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人们有哪些种植花草的经验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棒叶万带兰的繁殖管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繁殖方法】 繁殖多用分株法。在春季气温上升植株生长开始后,将母株株丛带根分割,切口处涂上草木灰防腐,栽于湿度大和荫蔽的环境中。也可采用茎段扦插法,春夏季剪取带有气生根的茎段3—4节,插于盆土或栽植地上,遮荫,数周后会长出新气生根而成活。

【栽培管理】 棒叶万带兰为假鳞茎不明显的附生兰。可地栽也可盆栽。

其栽培材料必须具备疏松多孔、排水良好而又保水力强的性能,因此,通常用泥炭藓、紫萁根、水龙骨根、山毛榉的叶子,以及砂、粘土、干牛粪、木炭渭来配制。其配合比例依种类而异,一般为紫萁根2份、泥炭藓1份、山毛榉叶0.5份。栽植材料一般为微酸性反应(pH值4.5~6.0)。

在热带地区通常用木框将植株固定在中间,任其根系在术框的周围伸展、盘绕。木框中间可填充一些块状的椰壳、树皮或蕨根。北方温室多用蕨根、碎砖块等将植株栽植在多孔花盆中。

栽培环境宜选全日照和温度高的地方,若日照不足,只长茎叶不开花。本种比其他洋兰需较多的水肥,否则易落叶或开花细弱。在生长期间必须给予充分湿润和荫蔽的环境,除了湿润栽植材料外,每天应在叶面喷水数次。施肥亦需经常坚持,在气温15℃以上时,可用等量的氮、磷、钾复合肥1000倍的水溶液,约10天施用一次。耐高温,气温30~35℃仍正常生长,当在15℃以下时要注意防寒保温。栽培2~3年以上的植株,盆栽物腐朽后透水能力变差,可在春季换盆。植株根系粗壮,许多根从盆孔中生长出来,不易退盆,可以轻轻将盆打碎,去掉旧栽培材料,剪除腐根,用新栽培材料重新栽植。木框栽植可在旧木框的外面再套上一个较大的木框,不久根系会自然扩展开来。

xZh52.cOm扩展阅读

带叶兜兰的繁殖管理



常用分株繁殖,也可播种。当苗株有6个以上叶丛时,即可分株,常于花后休眠期中进行。将株丛从花盆中取出,去掉附着的培养土,用手掰开,分别栽植。栽后置于弱光处缓苗,待恢复生长即可正常栽培。播种,因种子细小,胚发育不全,要在试管中进行无菌胚培养,发芽后,经2—3次分苗和移植,苗高3cm时,可移出试管,于花盆中栽培。从播种到开花需时4—5年。常用于新品种选育或种苗的大量繁殖。

喜温暖、半阴和潮湿的环境。喜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夏季在荫棚下栽培,冬季在温室中放于光线充足处;为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每天向植株和周围地面喷水。定植40多天以后可以追施稀薄液肥;每2—3年换盆1次;生长期需充分供水,休眠期和新芽初出时,要控制浇水。

生长适宜温度18—25℃;越冬适温约12℃,不宜低于5℃,若在1—2℃下,则叶片枯萎,植株死亡;长期在20℃以上,则不能正常进行花芽分化,难以开花,而且容易发生腐烂病。夏天应适当遮荫;冬天则要充分光照。要求肥沃和排水透气良好的栽培基质。

棒叶虎尾兰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棒叶虎尾兰,拼音:bàngyèhǔwěilán

拉丁学名:SansevieriacylindricaBojer

别称:筒叶虎尾兰、筒千岁兰、圆叶虎尾兰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百合科,亚科:

族:,属:虎尾兰属

形态特征

棒叶虎尾兰茎短或无,肉质叶呈细圆棒状,顶端尖细,质硬,直立生长,有时稍弯曲,叶长80~100cm,直径3cm,表面暗绿色,有横向的灰绿色虎纹斑。总状花序,小花白色或淡粉色。

生长习性

原产非洲西部。适应性强,性喜温暖湿润,耐干旱,喜光又耐阴。

棒叶虎尾兰图片

短叶虎尾兰的繁殖管理


繁殖: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可在春季换盆时进行,将过密株丛切割开来,基部应带根茎,若须根多的可直接盆栽,如须根很少,可暂栽于沙盆中,待长出新根后再上盆。扦插,以5-6月为好,选取健壮、肥厚叶片,剪成5-6厘米一段,插于沙床中,露出1/2,插后约4周生根,成活率高。

栽培: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耐干旱和半阴,忌积水和雨涝。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10℃。

分株或扦插幼苗盆栽后不宜多浇水,否则易引起根茎腐烂。夏季从根茎上长出新株后,浇水可多些。每半月施肥1次。盛夏高温季节,稍加遮阴喷雾,叶片鲜嫩翠绿。冬季放窗台或室内向阳处可继续生长,应严格控制浇水。水分过多和低温,叶片发黄,甚至死亡。一般栽培3-4年后需重新发株更新。

