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花,而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体验到了不一般的乐趣。花草的种养植并非不加学习和摸索就可以做好的,种植达人有哪些秘不外传的经验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植物识别的技巧和窍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植物分类学和任何其他学科一样本无技巧可言,同样是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劳动,通过不断积累的。但其中仍有不少经验和规律可循。

植物识别有哪些经验和规律呢?
从事植物分类工作者,在长期的野外采集过程中,常常积累了丰富的识别植物的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用“看”、“摸”、“嗅”、“尝”的四字方法,对植物进行综合的判断。
一、看
“看”是认识植物最重要的手段。
那就是细致地观察植物的全貌,掌握其叶、茎、花、果和根的特点。
看植物的形、色、眼、点、毛、刺、翅、卷须及断面的特征

(1)看形
植物的叶形是多种多样的。仅叶的全形,就有针形、条形、披针形、镰刀形、矩圆形、卵形、心形、肾形、圆形、三角形、菱形、葜形、匙形、扇形、提琴形、钻形、剑形、带形、管形、鳞形等二十多种。
若看叶的顶端、基部、边缘、叶脉及叶序,那就更是丰富多彩了。
在植物名称中,就有很多是依叶形而命名的

如半边旗
叶的小裂片上边无分裂,下边有梳状分裂,宛如古代的旗子一样;
石莲花的基生叶莲座状,象一朵用粉蓝玉石雕琢而成的莲花;
梵天花通称“狗脚迹”,其叶子如同狗的脚痕印在叶上;落地生根的叶边缘有芽眼,易落地生根发叶;半枫荷下面的叶半边象荷叶,半边象枫叶。
还有金钱草、掌叶榕、马鞍藤、马褂木、犁头尖、破布叶、佛甲草、金鸡脚、蜈蚣草、马甲子等等,都是根据叶的特征命名的。
植物茎的体形也各有特色。有的扁得象腰带,如扁担藤;有的呈三角形,如香附子、水蜈蚣、咸水草等莎草科植物;有的呈四方形,如薄荷、紫苏、益母草等唇形科植物;
而大多数植物的茎是圆柱形。有些植物,茎上的节明显膨大,如爵床科、蓼科、禾本科以及苋科的牛膝、土牛膝等等
许多植物就是根据茎的形状而得名,如仙人掌、霸王鞭、竹节蓼、蟹爪兰、过江藤、佛肚竹等等。
有些植物的叶落后,在茎上留下明显的叶痕,如麻楝,木棉、大叶合欢、木薯等,尤其是木兰科、榕属植物,它们的枝条有很多托叶遗下的环痕,是识别这些科属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肉桂、厚朴、杜仲等植物茎的栓皮很厚,而白千层的树皮象很多白纸一样,一片片地剥落。紫薇的树皮易脱落,树干光滑。幼枝略呈四棱形,稍成翅状。
植物花的形状也是多姿多彩,各有特色。
如玉叶金花、鹤望兰一串红、红掌、吊灯花、马鞭草、鸡蛋花、鹰爪、绣球等等都是以花的形状命名。
半边莲的花开放时很象半边荷花,花冠偏在一侧
白鹤灵芝的花白色、唇形、花冠长筒状,生在叶腋或枝头,宛如成群展翅的白鹤。
植物果实的形状也很复杂
灯笼草的果实被膨大的花萼包藏着,状似灯笼;羊角拗两个双生果实连在一起形似羊角,类似羊角拗的果实在夹竹桃科和萝摩科中很常见。
在植物家族里,以果实形状命名的也不少,如龙珠果、人心果、鸡蛋果、佛手柑、蛇瓜、磨盘草、翼核果、刀豆、波萝蜜、面包树、腊肠树等等。
算盘子的果实象许多红色的算盘珠
山芝麻的蒴果如同家种的芝麻;
许多植物根的形状也很有特色。天葵的根形如老鼠屎,故俗称老鼠屎,紫茉莉的根形状如老鼠,故有"入地老鼠"之俗称;猪仔笠的块根纺锤形或球形,很似小猪形状;乌头的根呈不规则圆锥形,略弯曲,形似乌鸦头。还有龙须藤、金毛狗、山乌龟、拳参、土茯苓等等都是以根的形状而命名的。
(2)看色
有些植物的叶、花、苞片颜色很特殊,让人一看就认识。如三白草开花时,顶端三片叶子全变白;一品红冬月花际,顶端几片较狭的叶子全变红;雁来红的叶暗紫色,可是秋天一到,大雁南飞的时候,顶叶变为鲜红色,十分壮观;鸳鸯茉莉花初开时紫蓝色,后变为白色。
有些外形相近的植物,可以通过辨色而区别,如狗肝菜和红丝线很相似,但前者叶很绿,干后还是青的,后者干后变黑。冬青科和卫矛科植物的叶子很相似,但前者在火上一烘会出现黑色弧圈。此外,以色命名的植物有叶下红、红背桂、紫苏、虎舌红、血苋、花叶芋、洒金榕、银边桑、金边虎尾兰、豹斑竹芋等等
(3)看眼
植物叶子上的腺体,茎上的皮孔通称为“眼”。
看“眼”可以区别叶形很相似的不同植物,如油桐和木油桐十分相似,但木油桐的叶柄顶部有二个具柄的腺体,而与油桐区别;
水团花和风箱树的花很相似,但因前者茎上有皮孔而区别。
叶、茎长"眼"的植物不少,如巴豆、乌桕、山乌桕、梵天花、石栗等植物叶柄均有腺体;银合欢、苦楝、梅叶冬青、裸花紫珠等植物茎上有皮孔。
(4)看点
有些植物的叶子上散生着一些凸起的痣点。如大沙叶透光一看,痣点象星星一样布满叶面,故也叫“满天星”;
含芳香油植物如桃金娘科、芸香科的植物,它们的叶片散布有很多油点,而这往往是辨识植物的依据。如九里香和米兰的叶子很相似,无花时很难区别,但前者叶片在阳光下一看,整叶布满了油点。
(5)看毛
马鞭草科很多植物枝、叶上生有茸毛、绒毛、星状毛,如野枇杷、大叶紫珠、红紫珠枝叶生有茸毛;裸花紫珠、全缘紫珠枝叶有褐色绒毛;珍珠枫、杜虹花叶背密生黄褐色星状毛

