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行业是现在比较火的行业,花是具备观赏价值的一种植物,种类繁多。花是代表美好的,每一种类的花代表的意思都是不同的。“爱花卉网”小编特向您推荐"了解花卉行业:北京治理PM2.5污染 2024年将实施平原造林35万亩",希望您看完这篇文章能够更加了解花卉行业。

记者17日从北京市召开的发展改革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北京市将新增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路通车里程24公里,建设二环亲水绿带,增加城市的亲民便民功能。会上提出,今年北京市将坚持不懈地治理交通拥堵。优先规划、优先建设、优先开通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路,新增通车里程24公里。同时,加快构建立体化公交换乘体系,开工建设苹果园等综合交通枢纽,优化公交线网,建设P+R停车场。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将优化提升中心城功能,避免功能和人口进一步集聚,引导新增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向城市副中心和新城转移,促进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建设二环亲水绿带,增加便民文化体育休闲场所,培育连锁生活服务企业,增加城市亲民便民功能”。

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方面,会上提出,今年要实施好第二阶段城南行动计划,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北京新机场建设,超前谋划临空经济区,挖掘城南文化内涵,提升综合影响。此外,推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出台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转型发展意见。推进城市副中心、新城和重点镇建设,推进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支持新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今年还将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推进中心城区和新城水厂建设,基本形成可靠的城市供水体系,完善“西蓄东排、南北分洪”防洪排水格局,汛期前完成中心城20处立交桥区积水点和34条中小河道治理。

记者获悉,今年北京市以治理PM2.5污染为重点,实施35万亩平原造林;打好压减燃煤攻坚战,力争压减燃煤140万吨;基本完成中心城主要河道整治,逐步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打造滨水休闲空间。

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今年,北京市针对入园、入学压力,落实学前教育和中小学三年行动计划,将增加幼儿园学位2.4万个。试点推进名校办分校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完成10个新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保障郊区群众就近就医。

xZh52.cOm同步阅读

了解花卉行业:郑州2024年将创建市级园林社区


昨天,记者从郑州市2024年园林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市区将新增绿地500万平方米以上,新植大规格乔木50万株以上,基本建成市级大型公园3个、县市区级公园10个以上,完成20个游园建设,全市创建省级园林乡镇6个、市级园林社区6个以上,创建省、市园林单位、园林小区80个以上。

每年的公园选址和建设都是市民最为关心的。据了解,今年,市本级要完成中原西路生态廊道示范段建设工程、市区嵩山路等6条主要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公园广场基础设施三年提升2024年度改造工程;基本完成西流湖生态公园南区建设;开工建设雕塑公园二期和南环公园,年底前主体工程要基本完工;做好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青少年公园、南三环污水处理厂绿化等前期工作。各县市区、管委会要在完成生态廊道绿化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抓好本级重点项目建设。登封要完成嵩阳公园东扩建设、新郑要建成两个遗址公园、中牟要完成中央公园起步区建设,航空港区要建成保税公园,各县市区、管委会要按照目标任务要求新建(扩建)1个公园、新建2个游园、建成一批街头绿地。

了解花卉行业:花卉园艺展石头栽种8年不换盆 轻草坪可治PM2.5


爱花卉网4月18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昨天,为期四天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能够自助治理PM2.5的生态绿地贴,长得像石粒、8年可以不换盆的“泥土”,筛选植物喜欢的光谱、给予特殊照明的人工光源等攫取众人的眼球。

8年不用换盆的“泥土”

记者在清竹邻园艺展位看到了一种可以替换泥土的莱茵石。这是种类似小石粒的泥土,由德国莱茵河畔红土加工而成,吸水率超强。

据工作人员介绍,用莱茵石栽种植物后浇水的次数至少减少1/3以上,这种“泥土”可使用8年不用换盆。最神奇的是,这种经加工的新型干燥黏土,可吸收并保存自重100%以上的水分,比如一公斤的莱茵石可以吸收一公斤的水,很好的透气性使它不会像普通泥土那样板结或者碳化,因此可长时间地为植物根系“服役”。“浇水的话,淡粉红色说明没浇透,深红色的说明是湿的。”

据介绍,只要将莱茵石放在透明花瓶里,对花卉定时浇水施肥即可。

能治理PM2.5的绿地贴

在湖州金乐园林景观工程的展位前,展示了一排可自助治理PM2.5的生态产品“黄谷绿地贴”,看上去像一块块大号的“创可贴”,记者用手掂了掂分量,感觉很轻。据工作人员陈小姐介绍,这种草种能吸附微尘,对治理PM2.5有好处。

陈小姐表示,现在地面绿化已经接近饱和了,就要向空中寻发展。而一般的屋顶绿化需要承重150~200斤的铺层,有的要铺设6层。因此,他们发明了轻质屋顶草坪,重量只有15~20斤,可广泛用于屋顶绿化。“这种屋顶草坪铺设简单,铺设后无需后续养护,无需浇水,无需除虫,因为很薄,老鼠、蟑螂等害虫无处藏身,能保护楼板。

