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不管是有无生活情趣,花都在那里,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侍弄花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下面是由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豆角煤霉病的防治方法”,但愿对您的种植花草带来帮助。

1、危害植株

豆角煤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会危害到藤蔓、叶柄以及豆荚,病斑初呈不明显的近圆形黄绿色斑,继而黄绿办中出现紫褐色或紫红色小点,逐渐扩展大,病斑边缘不明显。在叶片变黄是,病斑周围扔可保持绿色,湿度较大时病斑表面会生出暗灰色或者灰黑色黑色煤烟状霉,尤其以叶背更为密集。病斑有时还会相互联合形成不定型大斑块。在病情严重时病叶叶曲屈、干枯早落,仅存梢部幼嫩叶片。

2、发生规律

春季大棚豆角煤霉病在4月中旬开始发病,6-7月是发病高峰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有利于此病的发作,而发病会更为严重。豆角煤霉病往往会连作地发病重,春播的豆角往往比晚播豆角发病要重,尤其是春季播种较为的豆角发病最为严重。

3、防治方法

首先是要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增加植株的抗病力,再就是在定植时要合理密植,保持田间良好的通透性,以免湿度过大而诱发疾病。在多雨季节一定要加强田间的排水工作,以免积水沤根,给病菌可趁之机,同时合理增施磷钾肥,能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在豆角煤霉病发病时应该及时摘除病叶,在收获要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及时烧毁或者深埋。在发病前期可以喷洒甲基托布津、速克灵、新万生、硫悬浮剂鸡心防治,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2-3次,或者喷施双苯三唑醇乳油,每隔10-20天喷施一次。

xZh52.cOm编辑精选

豆角歇伏防治措施


“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花卉伴随着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为此,花卉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豆角歇伏防治措施》,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在种植豆角时,如果豆角出现歇伏现象的话。那么豆角植株长势会因此变弱、叶子发黄、花量减少且出现落花落荚现象等,因此豆角产量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下降。对农户的种植效益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如果豆角出现歇伏现象的话,该怎么办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豆角歇伏的防治措施,一起来看看吧!

1、保持环境

歇伏一般发生在夏季,在夏季的时候,因为容易出现高温高湿的环境,因此豆角也易出现徒长现象。如果再加上干旱的话,那么将会抑制豆角的授粉,从而使豆角出现歇伏现象。因此想要防治歇伏的话,那么我们首先便要注意为豆角营造一个适宜的生长欢迎。例如控制好种植密度,加强苗期徒长,做好炼苗工作等。避免幼苗出现徒长,保持每株幼苗都有充足的生长空间。

2、加强通风

如果豆角是进行大棚种植的话,那么我们还要注意做好通风工作,保持一个适宜的大棚温度。而再遇到雨季的时候,则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土壤产生过多积水而影响豆角根部的生长,导致根部出现烂根等现象,从而引发歇伏。只要保持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够在夏季减少豆角歇伏的现象。如果豆角旺长的话,那么要及时控制,可利用划锄法等控制豆角的旺长态势。

3、合理施肥

施肥不合理是导致豆角歇伏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们在种植豆角的时候,要有一个合理的施肥计划。在施入基肥时,不可添加过多的氮肥,防止氮肥过多导致豆角幼苗徒长,影响豆角的花荚量。并且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肥力控制好施肥量,最好是能够进行测土配肥。正常情况下,基肥每亩应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kg左右,配合适量的过磷酸钙、硫酸钾等。然后在后期则要适当增加磷钾肥比例,减少氮肥施用。

4、整枝打顶

除了以上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做好豆角植株的整枝打顶工作。控制好豆角的结荚位置,防止豆角结荚过高,导致产量下降。对于豆角植株底部萌发的侧芽要及时将其抹除,然后就是豆角植株主枝向上50厘米左右的侧芽,也不宜保留。提高植株基部的通透性,当豆角植株开始布满整个支架的时候,要进行打尖工作。对于叶腋萌发出的叶芽也要及时抹除,避免消耗过多营养,保证豆角正常生长,防止出现歇伏现象。

