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花卉爱好者们最大的乐趣则是种植花木。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人们有哪些种植花卉的经验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油菜培育壮苗需抓“四要”,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

油菜栽培历史十分悠久,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国家。我国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为两年生作物。油菜想要高产,培育壮苗是关键。油菜培育壮苗需抓四要。

1、要防干旱

油菜播种后常遇秋旱。因此,苗床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状态。出苗前,坚持早晚浇水;出苗后如继续干旱。幼苗叶片萎蔫时,要及时浇稀粪水,每担水加1-2瓢腐熟的人粪尿。同时,雨水过多时,也应清沟排渍,并在苗床上撒草木灰以降低温度。

2、要早间苗定苗

为防治幼苗密度过大,造成生长拥挤,互相争阳光,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影响壮苗的培育,必须及早间苗、定苗。一般可在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或在3-4叶期进行一次性间、定苗也可以。间苗时要做到去弱留壮,去小留大,去劣留纯,去病留健。另外,在间苗的同时应拔除苗床杂草,以防草荒。

3、要适量追肥

出苗后到第一片真叶平展时,应进行追肥。一般每亩施低浓度的人畜粪尿1500公斤。移栽前一周,每亩追施腐熟人尿1000-1500公斤或3-4公斤尿素。中间要依苗情再追一次肥。幼苗如生长正常,可以不施;如叶片由绿变黄,生长缓慢,每亩可用尿素0.25公斤对水2担泼浇。

4、要防治病虫害

油菜苗期主要害虫有根蛆、蚜虫、菜青虫等,这些害虫不仅为害叶片,而且直接钻蛀根茎,其中蚜虫还可传播病毒等,所以油菜出苗后就应抓紧用药防治。可用50%马拉硫磷乳剂1500-2000倍喷雾,每亩每次喷药50-70公斤,连喷2-3次即可。另外,三叶期和移栽前6-7天最好各喷洒一次多菌灵和托布津,以预防霜霉病、菌核病等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XzH52.COM编辑分享

火炬松壮苗培育方法要点


火炬松(PinustaedaL)为高大乔木,干形圆满通直,适应性较强,是中国引自国外的松树中表现较好的一个树种。木材可作为建筑、纸浆、纤维用材,且火炬松是极好的观赏绿化树种。现将火炬松播种育苗和容器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一、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宜选择地势平坦、坡度不超过5、交通方便、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背风处,土壤为弱酸性的砂壤土、壤土新开育苗地应施入林地内肥沃的腐殖土或老圃地菌根土150~225t/hm2.容器育苗地面积可根据容器袋的多少而定,一般畦长10m,宽1.2m,除去步道、水沟等,可容纳袋120万~150万个/hm2.

二、选种及种子处理

种子应采用经国内省级以上林木良种审定单位确定的火炬松种子园生产的优良种子,或经种源试验证实并经国内省级以上林木良种审定单位审定的适于在栽植地生长的,直接引进于原产地优良种源区的优良种子。种子用温开水(45℃)浸泡24h,除去浮起的空粒,捞出后用0.5%高锰酸钾溶液表面消毒5min,用清水冲洗后拌干净湿润的河沙进行层积催芽,厚度不超过15cm,温度4~6℃,时间14~21d.

三、播种育苗

1常规播种育苗

(1)整地做床。育苗地冬季深翻30cm以上,以便冻晒,使其利于土壤风化、蓄水保墒、冻死害虫。翌年早春播种前,再犁耙2~3遍,将土块打碎耙细为消毒土壤和防治地下害虫,在播种前最后一次耙地时,用辛硫磷7.5~10.5kg/hm2,加细土750kg/hm2、硫酸亚铁粉225kg/hm2进行土壤消毒。结合耙地施足底肥,施腐熟饼肥1.5~3.0t/hm2、复合肥750kg/hm2、土杂肥37.5t/hm2,然后筑高床,床长10m,宽1m,高20~30cm,沟宽20cm,床头沟低于床沟20cm.床面平整,均匀撒入散力散,充分与表土混合,打紧床边,拍平床面。

(2)播种。播种时间在造林前1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量视种子的大小及发芽率的不同而定,种子发芽率80%时,播种45.0~52.5kg/hm2,可成苗75万~90万株/hm2.可采用点播育苗、条播育苗或撒播育苗,播种后覆细沙,以不见种子或见部分种子为宜,一般覆盖厚度为种子大小2~3倍即约1cm为宜,覆沙后喷水,并保持床面温润。

2容器装袋播种育苗

(1)选袋。育苗容器选用中下部有孔的塑料袋或无纺布,规格标准为壁厚0.04~0.05cm、高15cm、直径6cm.

