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养殖:吉林省林木种苗产业快速崛起",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据吉林省林业厅透露,吉林省林木种苗产业近年发展迅速,种苗机构建设、种苗良种化进程、种苗保障供应能力、种苗执法工作和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全省已有10个国家级良种基地,12个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12家省级重点苗圃。

吉林一大批国有苗圃采用新体制、新机制和新管理模式后重新焕发生机。150多家国有育苗单位的育苗面积超过3万亩,年出圃苗木5亿多株。同时,已注册民营苗圃2000多家,育苗面积20万亩,年出圃苗木12.3亿株。

全省130个林木品种通过审定,其中最佳种源种子5个,第一代种子园良种15个,母树林良种16个,优良无性系36个,从国内外引进新品种58个。吉林省苗木生产方式正在从传统育苗转向容器育苗、大棚育苗、温室育苗、组培育苗、扦插育苗等现代化育苗方式。

全省种苗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但结束了大量外购苗木的被动局面,同时也让吉林苗木走出家门,远销西北、华北、东北的10多个省(区、市)。

XZH52.coM文章精选

了解花卉:吉林省园艺特产今年要实现1200亿元


近日,记者从吉林省农委了解到,2024年,吉林省实施园艺特产千亿元创业计划及百万亩棚膜蔬菜、振兴人参产业等重点工程,新建棚室5.5万亩,总规模突破100万亩。创建国家级设施蔬菜标准园32个;人参业总产值实现204.5亿元,同比增长53.8%;林蛙回捕量达到4.5亿只,同比增长18.4%;马铃薯原种扩繁补贴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争取国家补贴资金670万元,落实试点面积5万亩。全省园艺特产总产值实现1050亿元,同比增长26.5%,农民人均园艺特产收入1800元,同比增长15.7%。

今年,吉林省园艺特产总产值要实现1200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新发展棚膜蔬菜5万亩,总面积达到105万亩;人参总产值达到260亿元,同比增长27.1%。

为实现这一目标,吉林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启动实施蔬菜产业提升工程。目前,吉林省各地蔬菜生产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尤其是冬季生产能力很低,个别地方甚至在正常生产季节还存在空棚现象。从调查情况看,影响冬季蔬菜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棚室建设标准、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问题。因此,吉林省重点在提升棚膜蔬菜整体发展水平上下功夫。围绕“九区五线”的规划布局,推进棚室集中连片开发,巩固发展100亩以上园区,着力发展200亩以上园区,加快发展500亩乃至千亩以上的园区。加快传统旧温室的更新改造,使更多日光温室冬季能够正常生产;全面提升生产管理水平。推广“六个统一”管理模式,在规模化园区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吉林省还将有选择地开展集中育苗补贴试点,扶持引导棚膜蔬菜集中区有针对性地建设大型育苗中心,保证种苗和蔬菜生产安全;着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将重点推广膜下滴灌、生物防治、节水灌溉、测土施肥、抗寒增温管理等先进技术,对纳入试点范围的棚膜园区给予一定比例补贴,全面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加快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突出抓好棚膜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重点创建生产面积在200亩以上的标准园。

大力实施振兴人参产业工程。2024年,吉林省新增采伐地栽参面积严格控制在1000万平方米以内,全省人参留存面积控制在5000万平方米、鲜参年产量1.8万吨。在全省15个人参主产县(市、区)全面推行测土栽参工作,计划检测土样3000个。签订人参产品质量安全包保责任状,实行定区域、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实行“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原料生产基地认证制度,坚持从源头上把好人参质量安全关。加快推进人参进入新资源食品,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开展食品技术研发,加大人参高终端食品开发力度。

启动实施林蛙产业提升工程。重点提升生产水平、加工水平、市场占有水平和管理水平。

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一要科学合理布局。在吉林省的东部山区要以发展木腐菌为主,中西部地区以发展草腐菌为主,重点发展黑木耳、香菇、滑菇、平菇、金针菇等菌类。二要加快标准化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培育集中连片的产业园区,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统一菌种、技术、标准和品牌,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三要积极推进精深加工。重点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鼓励引导发展精深加工项目,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食用菌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积极抓好“特产之乡”建设。今年吉林省继续开展“特产之乡”评选认定活动。对已经命名的“特产之乡”,吉林省要求各地要在扶持政策上给予倾斜,符合省里扶持项目的要优先上报。

