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花以她娇艳和品格让我们顿悟人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对种植花植花草很有帮助,如何解决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花卉栽培纲要(五)”,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二章绿化苗木的栽培管理

属于暖温带气候条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质中性,适于各种花卉的生产,也是我国南花北移的良好“驯化”地带。

绿化苗木的栽培管理,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在生产中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安排:

(一)选地

1、水源方便,交通便利。绿化苗木的生产,如果交通不便,势必增大运输成本,影响效益。

2、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对于土壤粘重的“二节土”,可以采用施有机肥等办法改良。

3、地形要开阔、平坦、避风、向阳。

(二)整地

1、深耕细作翻耕土地一般与施基肥结合进行。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家杂有机肥2500kg,过磷酸钙50kg或骨粉37kg拌匀后均匀的撒在土壤表面,然后翻耕25—30厘米,将肥料翻入土壤下层,同时要捡除砖石、瓦块和杂草树根。最后耙平,待用。

2、整地作畦苗木栽植之前,一定将深耕、耙平的圃地整理成坡地,以利灌溉和排水,并开好田间的排灌沟渠。然后,做成与排灌沟渠垂直,宽为1.5米左右的低畦。在两畦间做高出地平20厘米,宽20厘米的畦埂,长度不限。较低洼的地段,应做高畦,畦面高出地面25厘米,两畦间留下50厘米距离,以备雨季排放积水。

(三)移植和定植

露地花卉,除去不宜移植而进行直播的花卉外,大都是先在苗床育苗,经分苗和移植后,最后定植于花圃中。

移植包括“起苗”和“栽植”二个步骤:

1、起苗:起苗应在土壤湿润状态下进行,以使湿润的土壤附在根群上,同时避免掘苗时根系受伤。裸根移植的苗,用铁铲将苗带土掘起,然后将根群附着的土块轻轻抖落,随即进行栽植;带土球移植的苗,先用铲子将苗四周铲开,然后从侧下方将苗掘出,修圆土球。

2、栽植:栽植方法有沟植法和穴植法两种。沟植法是依一定的行距开沟栽植;穴栽法是依一定的株行距挖穴栽植。

移植的方法很多,可分为裸根移植和带土球移植。裸根移植通常用于小苗及一些容易成活的大苗;带土球移植多用于大苗和少数根系少较难移植的苗木。

栽植完毕后,用铲子将树根周围的土铲平,以便栽植畦内灌溉通畅。

(四)灌溉

1、灌溉用水:最好用无污染河水,其次是池塘水,不含碱质的井水(一般在10—15米深的地下水)在生产中经常使用。

2、大水漫灌:在我县花木产区主要使用畦灌的方式,这样方便及时、灌水充足,缺点是用水量大,且灌水后,易使土面板结,整地不平或镇压不匀时,常使水量分布不均。但可以通过中耕除草解决。

3、喷灌:将水压向水管上的喷头,水自喷头喷成细小的水滴进行灌溉。本法与地面灌溉相比,省水、省工、不占地面,还能保水、保肥,地面不板结,提高水的利用率,但自动喷灌成本较大。

4、喷淋:播种的幼苗,因植株较小,宜用细孔喷壶喷水,以床土湿润为度。

5、灌溉的次数:灌水量及灌水次数,常依季节、土质及花卉种类不同而异。

幼苗移植后的灌溉尤为重要。我县颜集镇堰下花农通常在移植后连续灌水三次,称为“灌三水”:第一次移植后随即灌水,称为“定根水”,第二天早上灌一次足水,称为“回水”;隔4—5天浇水,称为“松根水”,这次水浇后即可松土,转入正常管理。

夏季及春季干旱时期,应有较多次的灌水,沙性土壤更应增加浇水次数。

(五)施肥

1、肥料的种类及施用量:花卉栽培常用的肥料种类及施用量依土质、土壤肥力、前茬作物、气候、降雨量以及花卉种类的不同而异。经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年研究表明(附表1),草花类和绿化苗木类的需肥是不同的。

花卉的施用肥量(kg/亩)

花卉类别 N P2O5 K2O

草花类 6.2—15 5—15 5—11.3

绿化苗木 10—15 6.8—15 13—20

花卉的施肥不能单独施用只含某一种肥分的单纯肥料,一般施用N、P、K三种营养成分皆有的复混肥料,只是在确知特别缺少某一肥分时,始可施用单纯肥料。

2、施肥的方法:

⑴基肥:人粪尿、家杂肥、饼肥等有机肥,在播种或移植前结合耕地进行施肥。一般每亩可施750kg—1000kg的有机肥。

花卉的基肥施用量(kg/亩)