豆角黄叶原因及防治方法


“春天落下的花朵,在为夏天的绿叶酝酿;秋天落下的花朵,在为春天垫基;两季落下的花朵,谱出一首靓丽的诗词,融入人类四季的心里。”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花是我们生活的好朋友!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爱花卉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豆角黄叶原因及防治方法》,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很多农户在种植豆角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黄叶现象,无论是新叶发黄,还是底部老叶,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对产量会造成减产,甚至有可能绝收

很多农户在种植豆角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黄叶现象,无论是新叶发黄,还是底部老叶,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对产量会造成减产,甚至有可能绝收。下面一起来看看豆角黄叶原因及防治方法吧。

一、豆角黄叶原因

1、新叶发黄

连续雨天导致空气湿度过大或者根系弱,挂果量过大等原因,都会引起植株顶部新叶出现发黄、发白现象。同时这也和缺铁元素和锌元素有极大关系,所以及时的喷洒叶面微量肥,及时的保持铁、锌,能有效的缓解植株这种症状。

2、叶脉发黄

植株的中下部分老叶,也会发生叶脉黄化,但是不会死棵现象,而这种情况的发黄,主要原因是缺镁,或者种植长势弱、早衰以及肥水管理不当造成的。如果是缺镁,可以通过叶面喷施镁肥解决,而如果长势差,就要提高调节肥水管理解决。

3、底叶发黄

一般底叶发黄,就有可能是豆角根腐病引起的,根腐病初期症状并不显着,一般会等到开花结荚期才会初露端倪。表现为植株矮小,下部叶片从叶缘开端变黄干枯,但一般不会掉落。

二、防治方法

要重视底肥的施用,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要确保有机质、微量元素的弥补,尤其是铁、锌、镁三种,它们一旦缺乏就会导致植株黄叶。在管理时要控制环境温度在适宜区间,不宜过高,确保根系发育,调理根系的成长,是需要注意的一点,发生根腐病能用99%恶霉灵3000-4000倍灌根防治。

生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种花养花则是很多人与花相伴的一种方式。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到底怎么样才能种植好花卉呢?为满足您的需求,花卉网小编特地编辑了“生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1、发病症状

在幼苗发病是,幼苗呈水浸状腐烂状,上面有灰色霉层,在定植后发病,多从离地面较近的叶片开始,叶片最开始呈水浸状病斑,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部会迅速扩大呈褐色,病叶基部也会成红褐色,最后病株茎基部腐烂死亡,引起地上部位茎叶枯死。

2、发病条件

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菌核、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也读,来年再借助农事操作和浇水进行传播,通过伤口及幼嫩组织皮孔侵入造成病害发生。在5-31度之间均可发病,但是在空气湿度90%以上、温度在20-25度之间发病最为严重。灰霉病发生和蔬菜发育状况和外部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当植株发育不良或者在冬春交替季节时,因为大棚浇水过多而形成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病且发病重。

3、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在播种前要对苗床和种子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定植时要选用壮苗,剔除病弱苗,株行距保持为20xx厘米,过稀不利于产量,过密则会造成植株徒长、茎干细弱,影响到产量且易患病。生产中合理轮作既能保证作物生长强健,还能提高抗病力和减轻病害危害。在冬季栽培时要注意通风排湿,每次浇水后要闷棚升温,然后再通风换气,有效降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合理增施磷钾肥,防止偏施氮肥,以免菜体过于细嫩。

2、化学防治

在发病是可以喷洒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每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续2-3次,几种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大棚花卉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大棚花卉

1、种子消毒:为杀灭附着在花卉种子表面的真菌,种子可用10%磷酸三钠液浸20分钟,流水冲洗40分钟后使用。也可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晾干后备用。

2、客土栽植:病菌主要在土中越冬,因此,无论是园栽还是盆栽,一律要求土壤是无病新土,并对盆土、花盆、种球进行消毒。

3、合理施肥:尽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时注意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而加重病害。

4、棚内管理: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内干净,做到通风透光好。高温闷棚抑菌。生长前期及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适时晚放风。提高棚温到33℃,这样不利产生分化孢子。降湿度减少棚顶及叶面结露。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或15%速克灵熏3至4小时。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施50%速克灵1000倍液,或50%多霉灵1000倍液,每隔7天交替使用,连续2至3次,均能有效地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葡萄霜霉病防治方法