以毛命名的植物也不少,如毛地黄、毛冬青、毛瑞香、毛莨、刺毛杜鹃、毛野扁豆、金毛耳草、金毛狗、毛鸡矢藤、毛药红淡比等等

(6)看刺
芸香科、小檗科、蔷薇科、五加科、仙人掌科的植物常常长有刺,有的还因刺而得名。如葡萄科的刺葡萄,芸香科的勒党又叫"鹰不泊",冬青科的枸骨又名"鸟不宿",皆因它们的枝、叶长有硬刺,鸟不能在上面落脚做窝而得名。
(7)看翅
许多植物的茎、叶有翅。卫矛的茎上有翅,六棱菊的叶子下延成包茎的翅,葫芦茶的叶柄有翅很象倒放的葫芦.
柑桔属植物的叶柄也多少有翅,在叶的分类上均属单身复叶。
盐肤木和漆树很相似,但前者的叶上有翅可以与后者区别。
(8)看卷须
葡萄科植物在与花枝位置相当的地方长出卷须,它是茎的变态,葫芦科植物的茎也会变为卷须,但它却位于叶腋内。
在叶腋内长出卷须的还有苏木科羊蹄甲属的许多种植物。
由叶变态为卷须也不少,如豌豆及菝葜科植物。
(9)看断面

在识别植物时,折断根、茎,观察其断面是很必要的。
杜仲的枝折断后不但有乳液流出,还可见白色细丝和片状心;
鳢肠的茎折断时,伤口流出的汁液呈黑色;
大血藤、鸡血藤、山鸡血藤切断后都会流出红色象血一样的汁液,但大血藤是整个断面流,鸡血藤是皮下、木质的每一层都流,山鸡血藤只是皮下流"血",而且流出量少。
二、摸
就是用手触摸、揉捻的办法来观察植物。很多植物经过一摸一揉很快就能够辩认出来,如锦绣杜鹃的芽有粘液,木贼、笔管草的茎很涩,可用来打磨金属,所以又叫“锉草”。
有些植物摘叶后,叶子就流白色乳汁,如掌叶榕、薜荔、水同木、榕树、飞扬草、千根草、狗牙花、盆架树、番薯、铁榄、人心果等等。
线纹香茶莱、黄花倒水莲、栀子、姜黄的叶子揉后有黄色的汁液;红丝线、风箱树、大红花的叶子撕烂后,用开水一泡就成红色;蓝果南五味子液、潺稿树、大红花、黄葵、黄麻等植物的叶揉后有粘性;冬青科和卫矛科的植物叶柄拉断有胶质丝。

三、嗅
就是用鼻子嗅一嗅植物各种器官发挥出来的气味,根据不同气味来鉴别类似植物,常常需要把叶揉碎、剥开果实、切断根茎。
如毛麝香有麝香的气味;
薄荷、山香、山薄荷、球花毛麝香有薄荷味;
艾纳香、六棱菊有冰片味;
罗勒、毛罗勒、野香薷有香草味;
野芫荽、天胡荽有芫荽味;
海风藤、蒌叶有胡椒辣味;
罗勒、鱼腥草有鱼腥味;
鸡屎藤、毛鸡屎藤揉叶有鸡屎臭味;
山苍子的根既有豆豉气味又有姜味,故有“豆豉姜”之称;
樟、黄樟、阴香的叶及豺皮樟的根都有香樟味;香茅的叶揉捻后有姜味;
毛大丁草有煤油味;
桢桐、臭牡丹、臭茉莉三种植物很相似,但桢桐的叶子不臭,臭牡丹的叶子还没有揉捻便十分臭,而臭茉莉的叶子揉捻后才具臭味。

