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一种草本植物,它们每个品种有每个品种独特的美丽。它们就像一个一个小精灵一样,让您喜爱它们。下面是爱花卉网小编特为您推荐"花卉百科:河北三年内全省农村绿化覆盖率超30%",请您翻阅!

三年内,河北省农村环境状况将得到根本改观,告别以往的脏、乱、差环境,逐步步入地绿山青、村容整洁、舒适宜人的美丽村镇。

日前,河北省下发《河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分三阶段达到预期目标,到2024年,使全省农村环境状况得到根本改观,长效化农村环境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建成国家级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村100个以上、省级幸福乡村计划示范点5000个以上。

河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将以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四清”和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四化”为突破口,以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处理方式“五改”为着力点,集中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努力打造天蓝水净、地绿山青、村容整洁、舒适宜人的美丽村镇。

到今年年底,河北省要全面完成“四清”、“四化”任务。到2024年,全省农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该计划中还明确,河北省将根据村庄人口和垃圾清理数量,原则上按照每500人一名的标准,配备卫生保洁员,在待遇上要给予保障。

xZh52.coM精选阅读

了解花卉行业:上海城区绿化覆盖率38.22%


以中心城区绿化为主体,郊区新城绿化为补充,本市以生态林地和防护林地为外围支撑的“环、楔、廊、园、林”绿化格局初步形成,“春景秋色”生态景观逐步显现。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陆月星在介绍上海“绿地、林地、湿地”三地融合情况时透露,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地约3.4万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8.22%,林地资源面积约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2.58%,湿地约32万公顷。

两年后绿化覆盖率达38.5%

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本市将形成中心城以“环、楔、廊、园、林”为主体,中心城周边地区以市域绿环、生态间隔带为锚固,市域范围以生态廊道、生态保育区和自然湿地为基底,“环形放射状”的基本生态网络空间体系框架。2024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5%、森林覆盖率达到15%、森林蓄积量增加42万立方米、自然湿地保有率维持在30%以上。

目前本市内环线内基本实现出门500米有一块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城市公园已达153个,实施61座老公园改造,创建星级公园94座,郊区“一镇一园”建成32个镇级公园。上海将进一步推进大型公共绿地、楔形绿地、大型居住区绿地建设,启动郊环绿带等结构性绿地建设,基本完成外环生态专项工程,建成迪斯尼核心区绿地、顾村公园二期、滨江森林公园二期、七宝文化公园等大型公共绿地。积极推进崇明现代化综合生态岛、虹桥商务区、世博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地区生态项目建设。

整个“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建绿地500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2500公顷,实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5平方米,新建立体绿化150万平方米,林地1万公顷。推进50座老公园改造,进一步提升公园绿地服务能级。优化行道树品种结构,“十二五”期间创建命名林荫道100条、改进提升100条、新建储备100条。

建成6万亩沿海绿色屏障

本市因地制宜拓展生态林地,全市6万亩沿海防护林已成为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绿色屏障;在黄浦江、苏州河等主要河道两侧和主要水源地周边,建成的15万亩护堤护岸林和水源涵养林,为提高全市人民饮水质量提供了保障。

湿地发展方面,拓展湿地保护网络。本市在长江口湿地保护的重点、敏感和脆弱区域分别建立了2处国际重要湿地、4个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湿地公园、1个禁猎区,对于不适宜划建自然保护区的敏感区域,建立了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公园卖橘非长远之计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记者提出,今年为解决崇明橘农困难,四大公园开展了橘子直销活动,但这类困难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是不是说明本市经济果林布局上存在结构不合理?对此,陆月星表示,公园卖橘子确实不是长远之计,因为公园的功能不主要是服务农产品销售。从根源上分析,可能不在果林本身产品结构问题,主要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市场化营销体系。通过这件事,会总结其中的一些经验特别是一些教训,将来在推进果林产业化、市场化方面,特别是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营销体系方面做一点研究,采取一些政策性的措施,达到直接对接的平衡。

会上,针对浦东新区南汇东滩湿地“待开发”的问题,市绿化市容局副总工程师谢一民表示,目前绿化市容部门正在与南汇东滩湿地土地所有方进行协商,力求解决禁猎区的土地保护利用问题,继续发挥其鸟类栖息地的作用。未来考虑对南汇东滩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将预留几万亩的滩涂作为保护区域。同时,未来3年内将在南部布局6至8个野生动物补充栖息地。

