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行业是现在比较火的行业,花是具备观赏价值的一种植物,种类繁多。花是代表美好的,每一种类的花代表的意思都是不同的。“爱花卉网”小编特向您推荐"了解花卉:安徽林业去年产值近1600亿元",希望您看完这篇文章能够更加了解花卉行业。

3月12日,记者从省政府2024年安徽省国土绿化状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省实现林业产业产值1599.78亿元,比上年增长36.5%。

近年来,我省各地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国土绿化综合效益。据统计,2024年全省共完成义务植树1.2亿株(含以资代劳折算数),共有2939万适龄公民履行了植树义务。

各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油茶、竹子、杨树、薄壳山核桃等优良树种,六安市被列为全国五个首批国家级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城市之一。另外,花卉和林木种苗也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新热点,全省苗木花卉种植总规模达到130多万亩,总产值达80多亿元。森林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新建省级森林公园4处,新增森林公园面积3.6万亩,已建和在建的“生态园”达500多家。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我省将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行动,到2024年,实现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27.53%增加到33%,林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山区农民林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王恺)

xZh52.coM精选阅读

花卉行业:山东省滨州市林下经济年产值超2.5亿元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空间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出了林畜、林菌、林特、林苗、林农等林下经济复合模式,促进农民了增收致富。目前,该市发展林下经济面积4.7万亩,年增收2.57亿元。

结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滨州市将造林绿化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工程,5年完成新增造林面积101.4万亩,林木覆盖率增长7个百分点。种树主要发挥的是生态效益,但经济效益如何,确实关系到农民群众参与绿化的积极性。为此,滨州市因地制宜,结合老百姓种养习惯,摸索出多种适合当地条件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取得了较高经济效益。

林畜模式,是滨州市起步较早、分布较广的一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以养殖鸡、鸭、鹅等常见家禽为主。阳信华森农林牧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林下养鸭立体种养循环经济模式最具有代表性。2024年公司,发起成立了阳信华森农林牧合作社,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建设标准鸭棚200个,年养殖毛鸭640万只。无棣县碣石山镇大码头村吴国强,自2024年在自家120亩冬枣园内散养笨鸡,每亩养鸡100只,每只鸡可以卖到100元,年产值近百万元。

林菌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惠民县的香菇和黑木耳等。皂户李镇马家村的马金良,承包租赁土地35亩,年每亩承包费1600斤小麦折价,种植杨树速生林。他在林下建香菇大棚41个,每个大棚投入1万元,每亩种植香菇8000-10000袋,年纯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同时,每亩林地每年木材收入可达800-1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林特模式,滨州市特殊物种养殖主要有林下养殖蚯蚓、林下放养金蝉等。阳信天翔生态科技养殖公司的林下蚯蚓养殖,利用林间空地建舍养牛,林下用牛粪养蚯蚓,蚯蚓粪种植无公害蔬菜,蚯蚓改良土壤,增肥地力,促进了速生杨生长。现公司拥有林下种养基地4个,每亩年产鲜蚯蚓3500公斤,产值达7万元。每亩蚯蚓生产20吨蚯蚓粪,每吨350元。同时,疏松的土壤、潮湿的环境、肥沃的地力为杨树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采伐期缩短近一半,4年就可采伐一茬。该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180多万元,辐射带动120户农户致富。

林苗模式,利用造林初期林内尚未郁闭的条件,在林地内繁育苗木,既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又获得以短养长的效果。沾化县思源湖生态林场在林内繁育白蜡、国槐、柳树、臭椿等北方耐盐碱苗木5000亩,通过嫁接速生白蜡、金叶榆等新品种苗木,每亩育苗年收入近万元。

花卉相关知识:河南今年林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


青山绿水不但能扮靓美丽中原,还能迸发巨大生产力。12月21日,在郑州召开的全省林业产业工作会议透露,2024年全省林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有望达到1085.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6%。

据介绍,林业生态省建设极大地丰富了河南省森林资源。5年来,全省共完成造林2546.6万亩,新增森林面积706.4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82个百分点,达到22.98%。

日益茂密的森林激活了林业产业,全省林业总产值年增速超过15%。全省新增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146.8万亩,总面积达883.5万亩;新增经济林109万亩,年产水果等林产品690余万吨;新增花卉苗木98万亩,形成了洛阳牡丹、开封菊花、南阳月季等一批产业集聚区。目前全省林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4万多家,形成了一批人造板、家具、经济林产品等林产品加工企业和产业集群,鄢陵花木、新郑大枣、西峡山茱萸、灵宝苹果、济源核桃、信阳茶叶等更是家喻户晓。

与此同时,森林旅游与林下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初步建立了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为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体系,今年产值将达92.5亿元。发展林下经济360万亩,带动43.6万户农户走上生态富民路。据统计,目前全省农民来自林业的纯收入平均达到565.5元。

“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河南省林业产业仍存在产业化进程较慢、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农民增收的潜力还未充分发挥。”省林业厅副巡视员谢晓涛表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既可兴林富民,又能激发全社会投身林业,建设美丽中原的积极性。

