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故而很多人迷上了种植花木。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很难将多肉种植好,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时间及注意事项分享多肉灯泡种子播种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灯泡喜凉爽、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下生长,不耐阴、耐干旱、怕积水,既不耐寒,也不耐酷热。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多肉灯泡种子播种方法的详细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

多肉灯泡种子播种方法:

1、播种时间

多肉灯泡的繁殖常用播种的方法,在秋季进行,也就是9月中旬到下旬。

2、播种方法

由于灯泡种子细小,播种后覆盖玻璃或保鲜膜,发芽前浇水用浸盆法,将花盆放在盛有水的盆中,使水从盆底的排水孔中慢慢洇湿土壤;苗期可以用小的喷雾器喷雾。出苗不久的灯泡常常会东倒西歪,根部也裸露在土壤外面,可用牙签、镊子或其他小工具用土将露在外面的根部覆盖,并将歪倒的植株扶正。

3、播种注意事项

对于多肉灯泡的播种温度,发芽时的温度不能太高,白天15到20摄氏度左右,晚上要降到5到10摄氏度。有点温差,播种的温度相对其他品种要低一些,做好苗盆的杀菌比较关键。

XzH52.cOm编辑推荐

多肉植物播种方法及注意要点介绍


多肉植物花卉播种繁殖具有繁殖系数高和速度快的特点。大多数仙人掌植物的种子细小,都采用室内盆播。种子的发芽温度,白天为25~30℃,夜间为15~20℃,土壤温度为24℃。一般以5~6月播种为好,在温室条件下可提前在3~4月播种,夏、秋季采得种子,可在9~10月播种。

多肉植物花卉播种前要做好播种土的准备,以培养土最好,或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加细沙各1份的混合土,并经高温消毒。所用播种盆或穴盘干净清洁。对坚硬或发芽困难的种子,要预先进行催芽。

多肉植物花卉播后,早晚喷雾,保持盆土湿润和避开强光暴晒。一般种类播后5~16天相继发芽,少数种类需20多天或更长时间才能发芽。

仙人掌植物的幼苗十分幼嫩,根系浅,生长慢,管理必须谨慎。夏季高温多湿或冬季低温多湿时对幼苗生长十分不利。幼苗生长过程中,用喷雾湿润土画时,喷雾压力不宜大,喷水或洇水的水质必须干净清洁,以免受污染或长青苔,影响幼苗生长。

多肉植物花卉通过播种还可以发现没有色素的子叶,俗称白籽,采用实生苗早期嫁接,可以得到色彩优美的斑锦品种。常规的杂交育种,也要通过播种育苗,定向培育,筛选出有价值的栽培品种。至今,在多肉植物方面通过杂交培育出不少优良的栽培品种。某些老化或生长势严重衰退的多肉植物,也需通过播种繁殖,加以复壮,恢复其强劲的生长势。

多肉植物花卉的种子总的来说,要比仙人掌植物的种子寿命短。一般多浆花卉的种子在常温条件下贮藏1年,发芽率下降很快。为此,许多多浆花卉待种子成熟后采下即播或贮藏于翌年春插。根据作者播种观察,番杏科多浆花卉在播种后1周开始发芽,露草属6~10天,舌叶花属8~10天,日中花属7~10天,肉锥花属12~15天,快刀乱麻属5~10天,生日花属为7~10天;莲花掌属12~16天,石莲花属20~25天,长生草属10~12天,天锦章属14~21天;少数大戟科多浆花卉种子需播种数月后才发芽。

多肉植物花卉种子播种时间、播种方法和苗期管理,基本上与仙人掌植物相同,对种子较大的龙舌兰属、芦荟属和国章属种子,播种后需覆土为种子高度的2倍,其余种子均不需覆土,只需轻压一下,让种子与盆土密切接触即可

多肉灯泡的养护技巧和注意事项


多肉灯泡是隶属于番杏科肉锥花属的多肉植物,在直射光下可以看出它是半透明的,闪着微微发红的光泽因植株晶莹剔透,看上去亮晶晶的,酷似灯泡而得名,下面就跟大家介绍这么可爱的灯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多肉灯泡的养殖方法

