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努力生长着,它明知道自己不会有雄厚的浓荫,却还是努力茂盛着。它不像被别人伺候、抚慰的果树,也不会爬上肥沃的土地,而它默默地兀立着。”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如果要形容的话,花就是我们的知己。只有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才能种好花卉,你在种植过程上遇上麻烦了吗?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菠菜炭疽病发生后如何选农药来防治?(关于养花的小技巧)”,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菠菜炭疽病发生后如何选农药来防治?

菠菜炭疽病发后我们一定要及时的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治疗:

初发病时及早喷药控病。可用75%百菌清+70%托布津(1∶1)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70%代森锰锌(1∶1)1000~1500倍液,或20%施宝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粉60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7~10天1次,2~3次,前密后疏,交错喷施。

(一)选种与种子处理。从无病留种株上采收种子,引进商品种子在播前要做好种子处理。用52℃温水浸种20分钟后,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催芽播种。

(二)轮作栽培。发病地块提倡与其他蔬菜实行2~3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原菌。

(三)加强栽培管理。深沟高畦栽培,适当密植,施足有机肥,合理灌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植株抗病力。

(四)清理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可减轻发病。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

(五)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连续喷雾防治2~3次,用药间隔期7~10天。药剂可选用: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亩用药量150~180克)、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亩用药量100克)、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亩用药量165克)、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亩用药量165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亩用药量125克)、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亩用药量200克)等。

XzH52.cOm精选阅读

板栗炭疽病选什么农药解决好?(关于养花的小技巧)


板栗炭疽病选什么农药解决好?

板栗炭疽病要及时选择农药来治理,一般在6月上旬初侵染至8月上中旬再侵染时,喷施“海状元”植物卫士800倍液+40%多硫合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800倍液。

适时采收,不宜采青,采后及时沙藏。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施用有机肥料,配合施用一定量的钾肥。注意摘除受害严重的病叶。

2、在病害发生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溶液;75%线菌清可湿性粉剂600溶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溶液喷雾防治,隔7-10天再喷一次,发生在其它花卉上的炭疽病,防治方法一样。

春玉米叶斑病选什么农药来防治?(关于养花的小技巧)


“春天落下的花朵,在为夏天的绿叶酝酿;秋天落下的花朵,在为春天垫基;两季落下的花朵,谱出一首靓丽的诗词,融入人类四季的心里。”人类的历史就是伴随花的历史,种花养花则是很多人与花相伴的一种方式。赏花无须知识,种花则需掌握相关技巧,怎么样才能把花卉种植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花卉网小编特地编辑了“春玉米叶斑病选什么农药来防治?(关于养花的小技巧)”,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春玉米叶斑病选什么农药来防治?

春玉米叶斑病的农药防治要点:春玉米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发病初期用50%敌菌灵0.5千克,或5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的退菌特2000~3000倍喷施2~3次,每隔10~15天喷一次,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以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并在春玉米孕穗期喷施壮穗灵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提高受粉、受精、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春玉米叶斑病的农药防治要点:春玉米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发病初期用50%敌菌灵0.5千克,或5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的退菌特2000~3000倍喷施2~3次,每隔10~15天喷一次,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以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并在春玉米孕穗期喷施壮穗灵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提高受粉、受精、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关于养花的小技巧)


“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古往今来,人们争相吟咏着花,种植花卉则是更进一步与花相伴的一种生活。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哪些种植经验和知识可以学习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关于养花的小技巧)”,希望对您的种植花草有所帮助。

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1、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匍匐茎抽生期与育苗期,生长结果期很少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匍匐茎与叶柄,叶片、托叶、花、果实也可感染。发病初期,病斑水渍状,呈纺锤形或椭圆形,3~7毫米,后病斑变为黑色,或中央褐色、边缘红棕色。炭疽病叶片、匍匐茎上的病斑相对规则整齐,很易识别。匍匐茎、叶柄上的病斑可扩展成环形圈,其上部萎蔫枯死。

2、防治方法:该病药剂防治很困难,预防是主要措施。应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宝交早生、丰香、早红光等。避免苗圃地多年连作,尽可能实施轮作制。注意清园,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老叶等带病残体,并妥善处理。药剂可用百菌清600倍液喷3~5次,或0.4%等量式波尔多液2 次,喷洒时期以匍匐茎抽生前最好。