(2)营养土配制。营养土的配制是容器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生产实践中,采用以下配制比例:火烧土30%、黄心土30%、林地表土30%、菌根土10%,另加3%过磷酸钙;或火烧土40%、黄心土30%、菌根土30%,另加3%过磷酸钙将配制的营养土混合拌匀,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喷洒于混合土上进行消毒。

(3)装袋播种。一般播种时间以3月下旬为好,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即可造林,也可于当年雨季造林。将配制好的营养土,从畦的一端开始装袋,每袋土不宜过满,一般上边留空隙1.5~2.0cm,装好后依次整齐地放回畦内,装满营养土的容器要行列排放整齐,数量一致,上面和地面持平或略高1~2cm,不可低于地面,装袋工作和芽苗培育同时进行。将消过毒的种子直接播入袋内,每袋播种2~3粒,覆盖细土,浇透水,发芽成苗后,把某些苗较多的容器中的多余苗木移到缺苗的容器上,移植后用喷雾器喷洒定根水。

四、肥水运筹

苗期适时施肥,幼苗期追肥,选用氮、磷、钾复合肥配制成1%水溶液喷肥。追肥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幼苗叶面。根据苗木各发育时期的要求调整氮、磷、钾的比例和肥料用量,速生期以氮肥为主,生长后期停止使用氮肥,适量增加磷、钾肥,促使苗木木质化。水分管理上,保湿与防旱排涝,播种后每天早晚用水壶分别喷洒1次水,真叶开始生长时不用每天喷水。苗床干燥时要及时进行漫灌,待苗床土壤湿透后,再排除余水,雨后要及时清沟排水。

五、病草鸟害防治

火炬松病害主要为苗期立枯病。及时喷洒1高锰酸钾溶液,或每10~20d相互交替喷0.5%波尔多液和1%硫酸亚铁溶液1次(喷后立即喷清水,以防药害)。中耕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从种子萌发到顶壳出土、种壳脱落,均易遭鸟害,树木吊挂药瓶防治病虫技术可以防治一些,因此,要在播种后1个月内派专人看管。

六、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前后进行调和分级,一年生高25cm以上、半年生苗木苗高15cm以上,顶芽完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苗木可作为出圃的合格苗。

核桃想获得高产需抓4要点


核桃要想获得丰产,在种植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就必须抓好以下4点,现将其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是短截

短截是指剪去一年生枝条的一部分,生长季节将新梢顶端幼嫩部分摘除称为摘心,也成生长季短截。在幼核桃树上,常用短截发育枝的方法增加枝量。短截的对象是从一级枝和二级枝侧枝上抽生的生长旺盛的发育枝,剪截长度为1/4-1/2,短截后一般可萌发3个左右较长的枝条。

二是疏枝

将枝条从基部疏除叫疏枝。疏枝对象一般为雄花枝、病虫枝、过密的交叉枝和重叠枝等。疏枝是,应紧贴枝条剪除,切不可留撅,以利于剪口愈合。

三是缓放

即不剪,又叫长放。其作用是缓和枝条生长势,增减中短枝数量,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幼旺树结果。除背上直旺枝不宜缓放外(可拉平后缓放),其余枝条缓放效果均较好。较粗壮且水平伸展的枝条长放,前后均易萌发长势近似的小枝条。

四是回缩

对多年生枝剪截叫回缩。回缩的作用因回缩的部位不同而异。一是复壮作用,二是抑制作用。生产中复壮作用的运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局部复壮,例如回缩结果枝组、多年生冗长下垂的缓放枝条等。二是全树复壮,主要是衰老树回缩更新。生产中运用抑制作用主要控制旺壮辅养枝,抑制树势不平衡中的强壮骨干枝等。回缩时要在剪锯口下留一“辫子枝”。

培育水稻壮苗的几项重要环节


培育水稻壮苗有这么几项重要技术环节:一是育苗前种子要进行处理;二是提早扣棚,提高地温;三是适时播种,稀播育壮苗;四是加强苗床温湿度管理,减轻病害发生和及时补肥。这几项技术环节,要环环相扣,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可能会造成整个育苗的失败。

一、育苗前种子处理

1.发芽试验。购回来的种子首先要做发芽试验,如果发芽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85%,不能做种子用,就要找销售商退货或者调换。

2.晒种。晒种的主要目的是打破种子的休眠,提高种皮的通透性与吸水能力,提高酶的活性,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与体内有机物质的转化,提高发芽势。

3.选种。培育壮苗,选种非常重要,现在大多数农民都用清水选种,用清水选种只能捡出瘪粒的种子,半成粒的种子捡不出去,如果用半成粒的种子育苗,长出的苗细、弱、瘦,到插秧时比用饱满的种子育成的苗少0.5~1片叶片,且苗床上往往不能有分蘖,抽穗期比子粒饱满的种子晚2~3天。我们建议用盐水选种,用盐水选种就是用50千克水加12千克粗盐,盐水的比重为1.13。盐水选种,选出的种子子粒饱满,成熟度高,育出的苗壮。盐水选种必须用清水清洗两遍,否则易产生盐害,影响出苗效果。

4.浸种消毒。浸种时种子与水的重量比为1∶1.2,浸种后的水应高出稻种10厘米以上,浸种期间要求积温达到100℃(以水温为准)。在常温下室内浸种5~6天,如果水温是15℃,需7天才能浸好种子。消毒是防止恶苗病最有效的方法,根据消毒药的种类可分为浸种消毒、拌种消毒和包衣消毒。

