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遇到种植难题如何解决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油菜中后期田间养护管理四要点”,但愿对您的种植花卉带来帮助。

对于油菜中后期田间的养护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四个要点,现将其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防止早薹早花

1.及是摘薹:对已经抽薹的油菜,应及时摘薹;对因播种过早造成疯长而提早抽薹的油菜,在薹高30厘米以下时摘薹。

2.及时追肥:摘薹后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灌水、加强植株的营养生长,减弱其生殖生长。如果是瘦弱的植株,摘薹后更要及时追肥。

二、防止倒伏

做好中耕松土培土,开春后应速灌速排;青果期应在田埂四周打桩用竹竿作围栏支撑,对于中间倒伏得早的部分,应扶直绑缚,减少损失。

三、肥水管理

1.施肥:施肥的方针是前促、中控、后补,早施、酌施薹肥,适时施硼肥。蕾薹期视苗情,一般亩施尿素10~15千克,增进角果饱满。

2.灌溉:在抽薹期、初花、盛花、角果期应及时灌溉。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

防治菌核病:应在油菜开花期,叶病株达10%以上、茎病株率在1%以下时开始喷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显性粉剂喷雾防治,与摘除老黄叶结合进行。防治白病:用600~800倍百菌清或1000倍多菌灵溶液在发病初期喷施。

2.早害:虫害的防治应做到防早、防小,以蚜虫防治为主,可用乐果1000~1200倍液或抗蚜虫10~20克,兑水50~60千克喷雾防治。

xZh52.cOM阅读欣赏

马铃薯中后期管理方法要点


在马铃薯生长进入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也是需水需肥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对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十分重要。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田间管理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追肥和松土。

马铃薯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特别是需钾较多,需氮磷钾比例为4:8:12,施肥结合松土、培土、起垄进行,亩施15:15:15的复合肥20公斤,50%的硫酸钾10公斤。现蕾开花期视苗生长情况进行第二次追肥,生长后期亩用0.3%的磷酸二氢钾加块根块茎膨大素溶液60一75公斤根外管施。

2、合理灌水、抗旱浇水。

在马铃薯开花期、块茎膨大期灌水3一4次,灌水要求水不上墒,快灌快撤。一般在马铃薯整个生长期内,要求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60一80%左右,块茎膨大期是需水关键期,不能缺水,遇天旱少雨土壤干旱,应及时浇水;在雨水较多时注意排水,田间不能积水。

3、叶面喷肥,药剂调控。

适时观查田间长势,花前有无徒长现象,若有徒长可喷施多效唑进行调控。在块茎膨大期喷施块根块茎膨大素加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有利于薯块膨大,提高产量。

4、做好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是:早、晚疫病,环腐病、黑茎病、病毒病,蚜虫、粉虱等,要及时进行防治。但病要以预防为主,在没发病前做好预防工作。

马铃薯疫病:用代森锌、代森锰锌、杀毒矾稀酰吗啉等交替进行防治,一般防治2-3次。

可用农用莲霉素、春蕾霉素等防治青枯病。用氨基嘎糖素等防治病毒病。用抗蚜威、吡虫啉、氢戊菊酯等防治蚜虫、粉虱。用辛硫磷、苦参碱等防治地下害虫。

5、适时收获。

马铃薯生长期约120天左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成熟期,一般当地上部茎叶基本枯黄,块茎容易分离时,选晴天收获。尽量减少创伤,采挖时可适当曝晒,晾干表皮水分,及时销售,提高商品性。

油葵中后期管理方法要点


油葵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其可榨出低胆固醇的高级食用葵花油,含有66%左右的亚油酸,被誉为21世纪健康营养油。因此,油葵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现将油葵的中后期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油葵中后期管理:主要以促进开花、结实为主,要科学灌水,防治病害,促进盘大粒多、粒饱。具体做到以下几方面。

1、追肥时间

当株高至55厘米左右时,结合最后一次中耕,开沟培土,亩追尿素10公斤。

2、灌溉方法

要根据气候条件、土壤墒情适量灌溉,当中午叶片发生暂时性萎蔫、早晚又恢复正常时灌第一次水(一般在现蕾末期或开花始期),需要灌透、灌匀。隔10~15天灌第二水。在籽粒形成到成熟期,需灌水2~3次,一般在终花后15天灌最后一次水。

