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用途有很多,不但可以供大家赏玩,还能当做药材治病,又或者放进食物里作为一种调味品来使用。花的用处很多,那么就让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了解花卉:广西南宁台湾“美树”经验移植 建台湾花卉产业园",希望您喜欢!

9日清晨,广西南宁市郊外的台湾花卉产业园内,台湾老板们正与当地员工一起忙着呵护自家的树苗花卉。

“这边商机大,我们才会来。”台湾宜兰人吴升芳是该园华铭园艺的老板,他说,广西房地产市场对绿化苗木需求较大,且南宁素有“绿城”美誉,需求的苗木比较高端,“生意面比较广”。

南宁市台湾花卉产业园占地2350亩,是桂台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广西发展花卉产业集群的分项目之一,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逾10亿元人民币。台湾高雄人邱程翎的“美树馆”在大陆投资迄今已有10年,目前分别在广东、上海设有厂区。她告诉记者,广西“美树馆”投入的资金最高,并且投资不设上限。

邱程翎还说,在广西投资后,四川、贵州、湖南等地区的消费需求即可从广西满足,运输成本较低,节省时间。她欣喜于广西台湾花卉产业园提供的环境起伏有致,面积宽阔,可以让美树馆“有好的发挥”。

该产业园2024年3月动工,总建设周期为3年,其参照台湾彰化县田尾乡“公路花园”模式进行规划,计划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树苗交易等位一体的特色花卉产业园。目前,这个花卉产业园已有30余家台商入驻,投入资金约5亿元人民币。园区副总经理张桂春说,整个园区建成后,将能为当地提供约2000个工作岗位。

园区总经理张秋霞说,台湾企业选择入驻广西,不仅因为当地拥有靠近东盟、辐射中国大西南的区位优势,而且广西的温度、湿度、纬度亦与台湾类似。今年5月,园区还将继续到台湾开展招商活动。

入园台商也认为,投资广西台湾花卉产业园是“双赢”选择。邱程翎说,桂台花卉从业者共同发展台湾花卉产业园,还能带来农业理念上的更新,整体提升广西花卉产业水平。邱程翎说,集结许多台商的力量,加上园区提供的资源,双方共同创造提升农业水平,它带来的经济效益就能惠及多方。

xZh52.coM精选阅读

花卉相关知识:什么是台湾桧?


学名:JuniperusformosanaHayata

别名:缨洛柏。

科属:柏科,桧柏属。

原产地及用途:原产我国及日本,可露地越冬。70余年的栽培历史,娩家花园栽培不少。小枝下垂,优美庭园树。

形态:常绿乔本。干皮褐色,呈薄片状剥落。枝条向上伸;铺散开;小枝下垂,长达20厘米左右。叶三枚轮生。叶针状,先端尖长,其部不丫延,表面具两条白腺,中有绿肋,在白腺近端处相介,背由隆起为龙骨状。果近球形,直径o.8厘米内含种子1—2粒

以上三种有相近的习性和繁殖方法。

习慢和栽培管理喜阳光,仅亦耐阴喜较温暖而干烘的砂壤土,怕涝。四季抽芽,幼苗—年可长高20一25厘米。春季4—5月开花,秋季果熟。—般均露地栽培。对肥、水要求不严,不施肥、不浇水也能生长良好。也可什饺景栽培。移植运输可在春、秋季,而以良春2—3月最好。

繁殖扦插、压条、靠接均可。在园陵最常用者为靠接,其时期及方法与翠柏相同。

花卉行业:黑龙江营林产业园做车头跑赢市场


核心提示

双鸭山林业局立足生态建设,做大做足营林产业文章,规划建设了营林产业园。产业园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培育乡土树种为主、以引进特色绿化苗木为辅,创造性地探索营林产业化发展之路,使森林抚育管理实现工程化、苗木管理实现商品化、造林成果收购实现规范化,为建设现代大森工、新森工,实现营林产业化的大发展、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双鸭山林业局,有个特色独具的营林产业园。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该园区已经成为我省三江地区最具特色、集绿化树种和实用经济林树种一体的大型苗木供应基地,探索出了营林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实现了双鸭山林区森林资源的有效培育和保护。