一、大、中雨易造成苗地洪涝,须提前做好苗地挖沟排水,保证水不满到畦面,苗畦不积水,雨后沟干。

二、及时浇水利于降低地温,补充植株水分,浇水宜在早、晚进行,宜滴灌,切忌大水漫灌和暴热天浇大水。合理追肥,氮肥不宜过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三、对土壤板结的苗地,宜用短柄两齿锄轻轻松土,对浮苗要用土压实,促发根系发育;苗地的杂草要及时人工拔除,增强通风透光。

四、合理整理植株,及时摘除老枯叶及感染炭疽病的叶、匍匐茎等,并集中带至苗地外深埋或烧毁处理。合理控制子苗密度,当密度较大时,宜剪断母株匍匐茎,及时拔除母株。

五、草莓育苗地可搭棚盖膜进行避雨,以降低湿度,并在高温期间覆盖遮阳网降低温度。

药剂防治法:

在草莓炭疽病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或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7天左右喷1次,连喷3次-4次,药剂宜轮换使用。尤其注意露地育苗每次雨后需及时喷药预防或防治。

冬瓜炭疽病的防治养花小技巧


冬瓜炭疽病的防治

冬瓜炭疽病的症状

冬瓜炭疽病一旦发生,需要及时选择农药来防治。因为炭疽病是冬瓜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该病在冬瓜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被害叶片初时出现斑点、水渍状,后扩大成黄褐色圆形病斑。斑外有一圆形黄晕,潮湿时病斑出现赤红色粘液,干燥时病斑开裂,危害严重时叶片枯死,蔓也能发病,病斑为椭圆形,稍凹陷,初为淡黄色水渍状,后变成深褐色,黄斑继续扩展,绕茎一周后病部以上瓜蔓枯死。果实受害期为水渍状圆点,边缘稍突起,后变褐色,稍凹陷,潮湿时产生粉红色粘液物质,后期病斑龟裂,甚至腐烂,果实无商品价值,高温高湿有利发病。

冬瓜炭疽病防治方法

选择排水良好的壤土或者沙壤土种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雨季注意排水。发病前和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防治,也可以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者65%代森锌500倍液混合60%炭疽福美400倍液防治。

①种子消毒选用无病种子,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方法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后冷却,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冷水中浸泡5小时。

②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选择沙质土,注意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雨后及时排水,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是浮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抗霉菌素(120)水剂200倍液,或2%武夷菌素(BO-10)水剂15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花卉炭疽病发生与防治


花卉炭疽病是花木常发病害,草木花卉、木本花卉等都常发生炭疽病。可以说在花卉病害中,炭疽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危害也较重。如吉祥草、麦冬、萱草、金盏菊、菊花、鸡冠花等等,都经常发生炭疽病。

花木发生炭疽病时,常侵染根以外的所有部位。种子、种球、鳞茎发病,造成种子、幼苗或鳞茎腐烂,苗木不能出土;出土的子叶上出现病斑,光合作用受抑,苗木瘦弱或病死。百合等鳞片染病时,生浅褐色斑,后变成黑褐色,略凹陷,造成花芽败育,不能开花;种苗期的炭疽病,常造成缺苗断垅,该病还危害茎、枝和花果。危害花时,如火鹤佛焰苞花序腐烂。危害果实的如佛手染病后,佛手上则现不规则形果斑。

大多数炭疽病都危害叶片,引起叶斑,如喜斑,是一种主要常见的叶部病害,如喜林芋类叶上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褐色至灰褐色,具颜色较深的边缘,四周有时生宽窄不一的黄色晕圈,斑上生轮纹状或散生的黑色小粒点及赭红色黏分生孢子团。鹅掌柴、橡皮树、球兰、龙舌兰炭疽病病斑呈灰白色,叶斑凹陷或不明显,具明显的深色边缘,上生分布不均匀的黑色小粒点。牡丹、栀子花、肉桂、茉莉花、鸡冠花炭疽病病斑红褐色。中国兰、蝴蝶兰、兜兰等发生炭疽病后,产生近圆形或长条形褐斑,与健部分界的云纹状边缘较深且较宽,发生在叶尖时常造成叶尖枯斑。上述各种花木炭疽病尽管形状、颜色不完全相同,但一个共同特点是斑上后期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成熟后产生同心轮纹状或散生的黑色小粒点或溢出赭红色黏分生孢子团。把这些黑色小粒点挑下来放在显微镜下镜检,可根据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及附着孢的形态确诊为刺盘孢属真菌,即是该病的病原。

