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了解花卉行业:波尔多液的配制",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波尔多液为无机铜杀菌剂。有效成分的组成是CuS04'xCu(OH)2·YCa(oH):-zH20。一般呈碱陛,有良好的黏附性能,宜现配现用或制成脱水波尔多粉。

波尔多液为保护性杀菌剂,通过释放可溶性铜离子而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在酸性条件下,铜离子大量释放时也能凝固病原菌的细胞原生质而起杀

菌作用。持效期长,广泛用于防治蔬菜、果树、棉、麻等作物的多种病害,对霜霉病和炭疽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叶部病害效果尤佳。

[波尔多液的配制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了解波尔多液的性质,并掌握配制优质波尔多液的方法。[仪器设备]量筒50mL2个、100mL4个;烧杯150mL6个、250mL2个。

[波尔多液的配制药品]

硫酸铜、生石灰。[农药配比]硫酸铜:生石灰:水=1:1:100。

[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

1.硫酸铜和石灰乳母液的配制

母液I:2%硫酸铜200mL。称取4.0g硫酸铜,放入250mL烧杯中,先加少量水,待硫酸铜晶体完全溶解后,再稀释到200mL,备用。

母液II:2%石灰乳200mL。称取4.0g生石灰,放人200mL烧杯中,加少量水,静置15min,不要搅拌,使其完全乳化成膏状,然后加水稀释,用纱布过滤,转

移至250mL烧杯中,制成2%石灰乳,备用。

2.比较波尔多液的悬浮性

不同的配制方法对波尔多液的悬浮性有很大影响。按下表的方法配制波尔多液。配制好后立即倒入100mL量筒中,带上手套,用手掌盖紧量筒口,来回倒5次,

静置,观察不同配制方法得到的波尔多液质量,30min后比较沉淀情况(注意4组要同时来回摇匀,以便比较结果)。

3.波尔多液质量的检查

(1)沉降速度:波尔多液悬浮胶粒沉降的快慢,可以作为质量检测的指标。质量好的波尔多液悬浮胶粒的沉降速度缓慢。观察各种配制方法悬浮胶粒沉降的速

度以比较波尔多液的质量。

(2)检查水溶性铜:将磨亮的铁丝插入波尔多液中,检查铁丝上是否有镀铜现象。

(3)检查波尔多液的pH值:用广泛pH试纸检查波尔多液的酸碱性。

XZh52.coM延伸阅读

了解花卉行业:非洲茉莉


别称:灰莉木、箐黄果

科属:马钱科

学名:Fagraeaceilanica

分布:我国南部及东南亚等国

分类:马钱科灰莉属常绿(攀援)灌木或小乔木。

型态:常绿蔓性藤本,茎长可达4公尺,叶对生,长15公分,广卵形、长椭圆形,先端突尖,厚革质,全缘,表面暗绿色,夏季开花,伞房状集伞花序,腋生,萼片5裂,花冠高脚碟状,先端5裂,裂片卵圆状长椭圆形,花冠筒长6公分象牙白,蜡质,浓郁芳香,蓇葖果椭圆形,大如土芒果,种子顶端具白绢质种毛。

非洲茉莉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在庭院中、阳台上都能种植。

非洲茉莉枝条色若翡翠、叶片油光闪亮、花朵略带芳香,花形优雅,每朵五瓣,呈伞状,簇生于花枝顶端。花期很长,冬夏都开,以春夏开得最为灿烂。清晨或黄昏,若有若无的淡淡幽香,沁人心脾。

非洲茉莉是原产于我国南部及东南亚等国的马钱科灰莉属常绿(攀援)灌木或小乔木。原名华灰莉木(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云南植物志》等书),别名还灰莉木、箐黄果等。它与木樨科的茉莉相似之处仅仅是叶片对生、花有香味,由于灰莉木的谐音与茉莉相似,也为了使名字好听,便于销售,所以花商给它起了个新名字“非洲茉莉”。

非洲茉莉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在园林中可长至5至12米,常附生;叶对生,草肉质,长圆形、椭圆形至倒卵形,长7至13厘米,宽3至4.5厘米,顶端渐尖头;上面深绿色,背面黄绿色。花序直立顶生,有花1至3朵,有极短的总花梗,花冠白色,漏斗状,有芳香,上部5裂,整个花冠呈小喇叭状。

