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桃花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花,很多人在养花种花的过程中获得不一般的乐趣。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爱花卉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藜蒿的繁殖方法,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扦插繁殖

藜蒿的扦插繁殖包括两种,分别是枝插繁殖和根茎扦插繁殖。枝插繁殖一般除了气温较低的时候不能进行,其他的时间均可种植。选用粗壮的枝条,剪成十厘米左右,然后用生根粉浸泡四个小时左右,再按照行间距二十到二十五厘米,株间距十到十五厘米左右扦插。而根茎繁殖则是采用地下的根茎,将老根病根去除,选用粗壮根茎,并且将根茎分为十厘米左右,按照固定的密度进行扦插即可。

2、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一般是在每年的清明节之后,将利好地面上的茎叶剪掉,然后将藜蒿墩挖出,再将藜蒿墩分成单株,将单株上的老根和老井全部剪除,每棵单株上只需要留下部分的根茎即可,然后按照行间距为二十厘米、株间距十厘米的密度进行定植。分株繁殖的种植方法,成活率比扦插、压条种植的成活率都要高,而且产量也更高。

3、压条繁殖

压条繁殖的方式一般是在梅雨前进行,并且要选用优质的藜蒿植株,将其地上部分的茎干去掉比较老的部分,然后按照规定的行间距和株间距,起好三四厘米深的浅沟,将枝条压入沟中,用土压条,并且要立即进行浇水,保持土壤的十几度,这样可以促进新根生长。一般二十天左右就会发出新芽,但因为茎干的发育速度不同,所以萌发新芽后并不齐,植株生长的速度也比较慢。

4、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是最基础,也是最传统的一种种植方法。种子一般要选择颗粒饱满、没有病虫害的优质种子。正常情况下一般是在每年的四月份左右进行播种,但现在种植技术比较先进,而现在大棚种植更是频繁,所以也是可以在二月底到三月初的这段时间种植的。播种之后要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十天左右就会出苗。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全部内容。其实对于藜蒿的种植,小编还是觉得种子繁殖的方法还是非常不错的,其次就是分株繁殖不适用于大面积种植,小面积种植的经济效益还是不错的。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内容,可以联系小编哦。

xZh52.cOM编辑精选

茵陈蒿和白蒿的区别


一、叶子区别

茵陈蒿的叶子很柔软而且皱缩,把它的叶子展平后叶片呈1到3回羽状分裂,叶子长1到3厘米,宽大约1厘米,小裂片呈线形、卵形或是倒披针形,全缘。

白蒿的下部和中部叶为宽卵形或宽卵圆形,两面长有柔软的短毛,长大约4到8厘米,宽大于3到6厘米。叶片有羽状分裂,小裂片呈线形或线状披针形。

二、花朵区别

茵陈蒿的花朵呈头状花序,卵球形或接近球形,花朵多数,直径在1.5到2毫米。

白蒿的花朵呈头状花序,形状接近半球形或球形,直径在4到6毫米之间。

播娘蒿的养殖方法


一、土壤:

播娘蒿对土地适应能力强,一般土地都可种植,但以肥沃疏松、储水性好的土壤栽培为宜。

二、光照:

播娘蒿属于短日照植物,接受光照可以促进植株生长。但光照时数不宜过长,时间过长会导致植株生长受到影响。

三、浇水:

播娘蒿为浅根植物,耐干旱,耐水涝,不需要太过频繁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四、施肥:

播娘蒿栽培前,采用土杂肥和磷肥作为基肥,栽培15-20天后,35-45天后,需要以复合肥和农家肥为主,进行追肥。

五、病虫害防治:

1.病害:播娘蒿的主要病害为茎腐病。茎腐病会危害播娘蒿的根茎,出现腐烂现象,严重的可导致植株死亡,一旦发现病害,需先对苗床进行消毒,再通过喷洒灭病威或托布津的方式进行防治。

2.虫害:播娘蒿的主要虫害为蚜虫,蚜虫会吸食叶片汁液,影响植株正常发育和生长,应在其迁飞扩散前喷撒杀虫药剂,采用40%乐果或20%速灭丁或蚜虱净等进行喷洒,防治虫害。

黎蒿怎么种 黎蒿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图)


黎蒿是一种生长在湖边和草坪上的野生草本植物,可以当菜吃,现在有很多人工种植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黎蒿种植地,它是鄱阳县农民创收途径之一,那么,你知道黎蒿怎么人工种植吗?下面为您介绍黎蒿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黎蒿的种植时间:3月份是黎蒿的最佳萌发期,可以选在这个时候种,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反季节栽培种植也是常见的。