肥料花卉种类 硝酸铵 过磷酸钙 氯化钾 硝酸铵 过磷酸钙 氯化钾

草花类 6 10 3.3 8 16.7 6

绿化苗木 3.3 5.3 2 14.7 33 12

⑵追肥:在花卉栽培中,为补充基肥的不足,满足花卉苗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常进行追肥。

一般追肥次数在3—4次/年,第一次在春季开始生长后;第2次在开花前;第3次在花后;秋季叶枯后,应在株旁补以有机肥,进行第4次追肥。(常绿植物以每次新梢生长为其界限)。

追肥的施用方法依肥料种类及植株生长情况而定,植株较大施肥应距根系远些,施用粪干或豆饼时,可采用沟施或穴施。

施用人粪尿或化学肥料时,常随水冲施,化学肥料亦可按株点施,或按行条施,施后灌水。

(六)中耕除草

中耕能疏松表土,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的空气流通以及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促进土壤中养分的分解,为花卉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创造良好条件。结合中耕拨除杂草,以免与花卉争夺养分,影响花卉正常生长。

中耕时间:幼苗期及移植后不久,大部分土面暴露于阳光下,除了土面极易干燥外,还容易滋生杂草,这时要及时中耕。

中耕深度:依花卉根系的深浅及生长时期而定。根系分布较浅的花苗应浅耕;反之,可深根。幼苗期中耕宜浅,以后随苗株生长逐渐加深。中耕时株行中间处应深,近植株处应浅,中耕深度一般为5—8厘米。

除草的要点:“除早、除小、除了”,“除早”是杂草发生之初,工作量小,“除小”是杂草根系较浅,入土不深,易于去除;“除了”是杂草开花结实前必须除清。

除草剂的运用:目前常用的是莠去津、乙草胺、盖草能等。但要经过小面积试验后使用。我县花农在生产中常用4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400克/亩拌砂,均匀撒在刺柏、圆柏等移栽苗畦内防除单子叶杂草,效果很好。

(七)轮作

轮作是在同一地块,轮流栽植不同种类的花卉,其循环期限一般二、三年以上,其目的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力和防除病虫害。

不同种类的花卉、浅根性与深根性花卉对于营养成分的吸收、病虫的为害都不相同。

Xzh52.COM延伸阅读

花卉栽培纲要(二)


2、副热带花卉

⑴地中海气候花卉

如地中海北岸、葡萄牙、法国、意大利沿海地区和南非好望角地区、北美加州海岸等产的非洲菊、唐菖蒲、香豌豆等。这些地区的植物都要求有温和的冬天(部分植物能耐轻微霜冻)和凉爽的夏天。如在暑热地区,入夏减少或停止开花,休眠或枯萎。

⑵副热带季风气候花卉

如我国东南沿海产的翠菊、山茶、杜鹃等,较适应暑热。

⑶副热带高山、高原花卉

如我国云贵高原的报春花、龙胆、高山杜鹃等,喜爱凉爽的夏天。

⑷副热带沙漠花卉

如南非的生石花属、芦荟科以及其他多肉植物。

3、暖温带花卉

⑴大洋东岸夏绿林气候花卉

如英格兰、丹麦、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德国西部和法国北部,以及北美自加拿大温哥华至美国俄勒冈州等地区所产的欧石楠、三色堇、雏菊等。这些地区夏季凉爽,冬季不太冷。我国云贵高原植物在此生长特佳。

⑵暖温带季风气候花卉

如我国长江以北至辽宁南部,以及北美东海岸气候(植物耐寒性)带地区产的牡丹、菊花等。这些地区春夏雨水充沛,夏季在短期高温。

4、冷温带花卉

包括我国东北、西北高寒地区和北美气候(植物耐寒性)第1、2、3等带地区,以及中欧、北欧、苏联欧洲部分(不包括寒带地区)等地所产的花卉,草本如一些百合、鸢尾、侧金盏等,木本如黄刺玫、玫瑰、锦带花、丁香等。

附:温带高山植物:如阿尔卑斯山和我国天山等高山上的草本植物—龙胆、高山报春花、高山剪夏罗、高山石竹、高山紫菀、筷子芥、高山风铃草以及雪莲等。但岩石园栽培所称的高山植物很多并不是产自高山。