打造营林产业示范园区

按照省森工总局“四八四三”发展战略和“七大定位”目标,双鸭山林业局把营林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2024年,他们经过反复调研,结合“精、净、雅”、“新、奇、特”的发展思路,启动并完成了营林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双鸭山林业局营林产业园,位于局址27公里处的宝山中心林场,营林产业园占地1000亩,2024年4月开园。随着建设的逐步完善,营林产业园全面建成达产后,将形成30多个品种、200余万株苗木的生产能力,为黑龙江省三江地区之最。

林业局成立了营林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在精心谋划、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加大投入的同时,小组成员深入产业园区现场办公,检查指导,解决问题,为加快产业园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在园区产业化发展上,他们实行“一职三能”,尝试实施“森林抚育工程化、造林成果商品化、苗木经营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已经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龙”的营林产业化经营模式,两年来收效良好。

龙头引领生态与发展良性互动

在产业园建设中,双鸭山林业局坚持从本局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把营林产业化发展中的苗木基地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努力打造生态建设、经济效益为一体的产业园,使园区能够发挥营林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

2024年春,正是劳动力最紧张的时候。他们按照苗木的栽植计划,在园区内的几个作业点同时作业。每天,林业局都会组织150人左右的队伍,天不亮就开始起苗、运苗、栽植、浇水等,一系列作业分工明确,紧张有序,检验严格,确保苗木当年成活率达到90%以上。

林业局高起点规划设计,实施了道路建设、排水系统、土地平整、苗木栽植等项工程,先后购置了大型四轮车、五铧犁、打药机、水箱等相关设备,完成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竣工的目标。

通过分区规划、合理种植、精耕细作,营林产业园区内的苗木,色泽良好、造型美观、品质优秀,形成了树木与花卉搭配、盆栽与地栽互补、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交、大片绿化与小景结合的良好布局。

引进繁育特色绿化苗木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营林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双鸭山林业局快速反应。

局长冯德刚告诉记者:双鸭山林业局的施业区面积有15.5万公顷,营林成果辐射到双鸭山市各区、县的城镇小区绿化、城市道路绿化和高速公路绿化。这些绿化需求,使苗木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双鸭山的营林产业园苗木生产大有文章可做。

他们逐步扩大了树种培育面积和数量,还根据市场行情,积极引进了特色绿化苗木金叶榆、红叶李、树莓等新品种,进行重点培育。为了增加金叶榆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他们还从辽宁营口聘请了6位园艺师傅,嫁接金叶榆苗木3万余株。

他们把森林抚育作业中的“被压木”、“弯曲木”等本应伐掉的树木,进行移植和培育,变成绿化树后销售,使生态效益转化成了经济效益。

截至目前,营林产业园区已经拥有水曲柳、白桦、银中杨、槐树等阔叶树种;樟子松、青扦云杉、白扦云杉等针叶树种;丁香、茶条槭、金叶榆、红叶李、树莓等花灌木;黄太平、李子树、五味子等经济树种约60余万株。随着今春部分嫁接完成的金叶榆、茶条槭、丁香、银中杨等进入市场销售,可实现可观的经济收益。