3、主要病害防治

(1)油葵霜霉病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亩喷施30公斤药液,防治1~2次,间隔期7~10天。

(2)油葵菌核病防治。油葵对病虫有较强抗性,但对菌核病敏感。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或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往根部每亩喷施30公斤药液。或在发病期用50%菌核净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800~1000倍液,连喷2次,间隔期7天。

4、适时收获

(1)当全田油葵花盘背面变黄、茎秆变黄弯曲,中上部叶片退绿变黄,果皮呈现本品种固有颜色和斑纹,籽粒变硬时为人工收获期;

(2)当植株茎秆变黄,叶片枯萎下垂或脱落,花盘黄褐色,舌状花凋萎脱落,果皮坚硬时为机械收获期。收获后立即在晒场摊开、晒干、扬净,防止霉变。

甘蓝田间养护管理三要点


甘蓝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是我们重要蔬菜之一。甘蓝的田间养护管理需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1、适时浇水

掌握前少后多的原则,莲座期前可结合追肥浇水,进入结球中期,对水分的要求逐渐增加,在一般情况下,夏秋栽培每46天浇1次水,遇晴天干旱可沟灌跑马水。

2、合理追肥

当植株缓苗后,进行第l次追肥,每亩施尿素810公斤;莲座期施尿素78公斤、硫酸钾35公斤;包心初期施尿素l012公斤、硫酸钾46公斤;包心中期施尿素78公斤、硫酸钾35公斤。

根外追肥:结球初期叶面喷施2磷酸二氢钾溶液及中、微量元素;缺硼或缺钙的可在生长中期喷施0.10.2硼砂溶液、0.30.5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23次。

3、病虫害的防治

(1)软腐病:用敌克松原粉加水1000倍液灌根或用农用链霉素200毫克/公斤浓度的药液根部浇灌。

(2)蚜虫:利用黄板诱蚜或用银灰膜避蚜。药剂防治可用50%灭蚜松乳油l000倍液喷雾,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一般67天喷1次,连喷23次。

(3)菜青虫:苏云金杆菌500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还可用青虫颗粒体病毒制剂防治。

西兰花优质高产田间管理四要点


西兰花想要优质高产,在对西兰花的田间养护管理过程中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现将其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缓苗期的管理

此期管理主要是降温和保湿,以促进早缓苗。除用遮阳网搭棚遮阳降温外,早晚还须各淋水一次。为防止地下害虫咬断幼苗,定植时将米乐尔均匀撒在土表上。定植后7天左右薄施一次人粪尿或2%--3%尿素水溶液,以促进植株生长。为预防和减少病害发生,定植后10天左右喷施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一次。

2、莲座期的管理

此期为西兰花营养生长旺盛期,必须提供充足的肥水,使茎、叶较快生长,为夺取高产打下良好的营养基础。此期需追肥2次,第一次追肥在植株开始迅速生长时,用小锄头在株间开穴施入尿素,每亩约施15公斤;第二次追肥在植株封垄前进行,当植株心叶开始呈拧心状时,结合除草在行间开浅沟将肥料施入后培土,亩施复合肥20--25公斤,或花生麸25公斤。有条件的地方,此期最好每隔7--10天淋施人粪尿一次。

莲座期前期淋水要充足,以满足植株快速生长发育需要;当植株团棵后,适当控制浇水,以促进地下根系发育。对此期发生的侧枝要及时摘掉,以促进主花球形成。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注意小菜蛾、菜粉蝶、黑腐病和软腐病的危害,小菜蛾可在卵孵化高峰期至2龄幼虫期用5%锐劲特3000倍液或1%杀虫素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菜粉蝶可用bt乳剂1000倍液,或速灭杀丁1500--4000倍液等喷雾防治;黑腐病和软腐病发病初期可用200毫克/升农用链霉素,或200毫克/升氯霉素,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800倍液等交替喷洒防治。

三、结球期管理

为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有利花球形成,此期要适当控制氮肥,配施磷、钾肥和硼、钼等微肥。在花球形成始期重施肥一次,亩施氯化钾15公斤、复合肥15公斤。

