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我想每一个都非常喜欢花,种花养花的乐趣一般人难以探知!不学习不摸索则很难侍弄好花草,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每年春季在盆花出室之前应怎样锻炼它们”,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每年春季谷雨节前后,需根据各种花卉的耐寒能力陆续移到室外,至5月上旬全部出完。北方的春季多风,空气干燥,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如果冒然将盆花移到室外,大部分叶片都会焦枯卷边,以至新梢枯萎,花曹脱落。因此在出室之前必须提前一个月来改变室内的环境条件,让室内外的环境条件逐渐接近,以增强花卉的抵杭能力。锻炼的方法是:

(1)及早停止加温,降低夜间的室内温度。在室内凌晨不低于所需最低温度的前提下,夜间停止加盖保温蒲帘。

(2)加强通风,多开窗户,直到夜间不需要关窗的时候,再按盆花的耐寒力陆续出室。

(3)先把一部分耐寒力强的花卉移到室外,再把留在室内的盆花拉开距离摆放,以便加强通风和增加光照,同时也能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

(4)减少浇水并尽早停止追肥,防止枝叶徒长,以提高它们的抵抗能力。或者在出室前结合整形将冬季萌发的新梢剪掉1/2。

(5)在劳力充足的情况下,最好先把低温温室的花卉移到室外,然后将中温温室的花卉移到低温温室,再将高温温室的花卉移到中温温室,采用逐渐过渡的办法给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

xzH52.Com阅读延伸

花卉春季出室“三不急”


喜温暖、不耐寒的盆栽花卉,经过整个冬季的室内保护环境,其生理代谢活动有所改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如春季出室管理不善,容易造成黄化落叶、枯枝,甚至全株枯死的危险。为保证春季出室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须做到“三不急”,即:

一、不急于出室。冬后春暖,气温回升,但开掘阴雨多变,气温很不稳定,常出现晚霜、倒春寒,引起冻害,影响盆花生长开花,因此,入室越冬盆花,不可急于盲目早出室。在出室前10天左右要练苗,先将花盆搬至窗口阳光充足的地方,打开门窗自然通风,或白天将花盆搬出室外,晚上又搬进室内,逐渐降低室内外湿度、光照差异等盆花适应自然环境后方可出室。安全出室时间应在晚霜与倒春寒过后,原则上室外气温稳定在10℃以上。较畏寒的花卉一般在4月上中旬出室最安全。南方可适当提早,北方则适当推迟。

二、不急于换盆。春季是盆栽花卉换盆换土的有利时期,但出室后的花卉,根系还处于休眠状态,如急于换盆,因受阴雨低湿影响,伤根难以愈合,容易造成烂根。出室后的花卉,一般要经过1星期左右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在其开始发出新根时进行换盆,长江流域在清明后换盆比较适宜,北方地区可适当推迟。

三、不急于追肥。刚出室的花卉,还处于对自然环境的适应阶段,根系未能恢复正常的吸收代谢功能,不可急于追施速效肥,特别不能施浓肥,以免伤根产生肥害。出室后的花卉,要在新根与新梢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后才可施肥,结合浇水,少量多次,薄肥勤施,达到水、肥协调,促进盆花正常地吸收代谢,才能生长发育良好。

春季花木管养应做哪些事


人们通常将立夏之前的这段时间称为春季。早春,冷暖多变,立春后,花卉开始活动,返青、长出嫩芽,此时雨水也逐渐增多。春季如何不失时机地根据不同种类花卉的特点进行管养?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翻盆换土立春之后,对于即将萌动的花木,如罗汉松、无针松、金钱松、真柏等盆景,以及榆树、枫树、雀梅、天竹、六月雪、石榴、月季等御寒能力较强的花木,栽种数年,盆已过小,应在此时进行翻盆换土。上述盆景用土应有一定数量的山泥,其他用腐殖质土即可。结合翻盆换土,同时剪去病枝、枯根及一部分内心枝和过长枝,并进行适当的整形。对于正在开花或者说赏果的花木,应待花谢果落之后进行,如金橘、茶花、杜鹃等。对处有半休眠状态的花木,如大叶桅子、吊兰、石腊红等,可到清明前后换盆。对畏寒花木、如米兰、珠兰、茉莉、昙花、令箭荷花,以及多数观叶植物如橡皮树、发财树等,应继续防寒保暖,到清明之后再进行翻盆换土。

