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桃花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古往今来,人们争相吟咏着花,种花养花的乐趣一般人难以探知!花草的种养植并非不加学习和摸索就可以做好的,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西瓜秋延迟高效益栽培技术”,希望对您的种植花草有所帮助。

秋西瓜指夏季播种秋季采收供应的一季西瓜,亦称夏播西瓜。秋西瓜一般每公顷2.2~3.0万千克,当时气候温暖,又适逢节日,市场有一定的消费量。秋西瓜生产不影响小麦生产而只影响一季大秋作物,对以小麦为主粮的地区粮食生产影响不大,而且瓜茬麦一般均可提高小麦产量。

1、季节特点。夏季播种的光、温条件完全可以满足西瓜生育需要,但是此时正值北方地区的雨季,对西瓜出苗及前期生长带来不利影响;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却是高温干旱季节,如持续时间较长,则易诱发病毒病,而且夜温高,昼夜温差小,生长较纤弱,并易遭台风暴雨的袭击,生产很不稳定。生长季节内的温度变化是由高到低,果实膨大期间的气温较低,生长和成熟缓慢。因此,在栽培上前期应避开高温雨季(干旱)的影响,后期应防止低温,故对播种季节及其他管理要求比较严格。

2、整地播种。秋西瓜的主要茬口小麦、秋西瓜、小麦(华北);春西瓜、秋西瓜、小麦(华北、长江中下游);早春蔬菜(早熟夏菜)、秋西瓜、小麦(或油菜)。瓜地应选择地势较高,能灌能排的沙质壤土,采用高畦或高垄栽培,以利排水。小麦收割后每公顷施粗肥30~45吨,复合肥(氮10、磷10、钾15)750千克,用多菌灵、托布津或敌克松等杀菌剂配成1:50的毒土、毒谷22.5千克,施后充分掺匀,然后回土做畦,每间隔1.6米做成高9~10厘米、60~70厘米的高畦播种或栽苗。秋西瓜的播种期比较严格,华北地区应掌握适当晚播,使前期生长避开雨季,但也不能过晚,要有充分的生长季节,以保证果实能正常成熟。北方地区以7月20日前后为宜;长江中下游地区在7月中下旬播种,果实可以正常成熟,但为了稳妥起见,可提早到7月上旬。适当早播是增大果形,增加单瓜种子数和千粒重的关键。

3、育苗移植。视当地土壤及气候条件可采用直播或小苗移植。催芽直播只要保持土面湿润,基本上可达全苗,而且主根不受损伤,根系吸收和抗灾能力较强,生育期相应地提前。播种前应充分浇水,浅播约1厘米,播种后畦面覆草,降低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出苗后及时揭除覆草,以免下胚轴过分伸长。北方秋瓜播种期间雨水较多,难以保苗,多采用育苗移植。集中育苗可以改善环境条件,适当提前播种,争取生长季节。夏季气温高,幼苗生长迅速,容易出现徒长,因此应严格控制水分,同时在苗床上搭斜棚架,盖塑料薄膜防雨。出苗初期盖帘子,防止强光曝晒。苗龄不宜过大,以15~20天具有二叶一心时带土移植为妥。秋瓜前期生长快,分枝较少,可以较春瓜密度大些,一般每公顷栽1~1.2万株为宜。

4、覆盖银灰色地膜。直播或移植后在瓜垄上覆盖宽70~80厘米的银灰色薄膜,它除具有透明膜保墒、防雨、提高土壤温度的作用外,还可驱避蚜虫,减少病毒病的传播和发生。银灰色膜反光,可改善植株的光照状况。

5、前期管理。秋瓜前期气候条件恶劣多变,幼嫩的瓜苗容易遭受损害,应注意排水。北方应严格控制浇水,保持土壤疏松,促进根系生长,使幼苗茁壮。南方在播种或移苗后,应覆草降温、保水,保持土壤疏松。出苗或定植后应在傍晚或清晨多次浇水,成活后再控制浇水。伸蔓前施肥,以促进生长。

6、整枝压蔓。华北地区在秋瓜伸蔓期温度较高,容易引起徒长,应及时整枝。采用双蔓整枝,摘除多余的蔓。压蔓可使田间茎蔓分布均匀,留主蔓上第2、3个雌花。每株留1果,坐果后瓜前10~15叶打顶,以控制继续生长。坐果位置应根据品种和雌花开花期,灵活掌握,8月上旬开花可留第3雌花;9月上旬开花留第2雌花。坐果太迟,果实不易成熟。

