利用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是食用方面、黄秋葵的速冻与保鲜冷藏和黄秋葵茎叶作为蛋鸡饲料原料着色剂。而关于提取果胶、果荚水提液初步研究、叶片色素测定、榨取秋葵籽油、秋葵籽总黄酮测定、秋葵籽咖啡因的提取等,国内也在开始逐步研究,需加强其研究,并将其应用于食品业和工业开发利用中。

4.1食用

一是凉拌。将嫩果去蒂、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焯3~5min,再放入凉开水中冷却2min左右,切成薄片或细丝,加调料拌食。二是炒食。可与肉片、鱼片、虾仁等配伍。切去果蒂,放人沸水中烫1min,捞起切厚1cm的斜片待用。另取猪肉切片或其他肉类,放油锅中略炒后,再加入黄秋葵片,用旺火快炒,滴几滴醋,以减少粘滑性,加入调料后再炒几下,即可起锅装盘。三是做汤。先将肉类或鱼切成薄片,用适量酱油、料酒、盐、白糖、胡椒粉、淀粉等腌渍3~5min,然后放入沸水锅中,快熟时再放嫩果薄片,煮沸片刻即可。四是酸奶。制作黄秋葵汁,成熟黄秋葵果→去蒂→清洗→预煮→打浆→胶体→过滤→黄秋葵汁。以全脂奶粉和8%的黄秋葵汁为发酵原料,辅以稳定剂,7%的白砂糖,选用直投乳酸菌作为混合发酵剂。通过22MPa均质压力和30min的水合时间等工艺条件,得到黄秋葵酸奶。其色泽淡绿,凝乳结实,表面光滑,酸甜适度,口感细腻,清香协调[11]。五是软罐头。工艺流程:选择成熟、新鲜、脆嫩的黄秋葵→挑选长短、粗细等一致的→清洗→去蒂修整→采用1%Na2CO3进行碱液处理→在85~95℃下,热烫2~3min→真空硬化、保脆→漂洗→按每袋净重250g装袋→抽真空密封→121℃下进行15~20min杀菌→冷却→成品。软罐头清脆可口,呈青绿色,汤汁清晰,具有黄秋葵独特的滋味和气味[12]。 

4.2黄秋葵的速冻与保鲜冷藏

黄秋葵采收季节在5—9月,气温多在28℃以上,嫩果含水多,呼吸强,导致嫩果在数小时内就会重量减轻、纤维增多,2~3d即完全萎蔫或腐烂,给其运输、销售、贮藏、加工带来困难。需采用系列速冻工艺对黄秋葵进行保鲜冷藏,以便有效延长黄秋葵的货架期和有利于加工处理等。

基本工艺流程:原料挑选→整理→清洗晾干→以由2.0%N,O-羧甲基壳聚糖、252μg/mL6-苄氨基腺嘌呤(6-BA)及0.1g/kg脱氢醋酸钠混合制成的保鲜剂和脱乙烯剂(KMnO4)配合使用进行药物浸泡→沥干预冷→包装(最佳厚度0.02mm)→速冻→冷藏(1~3℃)[13]。此法无毒无害,可使黄秋葵保鲜30d,并保持其原有外观和风味。

4.3黄秋葵茎叶粉

黄秋葵叶片中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14],还含有粗蛋白17.47%,粗灰分13.48%,粗纤维10.9%,粗脂肪7.08%,无氮浸出物51.07%。可利用黄秋葵茎叶粉作为着色剂,天然安全又可充分合理利用黄秋葵。黄秋葵茎叶粉按比例直接添加于肉鸡日常配合饲料中,可显著提高鸡皮肤和脂肪的着色效果;但不显著影响鸡的日增重[15]。蛋鸡日粮中添加黄秋葵茎叶粉可显著改善蛋品质,提高蛋黄色泽级别。文昌蛋鸡的日粮中适宜添加量为2%~5%[16]。海兰褐蛋鸡的日粮中最适宜添加量为4%,还可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17]。黄秋葵生物产量高,叶粉生产成本低,天然安全,在蛋鸡饲养业中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了解花卉行业:黄秋葵病虫害防治


黄秋葵主要虫害是蚜虫、红蜘蛛、白粉虱和瓜绢螟。主要病害是苗期的猝倒病和立枯病。

(1)蚜虫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叶。蚜虫发生时,可用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1000-2000倍液叶面喷雾。

(2)红蜘蛛主要危害叶片。虫害发生时,可用70%克螨特乳油1000—2000倍液叶面喷雾。

(3)白粉虱多藏在叶前面,危害叶片。虫害发生时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用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叶面喷雾。

(4)瓜绢螟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将整个叶片吃掉,仅留粗的叶脉。在发病初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600倍液喷雾,或人工进行捕杀;以上药剂隔7—10天喷1次,共喷3—4次。

