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花,种花养花则是很多人与花相伴的一种方式。掌握一定的技巧对种植花植花卉很有帮助,你是否遇到了相关的问题呢?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卉种植常识:桂花种植之白粉虱的防治”,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桂花种植之白粉虱的防治】白粉虱又名柑橘粉虱、绿粉虱或通草粉虱,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南和福建等地。成、若虫吸食汁液危害,抑制桂花生长发育,导致叶色萎黄,开花稀少,其分泌物常诱发煤污病,严重影响观赏价值。那么该如何防治呢?

白粉虱又名柑橘粉虱、绿粉虱或通草粉虱,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南和福建等地。白粉虱除了危害桂花外,还危害柑橘、茶树、桃、柿、女贞、蔷薇、月季、香樟、茉莉、一串红、丁香等200多种植物。所以,当桂花和其他寄主植物混种时,危害常常特别严重。以成、若虫吸食汁液危害,抑制桂花生长发育,导致叶色萎黄,开花稀少,其分泌物常诱发煤污病,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桂花白粉虱雌成虫体长1.2毫米,黄色,覆有白色蜡粉。翅半透明,也被有白色蜡粉。复眼红褐色,分上下两部,中有一小眼相连。雄成虫体长0.9毫米,较雌成虫略小。卵长约0.2毫米,宽约0.1毫米,长椭圆形,淡黄色,基部有短柄连于叶片背面。幼虫体扁平,椭圆形,淡黄绿色,背脊稍凸,周缘多放射状白色蜡丝,并有17对小突起。蛹长约1.3毫米、宽约1.1毫米,近椭圆形,淡黄绿色,较薄而柔软透明,背面有3对小疣,前后各有1对小刺毛。

桂花白粉虱1年发生代数各地不一,在江苏、浙江一带1年发生3代,西南多达5代,一般以幼虫或蛹在叶背越冬。第一代成虫在4月间出现,第二代在6月间、第三代在8月间出现。卵常散发于徒长枝的嫩叶背面,幼虫孵化后即在原叶背面定居为害;每头雌成虫产卵125粒左右,有孤雌生殖现象,其所生后代均为雄虫。白粉虱性喜阴湿,在生长稠密、通风透光不良的地方危害较重。该虫的卵期3~30天,发生极不整齐,世代重叠,因此给药剂防治工作带来一定麻烦。

桂花种植之白粉虱的防治

1.要重视植物检疫工作:在引进苗木时注意检查叶背有无粉虱类虫体,杜绝此类害虫的侵入。

2.重视清园工作:要加强林地中耕除草等清园工作和剪除虫害枝、衰弱枝、徒长枝等修剪工作,以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恢复树势生长。

3.开展生物防治措施。保护和利用粉虱类天敌如瓢虫、草蛉、斯氏节蚜小蜂和黄色蚜小蜂等寄生蜂。

4.桂花种植之白粉虱的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势,可在桂花树旁埋插黄色木板或塑料板。板上涂黏油,然后振动桂花枝条,促使成虫飞黏到黄板上,起到诱杀作用也可用吸尘器吸捕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5.桂花种植之白粉虱的药剂防治:当害虫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而天敌又较少时,可采用化学药剂喷杀。喷药要在成虫期和幼虫盛孵期进行,药剂可用国光必治(40%啶虫.毒死蜱)2000倍液、国光依它(4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液、国光崇刻20000倍液, 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如遇世代重叠时,需要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3~4次。

xZh52.COm拓展阅读

花卉种植:桂花种植之褐斑病防治


【桂花种植之褐斑病防治】桂花褐斑病是桂花的一种常见病害,由半知菌亚门真菌感染而引发,地栽、盆栽的桂花植株都有发生,发病时轻者影响观赏效果,重者造成植株死亡。

桂花种植之褐斑病的症状

多发于叶片,大多从叶尖和叶缘向整个叶片发展。初期病斑呈浅灰色,之后呈不规则扇状扩展,后期病斑逐渐干枯,呈褐色,并着生有黑色粒状物。

桂花种植之褐斑病的发生规律

病菌在植株病残体上越冬,靠风、雨、浇水等方式传播,北方室外养护春末至中秋间发病最为严重。

桂花种植之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掉病株残体;2.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3.萌养环境要通风透光,发病期不宜喷淋,避免雨淋;

4.及时防治介壳虫、蚜虫等刺吸式害虫;