它性喜温暖,好阳光,但要求避开夏日强烈的阳光直射;喜空气湿度高、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冷、干冻及气温剧烈下降;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最佳;它的萌芽、萌蘖力强,特别耐反复修剪。花期5月,果期10至12月。

繁殖

1.播种

宜于10至12月间采集成熟的果实,脱出种粒后,将其撒播或行播于疏松肥沃的沙壤苗床上,覆土厚度2至3厘米,并加盖稻草或地膜保温防寒,或将其种子沙藏至种粒裂口露白后再行播种。秋末冬初播下的种子,要到来年春天才能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去覆草,加强水肥管理;入夏后搭棚遮阴,可望培育出干形较好的高大植株。

2.扦插

自4月底开始至10月均可进行扦插育苗,但最好在6至7月的梅雨期扦插,生根效果比较理想。剪取1至2年生健壮的枝条作插穗,穗长12至15厘米,带2至3个半片叶,下切口最好位于节下0.2至0.3厘米处,将其扦插于泥炭土、沙壤、蛭石或黄心土中,但以泥炭土的生根效果最好,蒙罩塑料薄膜保湿,晴好天气时注意搭棚遮阴,1至2个月后即可生根,成活率可达80%以上。

3.分株

3至4月间,当植株刚开始萌动时,将丛状植株从花盆中脱出,或将地栽的丛生植物从土中掘起,抖去部分宿土,在根系结合薄弱处,用利刀切割开来,使每丛至少带2至3根茎干,并带有一部分完好的根系,分别将其另行地栽或盆栽。再则,它靠近地面的根系上会长出许多萌蘖,可将其从根部带萌蘖截断后另行栽种,也非常简单方便。

4.压条

①低压,南方地区在4月份,将其基部萌生的2至3年生健壮枝条的中下部进行环状剥皮或刻伤后,强行按压埋入地面已开挖好的沟槽中,上覆厚土,约40至50天后即可生根。到7至8月间,再将其与母株剪离分开,另行地栽或盆栽,此法在生产中应用比较普遍。

②高压,北方地区的盆栽植物于4月底出房后,在2年生健壮枝条的节下0.5厘米处,进行环状剥皮,剥皮宽度约为枝条粗度的3倍,再用塑料薄膜包裹湿泥苔或泥炭于环状剥皮处,土团上端留有接水口,维持土团湿润,2至3个月后即可生根。爱好者可用此法少量繁殖馈赠花友。

管理要点

1.温度

非洲茉莉在气候温暖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生长适温为18℃至32℃,夏季气温高于38℃以上时,会抑制植株的生长;华南部分地区地栽可以露地越冬,长江以北地区盆栽则要求冬季棚室温度不低于3℃至5℃。

2.光照

非洲茉莉喜阳光,原生环境多为半阴状态,华南地区地栽作庭园绿化树,最好选择有侧方蔽荫的场所;长江以北地区盆栽,春秋两季可接受全光照,夏季则要求搭棚遮阴,或将其搬放于大树浓荫下,至少要避开正午前后数个小时的直射光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6至7月间久雨后遇到大晴天,气温猛然上升,光照非常强烈,一定要做好遮阴工作,防止幼嫩新梢及嫩叶被灼伤。公共场所的盆栽植株,要求有较充足的散射光,或放在靠近窗边的位置,不宜过分阴暗,否则导致叶片失绿泛黄或脱落。

3.水分

无论地栽或盆栽,都要求水分充足,但根部不得积水,否则容易烂根。春秋两季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度;梅雨季节要谨防积水;烈日炎炎的夏季,在上、下午各喷淋一次水,增湿降温;冬季对于室内的盆栽植株,以保持盆土微潮为宜,并在中午前后气温相对较高时,向叶面适量喷水。春、夏、秋三季,在施肥正常的情况下,如盆栽植株下部叶片发黄脱落,很有可能是因为积水烂根,要及时翻盆换土;夏季,若疏于浇水,使新抽嫩梢萎蔫下垂时,不能马上给盆土猛浇水,而是先给叶片喷一些水,待叶片稍有恢复后,再给盆土浇适量的水。

4.土壤

南方地区栽种要求种植地点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北方盆栽,可用7份腐叶土、1份河沙、1份沤制过的有机肥、1份发酵过的锯末屑配制。生长季节每月给盆栽植株松土一次,始终保持其根部处于通透良好的状态。另外,对盆栽植株可每隔1至2年换土一次。