四、尝
就是用嘴舌来尝植物,根据舌、喉的感觉来辨别植物。
一般应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进行,通常微量而又不吞咽,是不容易引起中毒的,但对某些毒性较大或生物碱含量高的植物,如钩吻、洋金花、海芋、天南星、土半夏、巴豆、白木香(种子)等植物切勿尝试。
辣椒、胡椒、鹰不泊、飞龙掌血、山肉桂、九里香、姜类等有辛辣味;
金钮扣的花蕊、两面针的皮、九里香的叶子有麻舌感;
扛扳归马齿苋、酢酱草、酸果藤的叶有酸味;
三桠苦和穿心莲的叶、铁冬青的皮、黄连的根都很苦;
余甘子、秤星树的根先苦后甜;野甘草、相思藤的叶有甘味;龙须藤、桃金娘、大血藤、锡叶藤、番石榴、算盘子等的根有涩味;而牛大力藤、猪仔笠的根有薯味。

xZh52.Com小编推荐

花卉种类识别技巧有哪些


“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有人类就有花,花是我们生活的好朋友!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花卉种类识别技巧有哪些”,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花卉种类识别技巧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和判断,来确定一种花卉属于哪个分类或者品种的能力。对于热爱植物的人来说,掌握一些花卉种类识别技巧是十分有用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花卉,还可以在花卉养护和繁殖过程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花卉种类识别技巧。

一、观察花朵形状和颜色

观察花朵的形状和颜色是识别花卉种类的首要步骤。花朵的形状可以分为伞形、冠状、管状、钟状、漏斗状、蝴蝶状等,不同形状的花朵对应的花卉种类也有所不同。同时,花朵的颜色也是花卉种类识别的一个重要依据。每种花卉的颜色特点是独特的,比如玫瑰花的颜色从红色到白色,再到黄色等几乎囊括了所有颜色,而郁金香则以红色、黄色、紫色等单一颜色为主。

二、分析植株和叶子特征

除了观察花朵的形状和颜色外,还可以通过分析植株和叶子的特征来辅助识别花卉种类。不同花卉的植株高度、枝干形态、叶子形状和颜色都有明显的区别。例如,向日葵的植株高大挺拔,叶子厚实而粗糙;而康乃馨则形成了一个紧凑的丛状生长习性,叶子呈短柄,边缘有锯齿。

三、比较花期和花序

花期和花序是花卉识别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不同的花卉开花时间和花序的特点有所不同,通过观察花期和花序的特征,可以进一步明确花卉的品种。例如,郁金香在春季开花,花序为伞形花序,一枝多花;月季花则开放在夏季,花序为圆锥花序,一枝一朵。

四、识别花卉的气味

花卉的气味也是一个重要的识别特征。有些花卉具有特殊的香气,比如玫瑰花、茉莉花等;而有些花卉根本没有气味,比如毛地黄、报春花等。通过闻花的气味,可以对花卉的品种产生初步的判断。

五、参考花卉图鉴和专业书籍

对于初学者来说,参考花卉图鉴和专业书籍是非常有效的辅助工具。花卉图鉴中通常包含各种花卉的图片、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繁殖方法等详细信息。这些图鉴和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各种花卉的特点和分类,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识别。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花卉种类识别是通过观察花朵形状和颜色、分析植株和叶子特征、比较花期和花序、识别气味,以及参考花卉图鉴和专业书籍等方法来确定花卉品种的能力。通过掌握这些识别技巧,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花卉,享受花卉带来的美丽和喜悦。

识别植物四字诀


从事植物分类工作者,在长期的野外采集过程中,常常积累了丰富的识别植物的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用看、摸 、嗅 、尝的方法,对植物进行综合的判断。

一、看 就是细致地观察植物的全貌,掌握其叶、茎、花、果和根的特点。看的内容是植物的形、色、眼、点、毛、刺、翅、卷须及断面的特征。看是认识植物最重要的手段。

(1)看形 植物的叶形是多种多样的。仅叶的全形,就有针形、条形、披针形、镰形、矩圆形、卵形、心形、肾形、圆形、三角形、菱形、葜形、匙形、扇形、提琴形、钻形、剑形、带形、管形、鳞形等二十多种。若看叶的顶端、基部、边缘、叶脉及叶序 ,那就更是丰富多彩了。正因如此,植物名称中,就有很多是依叶形而命名的。如半边旗的叶,上边无分裂,下边有梳状分裂,宛如古代的旗子一样;石莲花的基生叶莲座状,象一朵用粉蓝玉石雕琢而成的莲花;梵天花通称狗脚迹,其叶子如同狗的脚痕印在叶上;落地生根的叶边缘有芽眼,易落地生根发叶;半枫荷下面的叶半边象荷叶,半边象枫叶。还有金钱草、掌叶榕、马鞍藤、马褂木、犁头尖、破布叶、佛甲草、金鸡脚、蜈蚣草、马甲子等等 ,都是根据叶的特征命名的。

许多植物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叶的变异和变态。如山银花,植株下部叶常羽状分裂,上部叶却椭圆形、全缘。水毛茛的沉水叶是丝状全裂,气生叶却是深裂。