7、病虫防治。北方秋瓜生长期高温多湿,病虫害发生较快,应及时发现,及早防治,才能有效地控制。南方早秋高温干旱,虫害较多,应抓紧对蚜虫、红蜘蛛、菜螟的防治。

xZH52.coM阅读欣赏

红叶李高效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红叶李叶片常年呈紫红色,为著名观叶树种。红叶李“夏红”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的优质品种,具有花艳、夏季鲜亮、落叶晚等特点。

一、品种特征

红叶李为落叶小乔木,树冠球形。新枝紫红色,老枝灰褐色,枝条粗壮。新叶常年表现为叶面、叶背同为鲜紫红;生长期270天左右,红叶期为250天左右。“夏红”3月上中旬新芽萌动,叶芽、花芽紫红;3月中下旬花叶同放。花簇生1-5朵,花冠径约为1.8cm,花瓣近圆形5片,粉色。具花鞘3-4个,红色,长约0.42cm。花柄初花约0.6cm,盛花期为1.6cm,青紫色。雄蕊约30枚,近平于花瓣,柱头高于花瓣。花托紫色。个别重瓣,重瓣的柱头、花蕊、花托也加倍。成熟叶紫色,叶背鲜红色,叶片长7-9.5cm,宽4.5-5.5cm,叶基锲形,叶边缘锯齿为密重锯齿,叶柄暗紫色,长1.2cm。生长期始终有新叶萌发,夏季成熟叶片返青现象较轻。

二、技术要点

1.选地

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肥力中等以上的沙壤土种植。忌潮湿、低洼的地块与背阴处。

2.定植时间

一般在春季芽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以秋植为好,发根早,缓苗快。其他季节移植时需先对红叶李进行修剪,去掉中根、部分过长细根以及徒长枝,干粗2cm以上的,移栽时一定要带土球。

3.栽植密度

根据苗木规格的大小、苗圃的立地条件和土肥水管理水平确定。建议干径小于1cm的嫁接苗采用株行距1.0m×1.0m;干径2cm的采用株行距2.0m×2.0m以上。移植后按常规方式管理。

4.栽培管理

1)肥料:对于沙性大、防旱能力差的土壤,应增加一些粘性较重的细泥土和腐熟的土杂肥。对于粘性土壤,多施有机肥料,适当加入沙性土以调节粘度。3~4月份,以施氮肥为主,其中氮磷钾比例为6:3:1,每7~10天撒施或浇灌1次。5~8月份以施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同时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9月份开始宜施腐熟的菜饼、油饼、豆饼或复合肥,可采用根部周围穴施或环施。

2)水分:对于易积水的圃地,应开深50cm左右的排水沟。在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红叶李积水1周可造成叶片黄化、绿化,树势减弱,因此连续降雨尤其是梅雨季节需及时开沟将水排出。夏秋之际如遇干旱,则应及时灌溉补水,以促进田间空气湿润,确保叶片鲜艳。

3)除草:幼苗易被杂草所覆盖,故要求对幼苗周围经常进行人工锄草。定植2年后的苗木,可采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4)整形修剪

自然树形为球形,整形修剪时,应采用疏散分层形,从下至上,主枝逐渐减少,各主枝稀疏错落分层排列于中心干上。一般为3~4层,第一层由比较邻近的3~4个主枝组成;第二层由2~3个主枝组成;第三层也有2~3个主枝;以后每层留1~2个主枝,直到6~10枝主枝为止。

第一年,苗高1m处短截定干,剪口芽留壮芽作为主枝的延长枝。待侧枝长出20cm时留3~4个错落着生、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主枝培养,并摘心,主枝分枝角度以45度左右为宜。第二年,生长季控制徒长枝,抹除过密的芽,剪除交叉枝、病虫枝等;冬季修剪时,强枝轻剪,弱枝重剪。由于“夏红”枝条直立性较强,剪口芽应留外芽,并采用里芽外蹬的技术措施来扩大枝条的分枝角度,以利于扩大树冠:第三年,继续短截主干的延长枝,剪口芽应留壮芽、内芽,与上年的剪口芽相对,第一层与第二层相距60~80cm,第二层与第三层相距40~60cm,以上各层逐渐缩小,第四年就可完成整形。

