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科普:四川泸州二里女党员网上售花木 年收入超40万",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近日,泸州市合江县二里乡石佛村3社的苗圃专业户共产党员马明春告诉笔者,她在互联网上成功销售了一批苗木,交易金额达到3万多元,苗木求购者是重庆市1家房地产的开发商,她家20多亩苗圃一年收入在40多万元以上,终于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42岁的女党员马明春个子不高,在她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一双眼睛却透露出坚毅与执着。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庄稼人,她经历过贫穷的磨难,经历过付出的艰辛,但她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硬是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干出了一番常人无法想象的事业。

前些年,虽然有一个能吃苦的丈夫和她一起务工务农都拼命干,一年下来也挣不上多少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马明春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改善家里落后的经济状况,她在支部的帮助下开始调整种植结构。近几年,她在市场调查中发现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绿化必不可少,由此发现商机,于是她想到了自己培育绿化树苗。当笔者见她的苗圃地里既有小苗,又有直径20多公分的大树,问她是否20多公分的是否能成活,她说,购买苗圃的绿化公司都给绿化的单位签了成活协议,栽植成活率都比较高,技术不成问题。

致富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她开始种植的苗木由于不懂技术,也出现亏折,于是她积极学习苗木种植技术,不断试种摸索,在掌握了科学育苗的基本知识后,她开始租地种植市场需求大的一年四季常青树种,品种主要有黄角兰、三叶树、桂花、水梨树等10多个绿化品种,同时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施肥,她培育的树苗栽种成活率高,苗圃也由原来的几亩发展到现在的近20亩,前些年都是自己在市场上销售,范围很小,又不方便。她在村远程教育站点学到电脑操作技术后,她自己投资5000多元购买了1台电脑,又以每月100多元的费用上了宽带互联网。

在谈到育苗给她带来的经济效益时,马明春说:“通过学习掌握了科学育苗技术,效益大大增加了,20亩苗圃一年收入有几十万元,纯收入也比起外出打工的收入要划算得多,”自己作为党员就应该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带领更多的党员走上致富路。

xZh52.coM精选阅读

花卉百科:四川花木出省 亟须“标准化”助推


1月9日至10日,首届四川花木产业机遇与发展论坛在成都市温江区天府花城举办。来自四川省内以及浙江、云南、重庆、江苏、河南、上海等地的花木生产企业、协会组织、行业媒体等近百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论坛中,无论是四川省内从业者的自我剖析,还是省外同行的献计献策,经过深入交流,与会代表形成共识,即以标准化生产提高苗木质量,促进四川花木业升级发展。

近年来,西南地区园林绿化市场不断升温,引起该地区苗木生产者的极大关注。重庆市园林商会会长陈新力在论坛发言中称:截至2024年,重庆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要达到39%,而该市现有苗木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建设需求,需要大量从外地特别是四川采购苗木。云南省昆明市苗木行业协会秘书长乔智刚也表示,昆明绿化市场近年来需求增长迅速,2024年投入绿化资金40亿元,2024年70亿元,2024年将达到110亿元。受产能局限,昆明绿化用苗80%需从外省购进,四川是其最重要的采购地之一。

面对昆明和重庆这两个巨大的需求市场,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四川花木业可谓近水楼台。不过,上述两位发言者在讲话中也明确指出,需要规模化采购具有一定标准的苗木产品。而这,正是四川花木产业的软肋:总产量庞大,标准化产品不多。

据四川省花协苗木流通分会会长朱拥军介绍,该省花木生产面积近80万亩,但其中70%是低品质苗,缺乏统一的商品标准,从业者多为零散农户。“即使是花木生产水平相对发达的温江区,标准化依然是当地13万亩花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温江区花卉园林局局长汪鑫说。

与此同时,花木物流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在四川的出现,也对标准化苗木产品生产提出了要求。温江区花木电子商务中心董事长刘庆荣介绍了通过电子商务促进花木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并表示其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网上支付、数字认证、物流协同等工作流程均已初具规模。但很明显,如果没有标准化生产的苗木产品作为货源,电子商务难以开展。