5.肥料

盆栽植株在生长季节每月追施一次稀薄的腐熟饼肥水,5月开花前追一次磷钾肥,促进植株开花;秋后再补充追施1至2次磷钾肥,平安过冬。北方地区盆栽,为防止叶片黄化,生长季节在浇施肥时添加0.2%的硫酸亚铁。地栽定植时要施足基肥,秋末在根系外围开沟埋施饼肥,每株0.5至1公斤;

病虫防治

1.病害

①炭疽病多发生在嫩枝和叶片上,上有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凹陷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至灰褐色,上生稀疏的黑色小粒点,为其分生孢子盘。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2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的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0天交替喷洒一次,连续3至4次。

②日灼病盛夏酷暑在搭棚遮阴不到位的情况下,盆栽非洲茉莉的嫩梢和幼叶易发生日灼,表现为叶片上多生灰白色或浅白色的灼伤斑。防治方法:采用遮阳网遮阴,适当调换位置;高温干旱季节,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必要时向叶面淋水;对已发生灼伤的植株,及时将其搬放到阴棚下,剪去已灼伤的嫩梢和幼叶,加强水肥管理,使植株尽早恢复健康。

2.虫害

非洲茉莉偶尔也会发生食叶性害虫,如短额负蝗,造成植株叶片上出现较多的孔洞或缺刻,应及时喷洒90%的敌百虫晶体800倍液,予以杀灭。

了解花卉行业:吊竹梅的养殖方法


吊竹梅

吊竹梅繁殖方法:吊竹梅常用扦插繁殖。于春秋季摘取壮茎数节插于湿沙中,成活容易。为了使株型美观,上盆时要把5、6株合栽。

吊竹梅栽培技术要点:1.培养土宜选用中性培养土或观叶植物培养土。

2.春、夏、秋三季每15〜2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或复合化肥,温度低时停止施肥。

3.中生花卉,浇水要间干间湿,生长期间保持盆土湿润,冬季要控制浇水。

4.吊竹梅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若空气干燥,叶片常易干,叶尖焦枯。因此,生长季节应注意经常向茎叶上喷水,以保持空气湿度。

5.春、秋季节宜放在室内靠近南面窗户附近的地方培养,夏季宜放在室内通风良好且具有明亮的散射光处。

6.为保持其枝叶丰满,茎长到20〜30厘米左右时,应进行摘心以促使分枝,否则枝条长得细长,影响观赏效果。

7.栽植两年后应将老蔓剪去,春季翻盆1次,促使萌生新蔓。

吊竹梅主要病虫害:生长强健,病虫害少。

了解花卉行业:桧柏的繁殖方法


一、采种选种种子

在每年十一月中下旬成熟,一、二月后自行脱落。苗木珍贵,种子缺少、故在丰年必须组织雄厚工力在一、二月间大力采集。该树种子与花蕾同时挂在树梢,在采种时莫采花蕾。花蕾小,白色多浆,风摇不落,内无种子。成熟果实紫黑色,表面白粉残存无几,体大,风摇竿打极易脱落。一、二月间采集最好,种子已充分成熟,尙未脱落,迟则被鸟食或散落土中与草内。

采种方法:地面平坦光滑之处扫集落果,筛去泥土,捡出落叶、草棍等杂物运回。或者用竿打,手捋均可。地面杂草太多时,可铺采种布,使种子落在布上收集自可简便。

选种:种子采下后运回苗圃,摘去枝叶,去掉杂质,然后碾压,曝晒风干,剔去果肉即得净种。

桧柏果实为肉质球果,富含松脂,有粘性,味芳香。每百市斤球果可得净种20-25市斤。每市斤净种约2万余粒。每升重1.1市斤。种形极不规则,大小不均。种皮厚而坚^硬,幷含有松脂,透水困难,影响种子的萌发。种子发芽率只有70%以上,约有20-30%空壳。种仁含有丰富脂肪。有隔年发芽的习性。

贮藏:选出净种加沙2倍或3倍混合均匀堆在深30厘米宽1米之沙藏沟中,任其风吹雨淋,无须翻倒,以待秋播或春播。若在八月雨季播种时贮在麻袋,存在种子库中即可。

二、播种:

(一)夏播:七、八月间雨季播种。播时采用低床,床背要坚实,床心要翻松打平,开沟深浅要一致,复土不宜太厚,1-1.5厘米即可。用种量每10平方米1.5-2市斤。在播种同时要施毒饵以防地下害虫。播后轻轻按压,令种子与土密接然后薄薄复―层稻草。每10平方米产苗500-700株。

(二)秋播:经沙藏的种子到一月中下旬筛去细砂即可播种。方法同上。

(三)春播:沙藏春播之种子在二月上中旬宜翻倒一、二次。播种方法同前,但必须早春进行,二月下旬或三月上旬必须播完。宜早不宜迟,迟则在沙藏沟中萌发造成损失。

各期播种的比较:

1.所谓早春播种,是指已经经过沙藏促芽的种子,而非新采来的种子。新采收的种子未经过沙藏或用其它方法促芽,即行春播时,当年不能发芽。荒废,一年土地,损失很大。在此一年中,苗区内需要除草,保护,幷且苗床经风吹雨打床背塌陷,床心板结坚实,翌春幼苗出土率也会大大降低。经过沙藏的种子春播最合理想。因为种子在沙藏期间占地小,管理方挺,播后能迅速发芽出土,减少播后的管理,出苗整齐一致,生长均匀,产苗量也高。

2.夏播:未经沙藏的种子,在有空闲土地的情况下,可以在七、八月间进行夏播。夏播可以减少沙藏处理的手续,不必耽误春季播种太迟而发芽所造成的损失,幷可减轻义春季劳力紧张情况。

缺点:播后距幼苗出土的时间太长,浪费本地。播种区域要细心照顾。地面易板结坚实,种子发芽率降低。

3.秋播:沙藏秋播,种子发芽率高,又可避免春季种子在沙藏沟中萌芽,因为此秋播比较恰当。只是冬季要加强管理,禁止人畜践踏。春季易发生地下害虫。

了解花卉行业:仙客来的种植技术


仙客来不仅花名优雅,而且盛开的花朵极为美丽。在家庭养殖中,很多人喜欢将其放在书房或者客厅中。它的花期可持续半年之久,颇受人们喜爱。但仙客来不耐寒,也不耐高温,喜湿润、又怕积水,喜光、但忌强光直射。现将仙客来的养殖和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选种

精选种子,选择饱满有光泽无病虫害的褐色种子,当年采收的种子放入50mg/kg的GA3(赤霉素)与500mg/kg的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混合液中浸种24小时,然后控净水,在清水中冲洗干净,控水晾干表面的水分。然后播种,比未浸种的种子提前开花10天左右。

2盆土

仙客来要求肥沃、排水通畅的微酸性土壤,对于土壤长期不管理或管理不科学,会使仙客来生长不良,开花少,颜色暗淡,降低或丧失观赏价值。盆栽以疏松肥沃的营养土为好。每隔10天左右追1次腐熟稀薄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到现蕾后,增施2次0.1%的硫酸二氢钾。另外还要适时换盆,一般9月中旬休眠球茎开始萌芽,即刻换盆,盆土不要盖没球茎。刚换盆的仙客来球茎发新根时,浇水不宜过多,以防烂球,盆土以稍干为好。

3温度

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仙客来不耐高温。温度过高会使其进入休眠状态。因此,温度对仙客来影响极大。一般情况下,仙客来适宜生长在白天20℃左右,晚上10℃左右的环境条件下,幼苗期温度可稍低一些。最适宜生长的温度15℃左右。生长和花芽分化的适温为15~20℃,湿度70%~75%;冬季花期温度不得低于10℃,若温度过低,则花色暗淡,且易凋落;夏季温度若达到28~30℃,则植株休眠,当气温高达30℃以上时,仙客来叶片就会出现发黄脱落、花谢而无观赏价值;若达到35℃以上,则块茎易于腐烂。这时将植株置放在通风良好的朝北阳台或屋檐或廊下或避雨荫棚,停止施肥,控制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如长期干燥,会使根系干瘪坏死,球茎萎缩失水死亡。此外,花芽分化和花梗伸长时温度稍低一些,有利于开花。仙客来在夏季因气温高而进入休眠阶段,如果创造低温条件,可以不休眠,有利于开花。

