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朵是纷繁的。春雨把它浇灌,春风催它绽开。他们是美的使者,春的精灵。”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而种植花卉让人体验的乐趣更不一般。只有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才能种好花卉,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种植百科:杨树烂皮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杨树烂皮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杨属和柳、榆等树种危害极大。该病是潜伏侵染性病害。下面一起去详细了解一下杨树烂皮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当出现干旱、水涝、日灼、冻害等恶劣条件,以及苗木移植或强度修剪后不易恢复树木生机时,病害便迅速发生,轻者影响树木生长,出现放叶晚、叶片变小、枯枝、枯干等病状,重者造成树木成片死亡。

杨树烂皮病的病害症状

病害发生在杨树、柳树等枝干皮部。病初,皮部出现不规则隆起,触之较软,剥皮则有淡淡酒精味。隆起斑块渐渐失水,随之干缩下陷,甚至产生龟裂。剥皮观看时,可见皮下形成层腐烂,木质部表面出现褐色区。病皮不断扩大,以春、秋两季扩大速度最快,纵向发展较横向快。在下陷的病皮上,出现密集的小黑丘疹状物,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座。

遇雨或湿度过大时,由黑点顶端挤出乳白色浆状物,并逐渐变为桔黄色,即病菌的孢子角。孢子角边挤边干,形成细长的卷须。分生孢子器座有时呈同心环状排列。干后病皮极易剥离,可见皮层腐烂成乱麻样的纤维丝条。若病皮环干一周时,自此以上的枝干,便干枯形成枯枝。

小枝发病时无明显溃疡斑,在粗皮部分发病时也无明显的溃疡斑,也无卷须状孢子角,但有琥珀色的分生孢子块。

杨树烂皮病的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皮中连年存活生长,4月形成分生孢子,5月产生量最多。分生孢子角在雨后或潮湿天气下更多,借雨水溶开孢子角后,孢子借风、雨、昆虫、鸟类传播,从无伤的死皮侵入定居潜育。在北方地区自3月中旬开始发病,5月是病害盛发期,7月病势缓和,9月停止发展。

杨树烂皮病与冻害、日灼伤、虫害、盐害、旱害有正相关性,在树种方面,银白杨、胡杨最抗病,小叶杨、加杨、钻天杨次之,青杨类最易感病。

栽植用苗木过大、移植时根系受伤,移植次数过多,假植太久的大苗或幼树,在移植后不易恢复生机,因而易病。在城乡绿化树木上,因整枝技术不佳、修剪过强、机械伤害多时,均有利于发病。在防护林和片林中,迎风面因常受风沙袭击,也易发病。由于密度过小或整枝过多,受光量过大发生日灼伤时,也易发病。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措施

1、保持树木生长旺盛是防治本病的主要途径。栽植时要选择适宜的土壤条件,选择抗冻、抗虫、抗日灼的树种和品种,保护根系。栽植后加强抚育管理,防治蛀干害虫,合理整枝并不留残桩,保护伤口。初冬树干要涂白,以防冻害和日灼。成林后要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清除衰弱枝条及全株。防护林应设计营造半透风式结构,迎风侧应栽小灌木。

2、化学防治时可选用10%碱水、2%康复剂843(1:3倍液)、10%双效灵(1:10倍液)、松焦油柴油(1:1)、10%碳酸钠液、多菌灵(1:25倍)、托布津(1:25倍)、石硫合剂,但以双效灵(1:10倍液)为优选药剂。因为用该剂效果好、成本低、药源充足、易推广、无药害,用法以涂干和喷干为好。使用以上几种药剂,在涂药后5天,如在病斑周围再涂50~1ooppm赤霉素,可促使产生愈合组织,病斑不易复发。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杨树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杨树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XzH52.coM品读分享

种植百科:防治杨树溃疡病


一、杨树溃疡病的危害。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主要枝干病害,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从苗木、幼树到大树均可侵害,但以苗木、幼树受害最重,造成枯梢或全株枯死。引起杨树溃疡病的病原有8种。

一、杨树溃疡病的危害。

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主要枝干病害,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从苗木、幼树到大树均可侵害,但以苗木、幼树受害最重,造成枯梢或全株枯死。引起杨树溃疡病的病原有8种,现已知在生产上主要造成危害的有: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杨树大斑型溃疡病和杨树烂皮型溃疡病三种。另有一种杨树细菌型溃疡病是我国近年新发现的,在我国东北有发生,危害非常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杨树溃疡病的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1、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病害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症状主要有三种类型。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多围绕皮孔产生直径1厘米左右的水泡状斑;在粗皮杨树品种上,通常并不产生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当从干部的伤口、死芽和冻伤处发病时,形成大型的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坏死班。

病菌可在树干、枝条的病斑和病残体中越冬,在不表现症状的树皮内,病菌以潜伏状态存在。春季是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的最主要的发生时期,尤其在幼苗移栽后发病率最高;夏季杨树生长旺盛,病害发展缓慢,秋季又可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杨树栽培管理不善,水分、肥力不足、养分失调,导致生长衰弱的条件等,均易引起发病。树体内含水量与发病关系非常密切,树皮膨胀度低于60%时发病重;高于80%时抗病性增强。