5.秋末入室前喷两次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

6.如有发生,可用90%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防治。

花卉种植常识:桂花种植的靠接法


桂花种植的嫁接有多种方法,其中靠接法是常用的一种,在我国盆栽桂花多用靠接法。其优点是:适宜嫁接的时间长,易成活,成形快,开花早。那么接下来小编给打击介绍桂花种植的靠接法。

桂花种植的靠接法要点:一、培育砧木。

嫁接桂花所用砧木树种有女贞、流苏树等。嫁接用的砧木需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粗度1厘米以上的23年生树苗或多年生树上的2年3年生枝条。

桂花种植的靠接法要点:二、选择接穗。

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品种。首先可根据喜好需要和资源条件选择桂花品种,然后从选定的桂花树上选择生长健壮、发育充实、无病虫危害、大小适中的2年3年生枝条作为接穗。

桂花种植的嫁接方法:

(1)将接穗向砧木靠近。可采用支、垫、架、吊、绑等方法,将选作接穗的桂花枝条与砧木枝条顺向贴近。然后具体确定砧木与接穗适宜的嫁接部位,并做好位置固定。

(2)削接口斜面。分别在确定砧木与接穗的嫁接部位削接口斜面。斜面呈椭圆形,长度3厘米5厘米,斜面深度一般不超过枝条粗度的一半。

(3)剪砧。嫁接绑扎完成后,从接口以上1厘米处剪掉砧木枝条。

(4)除萌。嫁接以后,如果砧木接口以下部分萌发枝条,应及时抹除。嫁接后31天35天,从接口下剪断接穗,让其脱离母体。

(5)检查成活。剪断接穗后3天5天,接穗枝叶生长正常即是成活;如果叶子出现萎蔫卷缩,即是未成活,应重新进行嫁接。嫁接成活后,枝条生长快,绑绳容易嵌入树皮内影响生长,应及时将绑绳松开。

花卉种植科普:桂花种植技术之扦插


【桂花种植技术之扦插】桂花儿黄,满园香。说出了桂花的特点,桂花的扦插是很重要的,那么桂花要怎么扦插?在什么时候扦插比较好呢?下面小编把桂花如何扦插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扦插桂花的技巧,提升桂花的种植量,增加桂花在花卉上的经济价值。

桂花种植技术之扦插

1.扦插时间的选择与温度的掌握。桂花扦插以五六月份最佳。桂花的适生根温度为25℃至28℃,如温度过低,应覆盖塑料薄膜,增加光照,提高苗床温度。如温度过高,应注意遮阴,并揭起塑料膜一角通风降温或喷雾降温。

2.扦插基质及苗床。扦插基质要求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含腐殖质高的酸性土或沙质土,最好用蛭石。苗床四周应留通道,开好排水沟。插前土壤要消毒。苗床上设一个高度45厘米的塑料拱棚,以保湿并防淋雨积水。棚上再

搭一个高约1.6米的遮阴棚。

3.插穗的选择及处理。插穗的采取应在早晚或阴天进行。插穗选用半木质化枝条,剪成10厘米至12厘米长,下端紧靠节下削成马蹄形,上端留2个至3个叶片。

4.桂花种植的扦插技巧。插穗下端蘸ABT生根粉或用200ppm至500ppm吲哚丁酸浸泡5分钟至10分钟,入土2/3,株行距6厘米6厘米。插后浇透水,然后盖上塑料薄膜。

5.桂花种植的插后管理。

①土壤湿度要求在50%左右为宜,而空气湿度则要求保持在85%以上为最好。

②扦插初期荫棚遮阴度保持在80%左右,这样既防止强光直晒,又保证有足够的散射光照,以利带叶插穗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生根。

③10天后,叶喷0.2%的磷酸二氢钾或0.5%的过磷酸钙和0.1%的尿素溶液一次。

④30天后基本生根,可揭去薄膜,并增加光照。生根后的小苗,夏季晴天要注意叶面喷雾与遮阴。

⑤为使小苗生长健壮,可叶面喷施0.05%的叶面宝,不要从根系施肥。到9月至10月或第二年春天即可移栽上盆。

花卉种植常识:海棠种植之毛毡病的防治


海棠迎风峭立,花姿明媚动人,楚楚有致,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下面介绍一下海棠种植之毛毡病的防治。

