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科普:辽宁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苗木供过于求现象",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据全省各市种苗部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辽宁省2024年春季苗木储备量353218.74万株,可供2024年造林绿化的苗木数量为254343.7万株,其中可供2024年春季造林的绿化苗木数量为230302.9万株。今年全省造林预计需苗木量158010.7万株,春季造林余苗量为72291万株,其中剩余量较多的是辽东的日本落叶松、红松和辽北的樟子松等。据预测,这几种苗木滞销已成定局,农户的损失不可避免。为此,省种苗站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苗木供过于求现象。

一是要在省林业厅总体规划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苗木繁殖供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苗圃发展比例和限度,有计划指导苗木生产,避免盲目发展和繁殖,以期达到育苗制度化,供应系统化,防止苗木过剩,给苗农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是要加强管理,依法种植,确保苗木质量。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相关种苗法规,做好林木种苗执法工作,对非法生产经营不合格种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全面实行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和“三证一签”制度(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检疫证、苗木合格证及苗木标签)。建立苗圃档案,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和跟踪服务,切实提高苗木质量。

三是要搭建有效的市场销售平台,建立苗木生产者与使用者的联系渠道。通过建立种苗供需信息网络,及时发布种苗供需信息。定期召开产品展销会,让供求双方直接洽谈,最大程度地消化本地苗木。

四是建议各地组建苗木生产合作社或协会,引导、吸纳育苗户入社、入会,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销售,不断规范种苗生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五是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积极主动与其它省区林业部门沟通、协调推介相关苗木。利用网络、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参加苗木交易会等形式,对种苗基地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知名度,增加市场辐射范围和竞争力,由政府搭建销售平台,帮助农户寻找销售门路,尽可能将农户经济利益最大化。

省种苗站提醒广大农户要依据适地适树标准化繁育的原则,根据地区市场需求冷静科学地繁育各类树种,不盲目跟风,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忘传统、适当创新,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辽宁省林业厅)

xZh52.cOm同步阅读

了解花卉行业:苗木十种叶黄现象及应对措施


1.湿黄。由于土壤水分过多引起的,造成土壤缺氧,使根部呼吸困难,根系吸水、吸肥受阻,生长不能正常进行而导致幼苗新枝顶叶淡黄色,老叶也渐暗黄,进而枯萎死亡。此时,应及时松土、排水,控制灌溉量。

2.旱黄。干旱会使幼苗出现萎蔫现象。此时的光合作用下降,生长停顿,光合产物的运输因缺水受阻,植物体内有机物大量水解,呼吸增强,从而消耗大量有机物。由于植物体内水分重新分配,新叶从老叶中夺取水分,造成老叶黄脱落。可根据土壤干湿程度及叶片变化及时灌溉,浇水则浇透。

3.暗黄。植物正常生长要求两倍于光补偿点以上的光照强度,此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除补偿呼吸消耗外,剩余的有机物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如果光照不足,会导致植物细胞下能顺利分化,幼苗茎枝细弱,叶片黄化。预防措施为及时增加光照,温室植物可以进行人工补光,选择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来调节光质,以起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或减少病虫害的作用。

4.虫黄。在苗木培育过程中,常受害虫的侵害,尤其是各种食叶及刺吸口器的害虫,危害叶片或吸食叶片汁液,造成叶片皱缩、卷曲,使叶片出现斑点,变黄等现象。应注意观察,提早预防,针对虫害,适时适量对症喷药。

5.病黄。苗圃育苗经常出现一些病害,如立枯病、锈病、叶斑枯病等,,既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又使植株发育不良。因此,要经常观察苗木叶片及长势,定期对苗床土壤进行药剂消毒处理,消灭土壤内的病原菌。对控制发病极为重要,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防治。

6.素黄。苗木除对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不可缺少外,对某些微量元素也非常敏感,缺乏时会造成苗木生理机能的紊乱,导致苗木‘出现各种症状,,同样表现在叶色上,如缺铁、锌、镁、硫、锰等,都会导致叶片失绿,变黄。造成微量元素缺乏症主要是长期不换土或长期单一施用氮素化肥的结果。因此,要隔年对苗床进行客土改良,注意施有机肥料。

7.肥黄。肥料过多过少都会对苗木产生不良的影响,施肥过浓、过多时,会引起植物渗透运输作用受阻,出现新叶肥厚,叶片皱褶而不舒展,老叶渐黄而不脱落。肥料缺乏时,会引起枝细嫩、节间长、叶片薄而变黄。因此,合理施肥可以改善植物的光合作用。如氮、镁促进枝叶生长,扩大光合作用面积,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氮、钙、锌延长叶片寿命,进而延长光合时间。磷、钾、硼改善光合产物的运输和分配。另外,合理施肥,能改良土壤,为植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如施入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不仅改善土壤的水、气、温状况,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和对肥料的吸收,还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物的分解,改善养分的供应状况。

8.酸碱黄。苗床土壤的酸碱度能影响矿质的溶解度。在碱性土壤中,铁、钙、磷、镁、锌等易形成溶性的化合物,因而会降低植物对这些元素的吸收,造成黄叶病。土壤过酸时,铁、铝、锰等溶解过多,植物也会因吸收过量而中毒。因此控制土壤的酸碱度是保证苗木正常生长的重要手段,对碱性过大的土壤可多施铵盐;对酸性过强的土壤可多施硝酸盐,来调节土壤的pH值,使其适合于苗木生长。