任何降低湿度和水分、减少病原的措施,都能减轻霜霉病的发生,包括完善的排涝体系、田园卫生(清园措施、处理落叶和病残组织)、田间管理(合理叶幕,通风透光性良好;夏季控制副梢量等)等具体措施。虽然这些措施非常重要和必要,但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仍必不可少。

(一)消毒措施:新发展地区(距现有葡萄园有比较远的距离)通过种条、种苗的消毒,不携带病原菌,可以维持多年没有霜霉病。

(二)农业防治:合理水、肥;合理叶幕,保证通风透光性良好;夏季控制副梢量;休眠期清洁果园。

(三)物理机械防治:人工去除病叶、避雨栽培。

(四)生物防治:生物制剂的应用,比如农抗120。

(五)化学防治

1.保护性杀菌剂

50%保倍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是目前最优秀的杀菌剂之一,杀菌谱广,几乎对所有真菌有效,而且保护时间特长,大约1个月左右,安全性好,特别适于花前花后施用,连续施用2~3次,还能起到一定的增产和提高果品质量的作用。因产品价格较高,建议在非常关键期施用,如套袋前对穗部的处理、喷雾等,多雨地区雨季来临前整园喷雾,或者雨季对新发副梢的处理,控制霜霉病对副梢感染。

50%保倍福美双WP:在葡萄上,作为优秀保护剂可以用于花前、花后和关键时期,发挥其广谱和持效长的优点。也可以用于霜霉病大发生时,与治疗剂配合使用。一般施用1500~2000倍液。

80%水胆矾石膏(波尔多液)WP:施用500~800倍液,铜制剂,触杀性,可用于发病前的预防或发病后和治疗剂的配合使用,开花前、雨季都可以施用。

42%代森锰锌SC: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安全性好,花前花后小幼果期均可施用,耐雨性极好,特别适宜在雨水较多的地区,或者雨前施用。一般用600~800倍液。

25%吡唑醚菌酯EC:是最新型的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对霜霉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和一定的治疗作用,并对其它一些高等真菌有效,持效时间长,有较好的刺激生长和增产作用。

80%代森锰锌WP:广谱保护性杀菌剂,600~800倍液。

波尔多液:最普通的杀菌剂。施用1:0.5~1:200~240倍液。套袋葡萄套袋后、大幼果期、葡萄采收后等可以施用。雨季8天左右1次;干旱时15~20天左右1次。

30%王铜(氧氯化铜):800~1000倍液,发芽前后到花序分离可以施用;套袋葡萄套袋后、采收后施用,不套袋的耐药葡萄,大幼果期以后施用,价格低廉,只相当于波尔多液的二分之一。

0.3%苦参碱乳油:600倍,防治霜霉病,兼治虫害。

2.内吸性杀菌剂

50%金科克:金科克是高含量烯酰吗啉药剂,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是葡萄霜霉病的特效治疗剂,但连续施用较易产生抗性,建议不连续使用,每个生长季节最好不超过2次,最多3次。金科克是在金科克(50%烯酰吗啉)基础上改进成的,含高效治疗辅助剂,活性更高,成本更低,不易产生抗性。50%金科克在葡萄上施用4000~4500倍液;或者4500倍液与保护剂混合施用,均匀周到喷药;发病严重时,3000倍液与保护剂混合施用;或利用优异的内吸性,在连续下雨天气的雨水间歇期,施用1000~1500倍液喷雾(带雨水或露水喷雾),作为特殊天气条件下的紧急措施。

80%霜脲氰水分散粒剂:霜脲氰具有渗透性,在药剂喷洒到的地方,能进入葡萄植株内部,杀菌和抑菌。由于近几年的大量应用和盲目施用,抗药性比较重。目前常见的是72%或36%的与代森锰锌的混配产品,因霜脲氰的含量有限,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建议按照保护性杀菌剂施用。80%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施用2500倍液,与保护性杀菌剂混合或配合施用,可以作为霜霉病的跟进治疗措施。

25%精甲霜灵:甲霜灵是霜霉病的特效内吸治疗性药剂,但1981年在法国、南非等地发现抗药性,在我国也开始产生严重的抗药性。甲霜灵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因为抗药性严重发展而被取消(单剂)登记的杀菌剂。精甲霜灵是甲霜灵的高效体,活性是甲霜灵的2倍以上,25%精甲霜灵可以2500倍液(病重时用2000倍液)与保护性杀菌剂混合施用,减缓抗性产生、增加药效。