做精做强营林产业

他们通过明确发展方向,加强管理经营,严把各个工作环节,力求把营林产业园做大、做精、做强。

育苗管理中,他们按照各类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分别实施不同的管理技术,保证各类苗木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需求;利用现有的喷灌设施,在苗木急需水分的季节,确保24小时不间断供水。及时对各功能区内的苗木进行中耕、松土和施肥,确保苗木正常生长。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落实责任,明确工作职责,增强技术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营林产业园在抓好生产的同时,继续完善道路、庭院和花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为打造双鸭山市近郊游和休闲观光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营林产业化建设,是双鸭山林业局立足生态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年伊始,他们就明晰了发展目标:在树叶、树枝、树干和树根产品开发上下功夫,重点在培育苗木产业、开发树枝工艺品和根雕产品上做文章,采取招商引资和合作等方式,建立木制品加工厂和展览馆,将林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营林产业化事业上水平、上台阶;在营林产业经营市场化上下功夫,本着“科学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的理念,以营林产业园培育和销售绿化苗木为主,通过加强管理和广泛宣传促进绿化苗木销售,带动全局绿化苗木产业发展,扩大营林产业园规模,将苗木产量提高到200多万株,产值达2600多万元,打造三江地区最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在苗木培育、管理和特色上下功夫,按照营林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培育更好的绿化苗木,引进具有高附加值的绿化树种,实现效益最大化,培育乡土树种数量要达到一定规模,苗木质量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加大移植和培育的力度,重点突出“精、净、雅”、“新、奇、特”的特色,提升苗木的品位,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转变林业经济的发展方式,为实现营林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花卉行业相关:台湾相思的栽培技术


台湾相思适应性强,能生长在瘠薄的荒山和海岸砂地,是南方荒山造林的先峰树种,常用以营造薪炭林,也是沿海防风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都采用播种育苗。

合湾相思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干旱瘠薄,但苗圃地仍以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肥沃湿润的土壤为宜。为了减少病虫害,最好用新开垦的土地。一般于早春2-3月间播种,无霜地区也可于8月间采后即播。采用条播,行距20厘米,每亩播种量6-8公斤,覆土厚0.5-1.0厘米。因种皮致密,有蜡质,不易吸水膨胀,播种后发芽慢且很不整齐,因此,播种前必须进行催芽处理,可用90℃热水烫种(约1分钟),再用冷水浸种24小时后播种。经过催芽的种子,播种后3~5天即可发芽出土。

播种后至发芽出土期间,必须保持苗床湿润,如遇天旱,须每天灌漑。相思树是耐旱树种,成苗后只要保持床面土壤湿润即可,不必每天灌溉。要勤松土除草,每隔半个月在雨后或灌溉后松土一次,至苗木封行为止。苗高达5-6厘米形成2-3片叶后,便可开始追肥,在生长期中,一般每月追肥一次。间苗分2-3次进行,定苗时每米长留苗25-30株。一年生春播苗高约60-70厘米,起苗时主根剪至25厘米左右r苗干短截至10厘米左右。秋季随采随播的当年可以有三个月左右的生长期,苗高可达20-30厘米。翌春即可出圃造林,苗干不必短截,仅需适当修剪枝叶。

了解花卉:北京花卉产业期待“美丽转型”


初冬时节,万物渐入萧条,已是上午10点,在北京延庆县四海镇的花卉资源圃温室内,小刘已忙出一身汗来,将一盆盆含苞待放的鲜花剪修完毕,码放整齐。小刘每天的工作就从伺候这些花花草草开始。

四海镇位于延庆东部山区,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昼夜温差大,利于花卉在夜间积累养分,白天光照足,又能促进花卉生长,独特的自然条件,成为该镇花卉产业的天然优势。从2024年开始,四海镇着手发展京郊花卉产业,1200多名粮农从此当上了花把式。小刘就是这上千名花农中的一员,同时他也是一名花商,在位于北京海淀区西三旗的通厦花卉批发市场拥有一个摊位。

花农心中担忧多

“过去种玉米,一亩地满打满算能收入六七百块钱。如今种花,一亩地少说也能收入个3000元左右。”作为四海镇发展花卉产业的受益者,小刘对记者说,当初镇上刚刚推广花卉种植时,他并不看好,可后来看到很多村民开始种花,也就动了心。

作为花农兼花商,小刘表示,由于受2024年北京奥运会、2024年第七届中国花博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带动,这几年北京的花卉产业无论是育种还是销售方面,发展势头都比较良好,不仅引进了大量的优新花卉产品,而且随着现代流通体系逐步移入花卉产业发展中,花卉市场的经营管理及后续服务也变得更加专业化。