4浇水

仙客来夏季进入休眠时,要减少对休眠球茎的浇水,秋季上盆和翻盘后要浇足水,并逐步要增加肥水,保持土壤湿润,冬季减少水量。浇水时不要使水分沾在花芽及嫩叶上,以免腐烂,影响开花。浇水时间在上午10:00~12:00为宜,水温和基质温度要尽可能接近。

5加强肥水管理

5.1施肥时期

在仙客来的年生长周期中,各个时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钾的吸收高峰在5~9月份,氮和钙的吸收高峰在8~10月份,镁的吸收高峰在9~10月份。所以,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季节变化,在不同的月份适当增加不同元素的供应量。如在9~10月份可以叶面喷施0.2%尿素和0.2%硫酸镁混合液,以供仙客来生长所需。

5.2施肥时间

追肥时间一般应选择在晴天、温度较为适宜的上午为宜,中午不要施肥,下午也尽量不施肥。因为下午施肥(尤其是液肥)容易使植株的夜间湿度增大,引起病菌浸染侵害,影响植株健康。

6病虫害防治

6.1仙客来根结线虫病

此病的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等。土壤中的幼虫直接侵染根系,形成根结;受害植株的地上部分生长不良,叶片皱缩、变小,叶色变黄;植株矮小,甚至整株死亡。线虫随土壤、水流、肥料、种苗传播。防治方法:①加强检疫,防止带虫苗进入;②选用克线磷、二氯异丙醚、丙线磷(益收宝)、苯线磷(力满库)、棉隆(必速灭)等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③将染病种球在46.6℃水中浸泡60分钟或在50℃水中浸泡10分钟杀死线虫;④与禾本科植物轮作,间隔2~3年。

6.2仙客来虫害

仙客来虫害主要有棉蚜、桃蚜及侧多食跗线螨。被蚜虫为害的植株常发生不规则的卷叶,造成营养不良。受螨害的植株叶片变厚变脆、卷曲且凹凸不平,嫩茎稍扭曲畸形。植株受虫害后花量减少、花期缩短,且蚜虫、螨虫传播病毒,造成病毒病。防治方法:①保护利用天敌。如寄生性的日光蜂、蚜小蜂,捕食性的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寄生菌制剂灭蚜菌等。均对蚜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②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由于蚜虫对黄色的趋性,涂不干性粘胶黄色塑料板可诱杀大量的有翅蚜。③药剂防治。50%辛硫磷或40%氧化乐果1500倍液、莫比朗或吡虫啉2000倍液、1.8%爱福丁5000倍液杀蚜虫。5%尼索朗或特螨克威2000倍液、5%卡死克1500倍液、速螨酮4000~5000倍杀螨。由于蚜虫、螨虫易产生抗药性,因此要轮换使用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④在种植管理中增强温室的通风性,亦可减少虫害的发生及减轻虫害的发生强度。

为了提高仙客来的观赏价值,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在种植、培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结合各项种植技术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

了解花卉行业:紫罗兰的介绍


紫罗兰

别名:草桂花、草紫罗兰。

科属:十字花科,紫罗兰属。

形态特征:亚灌木状二年生草本,茎基部木质化,直立性,有时有分枝,株高30~50厘米,全株被灰色星状柔毛。单叶互生,矩圆形或倒披针形,先端圆钝,全缘。总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紫红色,有芳香,花期4~5月。角果圆柱形。

生态习性:原产南欧地区,性

喜温和气候,忌酷热和严寒,适宜44肥沃、湿润及深厚土壤。

栽培管理:采用播种繁殖,一般早春温室播种,夏、秋季开花,或秋季播种,早春在温室开花。幼苗移植或翻盆时注意保护根系,冬季入温室越冬。生长期追肥2~3次,为避免徒长,应少施氮肥,以磷、钾肥为主,宜用稀薄的麻枯水或猪粪水。

根结线虫病可用3%呋喃丹防治,霜霉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喷洒防治。

紫罗兰花序大,色彩鲜艳且芳香,适宜布置春季花坛和花境,也可作盆栽观赏或作切花。

了解花卉行业:雪松的繁育技术


分布: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1300〜3300米的地带。辽宁、大连以南各大城市均有栽培。

生长习性:喜光,有一定耐荫能力,喜温凉湿润气候,有一定耐寒能力。深根性,耐旱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喜土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忌积水,怕炎热。抗烟能力弱,二氧化硫气体会使嫩叶迅速枯萎。