四川苗木业中的一些领军企业已经迫切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在实地参观考察活动中,温江青春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300多亩的基地内,6米多宽的道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粗度、定干高、冠幅都很一致的红枫和垂丝海棠,且全部为容器栽培,并配备滴灌设备。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之高,令人震撼。

浙江花协苗木流通分会会长孙妙夫通过讲解和图片演示,让与会者了解到产品定位的重要性以及现代化标准化苗圃应有的景象。他在郫县建立的1500亩苗木基地中,按照相同标准种植了大量紫薇、桂花、樱花等。另外,针对北方如北京、天津、西安等大中城市,他还生产了很多大叶黄杨、小叶女贞、贴梗海棠、蜡梅等造型产品。“从事造型工作前,我会对所有造型师进行培训,保证制作出的造型苗具有一致的树形。”孙妙夫说。

对于今后如何推行标准化生产,四川省花协苗木流通分会秘书长朱廷朴给出的答案是:联合从生产到应用的多个环节的企业及业界人士,共同制定苗木生产标准和商品标准。生产标准要切实可行,商品标准应具有前瞻性。汪鑫则提出,在未来3至5年时间里,把温江几十个优势品种的标准制定出来,推广实施,促进产业升级。

乐山市五通桥区花木协会会长谭祖全表示,参加论坛让他看到了差距,也认识到了标准化的重要性。今后,将以协会为载体,引导和带动会员向标准化生产靠拢,尤其是茶花、茶梅和黄桷树等乐山的特色品种。

本次论坛由四川省花卉协会、成都市花卉协会、四川省花协苗木流通分会等主办。

了解花卉行业:四川2024年农民林下经济收入人均将增加200元


今日,记者从省政府网站获悉,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到2024年,我省农民林下经济收入人均将增加200元,全省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达到林地总面积的10%,产值突破300亿元。

《意见》中指出,在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川东、川北等地区,以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森林生态旅游为主;在川西高原地区,以适度发展林下产品采集、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和驯化利用、森林生态旅游为主;在川南地区,以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为主。到2024年,全省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达到林地总面积的10%,产值突破300亿元。

同时,我省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申请国家相关扶持资金。生态脆弱区域、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发展林下经济,予以重点扶持。运输鲜活林下经济产品,符合国家关于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车辆通行费减免政策的,按规定减免车辆道路通行费,降低运输成本。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广大林农积极参与林下经济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在山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投资建立基地,带动林农发展林下经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林农增收。到2024年,全省建成规范化、规模化示范基地30个。

《意见》中还要求,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依法执行林木采伐制度,严禁以发展林下经济为名擅自改变林地性质或乱砍乱伐、毁坏林木。

花卉百科:四川温江:花木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突破8亿


2024年,四川省温江区整合信息、产业、技术、销售及服务等,构建花木电子商务网络,助推温江花木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温江区从事花木电子商务人员已达3万余人,通过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实现交易额8亿元。

一是完善信息采集和更新网络,打通电子商务市场的沟通渠道。目前,已经建立信息采集点20个。省外在浙江萧山、江苏武进、云南昆明、广东陈村四个花卉主产地建立自建共享信息采集点,基本覆盖该区花木主要销售地;省内在金林湾花市、天府花城花市、高店子花市等花卉市场建立采集点,在温江区内寿安、和盛、万春和周边郫县、都江堰、崇州建立采集点,基本实现内部采集全覆盖。初步建成以成都为主、覆盖全国主产区的花木信息采集体系。

二是升级优势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夯实电子商务交易基础。目前,组织编制发布日香桂扦插苗、红叶石楠穴盘扦插苗及紫薇观赏苗木等59个优势花木品种、104项地方花木标准。2024年10项标准升级为四川省地方标准;25项标准升级为成都市地方标准,标准化示范基地达26个,为花木电子商务顺利完成网上交易提供科学的花木产品质量分级、包装运输、植物检疫等验收标准。