花卉科普:广东森林覆盖率增至57.3%


据广东省林业厅刚刚公布的《2024年广东省林业生态状况公报》,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大背景下,去年广东省实现了森林面积和积蓄量的双增长,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7.3%,森林蓄积量达4.55亿立方米,同2024年相比,分别增加1个百分点和5200万立方米,森林生态效益总值达9796.78亿元。

公报显示,全省森林质量指数0.684,森林生态指数为0.756,森林状况综合指数0.7200,处于“较高”水平。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氧气,这表明造林就是固碳。截至2024年底,全省森林同化二氧化碳总量9.522亿吨,固碳总量2.597亿吨。与2024年相比,森林同化二氧化碳年增量为0.277亿吨,相当于每年间接减排5%(2024年广东的碳排放量是5.1亿吨)。森林通过光合作用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是最经济的“吸碳器”。

据省林业厅厅长张育文透露,去年,广东省造林作业面积达355万亩,创近10年来新高。从今年开始,广东省启动了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围绕“生态立省”的目标,以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围城三大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

花卉百科:石家庄柳辛庄养了三年的巴西木开花了


巴西木

“我养的巴西木开花了,闻起来可香了,一簇簇的还挺好看。”27日,家住石家庄市柳辛庄的李女士打来电话,说她培育三年的巴西木开花了,漂亮的花枝、淡淡的香气吸引了不少邻居来家赏花。

李女士说,这盆巴西木是好友在3年前送给她的,一直摆放在客厅,从来没有开过花,这是头一回。大约在十三四天前,从巴西木叶子中心抽出一根长长的花枝,上面长出了一簇簇黄色的小花球。“我数了数,一共有8个花球,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还挺赏心悦目的。”李女士说,自从家里的巴西木开了花,邻居们都争相跑来欣赏,这株小小的植物给家里增添了许多喜庆气氛。

在欣喜的同时,李女士也有些担心:“以前听说过夜来香、茉莉花的香气有毒,那巴西木花的香气对人身体有没有害处呢?”

记者咨询了园艺师高伟哲,据他介绍,巴西木又称巴西铁树,属热带植物,在我国云南、海南等地种植比较广泛,北方地区也有不少家庭作为盆栽在家里种植。巴西木开花在南方较为多见,在北方种植的话,如果气温一直保持较高,并精心照料,也会开花。巴西木的花香很浓郁,但对身体无害,分泌出的汁液还有止血等药用功能。

花卉科普:河南郑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明年逾四成


昨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了《郑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4-2024)》(草案)。我市森林城市建设将建成“一核、二轴、三环、四带、五园、六城、十组团、多点、多线”的布局结构。

一核以森林生态城为核心。以郑州市绕城公路以内的城区及其近郊区作为中心区,辐射链接各县(市)区森林生态建设,使市域内的城区与近郊的森林生态建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轴东西向、南北向两条城市森林发展轴。东西向以中原路—金水路—郑开大道为主轴,连接沿线城镇森林所构成;南北向以中州大道—机场高速为主轴,连接沿线城镇森林所构成。

三环依托四环快速路、绕城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大外环绿化建设的生态廊道体系。以内环(四环快速路)中环(绕城高速公路)和外环(东线依托新G107国道,西线依托焦作至许昌高速公路,北线依托黄河沿堤绿带,南线依托机场至少林寺高速公路),围合构成森林隔离廊道,形成“森林围城”的景观。

四带四条大尺度生态景观防护林带。以南水北调干渠、黄河滨河大道(S314)、郑登快速通道、贾鲁河水系等生态景观廊道构建的连接郑州森林生态城及远郊的大尺度、辐射状生态防护林带为依托,构建贯通市域的四条大尺度生态景观防护林带,形成郑州森林城市的市域生态景观框架。

五园五个分别位于南、北、东、西、中的特色森林生态文化园。建设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新郑)、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雁鸣湖生态文明示范园(中牟)、中国花卉博览园(荥阳)、郑州野生动物园(新密)。

六城六个融合发展的市级森林城市。围绕郑州都市区建设的组团融城发展,推进航空城、新郑新城、中牟新城、巩义新城、新密(曲梁)新城、登封新城等“六城”的城市森林建设。

十组团十大宜居城市的核心森林及绿色生态空间建设。重点推进宜居教育城、宜居健康城、宜居职教城等“宜居城市十组团”建设。

多点、多线多类多个片状、块状和线状森林生态建设。包括:郊野森林公园群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乡镇(街道);森林村(社区);工农业产业发展区块绿地;山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区块等多点构建片状、块状森林生态体系。以及生态廊道以外的其他道路、水系沿线的线状森林生态建设。