温度和光照

小灯泡喜欢阳光充足,凉爽干燥的环境,但不耐晒,夏季虽处于休眠期,仍需要适当遮阳。

秋季温度降低,灯泡苏醒,恢复浇水,保证充足的光照。冬季要适当增温,将植株放在室内养护,保证温度控制在0℃以上,避免冻伤。灯泡生长缓慢,所需养分可从光照中汲取,保证充足的阳光,灯泡才能生长健壮。但南北环境差异较大,花友们根据自己的环境养殖。

水肥管理

多肉灯泡比较耐干旱,怕水涝。灯泡幼苗处于生长初期,中重心不稳,可能会东倒西歪可以适当用牙签扶正,浇少量的水,避免大水冲倒植株。夏季植株处于休眠期,浇少量水,半个月一次,浇多了会腐烂。浇水时注意贴近土壤浇水,不要将水淋到叶片上。

灯泡生长缓慢,对养分的要求不高,一般不需要额外施肥,养护中注意避免雨淋,防止烈日暴晒,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浇水。

栽培介质

灯泡不耐涝,所选土壤透水透气性要好。灯泡的介质通常选用煤渣混合少量的泥炭,在盆土的表面加入少量的赤玉土和兰石,然后铺上颗粒状的河沙。浇水时尽量不要浇的过多,不需要浸盆,保证介质的干燥。

多肉灯泡的养殖注意事项

入夏后灯泡表面会有一层皱皱的老叶,虽然不美观,但它可以帮助灯泡抵挡烈日的伤害,并且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保证幼株水嫩,切记不要随意切掉。

灯泡的种子较小,播种后用小玻璃片轻轻遮盖一下,浇水时注意要洇水轻浇,不要将种子冲出土壤。

花笼种子播种方法


不少花友在找实用的花笼种子播种方法,本文是资深花友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于花友进行花笼播种非常有借鉴价值,另外本文也适合菊水、牡丹类播种。

1、关于种子

找国内新鲜的种子最好,出芽率一般不错。

2、播种季节

春秋两季最好,我感觉温度15-25度之间最好,可能有人说温度有点低了,我后面会说到,找个连续晴天的时间段播种出芽很快。

3、关于配土

我的配土很随意,赤玉、鹿沼、日向、轻石、蛭石、火山岩有什么用什么,颗粒占70%,泥炭30%,再加点谷壳炭,另外掺点骨粉,骨粉一般按说明书的比例就行,下部1-3mm的颗粒,上部1mm的颗粒,上部的土用筛面的箩筛除粉尘,厚度一般有个10mm就行,上部一定要用小颗粒,花笼种子很小的。

4、关于消毒(很关键,成败全在消毒上面)

(1)土的消毒:土配好刮平后我是先在高锰酸钾里面泡20-30分钟,比例参考以前的三高法吧,我都是看颜色感觉差不多就行,让土壤吸饱水分,浸盆水不可过高,土壤里面的气泡容易把上层细颗粒顶开,然后高压锅上汽后15分钟,为了保持无菌环境在高压锅里面自然冷却。

(2)环境的消毒:我是采取闷养的,而且是头两年都要闷养,不闷养或者闷养处理不好的成活率很低,我想这个播过的都心有体会。我是采取质量好的自封袋,用双氧水或者酒精先把袋子消毒,这个时间可以长点无所谓,等着土壤冷却后直接放入自封袋,过程时间要短,尽量让消毒过的土壤、花盆、内部自封袋少接触外部环境。

(3)种子的消毒:由于花笼、菊水种子很细小,我一般是纸巾包着浸到双氧水里面15分钟,然后取出吸干水份进行播种,然后找干净的纸张均匀撒在土上,这个花笼点播太考研眼力,而且延长暴露时间,所以播种过程要快,种子撒完后找干净的消毒过的雾状喷雾器,加入晾至常温的开水,这个水我一般是提前在开水壶里面自然冷却,减少和外界接触面积,然后按比例混入正规厂家的杀菌剂,把盆土再浇透,然后封上自封袋子。

