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啊!春天--春天是彩色,金黄的水仙花,娇黄的迎春花,火红的太阳,粉红的桃花,青山绿水,蓝天大海……”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种花养花则是很多人与花相伴的一种方式。要侍弄好花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中药材马钱子种植技术要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又名番木鳖。马钱子的功效与作用:马钱子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功能。原产于印度、越南、缅甸、斯里兰卡等国。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有引种栽培。

(一)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植株高10-13米。树皮灰色,有皮孔,幼枝青绿色,两侧腋芽发育成相对称的枝条,顶芽则发育成变态的粗刺,光滑;单叶对生,叶片全缘,阔卵形,两面光滑无毛;聚伞花序顶生;浆果球形,表面光滑,幼时绿色,熟时橙色或棕红色;种子3-5粒,钮扣状,圆盘形,表面灰黄色,密被银色茸毛,一面中央凹入。花期3一5月,果熟期5-9月。

(二)生长习性

喜高温,怕霜冻。适宜生长的月平均温度为20-28℃,短期出现极端最低温度2-3℃时,嫩枝受冻干枯。种子发芽温度要求较高,温度在23-25℃时,播种后15-20天,开始萌芽,若低于23℃,则要推迟到25-30天才萌芽。耐旱,忌积水,在年降雨量为1700毫米左右,生长正常。强阳性树种,幼苗期需60%郁闭度,成龄树生长在过于荫蔽的条件下,开花迟,结果少。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质地疏松的砂壤土以及瘦瘠的土壤均可生长。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宜选择河边冲积土,丘陵地的黄红壤土,石灰质壤土或微酸性黏壤土,定植前l-2个月挖穴,穴的规格为50厘米X50厘米X40厘米。经风化后,每穴施土杂肥10-15千克,过磷酸钙0.25千克与表土混匀填穴。

2.繁殖方法

用种子和芽接繁殖。(1)种子繁殖:播种前将种子浸水2天,取出放进湿布袋内,保持湿润,置阴凉处,4-5天胚根露出白色芽点时,可取出播种,或将种子放于清洁的河沙床催芽,至出苗时取出播于土中,成活率较高。若种子量少也可用瓦盆催芽,盆底铺10厘米细沙,上放一层种子,再盖2厘米厚的湿沙,然后再用一瓦盆覆盖,待其发芽后取出播于土中。一般在温度回升后的3-4月进行。在整好的畦上,按株行距10-15厘米X40厘米开穴点播,每穴放种子1粒,胚根向下,覆1.5-2厘米疏松的火烧土或细河沙盖种,约10天即出苗展叶。为了培育壮苗、提高造林成活率,可用经打洞的塑料袋、小竹箩、圆形瓦筒等营养器盛装营养土育苗。当种子伸出子叶时,选择阴雨天或晴天下午将苗移栽至营养袋,每袋1株,或每营养器放种子l-2粒,置阴湿处。夏季播种后10-20天出苗;冬季播种后40天左右出苗。经苗圃培育1年后,苗高60厘米以上时可出圃定植。(2)芽接繁殖:砧木和芽条的选择:选择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一年生实生苗作砧木。选择高产母株结果枝上芽饱满未萌发的芽条。芽接时间一般多选在高温多雨季节,树皮易剥离时进行。具体芽接方法:在实生苗离地10厘米处,选光滑的一面用芽接刀切成鸭舌形的接口,削取略小于接口的芽片,剥去木质部,然后剥开砧木接口的皮部,将芽片迅速贴上,用宽约1.5厘米的塑料薄膜带由下向上一环压一环地绑紧。芽接后20-30天待其成活后,解去绑扎物,解绑后约7天,在离芽接位上方5厘米处切断,切口偏斜,低处向芽接位背面,免雨水流向芽接位,并用蜡封切口。芽接后应经常抹去砧木上萌发的芽。幼嫩的芽片抽新芽时,为了防止虫害,用穿小孔通气的塑料薄膜袋套上,对防虫有良好的效果。若用成年马钱植株作砧木进行芽接时,要在距离地面1米处锯平,待新枝萌发生长充实后才能进行芽接。