一、海棠毛毡病发病的症状

初期叶片背面产生白色不规则状病斑,之后发病部位隆起,病斑上密生毛毡状物,灰白色,最后毛毡状物变为暗褐色,病斑主要分布于叶脉附近,有的相互连结覆盖整个叶片,叶片的正面看上去凹凸不平,严重的叶片上发生皱缩卷曲,质地变硬,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正常生长。

二、海棠毛毡病的防治方法

四足螨是毛毡病的病原,所以防治毛毡病主要是防治螨。

1.发现个别叶片有螨虫时,及时摘除,将螨杀死。

2.及时清除杂草、残枝落叶,减少越冬虫源。

3.为害期喷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乳油600-8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药时必须喷到虫体上,为此要仔细喷叶片背面,也可埋施15%铁灭克,一般15cm盆径埋药品1.5g。

以上就是海棠种植之毛毡病的防治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花卉白粉虱虫害的防治


白粉虱是温室花卉最常见的虫害之一,由于它体形较小,肉眼很难发现,而且具有发生率高,为害范围广的特点,在花卉生产中是花农们一大头疼的虫害。

白粉虱的成虫,幼虫及卵固定在植物叶片背面,刺吸植物汁液,尤以嫩叶居多,致使叶片褪色、变黄、凋萎,直至干枯。白粉虱的排泄物还会引起煤污病,影响开花和观赏效果。白粉虱有迁飞的特点,还是传播植物病毒的媒介。它为害的品种非常多,有一串红、瓜叶菊、五色梅、杜鹃、扶桑、绣球花、三色堇等等。

白粉虱成虫呈黄白色,翅膜质透明,体表有白色蜡质粉状覆盖物,因而得名白粉虱。体小,易飞跃,不易捕捉。卵和幼虫基本是椭圆形,约0.5毫米大小,淡黄色透明,外表具有白色蜡丝。卵经一周后可孵化为幼虫。

白粉虱性喜温暖、不通风的环境,一年可发生10多代,繁殖快,产卵量大,世代重叠严重,以各虫态在温室植物上越冬。成虫喜群居,在上部嫩叶背面上产卵,并取食为害。成虫于叶面上栖息时,常常是成双结对地分布。植株不断成长,成虫也不断向上部嫩叶转移。一般植株最上部是成虫和刚产下的卵,继之为即将孵化的棕黑色卵,再往下为初龄幼虫和二、三龄幼虫,最下部是假蛹,以及已经羽化的蛹壳。一般每头雌虫可产卵100~200粒,卵经6~8天孵化为幼虫。幼虫为害8~10天进入蛹期,蛹期约7天羽化出成虫。

了解了白粉虱的危害,我们知道它的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园艺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防治白粉虱虫害:

1、通过清除大棚和温室周围杂草,以减轻虫源。

2、用80%敌敌畏1:2加水雾化熏蒸,按每立方米1毫升原液,每隔5~7天1次,每次熏蒸时必须紧闭门窗。亦可喷施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000倍液,每667平方米2公斤,每隔6天喷施1次,连续2~3次。

3、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在室内悬挂或插置黄色塑料板,并在板上涂黏油,使飞舞的成虫自行粘在板上,起到良好的诱杀作用。

以上三种方法可以综合使用,防治白粉虱虫害的效果会更好。

花卉种植常识:桂花种子的沙藏法


桂花种子是生理后熟型,只有经过较长时间沙藏,待其完成后熟过程,才能发芽出苗,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桂花种子的沙藏法。

1、种子采收时间: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当种实外皮由青绿色转为蓝黑色,并开始从树上脱落时,从树上或地面收集饱满的种实。

2、采后处理:将种实与河沙混合后搓揉去外种皮,直至其黄白色骨质种壳上不附有任何肉质残余物为止,并漂浮去空瘪的种粒。

3、种子贮藏:将洗净的种子与湿沙混合,贮藏于大花盆或水缸中,盆口或缸口加盖玻璃(或木板),以保湿防鼠,冬季放于室内保持不结冰即可。贮藏期间始终保持沙粒湿润,沙藏初期沙的含水量以10%为宜,中后期可增至50%。

4、播种时间:在次年2~4月初,当种子裂口露白时方可进行播种育苗。

5、播种要求:一般用条播法,播后覆盖少量稻草,并遮荫,当年苗高可达15-20厘米。在苗圃地培育2年后,第3年春季进行移栽,10年后开花。

以上就是桂花种子沙藏法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赏花种花的乐趣一般人很难体会。花卉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以下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花卉种植常识:桂花种植之白粉虱的防治”,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