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解决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考虑到您的需要,花卉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小苍兰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方法(精选)”,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小苍兰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1.及时喷洒46%的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至2000倍液、80%的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50%的马拉硫磷1500倍液等农药或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2.5%氯氰菊酯3000倍液及时喷洒,杀灭蚜虫等传毒昆虫,防止病毒传染到健康的植株上。

2.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销毁。

3.重新选购健康无病毒种球栽种,或注意挑选未感染病斑点植株产生的子球留种,并重新更换新鲜不带病毒的培养土栽种。

4.种子一般不带病毒,其结出的种子经过消毒,可用于播种繁殖、培育开花的种球。

5.对操作工具,包括剪子、铲子还有操作者的手,用3%-5%的磷酸三钠或热肥皂水消毒。

6.发病初期用0.5%的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5%的菌毒清水剂400-500倍液、1.5%的植物灵乳剂700倍液、0.2%的高锰酸液等喷雾,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亦有一定的效果。

XzH52.coM文章精选

番红花的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腐烂病,花叶病毒病,蚜虫


番红花的常见病虫害有腐烂病,花叶病毒病,蚜虫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下关于番红花的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番红花地下球茎呈扁球状,外被淡棕色膜质鳞片,球体肉质,乳白色.具多条棕色环节-节h着生芽,顶端主芽(花芽)1一4个,侧芽数多,分布各环节上。叶片线形、无柄,长15—50厘米,宽0.2—0.4厘米,先端尖,光滑,全缘,横剖面呈卷形,有2一13叶丛,每叶丛有叶片2—15,基部有3—5片半透明鳞片。花顶生,花冠呈漏斗状,淡紫色,有深色条纹,花简细长,花冠裂片6;雄蕊3,花药大,黄色,基部箭形;雌蕊3,心皮合生,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淡黄色,柱头3,深裂,膨大呈喇叭状,长2—3厘米,伸出筒外、下垂,深红色。未见结果。

番红花的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1)腐烂病:球茎在土壤中感染发病,病区黑褐色,腐烂.老区成片发病,传染迅速。

防治方法:剔除消毁带菌球茎,种球茎用50%多菌灵600倍浸种。使用腐熟肥料,勿用球茎残体作堆肥。做好清沟排水工作,实行水旱轮作。

(2)花叶病毒病:叶片见淡黄色病斑,植株生长不良。尚无法防治,可拔除病株消毁。

(3)水蚰:9月室内危害球茎幼芽。

防治方法:人工捕捉,在框架底层撤生石灰,阻止水蚰上爬。

(4)蚜虫:10月以飞迁进入室内,聚集芽鞘危害。

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杀,药液不要触及根部,以防发根。

(5)鼠害:危害大,萌芽前食球茎,萌芽后蚕食花芽。

防治方法:用毒饵诱杀,堵塞一切老鼠出入通道。

(6)危害:冬季野兔喜食番红花茎叶,要及时捕杀。

为鸯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供药用。有通经,活血,化瘀,止痛等效用。治心忧郁积,

气闷不散,伤寒发狂,惊怖恍惚等症。

据报道,地中海沿岸国家,,番红花大都为多年连作,在、田间越夏,冬季也在田间开花、采收花柱,越冬。我国南方因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来自东南海洋的季风,含有大量水汽,形成湿热多雨的天气;冬季从西北大陆来的季风,又造成晴朗、寒冷、干燥的天气。致使番红花不能在田间露地越夏或越冬。因此,我国均按1年生的作物来栽培。江浙一带经过20多年的引种栽培试验,认为宜采用室内采花和田间培育球

茎相结合的室内一田间种植法为好。

北京首次发现南芥菜花叶病毒 该病毒极易传播


该病毒一旦传入蔓延,将带来重大损失

记者昨天获悉,北京检验检疫局植物检验检疫中心近日从荷兰进口的郁金香种球中,首次检出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南芥菜花叶病毒。