3.田间管理

(l)淋水:幼苗出土时呈淡红色的幼芽,种皮常要停留8-10天才脱下,然后才出现子叶,如果播种过浅,幼茎常常把种皮带出土面,遇烈日照晒,种皮干缩,子叶不易脱落而枯死。故播种后遇旱要及时淋水,土面必须保持湿润,不板结,以利种子破土出苗,否则出苗不整齐,或闷死在土中。(2)淋水、补苗:定植后天旱要淋水,以助苗木迅速恢复生势,发现缺苗要及时补齐。(3)间作:马钱生育期长达几十年,前期冠幅小,林下行间通风透光良好,适当间种木薯、高良姜等旱粮或药材,给植株创造一定温湿度,适合前期生长的环境。(4)施肥:在3-4月,老叶骤然在数天内全部脱落,幼叶、新梢和花芽抽出前,给每株幼树施20%浓度的稀尿水5-10千克,大树施10-15千克,沿树冠外缘开沟施下。在8-9月结果期,每株施2.5-5克硫酸铵或过磷酸钙或火烧土。(5)修剪:结合整形进行修剪,剪除过密的侧枝、弱枝和主干下部的侧枝。

4.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该病为害叶片。防治方法:用1:1:100倍波尔多液喷洒;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2-3次。(2)夜蛾、天蛾:以幼虫为害嫩叶,花期更为严重。防治方法:幼龄期用90%敌百虫稀释800-1000倍液喷洒,每7-10天喷五次,连续2-3次。(3)象鼻虫:成虫吃食嫩叶,造成叶片缺刻。防治方法:①利用成虫假死性,人工捕捉;②用50%杀螟松乳剂1000-1500倍液喷杀。(4)大头蟋蟀:幼苗期咬断茎基部。防治方法:用米糠、糖、敌百虫调成饵料诱杀。

(四)采收与加工

马钱栽培定植8年后开花结果,10年后为结果盛期。冬末春初,当果实外表皮变橙红色时采收。将果摘下后,堆放几天,待果肉变软发烂后洗去果肉,捞出种子晒干即可。马钱子有剧毒,要小心保管。

(五)留种技术

冬末春初,无病虫害的植株,采摘橙红色的熟果,堆放2-3天,待果肉变软时,加入少许细沙,除去果肉,洗净种子阴干,将干沙子与种子混合后,装入瓶子或塑料袋内保藏。于翌年高温期播种。

xzh52.coM延伸阅读

中药材春季培植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气温回暖,雨水渐多。中药材开始萌芽发叶,逐渐生长。生产上应注意采取下列培管技术:

一、清沟沥水

玉竹、射干、玄参等中药材大都忌渍水。渍水容易产生根腐病等病虫害,所以要使沟沟相通,无论是厢面还是沟内都不能有积水,下雨后的雨水及时能排除或渗漏。

二、中耕除草

春季雨水多,雨后土壤易板结,要及时中耕松土。中耕时要注意不伤害中药材作物的地下块根块茎。发现杂草,要及早人工拔除。尽量不使用化学除草剂,以防药害。

三、培土和追肥

对于裸露在外的块根块茎,应及时培土覆盖。追肥应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有机肥应充分腐烂发酵后再施用,以利杀除病虫和杂草,也有利药材作物根系吸收。撒施化肥时,要对雨施用,以利化肥及时溶解,防止烧苗.也可采用兑水浇施。复合肥要选用适合旱土且易溶解的正规厂家产品。施肥用量要根据作物长势长相和原有土壤肥力等情况综合考虑,最好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

玉竹等中药材易得根腐病,发病初期可用10%恶霉灵200ml兑水1--2桶(每桶为容量16升左右,下同)喷雾或10%广枯宁100ml兑水1--2桶喷雾,也可用含量高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农药喷雾。此外,用52.5%噁酮霜脲氰(抑快净)加80%代森锰锌兑水灌施根部也有较好的效果。发病严重时要及时挖除重病株根土,并彻底用药剂消毒。我县中药材的虫害主要是蛴螬。危害特点是以幼虫在地下啃食根茎,咬断幼苗和根,致使根茎腐烂,植株死亡。或啃食地下茎皮,形成伤疤。成虫食害叶片,危害极大。