5.催芽。催芽是为了出芽快、出芽齐,也是培育壮苗的一项关键技术。催芽是将浸泡好的种子放在30~32℃的条件下,1~2天即破胸露白。当种子有85%左右破胸时,应将温度降到25℃左右,待芽长到2毫米左右时把种子放在阴凉处摊开降温凉芽,以备播种。催芽的标准是芽整齐且短。

二、育苗前苗床准备工作

1.苗床地的选择。选择无污染、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没有施用过旱田除草剂和污染少的房前屋后菜园地。

2.早扣棚,提高地温。现在大多农户采用的是标准化育秧大棚,我们提倡上一年秋天备好育苗土,打好桩子,凿好眼,这样来年春天(3月中下旬)就可以早早扣上棚膜,以促进土壤化冻,提高地温,保证种子播在暖床上,使种子早生根、早发苗。

3.苗床土的配制。通常我们用20%山皮土加70%没用过除草剂的旱田土再加上10%腐熟的农家肥,然后将它们充分混匀,过50目筛,按说明书使用营养调节剂,适当加点磷酸二铵可起到发小苗的作用,但不可超量(加25克/米2与过筛的土充分混匀,要求做到调酸、施肥、消毒一次性完成)。苗床土拌匀后用农膜盖好,以备后用,然后再选旱田土过筛,以备覆土用。

4.早做床。当土壤化冻10厘米左右时,将苗床地深翻5~10厘米做床,用耙子耧平,整细做匀,然后铺上隔离层(现在大多农民是隔离层育苗,隔离层可以是带孔的塑料软盘或编织袋子铺在苗床地上),将配制好的苗床土均匀撒在隔离层上,厚度达2厘米左右,床面要求平实没有杂质与土坷垃。

5.浇透底土层。播种前苗床底水浇得透,是出好苗的关键,因此,苗床浇水时一定要浇透干土层10厘米左右,否则严重影响出苗效果。

三、适时播种稀播育壮苗

1.播种时间。我县最佳的播种时间是4月5~20日。

2.播种量。合适的播种量是育苗成功的关键。如播得过厚,秧苗弱,分蘖少,秧苗个体所占的营养空间小;稀播,秧苗个体所占的营养空间大,受光条件好,吸收的养分多,苗床上带分蘖。我县适宜的播种量是:4月10日前播种的150~200克两/米2,4月15日后播种的250~600克/米2,隔离层育苗不超过300克两/米2。发芽率低的适当多播一些,发芽率高的适当少播。

3.覆土。播后覆土要均匀一致,盖0.5~1厘米厚的土,有露籽的地方要补齐,再覆土,再打封闭药。覆土超过1厘米厚时,会造成秧苗白脖过长,运输和插秧时容易受伤,导致秧苗缓苗速度慢,从而影响水稻生长。

4.覆膜。播籽后,覆完土,打完封闭药,再盖1层塑料膜。这层膜可起到增温保湿除草的作用。

四、苗床管理

控制苗床温湿度与病害发生,适当补肥,提高秧苗素质,是提高壮苗的关键技术。

1.温度管理。出苗2.5片叶前,棚内温度控制在30℃以下,秧苗长到2.5叶后,棚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一般是高温长叶,低温长根,因此在温度管理上应坚持促根生长的措施,严格控制温度,如:外界温度超过15℃时,早上干农活前应把苗床开小风口通风炼苗;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通风口应逐渐加大,以提高秧苗素质;到插秧前一周揭膜炼苗,以适应本田的环境。

2.水分管理。在育苗过程中水分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技术,若浇水过勤不仅影响苗床的温度,而且容易造成秧苗徒长,影响根系发育(根系发育不好,苗就不壮实),所以育苗期间尽可能减少浇水次数,浇水时要求一次性浇足、浇透。是否需要浇水要从实际出发:早晨太阳没出来前,到苗床地去观察稻苗,如果稻叶尖上有大水珠时(这个水珠不是露水珠,而是水稻自身生理作用吐出来的水)表明不缺水,不用浇;如果稻叶尖上有很小水珠时,而且中午秧苗萎蔫,地面有干燥的裂痕,就要在早晨或傍晚浇1次透水。

3.病害管理。苗期出现的病害是恶苗病与立枯病,恶苗病主要靠种子消毒进行防治,立枯病主要与土壤的pH值与播种量有关,pH值大于7或播种过量(超过300克/米2以上),易得立枯病,发现立枯病苗要及时用药剂防治,最佳防治时期是立针期至1.5片叶期。

4.施肥管理。当稻苗长到2.5片叶后,也是离乳期,种子本身的营养已满足不了它生长发育的需要,需要从外界补充养分,这时要结合浇水施磷酸二氢钾(或硫酸氢铵25克/米2),插秧前3~4天施送嫁肥,可以施硫酸氢铵25克/米2,结合施送嫁肥在苗床上喷施苗床净,以防潜叶蝇、稻水象甲。要让秧苗带肥带药下地,以利于本田返青快,分蘖速度快,也利于水稻早生快发。

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但凡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花,种花养花则是很多人与花相伴的一种方式。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很难将花卉种植好,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油菜培育壮苗需抓“四要””,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