花卉科普:陕西省林木种苗建设成效明显


目前,陕西省已建成国有苗圃、良种繁育基地188处,育苗面积2430公顷;良种基地、采种基地57处,建设规模165537公顷,其中,国家级重点良种基地9处、省级重点良种基地22处,涉及中央投资4.8亿多元,建设规模和投资力度均居全国前列。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累计生产供应合格苗木136亿株,良种、采种基地提供林木种子330多万公斤,确保了2798.1万亩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的种苗需要。全省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57%,特别是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建园良种使用率达到85%以上,初步形成以国有林木良种基地、采种基地和苗木繁育基地为骨干,国有、集体、私营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组织共同发展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呈现出基地化生产、多渠道供应、市场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为了强化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提高林木良种生产供应能力,陕西先后出台了省林木种苗质量管理办法、检验机构建设规定等规章,建立了种苗质量抽查通报制度。全省共审(认)定通过林木良种31个树种、122个品种。年均容器育苗4亿多株,占针叶树种苗木总产量的70%以上;推广新技术育苗2万多亩。同时,查处各类林木种苗违法案件180多起,注销“两证”224份,取缔无证生产经营户100余户,销毁不合格苗木100多万株。

核桃等干杂果发展突飞猛进,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陕西合理布局核桃采穗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落实省财政补助资金2470万元,完成119处核桃采穗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任务,确保了核桃产业发展用种用苗需要。开展核桃定点采穗圃品种确认工作,确认核桃定点采穗圃47处,核发良种生产经营许可证118处,有效引导、规范了核桃良种苗木生产。截至目前,核桃种植面积达到746万亩。

花卉行业相关:四川省郫县花卉苗木产业快速发展


近日,四川省郫县出台《进一步加快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多措并举助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花木企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精品化发展,重点在花园、友爱、新民场、三道堰等镇发展“一区双核”花卉苗木产业。

二是强化配套服务。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统一规划”的方式,结合土地综合整理和一线一品打造,加快推进IT大道高端苗木生产基地建设,抓好花卉苗木交易市场、“西部花木物流贸易港项目”、花卉苗木产业服务中心建设,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强化品牌包装升级。利用“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农家乐旅游发源地”、“中国盆景之乡”等资源优势,引导园林绿化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品牌创建活动,参与和申办各类花木展览会、展销会等宣传活动,加大花木产业宣传推介力度,扩大花卉苗木产业的影响力。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进行科技研发,引进和推广新品种、国内外先进栽培生产方式和营销体系,大力培养花卉苗木职业经理人、花木经纪人,实现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提升花卉苗木产业科技水平。

五是强化政策扶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制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引导建立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互助基金,做好货款项目、评审、评估抵押物。同时支持园林绿化资质企业、合作社(花协)以产权进行抵押、平台公司担保、财政贴息等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切实解决花木企业融资难问题。

力争到“十二五”末,郫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花卉总产值达到22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5家,十亿元的企业1家,一级绿化资质企业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陈万里)

花卉行业:重庆市林业局一行考察浙江林木种苗产业


5月30日至6月2日,重庆市林业局杜士才总工程师一行18人前来浙江考察林木种苗产业。

考察组走访了金华东方红林场良种基地、建德市容器育苗基地、萧山花木城等有关生产和贸易单位,并与省、市、县有关方面,就林木种苗产业体系建设、林木种苗扶持政策、协会管理、苗圃基地建设、种苗市场建设等开展座谈,全面了解浙江种苗产业发展情况,对浙江的林木种苗产业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了解了浙江近几年持续开展的珍贵树种发展行动,以及为保障造林为目的的调控苗圃建设情况后,考察组表示要学习借鉴浙江发展经验。

浙江林木种苗产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目前全省拥有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10个,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4个,地方和企业办良种基地13个,全省林木良种基地面积达3万余亩,商品林良种使用率达到了80%以上,良种造林1840多万亩,因使用良种而增加的经济效益达180多亿元。淳安马尾松种质资源、金华山茶物种园、安吉竹种园等成为全国首批13个国家库之一,杉木、山核桃、香榧、杨梅等重要树种的种质资源收集数量、研究开发水平均居国内先进水平。

花卉行业:内蒙古敖汉旗打造林木种苗基地


敖汉旗种苗生产紧紧抓住林业发展的有利时机,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种苗质量、保障供应为核心,突出发展林木种苗产业,全旗共完成育苗面积1550亩,容器育苗完成340多万袋。涉及杨插条、柠条、榆树、山杏、沙棘、油松、油松容器苗、五角枫、山竹子、樟子松、文冠果、苹果、南果梨等20多个树种。经市林业局验收,重点项目区一级苗率和合格苗率均达95%以上。

加强种苗生产宏观调控。在订单育苗任务的安排上,选择具有生产资质、育苗技术力量雄厚、圃地条件好、水利设施和生产机具配套齐全的生产单位。严格执行《敖汉旗林木育苗技术规程》,对育苗生产各环节全程进行技术指导,确保苗木质量。

造林苗木实行政府采购。每年4月份前,旗林业局会同旗政府采购中心、采购办、纪检委、监察局等部门,对订单育苗单位及有《林木育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所育的苗木逐地块进行查看。查看内容:品种是否纯,地径和胸径是否达标,是否按要求的留苗量生产,是否具有机械掘苗条件,是否按技术要求进行了秋灌和春灌等。今年,在苗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基本维持种苗供求平衡。