为此,河南省将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逐步建立优质高效具有中原特色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到2024年,全省林业产业年总产值将达到1780亿元以上,形成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林业产业化集群60个,使农民来自林业的纯收入平均达到1000元。2024年,全省林业产业年总产值达到2300亿元以上。

花卉科普:“美丽”需求带来发展机遇 花木总产值近20亿元


“园林树木、花卉栽培和技能操作、植物病虫害及防治、园林绿地施工及养护、土壤肥料基础知识……”这些都是泉州市林业局送给全市花农们的“培训菜单”上的“菜品”。

近日,“泉州市林业局花卉和绿化苗木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班”启动,针对目前花木产业所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市林业局将在全市花木主产县(市、区)进行生产管理技术巡回培训。通过培训,让花农掌握生产技能,发展生产,实现增收增益的目标。

花木产业迎来市锄会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美丽中国建设序幕的开启,花木在未来将有长期而稳定的市场需求,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市锄遇。”泉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需求旺盛,而且市场就在眼前,所以主管部门加大对产业的扶持与引导力度。为鼓励花木产业的健康发展,近期市财政又新增拨付2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全市花卉产业的宣传、培训与扶持。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将进入精神消费需求旺盛期,而花卉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在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带动下,人们将有更强意愿和更强能力增加对花卉产品的消费。数据显示,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我市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花木产业将出现旺盛的市场需求。”

泉州市林业局种苗站的相关人士也表示,城市绿化水平的提高,既是美丽中国的真切体现,也让园林花卉、苗木培育等花木产业迎来了长期的市锄会。

泉州作为我省三大花木主产区之一,经过几年的努力,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花木种植面积达3.77万亩,主要有盆栽花卉、鲜切花、观赏苗木及食用药用花卉等,年产业总产值达18.9亿元。有花木企业225家、花店346间、农户1333户,从业人员9071人,拥有盛市级花卉生产示范基地21个。

巡回培训送来“技术大餐”

洛江区马甲镇是本地知名的花卉种植基地,该镇的梅岭村、永安村有30多年花卉苗木培育传统,村里90%以上的耕地种植花木,一半以上的农户从事花卉生产经营,是远近闻名的花木生产专业村。作为培训班开班活动的第一站,来自该镇的花农代表和其他县(市、区)花木种植代表共150多人参加了培训讲座。市林业局邀请省林业厅林木种苗总站副站长、教授级高工陈璋和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彭东辉博士等专家进行授课,并对花农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细心的培训和讲解。

有10多年种植花木经历的花农叶永开,在讲座上不时认真地做着笔记。“我们种的大多是木本植物,掌握树木整形与修剪技术很重要,因为花木品相和造型好坏关系到售价的高低。”叶永开告诉记者,以前种植花木遇到问题都是靠自己一点点去摸索,现在林业部门带技术专家下乡指导和培训,机会十分难得。

“仙人球大王”种子售价高

“一亩土地可以种植近万株的百合,一株百合批发价5--6元,相当于亩产值5万--6万元,扣除每株2--3元生产管理成本,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泉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花木产业如果用心经营,在带动农户脱贫、增收、致富方面具有立竿见影的实效。

“我这一棚的仙人球,每一粒的圆周都有汽车轮胎那么大,现在仅这几十颗仙人球结下的种子,每年就能卖出十万元的高价。”洛江百福花卉技术研究所花木经营部负责人杜清洁告诉记者,他精心种植的“仙人球大王”开始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

而阿波罗园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蒋思红告诉记者,今年是个丰收年,由于技术过关、管理得当,大棚里的大花蕙兰和蝴蝶兰都已被客户订购一空,市场需求火爆。

花卉百科:宜宾筠连兴林富民见成效 林业产值超亿元


1月30日,笔者在筠连县林业部门了解到,近年来该县林业资源开发取得新进展,去年林业产值超1亿元,兴林富民已初见成效。

近年来,筠连县以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为契机,积极引导群众植树造林。2024年,该县成片造林面积15000亩,义务植树85万株,林木育苗450亩,幼林抚育作业面积45000亩,成林抚育作业面积50000亩。截至去年底,该县培育特色突出、优势明显、集中连片的木质原料林、竹林、特色干果、特色花卉苗木等现代林业产业基地达19.1万亩,被四川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

“实现林业富县和林业富农,必须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筠连县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县积极引种果业加工、竹业加工及木业开发等企业,推进全县林业向产业化发展,目前,已与生产出口团扇、竹丝的苏州安安达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主的苏州市6家企业成功签约2亿元投资项目;福聚元专业合作社已投资3000万元,在海瀛工业园区征地30亩建立竹笋深加工厂,在大雪山镇建设基地1万亩和竹笋初加工厂;权林豪门、同心木业、蜀乐木业等生产板式家具和细木工板的木业加工企业已全面投产。2024年,该县香桂林产油55吨,主要木材产量达19905立方米。林业产值10994万元,增长11.7%。

花卉行业《了解花卉:安徽林业去年产值近1600亿元》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对花卉的了解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