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一种草本植物,它们每个品种有每个品种独特的美丽。它们就像一个一个小精灵一样,让您喜爱它们。下面是爱花卉网小编特为您推荐"花卉养殖:尾萼兰栽培方法",请您翻阅!

尾萼兰属中的大多数种类分布于低纬度高海拔山区。喜欢夏季凉爽、冬季温度不太低的环境,无明显休眠期。通常在低温或中温温室栽培,生长适宜温度为白天18~26℃,夜间12~15℃。在我国适合在云南、贵州等地栽培。华北地区夏季炎热,若温室栽培尚需采取降温措施。在高温环境下,生长势逐渐衰弱,最终死亡。

宜用小盆栽植,盆栽基质可以用颗粒树皮块、碎砖或火山灰颗粒;也可以单独用较细的颗粒状树皮、苔藓。这一属中许多种为地生类型,盆栽时需注意基质颗粒不能太粗,要有一定的保水能力。

与典型的附生兰花相比,尾萼兰类需要稍荫蔽的环境。旺盛生长期,遮荫量约60~70%。冬季可以少遮或不遮荫。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阳光太少。阳光太少植株生长不良,开花少或不开花。

旺盛生长的春夏秋三季,要求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不可过分干燥,否则对生长有影响。应保持盆栽基质透气和排水良好,绝不能积水。若冬季温度太低,如5℃左右,几乎停止生长。可以在中午时分向叶面少量喷水,保持盆栽基质微干,以维持茎叶不出现萎缩。在北方,地下水矿物质或盐含量过高的地区,浇灌用水需经过处理,去除水中多余的矿物质和盐类,降低水的电导率。目前常用纯水机处理用水,效果较好。水质好坏对栽培好尾萼兰十分重要。

原生种的尾萼兰类植物通常生长在多云潮湿的森林下层,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在栽培中亦应给予温度稍低、空气流通和湿润的环境,保持常年旺盛生长。冬季防止因为干燥、低温引起的植株休眠。

若能将种有尾萼兰的小盆集中放在一个栽植盘(箱)中,并在小盆周围或盆面上种植一些新鲜苔藓,营造一个类似野生的自然环境,对其生长更为有利。

xZH52.COm阅读分享

价格是多少条纹蛇尾兰怎么养殖


条纹蛇尾兰,这是一种多肉植物,长得是超级的萌萌哒,这个条纹蛇尾兰怎么养殖?条纹蛇尾兰价格是多少:

条纹蛇尾兰怎么养殖:

1、条纹蛇尾兰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怕低温和潮湿,生长期适温3月到9月为16-18℃,9月到翌年3月为10-13℃,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5℃。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为宜。条纹蛇尾兰原产于非洲南部热带干旱地区,现世界多地可栽培。

2、条纹蛇尾兰的繁殖可以采用分株法,可以结合换盆进行。全年均可进行,常在4-5月换盆时,把母株周围的幼株剥下,直接盆栽。分株上盆后将盆置于荫蔽处,并控制浇水,待新根长出后逐渐增加光照和浇水量。盆土宜选用2份腐叶土与1份河沙的混合土,另外加入适量骨粉或过磷酸钙作基肥。每年春季秋为旺盛生长期,浇水要适量,以盆土偏干为宜,过多容易引起根部腐烂,此时需肥量较大,一般每3周浇施1次复合肥;夏季为休眠期,控制浇水,注意适当遮荫;冬季温度维持在10℃以上,浇水量以盆土干燥为宜,温度低,浇水量大,会导致叶片萎蔫,植株死亡。

条纹蛇尾兰价格是多少:

条纹蛇尾兰价格是在39元上下波动。

关于条纹蛇尾兰的养殖方法和价格就介绍到这里了,赶快来养殖一株。

花卉科普:“捆绑兰”的养殖方法


所谓“捆绑兰”,是指在集市上流动贩卖的兰花(通常是普通品种的春兰和蕙兰),用水苔和细线绑者根部,故名(图1)。捆绑兰价格低廉,但普遍认为成活率不高,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根部经过剪切,通常较短且不完整;二是为了保湿,在兰根外包裹一层水苔,再用细线捆绑,时间长了极易腐烂;三是多棵兰花组合在一起,整体看似不少,却并非同根所生,有的甚至早已受损。

购买捆绑兰的多为养兰新手,栽培技术尚欠火候,成活率很低自然也就在意料之中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相对系统的方法,保证捆绑兰的栽培成活率呢?我结合近年来的艺兰经验,试总结归纳几点:

捆绑兰的购买

判断捆绑兰的优劣,可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一看叶片。首先查看叶片上是否有病害的痕迹,其次观察叶丛是否已失去光泽并出现萎缩,如是说明兰根已经腐烂,假鳞茎可能也出现问题,最好不要购买。

二看花蕾。如果花蕾的苞衣已经干燥地贴在花瓣上,说明兰苗销售时间已经较长。由于价格便宜,销售者往往不让剥蕾观花。鉴于捆绑兰中极少有特殊的品种,过于细致的甄别也没有太大的必要。选购时不可一味挑选花蕾多的,因其养分消耗大,栽培成活率不高,也不利于来年复花。

三看兰根。由于兰根用水苔包裹,又用细线缠紧,因此较难观察。购买时可通过底部露在水苔外的根系观察,特别留心修剪时留下的切面,由此可判断其是否出现空根、是否已经腐烂。如果是的话,两种兰苗皆不可购买。

四看品种。最后要问清是哪一类兰花。是蕙兰还是春兰?或是春兰和蕙兰混合捆绑的?这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可以大大方便日后的养护管理,