按照《规划》,到2024年,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生态网络,全面达到森林城市建设标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20%以上,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5平方米以上;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水岸和道路绿化率达到90%以上。

到202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5%以上,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建成以林木为主,乔、灌、草分布自然,结构合理,功能高效,景观优美,林水相依的森林城市景观。

花卉百科:云南寻甸绿化苗木自给率达75%


目前,在寻甸整个县城的绿地建设中,75%以上的绿化苗木都是由本地苗圃公司提供的。

结合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寻甸县以面山绿化为环,以城市道路绿化为线,以公共绿化为面,以单位庭院绿化为点,加快城区园林绿化建设,逐步形成以主要干道绿化、景观节点绿化、面山绿化相呼应的“点、线、面”网络空间布局。目前,寻甸县建成区绿地面积已达163.06公顷,绿地率达到33.62%,绿化覆盖率达到36.41%。

随着绿化面积和绿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寻甸县对苗木、花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满足县城绿地面积的快速增长,寻甸县积极培植苗木产业,不断壮大苗木产业和增加辖区内苗圃面积。目前,寻甸县城规划区内有较大规模的苗圃4个,生产绿地总面积24.48公顷,占县城建成区面积的5.05%。结合辖区内环境、气候条件等各方面的自然因素,县城内的苗圃以种植滇朴、山玉兰、香樟等本地物种为主,能满足75%以上的县城绿地建设需求,形成了寻甸县特有的乡土植物多样性特色。

此外,随着苗圃面积的增加,寻甸县还将苗木外销到昆明等地,从而增加县城农民的收入。

花卉行业:海南琼海植被覆盖率达到61%


25日下午,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正在向新华社记者介绍琼海绿化植树工作进展情况

“2024年琼海市超额完成海南省‘绿化宝岛’行动下达的任务,目前全市植被覆盖率达到61%”,海南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说。

25日下午,琼海市举行了2024年春季植树活动,约有政府工作人员、学生、驻地官兵等总计1万余人参与植树活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植树活动持续三小时,共种植公路林18公里,面积约350亩,树木种类以本土榕树、火焰木、重阳、盆架子等为主,“本次选取的树种主要是适合本地气候、耐高温、抗风性强的树种,着重考虑到夏秋季台风对林业影响的因素。”符宣朝说。

据了解,2024年,海南省政府下达“绿化宝岛”造林总任务2.25万亩,琼海市共完成造林总面积3.45万亩,占下达任务的151%,其中海防林713亩,河流水库水源林9552亩,生态经济兼用林7661亩,通道绿化2224亩,村庄绿化7991亩,城市绿化6350亩,总投资超过2.1亿元。

花卉百科:黄河北将建巨型花卉苗木基地


总投资6亿元、核心区总面积5000亩、黄河北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将于3月在商河动工。记者了解到,基地规划为花卉苗木博览园、苗木景观展示区、花卉生产区和苗木生产区,其中兰花培育规模到2024年将达到500万株,成为北方最大的现代兰花培育中心及兰花种植基地。

花卉苗木繁育生产基地位于商河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东部和南部,总体规划为“一园三区”,即花卉苗木博览园、苗木景观展示区、花卉生产区和苗木生产区。花卉苗木博览园将建设花卉苗木种苗繁育、展示联栋温室6万平方米,展厅5万平方米和花木交易大厅6万平方米,用来展示新品种花卉苗木、育苗技术、栽培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苗木景观展示区与东边温泉国际景观相呼应,引进绿化苗木新品种,乔灌搭配,彩色和造型苗木相结合,沿省道248线打造2公里长的花卉苗木观光带;花卉生产区以现有的日光温室大棚为主,发展设施盆花、盆景、鲜切花、草花等;绿化苗木生产区以生产为主,乡土树种与引进驯化品种结合,繁育生产各类绿化苗木。