有些植物幼苗期和成熟期的叶变异也甚大。如橄榄的幼苗几片分叉的叶宛如七叶一枝花。小檗幼苗期的叶子全为叶形,但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再长出的叶逐渐转变为刺形。

植物茎的体形也各有特色。有的扁得象腰带,如扁担藤;有的呈三角形,如香附子、水蜈蚣、咸水草等莎草科植物;有的呈四方

形,如薄荷、紫苏、益母草等唇形科植物;而大多数植物的茎是圆柱形。有些植物,茎上的节明显膨大,如爵床科、蓼科、禾本科以及苋科的牛膝、土牛膝等等。有些植物的叶落后,在茎上留下明显的叶痕,如麻楝,木棉、大叶合欢、木薯等,尤其是木兰科、榕属植物,它们的枝条有很多托叶遗下的环痕,是识别这些科属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肉桂、厚朴、杜仲等植物茎的栓皮很厚,而白千层的树皮象很多白纸一样,一片片地剥落。许多植物就是根据茎的形状而得名,如仙人掌、霸王鞭、竹节蓼、蟹爪兰、过江藤、佛肚竹等等。

植物花的形状也是多姿多彩,各有特色。半边莲的花开放时很象半边荷花,花冠偏在一侧;白鹤灵芝的花白色、唇形、花冠长筒状,生在叶腋或枝头,宛如成群展翅的白鹤。此外,玉叶金花、鹤望兰、一串红、红掌、吊灯花、马鞭草、鸡蛋花、鹰爪、绣球等等都是以花的形状命名。

植物果实的形状也很复杂。山芝麻的蒴果如同家种的芝麻;算盘子的果实象许多红色的算盘珠;灯笼草的果实被膨大的花萼包藏着,状似灯笼;羊角拗两个双生果实连在一起形似羊角,类似羊角拗的果实在夹竹桃科和萝摩科中很常见。在植物家族里,以果实形状命名的也不少,如龙珠果、人心果、鸡蛋果、佛手柑、蛇瓜、磨盘草、翼核果、刀豆、波萝蜜、面包树、腊肠树等等。

许多植物根的形状也很有特色。紫茉莉的根形状如老鼠,故有入地老鼠之俗称;猪仔笠的块根纺锤形或球形,很似小猪形状;乌头的根呈不规则圆锥形,略弯曲,形似乌鸦头。还有龙须藤、金毛狗、山乌龟、多须公、百眼藤、拳参、土茯苓等等都是以根的形状而命名的。

(2)看色 有些植物的叶、花、苞片颜色很特殊,让人一看就认识。如三白草开花时,顶端三片叶子全变白;一品红冬月花际,顶端几片较狭的叶子全变红;雁来红的叶暗紫色,可是秋天一到,大雁南飞的时候,顶叶变为鲜红色,十分壮观;鸳鸯茉莉花初开时紫蓝色,后变为白色。有些外形相近的植物,可以通过辨色而区别,如狗肝菜和红丝线很相似,但前者叶很绿,干后还是青的,后者干后变黑。冬青科和卫矛科植物的叶子很相似,但前者在火上一烘会出现黑色弧圈。此外,以色命名的植物有叶下红、红背桂、紫苏、虎舌红、血苋、花叶芋、洒金榕、银边桑、金边虎尾兰、豹斑竹芋等等。

(3)看眼 植物叶子上的腺体,茎上的皮孔通称为眼。看眼可以区别叶形很相似的不同植物,如肖梵天花和刺蒴麻十分相似,但肖梵天花的叶柄顶部有一个凹陷的腺体,而与刺蒴麻区别;水团花和风箱树的花很相似,但因前者茎上有皮孔而区别。叶、茎长眼的植物不少,如巴豆、乌桕、山乌桕、梵天花、石栗、千年桐等植物叶柄均有腺体;银合欢、苦楝、梅叶冬青、裸花紫珠等植物茎上有皮孔。

(4)看点 有些植物的叶子上散生着一些凸起的痣点。如大沙叶透光一看,痣点象星星一样布满叶面,故也叫满天星;含芳香油植物如桃金娘科、芸香科的植物,它们的叶片散布有很多油点,而这往往是辨识植物的依据。如九里香和米兰的叶子很相似,无花时很难区别,但前者叶片在阳光下一看,整叶布满了油点。

(5)看毛 马鞭草科很多植物枝、叶上生有茸毛、绒毛、星状毛, 如野枇杷、大叶紫珠、红紫珠枝叶生有茸毛;裸花紫珠、全缘紫珠枝叶有褐色绒毛;珍珠枫、杜虹花叶背密生黄褐色星状毛。以毛命名的植物也不少,如毛稔、毛冬青、毛果算盘子、毛排钱草、毛相思子、毛野扁豆、黏毛黄花稔、锦毛葡萄、毛药红淡等等。

(6)看刺 芸香科、小檗科、蔷薇科、五加科、仙人掌科的植物常常长有刺,有的还因刺而得名。如芸香科的勒党又叫鹰不泊,冬青科的枸骨又名鸟不宿,皆因它们的枝、叶长有硬刺,鸟不能在上面落脚做窝而得名。