捆绑兰的上盆

购买回来的捆绑兰,应先将水苔纵向剪开。摊开植株,逐一剪除空根与腐根,同时疏掉多余的花蕾,留下1~2朵即可(图2~3)。修剪后不要急于上盆,先将兰花放在阳光下,用报纸盖住兰叶,曝晒兰根1小时左右。如果条件允许,可再用杀菌药液浸泡兰根,晾干后上盆。

上盆植料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可以购买成品,也可用树皮、石子、枯木块、腐殖土等混合配制,只要透气、保水、无菌即可。上盆时先用瓦片罩住盆孔,然后在盆底放人大颗粒植料;再将兰花放人,用手扶稳,填人基质至假鳞茎的2/3处,用手压实;最后将剪下的水苔铺在盆面上,浇足定根水。

由于室内空气比较干燥,捆绑兰又是带花蕾栽培,若想使其开花,最好在上盆后用塑料袋罩住植株。套袋前先往塑料袋中倒人适量的水,再扎紧袋口,上下抖动,使塑料袋内壁沾满水珠。套袋期间可进行一次喷药杀菌,令兰叶及盆面均沾满药液,并使少量药液渗入基质。在良好的温湿度环境下,捆绑兰通常20多天即可开花。蕙兰到了小排铃(蕙兰的幼蕾俗称铃铛花,花梗抽长到一定高度时上面着生的花铃成竖直状紧贴花梗,称为小排铃)阶段即可撤去套袋(图4),给予适当光照。开花后不要过分赏花,初步检验开品及香味后即可剪掉花箭,以保证兰花成活(图5)。由于兰根的吸收作用还没有恢复,从上盆至开花期间都不应施肥。

捆绑兰的管理

花后的捆绑兰,如果冒出新芽和新根,说明已经成活,应加强管理,促其恢复生长。对于养兰新手而言,越夏与越冬是两个关键的考验。

越夏管理。捆绑兰越夏的关键,在于“三防”。一防淋雨后暴晒。不但叶片要避开灼热的阳光,兰盆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否则盆内植料处于高温高湿状态,同样可以导致烂根倒苗。二防病害发生。进入雨季,要定期喷药杀菌,用多菌灵喷洒兰叶和盆面甚至周围的地面。三防虫害及鼠害。夏季蜗牛、介壳虫、蛞蝓等处于旺盛活动期,应及时巡查防范。家住平房的朋友,还应特别注意鼠害。老鼠常常扒开盆中的植料,啃咬兰花的嫩芽,应予特别关注。

越冬养护。10月天气转凉,正是兰花萌发花芽的关键时期,可增施少量叶面肥,促进花芽生长。11月气温更低,不要过早地将春兰移入室内,因其来年开花需要经过“春化作用”,即植株在最低气温5℃左右的环境中待20天以上。春化充分的植株,来年2~3月前后即可开花(图6);春化不充分的植株,花芽在室内干燥环境中极易枯萎,即便开花,花梗也较矮。兰花搬入阳台时,室外最低气温已降至O℃以下,阳台内最低气温在5。C以上。经过10多天的莳养,再移到客厅内。此时客厅内温度在20℃左右,适合兰花生长,注意及时喷水保湿即可。

经过一个寒暑的轮回,捆绑兰才算是真正适应了环境,其间难免会有一部分损耗,特别是在高温多雨的夏季。养兰新手从价格低廉的捆绑兰人手,在实战中慢慢领悟养兰的诀窍,也不失为一条省钱又省心的捷径。下次再遇捆绑兰,愿你也能果断出手,勇敢尝试一番!

花卉行业:女兰的养殖方法


女兰

繁殖方法:家养常用分株法繁殖女兰。春季换盆时将一个老株和一个新芽,连同新根一起剪下别行盆栽即可

女兰栽培技术要点:

1.常用基质有树皮、蕨根、水苔、木炭等做。

2.可每月施已稀释的液态肥2〜3次,固态肥亦可同时施用;当植株抽出花茎时和温度低于10℃时,须停止施肥。

3.中生花卉,在夏季炎热时每天都要浇透水,人冬后生长转弱,可3天浇水一次。阴雨低温天气应停止浇水,生长旺盛期要向叶面和地面喷水。

4.开花期的温、湿度都不易过高或过低,这样会影响花朵寿命、缩短花期,甚至出现落蕾或提早枯萎现象。

5.舂、夏、秋三季需半阴环境,冬季可给予充足阳光,但切勿使其暴晒在炎夏的烈日中。

6.根据实际情况可在每年春季换盆。

女兰主要病虫害:常见虫害有蜗牛、介壳虫、白粉虱等病虫害主要有软腐病和叶斑病。

花卉行业相关:虎皮兰的养殖方法,虎皮兰怎么养?


虎皮兰虎皮兰又叫千岁兰。叶形直如剑,叶面斑纹如虎尾清秀别致。是一种深受爱花者欣赏的多浆植物。

【虎皮兰的识别特征】为陆生植物。株高20~60cm茎肉质,粗壮肥厚,分枝不规则,具有深浅不一的纵沟及不规则的脊,呈岩石状,脊上生长刺座,针刺多枚,黄色或顶端褐色,有毒。茎浅绿至深绿色。花白色,喇叭状,夜开昼合。

【虎皮兰的生态习性】原产秘鲁。性强健。喜光,亦耐半阴。耐旱性极强,不耐水湿。耐瘠薄,耐盐碱。

【虎皮兰的繁殖方法】多采用扦插繁殖,也可嫁接。扦插繁殖四季均可进行,但以春、秋两季为佳。嫁接繁殖采用平接法,砧木一般选用2~3年生的仙人球,将仙人球顶部1/3处削平,切取山影拳健壮分枝,与砧木切口对紧,加压固定,10~15天可愈合成活。

