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用途有很多,不但可以供大家赏玩,还能当做药材治病,又或者放进食物里作为一种调味品来使用。花的用处很多,那么就让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养殖:怎样进行盆栽花木的分株繁殖?",希望您喜欢!

能够进行分株繁殖的盆花主要是多年生常绿草花,在这类花卉中有的是依靠横生的地下茎不断延伸,使株丛不断扩大。如蜈蚣草、铁线草、马蹄莲、万年青、蜘蛛抱蛋、海芋、虎尾兰以及各种观赏凤梨等。分株时先把母株从花盆中脱出来,抖掉外围泥土,用利刀或修枝剪把叶丛之间相连的地下茎断开,即可分成数株分开栽种了。

有些丛生性草花的须根相互交织在一起,脱盆后用手即可把根团撕开而分成数株。如葱兰、韭兰、吊兰、鸭跖草、天门冬、麦冬、酢浆草、旱伞草等。还有一些常绿草花,如龙舌兰、文殊兰、蜘蛛兰等,在这类花卉植株基部的茎盘上着生着不定芽,由这些不定芽萌发后能长出一些小苗;分株时不必脱盆,可用小刀把它们连同幼根一起切割下来另行栽种。切割前先把盆土搞松,以防折断幼根。

分株上盆后浇一次透水,然后移到蔽荫处养护几天,经常向四周喷水,防止凋萎。盆土不要过湿,否则根系上的伤口容易腐烂。待新叶长出后,说明新根已经形成,这时再转入正常养护。

xZH52.COM同步阅读

花卉科普:兰花栽培的分株繁殖及管理


兰花(本文指的是兰科兰属植物的春兰、建兰、寒兰、惠兰、墨兰5个种)是被子植物中的一个大家族,其具有艳丽的花朵而著称,有不少种类可供观赏和药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兰花业,是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兰花性喜暖和、湿润、通风、排水、有散射光的环境;忌发热、干燥、粘腻、水渍、盐碱、受病虫害污染的环境。以下总结兰花栽培的分株繁殖与管理方法为兰花业提供栽培管理技术及研究成果。

1土壤配制

土壤是兰花赖以生成的基础,兰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为肉质,具有很强的保水性能,并与兰菌共生。兰花适应生长的土质是:中性偏酸(pH值在5.5~6.5之间);结构较粗、疏水透气性能好;无工业、病虫污染;有一定的保水、保暖能力及有一定的肥力。

2配制原则

考虑植料混合后的结构状态、酸碱度、养分含量等情况,使混合植料颗粒之间要有良好的孔隙结构,疏水性、通透性良好及有一定的保肥能力;保证混合后的植料呈微酸性(pH值5.5~6.5);以无机植料、有机植料及土质植料相配合提供较全面的营养。选用林间腐殖土、砂壤土、松枝叶、树皮、木工刨花、爪子壳、水苔、花生壳、煤渣、发泡塑料、粗河沙等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遵照上述土壤的配制原则,选取使用的无机植料、有机植料、土质植料,按无机植料:有机植料:土质植料约为40%:40%:20%的比例混合。

3种植方法

兰花的栽培分为有土栽培、无土栽培、水培、气培;但本研究是以有土栽培方法进行研究。兰花生长的特殊生态条件,使兰花养成了喜浅植的习性,因此无论是畦地栽培还是盆栽,兰花都需要浅植。要求表土刚好能遮住假鳞茎的基部或半截假鳞茎为佳。

4分株的季节

兰花分株通常在下山驯化栽培2~3年后,兰株已经长满花盆时进行;也有为快速增加品种数量,对具有4苗健康兰株以上的连体兰株进行分株;还有为防止兰花退化时对仅有一老一新的连体兰株进行分株。分株繁殖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按其生理特性来论最佳时期是在花后期结束时进行,由于此时期兰株的营养生长疲顿,又没有新芽萌芽,芽的生长点尚未膨大,分株时不易造成伤害。所以分株应选在开花后较科学;但气温保持在10~28℃之间,以致于不会影响存活力及造成创口的染病死亡。

5分株方法

对长满兰盆的兰花,先将花盆托起并轻拍盆周,使盆土松散;脱盆时不可强行将兰株拔出,否则兰株损害较大,然后抖落根团中的土,进行分簇。将兰簇用自来水冲洗根部,并晒根和剪除空根枯叶及病害的叶片;待兰根柔软即可分株。

6日常养护管理

兰花日常养护管理非常重要。对于兰株的光照调节、温度调节、湿度调节、水分调节、通风调节、施肥调节等管理工作,都需要在日常中观测,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实行控制调节。具体是:观察光照、温度、湿度是否适中;观察兰叶是否微微颤动;观察基质疏松情况和干燥度;观察病虫害情况;观察兰株叶片、花芽、叶芽生长情况;观察是否有变异和进化;观察有无其它隐患;观察施药、施肥记录;记录叶芽开始生长时间、花芽开始生长时间、开花时间、每朵花开放所需时间、花期所需时间等。对观测、记录结果进行分析;若发现问题,应及时研究对策和进行纠正和补救措施。