为减少花球表面黄化和花茎空洞,延迟植株衰老,在花球形成期用0.5%硼砂和0.5%钼酸铵溶液喷洒叶面,约隔1周喷一次,连续喷2--3次。整个花球形成期,田间土壤应注意保持湿润,并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和防治病虫害。兼收侧花球栽培的每株留健壮侧花枝3--4个,其余的侧花枝宜摘掉。

四、盛收期的管理

此期既要注意及时摘除病叶、老叶,以利通风透光,促进养分向花球的积累,又要注意控制水分,防止湿度过大,引发病害和花球霉烂。遇酸雨或大雾天气时,应及时洒水,冲走雾水及酸雨,以减少花球腐烂。西兰花的适宜采收期较短,若采收过迟,花球松散、花蕾变黄、品质下降,但采收过早则花球小、产量低。一般以手感花蕾粒子开始有些松动或花球边缘的花蕾粒子略有松散,花球表面紧密并平整、无凹凸时为采收适期。

此外,西兰花采收宜选择晴天的清晨或傍晚进行,采收时将花球连同10厘米左右长的肥嫩花茎一起割下,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尽快包装上市,未能及时上市的须迅速低温贮藏。兼收侧花球栽培的还应在主花球采收后追肥一次,每亩约施复合肥15公斤,待侧花球长到直径5厘米左右时再采收。

紫藤的养护管理四要点


紫藤又名藤萝、朱藤,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一般应用于园林棚架,春季紫花烂漫,别有情趣,适栽于湖畔、池边、假山、石坊等处,具独特风格,盆景也常用。

如果紫藤养护管理不当,常会出现不开花的现象。现将紫藤的养护管理四要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浇水

紫藤消耗水分大,但是仍然要宁干勿湿。盆土只湿不干,不利于其开花。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特别是8月份花芽分化期,应适当扣水。9月份可进行正常浇水。晚秋落叶后要少浇水。在春夏生长期,要充分浇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秋后要控制浇水,防止萌发秋梢,有利于次年多开花。

(2)施肥

薄肥勤施是使紫藤花繁叶茂的一个重要措施。在生长期,可结合浇水,每半月施一次稀薄饼肥,直至78月份停止施肥。9月份继续施肥,但次数、浓度均应适当减少。开花前,可适当增施磷钾肥。紫藤在生长期每半个月施一次稀薄饼肥水,开花前施用磷肥,可使花繁叶茂,增加观赏效果。

(3)修剪

紫藤春季长出嫩芽时,要适当摘去密芽。当新枝长到20多厘米长时,可剪去过长部分。在平时,要注意随时剪去徒长枝、病枝和弱枝。在休眠期,也要进行修剪。9月份紫藤老叶易老化下垂,影响美观。可摘去老叶,促其萌发新叶。萌发的新叶嫩绿娇翠,能推迟落叶期,延长观赏期。

(4)病虫害

紫藤有枯叶蛾、蚜虫、刺蛾等食叶性害虫。枯叶蛾可用敌百虫或辛硫磷300倍液喷杀。蚜虫及刺蛾可用80%甲基托普津1200倍液喷杀(以5~6月间进行防治为好)。

黄瓜初期的田间基本管理要点


黄瓜初期的田间基本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现将其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土地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条件好,两季以上未种过葫芦科作物的田块。

二、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高产、优质的品种。如津杂2号、津杂4号、津春2号、津春4号、津优10号等品种。

三、播期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物学特性确定适宜播期。我市黄瓜基本是露地栽培,近年建设大棚进行保护地栽培,提早上市的逐渐增多。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大棚栽培主要以春黄瓜为主,其次有夏黄瓜、秋黄瓜。播种期以早春黄瓜和晚秋黄瓜较为严格,早春黄瓜,必须在断霜后移栽,以防幼苗受霜冻;晚秋黄瓜必须在早霜前90-120天播种,否则后期会受到霜冻影响。

(一)春黄瓜一般于12月底次年2月底播种,36月采收。

(二)夏黄瓜一般于4-5月播种,6月初开始采收。

(三)秋黄瓜一般于7-8月播种,10月采收。四、整地理墒施足基肥,每亩3000千克腐熟农家肥,50千克普钙,在翻犁前施下,犁耙碎垡后,以l.1米开沟理墒,深沟高墒双行种植,要求沟直、墒平、垡细。并按退步行30厘米打塘,每亩4000塘。