黎蒿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1、黎蒿双膜覆盖栽培法

藜蒿以地下茎越冬,9-10月份由于露地气温低,地上部分死亡,但地下茎在5℃以上便可萌发。因此可利用现有的种植地,没有现成种植地可于下年春季栽种,冬季生产反季节黎篙。一般于11月下旬到12月上中旬砍去地上部植株,清扫田间枯叶残叶,浅松土。亩施尿素20公斤或复合肥40-50公斤,进行穴施、液施或行间施肥,浇足水。7天后分厢开沟,每厢1.3米左右,地膜打拱覆盖,拱高50-60厘米。同时铺浮膜覆盖。严寒期间在膜两边用草帘覆盖保温,露出膜顶透光。3月下旬撤膜。

2、黎蒿大棚覆盖栽培法

9月下旬、10月上旬于大棚内前茬作物收获后施足基肥。利用野生藜蒿或露地栽培的藜蒿地下茎作种,没有现有种茎的可在明年春季用种子繁殖育苗,也可在夏季用藜蒿茎秆扦插育苗。大田栽培后挖取种茎栽入大棚内。挖出种茎后,去掉老根老茎,理出新的地下茎作为播种材料,平铺于播种沟,覆土浇水,亩用种量150公斤。出苗后不摘秆,让其多制造养分贮藏于地下茎内。12月上旬砍去地上部分,清扫厢面,施肥浇水,畦面采用地膜打拱覆盖。加强大棚覆盖期间的管理。翌年3月中下旬撤去棚膜。

3、藜蒿快速繁殖方式

藜蒿的繁殖方法有挖蔸分株繁殖法、枝条剪切扦插繁殖法、压条埋土繁殖法、砍条直播(或撒播)繁殖法等。要想达到快速繁殖高产,多数采用砍条直接条播或撒播繁殖法。这一方法就是在10~11月份将地上茎或地下茎砍(挖)起,然后用快刀砍成10~12厘米的小段条,每段条上保留2~4个叶节芽。这种繁殖方法既能快速、省工,又易高产,但用地上茎繁殖比地下茎繁殖出苗更早,芽苗发的更多,产量更高,效果更好。

【小贴士】当黎篙长到8厘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采摘了,这个时候它的茎干还未木质化,正是鲜嫩的时候,收割的时候要注意,要贴近地表将地上部分割下,割下的茎秆除顶端少数心叶可以留着外,其余叶片要全部抹去,8-10小时后就会软化了。

柳蒿和艾蒿的区别


叶片:柳蒿的叶片无叶柄,基生叶和茎下部的叶片为狭卵形或者椭圆状卵形,中部的叶为长椭圆形或者线状披针形。而艾蒿有叶柄,茎下叶为近圆形或者宽卵形,中部叶为卵形或者三角状卵形。花色:柳蒿花为黄色而艾蒿花为紫色。

一、叶片区别

柳蒿的叶片无叶柄,全缘或者边缘有浅锯齿,上面为淡绿色,初期有白色柔毛,后期脱落,基生叶和茎下部的叶片为狭卵形或者椭圆状卵形,很少有宽卵形,在花期将萎谢,中部的叶为长椭圆形或者线状披针形,上部的叶片较小为椭圆形或者披针形。

艾蒿的叶片上面有灰白色的短柔毛,且有白色腺点和小凹点,基生叶片有长柄,茎下叶为近圆形或者宽卵形,中部叶为卵形或者三角状卵形,上部叶为和前者类似,为椭圆形或者披针形。

二、花色区别

柳蒿花的颜色为黄色。而艾蒿的花颜色为紫色。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菊蒿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人们的生活哪能离开花呀!而种植花卉让人体验的乐趣更不一般。种植花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怎么才能又好又快地种植好花卉呢?以下是花卉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菊蒿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土壤

在潮湿一些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菊蒿可以通过根茎蔓延迅速地生长。所以养殖时,这种排水性能好、透气性能好的土壤是非常好的选择。

二、水分

菊蒿对水分的需求量并不是特别的多,在浇灌的时候使土壤潮湿就好。不管是平时浇水的时候还是在雨天的时候都要避免土壤中有积水储存,积水储存会导致植株根部腐烂掉的。

三、养分

养护期间施肥的量不需要很多,量少勤施最佳,施肥的时间一个月两次左右就好,肥料选用有机肥,将有机肥溶化在水中,然后浇施在土壤周围,这样可以使其生长发育的更好更加健壮。