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树体高大,树形优美,树冠秀丽,高雅古朴,苍劲挺拔。宜孤植于草坪、建筑物前庭、广场中心或大建筑物的两旁及园门的入口等处。列植于园路的两旁,形成甬道,极为壮观。木材又可蒸制香油,涂抹皮茸,有防水浸之效。

繁育技术:播种、扦插及嫁接等方法均可繁殖。

播种繁殖:球果采下,脱粒。于3〜4月播种,播前浸种傕芽,捞出阴干后播种,为节约种子可点播,行距15厘米,株距5厘米,播后覆土2厘米,盖草,约半月后可陆续出土,一月后可出齐。每667米2播种量约5千克。土壤应事先消毒,苗木出土后搭棚遮荫,保持一定湿度,并喷洒1%硫酸亚铁或波尔多液,防止立枯病,加强管理,生长季节应注意中耕、除草、灌水,并酌施追肥,冬季应防寒,两年生幼苗即可移栽培育,注意勿伤主根,.否则会影响生长。

扦插繁殖:以早春3月中旬发芽前为最好,也可雨季扦插,采健壮幼龄实生母树上一年生枝作插穗,幼龄母树以树冠中部枝条的插穗成活率髙;而年龄较小的母树则以树冠上部枝条的成活率高,注意以实生苗枝条上的插穗成活率最高。插穗长度12〜15厘米,剪下后及时用清水洗净,切忌扯裂或压破条踵,插条剪口要削平。插于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扦插前先把插床用清水浇透,并喷洒托布津或高锰酸钾,进行土壤消毒,株行距为6厘米X10厘米。将插条下部叶除掉,基部在萘乙酸500毫克/千克水溶液中浸5〜6秒后立即插入土中,人土深度一般为插穗长的1/3或1/2。随插随喷水,以防插条失水。由于雪松带枝叶扦插,经不起高温、干燥、日晒、风吹等不良环境影响,插后要充分喷水,搭设荫棚,并在向阳面加设遮荫帘。生根后注意通风,两年后即可移植。

常受红蜡介壳虫、牡蛎介壳虫、红蜘蛛等危害,并有锈病出现,应注意防治。

了解花卉行业:宿根花卉的养护管理措施


1灌溉

宿根花卉虽然可以从天然降雨中获得所需要的水分,但是由于天然降雨的不均匀,常常不能满足宿根花卉的生长需要。特别是干旱缺雨的季节,对宿根花卉正常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灌溉工作是宿根花卉养护管理的重要环节。

灌溉用水以软水为宜,避免使用硬水,最好用河水、池塘水和湖水。井水温度往往和地面温度相差较大,一般应抽取存放一段时间后,再行使用;工业废水常有污染,对植物有害,不可利用。

宿根花卉幼苗期,因植株过小,宜使用细孔喷壶或雾状喷灌系统喷水,以免水力过大将小苗冲倒并玷污叶面。幼苗栽植后的灌溉对成活关系甚大,幼苗会因干旱而使生长受到阻碍,甚至死亡。一般情况下在移植后要随即灌一次透水;过3~4天后,灌第二次水;再过5~6天,灌第三次水。灌水完成后要及时松土。有些在盛夏易染病的宿根花卉应控制环境湿度。

2施肥

宿根花卉养护中养分管理可参考绿地养护一章。应强调的是宿根花卉属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对肥料养分更敏感。宿根花卉和草坪也有区别,如果土壤养分不足、不全面,则会严重影响其开花,影响景观效果。

2.1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常用的有厩肥、堆肥、饼肥、骨粉、动物干粪等。有机肥对改进土壤的物理性质有重要作用。通常宿根花卉堆肥施用量为1~2.25千克/平方米。厩肥和堆肥常在整地时翻入土内,饼肥、骨粉和动物干粪可施入栽植沟或定植穴的底部。目前在宿根花卉栽培中也开始采用无机肥料作为部分基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2.2追肥

追肥是补足基肥的不足,以满足宿根花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常用的有化肥,是好施用复合肥,如泥炭土、饼肥(水)等。在生长旺盛期及开花初期,可在叶面喷施化肥,施用浓度一般不宜超过0.1%~0.3%。叶面施肥常用的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等。