5)病虫害的防治

适度密植,合理修剪,保持通风透光;加强肥水管理、夏季合理疏剪,保持树体健壮;清除枯枝落叶,去除病虫枝叶,采用人工捕捉等方法,降低病虫基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主要危害是蚜虫,选用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药剂。药剂要经常轮换,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致蚜虫产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食叶类害虫主要为刺蛾、大蓑蛾,需采用阿维菌素、氧化乐果800~1000倍溶液进行喷雾;蛀干性害虫主要是星天牛,可采用杀灭菊酯、绿色功夫2000~3000倍溶液进行喷雾,或在虫道口向枝干注射甲胺磷、敌敌畏等农药,并用黏性泥封口。病害常有叶斑病、褐斑穿孔病、流胶病、白粉病危害,可用1:1:100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发病初期喷施15%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喷施一次,连喷3~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三、应用前景

1.投入

1)种苗生产成本

每亩生产成本:整理70元,扦插用工200元,肥料300元,农药220元,管理用工700元,起苗用工150元,土地租金1000元,合计2640元。

2)工程苗生产成本

第1年生产成本:整理70元,栽植用工200元,肥料300元,农药220元,管理用工500元,土地租金1000元,种苗0.8×650=520元,合计2810元。

第2年后平均每年生产成本:肥料300元,农药220元,管理用工500元,土地租金1000元,合计2020元。

2.效益

1)种苗亩均年生产效益

平均每亩每年生产苗木约40000株;当年生种苗株均售价为0.8元,种苗亩均年生产效益=种苗株均价格×株/亩-生产成本/亩=0.8×40000-2640=29360元

2)工程苗亩均年生产收益

以地径3公分苗木,每亩650株为例。平均每株45元,平均每年每亩增收(650×45-2810-2020-2020)÷3≈7467元。

红叶李种植经济效益高,可广泛推广!

西瓜茄子菜薹高效复种效益好


西瓜选用株型紧凑、生长势中等、耐高湿和弱光能力强、低温坐瓜性好的小果型礼品西瓜品种,如台湾农友公司的小兰、特小凤等。轻基质穴盘嫁接育苗。立体栽培,由于种植密度高,要求整地质量较高。一般每亩基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25%西瓜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100公斤,深翻耙细,6米宽的大棚做4条高畦,覆盖地膜。每畦栽1行西瓜定植株距45-50厘米,定植不宜太深,盖土略低于子叶,浇透定根水。膨瓜期重施一次膨瓜肥,每亩施25%西瓜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20公斤,并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结瓜期要控制水分,膨瓜期缺水可以适当补充水分,瓜成熟前10天停止浇水。

茄子选用株型紧凑、生长势中等、耐高温的品种,如台湾农友公司的一口茄。轻基质穴盘育苗,采用72孔黑塑料穴盘和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研制的专用育苗基质育苗。每亩基施25%茄果类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100-120公斤,深翻耙细整平后做畦,6米宽的大棚做2畦,畦宽2.5米。定植行距80厘米,株距50厘米。定植成活初期,中午温度高,采用遮阳网覆盖降温,以利于成活。分枝出现后,将第一花穗以下的分枝及时抹去。第一花穗的果实采收后及时摘除下部的老叶,同时,每亩施25%茄果类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15-20公斤和尿素5公斤,并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

菜薹选用扬大远缘杂交菜薹。轻基质穴盘育苗。2片子叶展平后定苗。每亩基施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25%茄果类蔬菜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100-120公斤,深翻耙细整平后做畦,6米宽的大棚做2畦,畦宽2.5米。苗龄约25天,有4-5张叶片时定植,定植行距45厘米、株距30厘米。定植后浇足水,以利于活棵。植株有10张叶片左右、主茎开始现蕾时及时摘心,以利于侧薹的抽生,此为高产栽培的关键措施之一。现蕾后抽薹前适量施一次肥。为了保证在春节前上市,霜冻来临前如植株较大,要搭棚覆盖薄膜保温。侧薹抽生后,在花蕾未开放且大蕾没有发黄时及时采收,此时品质最好。采收期间加大肥水,每采收一次每亩施复混肥15公斤,并视墒情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半夏高效栽培技术