据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张小磊介绍,目前项目指挥部已经成立,3月份将正式动工建设。项目实施后,全县苗木花卉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程度将显著提高,同时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基地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通过生产优质高档苗木,还可大幅推动全县现代林业建设,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发挥显著的生态效益。另外,项目建设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城乡富余劳动力可以直接参与花卉管理,增加农民收入。基地建成后将为济南花卉苗木产业化搭建科技信息和建设平台,对促进全市花卉苗木产业与国际接轨都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在商河的展逸兰花2万平方米的培育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在细心呵护着10万余株成品花。基地负责人吕广乾说:“基地建设对我们企业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借助这一平台,到2024年实现兰花培育规模达到500万株,建成北方最大的现代兰花培育中心及兰花种植基地。”

花卉百科:绿化苗木的移栽技术


常绿树起苗:于春季新芽末萌动前或雨季新枝停止生长后或秋冬之际植株停止生长后进行,先浇透种植地,并将铺散的枝条用草绳捆拢。苗高2-2.5米的,土球直径不小于45厘米,深不小于40厘米;苗高2.6-3.5米的,土球直径不小于60厘米,深不小于50厘米;落叶树起苗:对胸径3-10厘米的乔木,可于春季化冻后至新芽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在地面以胸径潭地面1.3米处的干径)的8-10倍为直径画圆断侧根,再在侧根以下40-50厘米处切断主根。

一、常绿树

1、常绿乔木

①起苗:于春季新芽末萌动前或雨季新枝停止生长后或秋冬之际植株停止生长后进行,先浇透种植地,并将铺散的枝条用草绳捆拢。苗高2-2.5米的,土球直径不小于45厘米,深不小于40厘米;苗高2.6-3.5米的,土球直径不小于60厘米,深不小于50厘米。四周土掘开后,土表及底部切削成球形,用草袋或编织布等物包好,再用草绳捆牢,轻轻推向一侧。移动时因土球较重,常采用机械吊装,受重的主干处要包上麻袋、编织布等物绑牢,吊装绳索拴于垫覆物上;以免损伤树皮而影响成活。运输时土球置于车槽前方。树冠斜向后放置。

②挖穴:如是一般土壤,株高2-2.5米的,栽植穴直径不小于60厘米,深50-60厘米;株高2.6-4.5米的,栽植穴直径不小于90厘米,深60厘米。土质不良时应过筛或换土,深度也要适当加深。

③定植:添一层松土,将苗置于穴中央。如土球是用草袋包裹的,松开即可陬下与否无所谓)如是用编织袋、薄膜包裹的,必须取下。然后设立支杆并用草绳捆牢,随即填土,随填随夯实。填至近地面时造堰,并松开枝条捆绑物,土堰直径不小于冠幅。

④浇水:栽植后即要浇透水,且向枝叶喷水。第三日、第六日浇第二遍和第三遍水,水渗下后封堰。如遇干旱,10-15天后再开堰浇一次,随后封好。同时,种后10天内要每天向枝叶喷水3次,以后改为2次,直至新枝萌发,再逐步减少或停止。喷水是常绿树成活的关键,不能忽视。

2、常绿灌木

一般高0.5-2米,起苗土球直径不小于30-40厘米,栽植穴直径不小于40-6厘米,深50厘米。

二、落叶树

1、落叶乔木

①起苗:对胸径3-10厘米的落叶乔木,可于春季化冻后至新芽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在地面以胸径(距地面1.3米处的干径)的8-10倍为直径画圆断侧根,再在侧根以下40-50厘米处切断主根,打碎土球,将植株顺风向斜植于假植地,保持土壤湿润。运输时要将根部放在车槽前,干稍向后斜向安置。

②挖穴:依胸径大小,栽植穴直径应为40-100厘米,土质疏松肥沃的可小些,石砾土、城市杂土应大些,但最小也要比根盘的直径大20厘米,深则不小于50厘米:穴壁要垂直,呈圆筒状,不能挖成锅底形,以免生根后根因伸长力不足而弯曲,遇雨倒伏。

③定植:于穴中先填15-20厘米厚的松土,然后将苗木直立放于穴中,使基部略下沉5-10厘米,以求稳固。在四周均匀填土,随填随夯实。填至距地面8:10厘米时开始做堰,堰高不低于20厘米,并设临时支架防风。

④浇水:定植后及时浇头遍水,至满堰,第三日再浇二遍水,第七日浇第三遍水,水下渗后封堰。天气过于干燥时,过10-15天仍需开堰浇水,然后再封口。

⑤修枝:起苗后进行。有主导枝的树种,如杨树、杜仲等,只将侧枝短截至15-30厘米,而不动主导枝:无主导枝的树种,如泡桐,由地面以上2.6-3米处截干,促生分枝:垂枝树种,如龙爪槐、垂枝榆等,留外向芽短截,四周保持长短一致。