宿根花卉在幼苗时期的追肥,主要目的是促进其茎叶的生长,氮肥成分可稍多一些,繁殖生长期,应以施磷、钾肥料为主。宿根(球根)花卉追肥次数较少,一般只需追肥3~4次,第一次在春季开始生长后;第二次在开花前;第三次在开花后;秋季休眠后,应以堆肥、厩肥、豆饼等有机肥料,进行第四次追肥。

3中耕除草

松土和除草是花卉养护的重要环节。种植土壤表层因降雨、浇水施肥等因素的影响,会逐渐板结而妨碍土壤的透水通气性能。松土的目的是为宿根花卉的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创造良好的条件。松土的深度依宿根花卉根系的深浅及生长时期而定,以防伤及花卉根系。松土时,株行中间处应深耕,近植株处应浅耕,深度一般为3~5厘米。中耕作业、除草和施肥作业同时进行。

杂草和花卉争水争肥,严重影响园林景观,必须随时清除。按人工除草要求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不留种子,不留后患。除草不仅要清除栽培地上的杂草,还应将附近环境中的杂草除净。多年生杂草必须连根拔除。最好不用化学除草,很少有专门保护宿根花卉的除草剂,而且对其他的园林植物威胁很大。此外采用“地面覆盖”,如草炭、塑料地膜等可防止杂草发生。

4修剪整形

很多宿根花卉一般不用修剪,自然生长,不用人为控制。有一部分宿根花卉品种花叶并茂,枝条生长迅速、茂密,自然生长植株较高,下部枝叶枯黄,植株易倒伏、杂乱,可通过适当的低剪使高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使枝叶细腻、花枝增多、花数增加、花期一致。有些花卉为了表现其独特的观赏特点,必须采取一些修剪措施。其修剪的手法主要是摘心、除芽、捻梢、曲枝、去蕾、修枝等。如菊花摘心可除去过多的腋芽,限制枝数的增加和过多花朵的萌发,促进花芽形成,扭枝手法常用在立菊的整形时,把强壮直立的枝条向侧方压曲,弱枝则扶之直立;去花蕾是指除去侧蕾而留顶蕾,菊花、大丽花多用此法;修枝就是在宿根花卉开花后,对不具备观赏价值的残枝、残果及枯枝、病虫害枝等剪除,从而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的消耗。

宿根花卉整形的形式一般有:单干式、多干式、丛生式、悬崖式等。整形的形式要根据宿根花卉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观赏的需要而定。

单干式:只留一个主干,不留分枝,如独头大丽菊和独本菊等。这种方法可将养分集中供给顶蕾,培养大而鲜艳的花朵,可充分表现品种特性。

多干式:留主枝数个,每一枝干顶端开1朵花,开花数较多。如大丽菊、多头菊、牡丹等。

丛生式:通过植株的自身分蘖或生长期多次摘心修剪,促使发生多数枝条。全株成低矮丛生状,开花数多。如早小菊、棣棠等

悬崖式:使全株枝条向同一方向伸展下垂,有些可通过墙垣或花架悬垂而下。多用于早小菊类品种的整形。

5防寒越冬

宿根花卉防寒越冬是一项保护措施,保证其越冬存活和翌年的生长发育。宿根花卉适应性较强,如萱草、玉簪、菊花、牡丹、月季等都可在露地条件下安全越冬。但也有一些花卉如大丽菊、美人蕉、菖兰等虽有一定的御寒能力,但不耐低温,冬季就应加强防护。防寒对于宿根花卉讲,就是有针对性地保护其根茎生长点和那些蘖芽。

防寒方法很多,常见应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①覆盖法。在霜冻到来前,在地面上覆盖干草、落叶、泥炭土、蒲帘、塑料膜等,直到翌年春晚霜过后去除覆盖。②培土法。有些花卉在冬季来临时,地上的部分全部休眠,但根茎生长点还在缓慢生长,如芍药、牡丹、八仙花等。可在这类花卉根部周围培土,起到保温、保墒作用。③灌水法。秋季浇灌冻水,保护根茎越冬。早春提早浇灌返青水,防倒春寒,既可保墒又可提高地温。④保护地越冬。有些球(块)根类宿根花卉如大丽菊、菖兰、美人蕉等在冬季土温降至0℃以下时,地下根茎部分会被冻伤。常用做法是掘出,放入低温冷窑或室温下保存,用木屑、沙、草炭等通气基质堆放保持一定潮湿度,贮藏于5~10℃的温度环境下越冬。