三是完善和推介温江电子商务,打造花木电子商务品牌。大力实施“千家花木企业、万户花农电子商务培训计划”,年培训企业200家、花农2000人,实现电子商务信息全覆盖。目前,全区建成花木专业网站20家,建主页企业1000余家,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上发布花木信息10000余家,在阿里巴巴等B2B平台注册用户200余家。强化网上推广,在谷歌、百度等知名搜索引擎上进行关键字优化和排名推广,使温江花木能在搜索引擎中排名靠前。同时加强在知名花木期刊、杂志、报纸的宣传力度,以大篇幅、大密度来宣传“温江花木”电子商务,打造“温江花木电子商务”品牌。

四是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突破网上交易难题。2024年,“温江花木”电子商务运营商已与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协议,建立花木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系统。为解决花木企业在电子商务交易中面临的信誉担保和融资问题,积极谋划成立花木电子商务担保公司,为买卖双方在网上开展交易提供信誉担保,确保贸易的诚信和安全,为温江花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奠定良好的诚信基础和市场氛围。

五是延伸政务服务,推进电子商务快捷化。延伸花木检疫等政务服务,为花木企业、种植户等提供花木调运检疫证、花木运输证、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地检疫证等花木销售相关证件一站式办理服务。提供病虫害监测预报、花木技术和政策咨询、法律保障等服务,发布花木产业有关政策、标准、价格、行情、市场动态等信息。(陈万里)

花卉养殖:四川:成都市花园明年开建


市树银杏入秋后叶儿黄,市花芙蓉多数本也是秋天开花。可如今入秋后,成都街头常见银杏成景,鲜有芙蓉花成簇。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成都在绿化带、公园等湿润环境都栽有芙蓉花,但因为是零星栽植,景观效果并不明显。

近日,成都市政府目督办征集“2024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项目”草案时,就有市民建议多种些芙蓉花。而植物园目前已经有所行动,明年的秋天,一座10亩的市花园将在此建成。

只见银杏灿不见芙蓉娇

近日,成都市政府目督办征集“2024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项目”草案。市民周璐建议:每到秋冬,成都大大小小的街道上,银杏叶都变成了金黄,成了身边随处可见的风景,银杏树无愧为成都的市树。而作为成都市别名之一的“蓉城”的由来市花芙蓉,境遇就颇显尴尬,已难寻其踪影。

多名网友也为难见芙蓉花而惋惜。网友“宽云”说:“想起这是芙蓉花开的季节,但路两旁却不见了她的影子。”成都市植物园园林科研所副主任刘晓莉也不无感慨地介绍,几乎每年都有外省城市来成都引进芙蓉花,她感觉在外地一些城市看到的芙蓉花已经比成都还多了。调查结果显示:成都是蓉城,自然该多种点芙蓉花的。

芙蓉花未成片好多市民没发现

记者也随机采访了20名市民。其中,15人表示根本不知道哪种花是芙蓉花,就算看到了也认不出来。而认识芙蓉花的5人中,有两人表示很久没在成都看到芙蓉花了。另外3人中,比较喜欢芙蓉花的受访者刘奶奶就感觉芙蓉花并不少,她在百花潭公园、锦江和沙河沿线都见到过。

成都市林业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芙蓉花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锦江、沙河绿化带上有芙蓉花,绕城高速绿化带有,百花潭公园、植物园、新华公园等也有。可能因为芙蓉花没有密集栽植,让很多市民没有留意到。至于市区究竟栽有多少芙蓉花,没有统计。

有网友认为,芙蓉花对空气中的粉尘敏感,成都市区的环境已经不比“遍植芙蓉树”的古代,芙蓉花很难适应。刘晓莉表示,芙蓉花抗污染和抗病虫害的能力确实不强,虽不至于市中心所有地方都不适合栽芙蓉花,但仍需要栽对位置。

比如,有些街道狭窄的中央分车带上,虽零星地栽上了芙蓉花,但规模不大,覆盖了灰尘后,芙蓉花非常不好看,反而影响市容。茶店子一带道路绿化带中曾零星栽植芙蓉花,但随后就在改造中被其他植物替换了。