霜霉威:72.2%水剂,施用剂量为600倍液左右,是葡萄霜霉病的有效治疗剂。

三乙磷酸铝(乙磷铝、疫霜灵):90%、80%、85%剂型,施用600倍液。三乙磷酸铝能上下传导,是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有效药剂,但在有些地区抗性较重。建议与其它药剂交替施用、在产生抗性的地区节制施用。

3.混配制剂

目前的混合制剂,保护性的杀菌剂一般选择代森锰锌。因代森锰锌的杂质或质量问题(有些质量不好,容易引起植物毒性;杂质含量高容易产生药害),有些产品容易产生药害,造成严重损失。所以,要慎重选择和施用混合性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效果较好的混合制剂有:

氟吗啉锰锌:制剂为60%氟吗啉锰锌WP,施用600倍液。

烯酰吗啉锰锌:制剂为69%烯酰吗啉锰锌WP,施用600倍液。

缬霉威丙森锌:66.8%WP,施用700~800倍液等。发生霜霉病后几种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方案

田间霜霉病普遍发生或霜霉病侵染花序或果穗,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这种措施,是使用药剂的救灾性措施。一般采取3次措施;3次措施后,根据天气和防控效果进行调整。3次措施分别为:保护性+内吸性;3~4天后单独内吸性;3~4天后保护性+内吸性,之后进入正常防控措施。分以下三种情况特殊注意。

(一)比较普遍,应紧急施用3次药剂

第1次用药:保护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建议施用比较优秀的杀菌剂,例如,80%水胆矾石膏600倍液(或42%代森锰锌600倍液)+50%金科克3000~4000倍液;

第2次用药:在第1次用药后的3~4天。一般单独使用内吸性杀菌剂(或高渗透药剂),例如80%霜脲氰2500倍液(或25%精甲霜灵2000倍液)。

第3次用药:在第2次用药后的4~5天。施用保护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例如90%乙磷铝800倍液+80%代森锰锌800倍液。

之后进入正常管理。具体用药情况,请按照田间具体情况和气候情况,调整施用的次数和剂量。

(二)出现霜霉病发病中心的防控措施

人工摘除病叶,全园使用保护性+内吸性药剂,比如42%代森锰锌600倍液+50%金科克3000倍液整园喷施。

3~4天后,以发病中心为圆心,30米为半径的地块,单独使用内吸性或有渗透作用的杀菌剂,比如80%霜脲氰2500倍液(或25%精甲霜灵2000倍液)

发病中心药剂处理3~4天后,进入正常管理,并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药剂调整。

(三)花前花后霜霉病感染花序或幼果时应急措施

发现花序或幼果期感染霜霉病,立即用50%金科克1500倍液(或50%金科克3000倍液+50%保倍3000倍液或50%金科克3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2000倍液)处理花序或果穗(喷施或涮),摘除病叶;3天左右,整园喷施保护性+内吸性杀菌剂,比如42%代森锰锌600倍液+50%金科克3000倍液。之后进入正常管理

大棚花卉灰霉病的防治


灰霉病是大棚花卉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花卉的花、果及叶片。在花卉的生长季节常伴随发生,尤其在冬春棚室生长期间。如果放松管理,更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时可引起大量落花落叶,影响植物开花,降低观赏价值。

病原及发生条件:灰霉病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及菌核附着在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该菌发育适温10℃至32℃,最低4℃,相对湿度要求保持90%以上。由于春季气温适宜,棚内湿度大,如放风不及时,是造成发病较重的主要原因。病害主要症状:病菌从萼毛、花梗的气孔或伤口处侵入,向果梗上蔓延,果皮呈灰白色水渍状软腐,湿度大时果面产生大量灰色霉层,病花落到叶面上,易引起叶片发病,形成着生灰霉的大圆斑。烂花、烂果落到茎上引起茎部腐烂,严重时植株枯死。如菊花叶受害时,叶片边缘呈褐色斑,表面略呈轮纹波皱,叶柄和花柄先软化,然后外表腐烂,倒挂金钟叶受害时,病叶出现水渍状斑点后渐变成黑褐色,并腐烂。此外,非洲菊、仙客来也易受危害。

