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种植花木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不学习不摸索则很难侍弄好花卉,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冬春西葫芦定植后的管理》,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冬春西葫芦定植后,对其养护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现将其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温度管理

定植后保持高温高湿,促进缓苗,白天28~30摄氏度,夜间18~20摄氏度,不超过30摄氏度不放风。缓苗后要促根控秧,防止植株徒长,白天22~25摄氏度,超过25摄氏度时放风,20摄氏度左右关闭风口,夜间10~15摄氏度,早晨揭苫时可降到8~10摄氏度,这样有利于雌花的提早形成和开放,并可有效地控制徒长。

根瓜开始膨大时,适当提高温度,白天23~28摄氏度,夜间保持12~17摄氏度,最低温度达11摄氏度以上。春季温度高时,要加大放风量,白天棚内温度不要超过30摄氏度,夜间外界温度高于12摄氏度时应昼夜放风。

2、肥水管理

根瓜开始膨大时(10厘米)应及时浇水,结合浇水可顺水冲施化肥,每亩施入15~20公斤磷酸二氢钾。在根瓜普遍采收,第二条瓜膨大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以后每半月左右进行一次追肥,或隔一水追一次肥。

3、光照

早晨揭开草苫后用拖布擦净薄膜的灰尘、碎草。阴天仍要揭开草苫,接受散射光。最好在中柱处张挂反光幕。

4、人工授粉和激素处理

西葫芦一般不能单性结实,在冬季和早春,大棚内基本没有传粉昆虫,必须进行人工授粉。一般在上午8~11时进行。

另外,在冬季雄花较少,温度低时花粉少,利用激素处理是防止落花落果的一项技术。常用的是2,4D,处理时间是在早晨8~10时,冬季浓度100~200毫克/千克,春季25~30毫克/千克,涂抹在刚开的雌花花柱基部和花冠基部之间,也可涂抹在幼瓜上,但不要涂到植株的茎叶上。

为了防止重复处理,在2,4D中加入红色颜料。如果在配好的溶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可有效地防止灰霉病的发生。

5、植株调整

大棚温室西葫芦生育期长,叶片大,叶数多,虽然大多采用的是矮生型品种,但节数多,也影响通风透光,并容易发生病害,因此应该及时进行吊蔓。方法同黄瓜基本一致。结合缠蔓,摘除下部老叶和病叶。一般保持2叶左右一条瓜,在拉秧前30天左右进行摘心。

xzH52.CoM品读分享

西葫芦春季早熟栽培五要点


西葫芦质地脆嫩、口感鲜美、营养价值丰富,近几年来,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经济效益也得以提高,因此,对西葫芦的栽培技术应加以重视。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西葫芦春季早熟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西葫芦春季早熟栽培品种应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害强、易丰产、易坐果等较好的品种。例如早青一代、京葫3号等优质产品。

二、培育壮苗

在我县一般在2月中、下旬用日光温室进行育苗。定植前以3-4片叶,苗龄28天左右为宜,不可过长,否则西葫芦因苗过大,定植时易伤根。定植前10-15天开始逐渐降温,进行低温炼苗。

三、适时定植

定植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下旬。定植前10-15天进行耕翻施肥、整地做畦,畦向多采用东西向。因西葫芦产量高,生长快,需施肥较多,每公顷应达50000-60000公斤,施肥后应深耕35厘米,耕细平整,耕为宽为1.3厘米左右的畦,畦做好以后,先覆盖地膜以加快地温回升。

当近地表10厘米深土壤温度稳定在13℃以上,夜间气温不低于10℃时即可着手定植。定植宜选择在4月初的暖晴天上午进行,以确保定植后有较高的气温和地温,促进缓苗。

定植方法采取先打孔,后座水栽苗,浇水要充足,随定植随支拱架覆膜。同地膜一起构成双覆盖栽培。小拱棚膜一般采用普通地膜,定植后,将小拱棚膜四周压实。

四、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5-7天内以升温保湿,促进缓苗为主,一般情况下,封闭棚不防风,保持棚内白天温度为25-30℃,夜晚保持在12-15℃。待缓苗后,则及时保持通风,温度也应控制,白天保持18-25℃,晚上10-15℃,此时一般不浇水,可进行一次叶面喷肥。