二、整枝修剪清明之后,气温升高,花木进入正常的生长期。对还不需翻盆换土的室外耐寒花木,如松柏盆景及石榴等,要进行修剪整枝和松土,同时追施水肥。室内畏寒花木出室后,应根据不同特性,对病、枯枝和过长枝进行适当修剪。如杜鹃、迎春、茶花等不宜过分修剪,石榴、月季可在早春进行修剪等。

三、浇水施肥清明之后,正是花木生长旺季,要及时、适量浇水施肥。翻盆换土的要施基肥,花果类的应施足够磷钾肥,观叶类的应施适量氮肥。不需换盆的花木,浇水应见干见湿,浇则浇透,过干过湿均不利于花木正常生长。春花类要及早加施磷钾肥,正在开花期的可暂停施肥。

四、播种、扦插春季也是花木最佳的繁殖期,许多花木都可以在这个时节播种、扦插、分株,如文竹、含羞草、凤仙花、牵牛花、串串红、孔雀草、万寿菊、五彩椒等草本花卉,可用撒播或点播进行繁殖;月季、天竺葵、迎春、石榴等,可剪取健壮枝条进行扦插;兰花、吊兰等,可进行分株繁殖。

五、盆花出房早春,室内盆花不宜出房,虽然3月有时会出现“小阳春”,但早春多雨,冷暖变化大,对新根抽发、萌芽极为不利,遇到霜冻,还会导致植物死亡。所以,长江流域地区盆花一般应在清明之后出房,北方地区还应迟些,等到气温稳定在10-15℃以上时,再逐步将室内盆花移至室外养护。在移至室外时,要注意有个过渡阶段,即在晴日中午前后,先打开窗户通风,或将盆花移至室外向阳处,到傍晚前再搬回室内,连续3-5日,让其逐步适应后再移出室外养护,由于盆花一般比较柔弱,抵抗力差,如果一下子搬出室外,由于室内外环境的差异,盆花不适应,会出现萎蔫,严重者也会导致死亡。

六、检查病虫害春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但也是病虫开始繁衍的时期,所以勤检查,早发现,除灭之,以利于花木的生长发育,春季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锈病、黑斑病、黄化病及蚜虫、介壳虫、金龟子等虫害。瓜叶菊、大丽菊、凤仙花、月季等易得白粉病;垂丝海棠、玫瑰、芍药、竹等易得锈病;桃花、月季、梅花等易受蚜虫危害;山茶、石榴、杜鹃、月季、木槿、丁香、海棠、万年青等易受介壳虫危害。(杨慧)

光照不足时,看它们怎样存活!


11月的天已经逐渐变冷,冬季也不知不觉中悄悄的来临,它还把我们温暖的阳光驱走了一大部分,所以导致家里养的一些喜欢晒太阳的植物就失去了太阳的关照,很多的上班族都会因为到处给他们找阳光而搬进搬出,耽误了平时的日常时间,所以为了大家不想这么麻烦,小植建议大家可以在家尝试养几株这种省心的植物,及时没有充足的阳光,它们依然可以茁壮成长~

一、蕙兰

说到耐寒植物,不得不夸夸我们中国的蕙兰了,它是我们国产兰花中最耐寒的品种,平时也不需要每日阳光照射,还能在零下7度都不会冻死,而且蕙兰的花期在1-2月份,正值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春节,不仅能开出美美的花还能散发出阵阵幽香,是不是很喜庆呢!