(7)看翅 许多植物的茎、叶有翅。翅茎白粉藤的茎在棱上有狭翅,六棱菊的叶子下延成包茎的翅,葫芦茶的叶柄有翅很象倒放的葫芦,柑桔属植物的叶柄也多少有翅,在叶的分类上均属单身复叶。盐肤木和漆树很相似,但前者的叶上有翅可以与后者区别。

(8)看卷须 葡萄科植物在与花枝位置相当的地方长出卷须,它是茎的变态,葫芦科植物的茎也会变为卷须,但它却位于叶腋内,在叶腋内长出卷须的还有苏木科羊蹄甲属的许多种植物。由叶变态为卷须也不少,如豌豆及菝葜科植物。

(9)看断面 在识别植物时,折断根、茎,观察其断面是很必要的。

杜仲的枝折断后不但有乳液流出,还可见白色细丝和片状心;鳢肠的茎折断时,伤口流出的汁液呈黑色;大血藤、鸡血藤、山鸡血藤切断后都会流出红色象血一样的汁液,但大血藤是整个断面流,鸡血藤是皮下、木质的每一层都流,山鸡血藤只是皮下流血,而且流出量少。

二、 摸 就是用手触摸、揉捻的办法来观察植物。很多植物经过一摸一揉很快就能够辩认出来,如锡叶藤的叶表面粗糙而且很涩,故又叫涩叶藤;木贼、笔管草的茎也很涩,可用来打磨金属,所以又叫锉草。有些植物摘叶后,叶子就流白色乳汁,如掌叶榕、薜荔、水同木、榕树、飞扬草、千根草、狗牙花、盆架树、番薯、铁榄、人心果等等。线纹香茶莱、黄花倒水莲、栀子、姜黄的叶子揉后有黄色的汁液;鳢肠的叶揉后液变为黑色;红丝线、风箱树、大红花的叶子撕烂后,用开水一泡就成红色;蓝果南五味子、潺稿树、大红花、黄葵、黄麻等植物的叶揉后有粘性;冬青科和卫矛科的植物叶柄拉断有胶质丝。

三、嗅 就是用鼻子嗅一嗅植物各种器官发挥出来的气味,根据不同气味来鉴别类似植物,常常需要把叶揉碎、剥开果实、切断根茎。如毛麝香有麝香的气味;薄荷、山香、山薄荷、球花毛麝香有薄荷味;艾纳香、六棱菊有冰片味;罗勒、毛罗勒、野香薷有香草味;野芫荽、天胡荽有芫荽味;海风藤、蒌叶有胡椒辣味;罗勒、鱼腥草有鱼腥味;鸡屎藤、毛鸡屎藤揉叶有鸡屎臭味;山苍子的根既有豆豉气味又有姜味,故有豆豉姜之称;樟、黄樟、阴香的叶及豺皮樟的根都有香樟味;香茅的叶揉捻后有姜味;毛大丁草有煤油味;桢桐、臭牡丹、臭茉莉三种植物很相似,但桢桐的叶子不臭,臭牡丹的叶子还没有揉捻便十分臭,而臭茉莉的叶子揉捻后才具臭味。

四、尝 就是用嘴舌来尝植物,根据舌、喉的感觉来辨别植物。一般应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进行,通常微量而又不吞咽,是不容易引起中毒的,但对某些毒性较大或生物碱含量高的植物,如钩吻、洋金花、海芋、天南星、土半夏、巴豆、白木香(种子)等植物切勿尝试。辣椒、胡椒、鹰不泊、飞龙掌血、山肉桂、九里香、姜类等有辛辣味;金钮扣的花蕊、两面针的皮、九里香的叶子有麻舌感;扛扳归、马齿苋、酢酱草、酸果藤的叶有酸味;三桠苦和穿心莲的叶、铁冬青的皮、黄连的根都很苦;余甘子、秤星树的根先苦后甜;野甘草、相思藤的叶有甘味;龙须藤、桃金娘、大血藤、锡叶藤、番石榴、算盘子等的根有涩味;而牛大力藤、猪仔笠的根有薯味。(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 广东潮州  陈蔚辉)

种花种草,不如来点儿特别的植物如何

比较好养的

碰碰香

植物宣言:别碰我,不然分分钟香你一脸!

你不碰它时,它只有余香淡淡,看起来一副岁月静好,此生安稳的模样,但只要你小心的碰到它,即使只是碰到了一片叶子,它就会发出浓烈的香味作为回馈,不造为啥,想起了某种动物……

碰碰香的香味浓甜,有点儿像苹果香味,故又有“苹果香”的美誉,听起来就很神清气爽的样子。

碰碰香有清热解暑,驱避蚊虫的作用,另外,碰碰香可以烹饪哦,煲汤,炒菜,泡酒,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凉拌取汁加少许蜂蜜直接饮用可缓解喉咙痛,泡茶热饮可缓解肠胃胀气及感冒,捣烂后外敷伤处能消炎消肿等,哇,好处简直太多了!赶紧在家里种上一盆,炒菜喝茶都省了!