五、采收期管理

进入4月份以后,随外界气温的升高,可逐步加大放风量,以降低棚内温度及湿度。西葫芦初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实的饱满度。对当天开放的花要进行人工授粉或蘸花,防止落花,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实的饱满度,这是获取西葫芦早熟丰产的关键。

当根瓜坐稳,立即停止墩苗,对每穴进行施肥,开始浇催瓜水,以增前期产量。到4月中旬前后即可进行第一次采摘,在摘瓜前3天浇一水,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随盛瓜期的到来逐渐增加浇水和追肥数量及次数,一般隔一水追一次肥。期间应及时清除主茎上的侧芽,并且西葫芦每个叶腋间留1个生长正常的小瓜,多余的也应及早摘除,做好疏花疏果。5月份以后,夜间外界最低气温稳定在13℃以上,可逐步加大夜间防风量,直到撤掉棚膜。

冬春茬大棚薄皮甜瓜栽培管理要点


近几年,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薄皮甜瓜的面积不断扩大。那么,如何实现冬春茬大棚薄皮甜瓜提前成熟早上市呢?

一、选择品种

冬春茬栽培须选用早熟、耐寒、抗病、糖度高、风味好的品种,如青州银瓜、红城脆、冰糖脆、喇嘛黄等。

二、培育壮苗

薄皮甜瓜的壮苗标准是:叶色翠绿、茎粗壮、节间短、须根发达、无病虫害、苗龄约35天、4-5片真叶。

1.营养土配制。用60%的肥沃园田土与40%的腐熟圈肥混合,然后在每立方米混配土中加入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将营养土浇透水,扣小拱棚提温。

2.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入55℃-60℃的温水中,不断搅拌,使水温降至30℃,浸种4小时。然后,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分钟,捞出后用水冲洗干净,用纱布包好,在28℃-3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1次,待种子大部分露白时即可播种。

3.播种。选择晴天上午播种,每个营养钵中播1-2粒发芽的种子,然后均匀覆盖1厘米厚的湿润营养土,再覆盖地膜增温。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播种育苗。

4.苗期管理。(1)温度管理。从播种到出苗,白天保持25℃-30℃、夜间16℃-18℃。播种3天后,应去掉地膜,白天保持25℃、夜间13℃-15℃,降温以防徒长。定植前10天通风炼苗,白天可保持在22℃-25℃、夜间10℃-12℃。

(2)水分管理。在播种时浇足水的情况下,第一片真叶出现前,一般不宜浇水。苗期可视墒情浇水1-2次,临定植前3-5天可浇1次水。

(3)矮化处理与摘心。在幼苗具有2叶1心时用60ppm的乙烯利喷雾,可起到矮化和促进雌花形成的作用。薄皮甜瓜以子蔓和孙蔓结瓜为主,要在3片真叶时对主蔓及早摘心。

另外,幼苗出土后,在苗床上撒1遍0.5-1厘米厚的潮湿营养土,可填补裂缝和保墒。为防止发生苗期病害,可每隔7天喷施1次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三、定植

要求土壤耕层深厚、肥沃、疏松。大棚内多采用高垄定植。每亩需施用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碳酸氢铵40公斤、饼肥150公斤。将基肥的2/3在深翻时撒入土壤中。整平地面后,按小行距0.5米、大行距1米,在棚内划好线,把剩余的基肥撒在线上,撒幅40厘米,然后与土混匀,做成底宽40厘米、顶宽20厘米、高15厘米的高垄。

甜瓜幼苗具有4-5片叶时定植。华北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定植。选择晴天,在垄上挖穴,按穴距0.4米栽苗,浇足水。然后封穴,整平垄面,覆盖地膜。