防治方法:1、每亩用3%二嗪磷2公斤颗粒拌土撒施;2、每亩用杜邦公司生产的家保福颗粒剂4--5公斤拌土撒施;3、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金龟子成虫;4、用敌百虫等农药拌菜叶、甘蔗渣等撒于土表进行诱杀;5、用30%氟虫.噻虫嗪兑水灌施根部;6、人工捉杀。

四种中药材春季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对于一下这四种中药材的栽培管理需要特别注意,现将四种中药材春季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茯苓

春茯苓一般在4月下旬前后下窖,技术要点如下:

1、选择适宜地块。选择向阳缓坡地、土层深厚、疏松的沙质壤土、放荒3年以上并且无白蚁的地块。

2、及早清场挖窖。先清除场地杂草、石块等杂物。视段木长短,按深20~30厘米、宽30~50厘米挖窖,一般亩挖窖1200~2500口,窖应顺坡地倾斜,并在地块两侧开好排水沟,坡顶筑好拦水埂。

3、适时合理下窖。海拔较低的于地区4月中下旬下窖,较高海拔地区可在立夏前下窖,每窖菌材7.5~15公斤、用菌种一袋,覆土厚度10~15厘米并拍实。

4、及时巡查培土。每次下雨后,要及时巡查窖地,对菌材外露的要及时进行培土,并杜绝牲畜进地踩踏。

5、防止白蚁为害。发现蚁路,及时用药喷于蚁身,或用煤油或开水灌蚁穴并加盖沙土,及时灭除蚁源。

二、百合

1、及时清沟排渍。百合怕渍,较耐旱,每次下雨期间至雨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积水,实现沟沟相通,确保排水滤水通畅。

2、适时打顶摘珠。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百合开花前打顶,打顶后,要及时喷洒大生等药剂进行植株消毒。对生长于叶基部的百合珠芽及时分次摘珠。

3、经常中耕除草。通过浅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并适当对百合植株基部进行培土,防止百合外露。结合中耕清除田间杂草。

4、合理施用肥料。分别于4月上旬施一次壮苗肥。一般每亩施尿素5~8公斤。于5月中下旬施一次壮蔸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并及时喷施氨基酸等叶面肥。

5、密切注意防病。百合易发立枯、炭疽、病毒等病害,春末夏初每10~15天用杜邦申氏、大生或波尔多液喷雾防治一次,共防病3~5次。

三、金银花

1、中耕培土。每次下雨后,待土表层较干时,及时进行深中耕,并壅蔸培土,确保土层松软通气。

2、及时施肥。于4月上中旬和5月中下旬分别施肥两次,每亩每次施尿素10公斤左右,并抢在下雨前施用,或遇旱浇水时施用。

3、清沟排渍。每次下雨期间及雨后要及时进行田间渍沟排渍,保持排水畅通。

4、防治虫害。春末夏初常发生蚜虫为害,一般用阿维吡虫啉防治,每亩用量一袋。

四、福白菊

1、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地块,实行深翻、精整,整理成宽1.2米的厢面,厢面屋瓦背形,开好厢沟、围沟、腰沟,以利排水和采摘操作。

2、施足基肥。在翻耕前每亩施腐熟土杂肥3000~5000公斤作基肥。

3、合理移栽。移栽实行分蔸移栽或育苗移栽,按株行距25~40厘米规格栽植,每亩确保4000蔸以上。

4、及时追肥。移栽后半月左右及时追施提苗肥,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或尿素8~10公斤。

5、防治病虫。春末夏初要注意防治菊蚜等虫害和霜霉病、褐斑病等病害,菊蚜用阿维吡虫啉防治,霜霉等病害一般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杜邦申氏、大生等药剂防治。

种植中药材哪些农药应禁用


当前,农民种植中药材日益增多。正确选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是提高药材质量的关键措施。按国家规定,以下农药禁止在中药材上使用:

1.剧毒农药。通常品种是3911、甲基1605、1059、久效磷、甲胺磷、呋喃丹、氰化钠、氰化钾等。它们用于中药材时,容易被吸收并渗透于根茎、叶片及果皮等植物组织内,即使风吹雨淋也不易散落消失。往往中药材收获期临近,有部分农药成分还未降解,加工使用后就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再加上施用这类农药时稍不注意也容易发生人畜中毒事故。因此,禁止在中药材生产上使用。

2.高残留农药。如666、滴滴涕、氯丹等。虽然它们对人畜的急性毒性并不大,但残留期长,积累性强,在中药材内更不易分解,进入人体后会长期积蓄造成慢性中毒,因此也禁止施用在中药材。

3.有机汞农药。如赛力散、西力生、富民隆等,这类农药杀菌力强,防治中药材病害效果很好,但是它会被分解为无机汞,可以残留很多年而不消失,人体吸收后,对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损害非常大,因此,国家早已禁止生产和使用。

4.杀虫脒。试验研究证明,极小的杀虫脒剂量就能诱发小白鼠的多种癌症。故国家已规定不准在中药材、果树及蔬菜、茶叶上使用杀虫脒。

中药材种植时间:一年四季可种什么药材


春天,是中药材播种的季节。春天的暖风在大地上从南往北吹,经过之地便雪水融化、土地解冻,小草发芽,就可以施肥翻地后播种了。一般阳历的3月份、4月份就开始了,东北得5月份后了。春天一般的中药材品种,种子繁殖的、秧苗繁殖的都可以种了。秧苗如金银花、生地、枸杞还是4月左右运输时间好,过了五一就太热了不利于成活,距离近运输时间短3天左右可以。

夏天,一般是指麦收后,可种南星、牛膝等半年收的,板蓝根也可半年,如果桔梗的话当年收不了得第二年秋天收才行。

中药材种植时间:一年四季可种什么药材

秋天,收获的季节。秋天种植的时间分2段,提早点可种白芷等,种后就发芽了,冬天冻不死春天继续发芽。晚点时间是指上冻前,土地上冻,没种过地的不了解这个,这个时候种,如桔梗、射干啥的,种后浇水,来年春天出芽较早,相当于提前播种,省去了翻地的时间,产量相对高点。还有需要种子冬天沙藏处理的品种,如北沙参,冬天不处理春天不发芽,需要处理的品种很少,一般都是春天直播就行了。

冬天土地利用的就是蔬菜大棚,那个成本高,对中药材来说不适宜,中药材的生长在正常的春天夏天秋天时间就够了。冬天干啥,让土地休息,冻死害虫,养精蓄锐,静待来年春天。

当然了,我国幅员辽阔,亚热带、北温带,北方冰天雪地的时候南方还鸟语花香,种植可以吗?可以,不过,种子的发芽有一个温度,还是等过了本地区最冷的时候再开始播种,按本地的农作物播种时间就行。生长时间长的中药材品种如桔梗、半夏等在南方可提早种,增加产量。生长时间短的品种如牛膝就不能过早种植,所以晚点种效果更好。

林下种植中药材需注意六大问题


推广利用林地种植中药材,发展林下特色经济,不但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推进产业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最近几年,河北、云南、甘肃、贵州等省林下种药渐成气候,富裕了不少农民。但林下种植药材与大田种药有较大差别,与常规种粮差异则更大。要提高林下种药效益,必须注意六大问题。

一、必须选择适应性强的药材品种。

首先,选定的中药材必须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在林地生长。由于林地大都土层薄、肥力差、易干旱、易荒草,因此在中药材种类选择上,总体应选择耐瘠薄、耐干旱、耐荒草的粗生易长品种,如柴胡、金银花等。

在选择林地时,应坚持低海拔选阴坡林地,中度海拔选半阴半阳的林地,高海拔选向阳林地的原则,实施林下种植。此外,大多数药材在种植3-5年间不宜重茬。

二、产品有效成分要达标。

品种适应性只能决定林下种药的产量高低,而中药材是否有用还要看有效成分含量。有的中药材虽然在林地种植,产量也不错,但有效成分含量却很低,或商品性状差,根本不能药用,这样的中药材不能盲目种植。