据了解,南芥菜花叶病毒是一种极易传播、蔓延的病毒,它的寄主范围广泛,可侵染约174属215种植物,危害蔬菜、花卉、树木等多种经济作物;该病毒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日本,目前在我国未见报道。

专家介绍,该病毒可经种子、汁液、嫁接、机械、菟丝子以及介体线虫传播。目前该病毒的主要寄主在我国都有大面积的种植,其中大豆、葡萄、黄瓜、马铃薯、番茄和莴苣等更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国计民生紧密相连,该病毒一旦传入我国蔓延,将给我国的经济作物引起重大的损失。

大红花花叶病毒病防治有何法? 养花技巧大全


“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花的,花以她特有的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种植花草光有喜爱是不行的,要学习相关知识,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爱花卉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大红花花叶病毒病防治有何法? 养花技巧大全》,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大红花花叶病毒病防治有何法?

大红花花叶病毒病是大红花的一种常见病害,大红花花叶病毒病花叶明显(嫩叶颜色较浅,不易观察出花叶),卷叶明显。花扭曲变形。叶脉变粗,起拱,叶脉变粗明显。

其防治方法:

1、整枝后采用乐果1000-1200倍喷洒防蚜。

2、以后种植大红花应选用不带病毒病原的健康植株。

3、施肥,用肥量是每株适量施于地面根部旁。一年施2次。这样,大红花植株生长健壮,大大增强其抗病毒病的能力。

4、目前尚无有效防治病毒病原的农药。

5、如病情继续发展,建议领导考虑拔除病株,集中烧毁,重新种植不带病毒病原的健康植株,且喷乐果稀释液防蚜。

6、选栽适合本地的抗病品种。

大红花花叶病毒病致病途径有三种方式:

1、苗木带病毒。2、蚜虫为传毒媒介。3、病、健株间的接触磨擦也可以传病。我们应该及时的杜绝这三种情况的发生。

大红花花叶病毒病是大红花的一种常见病害,大红花花叶病毒病花叶明显(嫩叶颜色较浅,不易观察出花叶),卷叶明显。花扭曲变形。叶脉变粗,起拱,叶脉变粗明显。其防治方法:1、整枝后采用乐果1000-1200倍喷洒防蚜。2、以后种植大红花应选用不带病毒病原的健康植株。3、施肥,用肥量是每株适量施于地面根部旁。一年施2次。这样,大红花植株生长健壮,大大增强其抗病毒病的能力。4、目前尚无有效防治病毒病原的农药。5、如病情继续发展,建议领导考虑拔除病株,集中烧毁,重新种植不带病毒病原的健康植株,且喷乐果稀释液防蚜。6、选栽适合本地的抗病品种。大红花花叶病毒病致病途径有三种方式:

1、苗木带病毒。2、蚜虫为传毒媒介。3、病、健株间的接触磨擦也可以传病。我们应该及时的杜绝这三种情况的发生。

怎样防治大豆花叶病


黑龙江省绥化市是大豆主产区,常年种植大豆面积近30万公顷。近年来.大豆花叶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大部分地块均有发生,田间发病株率一般在4.8%左右,严重的达20%以上,大豆籽粒的褐(黑)斑粒率在10%以上,致使大豆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我们采用精选种子、结合产趟及时拔除病株、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防治蚜虫、药剂预防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在90%以上。
一、发病原因
1、种子带毒 病原物为花叶病毒,病毒颗粒为线状。大豆花叶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毒种子,带毒种子长出的植株,成为田间再侵染的毒源,并且大豆花叶病毒很容易接触传染。感染病毒病的大豆种子,褐(黑)斑粒多,种子褐(黑)斑粒率在10%左右。
2、蚜虫传播 大豆花叶病毒媒介昆虫主要是大豆蚜。温度高降雨少,大豆体液浓度高,营养丰富对蚜虫的繁殖有利。蚜虫数量越大和出现越早,早期病株越多,花叶病发生越重。近几年大豆蚜虫的发生量较大,为大豆花叶病毒的发生提供了传播媒介,2000~2003年蚜虫的发生量为每百株大豆有蚜虫近万头,有蚜株率在90%以上。
二、发病症状
1、大豆花叶病的病叶症状 在叶片上呈典型的花叶症状,一般在嫩叶上花叶症状明显,而在老叶上则常不明显。常见的花叶症状有三种:一是重花叶型,病叶呈黄绿相间的斑驳,皱缩严重,叶脉褐色弯曲,叶肉呈泡状突起,暗绿色,整个叶片的叶缘向后卷曲,后期叶脉坏死,植株矮化。二是皱缩花叶型,病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而皱缩,叶片沿叶脉呈泡状突起,叶缘向下卷曲常使叶片皱缩呈歪扭的不正型,植株矮化,结荚少。三是轻花叶型,叶片生长基本正常,肉眼观察有轻微淡黄色斑驳,摘下病叶透过日光见有黄绿相问的斑驳。一般抗病品种或后期感病植株多表现此症状。
2、大豆苗期症状 一般是在真叶上出现明脉现象,不久变为花叶状,病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种子带毒植株矮化较重,而后期由蚜虫传毒感病的植株则矮化现象不明显。
3、大豆籽粒上病斑症状 常从脐部开始出现放射状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或黑色斑纹,斑纹的有无和轻重与感病时期有关,带毒种子长出的病株所结的种子斑纹明显,种子传播带毒率高,后期由蚜虫传毒而感病的植株,特别是开花以后感病的植株,种子上的斑纹常不明显。但种子带毒与否并不完全决定于斑纹的有无,无斑纹的种子并不一定不带毒。
三、防治措施
1、精选大豆种子 播种前要严格筛选种子,人工仔细挑选出感病的大豆粒,清除褐(黑)斑粒,尽量减少初侵染源。
2、治蚜防病 大豆花叶病的发生流行与蚜虫的发生数量和高蜂出现的早晚关系密切,因此做好虫情调查和预测,及时喷药灭蚜,将蚜虫消灭在点、片阶段,是防治大豆花叶病的关键。
防治蚜虫的药剂有:每公顷用10%吡虫啉(大功臣、一遍净、扑虱蚜、虱蚜净等)可湿性粉剂300~450克、3%莫比朗乳油450毫升,对水450公斤喷雾;或每公顷用2.5%绿色功夫乳油600毫升、20%辉丰快克乳油300~450毫升,对水450公斤均匀喷雾。
3、药剂防病 在大豆苗期,结合铲趟及时拔除病株。同时,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病毒病,每公顷用2%菌克毒克水剂1.7~2.25公斤,对水450公斤喷雾,做到均匀喷雾,无漏喷,连续施药2次,每次间隔7~10天;或每公顷用20%毒A可湿性粉剂900克,对水450公斤喷雾,均匀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次。另外,在7~8月份,还可以结合治蚜虫喷施防治病毒病的药剂。

矮牵牛花叶病的防治方法【荐】


“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侍弄花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以下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矮牵牛花叶病的防治方法【荐】”,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矮牵牛花叶病的症状

感染de 矮牵牛植株出现叶斑驳症,形成花叶,颜色有深有浅,常伴有叶卷曲,生长势减弱,花畸形,变小等。

矮牵牛花叶病的病原

矮牵牛花叶病由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

矮牵牛花叶病的传染途径

黄瓜花叶病毒一般由蚜虫传播。若蚜虫越冬基数低,黄瓜花叶病发病较轻。阴雨低浊天气,常导致该病大发生。烟草花叶病毒主要通过种子、土壤及栽培作业时的接触传染。气温28℃-30℃时发病最盛,6-7月份若少雨干旱,则利于发病。

矮牵牛花叶病的防治方法

1、喷洒杀虫剂防治蚜虫。以防蚜虫传毒。

2、在栽培管理矮牵牛过程中,接触过病株的工具和手要进行消毒。

矮牵牛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霜冻,怕雨涝,是一种很娇嫩的花儿。种植栽培要精心呵护。想了解更多矮牵牛资讯,尽在火爆农资招商网。