虎皮兰为多年生肉质草本,原产热带非洲,上海地区作温室盆栽。常用分株和扦插法繁殖。

扦插繁殖以5—6月或8—9月进行为好。选择健壮叶片,剪成约l0厘米一段,放在阴凉通风处2—4小时,待伤口稍干后扦插于室内沙床中或盛有沙的盆中,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l/3,做好遮阳工作,上稍湿润,但不能太湿,一般30天生根。生根后新芽顶出沙床约lo厘米时,可以移人小盆。

虎皮兰的分株繁殖全年均可进行,一般于早春结合翻盆换土时最宜。将丰满植株脱盆后,除去部分旧土,扒开根颈,从根颈部剪断,分成每丛4—5片叶栽植盆内即可。

虎皮兰适应性较强,喜温暖?耐干燥,在排水良好培养土中冬季不低于0℃就能过冬,生长适温15—25℃,夏季怕强光曝晒,但冬季需充足阳光。养护管理比较粗放,幼苗阶段不宜浇水过多,否则易引起根颈腐烂。夏季做好遮阳工作,天气干燥时,经常叶面喷雾,能使叶片鲜嫩早绿。冬季放置室内阳光处,可继续生长。生长期每半月施用稀薄腐熟饼肥水1次,11月至翌年的3月停止施肥,冬季气温低,浇水要控制,盆土捎带干为好。虎皮兰的养殖方法,虎皮兰怎么养?(完)

花卉养殖:油茶栽培要点


油茶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等省是主要产区。用种子榨取的茶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食用油,长期食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预防和治疗常见心血管病的作用。茶油还能通过油脂的深加工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和高级天然护肤化妆品等,茶油的副产品茶枯饼可提取皂素、制刨光粉和复合饲料,茶壳可提糠醛、鞣料和制活性炭等[1]。通过综合利用可提高油茶经济效益。

仙居是山区县,油茶面积1180hm2,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发展油茶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笔者结合生产实践,中国花木网总结出油茶栽培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1选用良种壮苗

良种是达到丰产的基本要素之一,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的良种是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还有少量的杂交子代。其中优良家系和杂交子代是一年生实生苗;优良无性系是芽砧嫁接二年生裸根苗。苗木规格达二级苗以上(一年实生苗高20cm以上,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以上,地径粗0.3c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推广一年生营养杯嫁接苗造林,以提高造林成效。

2选地整地

油茶既可在房前屋后零星栽植,也可大面积栽植集约化经营。造林地立地环境必须与油茶造林学、生物学特性相一致,达到适地适树,发挥油茶的优良特性,实现高产稳产的目的。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为4.5~6.0的阳坡,要求坡地较平缓,坡度在20°以下。低凹地、阴坡水湿地不宜油茶生长。

根据坡度状况进行造林地整地,20°以下的可全垦整地或水平带整地,20°以上的迹地可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深度为20cm;水平带整地宽100cm以上、深20cm以上;块状整地100cm×100cm×20cm,造林穴规格40cm×40cm×25cm,造林穴应在12月底前开挖结束。栽植穴开挖完工后施足基肥,用腐熟的厩肥、堆肥和饼肥作基肥,厩肥、堆肥2~5kg/穴、饼肥250g/穴。回填表土充分拌匀,然后填满待稍沉降后栽植。

3定植

油茶栽植在冬季11月下旬至翌年春季的3月上旬均可,但应避开严寒干燥时段,且以春季定植较好。海拔高400m以下地段可在冬季栽植,但在干旱的冬季不能栽植油茶。定植宜选阴天或晴天进行,定植时在根蔸处加焦泥灰250g/株、钙镁磷肥5g/株。将苗木根系自然舒展开,加土分层压实,栽植嫁接苗时嫁接口与地面平,做到根舒、苗正、土实,栽后浇透定根水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随着营养杯苗木推广应用,栽植时应将营养杯剪开剥除以利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株行距2.0m×3.0m或2.5m×3.0m,初植密度为1650株/hm2或1320株/hm2,平缓地段造林密度可稍大些,坡度较大处造林密度可小些。

4幼林管理

4.1抚育管理

油茶忌渍水和干旱,雨季要注意排水,夏秋干旱时及时做好抗旱保苗工作。夏季旱季来临前除草抚育1次,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幼树培蔸,减轻地表高温对幼树的烧伤,同时起到保湿作用。冬季结合施有机肥进行块状松土除草抚育。林地土壤条件较好的套种绿肥或豆科植物,实行以耕代抚增加收入。油茶幼树由于抽梢量大,组织幼嫩,易受冻害,多施磷、钾肥,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增强抗逆性。

4.2施肥

油茶幼林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主攻春、夏、秋三次梢,施肥量逐年增加。定植当年通常不施肥,有条件的可在6—7月幼树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尿素10g/株左右。从第2年起,3月新梢萌动前15d施速效氮肥50g/株,采用开沟施肥法,在距幼树30cm以上开沟,投肥后覆土。以后采用看苗施肥法,当油茶幼树叶片由绿转为淡黄色时再施肥,施尿素约20g/株左右,保证幼树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快速稳定生长,提前进入投产期。10月下旬喷施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遍幼树茎叶,加速木质化以利越冬。粪肥作为越冬肥,施1~2kg/株,距幼树40cm以上处施入,随着树冠的不断扩展,施肥量逐年递增。

4.3培育树型

幼树长到40cm高时,在距接口30~40cm处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1年在30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2年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分布均匀。油茶树具有内膛结果习性,但要注意在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形开张的丰产树型。要注意摘心,控制枝梢徒长,并及时剪除扰乱树形的徒长枝、病虫枝、重叠枝和枯枝等。幼树前3年摘掉花蕾,不挂果,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