保证中药材品质的简单办法,就是发展当地有野生资源、且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地道品种。对引进的外地品种,一定要先试验、示范,确认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后,才可在类似生态区适度推广。

三、必须符合国家林业政策。

在考虑林地种植品种时,首先应选择以收获茎、叶、花、果等地上部分为主、一年种植可多年受益的中药材,如金银花、木瓜、五味子等;其次,可选择种植多年后才能收获或种后不必连年翻耕、地面绿色植被保持时间长的中药材,如芍药、薄荷、猪苓等。总之,在林地,特别是在退耕还林地,不能套种与林业政策有冲突的当年生地下根茎类中药材。

四、突出重点,规范技术操作。

现代中药材生产,必须走区域化、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路子,林下种植药材也不例外。各乡镇应根据自身实际,通过认真分析、比较,因地制宜发展重点,并按照统一的管理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只有这样,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益。

五、要有快捷、有效的技术服务作为支撑。

由于种植药材技术与种植粮食差异较大,因此,发展林下种植必须建立相应的技术服务体系,一是在农民从种到收的过程中要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二是在生产中一旦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快捷、有效地提供技术指导,提出对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六、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林下种植中药材时,在药材种类选择、种植布局、栽培技术、收获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尽量按市场要求运作,既要发挥地方优势,又要注重市场变化;既要防止不问市场的盲目发展,又要防止脱离实际跟风撵价。只有把握好这两点,林下种植中药材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与良好的效益。

石仙桃观赏品种有哪些?中药材石仙桃繁殖栽培技术


石仙桃,为兰科植物石仙桃的假鳞茎或全草,主要分布在广布于华东、华南和西南大部分地区,因其假鳞茎硕大似桃,青翠犹如碧玉而得名。石仙桃具有养阴润肺,清热解毒,利湿,消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风湿疼痛、湿热浮肿、跌打损伤。接下来小编就来简单说说中药材石仙桃繁殖栽培技术。

一、观赏品种

常见观赏的栽培种有石仙桃、节茎石仙桃、细叶石仙桃(又称广东石仙桃)、克氏石仙桃(产自娑罗洲)、宿苞石仙桃、浅色石仙桃(新物种)、云南石仙桃、岩生石仙桃等。

二、繁殖栽培

1、分株繁殖

石仙桃假鳞茎硕大,通过一年栽培生长,植株假鳞茎丛生颇多,通常在2-6月将根状茎用消过毒的剪刀切断,每丛需剪成带有1-3个假鳞茎的小段,剪断后涂上草木灰或多菌灵粉,防止伤口感染病害。分株苗宜定植于较小的花盆,基质以泥炭苔藓或树皮块、岩石和木炭混合物,生长期充分浇水,生长完成后减少浇水。

2、栽培

石仙桃在温室栽培能很快形成高质量商品盆花,生长高度不会超过30cm,有充足的水分和湿度时,植株生长迅速。当苗较小时,组培苗难以在野外固定,因此不宜将小苗直接室外栽培,通常将小苗先在人工设施环境中种植2年,再移植于室外栽培。

3、栽培容器

栽培容器选择塑料气生洋兰网盆,或选用生产成本轻便的白、黑色塑料盆;组培苗适用1寸盆,中苗2寸盆,大苗3-4寸盆。

4、栽培基质

人工设施栽培所用基质宜选用通风透气的基质,选择细到中等等级的松树皮或树蕨块通常单独使用,或与不同量的介质混合使用。中、大苗栽培基质采用椰壳块与植金石按1∶2比例混合,加入约10%的细木炭、10%珍珠岩或海绵岩和10%切碎的泥炭藓。当植株长得超过盆时,要更换大的盆器。栽培2-3年的植株,需通过切除旧假鳞茎,以萌生更多的新假鳞茎。