以上步骤个人掌握,宗旨就是消毒过后的密闭环境少和外界接触。

5、播种后的管理

播种后散射光,切记不要直射光,前面提到为什么是15-25度播种最好,因为是闷养,而且环境很小,稍微有点光照袋子里面升温就很快,我一般是在室内隔着玻璃挂层纱帘,室外如果25度左右,袋子里面就是30度左右。

这些工作做好就耐心等待吧,尽量不要去动他,如果出芽正常,不长毛不出青苔的话基本就不用去管他了。我播了两盆,基本是一样的步骤,一盆从来没有长菌长毛,一盆一个月后基本就长菌丝了,这个我总结就是看运气,可能长菌那一盆在操作过程中还是进去了霉菌孢子。最后告诫大家切记不要太阳直射容易袋子里面温度高把苗给闷熟了,有人会说光照不足会不会徒,我可以告诉你别的徒不徒我不知道,花笼是绝对不会徒的。按照我的做法而且自封袋质量好的话起码一年不用补水,需要补水或者自封袋破裂的按照以上步骤做好消毒工作,过了头两年温度合适就可以移苗了,移苗时不要修根,花笼根系很弱,这时候小苗一般有7-8mm了,抗逆性会提高很多,然后逐渐增加通风,慢慢就可以正常管理了。

多肉播种方法大全


关于多肉播种,对于很多花友来说或多或少都充满坎坷,最近一直有花友不断的问风筝,为什么多肉播种半个月了,稀稀拉拉的才出了几粒,播种繁殖其实关系到很多因素的,如播种的温度,湿度,地区差异,和温差,还有播种的植料。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播种植料有很多很多,没有绝对好用的播种植料,播种主要还是靠经验。一般植料选择透水透气,同时也要有保水性,如泥炭,蛭石,河沙,小颗粒煤渣,细粒的赤玉土等等,播种土尽量做到消毒杀菌,不然土壤容易长青苔也容易长虫子,虫子好预防,青苔的确不好预防,一般长青苔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水源,如果用的是藻类多的水,就容易长青苔。虽然露天的雨水好,因为环境的问题,空气中包含的粉尘不一样,也因为工业的污染,雨水不一定是首选,能够用自然的水源是最好了,成本比较低廉,纯净水,和过滤过的水都可以,成本偏高。自来水必须晒晒或者摆上24小时后用。

当我们所有的前期条件都准备的很充分,接下来就是种子了,不同的品种发芽的时间有长短,哪怕就是一个种荚出来的种子,发芽也有先后,了解了这些,播种看起来很简单了。然而在实际的播种过程中,无论多么老练的播种高手,多多少少都会碰到发芽率的问题,种子发芽不发芽,不但种子来源要可靠(如陈年种子和当年新鲜的种子),而且播种的环境温度,植料都有影响。同一个品种,来自不同的地区,发芽的时间长短都不会一样。每个种子都有自己繁衍下一代的方式,有的种子有后熟期,有的种子收获了就可以立马播种。气候和环境决定了它们是否发芽开始新一轮的生长,湿度和温度都达到了要求,种子才会开始萌芽,否则它们就会继续休眠,直到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才开始生长。

很多的花友不明白这一点,不发芽就抱怨种子不好,其实只要种子是饱满的,基本都能够孕育出饱满的胚胎,只要有条件就会发芽的,所以种子不发芽不一定就是种子不好。

种子要萌芽,首先满足的是种皮吸胀了水分,使得氧气容易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然后还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胚中的酶才会活化起来,催化子叶或胚乳中蕴藏的不溶性有机养料,使它们变成可溶性有机养料并运输至胚,供胚芽、胚根分别发育成相应的茎叶和根。这里的氧气、水分和温度是酶发挥作用使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其中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运输所必需的,因为物质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输,大量氧气进入种子内,加强了种子的呼吸,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供生命活动用,这也就是平常说的萌芽。酶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起作用,这也是很多花友播种失败的原因所在。