了解了碰碰香的好处之后,就来看看他的种植方法吧!这种植物也是比较容易栽培的类型,

喜阳光,全年可全日照培养,光照不足叶子会变扁而薄。

喜温暖,怕寒冷,冬季需要0℃以上的温度,不然你就等着迎接它的噩耗吧!

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过湿则易烂根致死,请记住这一点,将你对浇水的热爱压下去。

跳舞草

植物宣言:看名字就知道了,我是舞林高手!

跳舞草对声波非常敏感,在温度和日照都适宜的条件下,受70分贝声波刺激时就会持续不断地上下摆动,像一只绿蝴蝶在轻舞。

纤细又灵秀的身姿,它是植物界天生的舞蹈家,光照、温度、声音都是为它搭起舞台的元素。

它的枝茎可泡酒服用,能强壮筋骨,治疗风湿骨疼;鲜叶片可泡水洗脸,可使皮肤光滑白嫩……

嗯,不能吃,但是可以用它强身健体呦~

知晓了它的作用后~就来看看家庭如何养殖吧!一般跳舞草都是用播种法进行繁殖的,花种的表面最多只能覆盖一层薄薄的培养介质。

喜欢阳光和温暖湿润的环境。在家中养殖的时候,要尽可能经常转动花盆,以便使植株枝叶各个角度接受阳光,不然长偏了之后可不要来找花花呀!

出芽后保持土壤偏干,所以浇水要注意!。种植方法有些略麻烦,资深花友可以尝试一下哦~

凤仙花

植物宣言:敢碰我,哼,炸你一脸!

凤仙花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指甲花啦~它的英文名字非常好玩儿,叫“Touchmenot”,意思是“不要碰我!”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像个微型的炸弹,轻轻一碰,果实马上“炸”开,把种子弹射出去。

据说这是进化后的一种能力,为了让它的子孙扩散范围更广。和碰碰香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茎有祛风湿、活血、止痛的作用,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痛、屈伸不利;

大概是因为种子爆炸的习性吧,也被称之为“急性子”,有软坚、消积之效,对于噎膈、骨鲠咽喉、腹部肿块、闭经等都有一定功效。

又是中药的作用,哎,花花觉得,还是碰碰香种起来比较好~可以吃吃吃~

好了,说完了凤仙花的好处,我们就来看一下凤仙花的种植事项吧!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所以纬度位置较高的花友们,要好哈的注意温度喽~

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但是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以生长,所以施肥要记得薄肥多施,宁可饿着它,也不能一时不慎烧了它不是?

捕蝇草

植物宣言:维纳斯的捕蝇陷阱

这是一种专门骗虫子来吃的植物,捕蝇草的叶缘部分含有蜜腺,会分泌出蜜汁来引诱昆虫靠近。

当昆虫碰触到属于感应器官的感觉毛两次,是两次哦~它的叶子就会闭合起来,并分泌出消化腺,把昆虫吃掉,补充自己需要的养分,是天然的捕虫小能手。

如果想要消灭家中的小害虫,不如在家里种上一盆吧!就不用自己动手将那些烦人的虫子驱逐出境了!

我们来看看捕蝇草如何种植,捕蝇草常用叶插法繁殖。

捕蝇草喜阳光,家庭栽培时,春秋冬三季可全日照,南方的夏季应加50%遮阴,避免被晒伤。

另外,捕蝇草属于沼泽生植物,所以在家中我们可以用盆浸法营造一个类似原生地的小环境。

含羞草

植物宣言:别碰我,碰了的话,我我我,我躲还不行吗?

如果你轻轻地触动它一下,它那片开放着的羽状复叶,立即闭合起来,紧接着整个叶子又垂了下去,显出“害羞”的样子,含羞草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含羞草有宁心安神,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吐泻,失眠,小儿疳积,目赤肿痛,深部脓肿,带状泡疹。根可用于咳嗽痰喘,风湿关节痛,小儿消化不良。

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生于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株体健壮,生长迅速,适应性较强。

操作难度颇大的

山荷叶

植物宣言:遇水我就会变透明哦~

在日本本州岛北部至北海道的深山地区,存在着一种淋雨后花朵会透明化的植物,数量稀少,叫山荷叶,常见于阴湿的阔叶林间。

花瓣会变透明的原因便是水分非常容易侵入花瓣内的细胞间隙,由于水和细胞液折射率接近,透射部分增强,花瓣就显得透明了。

入药能散风祛痰,消毒解肿。因为它特殊的解毒功效,可以治蛇咬伤!

现已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所以,不能养,养了也要上交国家!没的说!

热唇草

植物宣言:爱我,你怕了吗?

这种植物第一次以“网红”身份出现在视野中时,花花一度以为是唇彩的广告。

其实不是啦,人家的名字就叫热唇草,一般生长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哥斯达黎加的热带丛林中。

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那鲜红的“双唇”中伸出来一朵精致的小花,真的是又萌又性感!