四、播种育苗

(一)直播:播前可进行浸种催芽,用50℃温水浸种,以促进种子吸水活化,兼起杀菌作用,待水温降至30℃时,保持恒温,继续浸5-6小时。浸种后,把种子轻搓洗净,用清洁湿纱布包好,保持在30℃条件下催芽,可放于瓦罐内或瓷盘内,保持一定湿度,放在灶上两昼夜出芽后即可播种。每亩用种量250克,每塘播种2-3粒。播后浇水,后用地膜覆盖。

(二)育苗:用每盘50孔或72孔的育苗盘育苗,基质选用透气性、渗水性好,富含有机质的洁净沙壤土或腐质土,拌少量属熟细粪,装于盘内,不宜装满,稍浅,把催芽后的种子放于穴内,每穴一粒,然后再盖上基质后浇透水,用少许多菌灵和杀虫剂最后喷淋一遍起杀菌杀虫作用。每亩大田栽苗4000株左右,需种子80-100克,每塘定植一株。

五、田间管理

(一)发芽期:从种于萌动到子叶展平。保持一定水分即可,一般需10-12天。

(二)幼苗期:从子叶展平到真叶四叶一心。直播的,在这个时期要破膜,以防烧苗,一般分两次破膜,在阴天或晴天傍晚用刀片在植株上方划一十字小口,待苗适应几天后再把口开大,拉出瓜苗,用细土封住孔口,以保温保湿、防风破膜。育苗移栽的,真叶两叶一心时,可根据栽培季节或天气情况,在早上或傍晚,盖膜前(早春、苗小)或盖膜后定植于塘内,盖膜后定植的,一次用上封孔后浇水。幼苗期除保证一定湿度外,用稀薄腐熟粪水浇一次提苗。

(三)抽蔓期:从四叶一心至第一条瓜座住。此期要及早搭架,用两米高的竹杆或木棍,搭人字架,每墒搭两排,上方用草捆紧,墒子两头或当风地方再补一根呈三脚架,使其稳固再搭3-4台横杆,横杆也可用线代替,要及时理蔓上架,以主蔓结瓜为主,侧蔓及早打掉。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灌水只能灌浅沟水,切忌上墒。

(四)结瓜期:从第一条瓜座住到植株枯黄死亡。此期是需肥水量最大时期,初期每亩塘施多元复合肥50千克或腐熟饼肥80千克,并保持土壤湿度,保证产品质量,减少畸形瓜的出现。此期病虫害重,特别是春黄瓜,正值采收期,使用农药一定要把握准确,对症下药,当天采瓜后当天用药,保证安全间隔期。

(五)采收:要及时采收,采收标准:顶花、带刺、笔直,并且达到商品成熟,采收不及时,影响后期产量。

六、病虫害防措

(一)斑潜蝇可用黄板诱杀,或在黄瓜周围定植一定量的蚕豆、牛皮菜等敏感作物,集中用药杀灭。或用1.8%阿巴丁乳油0.5液或斑潜净0.5液喷雾防治;

(二)蚜虫可用一遍净0.5液喷雾防治;

(三)霜霉病可用53%雷多米尔每亩用1液或64%杀毒矾每亩1.52液喷雾防治;

(四)细菌性角斑病可用可杀得1.52液喷雾防治;

(五)疫病可用雷多米尔或甲霜灵猛锌1液喷雾防治。

(六)枯萎病可用10%双效灵5液或50%甲基托布津2.5液灌根,或多菌灵每亩4kg拌细上植于塘内。

葡萄安全越冬养护管理四要点


做好葡萄安全越冬管理工作,是葡萄高产栽培的必要技术,现将葡萄安全越冬养护管理四要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葡萄越冬前进行冬剪,以减少冬季枝蔓的水分蒸发。要浇1次透水,以维持根系冬季微弱活动对水的需要。在越冬期间,每半月必须检查1次,如发现土壤干燥,要及时浇水,浇水时应避免冰雪天气,以免水温过低伤根。