2、落叶灌木

①起苗:植株一般高1-2.5米,但由于品种、规格复杂,通常留20-60厘米,土球直径30-60厘米。丛生株由边缘株向外15-20厘米处裸根起苗。

②修枝:单干类或嫁接苗,如榆叶梅,侧枝需短截:丛生类如玫瑰、海棠、绣线菊等,通常当时不做修枝,成活后再整形。

③挖穴:穴径依株高、冠幅、根盘大小而定,通常比土球直径大5-20厘米,土质较差的地区适当加大。

④其它与落叶乔木同。

3、小花灌木

①起苗:依丛株大小,通常挖土球直径25-40厘米。深25-30厘米,如迎春、紫叶小柴、金叶女真、月季等。

②修枝:除月季需短截外,其它种类均在成活后整形。

③整地叠畦:多数片植或团栽,翻地深40厘米,土质差的过筛或换土,月季需施基肥,每100平方米300-400千克,其它观花类也应施基肥,观叶类可不施。绿化苗木的移栽技术(完)

花卉百科:绿化树木修剪八招


绿化苗木的修剪可分为苗期和栽植后管理期间的修剪。苗期灌木树种一般主干不明显。除选4-5个分布均匀的主枝培养树冠外,其余的从基部剪去。对于乔木树种中落叶树干性强的如银杏、梧桐筹,可不加处理,只修去主干基部侧枝即可。干性弱的树种如柳、槐等,常通过密植截干等措施促其形成通直主干。常绿阔叶树种一般多自然成圆球形或近圆形,只剪弱枝、病虫枝。对于桃、梅、腊梅、海棠、榆叶梅等花木,当主干长到50-70厘米时即可摘心或短截,促其多生主枝。球类及篱类树种在苗期要加大株行距,结合截干、平茬等促其多生侧枝早成树冠。管理期间的修剪方法如下:

1、短剪和疏剪。①短剪,又叫短截,主要剪去一年生枝条先端的一部分枝梢,促发侧枝。并防枝条徒长,促其在入冬前充分木质化及形成充实饱满的腋芽或花芽。生长期轻剪,休眠期重剪。萌芽力强的花灌木仅留基部二三个侧芽,其余枝条大部分剪掉,可使株丛逐年扩大,着花不断。此法也常用于绿篱的修剪。

②疏剪。是从枝条基部全部剪掉,可防株丛过密,改善通风透光状况。通常是疏掉内向枝、交叉枝、病虫枝等无用枝和位置不正而扰乱树形的枝,使树体造型更加完美。疏剪大枝时,应逐年分期进行。以上两种修剪方法是绿化苗木主要的修剪手段,如果在修剪时再考虑到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如物候期、耐寒性、耐修剪程度等,正确决定修剪时期与方法,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对早春开花的先花后叶植物,如梅、桃、白玉兰、紫荆、迎春、连翘等,应在花后及时修剪。梅花等在当年生枝上形成花芽,第二年春开花以短枝开花为主,长枝开花少,故只剪长枝,中、短枝不剪;腊梅花在一二年生枝条上都能形成花芽,以50厘米以下枝条着花多,故应于冬季花后对长枝短剪。对先叶后花的植物,如月季、红瑞木等应每年将新梢短剪,促其来年发强梢开花。但修剪程度应根据不同种类有所区别。

除短剪、疏剪这两个基本而常用的修剪方法外,绿化苗木还可用扭梢、折梢、除萌、摘心、剪梢、刻伤、环剥、曲枝等来达到缓和树势、削弱枝条旺长和促进花芽分化的目的。

2、扭梢和折梢。在绿化苗木生长季内,将生长过旺的枝条,特别是着生在枝背上的旺枝。在中上部扭曲下垂称为扭梢。将新梢折伤而不断则称为折梢。扭梢与折梢伤骨不伤皮,目的是阻止水分、养分向生长点输送,削弱枝条长势。利于短花枝的形成。

3、除萌。主干基部及大伤口附近经常长出嫩枝,有碍树形,影响生长。剪除最好在木质化前进行。也可用手掰掉。此外,碧桃、榆叶梅等易长根蘖,也应除掉。

4、摘心。在绿化苗木生长季节,随新梢伸长。随时剪去其嫩梢顶尖的技术措施称为摘心。具体进行的时间依树种、目的要求而异。通常在新梢长至适当长度时,摘去先端4—8厘米。可使摘心处1~2个腋芽受到刺激发生二次枝,根据需要二次枝还可再进行摘心。