养护方法:

1.蕙兰喜欢根部湿润的环境但不能积水,不耐干旱,所以浇水时记住一个原则,需要见干见湿,浇则浇透。平时可以多向它的周围喷水,保证湿度。

2.虽说蕙兰耐寒,但温度太低的时候还是要采取保暖措施,尤其是根部,可以用不要的毛线做个套,套在盆上,最好不要使用塑料的盆土容器,因为不保温,所以用瓦盆栽种会比较好。

二、郁金香

郁金香有极强的耐寒性,冬季可耐-14℃的低温,在严寒地区如有厚雪覆盖,鳞茎就可在露地越冬。这么耐寒的植物肯定也很耐阴呀,所以就算冬季没有足够的光照它也能安然无事~

养护方法:

1.栽种的时间一般是秋天11月左右。把种球上面褐色的皮弄掉,然后栽进土里,不用埋得太深,栽种后的这段时间是长根的时间,可以不用见阳光,稍微保持干燥的土壤,放在阳台没有阳光的位置。等大概半个多月后,可以轻轻摇动一下种球,如果感觉摇不动的样子就证明根长出来了。

三、大岩桐

大岩桐花属于半阴的花卉植物,在花生长期的时候不需要过多的光线照射,否则会导致生长缓慢以及缩短开花期。因为它比较耐阴,所以在冬天只需保证五摄氏度以上的生长环境,就能继续生长开花。由于它叶面上有许多绒毛,因此浇水时千万不要浇到叶子上,不然很容易腐烂,可以采用浸盆法。如果它在冬天持续开花,要每隔一个礼拜就要浇一次水,一旦室温降到五摄氏度以下就要停止浇水。

四、非洲堇

它和大岩桐一样,不需要太多的阳光,只要一点散射光就能生长得很好,一旦光照过于强烈,就会损伤叶片。如果非洲堇的叶面出现了黄叶、烂叶等情况时,要及时摘除,不要用剪刀,最好用手指捏住叶柄摘下来。这样就能避免养分流失,使它多开花。

养护方法:

栽培非洲堇的过程中,应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适当浇水,但是不要太湿,以免茎叶腐烂。水温与空气温度的差异应低于5℃,否则,叶面上会产生大量的黄色斑点。如果光照过强还会导致它叶片发黄、枯焦现象,所以把它放在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养护最合适。

五、风信子

风信子现在是很多家庭秋冬必种植物,成簇的花朵,色彩丰富非常亮眼,而且它还特别耐寒,球根在0-5度低温时也能生根。

养护方法

1.水培凤信子时,水面离球茎的底部要有1cm-2cm的空间,切勿将水淹没过球茎底部。

2.水培风信子球茎发芽前不要放在直射阳光下照射。

3.风信子C花开后不要将它们直接靠近有热源的地方,这样美丽的风信子花就能延长开放时间。

六、一叶兰

一叶兰浓绿光亮,姿态优美、淡雅而有风度。非常适合室内种植,尤其是它极耐阴,在荫蔽的地方也能生长,而且较耐寒,0度也能生存。

养护方法:

1.一叶兰也开花,自然状况下花期3~5月。开花小巧,像小包子一样,很可爱!

2.一叶兰忌阳光直射,短时间的阳光暴晒也可能造成叶片灼伤发黄,降低观赏价值。

3.一叶兰极耐阴,即使在阴暗室内也可观赏数月之久,但长期过于阴暗不利于新叶的萌发和生长,长期处于阴暗的地方光照过少一叶兰的叶子就会变黄。

芍药应怎样科学疏蕾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其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芍药可分为草芍药、美丽芍药、多花芍药等多种品种。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其根制成中药具有镇痉、镇痛的药用价值。位列草本之首,其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芍药于4月份展叶显蕾后,除主蕾外,还有3~4个侧蕾,为促使主蕾花朵硕大而美丽,就应在现蕾后,把侧蕾疏去,使养分集中于主蕾。

疏蕾时应注意:

①疏蕾应选择晴天的上午,以使伤口尽快愈合,减少病菌侵入。

②选用剪刀锋利,操作仔细,不能把花蕾边的叶片损伤或剪下,否则植株会因合成养分的叶片减少而影响开花。

③当花蕾直径大小近1厘米时进行疏蕾,把主蕾和一个侧蕾留下,其余的全部疏去;如果主蕾损伤,生长不健康,可等侧蕾稍大些时,以侧蕾代替主蕾,如果主蕾正常,留下主蕾,去除侧蕾。