这些炭疽菌以分生孢子盘在花木病株上或随病落叶进入土壤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病菌在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淋水溅射传播,从伤口或直接侵入。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相对湿度要求高于80%,适应pH3—11,pH4—8发芽率最高。花木生长在湿气滞留环境下或施氮过多、植株瘦弱致植株细胞间隙大,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经过数天潜育,在植株进入开花、结果期养分供应不足或抗病性能减弱时常引起发病。该病具潜伏浸染的特性,有时侵入后一直不发病,在植株衰弱时才显症。

防治方法:

①精心养护。按花木生物学特性科学合理施肥和浇水,增强花木抗病性,可减少该病发生。

②选用抗炭疽病的花木品种。

③种子、种鳞带菌时,可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或55℃温水浸10分钟,捞出晾干后播种。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消灭种子表面的病菌。

④花木发病后喷洒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⑤盆栽花木发生炭疽病时,可摘除病叶、病枝或涂抹医用达克宁软膏均有效。

植物炭疽病的发生和防治


炭疽病是园林植物经常发生的一大类病害,主要为害植物的叶片,有时也为害茎和嫩枝。为害严重时,降低植物观赏价值,甚至引起植株死亡。此病由于有潜伏侵染的特征,早期一般不易被发现。因此,有时常常会失去早期防治机会,造成一定损失。炭疽病主要为害大叶黄杨、非洲茉莉、广玉兰、白三叶、海棠、芦荟、仙人掌、泡桐、石榴、米兰等多种园林植物。
一、危害症状
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片上,常常为害叶缘和叶尖,严重时,使大半叶片枯黑死亡。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呈现圆形、椭圆形红褐色小斑点,后期扩展成深褐色圆形病斑,大小为1至4毫米,中央则由灰褐色转为灰白色,而边缘则呈紫褐色或暗绿色,有时边缘有黄晕,最后病斑转为黑褐色,并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粉红色的黏孢子团。严重时一个叶片上有十多个至数十个病斑,后期病斑穿孔,病斑多时融合成片导致叶片干枯。病斑可形成穿孔,病叶易脱落。
炭疽病发生在茎上时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呈淡褐色,其上生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发生在嫩梢上的病斑为椭圆形的溃疡斑,边缘稍隆起。
二、病原菌
炭疽病的病原菌因不同植物,其病原菌有所不同。主要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中的真菌引起,如黑线炭疽菌Col-
letotrichum
dematium(Pers.)Grove,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acutatumSim-monds。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小丛壳属真菌,围小丛壳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等等。
三、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分生孢子盘在寄主残体或土壤中越冬,老叶从4月初开始发病,5至6月间迅速发展,新叶则从8月份开始发病。分生孢子靠风雨、浇水等传播,多从伤口处侵染。栽植过密、通风不良、室内花卉放置过密、叶子相互交叉易感病。病菌生长适温为26℃至28℃,分生孢子产生最适温度为28℃至30℃,适宜pH值为5至6。湿度大、病部湿润、有水滴或水膜是病原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的重要条件,连阴雨季节发病较重。
四、防治方法
1.发病初期剪除病叶、绿地中枯枝败叶及时烧毁,防止扩大;种植不要过密或室内花卉放置不要过密,对于室内花卉不要从植株的顶部当头淋浇,并经常保持通风通光。冬季清洁田园,及时烧毁病残体。
2.采用科学的施肥配方和技术,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性。
3.发病前,喷施保护性药剂,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大生)700至800倍液,或1%半量式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进行防治。
4.发病期间及时喷洒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9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至1000倍液,或50%炭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至10天一次,连续3至4次,防治效果较好。