2、清园。修剪后要把修剪下来的叶蔓进行彻底清理,蔓上的叶一定要清理干净。否则叶和蔓埋在一起,由于叶的腐烂可造成蔓的腐烂,影响下年葡萄产量。

3、追肥。为了保证来年植株生长健壮,可以结合冬剪时追施一些腐熟的有机肥料。注意所用肥料数量不宜过多,所用基肥不要直接接触葡萄根须。

4、防寒保温管理。保持土壤温度,促其根系快速生长。

(1)捆绑覆盖防寒法。将修剪后的葡萄枝蔓捆绑成捆,上面再缠上1-2层草帘或麻袋片,然后覆盖15-20厘米厚的锯末,拍实后覆盖1层塑料薄膜,膜四周用土压实。

(2)沙、膜、叶、秸四层防寒法。即先在枝蔓上盖沙20厘米厚,在沙上覆盖1层地膜,在地膜上铺1层10厘米左右的玉米叶,叶上顺压60厘米厚的玉米秸,起到沙养蔓、膜保湿、叶加密、秸秆保暖的效果。其中前三层覆盖应在近期进行。后一层在上冻后进行。

(3)空心防寒法。在沟内用砖和土坯搭成槽型,把冬剪后的枝蔓捆好放在中间,上面用木杆搭棚,放上秫秸和草袋子,覆盖20-30厘米;然后再覆盖树叶或柴草50厘米,顺地面留几个通风气孔,可随时测温通气;在0℃时封闭,待次年清明时打开。

(4)塑料薄膜防寒法。随着防寒技术的不断改进,近几年又出现了用塑料薄膜覆盖的防寒方法,对于独龙蔓树形,也需要将葡萄枝蔓盘起来,翘起的枝杈都要放平,以免扎破塑料薄膜。盘好放平后,用土稍压,然后用1.4米宽0.07毫米的黑塑料薄膜覆盖,膜的四周用土压实就可以了。

白术播种及养护管理四要点


白术为常用大宗中药材品种之一。白术分三种:一是传统种植的白术,个头小,单产较低,俗称小白术;二是近几年新发展的改良白术,个头大,单产高,俗称改良白术;三是介于小白术和改良白术之间的品种,种植户统称为二性子白术,其产量介于小白术和改良白术之间。要想白术获得高产,就要在品种、播种和管理上下功夫。

1.挑选优质纯正的种子

在播种前将种子晾晒后,每亩地用4-5公斤。每5公斤白术种子可以用10毫升亮盾+10克锐胜对150克水进行包衣,然后在阴凉处阴干备用。

2.整地播种

白术是一年生药材,一般在惊蛰前后整地,注意整地时要施足底肥,每亩底施2000-25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或4-6袋有机肥、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1公斤富态威基施硼肥、150克禾丰颗粒锌进行旋地,耙平。以行距12-18厘米的小大垄种植较为适宜,这样不仅利于作物的管理,还起到通风透光的作用。种植后要及时用100毫升金都尔对30公斤水进行均匀喷雾,以防治苗期杂草的发生。

3.田间管理

在白术没有出齐苗以前,要始终保持地皮湿润,要进行浅划锄,以利于秧苗达到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白术长至4叶1心时,用10毫升申嗪霉素+3克碧护或30克靠山多霸+15毫升海绿素或3克碧护+25克氢氧化铜对15公斤水进行喷雾,间隔5-7天,连续喷2-3次为宜。

也可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在7月下旬至8月初,可结合浇地,每亩随水冲施1.5-2公斤喷克+500毫升海绿素+200毫升果蔬钙肥或12克碧护+靠山多霸土壤改良剂2-3瓶+雅苒钙20公斤,对于重茬的地块视具体情况增加用药量。

4.病虫害防治

包衣后白术的病害一般以幼苗期茎基腐、立枯病、根腐病、铁叶病等病害为主。可用3克碧护+25克氢氧化铜或15毫升海绿素+40克磷钾动力+10克秀苗(甲霜灵+恶霉灵)对15公斤水进行灌根。

根腐病可用15毫升海绿素+10克乙蒜素+1克碧护或30克靠山多霸+15毫升络氨铜+3克碧护对15公斤水,进行灌根,连续2-3次,间隔5-7天,也可交替使用。铁叶病可用25克科博(代森锰锌+波尔多液)+15毫升海绿素或20克百菌清+3克碧护对15公斤水进行喷雾。

春剑兰的养护管理四要点


春剑兰,原为春蕙兰中的一个变种,因其叶形与花型不同,把它从原种中分离出来,成为兰界公认的一个独立种。与其他兰种比较,它的显著特点是易栽培,着花多,花色艳,瓣型丰富,香气浓郁。