苗木如何进行抗旱锻炼


近年来北方地区由于降水较少,对农作物影响较大,对植树造林影响也不小。进行抗旱造林,除了加大品种选育,进行科技、资金投入等措施,还要在育苗管理上下功夫,对苗木进行抗旱锻炼。

北京地区春季干旱多风,对荒山、荒滩造林都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准备翌春出圃的苗木,控制浇水时间是关键。上冻水要晚浇,苗木落叶后进入休眠期再浇水。北京地区一般是在11月~12月。解冻水不能浇。因为春季气温回升,浇了解冻水之后,苗木将提前返青,返青后的苗木移栽到山上、荒滩,由于起苗时部分根系受损,不能及时恢复生长吸收水分,而地上部分因返青生长,加上春季干旱多风,蒸发量较大,造成树体内水分供求失衡,容易死亡。如果不浇解冻水,苗木将延迟返青时间,处于休眠状态的苗木移栽到山上、荒滩,蒸腾量较小,抗旱、抗风能力较强,成活率高。不浇返青水,与出圃前为了好起苗浇水、针叶树浸坨、阔叶树根系粘泥浆和浸根不矛盾。

北京地区这几年雨季降水量也较少,2008年降水是较多的,但09年又是一个旱年头。如何提高雨季苗木的抗旱能力,移位断根蹲苗是个好办法。雨季造林一般都是容器苗,有侧柏、油松、黄栌、山杏、蒙古栎等,一般是1.5年~2.5年生苗,根系有的已伸出袋外,扎进地里。出圃前1个月,进行移位断根蹲苗。把阳畦里的苗全部断根移位(用剪刀剪断容器外的根),重新码放整齐,喷水浇透,切忌大水漫灌。每天上午10点、下午2点左右,太阳较热时进行叶面喷水,保证叶子不萎蔫。促进容器内根系生长,多长须根、吸收根。连续喷7天左右,以后视干旱情况喷水,出圃前4天至5天不浇水。尤其是阔叶苗,主根性强,侧根少,此种方法能较好促进袋内根系生长。这样的苗木上山造林,较能抗旱,成活率高。

怎样种出完美的丝瓜?


很多人都说丝瓜好吃,但是出苗太难了,每年育苗都十分的艰辛,一袋种子下地,能有个十分之一就不错了,有时候还全军覆没。

丝瓜的种皮很厚,丝瓜在育苗的时候应该先将种子用50-60度的热水中浸泡,一般浸泡10分钟左右,然后我们把种子捞出来,在把种子加入清水浸泡5小时,这样种子就会充分吸收水分,浸泡好的种子我们可以用纱布包起来然后放到温度大于30度的地方开始催芽就可以了。直接种植很难出苗,只能大量的播种,但是这样也太浪费了。

丝瓜出芽之后就可以播种了,播种后要多浇水,一定要浇透,一般情况下一周左右就会出苗了,出苗后要到丝瓜长到4片叶子以上在开始移植。定植后的丝瓜浇好定植水,遇到中午高温要遮挡下丝瓜苗,避免晒蔫。

第一:支架吊蔓

丝瓜开始拉蔓后就要支架吊蔓了,可以不用搭很高的丝瓜架,一根小绳子丝瓜就非常的满足,而且十分的欢喜,在搭架的时候尽量要保持丝瓜的通透性,丝瓜秧苗之间不重叠,这样丝瓜就会有更大的伸展空间,有利于丝瓜坐果结瓜。

第二:水肥管理

丝瓜是非常喜欢潮湿的环境,丝瓜在结果期,对水肥的要求较高,我们要勤浇水,一般要在三天左右就要浇水一次,浇水的时候可以根据丝瓜的长势适当的补充水肥,家庭种植可以冲施一些腐蚀的豆饼,豆渣子,也可以使用尿素。追肥量要看植株的长势和基肥的使用情况来确定,施肥要掌握“少饮多餐”的原则。

第三:摘花整枝

丝瓜属于异花授粉的一种蔬菜,丝瓜的雄花不仅仅长得漂亮而且花序花期的时间长,这样雄花就要消耗大量的养分。所以,我们应该尽早疏除多余的雄花序,这样可节省养分,供给雌花结果的需要。