强化种苗行政执法检查。一是加大种苗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种苗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以及种苗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二是苗木调运坚持实行“两证一签”制度。造林苗木的调配严格执行“两证一签”制度。工程项目造林用苗必须经采购中心采购,由种苗站调配,核发“两证一签”,严禁私自购进。去年春造期间,旗种苗站协助旗森林公安分局查获非法运输苗木车辆9辆次。三是开展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审定核查工作。目前全旗共核发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25份,其中苗木生产许可证21份,苗木经营许可证2份,种子经营许可证2份。四是完善执证人生产经营档案管理。按照自治区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林木种苗者生产经营档案,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执证单位、个人的档案管理工作。

加大种苗质量自查工作。一是加强育苗生产,提高苗木质量,及时下达订单育苗生产任务。同时,认真了解育苗户所需种条、种子、药剂等方面情况,针对育苗生产准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加强育苗技术指导。种苗站采取专人包点、苗期随时抽查等形式,加强订单育苗生产管理,严格按育苗技术规程作业,提高育苗作业质量,确保培育出良种壮苗。二是把好春季苗木出圃质量关。为保证春季造林工程使用良种壮苗,在苗木出圃时,种苗站抽调技术人员深入到各主要苗木生产供应单位,严把苗木出圃关,确保了出圃苗木品种纯、质量优、等级清、根系完整、圃地苗木保湿好。三是加大林木种苗质量实地抽查力度。结合春季造林苗木调运工作,加大对种苗质量的抽查工作。对林业重点工程造林用苗,种苗站除正常调运苗外,还指派技术人员到实地抽查苗木质量,把好造林用苗质量关,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发现有检疫性病虫害的种苗和伪劣种苗,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限期整改或撤销生产经营许可证,杜绝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现象的发生,坚决杜绝使用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以确保工程造林质量。

花卉行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市完成林木种苗生产档案和经营档案建立工作


为了进一步规范林木种苗生产档案和经营档案的建立工作,加强对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管,河北省张家口市今年启动了全市国有苗圃、集体苗圃及百亩以上其他性质苗圃档案建立工作。各苗圃于5月底初步建档完成,市种苗站于6月初开始对各苗圃档案审核,并督促各苗圃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目前全市近120家苗圃已全部严格按照《河北省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办法》完成苗木生产档案和经营档案的建立工作。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是记录林木种苗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它不仅包括种源质量情况、育苗的田间气象记录、育苗技术措施等,还包括种苗的质量检验情况、森防检疫情况以及销售情况等,是提高林木种苗科学生产、规范技术操作的基础信息,是从源头上把好种苗质量关的重要手段,也是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走上法制化轨道的必然要求。经过建立完善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将种源质量情况、苗木生产情况、以及苗木的森防检疫、质量检验和销售情况紧密地联系起来,为林木种苗的追溯性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花卉养殖:江西省安福县大力发展珍贵树种产业


近年来,江西省安福县大力推行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民利用荒山荒地,大力发展珍贵树种产业。

山庄乡胡春生对笔者说:我利用自家的林权证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在村里承包了200亩荒山,栽种了2万株罗汉松,5万棵桂花树苗,十年后,这荒山就成了我的“摇钱树”,成为我的“绿色银行”,致富奔小康不是梦了。

枫田排岭村陈群说: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本村承包了一块120亩荒山,和四川红豆杉公司合作,引进2.5万株红豆杉幼苗栽培,如今红豆杉长势良好。红豆杉成材按现在的市场价,每棵可卖到800至3000元,2.5万棵红豆杉就成了我的“金山银山”了。

为了建立珍贵用材树种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安福县将在2024到2024年发展11.5万亩珍贵用材树种,把珍贵树种栽培,作为一项长期致富工程来抓,这样既能改变传统树种结构,又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了解花卉:北方苗木之乡——博野县林木种苗协会挂牌成立


5月25日,博野县林木种苗协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该县林木花卉苗木种苗管理向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行业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该协会经报县民政局审批和市民政局备案,注册资金3万元,目前由18个注册苗圃场和32个非注册苗圃场组成,协会会长由农业局副局长陈松担任。协会旨在加强种苗信息网络建设,培育引进新品种、良种和育苗新技术,组织会员进行科技考察、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为会员提供技术服务和法律咨询。协会的成立结束了种植户发展品种单一、各自为战的局面,为林木种苗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架起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据了解,该县素有“北方苗木之乡”之称,拥有大北河等多个全国植树造林千佳村。近年来,该县立足打造“绿色博野、美丽博野”,先后在城东乡规划9万亩苗木花卉绿化林,在博野镇、程委镇、南小王乡规划3万多亩果树种植林,133个村林木覆盖率平均超过了35%,更有一些村庄达到了50%以上。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花卉养殖:吉林省林木种苗产业快速崛起》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林木种苗与花卉站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