半夏,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为常用中药材。以干燥块茎入药,主治咳嗽、气喘痰多、反胃呕吐等病、近年发现半夏蛋白有抗早孕和抗肿瘤作用等、是多年来紧缺的中草药材之一。甘肃省西和县是半夏的适宜种植区,所产半夏色白、淀粉高、形状好,深受用户欢迎,称之为西半夏。西和县半夏野生栽培变人工种植成功后,种植半夏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长期依赖采挖野生半夏作种,致使野生资源濒临枯竭,种价居高不下,病害逐年加重,成本剧增,效益下降,种植面积锐减。

甘肃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针对西半夏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高效栽培技术、病害防治、西半夏人工繁殖种茎三个方面,开展试验研究,先后设置各种试验13项,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半夏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试验表明,半夏播种期冬春适宜,产量相近;播种深度对产量影响极大。适当浅播能增产50%左右,地膜覆盖,较露地早出苗20天,亩产鲜块茎535公斤,较露地增产82.3公斤,净增产值478.2元;出苗前用塑料小拱棚栽培,提前出苗15天,亩产鲜块茎1083公斤,较露地增产202.1公斤,每亩净增产值1482元;出苗后(6月12日)用60~65%遮阳网遮盖,亩增产25.3%,出苗后覆盖秸秆,较对照亩增产15.5%。种植密度对半夏产量和种植效益有直接的影响。

西半夏高产高效优化栽培模式是:在中等以上肥力,亩施纯氮6.4~7.7公斤,氧化磷6公斤,氧化钾6公斤,每亩播种量(直径0.8~1.2厘米)200~250公斤,每平方米252~295粒。生育期每亩叶柄数达到50~55万个。经生产示范验证,平均亩产490.4公斤,较对照平均亩产450公斤增产40.4公斤。

半夏高效栽培技术

二、病害防治

半夏的病害主要有块茎腐烂病、炭疽病和轮纹病。块茎腐烂是由病虫复合侵染造成的,用杜邦福星和混配3号(杀菌剂和杀虫剂),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发病高峰期防效为58~49%。半夏土传病害的防治措施:1、耕作倒茬,间隔5年以上再种;2、在无病区建立繁种基地;3、喷施锰肥,加强管理;4、土壤处理,用甲基异柳磷1公斤拌成毒土或对水25公斤,均匀喷洒于地面,整地时翻入土中;5、药剂闷种,用杜邦福星6000倍液闷种10小时后晾干播种;6、叶面喷洒,在临近发病期(5月底或6月初),用代森锰锌400倍液叶面喷洒,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

三、半夏人工繁种的适宜区域和种茎标准

半夏主要以种子、珠芽、块茎为繁殖材料。种子繁殖可以克服长期无性繁殖造成的种性退化;组培快繁,有利于半夏品种的提纯选优,有重要的使用价值,一年可扩大繁殖5次,在生根培养基中附加入参粉、贝母粉有利于生根,移栽成活率高。生产上采用块茎、珠芽繁种,通过苗前盖膜、覆盖秸秆以及出苗后用遮阳网遮盖,平均每株形成株芽3.7~4.1个,较露地繁殖提高27.6~41.1%;自生苗繁殖,半夏采收后种玉米,使遗漏在地里的半夏块茎、珠芽重新发芽出苗,每亩可采挖40~50公斤。

异地繁种与野生种产量相近,人工繁种完全可以代替野生种。异地繁殖原种,就地繁殖生产种比较经济合理。

种径大小直接影响半夏产量和种植效益,直径0.8~1.2厘米的中粒种净产量最高,故半夏种径标准确定为0.8~1.2厘米。

四、半夏种茎人工繁殖

半夏是天然异花授粉作物。人工繁殖提纯选优,实行原种――生产种两级繁育。原种采用种子繁殖,建立实生苗原种田,利用组培技术提纯扩大繁殖。生产中采用珠芽、块茎繁殖。

香椿高效栽培技术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椿、香桩头、大红椿树等,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香椿是高大的乔木树木,原产中国。人们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

香椿繁殖技术

有种子育苗、茎杆扦插、根扦插及根蘖繁殖。

1、种子育苗。香椿种子小,种皮坚硬,又带膜质长翅,直播不易吸水,发芽困难,为获得出苗整齐,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催芽处理。其方法:

①温水浸种。3月上旬,用30~40℃温水浸种一昼夜,种子吸足水份后,捞出放于蒲包内,放在20~25℃温度下催芽,每日早晚各浇水一次,翻倒均匀,待种子有5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