5、移栽定植

移栽定植一般在每年的2-6月进行,组培苗植株较小,假鳞茎嫩、弱,较易受伤,因此取苗时要注意轻运、轻拿、轻种,栽种时先用大颗粒植料垫底,放上兰苗时先埋顺兰根,再用上述植料填实。种完后植株应放于温室苗架托盘上,浇1次定根,同时在第2天用甲壳素4000倍液加EM复合微生物菌剂4000-5000倍液淋湿基质,每周内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预防病虫害。

6、养护管理

(1)光照

石仙桃以在10000~30000lx的光照水平植株长势旺盛,利于假鳞茎成熟,而且开花愈多。

(2)温度

石仙桃可忍耐5℃左右的低温,10℃以上可安全越冬,生长适温为20℃~28℃,夏季白天平均气温为26℃~32℃,夜间气温为18℃~20℃,冬季白天平均气温为20℃~25℃,夜间5℃~10℃,但日温以14℃~18℃为佳。

(3)湿度

人工栽植石仙桃时,维持相对湿度在85%以上,石仙桃生长更好。温室内相对湿度切忌过于干燥,尤其是白天应通过向苗床底部进行喷灌,或空中进行高压喷增湿。

(4)水分

石仙桃根系极怕干旱,所以在生长期间应勤浇水,保持基质潮湿。在不加温的情况下,温室内不能太干燥,一般,4-6天浇水1次,在加温的情况下,因湿度不足会相当干燥,可在床下放一些清水或在温室内安装加热的水蒸气设备。

(5)肥料

石仙桃比较喜肥,但忌施高浓度肥料,一般每个主分枝每年仅长出1个新假鳞茎,因此在旺盛生长期间,建议施用水溶性肥料和缓释肥料两种,以保证其培养出肥大的球茎。

当幼苗开始长叶后,小苗阶段用N、P、K比例为2∶1∶1的水溶性复合肥料,如花宝5号、花多多10号,浓度为3000~4000倍液,每10~15天施用1次,并每5~6个月施用奥绿肥5号长效缓释肥1以及每月1次喷施3000倍液的花多多36号TE微量肥。

中苗阶段,则应以N、P、K的比例为2∶1∶1和1∶1∶1两种肥料2000~3000倍液交替施肥,每隔7~10天施用1次,如花宝5号、花宝2号、花多多10号、花多多1号,并每3~4个月

施用奥绿肥301号长效控释肥1次,以及每月喷施3000倍液的花多多36号TE微量肥1次。

大苗阶段,以N、P、K比例为1∶1∶1和1∶2∶2的两种肥料以1000~2000倍液交替施用,每隔7~15天施1次,如花宝2号、花多多1号和11号,并每隔3~4个月施用奥绿肥601号(10-11-18+2MgO+TE)1次,每月继续喷施1次3000倍液的花多多36号TE微量肥。

在进入花芽生长期,应改施用以N、P、K比例为1∶3∶2为主的肥料,如花宝3号或花多多2号1000~2000倍液的浓度每周淋施1次,直至抽出花梗时停止施肥。

花后要根据季节施肥,建议在夏末和秋季使用低氮高磷的肥料,以促进下一季更好地开花,并使新长出的假鳞茎在冬季前变硬成熟。

7、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

在初期发生时,选择40%百可得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40%四氯异苯腈乳剂700~1000倍液,70%甲基特毙菌8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2)黑斑病

在早春及时喷药剂预防,药剂宜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0%四氯异苯腈乳剂700~1000倍液,50%速灭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3)褐斑病

在新叶期,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50%扑克拉锰可湿性粉剂3000~6000倍液,70%甲基多保净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40%百可得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4)线虫病

栽培中发现线虫危害状时,选用10%殴杀灭200~450倍液灌根,或20%益舒宝颗粒剂散于盆面。

(5)介壳虫

及时用专杀介壳虫的农药喷灭,如40.8%毒丝蜱1000倍液,40%速扑杀乳油1000~2000倍液。

(6)蚜虫

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90%万灵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或20%亚灭培可湿性粉剂3000~6000倍液。

“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莹雪中浸过,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朴素,溢满了人间的纯洁。”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种花养花则是很多人与花相伴的一种方式。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有哪些种植经验和知识可以学习的呢?花卉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中药材马钱子种植技术要点”,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