10亩大市花园让芙蓉成景

记者从市林业园林局了解到,1983年芙蓉花被正式选为成都市市花时,就曾推广种植。但当时的芙蓉花品种易受蚜虫和白粉病危害。刘晓莉说,通过多年的培育,成都的芙蓉花品种已经从1987年时的7个,变成了如今的19个。有的新品种更加耐寒、更抗病虫害、花期更长、株高更矮,更适宜在市区栽植。比如“百日华彩”这个品种,花期从6月中旬至10月上旬,长达100天。醉芙蓉开花时,一天就能变换三种颜色,白色、粉色和红色,就像美人喝醉酒后的脸色变化。

“我们也希望看到市花在成都盛开。”刘晓莉介绍,成都市林业园林局近日批准植物园明年建设市花园,将建成全国芙蓉花品种最多的芙蓉专类园。占地10亩左右的市花园将展示芙蓉的文化内涵、历史沿革及新品种的培育成果,“明年九十月份,市民就可以在市花园欣赏扎堆的芙蓉花”。

花卉科普:四川省宣汉县林业打造四条产业助经济腾飞


近年来,宣汉县林业基地建设为支撑,着力打造林木、林果、林药、森林旅游四大产业,林业产业迅猛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日益凸显。目前,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11.3亿元。

一是林木加工业初具规模。宣汉县委、县政府坚持“农业立县”的战略构想,实施农业产业化带动战略,把林木加工产业作为该县确立的林业四大产业之一,使全县林业产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目前,全县速生丰产林基地达到50余万亩,恒祥木业、昆池木业、天台胶合板等林木加工龙头企业已形成规模。有大中型板材生产企业5家,小型木材加工企业(点)90余家,在210国道胡家镇、南坝镇、新华镇等地形成了4个相对集中且具有较大规模的加工区。

二是林果产业发展迅猛。全县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果品年产量达10万吨,建成优质特色林果生产基地10余万亩。全县形成了柑橘,李子、桃子、梨、核桃等果品生产基地,林果业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在振兴地方经济上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林果产业实现新发展,目前大力发展新型果品,预计林果产量达40万吨,年销售额将突破2亿元。

三是林药产业不断壮大。宣汉县种植中药材的历史悠久,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技术型人才,加之该县土壤肥沃,气候适合杜仲、天麻、木香等多种中药材生长,这些都为中药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交易市场扶植和培养,中药材产业快速推进,生产基地已达37.5万亩,形成以昌林药业等7个专业合作社,年产中药材10万吨,年产值达到3亿元。

四是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宣汉县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发展特色经济林,培育了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利用1余万亩的枣树林和千亩特色杜鹃花林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枣乡文化节和杜鹃花节,在楠竹场开展了以竹文化为主的艺术节,在杨家河因地制宜建立了生态观光园和观光大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森林旅游活动,目前,全县以森林公园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已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全县相继申请建立了国家风景区2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市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建设面积共计20万多亩,年生态旅游收入3亿元。

了解花卉行业:四川万源争当秦巴地区林产业第一强县


四川省万源市多年来始终坚持“做大基础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做优生态旅游业,做精品牌企业”的思路不动摇,全力打造环秦巴地区林业产业第一强县。

近年来,万源市全力推进基础产业建设。新增林木种苗培育基地1000亩,年培育苗木950万株;新建工业原料林、经济林产业基地24.6万亩,优质产业基地总规模达到66万亩;培育引进重点林业加工企业22家;组建以核桃、杨树、树花菜、猕猴桃、林下特种养殖为主的专业合作社8个。同时着力培育红香椿、核桃、猕猴桃、林下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

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万源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仅今年前9月就实现生态旅游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8.8%。为加速林产业转型升级,万源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林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万源市发荣装饰建材公司为拓宽市场、转型升级,引进了“靓宝宝”儿童家具生产线,年生产儿童家具系列产品100万套,实现年产值4.5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林产业发展。

花卉行业《花卉科普:四川泸州二里女党员网上售花木 年收入超40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四季开花木本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