②催芽。将种子与河沙按1:2的比例混匀,并适当洒入清水,湿度掌握在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将混好沙的种子,堆放在一起呈馒头状,每日浇少许水,并不时翻倒均匀,待种子有70%露白即可播种。

2、茎杆扦插。秋季落叶后至翌年4~5月,选1~2年生枝条,剪成20cm长的插条,按行株距25×15厘米,插入整好的苗床内,地上露1/3。

3、插根繁殖。移栽定植时,将植株过长的主、侧根剪下,剪成15~20cm小段,在整好的苗床内,按行距25厘米开沟深7厘米左右,将根横栽于沟中,间距10厘米,上面覆土压实,浇水,苗高10厘米时,及时除蘖,并注意中耕除草。

4、根蘖繁殖。香椿的根部具有许多不定芽,在自然环境下,树冠周围常萌发一些幼小树苗,可挖掘出移栽培育新株。但是自然萌蘖有限,可采用人工断根分蘖进行繁殖。其方法:早春解冻后,萌芽前,有树冠外缘,挖50~60厘米的沟,将根末稍切断,用土将沟填好,这样可刺激根先端形成大量蘖苗,萌发新株,翌年即可移栽。

5、苗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做苗床,施足有机肥4000公斤,撒匀耕翻,整细、平,作畦宽1.2米,深沟高墒。种子播种,按行距20厘米开浅沟5厘米,沟内浇足底水,渗透后,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沟内,每亩用干种1.5~2公斤,覆土2~3厘米,然后畦面覆盖地膜,盖严压实,以便提高地温,提早出苗。

6、苗期管理

①种子播种出苗后,于傍晚立即将地膜揭掉,轻浇水一次,注意保持畦面湿润。

②及时间苗、匀苗,除去过密的及并株苗、弱苗、病苗,保留株距3~5厘米,结合拔除田间杂草,追施磷酸二铵每亩10公斤,浇一次透水,浅松土,注意不要伤根。

③间苗移栽。5月下旬~6月上旬,幼苗4~6片真叶,高8~10厘米时,为改善幼苗的光照及土壤营养条件,需间苗移栽,距按10~15厘米,掌握留强去弱、留壮去细的原则。间苗前1天畦面浇透水,使拔苗尽量少伤根,间出的壮苗按行株距25×15厘米,及时进行移栽到整好的苗床,浇定根水,促使活棵。

④移栽活棵及扦插繁殖成幼株后,及时追施肥水,中耕除草,促进幼苗生长。后期则通过摘心,喷施多效唑或肥水管理等措施,控制株高,调整株形,增加苗木养分贮备,促进形成饱满顶芽。

香椿定植

落叶后至翌年早春萌芽前均能进行栽种。栽种前每亩大田施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撒匀深翻,作畦宽2~2.5米,按行株距60~70×15~20厘米(矮化密植)栽种,每亩6000~8000株,最高达万株以上。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促使活棵。

田间管理

1、肥水

栽种活棵后,及时追施肥水,结合中耕除草,促进苗木迅速生长。

2、病虫防治

香椿的害虫,有香椿毛虫、刺蛾、云斑天牛等,幼虫期可用800倍敌百虫液喷杀,成虫期可用1500倍乐果防治。病害有叶锈病和白粉病,可用500倍粉锈宁防治。冬季清洁田园,减少病虫越冬基数。

3、修剪

每年春季椿芽采收结束后,6月中、下旬~7月上旬,对主干离地面高20厘米处修剪(砍头),促使侧芽萌发成新枝。7月下旬~8月上旬根据新枝条长势的强弱进行打项,长势强的可提前打顶,相反,可推迟打顶,并结合肥水管理,促进形成饱满顶芽。香椿芽生长期短,应吃早、吃鲜、吃嫩,有谚言"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采收标准以芽色紫红、芽长10~15厘米为宜。采收时应先采顶芽后采侧芽,若顶芽不采收,则下部侧芽难以生长或生长不良。采芽时应用手齐叶柄基部轻轻摘下,捆成100~200克的小捆,用塑料袋装好封口,防止失水萎蔫,提高上市质量。每年椿芽可采收3~4次,产量400~500公斤。