四、定植后的管理

1.温、湿度控制。缓苗阶段要求较高的温度,保持白天28℃-32℃、夜间14℃-16℃,故此期要封严塑料薄膜。定植后若遇寒流天气,需加强保温,可在棚内覆盖小拱棚,必要时夜间要覆盖草苫,防止冻苗。缓苗后,适当通风降温,以白天25℃-30℃、夜间15℃-18℃为宜。坐瓜后可适当提高温度,白天保持28℃-32℃、夜间18℃-20℃。甜瓜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如果长期高于70%,则易发生病害。因此栽培上要采取地膜覆盖,膜下浇暗水。

2.追肥浇水。伸蔓期要及时浇水和追肥,结合浇水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雌花出现后应控制浇水。当大部分植株已有2个瓜坐住时,可开始浇大水,结合浇水每亩施用磷酸二铵20公斤。盛瓜期可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公斤,随即浇水。结瓜期还可结合喷药进行叶面追肥2-3次,花期可喷洒0.1%的硼砂,以利坐瓜。

西葫芦“短粗瓜”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西葫芦短粗瓜的形成与早春季节西葫芦花芽分化不良有关。由于该期棚室气温、地温低,光照弱,通风透光性差,叶片光合效率低,营养积累少。再加上西葫芦根功能下降,对于肥水的吸收、运输、利用受阻,从而导致西葫芦花芽分化不良。

另外,在西葫芦果实发育过程中,点花药浓度过大,点花药时间过早,易导致瓜条发育不正常;留瓜多,不疏瓜,造成瓜条营养不足,其生长、发育会受抑制,短粗瓜易发生;水大、肥大伤根,吸水、吸肥能力下降,西葫芦地上部分肥水供给不充分,也易使得瓜条畸形.

在生产中,菜农应根据以上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1.定植前,基肥搭配以农家肥(鸡粪、鸭粪)20方左右与三元复合肥150斤左右混施,长效加速效,满足西葫芦整个生育期生长、发育的养分需求。定植时,通过穴施大源落地生根抗死棵或激抗菌968壮苗棵不死(80120公斤/亩),协调植株长势,培育壮苗壮棵,为西葫芦花芽分化打下营养基础。

2.早春阶段,特别要注意点花药的浓度不宜过大,可先用萘乙酸5克+赤霉素0.5克+瓜类膨大素5克+硼砂20克+葡萄糖50克+水500毫升配制成原液,然后取配制成的原液5毫升+磷酸二氢钾10克+尿素10克+扑海因5克+水500毫升,充分混溶后用毛笔进行蘸瓜。

3.西葫芦坐瓜后,一方面注意棚室保温、增光。白天温度保持在2022℃,夜间温度1214℃。及时擦拭棚膜,通过摘叶、吊蔓,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性;另一方面追施68公斤/亩促果攻果型(201030)芳润冲施肥并配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500倍液混多聚硼1500倍液。

洋葱定植后的追肥方法要点


洋葱定植以后,首先是根系的增长,此后转向地上部的生长,当地上部充分生长后才进入鳞茎肥大生长时期。根据洋葱的生长发育特性,做好分期追肥是洋葱丰产的关键之一。

1、缓苗肥

定植后15~20天追缓苗肥,为根系的继续生长补充养分的同时为不久即将开始的地上部的生长进行准备。尿素5~6千克/亩,撒施后浇水,以利于吸收利用。

2、发棵肥

定植后30天,此时营养生长加强应追施发棵肥,以保证地上部功能叶生长的需要。因为叶部营养体的大小对以后鳞茎的大小关系十分密切;前期促进叶部生长是为后期鳞茎的肥大生长奠定基础。多以氮肥为主,亩施尿素5~6千克,硫酸钾5千克。

3、催头肥

植株生有8~10枚管状叶后鳞茎开始膨大,应追一次催头肥,催头肥应以鳞茎膨大生长中期为重点,在鳞茎刚开始肥大生长时不能过多追施氮肥,鳞茎膨大生长后期如氮肥追施过量会发生贪青而影响采收。亩施尿素5~7千克,硫酸钾8千克。在鳞茎膨大生长期,缺钾不仅会使产量降低,而且对产品的耐贮性也有一定影响。

“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不学习不求教,种养花卉会遇上一定难题,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为此,花卉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冬春西葫芦定植后的管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