6病虫害防治

6.1病害的防治

宿根花卉属草本植物,在栽培过程中,容易遭受多种真菌病的危害,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病害的防治关键是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花卉本身的抗性。宿根花卉的病害,一般由真菌引起,和草坪病害防治一样,避免高温、高湿等致病条件,如保持场地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等。如果花卉病害发生,应立即隔离栽培并喷施农药,防止病害蔓延,将病株或发病枝叶销毁。

6.2病毒病防治的综合措施

宿根花卉病毒很普遍,危害也严重。它能危害多种宿根花卉,例如水仙、兰花、香石竹、百合、大丽花、郁金香、牡丹、芍药、菊花、唐菖蒲、非洲菊等。病毒侵染后引起叶片上轮廓不清晰的褪绿斑驳、局部组织或器官变形。叶脉生长受抑制,叶片变皱,叶缘向上或下卷;严重者心叶畸形、内卷呈喇叭筒状,植株矮缩,不开或很少开花,花朵变形、变态,影响或失去观赏价值。宿根花卉病毒病的防治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找到一种彻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需采用以预防为主的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取得较好效果,控制其发展,减轻其危害。其主要措施如下:①选用耐病和抗病优良品种,是防治病毒病的根本途径。在种植前,必须严格挑选无毒繁殖材料,如块根、块茎、鳞茎、种子、幼苗等。②铲除杂草,减少病毒侵染来源。③适期喷洒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消灭蚜虫、叶蝉、粉虱等传毒昆虫。④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销毁。接触过病株的手和工具,要用肥皂水洗净,预防人为地接触传播。⑤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施肥与浇水,促进花卉生长健壮,以减轻病毒危害。⑥和草坪不同的是,宿根花卉虫害的综合防治不能通过修剪清除一部分茎叶上害虫,主要用农药除虫或用生物法防治。

了解花卉行业:泡桐的繁殖方法


泡桐

泡桐性喜排水良好,湿润沃土壤。栽在潮湿积水之处,易罹病虫害,生长迅速。木材可为航空用材,或作器具乐器等。冠大叶大阴浓、花色美丽。树干端直,可作行道树和庭园綠化。

―、播种:种子极易飞散,在选种时要复盖紗布。精选后的种子装在布袋中入庫储藏,四月上旬播种,每10平方米用种0.1市斤。因为种长10米。床背寬50厘米,床要整理精細床心必須平坦,播前应噴水,阴床,床面有場陷之处,宜用細土塡平。然后播种,复土要薄而均勻、1一5毫米即可。播后要复稻草,以保持床面湿润,每日或隔日噴水。至出芽后需架設阴棚,以免烈日曝晒,七、八月后即可拆除。

种子細小,应采用高床撒播。床心宽1米,幼苗形态,幼苗双子叶,出土綠色,胚莖延长度0.5—1厘米。初生之嫩叶心脏形,边緣有鋸齿,多毛,肉质根直立,側根少,一年生高10厘米,干径5—8毫米,每10平方米,可产苗800株。

二、抚育管理:新出土之幼苗非常嫩弱,必須精心护理。怕风怕干,撤草不宜太早。幼苗出土后至生出1—2枚嫩叶之际,需噴水防干。怕霜,出土后应备有防霜物料,随时注意防霜。幼苗表皮薄,而韧性弱,极易碰破,中耕除草时要特別留心,万勿碰伤以免腐烂死亡。当年幼苗秋季要掘起假植。但此苗为肉质根,含水多易腐烂,故在叶充分落尽后始可掘苗,掘下后宜稍稍使其散发一些水分,再行假植,假植时不要打捆。每摆一层树苗后复一层干燥細砂,以防霉烂。

泡桐自第二年以后生长迅速,移后一年高可达2米以上,干径2—3厘米。髓大而空,叶片肥大,直径可达30余厘米。第一次移植的行株距应为60X40厘米。冬季必須涂白防寒,否則树干北面受寒风吹琴,易冻裂成伤,而南面易罹旧灼病。三、四年以后抗寒性增强,冬季不必再行保护。第三年仍需移植以加大行株距,3、4年生长树木高达3—4米以上,干径4—5厘米,即可出圃。

花卉行业《了解花卉行业:波尔多液的配制》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行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