香椿越冬保护措施

利用塑料大棚保护香椿越冬栽培,秋季落叶后,将移栽过的香椿植株,连根挖出,每50株1捆,根部浇上泥浆,假植于背阴处。其方法:11月中下旬在房屋后面挖深50~60厘米、宽50厘米的沟,将捆扎好的植株,倾斜竖立在沟内,根部用土填平,浇一次透水,以渗透到沟底为度,以后保持湿润,经15天左右的低温,渡过休眠期。然后定植于准备好的大棚内(行、株距同上)。棚内白天保持温度18~24℃,晚上12~14℃,经40~50天,第一批椿芽即可采收上市。保护地栽培要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椿芽产量。

加工腌制和贮藏

椿芽通过加工腌制后能长期贮藏,随时外运。方法简单易行。采收新鲜椿芽用水清洗,凉干后每100公斤加20公斤的盐,缸内一层椿芽,一层盐,盐下层少上层多。3~4小时以后进行翻缸,再经5~6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翻缸,前后共翻5~6次,约经20~30天即可腌好,取出摊开凉1~2天,加少量米醋,增加光泽和脆度,再晒至5~6成干时,每100~150克扎成小把,放入小口坛内,排紧压实,封口贮藏,保存2~3年。

秋甘蓝栽培技术


秋甘蓝生育期短、易管理、投入少、见效快,很适合农场大面积栽培。1998年本场推广种植秋甘蓝130余m2,平均667m2产量为356Okg,最高单产达405Okg,667m2产值达8000~1000元。现将其关键技术环节作如下简介。

一、品种及播期选定

1.品种选择本场早秋雨水多、温度高,秋甘蓝苗期病害严重。经试验示范,选定京丰1号为适宜品种,该品种苗期抗病能力强,生育期适中,包球紧实,球体适中,平均单株重0.8kg以上,商品性好,较适合早秋大面积种植。

2.播期确定京丰1号苗期抗病能力强。可适当早播,一般6月底进行育苗,国庆节前后即能陆续上市。

二、精细播种、培育壮苗

1.苗床准备苗床应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采用深沟高畦,畦高20~30cm,畦宽1.5m,畦面中间稍凸,以防积水。作畦前施足底肥,每667m2普施腐熟有机肥3500kg,加尿素、磷二铵各10kg均匀混入10~15cm表土中,然后精细整地作畦。

2.育苗设施在建好的苗床四周用木棍或竹杆打桩立柱,柱高80~100cm,柱顶用竹杆或铁丝连成网架,棚架上用遮阳网与防虫网相结合的方法将整个苗床罩严,起遮阳降温、缓冲急雨、防病虫侵入的作用。晴天上午10时覆盖遮阳帘,下午四时揭帘,阴天不盖,促进幼苗健壮,提高抗逆性。

3.精细播种播前灌足底水。播时采用砂土拌种,便于撒播均匀,播后轻盖0.5cm左右厚的细土(以不见明种为宜),然后洒足水,并经常保持床面湿润,一般3天齐苗。播种量根据品种的发芽率及籽粒的大小而定,一般30m2苗床播种60~80g,可定植667m2大田。

4.苗期管理齐苗后及时间苗,除去弱苗、劣苗。播后15天左右幼苗达2~3片真叶时分苗,分苗床的平整及肥料施用同播种苗床。分苗株行距为7m8cm。定植前4~5天喷施1遍0.3%磷酸二氢钾利于壮苗。此外,定植前1~2天菌床喷1次防病虫药剂,以防定植后缓苗期发生病虫。

三、施足基肥、平整畦面、适时定植

应选择排灌条件良好的田块,采取深沟高畦栽培。定植前施足基肥,每667m2用腐熟有机肥2500~3000kg尿素、磷二铵各10kg,均匀施入15~20cm耕作层中,然后精细平整畦面。定植应掌握在播种后30天左右,幼苗达5~6片真叶时进行,一般667m2栽植密度为4400株。大面积栽植时边栽边带水,全部结束后灌1次透水。

秋甘蓝栽培技术

四、加强肥水管理,搞好病虫防治

1.肥水管理

①定植1周后,结合浇缓苗水,667m2追施尿素5~8kg磷二铵5kg以促进新根生长,提高前期幼苗抗逆、抗病能力。

②当甘蓝进入莲座中期(10~12片叶)时,每667m2追施尿素、磷二铵各10~15kg。

③结球初期,每667m2追施尿素:磷二铵各15kg以促进叶球迅速膨大,为有效产量的形成打下基础。另外,结球期还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叶面喷肥。试验表明,每667m2喷施0.5%磷酸二氢钾50kg肥液,可使秋甘蓝增产5%~10%。每次追肥以株间穴施为佳,可与田问中耕除草、锄土培根同时进行,灌溉以沟灌渗透畦土的方法为好,并要及时排放积水。