5、剪梢。在生长季节,由于某些树木新梢未及时摘心,使枝条生长过旺,伸展过长,且又木质化,为调节树木主侧枝的平衡关系以及调整观花观果树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采取剪掉一段已木质化的新梢先端的措施,即为剪稍。

6、刻伤。用刀在芽上方横切,深达木质都称为刻伤。在春季树木发芽前,在芽上方刻伤,可暂时阻止部分根系贮存的养料向枝顶回流。使位于刻伤口下方的芽获得较为充足的养分,有利于芽的萌发和抽新枝,刻伤越宽,效果越明显。如果生长盛期在芽的下方刻伤,可阻止碳水化合物向下输送,滞留在伤口芽的附近,同样能起到环剥的效果。

7、环剥。在发育盛期对开花结果差的枝条,用刀在枝干或枝条基部适当部位,剥去一定宽度的环状树皮,在一段时间内可阻止枝梢碳水化合物向下输送,利于环状剥皮上方枝条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花芽的形成。但根系因营养物质减少,受一定影响。环状剥皮深达木质部,剥皮宽度以一个月内剥皮伤口能愈合为限。一般为枝粗的1/10左右。弱枝不宜剥皮。

8、曲枝。是改变枝条生长方向,缓和枝条生长势的方法。将直立生长的背上枝向下曲成拱形时,顶端优势减弱,枝条生长转缓。

花卉百科:【新农村】宁县:苗木育出小康景


正是桃花绽苞,苜蓿芽嫩的初春时节。行走在宁县乡村,从董志塬上的焦村乡到子午岭西麓的金村乡,从与陕西长武县隔河相望的新庄镇到和正宁县山河镇连界的米桥乡,不论是哪个村子,田野里都是连片的苗木,刺槐、国槐、文冠果、云松等苗木生机盎然。

“一株一年生的云松树苗子卖到了8角钱,我家今年已经卖出了4亩一年生的云松树苗,净收入43万元。小小的苗木助咱过上了小康光景啊!”说这话的是宁县盘克镇宋庄村农民胡续忠。

在如今的盘克镇,和胡续忠一样,有355户村民靠繁育苗木挣了钱,住上了小洋楼,开上了小轿车。这个以前很少有人知道的偏远乡镇,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生态绿化苗木育苗专业乡。镇长张国平介绍说,全镇10%以上的农户种植绿化苗木,面积30亩以上的达35户,总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

在湘乐镇方寨村朱明月家的苗圃里,正和几位村民一起装车外运树苗的村支书豆建龙指着田地里郁郁葱葱的苗木说,方寨村人过去主要靠种玉米、小麦、黄豆过光景,遇到大雨、冰雹等天气,往往是“种一麻袋,收一架子车。”

“现在我们村90%的耕地是苹果树园和苗木圃子。在苗木圃子中,大部分是生态绿化苗木,今年,出圃苗木面积有1000亩,按眼下的市场价格,收入1650万元不成问题。”豆建龙自豪地说。

据宁县林业局局长邓康宁介绍,该县地处甘肃东部,海拔适中,水源比较充足,发展苗木繁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5年前,县林业局了解到宁夏、内蒙古等地对云松、樟子松等生态绿化树种需求量大,就引导扶持有意愿的35户农户发展苗木繁育。很快,苗子育好后就卖上了好价钱,一亩苗子收入2万元以上。

看到了育苗增收的前景,该县将生态绿化苗木产业确立为全县的富民产业之一,动员扶持农民抓住机遇发展育苗产业。

为做大做强育苗产业,县林业部门专门引导扶持繁育大户组建成立了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育苗户提供种子、技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形成了“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专业合作社还协调县、乡信用社为群众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保障了启动资金,并通过邀请专家讲学、外出培训等方式解决大家的技术难题。

目前,全县已建成22个千亩优质生态绿化苗木示范生产基地,示范带动发展苗木生产面积15万亩以上。今春,全县预计出圃苗木11.5万亩,可实现经济收入2.31亿元,比去年同期将净增5500万元。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花卉百科:河北三年内全省农村绿化覆盖率超30%》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花卉养殖百科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