因此,不发芽的种子处在休眠状态,发芽的种子就有强烈的呼吸作用。刚刚萌芽的种子胚胎很嫩,散射光就够了,至于光合作用,必须等幼苗慢慢有点壮大,循序渐进加强光照,小苗比较脆弱,如果光照太强,容易造成僵苗。说到了僵苗,顺便说一下僵苗种类,黄色浅绿色透明性僵苗时,往往只有生长点颜色相对正常,幼苗表皮皱缩或者有水浸状,个头与刚出苗时相差不大或者只长高,不长粗,根很弱或者基本没有。此类僵苗出现原因未知,过个几个月也会慢慢死掉了,这也就是花友们常说的基因问题吧,属于基因变异问题,不在风筝的所学范畴里。碰到这样的情况基本是不移栽,也只能是散射光,正常给水。水里可以适当加点激素,如920等,需要微量哦,可以适当缓解此类胚胎天生问题。

再有就是后天的红僵苗,植株表面红或者褐色,大小苗均可发生,此类僵苗根部一般都很好,浇水无生长反应。是新手中最常见的僵苗类型,由长时间缺水或者光照太强烈造成。这样状态的僵苗一般不会腐烂,给水和遮阳后慢慢会恢复生长,有的时候因为品种的关系一僵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在温度合适时保持盆土湿润,且适当遮光避开直射光,散射光就够,下雨的时候可以放露天淋一下雨,别天天淋雨哈,天天淋雨也是会烂掉的,一般淋一次到2次,就可以看到明显的生长迹象了,使用接来的雨水浇灌不一定能够唤醒植株,但是淋雨却可以唤醒这样的僵苗状态,大自然真的很神奇哦,重污染地区还是不要淋雨了,不然会更加糟糕,风筝家在山区,空气环境质量都很好,淋雨相对有效果。红僵苗也可以用如920这样的激素催促重新开始生长。

谈过了僵苗问题,接下来说的还是播种发芽的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的播种繁殖,同样的播种温度和湿度,同样一个种荚的种子,有的当年就发芽长的很好,有的却需要在第二年才会重新长出来,此类学术性问题不在风筝有限的知识范畴里了。这里风筝要说的是当年的播种盆里,无论发芽率多少,无论我们播种了多少粒种子,育苗盘一定不要因为不发芽或者发芽少而嫌弃,苗大了可以移走,或者就在育苗盘里养一年,不要把空的苗盆土给倒了,不一定来年苗盆里还是会长出不少当年没有发芽的幼苗来,空的苗盆也和平时一样干透给水。有的种子可以在土壤里存活1到3年,风筝一直来的习惯是当年的育苗盘里,无论有没有苗,育苗盘基本不会去清理,第一次萌芽到第二次萌芽,间隔在12个月到15个月,此后不发芽的育苗盘才可以重新清理,做为它用。播种土消毒后可以做为养殖土继续用。下面风筝用图片来说明一下来年育苗盘发芽的情况。

上面图片里的育苗盘是风筝2013年8月底播种的,育苗盘里的苗一直没有移栽,正常的管理后,在今年的10月左右,苗盆里重新萌芽出去年未及时发芽种子的幼苗,是自然萌芽的,没有覆盖任何东西,而且还出来不少,由此可见,花友当年不出苗或少出苗的苗盆,来年一定不要丢弃或者重新弄过,在等待一年后,能够萌芽的种子是会重新萌芽的。而且重新萌芽的幼苗明显健壮。

所以花友不要操之过急的判断种子不好,或者就不会发芽了而处理掉育苗盘里的土,耐心的等待,相信来年很多未萌芽的都会重新开始萌芽的。重新萌芽的幼苗和已经长了一年的幼苗在一起,适当的光照,给水也是干透给水,风筝基本是喷雾,不经常浇透,否则一年的植株有可能就拔高了,少点水不但可以满足新幼苗生长需要的水分,也可以满足一年植株的生长需要,几次少水后需要浇透一次,不能让一年植株缺水太长时间而形成僵苗。花友有地方的也可以移走一年苗,留下刚刚萌芽的小植株继续在育苗盘里生长。