从雌花现蕾开始,将每窝丝瓜植株上的雄花序摘除80%,保留20%授粉即可。卷须在蔓生作物中起着攀附和圈定枝蔓的作用。丝瓜卷须从长出到拉秧的时间较长,消耗养分较多,不利于多结瓜、结好瓜。摘除卷须,采用人工绑缚代替其攀附功能,有利于植株光合作用的进行、养分的制造和积累、病虫害的防治,使丝瓜授粉结实良好,丰产丰收。

丝瓜在结第一个丝瓜的时候,我们要把丝瓜的侧蔓摘除,减少养分的供给,当丝瓜长势旺盛之后,侧蔓的瓜可以保留,但是不宜过多,要及时打尖,去除丝瓜的老叶和病叶以及发育不良的丝瓜。

第四:虫害防治

丝瓜也是非常容易受虫害,霜霉病、蚜虫、炭疽病、白粉病等等,我们要根据虫害特点,进行药物治疗,在喷施农药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说明,不要随意加大药量,以免发生药害。避免虫害也可以轮作,避免虫茬,也可以大大降低虫害的发生

丽格秋海棠——美丽的秋冬春季室内盆花


栽培技术
丽格秋海棠Begonia elatior(B.hiemalis.B.rieger)是盆栽花卉中非常有名的一类杂交种秋海棠。它是著名的球根秋海棠B.tuberhybrida及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的一些球根秋海棠与冬季开花的阿拉伯秋海棠B.socotrana杂交后产生的一群优良的园艺品种。因是德国的园艺学家Otto Rieger经过杂交培育和选择出来的,故在国外常称为Rieger begonia,丽格秋海棠一名即Rieger的译音。1950年丽格秋海棠首次向花卉市场推出销售,受到各方的重视。此后,逐渐在国际盆花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为各国人民广泛喜爱。

丽格秋海棠在我国的花卉市场上大量出现是比较晚的。丽格秋海棠是著名的新优室内中小型盆花。株高通常在40厘米以下,因品种而异。根为须根,没有明显肥大的地下部分。茎直立或稍下垂,多汁,稍肉质,十分脆弱,极易折断。单叶互生,叶片呈歪心形,叶顶端锐火,基部歪斜,叶缘有钝锯齿或缺刻,掌状脉多出,叶长约等于其宽度,约10厘米左右,叶面光,浓绿色,具蜡质。品系较多,花期长,花色鲜艳美丽,色彩丰富。有白、乳白、淡黄、桔黄、粉红、红、紫红及各种过渡色和复合色,并有单瓣、半重瓣或重瓣之别。株形丰满,枝叶碧绿,可作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秋冬春季室内盆花。只是由于其喜凉爽怕高温,在华北以南的广大地区,夏季栽培十分困难。尤其是华南地区,只适于冬季栽培。另外,该植物适合设施栽培,在现代化的大型温室内栽培比较合适,不宜露地栽培。再有,由于它枝叶十分脆弱多汁,极易折伤破碎,故不宜长途运输,如必须运输,要包装好,并特别小心。因此,若能在各销售地区就地生产是比较理想的。

丽格秋海棠通常不结果,故不能用播种法繁殖,通常进行扦插繁殖。用嫩枝或叶片作插穗,可选取生长健壮的植株顶部的枝条,长5厘米或更短,也可切取带叶柄的较成熟的叶片,扦插在以粗河砂或新泥炭为基质的插床上,扦插深度约1厘米左右经常保持插床基质湿润而透水良好,还要保证插床上面有较高的空气湿度。插床上如没有自动喷雾设施,管理则比较简单。靠人工管理的插床,最好在插床上以小拱棚的形式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密封好。床内温度保持在18~20℃左右。不可过高,太高容易引起插备腐烂;而温度太低,又不易生根。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插生根。但在塑料薄膜覆盖的插床上若阳光太强,可能使床内温度过高,故应注意适当遮荫。如扦插前能用生长素浸泡插条基部,可促进生根。在华北地区,适宜的扦插繁殖时期是秋季。天气开始凉爽以后,扦插成活率比较高,插条不易腐烂。在高原和寒冷地区,只要温度比较合适,全年均可进行扦插繁殖。