事实上,那看起来红彤彤的两片,是热唇草的苞叶哦~不仅能保护花和果实,吸引蜂鸟授粉也是它肩负的重任呢!在家里种上一棵,绿意萦绕还趣味十足~

如何,看了这几种神奇的植物,有没有兴趣养一养呢?

千差万别的根


根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它默默无闻地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里,它使植物固着在一定的地方,不让大风吹倒, 同时根还把从土壤中吸收的大量水分和无机盐,以及本身合成的有机磷、氨基酸等有机物质,源源不断地送往植物的地上部分。根对整个植物体的营养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的根千差万别。种子萌发后,由胚根发育成的根主根。主根一般垂直向地下生长,当生长到一定长度时, 就生出许多侧根。侧根又可生出新的侧根:这样反复分枝就形成了一个根系,叫直根系。裸子植物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都是直根系。还有一类根可以在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这种根叫不定根。如小麦、玉米、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根,它们的主根长出后不久就停止生长或死亡,而由胚轴和茎下部的节上生出许多不定根组成根系,这种根系叫须根系。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又深又广,往往比树冠枝条伸展的宽度还要大,只有这样,它才能保证从土壤中获取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大量养分。

有些植物的根,长得并不像我们说的那样,而是在形态、构造和功能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人们熟悉的萝卜、胡萝卜和甜菜的根就是一种能贮藏养料的贮藏根;著名的药用植物人参的根也是贮藏根的一种。玉米在拔节后到抽穗前,在靠近地表面的节上,会生出几层不定根来。这种根结实粗壮,具有帮助稳固茎秆的作用,叫支柱根。榕树的树干和树枝上可以产生许多不定根,这些根向下生长,直达地面,穿入土中,可不断加粗,成为强大的支柱根。红树的气生根具有呼吸作用,叫呼吸根。常春藤用气生根吸着于墙壁上,赖以攀援蔓生,叫攀援根。菟丝子、槲寄生等寄生植物的根,构造十分简单,可吸取寄生的水分和养料,所以叫做寄生根。

这些花样繁多的变态根,是植物长期适应特殊环境条件的结果。

平阴玫瑰和月季的识别方法


玫瑰和月季都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色香俱佳。在西方国家,玫瑰、月季和蔷薇被泛称为R o se(玫瑰),在我国大城市中的鲜花市场上所售的“玫瑰”多是月季。许多人把重瓣红玫瑰(平阴玫瑰)和带玫瑰香味的月季相混淆,为便于广大爱花者识别这两种花卉,作者在形态特征等方面作一简要介绍来识别它们。

一、共同特征 平阴玫瑰和月季同属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形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是落叶灌木,茎直立或攀缘,通常有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有托叶;花单生或成伞房花序,萼片及花瓣各五枚(重瓣花,花瓣多数);雄蕊多数;雌蕊多数,包于壶状花托内,花托成熟变肉质,内含多数或少数骨质瘦果。平阴玫瑰和月季的花和果,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二、平阴玫瑰和月季的区别

(一)、形态特征的区别

1.花颜色:平阴玫瑰只有玫瑰色(紫红);月季的花色繁多,有白、粉、红、紫、黄等颜色,变化多端,五彩缤纷。花型:平阴玫瑰有单瓣和重瓣(花瓣数38瓣~48瓣,肥沃土壤生长者花大,瓣数也多)两种,花径一般6厘米~8厘米;月季花也有单瓣及重瓣之分,花朵大小也变化多端,小花径只有2厘米~3厘米,大花径10厘米~20厘米,瓣形多样,有尖瓣、反卷瓣、甘蓝叶状瓣等多种变化。 花柱:平阴玫瑰花柱连合成头状,塞于花托之口;月季花柱离生,伸出花托口甚长,长约雄蕊的一倍(比雄蕊高出一半)。 花萼:花萼均为五片。平阴玫瑰的花萼多为瓣状,花开放时,花萼与花同时开展;月季花尚未开放时,萼片先张开,花开放时,萼片反卷,萼片通常羽状。

2.叶平阴玫瑰的叶由7枚~9枚小叶组成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2厘米~5厘米,表面有光泽、皱缩,背面稍有白粉及柔毛;叶柄有绒毛及刺;托叶为叶长之半。月季的叶由3枚~5枚小叶组成,阔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厘米~6厘米,端尖锐,有锯齿,表面光滑,有光泽;叶柄有刺或无刺;托叶为叶柄长的1/3。

3.茎平阴玫瑰茎直立,灌丛生状,嫩茎绿色,翌年变棕红色,老茎灰褐色附有白色粉状物,茎基部有粗大皮刺和尖细而密集的小刺,3年生以上的茎部粗大皮刺脱落,茎上部均为粗大皮刺。月季茎直立,有的品种枝条较长似蔓生,嫩茎绿色,稍有红晕,有刺或无刺,均无毛,皮刺钩状,分散而少,老茎灰棕色,皮刺脱落。

4.根平阴玫瑰和月季主根均不发育,支根和须根发达。玫瑰横走的根能生根蘖,用以繁殖新株。月季不发根蘖。

(二)、显微镜鉴别花粉 月季花花粉粒略大于平阴玫瑰花粉粒。前者花粉粒面观,横径较后者大5微米左右。两种花粉粒内孔直径,前者比后者要大1微米。

怎么正确识别玉米发霉?(精选养花技巧)


怎么正确识别玉米发霉?