5成林管理

5.1深挖林地

为了促进土壤熟化,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满足树体对养分的需求,改善油茶根系环境,扩大根系分布范围,提高抗旱、防冻能力,保持丰产稳产。隔年对林地进行深翻,一般在3—4月或秋冬11月结合施肥时进行。在树冠投影外侧深翻15~20cm,为避免过量伤根,分年度对角轮换进行,以2~3年完成1周期。深翻时要注意保护粗根。

5.2化学除草

成年油茶林地,在水源可解决的情况下宜采用化学除草。化学除草省工、省时、节约费用,同时可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在每年5—6月的晴天,采用草甘膦为主要药剂,按每背包式喷雾器桶10kg清水+10%草甘膦商品量250~300g+适量洗衣粉摇匀后(水溶液含10%草甘膦商品量为2.5%~3.0%),作定向低位喷雾,避免喷到油茶的茎叶,若误喷用清水淋去药液即可。做到喷遍杂草茎叶以不下滴药液为好,过15d检查1次,如发现有未枯黄的杂草再补喷1次,能起到较佳的除草效果,尤其对白茅等多年生恶性杂草起到杀灭作用[2-3]。

5.3林地放蜂

成年油茶林地在开花前1—2月内不施有机磷农药,在开花初期运入土蜂或洋蜂进行放蜂采蜜,以提高授粉率,提升油茶产量。

5.4施肥

据研究,油茶抽发100kg枝叶,需纯氮0.9kg、五氧化二磷0.22kg、氧化钾0.28kg。生产100kg鲜果需纯氮11.1kg、五氧化二磷0.85kg、氧化钾3.4kg。生产100kg茶油(1430kg鲜果)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158.7kg、五氧化二磷12.0kg、氧化钾48.6kg。盛产期为了适应树体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施肥要合理配比,即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6∶8。油茶树施速效肥总量为1~2kg/株、有机肥15~20kg/株。增施有机肥不但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延长化肥肥效,而且还能提高果实含油量。还可根据年情、土壤条件和树体挂果量增施适量的叶面肥,以利于促花保果、调节树势、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叶面施肥多以各种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尿素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为主,宜于早晨或傍晚进行,着重喷施叶背面。

5.5修剪

油茶修剪多在采果后或春季萌动前进行。油茶成年树多只抽发春梢为主,夏秋梢较少,果梢矛盾不突出。春梢是结果枝的主要来源,要尽量保留,一般只将位置不适当的徒长枝、重叠交叉枝和病虫枝等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油茶挂果数年后,一些枝组有衰老的倾向,或因位置过低或过密而变弱,且易于感病,应及时进行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选适当部位的强壮枝进行培养补充,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4]。对于过分郁蔽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4cm的直立大枝,提高内膛结果能力。通过合理修剪可使产量增长39%以上,枝感病率降低70%左右。

花卉养殖:卡特兰的资料


卡特兰属常绿,假鳞呈棍棒状或圆柱状,具1-3片革质厚叶,是贮存水分和养分的组织。花单朵或数朵,着生于假鳞茎顶端,花大而美丽,色泽鲜艳而丰富。花萼与花瓣相似,唇瓣3裂,基部包围雄蕊下方,中裂片伸展而显著。

花大、雍容华丽,花色娇艳多变,花朵芳香馥郁,在国际上有“洋兰之王”、“兰之王后”的美称。 先端尖尖的萼片3枚,竖直着延伸为此花的最大特征。

我国栽培卡特兰的时间不长,大规模生产还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但在花卉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备受市民青睐。成为节庆佳日,馈赠亲朋的重要花卉之一。

【地区】:卡特兰属原产热带美洲,均为附生兰,常附生于林中树上或林下岩石上。

阿开木:是哥斯达黎加的国花

【形态特征类型】:草本类花卉

【生物学特征类型】:喜温性,短日照温土类

生态习性

为多年生草本附生植物,多附生于大树的枝干上。喜温暖湿润环境,越冬温度,夜间15℃左右,白天20—25℃,保持大的昼夜温差至关重要,不可昼夜恒温,更不能夜温高于昼温。要求半阴环境,春夏秋三季应遮去50%—60%的光线。

卡特兰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叶与假鳞茎呈深绿色,富有光泽,生机盎然。花芽可顺利成长,花朵盛开,花色艳丽。新根及嫩芽生长旺盛。若温度在10℃左右,花期推迟,花不能完全盛开,且花期较短。若温度在5℃左右,叶片呈现黄色,显得无生气,假鳞茎产生纵皱纹,花芽不能长大、长高,且花鞘变成褐色,生长严重受阻。若气温降至l一2℃,叶片枯黄或变成褐色而脱落,花蕾枯死。当然,若夜间温度高于20℃,往往导致花期过短。在北方温室栽培中,应特别注意保持昼夜较大的温差,使白天的温室温度高于夜间5—10℃。不可日夜温度相等,更不能夜间温度高于白天。

在春秋卡特兰生长季节,要求充沛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不可过分干燥,否则影响生长。冬季卡特兰几乎停止生长,处于相对休眠期,这时正是花芽发育的时期,如果这时由于温室加温,使本来已十分干燥的空气湿度更加下降(如降至30%左右),可能导致植株在开花之前干枯而死。因此,在加温的同时,应设法增加温室的湿度。在这期间(包括春季)如果发现花蕾枯黄、无法开花,或未完全绽开的花朵提早凋萎,甚至新根生长速度缓慢,或老叶片迅速变黄而脱落等现象时,充分说明温室内湿度不足,应设法补充。如增加向地面、台架的洒水次数,或少量叶片喷水,入夜前地面洒水等。