“虽然花卉发展前景不错,但是,和种庄稼相比,我心里总觉得有些不踏实。”小刘话锋一转说道,要想在花卉产业上取得发展,就必须建设和完善花卉基地水利配套设施、日光温室大棚和冷库等相应的服务设施,而要搞好这些建设,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花农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足,而乡镇政府财力有限,对于扶持花卉产业发展也没有具体的优惠政策。”

“另外,配套设施产品也比较缺乏。”小刘说,目前北京的很多花农在花卉种植上仍然以传统的露天和简易大棚为主,种庄稼所用到的喷灌、滴灌等设备在花卉种植中很少用到。整地、作畦、播种、育苗、中耕、采收等日常管理作业还是以人工为主,机械化程度不高。

京台发展有较大差距

小刘的这种担心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五届京台科技论坛农业专题论坛中,受到了两岸农业产官学界代表们的关注。

“北京花卉产业发展不仅仅是面临着资金和设备缺乏的问题。”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史亚军对记者说,北京发展花卉产业还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区域特色花卉品牌,花卉产业布局不明确,花卉产品品质参差不齐,花卉企业融资和保险困难等诸多瓶颈。“为解决这些问题,北京市已明确提出北京花卉产业要大力实施投资驱动的结构升级战略。”

“虽然北京目前正处于向花卉现代化经营迈进的阶段,但是和台湾相比,两地间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台湾花卉发展协会总经理钟国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台湾花卉产业是规模小而美丽的产业,目前已完全实现了精致化与科技化。”

钟国成表示,台湾农业管理部门不仅重视花卉新品种的引进与开发,而且提供研发经费;农业研究机构与花农之间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农技人员不仅经常下乡辅导花农,而且能及时把研究成果传授给花农,在种植中广泛应用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在花卉交易方面,采用产销分离模式,有利专业化生产。为保证市场规范和花价稳定,台湾有关部门每月还会提供花卉资讯,使花农能够根据信息适时调整生产,同时,花卉产销公司也会向花农提供一些措施和市场行情,提前告知所有的“预警”信号。

对比台湾花卉产业的发展,钟国成认为目前北京的花卉产业刚刚起步,大部分还停留在生产商直接对客商的交易层面,在这种缺乏有力竞争的环境下,生产商很难提高花卉品质,而且会出现很多短期投机性质的市场行为。

专家对症开良方

“从台湾花卉产业发展中可以看出,北京花卉产业的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加速花卉产业化进程,向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转变,最终实现现代化。”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李强说。

“由于花卉生产的分布没有统一规划和布局,北京花卉产业该往哪个方向发展趋势不明显。”李强表示,大陆有一些省份已形成多样化、区域化趋势的花卉产地,比如福建漳州的水仙、贵州的高山杜鹃、山东菏泽与河南的牡丹,而北京却没有自己的特色花卉,未来应加大花卉新品种的研发,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同时,要实施花卉品牌强市战略,着力提高花卉品质,此外,还要创新多元化的花卉生产经营机制。

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处长徐佳看来,要实现北京花卉产业升级,还要加大花卉科研成果产出,提高花卉产业从业人员素质,鼓励开展花卉产业的配套技术研发创新,重点支持花卉生产基质、肥料、采后处理、冷链物流设备等配套技术的研发。徐佳表示,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转变资金技术投入方式,完善花卉市场流通体系,优化花卉消费环境体系,开展花卉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建立花卉产业相关标准和花卉产业风险防范机制,规范花卉生产技术质量体系。

在本期报道截稿之际,记者打电话告诉小刘,他所担心的问题已得到产官学界的关注,并有专家就此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小刘听说之后兴奋地表示,“这下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花卉行业:台湾“疯”樱花正反两面看


年后,台湾就进入赏樱的旺季,阳明山、阿里山、武陵风景区等著名的樱花景点人头攒动,交通拥挤。美丽的樱花不仅在乍暖还寒时节报告春的来临,也提醒着人们台湾那段特殊的历史,为台湾今日的旅游业平添新的亮点。