2、杨树大斑型溃疡病:该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的伤口和芽痕处,初期病斑呈水浸状,暗褐色,后形成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部韧皮组织溃烂,其下木质部也可变褐,老病斑可连年扩大,多个病斑可连接成片,造成枯枝、枯梢。被认为是杨树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树皮内越冬。正常年份4月中旬开始发病,5-6月为发病盛期,7-8月病势减缓,9月又可见新的病斑出现,10月以后停止扩展。

一般光皮树种的感病程度重于粗皮树种,粗皮的木栓化程度较高,病菌不易侵入。日灼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树干阳面的病斑数多于阴面。杨树在生长衰弱或土壤干旱、树体含水量低的情况下感病重。

3、杨树烂皮型溃疡病:杨树烂皮型溃疡病又称杨树腐烂病,为害杨属、柳属等树种的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枝枯,严重地块可引起大片杨树的死亡。

病菌在病组织内常年存活生长。该病于4月上旬开始发病,5-6月是盛发期,7-8月病势缓和,10月停止发展。该病的发生与杨树品种、立地条件以及冻害、日灼伤、虫害、旱害等密切相关。栽培管理不良、生长衰弱的林分或植株受害重。

4、杨树细菌型溃疡病:该病与前三种不同,它是由一种叫做草生欧文氏杆菌的细菌所引起,该细菌为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周生鞭毛。该病主要危害树干,也能在大枝上发生,发病初期,在病部形成椭圆形的瘤,直径约1厘米,外表光滑,后逐渐增大成梭形或圆柱形的大瘤,颜色变为灰褐色,表面粗糙并出现纵向开裂。夏季从病部裂缝中流出棕褐色粘液,有臭味。病瘤内韧皮部变棕红色,木质部由白色变为灰色,后变为红色。发病严重时出现腐烂,树木生长衰弱,木材腐朽不成材,严重时可致树木全株死亡。

病菌在杨树病干部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大树比幼树受害重,地势低洼的林分发病重,夏季修枝的树比春、秋季修枝的树发病重;冻伤和修枝伤易引起发病;修枝不整齐、茬高的也易造成侵染。

三、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措施。

杨树溃疡病是寄主主导型病害,就是病害发生与否主要看寄主的生理健康状况。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导,提高杨树的综合抗逆性,增强抗病能力;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加强病情的监测和普查:根据溃疡病的发生、为害程度及分布特点,对全省的杨树林进行科学分类,可分为重病区、轻病区和预防区,可以有的放矢,保证采取有效措施,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进行防治。

2、加强抚育管理:农民群众对植树造林认识不足,存在着误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省事、省钱,所以栽上树就不管不问了,林地内杂草兹生,土壤板结,水分、肥力不足,树木生长弱,抗病力差。杨树是喜大水大肥的树种,造林后至少应每年春浇一次透水,施一次肥。对分化的林分要合理疏伐,合理修枝,及时修除病枝。

3、化学防治:发病高峰期前,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或用溃疡灵50-100倍液、多氧霉素100-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2.12%的843康复剂100倍液、菌毒清80倍液,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

花卉种植科普:杨树烂皮病的防治


杨树烂皮病又称杨树腐烂病,主要危害树木的枝干,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我们一起去详细了解一下。

杨树烂皮病传染性极强,病害流行,往往造成林木大片死亡,损失很大。近年来由于杨树大面积栽植,此病各地时有发生,单一的杨树品种栽植,会给此病大发生创造条件,如不加严格防治与控制,有大发生的可能。 

杨树烂皮病防治与控制方法:

1.地区内林木多品种栽植,如果单一发展杨树品种,不利于病害防治与控制,多栽植混交林(如杨刺混交),不利于病害传播。 

2.面积较大的成片杨树林,每隔一定距离(如400米左右)设置刺槐或榆树隔离林带,具有阻碍病菌传播的作用,一旦发生病害可做区域性控制,不至于全部被传染。如果杨树片林较小,也可以在其周围设置隔离林带。

3.栽植林木时应注意适地适树,优选抗病品种,使用经验合格无菌的优良苗木。起苗时减少伤根,运输过程中避免失水、创伤、栽植时注意保护苗木,减少损伤。加强幼林抚育管理,如除草、松土、抹芽、及时排灌、禁止放牧、防治病虫害等。修枝应选择在冬季进行,尽量避免雨季修枝。

4.秋末或春初进行树干涂白,以防止冻裂、日灼、防病、防虫。 

5.有条件的或有病害大发生可能的地区的林业主管部门,应在秋冬季节统一组织病源枝条、病害林木的清除工作。清除的病树、病枝一律烧毁,消灭菌源。春夏季节林木所有者应随时自检自查,发现病株、病枝,及时清除销毁。这样做到预防为主,可以把损失控制在较小的范围。

6.多年的老苗圃或蔬菜保护地后改的苗圃,易发生此病害。如发现此病害应换地倒茬,在此地块栽植杨柳以外的其他品种。如实在无地可倒,育苗前应进行土壤消毒和杨树插穗消毒。

7.对于幼树树干发病,根部没有发现病菌的,可进行平茬处理,并用药剂消毒(如50%的多菌灵)。对成树病患部进行治疗时,先用刀将病斑全部挖掉,露出木质部,用药剂消毒,施用10%的碱水或25倍多菌灵或托布津。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杨树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杨树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喜欢花的人在生活中不乏痴迷者,花让我们忘却生活的烦恼!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种植百科:杨树烂皮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