东拉西扯一堆,希望能够给初级爱好者些许帮助,让大家在多肉的世界里共同成长。

多肉植物播种(差别注意事项)


多肉植物播种看似简单,其实可以细分为多种不同的情况,同为多肉植物,番杏科、景天科、仙人掌科等播种的情况稍有不同,本文是花友根据自己的播种经验,总结整理的多肉植物播种差别和注意事项,对新手花友来说很有帮助。

注:下面说的温度都是指的每日的【最低温~最高温】,如果难以有温差,那就尽量按最高温来选播种时机。比如景天适合15~25度,那就尽量让白天温度贴近25度(浮动在23~28度吧),晚上如果能降到15度有温差是最好,实在没大温差也行。不是说某天白天温度降到15也行哦,反正偶播景天温度太低时发芽挺困难的。

一、景天科播种

播种季节:春秋,秋播最佳。

播种温度:15~25度(也有说最高温30度以下都能承受的,厦门一般在11月以后。)

播种配土:适量泥炭加1~2mm颗粒土,颗粒尽量小。

覆土:种子太小,不能覆土。

发芽速度:景天发芽从5天到1个多月都有,和发芽率一样不定。

通风:怕湿热。发芽齐后揭膜通风。

浇水:发芽期间不要让土表面干掉,发齐芽后土表面一干就要浇水。

移苗时机:大概一两个月觉得挤不下就可以移苗。

二、番杏科播种

季节:春秋,秋播最佳。

温度:生石花其他常见属15~25度(超过个2、3度可以承受,再高据说就会影响发芽率和发芽速度)、肉锥10~20度(不要超过20度)。

配土:适量泥炭加1~2mm颗粒土,颗粒尽量小。

覆土:种子太小,不能覆土,虽然某国外大神会撒非常薄一层的砂,但常见的稳妥方法是出芽出得差不多后再撒小颗粒扶苗,因为厚度不好把握,一个手抖铺太厚就容易活埋苗子冒不出来。

发芽速度:生石花虽然大部分品种在3、4天就开始出芽,但也经常要用一个月出齐,也有些编号有时候会在两周甚至一个月后才开始发芽,在2、3个月后还可能有少量发芽。肉锥不明。

通风:怕湿热。发芽齐后揭膜通风。

浇水:发芽期间不要让土表面干掉,发齐芽后土表面一干就要浇水。番杏一蜕后一些易烂且原产地习惯从空气补充水分的品种如红大内、灯泡适合喷雾给水。一脱时如果天气非常干燥(比如北方气候干燥或者房间内有暖气)还是要少量补水,如果天气非常潮湿(比如南方遇到一直下雨的梅雨季节)就不要浇水。

一脱时间:一般是播种3个月左右一蜕,但根据各地气候,在播种后2~5个月都有可能。要注意的是,如果春播在入夏前还没能脱皮,苗子就不会在夏天脱皮,得等到秋天生长季来临时才脱,可能拖到半年后甚至9个月才脱皮都有,白白浪费大几个月。所以特别推荐秋播,可以有足够时间稳妥地在入夏前一蜕。

怎么看脱皮了没:石头苗子下部会鼓起,稳妥的方法是用小台灯逆光照照苗子,里面有阴影就说明在孕育新叶、准备一脱了。

脱皮注意:如果之前光照不足苗子徒长,会脱皮困难,新叶可能用很奇葩的方式脱皮,比如把老皮像帽子一样顶在头上、或者从老皮的腰部、根部附近钻出来。也有被虚肥的老叶包裹死活脱不出来在老叶里徒长的,这时候可以撕开老叶帮助脱皮。注意如果还没孕育出新叶就被整个撕开,小苗子往往就会挂掉,因为苗子太小伤口过大;如果撕开过早,里面的新叶还非常小,营养还没来得及转移到新叶上,这个苗子以后个头也会很小难以恢复,并且容易僵苗,所以能自己冒头脱皮出来的就尽量不要撕开。

移苗时机:生石花在一蜕以后可以移苗。肉锥:不知,待补充(灯泡、马哈尼等不耐移苗的品种大概尽量少移苗?)