三、依据用途和栽培方式分类

1、露地花卉

⑴开花乔木

以观花为主的乔木,某些种类如山楂、海棠类,秋冬兼可赏果或赏叶。

⑵开花灌木

以观花为主的灌木,如榆叶梅、丁香、绣线菊等,有些种类可赏果,如平枝栒子、火棘等。

⑶花境草花

多年生草本花卉,如芍药、萱草、鸢尾等。

⑷花坛草花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及少数鳞茎植物,如郁金香等。

⑸地被植物

用以被覆不规则地形或坡度太陡的地面,如细叶美女樱、蔓长春花、络石等。

2、温室观叶盆栽

⑴热带植物

越冬夜间最低温度为12℃,如喜林芋、凤梨类、橡皮树、变叶木等。

(2)副热带植物

越冬夜间最低温度为5℃,如文竹、吊竹梅、鹅掌柴等。

3、温室盆花

⑴低温温室

保证室内不受冻害,夜间最低温度维持5℃即可,栽培报春花、藏报春、仙客来、香雪兰、金鱼草等亚热带花卉。

⑵暖温室

室内夜间最低温度为10—15℃,日温为20℃以上,栽培大岩桐、玻璃翠、红鹤芋、扶桑、五星花及一般热带花卉。

附:热带兰花温室:暖温室或高温温室。

①卡特兰类、文心兰类——日温220—30℃,夜温120—18℃(暖温室)。

②大花蕙兰类、兜兰类——日温低于30℃,夜温100—12℃(暖温室)。

③蝴蝶兰类——夜间温度180—20℃(高温温室)

④石斛类—夜间10℃(暖温室)。

4、切花栽培

(1)露地切花栽培

唐菖蒲、桔梗、各种地栽草花以及南方的桂花、蜡梅等。

(2)低温温室切花栽培

香石竹、香雪兰、月季、香豌豆、非洲菊等(包括温室催花枝条如丁香、桃花等)。

(3)暖温室切花栽培

六出花、嘉兰、红鹤芋等。

5、切叶栽培

(1)露地切叶栽培

木本植物如胡颓子、桃叶珊瑚等。

(2)温室切叶栽培

如文竹、蕨类等。

6、干花栽培

一些花瓣为干膜质的草花如麦秆菊、海香花、千日红以及一些观赏草类等,干燥后作花束用。

7、其他

如观芽的银柳 ,观果的南天竹、金柑、佛手等。

以上三种分类方法,各有所长,可互相补充,则一种植物的全貌(包括生态、习性、栽培特点和应用)都可以看到,例如:

红鹤芋:热带雨林,常绿多年生,暖温室切花或盆花。

金鱼草:副热带地中海气候,宿根,低温温室盆花,或花坛草花、露地切花。

此外,也可以观赏部位分类,如观花、观叶、观果、观芽等;以生长环境分,如土生、砂生、水生、附生等,都可以表示出某些特点。但各类之间,品种数量多寡太不均衡,不能突出分类作用。

花卉栽培纲要(四)


3、彩叶树种:

①终年彩色的:

A:复色叶

异色:木半夏、红背桂、变叶木

嵌色:金叶大叶黄杨、金心胡颊子、常春藤

洒金:洒金桃叶珊瑚(耐阴)、洒金柏、耐阳

镶边:金边大叶黄杨、银边大叶黄杨、金边瑞香

B:单色

红色:红花檵木、红羽毛枫、红鸡爪械

紫色:紫叶桃、紫叶李、红叶小檗

黄色:金叶女贞(金叶水蜡)

②季节性变色

秋天变红:

A:枫香(金缕梅科)大乔木,对SO2、Cl2有较高抗性,目前市场前景看好)。

黄栌(北京香山红叶,就是黄栌)漆树科

榉树(木材好)金坛、喜钙、石楠

B:秋天变黄:银杏(北方栽种很多,但经常死亡,北方不是冻死、旱死)

nbsp;金钱松(要求酸性土)

金叶鸡爪械(市场很少)

注意:在园林设计中,应以乡土树种为主。

三、篱木类:(是草坪的替代品,优点,管理省工)

①阳生性:灌木包色块: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红桂木、葱兰等。

②耐阴性:八角金盘、洒金桃叶珊瑚、法国冬青(在高架桥下作地被绿化苗用较多)。

四、蔓木类:

1、缠绕藤本:紫藤、油麻藤、崖豆藤

2、攀缓藤本:

①有茎卷须:葡萄

②茎卷须上有特化吸盘:地锦、五叶地绵

③气生根特化成吸盘:常春藤、凌霄、络石、扶芳藤等

3、蔓生藤本:蔓长春花、花叶蔓长春花

4、蔓生灌木:蔷薇、迎春

五、果木类:

火棘:蔷薇科,常绿灌木,也可培育成小乔木,花期4-5月,果熟期9-11月,作绿蓠,也可作盆景。

冬青(冬青科,常绿乔木,花5月,果期10-11月,暖温带树种,耐寒力强,市场需要量不大)。

石楠:(蔷薇科,石楠属,花期4-5月,果期10月,梨果球形,红色。)

六、林木类

针叶、柳木、杨木等

城市规划的要求:

绿化→园林化→生态园林化→生物多样化

城市的苗木使用要求

绿化→彩化→香化→生物化

花卉栽培纲要(三)


四、观赏苗木的分类

一、花木类

1、春花植物:(3—5月,应重视早春花卉)

①红色:梅花、樱花、牡丹、山茶、垂丝海棠、日本晚樱

(蔷薇科)

②白色:白玉兰、广玉兰、琼花、木绣球、杏、桃、丁香

③黄色:金钟花(连翘)、迎春、云南黄馨、棣棠

(木犀科)

④紫色:紫玉兰、紫荆

☆注意:在市场上,应重视早春花的研究,杏×梅→杏梅;红叶李×梅→美人梅(×表示嫁接)

2、夏花植物:

①石榴:(黄河流域,地中海、伊朗、1千多年)

②百日红:(耐旱),品种种好。提倡分品种种植,实践中可以采用扦插繁殖

③金丝桃(梅):抗旱,播种

④栀子花:(盆花)喜肥

⑤六月雪:茜草科,半常绿矮生小灌木。白色小花,又叫满天星,在我们这常被用作盆景材料。

⑥云实(豆科、黄花为北方服务好)

⑦木槿:滨海木槿,耐盐碱

⑧银荆(金合欢):原产澳大利亚,分布于热带地区。又叫相思树,不过耐寒性差。喜酸,苏北不行

⑨夹竹桃:地中海,到黄河流域(红花、黄花),花期6—9月。是夏花植物中较好的品种,对SO2、Cl2等有毒低抵抗力和吸收力强。

3、秋天花木

①桂花(木犀科)

②木芙蓉花色多种,花期10—11月,绵葵科,木槿属。

③双荚槐(Cassia bicapularis)澳大利亚,黄色,国庆开花

④伞房决明、豆科、决明属。花黄色

4、冬天花木

①蜡梅(暗黄色,有香气)

②油茶(蓝色花)

③茶叶(白花)

④茶梅(宁海),山茶花中变种,耐底温性好,可耐-10℃左右低温,可以在本地生长。但在栽培中要注意土壤的酸碱度,以弱酸性较好(PH4.5-6.5,5.5-6.5之间为佳)。

说明:

①春天应开发新品种

②秋冬应加强引种工作

③专业化生产,形成区域特色

比如浙江金华:山茶、桂花、佛手

宁波(北仑镇)杜鹃花

福建:苏铁

④问题:区域试验较落后,品种比较乱

二、叶木类:

1、亮叶类:(常绿阔叶植物),①樟树(叶厚、基质、发亮、叶色浓绿)②大叶女贞(沭阳地区近年来栽种较多)

新品种:红楠青岛樟科

青冈壳斗科
另外,抗冻性好的品种

浙江樟(Cinna momum chekiang ensis),阴樟,天竹桂

2、异形叶类:

①羽状深列:苏铁,还有鲜切花中常用的针叶,散尾葵等。

②羽状复叶:栾树、合欢

③掌状复叶:鹅掌紫、七叶树(原产地湖北,种子大、耐寒、种子不能干(湿砂藏,河南鸡公山有成片林)

④掌状叶:八角金盘、鸡爪械

⑤剑形叶:丝兰、凤尾丝兰

⑥变形:琴叶榕

马褂木(空气湿度要求大,常植于绿地中间—分景很好,怕积水)。

花卉栽培五大新动向


花卉市场发展有以下几种趋势。

花形互变:即改变传统花形,大花变小花,小花变大花,令人耳目一新。如用木瓜嫁接的海棠花,直径比普通品种的海棠花大1倍多,袖珍盆栽碗莲的直径只有池栽碗莲的一半。

一花多色:如荷花本来只有白色和粉红色两种颜色,如今已却有红色、桃色、紫红、浅黄、橙色等多种颜色。普通品种的槐花为白色,现在的香槐花树新品种则有了黄色和红色等多种颜色。