盆栽基质的好坏是栽培丽格秋海棠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丽格秋海棠的根系较一般的四季秋海棠弱,伸展能力较差,因而对盆土的要求比较严格。通常以优良的泥炭土为主,添加部分大颗粒珍珠岩。土壤要疏松,透气良好。泥炭土不可破碎得太细,要粗而松软。盆土要有较强的保水和持肥的能力,又要透气、排水良好,要求pH值在5.3~6.0之间。盆土中可添加一定量的基肥,每立方米0.5~1.5千克。生长季节可适当多,冬季可少些。也可添加少量发酵的有机肥。家庭中少量栽植,很难掌握盆土中肥料的含量。应尽量控制添加量,不可过多。还要特别注意的是,作为扦插用的基质是不能添加任何肥料的,尤其是有机肥。

插条生根后,当根系长到约1~2厘米长时,便可从插床中轻轻挖出盆栽。盆栽时,采用8~10厘米直径的小盆。盆底部先填上少量的培养土,再把生根的插条放入小盆中,在苗的周围轻轻加培养土,而后用手指沿盆边将土稍压实,使苗安稳地立于盆土中。切不可沿插条基部向下压,这样会将根全部破坏,降低成活率。上盆后要浇透水,遮荫数日,即可恢复生长。

丽格秋海棠是一类喜低温怕寒冷的植物。插条盆栽后应保持20~21℃,让其较快地恢复根系的生长。待其完全恢复旺盛生长后,将温度降至18~19℃。栽培中当温度升至20℃或更高时要注意通风。据介绍,较低的温度可使花色更浓,也可使植株生长更紧密,但温度不可低于17℃,太低会延缓植株的生长,造成花期延后,并可能使花朵上产生锈斑,影响花的质量。在家庭中栽培,要注意苗期生长时的温度不可超过22℃,开花时的温度应保持在15~17℃。

据记载,秋海棠类不一定真正需要短日照才能开花。当营养生长达到一定程度,如达到某叶片数时也能开花。但开花不匀,栽培时间较长。在家庭中可任其生长,早开晚开影响不太大。但作为企业大批量生产,则不可盲目操作。据了解,在这方面已有较成功的经验可以参照。其原则是长日照可促进营养生长,短日照可促进开花。为了促进营养生长,在秋冬季应当补充光照,使光照时数达到16~18小时左右。其补光的强度约在2000~3000勒克斯。4-8月,日照时间比较长,为促使其形成花芽,可进行短日照处理。

丽格秋海棠对水的要求比较严。最好用雨水或软水浇灌。水中的钠、钙和氯的含量应比较低。浇灌用水的温度应当与室温比较接近。生长后期应尽量减少叶面喷淋浇灌。

在植株的生长期,为促其分枝,可采用摘心法整形。一般插条上盆后周左右即可进行,使其从基部长出个分枝,这样株形更丰满。

秋海棠属喜半阴生植物,当春夏期间光照超过40000勒克斯时应给予遮荫,否则易产生日灼病。

施肥对秋海棠的成长十分重要,但秋海棠类对土壤中的盐含量比较敏感,盆土中不能积存过多的盐分。其盆土的EC值小能过1.4。苗的生长期可使用氮、磷、钾比例为17∶6∶18的复合肥。其施用浓度应在0.2%以下。后期应施用氮和钾比例为1∶2的复合肥。

病虫害防治
家庭养植丽格海棠的病虫害较少,定期喷施杀菌剂预防细菌性软腐病和白粉病,可用农用链霉素200ug/g他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家庭中为防止农药污染空气,可自制些土农药,防治效果较好,现提供几种供参考:(1)姜榨汁加水,以1∶25比例喷雾,可防治软腐病和其它病原孢子的萌发。(2)干辣椒50克,加水50倍,煮半小时,取上清液喷叶面,能有效地防治蚜虫、红蜘蛛。

应用范围
目前用于盆花种类。

《每年春季在盆花出室之前应怎样锻炼它们》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花卉春季出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