2.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黑根病、黑腐病等,应以防为主,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拌种,苗床整地时667m2撒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kg。进行床土杀菌消毒。在感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并喷洒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

秋甘蓝虫害较重,如甘蓝夜蛾、菜青虫、菜螟等,应抓紧在幼虫发生期及时防治,667m2可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200mL,或菊脂类农药25~30mL叶面喷杀。此外,为防治蝼蛄等地下害虫危害幼苗,在播种、定植前,结合整地每667m2用1kg辛拌磷撒拌畦床表土毒杀。

五、适时采收、分批上市

秋甘蓝叶球长成后,应根据其紧实度分期采收分批上市,这样既有利于叶球充分成熟,在增加产量的同时,又提高了经济效益。采收时应保留适当的外叶,以保护叶球免受损伤,影响上市品质。

无籽西瓜栽培技术措施


无籽西瓜具有生长势强、抗病、含糖量高的特点,但也存在采种量低、发芽率低、成苗率低的三低问题。为此各地都在探索解决途径。综合各地生产及试验结果,可以采用以下有效措施克服三低。

1、人工辅助授粉。无籽西瓜制种时,利用父本普通西瓜的混合花粉(同一品种不同株的花粉),对母本四倍体进行人工授粉,使更多、更理想的花粉落到柱头上,增加花粉的发芽率,促进花粉管迅速生长,顺利完成受精作用,从而提高种子质量。

2、增施磷肥。据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增施磷肥平均单瓜产籽量比未施磷区提高12.2-25%。施磷不但能提高母本四倍体西瓜的产籽量,而且对提高四倍体种子孕性,促进种胚发育,提高无籽西瓜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和成苗率都有显著作用。

3、适量施硼。据研究,施硼对提高无籽西瓜种子孕性,增加其采种量有较好的效果。育苗时每公斤营养土加硼砂2毫克,孕蕾至开花期间隔7天喷0.05%的硼液2次,亩产籽量比对照高53.4%。

4、合理密植。密植是提高种子产量的重要途径。一般以每亩种植1000-1400株,每株留1个瓜为宜。

5、破壳高温催芽。人工破壳是提高无籽西瓜发芽率简便、有效的措施,一般是先浸种,后破壳。催芽时温度应保持在35℃-37℃。

6、改善栽培条件。播前一定要浸种催芽,采用营养钵育苗,育苗苗床内温度要高于普通西瓜。无籽西瓜幼芽的顶土能力较差,播种时土质要松,播种要浅,盖土0.5厘米为宜,人工剥除带帽。

袖珍小西瓜秋季栽培技术


近几年,3千克以下的袖珍小西瓜秋季栽培,一般于国庆节前后上市热销,种植效益较高,一般每亩产量在2000千克左右。其栽培技术如下。

(l)品种选择

西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染病,难坐瓜,所以袖珍小西瓜秋季栽培要选择抗病、耐高温、耐高湿、高产、质优的品种,本地常用品种主要有红玉、小兰、特小凤、小天使等。

(2)播种育苗

①播期本地袖珍小西瓜秋季栽培播期一般为6月底~7月底。播种太早,前期温度高,蚜虫、病毒病严重;播种太迟则定植期、结瓜期都要推迟,生育后期温度低,不利于西瓜膨大和成熟。但最迟不得超过8月10日。

②苗床准备在西瓜田附近选择地势高的地方作苗床,一般于5-6月份,将厩肥提前堆制,用薄膜覆盖发酵后,与质地疏松、未种过瓜类的肥沃土近1:1配制,按总量的0.5%加入过磷酸钙,充分混合,用薄膜覆盖保存。装钵前,每立方米营养土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充分混匀,装人10厘米X10厘米规格的营养钵中,装土时营养钵上方空1厘米。一般每亩需配营养土500千克左右,需营养钵720-800个。

③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在阳光下暴晒1天,用55-60摄氏度的热水烫种并不断搅拌,10分钟后加水冷却,浸种4-6小时。浸种后用纱布、毛巾等反复搓洗瓜种,直至洗去种子表皮的黏液;用清水洗净后再浸种4-6小时,可预防病毒病。