1、光照

春剑兰喜半阴与凉爽环境,忌高温和强光直射。要求夏秋9点之前见太阳,其后要遮光65%~75%;冬春南方适当增加光照,北方可接受全光照。相对空气湿度,生长期宜保持60%~70%之间,冬季应不低于50%。

2、温度

生长适宜温度为18℃~28℃,夏季不宜超过35℃,冬季不应低于--2℃;生殖生长期适温8℃~18℃。夏末秋初须采取盆下设水槽、向地面洒水、向兰株喷雾,开启电扇、空调等措施,尽可能将温度控制在30℃以下。冬季北方必须将兰株移于室内养护,偶有大风降温、室外冰冻,还需晚间用灯光或开空调、电暖气,为兰室增温,确保兰株安全越冬。

3、水分

春剑兰较耐干旱,适宜的泥土湿度为40%~50%,故盆土不能过湿。但在生长期和开花期要适当多浇水,休眠期须少浇水。冬季要控制水分,保持泥土微潮,每2天~3天向叶面喷1次水即可。浇水的时间,夏秋宜在清晨或傍晚,冬春在日出前后或中午。

4、肥料

春剑兰不需大肥,施肥的原则宜少不宜多,宜淡不宜浓。肥种有机肥与无机肥均可。放置在兰棚、庭院、阳台、房顶的兰株,尽可能使用化肥,避免滋生蛆虫与空气污染。如施颗粒复合肥,一般掌握20厘米口径的盆,每次施10多粒,亦可按每株2粒计施。若稀释溶液浇灌盆土或叶面喷肥,浓度应控制在0.1%~0.2%范围以内。浇灌次数宜少,喷肥次数须多。施肥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生长期、育蕾期、花前和花后。严冬和早春应停止施肥。

5、病虫

防治病虫害要以防为主,注意多通风,少施肥,细管理,特别应注意叶面清洁卫士,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避免或减少病虫的发生。如出现黑斑病、腐烂病,可用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或波尔多液喷雾防治。若发现有蚜虫、介壳虫、红蜘蛛等害虫,则用50%的马拉硫磷乳剂1000倍液喷杀。

冬播蚕豆的田间管理三要点


对于冬播蚕豆的田间养护管理需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现将其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适时中耕除草

冬播蚕豆,第一次中耕须在苗高7~10cm时进行,中耕深度为7~10cm,株间宜浅;第二次中耕须在苗高15~20cm时进行,耕深为4~5cm,同时结合培土保温防冻;第三次中耕在开春后开花前进行,并结合根部培土以防倒伏。

2.灌溉与排水

蚕豆苗期、花期需水最多,花荚期是蚕豆需水的临界期,此时要视土壤的湿度状况及时浇水,以保证田间持水量在80%为宜。一般在蚕豆生育期中灌水2~3次,第一次在现蕾开花期,第二次在结荚期,第三次在蚕豆鼓粒期。

蚕豆生育后期怕涝,长期阴雨连绵或土壤积水过多会使蚕豆根系发育不良,容易感染立枯病和锈病,应及时排水。

3.整枝摘心

(1)主茎摘心。主茎摘心可以促进早分枝,多分枝,控制植株高度、防止倒伏,以主茎6~7叶,基部已有1~2个分枝时摘心最好,保证冬前有3~4个分枝,将来早发为有效分枝,一般摘心留桩7~10cm。长势差,植株矮小者不打;土壤瘠薄,分枝少,依靠主茎结实者不打。

(2)早春整枝。春暖后,蚕豆将继续大量发生二、三次分枝,且多为无效分枝,应在初花期去掉小分枝、细弱分枝和茎秆扭曲叶色发黑的分枝。

(3)花荚期打顶。蚕豆整株中上部已进入盛花期,下部已开始结荚为最好的打顶时期。打顶时应掌握打小顶、不打大顶;打掉的顶尖可带有蕾,而不带有花;打顶应选择晴天时进行,防止茎秆伤口灌水不易愈合发生病害,一般摘心以掐去嫩尖3~5cm为宜。

“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花卉爱好者们最大的乐趣则是种植花卉。花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知识,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花卉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油菜中后期田间养护管理四要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