在夏季旺盛生长时期气候炎热,温室内栽培卡特兰,需注意良好的通风、透气。通风较差的温室应将卡特兰移至室外荫棚下一段时间,否则生长不良,也易发生腐烂病。在卡特兰旺盛生长的春夏秋三季,应注意在盆面不同部位放上一些经过发酵的固体肥料,1—2个月放1次,或每1—2周施1次液体肥料。小苗更应勤施肥,才能生长得快。

卡特兰喜半阴的环境,在华北地区春夏秋三季可用遮荫网、竹帘等遮荫,这时期可遮去阳光50%一60%,光线太强可导致严重的日灼病或生长停滞、叶片变黄。冬季在温室内,可少遮光或不遮光。卡特兰在兰花中是属于喜光的种类。如果光线不足,则开花少、不开花或花的质量差。叶片变薄而软,假鳞茎细长,生长势减弱。为了开好花,可使光稍强些,甚至叶片微黄也不会影响植株的生长。以生产花朵为目的的栽培者,常采用这种栽培方式,产花量明显增多。

品种分类

第一类为单叶类,每一假球茎上只有一片大而阔的叶片,假球茎形如倒卵状,下与匍匐走茎相连,花朵较大,通常一个花鞘开l朵至3朵花。

第二类为双叶类,每一假球茎上有2片或2片以上的叶片,假球茎多为长筒形,叶片较短小,大多开群花,花径相对较小。卡特兰的原种有唇形卡特兰、斑点卡特兰、二色卡特兰、瓦氏卡特兰、莫氏卡特兰、路氏卡特兰、硕大卡特兰、特氏卡特兰、中型卡特兰、柠檬色卡特兰、斯氏卡特兰、杜氏卡特兰等。目前盆栽或用作切花的大多为卡特兰的杂交种,其中有卡特兰属内品种间的杂交品种,如‘红蜡’,也有卡特兰属与其他近缘属间杂交的品种,如‘粉极’、‘美丽’、‘小木’、‘金比利’、‘世袭’、‘雪莉’,还有卡特兰近缘属间的杂交品种。

另外,卡特兰还可根据花朵颜色分为单色花和复色花两大类,也可根据花型的大小分成大、中、小、微型四大类。

卡特兰不同的栽培品种,花期有较大的区别。

一是冬花及早春花品种,花期多在1月至3月间,品种有‘大眼睛’、‘三色’、‘加州小姐,、‘柠檬树,‘洋港’、‘红玫瑰’等。

二是晚春花品种,花期限在4月至5月间,品种有‘红宝石’、‘闺女’、‘三阳’、‘大哥大’、‘留兰香’、‘梦想成真’等。

三是夏花品种,花期在6月至9月之间,品种如‘大帅’、‘阿基芬’、‘海伦布朗’、‘中国美女’、‘黄雀’等。

四是秋冬花品种,花期在10月至12月之间,品种如‘金超群’、‘蓝宝石’、‘红巴土’、‘黄钻石’、‘格林’、‘秋翁’、‘秋光’、‘明之星’、‘绿处女’等。五是不定期品种,花期不受季节限制,如‘胜利’、‘金蝴蝶:、‘洋娃娃’等。

常见品种

卡特兰常见品种:大花卡特兰、蕾丽卡特兰、橙黄卡特兰、两色卡特兰等和大量杂交优良品种。

多年生草本。假鳞茎棍棒状,长10—15厘米,顶生叶片,革质,淡绿色,花大紫红色。栽培品种色彩丰富,有白、黄、橙红、深红、紫红和复色。常见品种有黄色的“香山”、“落曰”,绿色的“榆林”,白色的“优美”,粉红色的“真美”,红色的“火球”,紫红的“长河”、双色的“圣诞糖果”等。

应用价值

卡特兰花形、花色千姿百态,绚丽夺目,常出现在喜庆、宴会上、用于插花观赏。如用卡特三、蝴蝶兰为主材,配以文心兰、玉竹、文竹瓶插,鲜艳雅致,有较强节奏惑。若以卡特兰为主花,配上红掌丝、石竹、多孔龟背竹、熊草,则显轻盈活泼。

卡特兰是最受人们喜爱的附生性兰花。花大色艳,花容奇特而美丽,花色变化丰富,极其富丽堂皇,有“兰花皇后"的誉称;而且花期长,一朵花可开放1个月左右;切花水养可欣赏1O~14天。

卡特兰与石斛、蝴蝶兰、万带兰并列为观赏价值最高的四大观赏兰类,在新娘捧花中更是少不了它的倩影。

花卉养殖:人参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

人参种植的植被条件是以椴树、色树与柞树等阔叶林以及天然次生林为主,其树龄要在20年之上,高度在10m之上,林地树木要高大稀疏,林下的灌木丛在2m之上,形成乔木、灌木与草相互结合的植物群。其坡度最好是北坡、东南坡与西北坡,一般西南与正南坡不利于人参生长,坡度通常10°~25°较为合适,并选择中段位置进行种植。土壤大多是暗棕色,土壤的pH值控制在4.6~5.8之间,腐殖质的含量应高于5%,中层土是活黄土,底土是黄粘土,而表土是腐殖土,厚度高于7cm,有4cm多厚的枯枝落叶层,使得土壤呈现下紧上松及紧而不坚的状况。在选地之后,封冻前,至少翻耕一次,其耕深在20cm左右,春化冻之后,应实施翻耕,施农家肥,一亩地使用4000kg左右,和土壤拌匀,之后,每两个月实施一次翻耕,栽种前一月,应将土块打碎,杂物清除,畦面宽度为1m,高度为25cm,畦间道宽50cm左右,并合理采光,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旱并及时排水,以方便田间作业。