四、光照

菊蒿喜欢光照充足、温和环境,光照吸收充足可以促进植株更好的发育。在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酷热、光照比较强烈时应给其适当的遮蔽,不然会对其发育造成影响的。

茵陈蒿和青蒿的区别


一、叶子区别

茵陈蒿的叶子很柔软而且皱缩,把它的叶子展平后叶片呈1到3回羽状分裂,叶子长1到3厘米,宽大约1厘米,小裂片呈线形、卵形或是倒披针形,全缘。

青蒿的叶子互生,叶子两面青绿色或是淡绿色,茎中部的叶子呈羽状分裂,有线形的小裂片,裂片呈长圆形,基部呈楔形,先端尖锐,具有小锯齿。

二、花朵区别

茵陈蒿头状花序,呈卵球形或近球形,花朵多数,直径在1.5到2毫米。

青蒿长有头状花序,呈半球形或近半球形,直径3.5到4毫米,花序下垂,开出的花朵淡黄色。

枇杷的繁殖方法


枇杷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它的主要繁殖方法有实生繁殖和嫁接繁殖这两种。下面就来具体看一看吧。

枇杷的实生繁殖

枇杷种子的采收在4-5月份果实成熟后进行,可立即播种。枇杷种子的播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点播,将来能够用实生苗在原地嫁接成树,有利于提早开花结果。种子以能刚好埋住为宜,入土不应过深。播后加强管理,控制环境温度在20-25℃之间,保持土壤湿润与透气。同时,使用稻草等覆盖物进行适当的遮阴处理,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促进枇杷种子在暗处萌发。待到枇杷种子萌发新芽后,揭开稻草等覆盖物,使得幼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切忌强光直射。

枇杷的嫁接繁殖

枇杷嫁接适宜在2月中旬进行,以切接为主。通常选用实生苗作砧木来进行切接,砧木应比接穗稍微粗一些,在离地大约5-8厘米的地方进行横向切断,准备嫁接。选用已挂过果的1-2年生的健壮枇杷枝条作为接穗,保留顶芽及2个侧叶,除去其他叶片,接穗插入砧木后用塑料条绑扎保护。该繁殖方法具有成活率高,长势好,挂果速度快等优点。

瑞香的繁殖方法


瑞香繁殖可在春、夏、秋三季进行扦插,

春季插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下旬,选用一年生的粗壮枝条约10厘米左右,剪去下部叶片,保留2~3片叶片即可,而后插入苗床;夏插在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秋插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均选当年生枝条。

夏、秋扦插,剪下当年生健壮枝条,插条基部最好带有节间,更有利于发根。插在河砂盆中,约2/3深,插后遮荫,保持湿润,但又不要过湿,45~60天,即可生根。如在插条基部蘸渍木本生根粉,则更有利于插条的生根。

高压法繁殖宜在3-4月份植株萌发新芽时进行。

首先选取1-2年生健壮枝条,作1-2厘米宽环状剥皮处理,再用塑料布卷住切口处,里面填上土,将下端扎紧,塑料布上端也扎紧,但要留一点小孔,以便透气和灌水,保持袋中土壤湿润,一般经2个多月即可生根。秋后剪离母体上盆或另行栽植。

由于瑞香性喜温暖的环境,惧烈日,喜阴,畏寒冷。夏季要遮荫、避雨淋和大风;冬季放在室内向阳、避风处,维持8℃以上的室温。保持叶面清洁干净,保持盆土不过干或过湿;不要受冻,不要让室内有煤烟和油烟。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pH值6至6.5),忌用碱性土,可用山泥或田园土掺入40%的泥炭土、腐叶土、松针土和适量的煤球灰、稻壳灰、城市垃圾等为培养土。

栽培时应选半阴半阳、表土深厚、湿润地种植。为避免阳光直射,而在冬季又能晒到阳光,常常采用与落叶乔、灌木混植的办法。春秋两季都可进行移植,但以春季开花期或梅雨期移植为宜。成年树不耐移植,移植时务必尽量多带宿土,还要加以重剪。

“它努力生长着,它明知道自己不会有雄厚的浓荫,却还是努力茂盛着。它不像被别人伺候、抚慰的果树,也不会爬上肥沃的土地,而它默默地兀立着。”花在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赏花种花的乐趣一般人很难体会。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藜蒿的繁殖方法”,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