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为杀灭附着在花卉种子表面的真菌,种子可用10%磷酸三钠液浸20分钟,流水冲洗40分钟后使用。也可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晾干后备用。

2.客土栽植。病菌主要在土中越冬,因此,无论是园栽还是盆栽,一律要求土壤是无病新土,并对盆土、花盆、种球进行消毒。

3.合理施肥。尽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时注意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而加重病害。

4.棚内管理。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内干净,做到通风透光好。高温闷棚抑菌。生长前期及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适时晚放风。提高棚温到33℃,这样不利产生分化孢子。降湿度减少棚顶及叶面结露。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或15%速克灵熏3至4小时(每亩大棚250克)。也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大棚1公斤)于傍晚喷撒。喷雾法可采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喷雾1次,连喷2至4次(间隔期7至10天)。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施50%速克灵1000倍液,或50%多霉灵1000倍液,每隔7天交替使用,连续2至3次,均能有效地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吊竹梅的灰霉病及其防治


吊竹梅的灰霉病

吊竹梅在发生灰霉病的时候,一开始会在叶子上长水渍状的黄斑,并不断扩大成不规则的黑褐色的大斑,比较严重的时候,还会产生灰色的霉状物。

吊竹梅发生灰霉病,多是由真菌引起的,这种真菌被称为灰葡萄孢,真菌的分生孢子从菌核中伸出,并逐渐生长,感染吊竹梅的叶片,使其产生病变,发生灰霉病。

吊竹梅的灰霉病的发生条件

吊竹梅会发生灰霉病,是因为产生灰霉病的真菌孢子借助了空气和水分来进行传播的,包括风和浇水、雨水等途径,基本上来说,就是在湿度高的时候,容易发生。因为在高湿度的条件下,真菌孢子更容易萌发,产生大量的孢子,使其染病。发生灰霉病多是在发病条件适宜的春季和秋季环境以及高湿的季节。

吊竹梅的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要防止吊竹梅产生灰霉病,要注意以下几点,在冬季和春季的时候温度较低,为了防止病发,要控制浇水,降低周围的湿度;如果发现吊竹梅感染了灰霉病,可以将感染病变的叶子直接剪除,并处理掉;日常养护的时候,要注意通风,可以减少病发。

如果灰霉病比较严重的话,可以喷洒药剂进行治疗,例如50%的灭霉灵可湿性粉剂的80倍液或者28%的灰霉克可湿性粉剂的800倍液。

月季霜霉病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1、病状:月季霜霉病危害叶片、嫩梢、花梗及花。初期,叶面出现不规则淡绿色斑纹,后扩大呈黄褐色和紫色,后为灰褐色,边缘色较深,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最终引起叶片扭曲、畸形。天气潮湿时,在叶背病斑处可见到稀疏的灰白色霜霉层。小叶往往变黄,有的病斑为紫红色,中心为灰白色,与农药药害及化肥灼伤状相似。新梢和花感染时,病斑与叶片相似,但嫩梢上病斑略显凹陷。严重时,叶萎缩脱落,新梢枯死。

2、病原菌:月季霜霉病是真菌中的一种蔷薇霜霉菌侵染所致(霜霉属病菌PeronosporasporsaBerk)。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在气温低、相对湿度较高、植株表面存有水滴的情况下,病害易发生和蔓延。温室通风不良、植株过密、湿度高和氮肥过多时,病害均严重。

3、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越冬越夏,以分生孢子侵染,孢子萌发温度1-25℃,最适为18℃,高于21℃萌发率降低,26℃以上完全不萌发,26℃24小时孢子死亡,孢子传播需要100%空气湿度,10-25℃温度,孢子萌发需要有水滴存在,露地栽培多发生在雨季,温室中主要发生在3-4月和9-10月,发生在温室中。苗床中密集、通风不良、多湿、氮肥过多时病重。

4、防治方法:避免高温高湿,减少叶面保湿时间,控制空气湿度,多开窗换气;用20000倍代森铵;500倍代森锰锌或代森锰喷施防治,但后者容易污染叶片。

“它努力生长着,它明知道自己不会有雄厚的浓荫,却还是努力茂盛着。它不像被别人伺候、抚慰的果树,也不会爬上肥沃的土地,而它默默地兀立着。”花在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赏花种花的乐趣一般人很难体会。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豆角煤霉病的防治方法”,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