病毒病,主要危害叶片。

①症状

感病叶片上出现黄绿色与深绿色相间的花叶型症状,或褪绿色、近圆形、界限不限分明的斑驳型症状。

②防治方法

A、盆栽基质必须消毒;B、工作时特别是吸烟需先用肥皂洗手,种子和工具可用10%漂白粉消毒20分钟;C、出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并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防治。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的防治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又叫小麦黄花叶病,属土传性病害,染病地块一般减产5%~10%,重者减产20%以上。
一、发生特点及症状表现
1.发生特点。该病发生时间集中在苗期及来年小麦返青后,发病盛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低洼地发病较重,特别是春季浇水时遇到低温,小麦抗性减弱,更利于病菌活动。
2.症状表现。小麦被侵染后,苗期新生的叶片就出现退绿或扭曲现象;来年发病后,先从心叶叶尖或下一片叶中部开始退绿扭曲,在病株嫩叶上出现淡绿色至橙黄色斑或梭形斑,不久变成黄色或淡绿色不连续的短条状,逐渐扩大成黄绿相间的斑驳或不规则条纹。叶脉最初呈绿色,后全叶变黄,穗短小,有的穗轴弯曲,形成畸形穗;病株株型松散矮小,子粒不饱满,千粒重降低。
二、防治措施
该病以预防为主,重点采用农业措施,结合药物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松散型品种易感病,所以应选直立紧凑型品种。
2.适期迟播,减轻发病。适期迟播不仅避开了冬前病毒侵染的时期,还能避免麦苗冬前生长过旺,春季遭受冻害,植株抵抗力下降,加重病害的发生。重病区应提倡适期迟播。
3.轮作换茬,减少菌源累积。该病只侵染小麦,对油菜等作物不侵染,因此建议发病重的田块应尽可能改种油菜等作物。
4.中耕除草,增强小麦抗性。小麦返青后,及时中耕除草,以提高地温,改善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
5.药物防治。轻病田,返青期结合中耕增施速效氮肥,或用5%菌毒清500倍+稀土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挽回部分损失。

百合花叶病(CMV)防治


症状:叶上呈现退绿斑驳或出现坏死斑。

病原:百合潜隐病毒[Lily latent virus]、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简称CMV)。 百合潜隐病毒在百合属植物中危害广泛,有的百合感染此病毒后无症状,有的则出现退绿斑驳症状。 黄瓜花叶病毒引起退绿斑驳症状,如果此病互和百全潜隐病斑。

传染途径:桃蚜及其他蚜虫是传播病毒的介体昆虫。 黄瓜花叶病毒侵染的植物还有黄瓜、番茄、百日草、烟草及心叶烟等,引起花叶和畸形症状。

防治方法:

1、作好种植记录,不把病株作为繁殖材料,将拔除的病株烧毁。

2、定期喷施杀虫剂杀灭蚜虫。

月季花叶病


症状:月季花叶病毒以小的失绿斑点为其特征,有时呈现多角形纹饰。病斑周围的叶面常多少有些畸形。有些症状呈环形、不定形的波状斑纹,以及栎叶型的褪绿斑,对生长势一般无影响,或有经微影响到严重的矮化。

病原:月季花叶病的病原为月季花叶病毒(Rose Mosaic virus ,RMV)。病毒质料结构球状,约25纳米。致死温度为54℃,稀释终点1:125,体外存活期6小时(室温)。

传染途径:月季花叶病毒在寄主活组织内越冬,通过病芽、病接穗和有病砧木传播,在芽接和嫁接时传染发病。

防治方法:

1、 避免用感病月季做养殖材料。

2、 在38℃温度下保持一个月,用热处理方法可钝化消除病毒。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小苍兰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方法(精选)》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小苍兰花后管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