种子储存:一般认为生石花种子有后熟期,推荐在采收半年后播,最佳时间是采收后1~2年。(个人实践,生石花种子在采收存放一年半以后播种,依旧有很高的发芽率。当年春收半年后秋播的,大部分发芽率也很高,但少数很差。)

(PS:春桃玉属的出名滴特别难播,发芽率也非常不稳定。注意不像石头一样可以闷到满月,发芽后要立马敞开通风,不然就是一边发芽一边化的节奏。这玩意又怕闷容易化水、又根系脆弱容易干掉,个人推测经常喷雾补水比较合适吧。推荐按百为单位大把撒种子,不然都不够它死的。)

三、十二卷播种

季节:春秋,秋播最佳。(厦门一般在11月。)

温度:15~28度。

配土:少量泥炭加1~3mm颗粒土、或者带有营养(比如颗粒泥炭)的1~3mm全颗粒土。不过还是推荐稍微加点泥炭比较好。

覆土:薄覆或者不覆盖皆可。

发芽速度:两周左右?

通风:对通风要求不高,喜欢高湿度,适合闷养。(如果消毒过关、对温度和光照的控制有把握,可以从播种起一直密封一年无需透气浇水。)

浇水:土表面干就浇,或者可以一直保持土微潮(闷养)。

移苗时机:三片叶子后、育苗盘挤不下时就可以移栽。

种子储存:不明。有说趁新鲜快播发芽率高、也有说半年后秋播稳妥的。一般都是春收半年后秋播。

四、仙人球播种

(球种类繁多,有些习性差别很大,播种带苗方法也要注意有所区别,这边只写了常见大众品种带苗法。一般比较稀少昂贵的品种往往都会有些怪脾气,要注意。)

季节:春夏,保证足够温暖和稳定,初夏最佳。

温度:20~40度。最高温最好在30度以上。(厦门一般在6、7月。)

配土:少量泥炭配颗粒,或者全颗粒亦可(无营养的配土需要满月后施肥)。颗粒土选和种子差不多大的,一般是1~3mm颗粒土,如果种子很小且生长缓慢的品种可以选再小一点的颗粒。配土最好不要太偏酸,牡丹属最好加入一些石灰石(或者老墙皮)。

覆土:一般仙人科发芽需要光,所以种子很大也不要覆土。

发芽速度:大部分球发芽非常快。士童1、2天就发芽,鱼、兜2、3天就开始破壳。很多品种1、2周就能出齐,再往后基本就没有希望了。但也有一次播白星,等到1个多月后才开始大量发芽,2个月发齐。

磨皮:飞鸟和习志野种皮过后,播种前需要磨皮,让发芽变得容易。

通风:对通风要求不高,喜欢高湿度,适合闷养,长得快。但闷养风险较大。也可以敞开,长得慢但皮实。(如果消毒过关、对温度和光照的控制有把握,可以从播种起一直密封一年无需透气浇水。)

浇水:土表面干就浇,或者可以一直保持土微潮(闷养)。进入冬季前渐渐减少浇水,冬季保温并少浇水。

移苗时机:大部分品种第二年春季回暖并稳定后就可以移苗,(厦门一般在4月初)。但有些生长非常缓慢、根系脆弱的品种如老花笼、菊水等苗则尽量一两年内不要移栽。

种子储存:很多品种的球种子不耐储存,最好是购买当年采收的新鲜种子,在当年内播掉。据说菊水的种子采收一个月后发芽率就开始下降。据说也有极其少数品种需要数年的后熟期?不过鱼、兜的种子可以确定不需要后熟期,新鲜采收的种子发芽率非常高。

(PS1:如果种子上粘有果肉很容易发霉,尤其兜的种子。播种前最好浸泡几小时、摇晃分离去除果肉。)

(PS2:飞鸟是个例外,怕热怕闷怕腐殖质,易烂,耐寒。播种需要低腐殖质(泥炭泥土等)或者无腐殖质、发芽后揭膜通风,不能闷养。度夏据说比较困难,大概秋季比较合适。)