鹤望兰炭疽病的防治


是由刺盘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引起。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残体上越冬,翌春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老叶一般4月初发病,新叶从8月开始发病。湿度大时易发病,盆内积水、通风不良发病加重。该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边缘为红褐色细线,中央灰褐色平展,6×4厘米左右大小,分生孢子盘成熟时露出细小的黑色小粒点。一般上半年老叶发病,下半年新叶发病。

防治措施:⑴发现病叶从边缘剪除,也可把病叶摘除集中烧毁或深埋。⑵精心养护。适时浇水施肥,增强寄主抗病力,注意减少伤口。⑶伤口处涂抹或喷淋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胶悬剂500倍液、70%氧氯化铜悬浮剂1000倍液、25%使百克乳剂800倍液、50%克菌丹500倍液、或75%的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候和菊)

富贵竹炭疽病发生与防治


一、为害情况
富贵竹炭疽病是常见病害,发生较为普遍,是为害南方富贵竹的严重病害。由于去冬今春气温高,干旱时间长,广东的湛江、广州、台山等地区早种富贵竹已生长茂盛。据不少花农反映,不少富贵竹叶尖至叶片变干枯,并不断向上部叶片扩展蔓延;由于干旱高温时间长,适逢降雨而导致病害暴发。经诊断是富贵竹炭疽病流行为害,并在3月中旬提前流行发生。
二、症状
病害开始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及叶片上,病部初期呈水渍状暗绿色不规则病斑,并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扩大;中期为半圆形至不定形,边缘深褐色,分界明显;后期叶片病斑外缘具黄色晕圈,斑中部呈灰褐色或灰白色至黄褐色。斑面轮纹明显或不明显,其病斑上呈现小黑点,叶片开始逐渐变黄而枯死。一旦病斑蔓延扩展到叶片、嫩叶芽、主茎、叶茎基部,其病害严重时,茎叶会迅速萎蔫枯死。在阴雨连绵、雾露多的天气条件下,病斑叶蔓延,植株生长不良,严重影响观叶的效果。
三、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刺盘孢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和分孢盘在病叶和病残体上存活越冬。翌年春季温度上升时,分生孢子盘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雾露传播扩散,病菌从气孔和伤口侵入。生长期可多次重复侵染。温度升高,潮湿的天气环境有利发病。每年在3月中旬至10月均可发病,病菌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8℃,南方以5—6月发病最重,夏季多阴雨天气,土壤湿度大,病情发展快。其次,夏秋季节亦发病较重。一般原发病叶先发病。在南方家庭盆栽富贵竹,亦会可常年发生。一般在露地栽培田的蜘蛛等为害叶心或咬叶尖后为害传播入侵,也可在土壤内病残体存活传播。土壤过粘,不透气,排水不良,不通风透光,植株过密和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病重;管理粗放或干旱缺肥生长势弱等情况下有利发病。
四、防治方法
1、加强富贵竹养护管理,不宜种植过密;注意避免冻害和霜害;湿润灌溉,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以促进生长,提高抗病力。
2、冬春季要剪除病叶和清理枯叶,并集中烧毁,以减轻发病,并撒一次生石灰杀菌和进行土壤消毒;或喷一次50%复方多菌灵500倍液防病,预防效果较好。
3、改善田间或园圃通透性,露地栽培注意雨后开沟排渍水,降低田间湿度,不宜偏施氮肥。生长期搭遮阳网减少高温强光曝晒。及时杀灭蜘蛛、天牛、叶螨、介壳虫等,减少传播媒介。
4、发现病株时应及时喷药控病,发病初期可交替喷施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1:1)600—800倍液,或50%复方硫菌灵800倍或50%加瑞农可湿粉600—800倍液,或12·5%乳油蕉斑脱1000—1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粉5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可湿粉500倍,50%施保功可湿粉1000倍液,或75%百菌清+70%代高乐(1:1)1000—1200倍液,防治效果好。上述药剂交替使用,每7天一次,连喷3—4次。一般在大雨前或后迅速喷施,控制病菌产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扩散、侵染,防治效果较好。

《菠菜炭疽病发生后如何选农药来防治?(关于养花的小技巧)》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关于养花的小技巧”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