6.1花前养护

调节好基质干燥度,过干则发育停止、萎蔫、落蕾;过湿则烂根、宿短花期。控制好温度,花芽分化期要求12℃以上的气温,过低兰株发育缓慢、花难以开放、花香气少,0℃以下则花莛被冻烂;过高(高于32℃)花难以开放、萎蔫和早谢;但春兰花芽需要在3~10℃环境中15~22天的春化阶段,再移到12~13℃或以上的环境中管理,才能正常开放,所以花期要注意调制温度,使其处于最佳范围之内。调节光照量,在花期阶段若光照少则花色晦暗、神采欠佳、香气不足;光强则花朵不耐强光直射,应适当遮光。营养成分调节,花期不宜施用氮肥和生长促进剂,而适当施用磷钾肥,可增大花型、增进艳丽、提高花香,常用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或用花宝3号喷施,方法是自花莛开始抽露时起每5天施1次。适当剪除花莛花蕾,对于过密的兰盆及早进行疏除,对不需开花的品种及早除去花莛,对花莛过多的去弱留壮,有利于兰株的生长及发芽和开花。

6.2花期养护

保持良好的环境,注意光照、温度、干湿度的调节。及时防治病虫害,发现病株应剔除枯株败叶,然后浇喷药剂。发现良种要及时拍照、编号和挂牌,把花朵摊平阴干,喷酒精待干燥后密封收藏,以保持花容。及时剪除残花,避免营养消耗而有利于第二年的发芽、生长、开花,又避免残花腐烂霉变而诱发病虫害的发生。

花卉科普:荷花怎样繁殖、盆栽?


①荷花繁殖方法:一般多用分栽种藕的方法,也可用种子繁殖,用种子繁殖还可培育新品种。种子繁殖:将成熟的莲子采后贮存,翌年早春先将种子的外皮磨破,播于无底孔的盆钵中,播后加水至3-4厘米深,当水温上升至25-30℃时,很快即可发芽。但以后生长很慢,一般需精心养护3年后才能移栽和开花。分栽种藕:一般均在春季4-5月间进行。将带顶芽的藕三节,2-3根用作盆栽。

②盆栽荷花宜选用适合盆栽的观赏品种,如孩儿莲、并蒂莲、碗莲等,栽植容器宜选用内直径50厘米、高70厘米的桶式瓦盆或浅缸。将盆底孔填塞,盛入4-5厘米厚河泥克作底肥,然或腐殖土,再施入发酵腐熟的蹄片或饼肥50克作底肥,然后再填土到半盆。将藕节放上,尾部上倾30度,然后盖上一层土,10厘米深度的水。种荷占用盆子一大半。最后灌花的盆子或缸子应放在向阳处,每天添水使其保持一定深度。夏季水深应至20厘米。夏季养护期间不能摇动叶柄,因叶柄基部有花蕾,摇动会使花蕾磨伤,影响出花。冬季可让其在盆内过冬,第二年春天重新换盆换土栽种。

花卉科普:怎样辨识花木病害


植物病害,一般分为生理病害和生物侵染(病理)病害。

常见的生理病害有:夏季强光照射引起的灼伤;冬季低温造成的冻伤;水分过多导致的烂根;水分不足发生叶片焦边或萎蔫;土壤中缺乏某些营养元素,如缺氮引起老叶大量变黄,缺磷则在叶色正常的情况下到期不开花,缺钾则发生大量落叶以致整株衰枯;施肥过量或施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导致嫩尖枯焦;水土偏碱使喜酸类植物的叶子变黄脱落;水土偏酸使喜碱类植物衰弱,叶片枯焦。生理病害不传染,只要及时改善栽培环境,采取相应的适于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措施,就有可能好转。

常见的生物侵染病害,主要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类菌质体等侵染植株后引起。一般家庭养花常见的病害主要有:

(1)叶斑病

多为害叶片,是球根秋海棠类植物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也为害白兰、鱼尾葵、美人蕉、紫薇、贴梗海棠、日本海棠、桂花、杜鹃、凤仙花、天竺葵、鸡冠花等多种花木。病状为叶片上局部细胞坏死,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斑点症状,常见的有角斑、条斑、圆斑,呈灰、黑、褐等色。严重时叶片变黄、焦枯、脱落。

(2)白粉病

多为害花木的嫩梢、嫩芽、嫩叶和花蕾。主要为害蔷薇、玫瑰、月季、梅花等植物。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斑,犹如覆盖一层白粉;后期病斑变成灰色。受害植株日渐矮小,嫩梢弯曲,叶片凹凸不平,花少而小或不能绽放或花形畸变。严重时叶片卷缩、干枯,甚至整株枯死。应适当增施磷、钾肥,停止喷叶面水。3)炭疽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茎、嫩梢、花蕾和果实等部位,多为害兰花、君子兰、三色堇、仙客来、金鱼草、白兰、玉兰、八仙花等多种植物。大多数植株受害后,从叶头和叶边缘开始发病,叶面上出现近圆形斑点,病斑边缘多呈紫褐色或暗褐色,中央为淡褐色或灰白色,后期病斑上有黑色小点,常排列成轮纹状,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应加强通风透光,停止喷叶面水。