五:其他(以下除了断崖外都没播过,收集的资料和推测。)

龟甲龙:春秋播种。发芽速度奇葩,断断续续很不整齐,有可能一年后还有种子在发芽。

断崖女王:春秋播种。也有说种子非常不耐存,到手就要尽量快播掉的。

弹簧草:春秋播种。发芽速度有1周也有一个月的,听说过的最慢的有2个月。

凝蹄玉:夏天播种。非常怕冷喜热的品种,冬天注意保暖加温。

多肉浇水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赏花种花的乐趣一般人很难体会。掌握一定的技巧对种植花植多肉很有帮助,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多肉呢?爱花卉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多肉浇水的注意事项及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多肉植物是一类具有肉质叶片的植物,由于其外观美观和繁殖简单,成为了众多植物爱好者的首选。对于多肉植物的浇水,很多人常常会存在一些困惑。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多肉植物的浇水注意事项及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多肉植物属于节水植物,对于浇水的需求并不高。一般来说,多肉植物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浇水即可,具体的浇水频率要根据气候环境、多肉种类和盆土湿度来决定。下面介绍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一、合适的浇水量

多肉植物喜欢干燥的环境,因此浇水时要注意控制水量。通常情况下,每次浇水时给多肉植物提供适量的水分即可,不要过量。水分过多会导致根系腐烂,从而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一般来说,每次浇水,盆土的湿度应该能保持在40%到50%左右。

二、选择正确的浇水方式

多肉植物的灌溉方式主要有浇水和喷雾两种。对于小型多肉植物,可以使用喷雾器进行浇水,将水雾喷洒在叶片上,这样可以避免叶片受损。对于较大型的多肉植物,可以使用浇水壶或倾斜浇水的方法,将水直接注入土壤,让水分慢慢渗透到植株的根部。

三、注意浇水的时机

多肉植物的浇水最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这样可以避免高温时段造成水分蒸发过快,减少水分的损失。在夏季高温和干燥的季节里,多肉植物会更加需要水分,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浇水频次,但同样要注意控制好浇水量。

四、观察植株的反应

注意观察多肉植物的叶片和茎部的状态,这可以帮助判断是否需要浇水。当盆土表面干燥、叶片颜色变深或变皱,并且触摸叶片时感觉较干燥时,这时植株需要浇水了。相反,当叶片变得松软、发黄或逐渐出现腐烂迹象时,说明过浇水了,需要减少浇水量。

五、注意排水问题

多肉植物喜欢排水良好的环境,因此要选择透气性好、排水性能优秀的盆土。在盆底设置一层小石子或陶粒,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排水性能,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另外,浇水后注意将盆底的积水倒出,避免根部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

多肉植物浇水的注意事项和方法包括合适的浇水量、选择正确的浇水方式、注意浇水的时机、观察植株的反应以及注意排水问题。正确的浇水方法可以保证多肉植物的健康生长,让它们更加美丽。但需要注意的是,每种多肉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特点,针对不同的多肉植物,还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浇水管理。

多肉植物的播种方法


多肉植物通过播种可以一次性得到大量的种苗,同时,部分多肉植物通过播种还可以发现没有色素的子叶,俗称白籽。采用实生苗早期嫁接,可以得到色彩优美的斑锦品种。常规的杂交育种,也要通过播种育苗,定向培育,筛选出有价值的栽培品种。至今,在百合科的芦荟属和沙鱼掌属的属间。十二卷属的种间,景天科的风车草属和石莲花属的种间,长生草属种间,大戟科的虎刺属种间等方面都杂交培育出不少优良的栽培品种。某些老化或生长势严重衰退的多肉植物,也可经过播种繁殖,加以复壮,恢复其强劲的生长势。

在多肉植物中,除番杏科大部分属、萝藦科、景天科的少数种类能自花授粉之外,大多数多肉植物在自然界属于虫媒花或鸟媒花,如大戟科的许多种类为雌雄异株,必须通过鸟类或昆虫传粉后才能结果,繁殖后代。