赏樱有传统

日本在台湾殖民统治期间曾广泛种植樱花,并举行樱花季等赏樱活动,这一活动在长达50年间也成为台湾的传统保留下来。现在,台湾每年春天最大的樱花季活动是阿里山和阳明山。阿里山樱花的盛花期在每年的3-4月,吉野樱、山樱、千岛樱、大岛樱等18个品种的樱花次第怒放,樱花与阿里山的日出、云海、晚霞、神木、登山铁道并称为阿里山五大美景。如果三四月樱花季期间大陆游客到阿里山,推荐最佳赏花点为旧车站至阿里山派出所、阿里山宾馆周边、姐妹潭附近的樱花园、三代木附近的樱花园。

台湾北部最佳的赏樱地点就是阳明山,这里也是日本人最早引种樱花的地方。每年的1-2月,山樱花绽放,3-4月,吉野樱、昭和樱等轻舒花蕾,再加上杜鹃花、野牡丹、马蹄莲、鼠尾草也陆续开放,三四月的阳明山是赏花的最佳时段。

为了避开拥挤人流,不少台北人近几年也选择到新北市的乌来赏花,乌来是温泉之乡,历史上是泰雅人的家园,这里的樱花品种也不少,山樱、富士樱、八重樱、台湾山樱等,在三四月间把温泉袅袅的乌来装点得如诗如梦。

樱花属蔷薇科李属,日本在台湾栽种的樱花大多是园艺品种,有八成是吉野樱,为粉红色五瓣花。台湾原生的樱花品种有白花山樱、雾社山樱、高山小白樱、塔山樱、阿里山山樱等。

樱花成卖点

台湾人有点石成金的商业头脑和钻研精神,一碗牛肉面可以做成“国际牛肉面节”,一块凤梨酥可以做成一个大产业,近几年,赏樱也从一件单纯的春日雅事变成打造新景观的卖点。有樱花就有人潮,有人潮就有商机,看准这一点,台湾从北到南广植樱花,不少樱花景点的后起之秀人气大升。

比如已成著名赏樱点的武陵农场,农场本是为安置退伍老兵设立,在高山上开辟果园、菜园取得成功,生产的农产品成为台湾名品。但1997年,农场转向发展观光农业,放弃每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新台币的菜园,广植樱花、梅花,让农场变成四季有花有果的休闲赏景地,由单纯农业生产转型为生产与旅游业并进。

樱花能开花也能结果,有一些果实可直接食用,其花、叶也可加工成腌菜。新北市的石碇乡开发出樱花面线,樱花的粉红色浸染细柔的面线,卖相可爱,成为地方新名产。因为近年广植樱花树,石碇乡逢假日开出赏花接驳车,游客赏花、买当地出产的包种茶和樱花面线,兴尽而归。石碇乡也跃升进入赏花排行榜。

“疯”樱埋隐忧

每逢春天,全台“疯”樱。此时,有人撰文反省台湾“一窝蜂”的陋习,指出人们争相拥向樱花树,道路拥堵,人满为患,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樱花这个物种,了解樱花的文化本是细赏、静观、培养怡然的气质,赏樱是欣赏美丽、思考生命,而不是喧哗、吃喝、到此一游,有人甚至摇动樱树制造电影画面的“樱花雨”拍照。“每个人的举止也成为赏樱的一部分,很多台湾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文章说。

台北市公园管理处指出,近年台湾各地每逢有植树需求,都对樱花树情有独钟,现在台北市公园或人行道上共有5850株樱花树,就有约1000株是近3年种的,其中1/4是行道树。可是樱花树花期只两周,其余时间树型单薄,外观没有生气,遮荫效果又差,再加上樱花树娇贵,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人行道上本不适合种植。阳明山公园管理处也表示,阳明山上目前已约有2500株各式樱花树,空间已经饱和,不能再大幅增植。

樱花由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传统,转为与城市美化、旅游经济相结合,体现出人的智慧;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樱花“疯”造成盲目与模仿,给生态和城市建设埋下隐忧,那不久的将来,人们又要为樱花“埋单”了。

花卉行业《了解花卉:广西南宁台湾“美树”经验移植 建台湾花卉产业园》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西南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