(4)灰霉病

主要为害叶、茎、花和果实,多为害牡丹、仙客来、四季报春、翠菊、山茶等多种植物。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灰色茸毛,发病严重时整株死亡。

(5)细菌性软腐病

细菌侵染根茎、球茎、鳞茎、块根等营养器官,多为害马蹄莲、百合、唐菖蒲、鸢尾、仙客来、风信子、君子兰、大丽花等花卉。通常受害部位初呈水渍状,后变成褐色,随即粘滑软腐,并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变成一包腐臭的浆汤,在干燥情况下变成粉状干瘪的东西。

(6)根癌病

病菌多侵染根须部,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多为害梅花、菊花、月季、香石竹、樱花、丁香、紫薇、大丽花、天竺葵等植物。肿瘤初期为淡褐色,粗糙、柔软或呈海绵状;后期颜色变深,内部组织木质化,成为坚硬的瘤状物,甚至整株死亡。

(7)线虫病

线虫侵入根部、叶子、花芽和花朵,从而引起病害,多为害菊科、报春花科、蔷薇科、凤仙花科、秋海棠科的植物。当线虫侵入幼苗根部,在主根和侧根上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物,表面粗糙而呈褐色;受害严重时,细根腐烂,叶子枯黄而死。当线虫钻入叶片内部组织,受害叶片变成淡绿色,并带有淡黄色斑点,后期斑点变黄褐色,叶片干枯变黑;受害严重时,花细小畸形,且易枯萎。

防治花木的病虫害,应着重预防,并把预防工作贯彻到日常栽培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重视盆钵、盆土的消毒,通过热蒸、冰冻、暴晒或用药等方法消除其中的病菌和害虫;选用抗性强而无病虫害的苗株来栽培;栽植环境要通风透光,保持清洁,以防病菌、害虫滋生;不用生肥,污水浇花,要注意合理施肥与浇水;发现病害植株后,除随时将病害除去外,伤口要用多菌灵消毒,病害严重的还应及时烧毁,以免传染别的植株。如有条件时,最好每周或每半月给茎、叶、枝喷1次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做到以上几点,就可起到预防和保护的作用。

花卉科普:苏铁应怎样进行更新复壮


苏铁更新宜在每年3月份进行,操作方法:①修剪.先把苏铁的叶子全部剪光.再脱盆泡在水中,使盆土自然碎落,然后剪去死烂根及多余老根,以促发新根(根要大胆多剪.使球根整体缩小).根部剪好后,用细锯锯断离根系15-20厘米部位的茎杆,要注意保持断口平滑,最后用蜡封口.

②消毒,根桩的根部用800-1000倍的百菌淸或托布津等杀菌液浸泡半小时进行消毒,晾干后准备上盆.

③上盆.选择口径比桩杆大5-10厘米的花缸,用30%腐熟的锯末或糠灰,50%菜园土和20%的杂肥混合配制成培养土,经过高温消毒后上盆.

④养护.上盆后浇透水,放通风阴凉处.保持盆土湿润,一周后可移至阳光照射的地方.约经3-6个月后开始追肥,每周1次,每半月施1次以磷钾肥为主的根外肥.

⑤掰除子球.来年3月.断口处生长出若干子球,只需留最大最健壮的一个作新顶芽,其余从基部掰下,对新萌发的子球不断掰除,不到3年,顶芽就可占满整个断口.至此,一盆端正具有观赏价值的苏铁长成了.

花卉行业:山水盆景怎样进行养护?


山水盆景的养护,主要是对其中植物的养护,山石上栽种植物,一般用土很少,生长条件受到限制,因此在管理上较树桩盆景要求高些,尤其是种在山石上的木本植物,更要注意。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灌水

山石上栽种植物的土很少,蓄水也少,浇水又比较困难,不同于树桩盆景,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植物干枯。因此要及时灌水,软石所做的山水盆景,在盆中须经常贮满水,同时对植物及山石进行喷水,这对布贴的青苔也很有利;如系硬石所做的盆景,必须对栽种植物的地方,反复喷水,直至湿透为止。

2.施肥

由于植种的土少,又不便于换土,因此,所需生长的养分有限,故须经常施肥,才能生长良好。一般宜稀液肥,如豆饼汁,但量不宜多。

3.遮荫

山石上的植物根浅,经不住曝晒,同时山上青苔也要遮荫。在夏天最好将山水盆景置于阴处。

4.防冻

也由于山石上的植物根浅,耐寒能力降低,因此,冬季要防寒,一般不宜置放在室外,对用软石制作的盆景,更要注意防寒,否则山石有冻裂的可能。其他如注意水盆内的清洁,可用虹吸的方法,排除污水,经常保持盆水清洁。盆内还要洗刷干净,防藻类生长。如有发现,清洗后,用硫酸铜少许,溶解水中防治。

喜欢《花卉养殖:怎样进行盆栽花木的分株繁殖?》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如何进行分株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