病虫害:有叶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有象鼻虫危害,用20%杀灭菊酯2500倍液喷杀。

广叶虎尾兰的繁殖管理



繁殖: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于春季3-4月换盆时进行。将拥挤、长出盆沿的株丛带根茎扒下,待干茎伤口稍干燥后,直接盆栽。扦插,常在5-6月进行,选健壮、大小适中的叶片作插穗。剪成7-8厘米长,插于沙床中,插后约1个月生根,根长2-3厘米时可盆栽。

栽培: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较耐阴但怕水涝。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冬季温度不低于10℃。

刚盆栽的种苗,浇水不可太多,稍干燥为好。待新叶露出土面后,才能保持土壤稍湿润。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夏季高温强光时,可遮阴,在叶面多喷水。7-8月花期浇水可多些。冬季搬室内养护。广叶虎尾兰体形较大,根茎生长不规则,每年盆栽时要修剪调整株形或及时更新。

病虫害:常见灰疽病和褐斑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象鼻虫危害,用20%杀灭菊酯2500倍液喷杀。

厚叶雀舌兰的繁殖管理


繁殖要点:可用分株和播种繁殖。分株,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扒取母株周围旁生的蘖芽,可直接盆栽。播种,在4~5月进行,播后15~20天发芽,幼苗期生长较慢。实生苗需4~5年才能开花。

栽培: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干旱和高温。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5℃。

盆栽要求排水、透气良好的沙壤土,也可用腐叶土、粗沙加少量石灰质的混合土壤。生长期保持盆土稍湿润。每月施肥1次。夏季高温季节,适当遮阴,可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和保持叶面清洁。冬季搬室内栽培,保持盆土干燥和充足阳光。

病虫害:有时发生叶斑病和根腐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叶洒。虫害有介壳虫和粉虱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带叶兜兰


名称带叶兜兰

形态特征兰科兜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生或半附生性。叶基生,35枚;带形,长可达40cm,宽约2cm;顶端具2小齿,无毛。花茎被深紫色毛;单花顶生,花径达10cm;苞片1或2枚,兜状,阔卵形,密被长柔毛;中萼片宽卵形,长约3.5cm;花瓣匙形,长5-6cm,具缘毛;唇瓣较中萼片长,端钝,绿色有小紫点,兜部明显长于爪部。有白、黄、紫、褐及黑色等品种。花期35月。

别名 柔毛拖鞋兰
产地与习性原产云南东南部、广西、贵州;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生于密林下岩石上。喜温暖、半阴和潮湿的环境。生长适宜温度1825℃;越冬适温约12℃,不宜低于5℃,若在12℃下,则叶片枯萎,植株死亡;长期在20℃以上,则不能正常进行花芽分化,难以开花,而且容易发生腐烂病。夏天应适当遮荫;冬天则要充分光照。要求肥沃和排水透气良好的栽培基质。

繁殖与培育常用分株繁殖,也可播种。当苗株有6个以上叶丛时,即可分株,常于花后休眠期中进行。将株丛从花盆中取出,去掉附着的培养土,用手掰开,分别栽植。栽后置于弱光处缓苗,待恢复生长即可正常栽培。播种,因种子细小,胚发育不全,要在试管中进行无菌胚培养,发芽后,经23次分苗和移植,苗高3cm时,可移出试管,于花盆中栽培。从播种到开花需时45年。常用于新品种选育或种苗的大量繁殖。夏季在荫棚下栽培,冬季在温室中放于光线充足处;为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每天向植株和周围地面喷水。定植40多天以后可以追施稀薄液肥;每23年换盆1次;生长期需充分供水,休眠期和新芽初出时,要控制浇水。

园林用途1带叶兜兰花姿奇特,色彩艳丽,适于盆栽观赏。

棒叶落地生根


植物名称棒叶落地生根

学名Bryophyllum tubiflorum

异名 窄叶落地生根
所 属 科景天科

所 属 属落地生根属

分布 原产于南非。

描述
多年生常绿草本或亚灌木。株高40~100厘米,无毛。茎稍肉质,不分枝,绿褐色带紫褐色斑点。叶3片轮生或对生,细长棒状,长4~10厘米,宽2~4毫米,先端具3~5羽状排列的小尖齿;齿隙生长小植物体,落地成活;先端以下全缘,绿色带紫褐色斑纹;无柄。花序长大,顶生,长20厘米,聚伞圆锥状。花梗细长。花肉红色至深红色,长2~3厘米。花期12~3月。

用途 北京温室有盆栽。观赏植物。

《棒叶万带兰的繁殖管理》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大叶花卉兰的管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