袖珍小西瓜秋季栽培技术

④播种播种前将营养钵浇足水分,每钵播一粒瓜种,不需催芽,盖细土0.5-1厘米。

⑤苗床管理播后为防苗床表土干裂并利于出苗,可用遮阳网双层或多层浮面覆盖,并建小拱棚,覆盖防雨膜。当有1/3瓜种顶土出苗时,揭除遮阳网,把遮阳网盖在防雨膜上,以防瓜苗受到暴晒。苗床干裂缺水时可用喷壶于早晨适当洒水,水量不宜太大。遇到病虫害如蚜虫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喷雾防治,立枯病可用绿亨1号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

(3)整地与定植

①选择地块西瓜不宜连作,选择7年以上(确因调茬困难,至少3年以上)未种过瓜类,并且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田块作为种植大田,同时要求排灌方便。

②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晒垄。耕翻之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地面进行消毒。移栽前10天做畦,畦面沟宽3米,畦面宽2.6-2.7米,基肥开沟深施在距畦边30-50厘米,每亩施腐熟的鸡粪1000千克、饼肥10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30千克。

③适时定植当苗龄15-17天、2叶1心或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定植,在距畦边30厘米外挖定植穴,将营养钵轻放于定植穴里,穴距40厘米,每亩定植550株左右,定植后随即浇足水,并用土封严定植穴。

(4)田间管理

①整植压蔓定植后10-15天,西瓜开始伸蔓,注意及时定蔓,-般每株1个主蔓,2个侧蔓,其余侧蔓及时清除。当瓜蔓长到6-7片叶时,在晴天下午开始压蔓,用泥土或枝条均可,以后每隔7-8片叶压蔓1次。压蔓时必须注意雌花的位置,并在预留雌花的瓜蔓下面用草将瓜蔓垫起,然后在前方压蔓,这样,雌花离地面高,便于坐瓜。

②人工辅助授粉从早晨开花到上午11点时,授粉效果较好。授粉时用雄花花粉往雌花柱头上抹匀,投粉量要大,-般-朵雄花授2-3朵雌花,授粉后挂牌标明授粉日期,以便确定瓜的成熟期和适宜的采收期。

③保护幼瓜秋西瓜开花、坐瓜期,经常遇到大风大雨天气,要注意保护幼瓜,以防烂瓜,方法是授粉后用植物叶片遮荫或用纸筒套在子房上即可。

④控制徒长在幼瓜膨大前肥水不宜过旺,如果已发生旺长,在主蔓生长点5-8厘米处用手挤伤瓜蔓或把瓜蔓围绕一圈,以延缓瓜蔓的生长速度,促使雌花生长,提高坐瓜率。

⑤追肥与浇水小西瓜在底肥墒充足的情况下,-般不追肥浇水,只在膨瓜期结合苗情,每亩追施尿素5-8千克、硫酸钾4-6千克,后期可采用叶面喷肥方式补充养分。

⑥病虫害防治袖珍小西瓜秋季栽培常发病害有炭疽病、叶枯病、枯萎病、病毒病等。西瓜抽蔓后应把防治病毒病作为田间管理的重点,田间每隔5-7天喷1遍600倍液的绿亨2号,特别是大雨过后必须喷洒菌爽,预防各种病害的发生。发现枯萎病株时应及时拔除,轻微时用绿亨2号600倍液5-7天喷洒1次,连喷2-3次,效果很好。病毒病可用病毒A、植病灵、磷酸二氢钾等几种肥药混合防治效果很好。进入生长后期,天气转凉,应注意防治炭疽病、叶枯病,-般喷洒绿亨2号600倍液,5-7天1次,连喷2-3次。防治蚜虫可用800倍液的绿亨吡敌或10%吡虫啉1500倍液喷雾。注意采收前15天停止喷药。

(5)收获与贮藏

秋季袖珍小西瓜达到商品成熟时,应及时采收,-般定植后50天左右即可收获。如需贮藏时可选择八成熟的西瓜,置于阴凉通风处堆放,高度以2-3层为宜,-般在5摄氏度左右时能贮存20-30天;天气转凉时注意保温,贮存期内要经常检查是否烂瓜,发现后要及时处理。

相信《西瓜秋延迟高效益栽培技术》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花卉知识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高效花卉栽培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