正确识别玉米发霉的技术要领:

1.正常玉米籽粒多为黄白色,颗粒饱满,无损害、无虫咬、虫蛀和发霉变质现象。发霉玉米可见胚部有黄色或绿色、黑色的菌丝,质地疏松,有霉味。

2.发霉后的玉米皮特别容易分离。

3.观察胚芽,玉米胚芽内部有较大的黑色或深灰色区域为发霉的玉米,在底部有一小点黑色为优质的玉米。

4.在口感上,好玉米越吃越甜,霉玉米放在口中咀嚼味道很苦。

5.在饱满度上,霉玉米比重低,籽粒不饱满,取一把放在水中有漂浮的颗粒。另外,还要警惕不法商贩用油抛光已经发霉的玉米并进行烘干的处理,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将已经发芽的玉米用除草剂喷洒,再进行烘干销售。

6.玉米粒发黑的,是长时间高湿高温造成的;胚芽外皮有绿的,是脱粒早,来不及晒造成的;胚芽皮内发绿或发黑的,是闷时间过长的原因。

1、正常玉米籽粒多为黄白色,颗粒饱满,无损害、无虫咬、虫蛀和发霉变质现象。发霉玉米可见胚部有黄色或绿色、黑色的菌丝,质地疏松,有霉味。

2、发霉后的玉米皮特别容易分离。

3、观察胚芽,玉米胚芽内部有较大的黑色或深灰色区域为发霉的玉米,在底部有一小点黑色为优质的玉米。

4、在口感上,好玉米越吃越甜,霉玉米放在口中咀嚼味道很苦。

5、在饱满度上,霉玉米比重低,籽粒不饱满,取一把放在水中有漂浮的颗粒。另外,还要警惕不法商贩用油抛光已经发霉的玉米并进行烘干的处理,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将已经发芽的玉米用除草剂喷洒,再进行烘干销售。

6、玉米粒发黑的,是长时间高湿高温造成的;胚芽外皮有绿的,是脱粒早,来不及晒造成的;胚芽皮内发绿或发黑的,是闷时间过长的原因。

杨树褐斑病的识别和防治


杨树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主要危害毛白杨、小叶杨、馒头柳等。发病初期在表面出现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边缘颜色较浅而整齐,到后期病斑中心变为褐色,上面生有黑点。黑点破裂后,放出分生孢子,经风吹到其他叶片上进行再侵染,以七、八月发病危害最严重,病斑多数相连成片,9月常造成树叶焦枯而脱落。在种植过密,温、湿度都较高时,发病更严重。 防治方法: 1、于夏秋季扫集落叶,高温堆肥或烧毁,消灭病原菌。 2、于6~9月间喷6~7次160~200倍的石灰水,或500倍的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3、不要种植过密,注意修剪,使树林通风透光,减少发病条件。

教你火眼识别剑兰春兰(精选养花技巧)


种植花卉就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时间长了害怕它会干,时不时又担心它生病。但是如果学会了养花技巧,那就不用那么担心这些问题了。那么就让爱花卉网(h325.com)小编收集整理的"教你火眼识别剑兰春兰(精选养花技巧)",希望能带给您一些帮助。

教你火眼识别剑兰和春兰

春兰

剑兰

一.产地:春剑是春兰的变种,叶片直立性较强。春兰俗称山兰、草兰、扑地兰、朵朵香,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兰花之一。春剑主产于四川西部山区,云南、贵州也产。

二.花朵:春兰与春剑都是春季开花的品种,有香气。春兰开花1-2朵,春剑开花2-7朵而且花蕾比春兰多,花型也比春兰大;春兰花色中、东部以黄绿、嫩绿为多,大西南除黄绿、嫩绿外还有金黄、紫红色的。而春剑花色以浅黄绿、紫红及复色居多。

三.叶片:春剑叶4-7片,先端渐尖,叶色浓绿,略带光泽,直立性强,呈剑形,比春兰叶片宽长些,叶缘有细锯齿,比春兰叶齿粗糙、锐利,叶背有3条脉筋,中脉显著,断面呈V形。叶基无指环(离层)。春兰叶4-6片,叶姿多半立叶、半垂叶、垂叶,叶色黄绿及绿、碧绿。叶基有指环(离层)。

四.兰头:春兰的兰头(假鳞茎)呈球形,根带肉质,细圆,呈灰白色,而春剑兰头假球茎小,多呈卵圆型或圆柱型,根比春兰的根长而粗壮。

五.叶指环:爱好兰草的人都知道春兰的叶柄处有叶指环,而春剑很少有叶指环的。如果有,爱好兰草的人一定会把它作为珍品,作为一种艺草来收藏。因此,可以说叶指环是辨别春兰与春剑的精要之一。

养花技巧《植物识别的技巧和窍门》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识别的技巧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