为了提高多肉植物的结实率,得到充实饱满的种子,可以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尤其是那些授粉成功率低的多肉植物。如百合科的芦荟属、沙鱼掌属、十二卷属、萝藦科的玉牛掌属、吊灯花属等种类,由于花蕊多隐藏在花被内,应将花瓣拉开。让柱头露出后,再进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应在晴天花朵盛开时进行。一般来说,当柱头裂片完全分叉张开。柱头上出现丝毛并分泌枯液时,授粉最佳,为了增加成功机会,第一天授粉l次,第二天可以再授粉1次。

授粉完毕后的植株,可摆放温暖、通风处进行正常管理。待子房部位呈膨胀状时,表明授粉成功,在果实即将成熟时用纸袋套住,如萝藦科多肉植物的蓇葖果,成熟后极易开裂。有些种类的种子具种毛容易飞散,套袋可以避免果实成熟破裂后,种子散失掉落。多肉植物中许多种类都是浆果,成熟后必须把果实洗净。如果清洗不干净,果肉中的单宁等有机物粘附在种皮上,会影响种子正常发芽。洗净后,将种子干燥,用干净的纸袋或深色小玻璃瓶保存,放冷凉干燥处保存。

多肉植物类植物大多数种类的种子细小,主要采用室内盆播,对种子较大的龙舌兰属、芦荟属和国章属种子,播种后需要覆盖土为种子高度的2倍,其余种了均不需覆土,只需轻压一下,让种子与盆土精密接触即可。由于多肉植物原产于热带的高那或雨林地带,它们种子的发芽温度,白天为2530℃,夜间为15-20℃,土壤温度为24℃。因此,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以5-6月播种为好,在温室设施条件下可提前在3-4月播种,如果夏秋季采得种子,也可在9-10月播仲。

多肉植物播种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播种土壤以培养土最好,或用腐叶土,泥炭土,细沙各1份均匀拌和,并经过灭菌消毒。多肉植物播种所哟更浅盆或穴盘要干净清沽,最好使用新盆:对坚硬或发芽困难的种子,可先放培养皿或瓷盘内垫人2-3层诊纸或消毒纱布,再注人适量蒸馏水或凉开水,充分浸湿内垫物,然后将种子均匀点播在内垫物上进行催芽。

催芽的种子和普通种子盆播后,应当进行覆膜,加强管理,注意保持盆土湿润和避开强光暴晒,如果土表有缺水的迹象,应当进行喷雾润湿。一般多肉植物播后5-16天相继发芽,少数种类需要20多天或更长时问才能发芽。

多肉植物的种子要比仙人掌植物的种子寿命短,如夹竹桃科棒棰树的种子寿命只有几个星期,百岁兰种子寿命也非常短。一般多肉植物的种子在常温条件下贮藏1年,发芽率下降很快,为此,许多多肉值物待种子成熟后采下立即播种或贮藏于翌年春播。通常番杏科科多肉植物在播种1周开始发芽,2周内发芽基本结束,如露草属为6-10天,舌叶花属为8-10天,日中花属为7-10天。肉锥花属为12-15天,快刀乱麻树5-10天。生石花属为7-10天;景天科多肉植物的播种,2周开始发芽,在3周以内基本结束发芽。如莲花掌属12-16天,石莲花属20-25天,长生草属10-12天。天锦章城14-21天;凤梨科的雀舌兰属插种后15-20天发芽,其中萝藦科的国章属(Stapelia)播种后2天就见发芽。这是所有多肉植物中种子发芽最快的,少数大戟科多肉植物种子需播种数月后才发芽。

多肉植物的种子发芽后也不用高兴的太早,稍有不慎,就很可能前功尽弃。多肉植物的幼苗十分幼嫩,根系浅,生长慢,管理必须谨慎。播种盆土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夏季高温多湿或冬季低温多湿对幼苗生长十分分不利。幼苗生长过程中,用喷雾湿润土面时,喷雾压力不宜大,喷水的水质必须干净清洁,以免受污染或长青苔,影响幼苗生长。

喜欢《时间及注意事项分享多肉灯泡种子播种方法》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多肉植物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种植花卉的注意事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