铺设后,屋顶楼面保温性能好,夏季和冬季能有效节省顶楼空调费用30%-50%。这种草种有自我维持、自我更新的特质,贴上屋顶后,基本无需浇水、无需施肥、无需修剪、无需撒药,可形成永久性的自然良好生长。”

人工光源提供植物光照

植物对光谱还有好恶?回答是YES。在荷兰展区,记者还看到了一种特别的LED照明,这种灯并非常见的白炽灯,而是采取了红蓝光交映的光照。

工作人员解密说,原来他们专门筛选了对植物生长有用的光谱,从植物生理和设施园艺生产的角度出发,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佳的人工光源及照明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了最适合植物吸收的光谱组合、光照强度、光照的时间及频率、光照的位置。这种“照明方案”,可以调节植物生长,改善生长过程,提高产量,提前花期,缩短生根时间及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和传统照明相比,减少了能源消耗。

了解花卉行业:2024年主要农业补贴有哪些?


1.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中央财政今年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

2.农资综合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实施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

3.良种补贴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亩补贴10元,水稻、棉花每亩补贴15元,花生良种繁育每亩补贴50元、大田生产每亩补贴10元。水稻、玉米、油菜补贴采取现金直接补贴,小麦、大豆、棉花可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或差价购种补贴。

4.农机购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一般单机补贴上限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12万元;甘蔗收获机、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限额20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单机补贴限额30万元。

5.动物防疫补贴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养殖场(户)无需支付疫苗费用。

6.畜牧良种补贴每头能繁母猪40元。牧区省区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其他能繁母牛20元;肉牛每头能繁母牛10元;羊良种每只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每头2000元。

7.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对养殖环节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给予每头80元的无害化处理费用补助。

花卉相关知识:江苏如皋2024年新增花木面积3.1万亩


2024年来,如皋市各镇(区、街道)、市统筹城乡发展领导组各成员单位紧扣中央一号文件主旨,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农业农村暨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打造“民富村强乡美风气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统筹城乡步伐进一步加快。

刚入七月,尽管雨水和阳光轮流占据着田间地头,时令依旧赶着趟,按部就班地忙碌着。嫩绿的秧苗在一方方水田里摇曳生姿,成片的玉米挺着青葱的秆子酝酿着饱满的穗儿,西瓜作为这个时节的主角,晾着清幽幽的肚皮凉爽着每一个路人……

在这幅活色生香的田园风景中,一场农业的“现代变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如皋市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深度挖掘产业潜力、有力整合区域资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了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春天百花绚烂,夏天青翠葱茏,秋天层林尽染,冬天腊梅飘香,这样的如画美景是如城街道大明社区的名片,也是全市花木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来,全市新增花木面积3.1万亩,完成103.3%,组织花木专题招商会,并成功举办了如皋园艺产业投资推介会、中国·如皋国际园艺产业园项目启动仪式。

在不断拉长产业链的同时,如皋市还积极打造现代农业园区,以特色园区提速发展现代农业。“猪粪进沼气池发电、沼渣沼液肥田,走种养循环经济之路。”谈及循环种养模式,新时农场负责人周学良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今年来,如皋市特色农业园区发展呈现出风生水起之势,截至目前,全市申报如皋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35个、现代特色产业示范基地32个、现代农业示范村30个,禾盛、金阳、沿河、城北等重点园区围绕省级标准正快速推进。

今年来,如皋市现代农业发展坚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培植新型载体。新一轮载体建设的热潮正在皋城大地上涌动。

截至目前,如皋市共有种养大户3094个,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共有9家。绿意盎然的稻田里,种粮大户钱德明正在查看水稻的长势,今年登记注册的德明家庭农场如今已是南通市面积最大的家庭农场;在平德家庭农场,农场主周大兴依托市农委蔬菜办的先进技术培育出“牛奶草莓”、“牛奶西瓜”,赢得全国各地客商的青睐;在金阳农业园区,50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正在火热建设中,已建成的500亩标准钢架大棚迎来了西瓜的丰收季节。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夏收时节,广阔的麦田里,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轰鸣着马达声,马不停蹄地在麦田里来往穿梭,踏浪作业;夏种时节,满载秧苗的插秧机在平整的水田里来回穿梭忙碌。记者从市农机局了解到,今年,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23台、大中型秸秆还田机70台、小型秸秆还田机550台、水稻插秧机226台、设施农业机械210台套。

围绕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要求,市委、市政府积极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把农业的潜在生产能力有效释放出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如皋市试点实行的粮食生产全托管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自从把土地交给合作社打理,外出打工的儿女不必在农忙季节来回奔波,既提高了劳动技能、增加收入,又获得了高于自己种地的收益,一举多得。”高新区(城南街道)新华村的村民冯明忠表示今后仍将把土地交给合作社打理。

据了解,目前如皋市共申报粮食全托管项目服务组织共50个,其中面积5000亩以上全程专业化服务组织3个,全部是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500亩以上的全托管服务47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丁旭告诉记者:“全程服务产量平均增幅在10%以上,每亩减少支出120元左右,全年每亩增收可达350元以上。”这种创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既提高了土地产出,又实现了惠民利民。

喜欢《了解花卉行业:北京治理PM2.5污染 2024年将实施平原造林35万亩》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万亩花卉种植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