(5)猝倒病和立枯病主要在苗期发生。可采用药剂保护的方法防治。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茎和土表,或用20%甲基立枯磷(利克菌)3000,5000倍液喷雾表土至湿润进行防治。

花卉相关知识:银边翠的介绍


银边翠别名:高山积雪、象牙白、初雪草

原产北美南部草原,在中国大陆的大多数省区均有栽培等地也有分布。一年生草本,株高50-70cm,茎高60~80cm,茎直立,茎内具乳汁,全株具柔毛。叉状分枝,单叶互生,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茎顶端的叶轮生,入秋后,顶部叶片边缘或全叶变白色,宛如层层积雪。杯状花序着生于分枝上部的叶腋处,有白色花瓣状附属物,花小,单性,无花被,雌花单生于花序中央,子房有长柄明显伸出,花期6-9月。蒴果扁圆形,银白色,果熟期7-10月,种子有种瘤突起。

银边翠生长习性银边翠的适应性强,生长健壮,喜温暖、阳光充足而高燥的环境,但不耐寒、忌潮湿,对土坡肥力要求不严,只

需疏松诽水良好即可。

银边翠繁殖方法银边军以种子进行繁殖。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在露地苗床播种。播种后覆土、浇水,保持土壤湿度,约经7—14天发芽。待苗长到4cm高时,进行一次移栽。当苗长到6—8cm高时,即可上盆定植或移人花坛定植。

银边翠苗定桓后,每月中耕除草一次,并结合中耕除草施追肥,直至6—7月桓株分枝强盛时停止。

银边翠若是在花坛直播栽培,待苗高6-8cm时要及时间苗,保持株距20—30cm,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空间。

花卉相关知识:花卉花期控制技术介绍(一)


所谓花期控制,是指除在正常的栽培条件下使之自然开花、结果之外,还可以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和非正常的栽培条件,使之提前、延迟或连续开花。

掌握花期控制技术,对于冬春两季鲜花的供应,尤其“十一”、“五一”、“元旦”、春节等节日用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物控法

(一)增温处理

1.增温促使提前花期 在冬春两季,增加温度可使草花提前开花。如秋播花卉瓜叶菊、雏菊、三色堇等,在冬季5℃条件下经过花芽分化之后,在15℃以上温度便能迅速在冬季开花。若在不加温的塑料棚内越冬,由于入春后大棚内升温较快,在3~4月间即可盛开。

有些木本花卉,如牡丹、西府海棠、榆叶梅等,在花芽形成之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休眠和在高温条件下始能开花。它们在七八月份高温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翌春气温较暖,花芽萌动,如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四川彭县的牡丹名扬天下,每年“五一”牡丹花展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中外游客。但在很多地区,可在每年春节的元宵花市上目睹牡丹花的娇姿。在秋季落叶之后上盆仍置于露地,经过低温阶段之后,在距春节60~70天之前,移入室内,逐渐给以5℃→10℃→20℃→30℃的递增温度,并注意通风、浇水、施肥,它便能在春季开放。

2.增温延长花期 有些夏季高温条件下开花的花卉,入秋温度下降后即停止开花,但如能保持其开花所需的温度则可继续开花,延长观赏期。例如,白兰花、米兰等,从9月份开始将其环境温度保持在25℃左右,它们在国庆节期间便能再次开花。

(二)降温处理

1.延迟休眠,推迟花期 一些早春开花的花卉,需经冬季低

温休眠之后才开花,如在春季继续给予低温,就能延长其休眠期而20推迟开花,如春鹃类品种,冬季置于10℃左右的室内,则四月中旬开花;冬季置于6~8℃左右的室内,四月份置于12~15℃室内,并增加遮荫设施,则5月开放。

2.降温延缓生长发育,推迟花期 对于花芽已经发育完全或已进入初花期的花卉,把它置于低温环境中,可使其花期延迟。如已现蕾的菊花、荷花、玉兰、八仙花、瓜叶菊、山茶等。

3.防止夏眠,延长花期 有夏眠习性的花卉,如仙客来、天竺葵等,夏季的高温可造成其休眠不再开花,可通过降低温度,达28℃以下即可防止休眠,开花不断。

4.低温春化,促使顺利开花 二年生草花如雏菊、金盏菊、三色堇等经过冬季低温春化,春季自然开花。若春播没有经过低温,不能通过春化阶段而开花不良。如将春播二年生草花的幼苗或萌发种子,放在0~5℃低温下处理则正常开花。

5.降温促进花芽萌动 有些花卉,花芽形成之后不立即开花,需经过低温阶段花芽才能萌动。如桂花,花芽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形成,需经较低温度才能萌动,如将它置于温度为18℃的环境中4~6天,则花芽开始萌动而开花。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花卉相关知识:黄秋葵的介绍》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知识介绍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