2繁殖育苗

先实施种子繁殖,育苗之后,再移栽,育苗主要有春夏秋播,其春播是在种子催芽之后进行播种,在芒种前将隔年的干种子进行播种,其夏播是在7、8月份,将当年的水种子进行播种,现在多应用夏播方法,而秋播种子通常也需要实施催芽处理。人参种子播种的方法有条播、点播与撒播,其中,撒播是应用木板把畦面刮为5~6cm的深槽,种子撒入后,实施原上覆平,并确保土壤湿润;点播通常是按照3cm距离进行压孔,并放入种子一粒,这种方法容易让人参苗生长得均匀,并节省种子,不过比较费时费工;而条播是介于点播与撒播之间的一种方法,现在多用的是撒播方法,次年出苗之后,需要盖

人参苗培育2年之后实施移栽,让小苗充分运用土壤中的肥料、水分与光照,对人参苗的生长是有利的,人参苗培育2年,一般成活率比较高,利于人参苗的根部增重,通常人参移栽采取秋栽,并在10月份实施,移栽多少,人参苗就起出多少,移栽距离较远,可用苔藓作为外包装,人参苗应先择芽孢大、芦头完整与健壮的人参苗,人参苗消毒可应用抗霉素与波尔多液进行浸泡,不能泡芽,稍干取出,进行移栽,畦面用刮板刮沟,底部平整,使用刮板覆土将参须压好,并给予覆土,最后一行要实施倒栽,栽完之后,将畦面耙平,畦中稍微高点,便于排水,并将植物秸秆的残叶进行覆盖。

3人参种植管理

土壤解冻之后,人参芽孢还没有萌芽的时候,应把防寒草去掉,使用耙进行一次深松土,深度不能伤到根部,往后每次松土要浅一些,并每年进行3~4次松土,防寒物撤除之后,应及时应用药剂,畦面要全面消毒,应用1000倍的50%多灵菌液,以及100mL/L的1%硫酸铜液,还有多抗霉素与代森锰锌等对人参棚、床面与作业道给予全面消毒,实施第1次松土之后,应在未出苗或者刚出苗的时候,进行荫棚搭设,上面覆盖芦苇帘、草帘与板等,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应该适当浇水,特别是雨量不多地区,人参移栽更要注意浇水,当浇水之后,要注意松土,在雨季的时候,要避免积水问题。在7、8月份时,果实大部分成熟,要两次实施采集,果红之后,应剪掉花梗或者下种子,将病种子或果梗去掉,搓去果肉,将种子倒进清水当中冲洗,果肉及瘪粒漂掉,将沉于水底中的饱满种子捞出,放到席上阴干或晾干,种子含水率降为15%时,可收藏,与砂混拌,并装于同一容器当中,埋于阴凉之地,避免降水淋湿。次年取出催芽,不实施砂藏直接进行播种,秋天来临,人参枯萎之后,应用草覆盖畦面,顺利渡过冬季,秋季末,封冻之后,降下的雪会融化为雪水,易渗入畦中,引发人参烂芽或烂根等,需要将雪及时撤下,没有下帘的棚子,积雪厚度在10cm之上时,容易出现人参棚压坏的状况,应该及时撤下。在早春时节,气温变化较大,尤其是风口与向阳坡的位置,白天化冻晚上结冻,冻化间容易让人参根部受到冻害,称为缓阳冻,这种情况,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应加强防寒,排水沟清理的时候,畦面上应多加些土,避免缓阳冻害的出现。

相关阅读:人参品种选择

人参病害、虫害与鼠害防治

花卉养殖:桧柏栽培技术


学名:JuniperuschinensisL.

别名:刺松。

科属:柏利,核柏属。

原产地及现况

原产我国北部冀、曹、队甘和中部苏、浙、鄂、湘、川以及内蒙占自治区。现在在秦岭还多野生。鄢陵现有大量种植,但只有雄株而无雌株。

用途

木材致密坚硬可作器具。果实可榨油。四季常青树冠美观,在大公园及庭园中可孤植、行植或丛植以供观赏又可作整形绿篱的材料。能作其他松柏类嫁接用的砧木。用桧柏作椿景、盆景或整形成各种鸟、兽、建筑,则系我国特有的植物造型枝术。

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20米。树冠为尖锐圆锥形。树皮赤褐色,纵裂,苗片剥落。枝条斜上,密生。针状叶与鳞片状叶兼备。针状叶通常为3片一轮,叶先端刺尖,叶表有两条白色气孔腺,鳞片状叶交互歪生,叶先端钝花雌雄异株,在当地只见有雄株。

习性和栽培管理耐阴,耐湿,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黄土(黑壤土)、黑土(重壤)栽培皆能生长。不择肥料。一般来讲,不怕早、涝,但不耐大水淹泡。性强健,四季发芽。生长缓慢,一年仅能长高30厘米左右。为了促其生长,可酌请施肥、浇水,在2月施基肥,7月上追肥一次并中耕除草。移植期在2月中、下旬。苗木运输需带宿土,当时掘起包装;也可在头年10月预先掘起假植,至出售时再包装。病虫害主要有锈病,常致树叶脱落。