9.药黄。由于防病治虫,喷施药剂不当或浓度过大而造成苗木发生药害,使叶片发黄而脱落。因此,在使用农药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喷施,一旦出现药害,应尽快用清水冲洗,以降低药性。

10.寒黄。春季播种,由于气温低,虽然在零度以上,但低于苗木正常生长的下限温度时,使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黏性加大,细胞渗透作用下降,导致呼吸速率降低,吸收水,矿物质元素减慢,便出现嫩枝幼叶发黄萎蔫。此时,应注意防寒。

花卉科普:苹果苗木高效补钙措施


钙素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苹果缺钙会引发裂果、斑点病、苦痘病、水心病等树体及果实生理性病害。重视苹果钙素营养的补充,能极大促进树体的生长,提升苹果的商品品质。

1缺钙症状

苹果树缺钙表现为:新根过早停止生长,形成“扫帚根”,甚至出现根尖端死亡;枝梢、幼叶、花朵萎缩;果实开裂(雨后尤其严重);采后果实硬度降低、不耐贮藏。套袋苹果因缺钙而引起的生理病害更加严重。

2补钙技术措施

2.1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一般中性偏碱,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增施有机肥能增加土壤对钙的保持力,保证根系对钙的吸收,持续为苹果提供钙和其它微量元素。高产苹果园一般667m2施有机肥4000kg以上为好。

2.2改良土壤

一般酸性较强的果园土壤中钙含量不足。生产中通常通过更换肥料品种(氮肥应以尿素为主,磷肥改用钙镁磷肥,钾肥使用硫酸钾)、土壤补钙(一般667m2补施生石灰60~70kg,连施2~3年)、控制氮肥的施入量(氮肥过多影响钙吸收)等方法来改良酸性土壤。对土壤酸性较强或易缺钙的果园,应针对性地施含钙量高的肥料(如草木灰)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达到改良土壤、补充钙素的目的。

2.3叶果喷钙

由于钙移动性差,加之幼果期是苹果吸收钙素最旺盛的时期,因此一般从苹果落花后2周左右开始,可叶面喷氨钙宝800倍液或氨基酸钙肥300倍液,每10~12天喷1次,连喷3~4次;采果前30~40天再每隔15天喷1次,连喷2次;贮藏前可用氨钙宝400~600倍液或0.8%~1%硝酸钙溶液浸果,以增加果品耐贮性。为了提高果树对钙的吸收利用,喷钙时应加0.3%硼肥或增效剂。

2.4树干注射钙

采用高压树干注射器直接对树体进行补钙可有效提高苹果叶片、果实钙含量。常用的含钙化合物注剂有:柠檬酸钙、EDTA钙、CaCl2等。注射时要把握好注射速度,每株树约在半小时左右。此外,可在树体生长期选择氨基酸钙等钙肥,加3倍水稀释,涂主干30~50cm处,每年3~5次。

2.5整形修剪

通过培养高光效树形,能有效改善内膛通风透光条件,增加果树的蒸腾量,以达到促进钙素吸收运输的目的。轻度缺钙的树尽量不用环剥和环割措施,以免造成根系死亡,导致吸收力下降,造成更严重缺钙。

2.6加强果园综合管理

合理负载,及时疏花疏果,增加留果中的钙含量;夏剪避免使用环剥措施,以免影响根的生长与吸收;冬剪以疏、放为主,去弱留强,少截少缩,避免因剪截过重而刺激抽生旺条,导致果实缺钙。注意旱灌涝排,缺水果园应采取穴贮肥水、树盘覆草、地膜覆盖等保水措施。

花卉养殖:山东省昌邑市积极解决苗木企业发展难题


为积极破解长期困扰苗木企业发展难题,近日,山东省昌邑市林业局组织召开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座谈会。相关昌邑苗木企业主要负责人出席座谈会,大家共同探讨昌邑苗木产业发展大计,为苗木企业排忧解难,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座谈会上,各苗木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介绍了自身建设发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及产业发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探讨了昌邑市苗木产业未来发展形势,并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苗木产业工作发展达成共识。

座谈会,上大家普遍认为,生态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模式,特别是潍坊市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这给苗木产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苗木企业要把握好这一机遇,将苗木花卉产业这一高效产业、优势产业、朝阳产业推进好、发展好。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增添信心。苗木企业要由常规品种向多品种和精品名牌品种发展,通过推广新品种、新科技解决品种单一的问题;通过办点示范、参观学习、现场指导等活动逐步解决管理粗放的问题;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把一家一户的苗木生产与市场挂起钩来,形成公司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生产格局,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化、品种多样化、种植专业化、销售网络化、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格局。

二是进一步深入分析,认清形势。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方向,坚持产业化经营,提升发展档次,林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好全市苗木产业发展统一规划,用产业集聚的理念来经营苗木产业;积极争取上级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提高政策的连续性,为苗木产业发展提供支持;积极做好宣传推介,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我市苗木花卉发展环境、种植规模和苗木品质,提升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投身苗木花卉产业,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

三是进一步协调合作,形成合力。要互帮互学,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全市形成一盘棋,确保昌邑市苗木产业快速高效发展。

喜欢《花卉科普:辽宁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苗木供过于求现象》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越冬应采取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