当地常用始柏为材料盘扎(当地叫“捏”),做成各种花木的造型艺术品,如捏成各种形状的或古气盎然的盆景。

1l倒裁松盆景将干径5—10厘米左右的大树从近根处锯开十分之六或十分之七的切口两处,注意不可全断。然后把它横倒在地上,把切口用泥封住。在树干上每隔15—25厘米处,将侧枝先在基部上方切刻,使易下曲,再在主干下方左右交叉压入盆中或地里。入土部分要刻伤。埋土深浅视枝条粗细而定,不宜太深。同时在横倒主干的上方,留一枝供盘扎之用。埋压时期,一般以在三、四月最好,但在其他月份亦可进行。埋压后经三、四年,在埋入土中的枝条上就可生出许多须根。此时即可在干上每距15—25厘米处锯断。断口要锯成龙口形,口中还可留一小片木质做舌状。切断以在春天为好,因为此时容易愈合组织。锯断后如横倒主干下方的侧枝是压在地里的,就耍移入盆中,盆的大小视切断的主干长短而定,一段是盆的直径约与切断的主干长短相近。此外,在侧枝枝梢上还可以再挤接翠柏,以增美观。这样,便捏成倒栽松了。使大树横倒地上的另一方法,是先将树根挖断一面,然后将树推倒,再在根部境土即可。这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法,因为它在树干近根处不需锯开过紧的切口,所以把它弯倒地面时以免折断之虞。

2l捏蓬于松选3—7年生的烩柏,依树干高矮可以分别捏成五蓬、七蓬、九蓬。每蓬交互排在主干的两侧。“捏”由近基部5厘米处开始,以上每隔20一30厘米处设一“蓬”,在此处留出储枝盘扎,其余的侧枝均可剪去。将主干上近每一蓬处向斜下方锯开十分之七深的切口,使枝干易于转弯(全株依次向左右两方交错弯转,略呈波状),以增美观。切口中嵌入碗底破磁片一块,以后磁片即披愈合组织三面包住,状如龙口。主干要用木棍或竹竿顶住缚紧,以固定树姿。再将作蓬的储枝,用铁丝略向水平以下牵住,并绕成圆盘状.最后将蓬顶剪平。捏成以后,每年需修剪使各蓬逐年增大,保持整齐形状。作成的蓬子松每蓬中心透空,其中模枝盘成毌字。蓬大小约一、二尺。全树各蓬,由下面上逐渐缩小,树姿极为美妙”另有用“滚刀法”处理主干的,使各蓬分布于四面八方,姿态尤佳。

花卉养殖:白芍栽培技术


白芍又称芍药,既是观赏的花卉,又是常用中药。喜温暖向阳环境,但具有一定的耐寒性,能抗一般干旱。幼苗生长缓慢,怕积水,适宜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栽种。盐碱地不宜栽种。第一年生长较慢,二年后生长较快。白芍栽培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繁殖方法主要用芽头繁殖,也可用种子育苗。种子育苗一般须3年才能开花,4—5年方能收约,但退化轻,病害也少。用芽头繁殂,2—3年就可收药,但退化较重,病害较多。现各地多用芽头繁殖,较少用种子繁殖。

1.芽头繁殖将刨下的芍仅齐芽头以、F5—6厘米处切下,根加工入幻,芽头傲补秧将芽头纵切成数块,每块必须古2—3个芽为好。块人成活率向,但毛根多,粗根少,质量差,块小虽然成活率低,但毛根较少,成活后,根粗大,质量好。芽头训刀:后,稍山1—2大,待lj口完成愈合,呈棕红色时敲植,以免土壤水分侵入伤口,造成腐烂。分秋栽和春栽。秋栽在寒露至霜降,春栽在春分至谷雨。秋敖较春栽好。秋裁先长根后发芽,成活率高,春栽先发芽后长根,成活率较低。栽前将整好的㈠甲犁或耠子打成四犁的高埂,埂高15—20厘米,宽35—4王匣木。在埂上交错开穴两行,穴距30—35厘米。将芽头切口向—卜埋入穴内,覆土5—6厘米。栽好后顾沟浇水,以能泅湿种秧为度。养妆半月左右出苗。秋栽当年不出苗,只长根,第二年春天才出苗。

2.种子育苗白芍系异花授粉作物,必须和花芍或赤芍一块菽种,才人结籽。白芍种子一般在处暑至白露成熟,采收后如有空闲址,可及时播种;如不能及时播种,需将种子沙藏保存(用湿沙土埋在背阴处),待有了空闲地及时播种。如汫村过晚:种子发了芽再摇容易碰坏,降低出苗率。播种酌·按行距10厘米宁丁线,飓线均匀撒抒,每3厘米2—3粒,每3行间隔兰5厘米,然后用铁锨在5厘米的间隙铲土盖籽,覆土3厘米七右,再;快沟浇水。白露庄种,年前不出苗,只扎根,因此越冬前可盖土5厘米或一层柴草,以防冻芽,第二年春将土或柴草扒去,谷雨前后出苗。生长一年后移栽。

(二)管生幼曲山植株生长缓慢,为充分利用土地,可间作蔬菜、鸡冠花、白芥籽、黑芝麻等。第三年是白芍生长旺盛时期,不要再问作其他作物,并适当增加施肥、浇水次数。一般三年中,丁春分前后可亩施饼肥40—50公斤,顺行间引:㈠施-下。越冬前顺沟施些圈把,开春后用犁将粪肥培在埂上。施肥后过2—3天浇水。苗期及时松土除草。不太干旱时不要浇水,多雨季节,低洼积水处注意排水如不需种子,可将花蕾摘掉,以利芍根生长。

(三)防治病虫害

1.病害

(1)灰霉病叶、茎、花各部分都能被害,一般从下部叶片的叶尖或边缘开始发生,病斑褐色近圆形,有不规则的层纹,天气潮湿时长出灰色霉状物,茎上病斑梭形,紫褐色,软腐后使植物折倒,花蕾和花被害同样变褐,软腐,并生灰色霉状物。防治:

①清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

②实行轮作,

③深翻土地,将表土病菌翻入下层

④选无病种芽,并用65%代森锌3000倍液浸种10—15分钟消毒处理

⑤加强田间管理,雨后积水处注意排水礼改善田间通风透光,

⑥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隔10天一次,连续3—4次。

(2)软腐病潮湿时病菌由伤口侵入而发生腐烂,初现水渍状褐色病斑,逐渐呈黑褐色,病部变软,用手一捏病处即流出浆水,反之,温、湿度不适宜,病部水分逐渐消失,造成千缩僵化。防治:

①栽种白芍时,切下的芽头必须放在通风处晾半天,使切口愈合,

②铲除病株以防蔓延。

(3)锈病多发生在叶面和叶背上,初生黄色至黄褐色的颗粒状物,后期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灰褐色病斑,较大病斑还具有轮纹。防治:

①白芍收获后,将残株、病叶搜集烧毁或积肥,减少越冬病源,

②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做埂栽种

③发病初期喷0.3—0.4波美度石流合剂或97%敌锈钠40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杖

2.虫害主要有蛴螬咬食地下根茎。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浇注根部周围的土壤防治。收获加工用种子育苗的4—5年、用芽头栽种的3—4午后,于白露不秋分刨收。选晴天用人三齿镐将芍根全部刨出,抖净泥土,去掉茎叶。将芽头切下做种秧,将芍根按粗细分成4—5等,分别洗净泥土,倒进开水锅内煮开,添水罩以淹没芍根为好。煮开时间根据芍根粗细而定,—·般掌握芍根无㈠心力好,火大分量减轻,火小脱心,切不成片。煮好后及时捞出,放入凉水中冲泡,用玻璃或竹刀轻轩将表皮剥去,随即晾晒。晾晒过程中,晒半天,用麻袋或席·尸盖半天,俗称发汗,就是将芍根内部的水分发出来。刁:经发汗的白芍外干内湿,不仅不扯干透,而且仙山,粗糙,色泽不鲜艳,影响质量。直至晒干入药。白芍栽培(完)

花卉养殖:散尾葵怎样栽培管理?


散尾葵素有南方风韵、喜、并且容易管理,主要作为室内美化植物,散尾葵的栽培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散尾葵为棕榈科散尾葵属常绿大灌木,别号黄椰子、凤尾竹等。散尾葵在热带地域可地植,而更多地域紧要盆栽爱护栽种,这里的栽种打点就是盆栽打点方法。

1.病虫害防治。除了因情况不适及养护不当形成的生感性病害外,另有红蜘蛛、介壳虫是常见的虫害,所以实时防治是养护好散尾葵的最佳门径之一。

2.栽种深度。因为散尾葵具丛生个性,所以不宜栽植太深,一般埋入泥土5厘米摆布便可。

3.基质。散尾葵喜生于疏松肥美、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泥土中,粘性泥土、碱性泥土或砂质含量过量的泥土不吻合栽种。一般可用腐叶土4份+沙子1份+腐熟的有机肥料2份混合便可。

4.用盆。以陶盆最好,既有泥瓦盆透气性好的个性,又有瓷盆都雅的个性。何况花盆以稍高者为宜,愈加显出散尾葵精美的曲线。另有就是花盆大小要吻合,不宜过小或过大,不然过小宜倒,且有“有始有终”之感;太大也不都雅且蓄水多时对根系生长有利。塑料盆、瓷盆也可。

5.浇水。喜水又怕涝,室内养护者,可在表土见干后浇透,冬天室温稍低者,可在表土干燥2~3天后再浇透水。室外养护者,5月中旬至9月中旬可维持盆土湿润,其它时间见干见湿。

6.施肥。散尾葵整年生长进去的叶片并不算多,但是紧要勤加施肥,叶片才会愈加夸姣、舒展。一般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次便可。生长温度条件下每半月灌溉液态肥料一次或每月穴施固态肥料一次。冬天温度不吻合时停歇施肥。

7.修剪。因为散尾葵不耐强修剪,所以修剪上一般只将枯黄、病变、撕裂的叶片剪除,枯黄的叶鞘去除罢了。叶尖因干燥等原因出现枯黄时,可只剪齐叶尖,不消去除整叶。

8.繁殖。散尾葵繁殖可抉择播种、分株发展,但种子不宜取得,故不采用播种法。分株在室内爱护性栽种上四季均可发展。一般以每年的4月最吻合,分株时将其脱出盆来,去掉局部盆土后用利刀在根部交接处切割开便可另植。留心,分株时株丛不宜太少,不然恢复慢。有条件者可在根系伤口处涂以草木灰或硫磺粉消毒,稍加遮荫,温度为20~26℃之间,见干见湿养护,一月后再根部施肥便可。

9.光照。散尾葵喜光照,但不喜暴烈的夏季光照直射,一般于5月中旬至9月上旬紧要遮荫30~50%。固然它比较耐荫,但不宜且自放于无光照处,以树下散射光照处最吻合。冬天和早春则紧要富余的光照,既利于越冬,又可储蓄积累更多的营养,关于萌发新叶无益。

10.温湿度。散尾葵喜和煦湿润,吻合生长温度为15~28℃之间,高温下紧要每每喷水降温及维持良好的透风。不耐寒,冬天紧要维持在10℃以上,5℃摆布则易受冻害,紧要实时入室爱护。喜湿润怕干燥,格外是温度较高时,较高的氛围湿度很重要。

看后感觉很容易吧!更多栽培技术尽在花木供求信息网!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花卉养殖:尾萼兰栽培方法》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鼠尾掌花卉养殖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