造型盆景:如灵芝盆景、食用仙人掌盆景、银杏盆景、石榴盆景、枣树盆景、桃树盆景、苹果树盆景等多种造型的盆景花卉。

地栽变盆栽:此类花卉有微型盆栽月季、盆栽石榴、盆栽桃花等花卉品种,还有盆栽荷花(碗莲、睡莲)等池栽变盆栽的品种。

花期异常:分为3种情况:①1年2次或多次开花;②将正常花期一次性延长;③花期错季,即通过先进时科学技术将花期提前或延后

秋季花卉养护五及时


(1)光照及时部分夏季开花的喜光木本花卉,如茉莉、扶桑、九里香等,仍应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使植株充分接受光照,促进当年生枝条成熟,使其能安全越冬。春节前后开花的杜鹃、君子兰、仙客来、一品红、蟹爪兰等盆花,也应放于阳光充足的地方,接受全日照,否则花期推迟,甚至不开花。一般观叶植物较耐荫,可适当提供一些光照。

(2)10月初开始控制花卉浇水量,停止施肥,以免水多烂根,肥多造成枝叶徒长,影响越冬。春节前后开花的花卉,如仙客来、君子兰、蟹爪兰、杜鹃等,已度过了休眠期,开始进入生长旺季,故从秋季到春节开花应加强肥水管理,可适当增施磷、钾肥,以利于花芽形成。

(3)修剪及时除早春开花的花卉外,大部分花卉如茉莉、紫薇、石榴等,可在秋季修剪整形,这样可使植株在冬季减少养料消耗,促使盆花翌年开花增多。修剪时去除病枝、枯枝、过密枝、徒长枝,为盆花越冬打下良好基础。

(4)繁育及时秋天气温较低,一些两年生的花卉,如三色堇、石竹、瓜叶菊、蜀葵等,正是播种的好时机。播后注意喷水,保持土壤湿润。还有一些木本花卉适宜在秋季扦插,如月季、天竺葵、茉莉等,在秋季扦插成活率较高。对生长较密需要分株的宿根花卉,如牡丹、芍药等应及时分株繁殖。对于春节前后开花的花卉,如风信子、郁金香、朱顶红等,应抓紧时间上盆。

(5)入室及时可根据花卉不同品种分别处理。扶桑、一品红、秋海棠、仙客来、茉莉、彩叶草、龟背竹等喜暖花木,在气温10~C时应移入室内;吊兰、文竹、一叶兰、鹅掌柴、橡皮树等。在气温5~C时也要移入室内。绝大多数花卉以在霜降前人室为好。

鹤望兰成功栽培五关键


鹤望兰为芭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州及拉丁美洲。其叶片终年长青,花朵艳丽、花姿优雅、端庄大方,花色红蓝相间、艳丽多采。花型醋似仙鹤,当花盛开时,醋似仙鹤翅首伫立,引颈远眺,本地新河、颜集、沭城等花农于近年引进栽培,获得了较高的收入,栽入盆中植株成型后亩收入一般在万元以上。
现将其在本地成功栽培关键技术简述如下:一是选土配制。其要求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封做营养土,并加入适量磷、钾肥或腐熟饼肥做基肥;在培养土中可适当配入一定比例的粗砂,以利排水和增加土壤通透性;适宜其生长发育的培养土,一般用菜园土2份、腐叶土1份和粗砂土1份混合配制;或用菜园土4份、泥炭土2份、堆肥3份、粗砂土1份混合均匀配制;二是调节水肥。鹤望兰怕旱忌涝;浇水应随季节和植株生产情况及土壤实际干湿程度而定;夏季应适当减少浇水,保持盆土略干;若让其继续生产,则浇水应适当多些、勤些;鹤望兰喜肥,除盆土中加入适量的磷、钾肥作基肥外,在生产季节每隔两周左右应施一次稀薄肥或“八八三”、“奥普尔”等活性腐殖酸液肥;秋、冬季节则以磷、钾肥为主,用磷酸二氢钾兑水施入根际,这样可使植株生产不良,少开花或不开花;因此在春季季节应放置在阳光充足处培养,冬季应更多接受日光照射。

茉莉花栽培五要点


茉莉花系木樨科、茉莉属,花期6~10月,叶色翠绿、花朵洁白玉润、香气清婉柔淑,被人们誉为众香花之首,具有极好的观赏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一、盆体
盆体主要为塑料盆,茉莉花成活率达90%。使用瓦盆成活率约为80%,其生长势没有塑料盆植株旺盛,叶片较小,不耐干旱,基本每天浇水。分析原因,由于瓦盆为灰黑色,在阳光直射下容易吸热,在晴天正午时,瓦盆盆体比塑料盆要高出5℃左右,而其盆中土壤温度也要高出3~4℃。因而在露天种植时,以白色、不吸热的塑料盆为好。

二、覆盖遮阳
在茉莉花的发芽期间(5月底)要覆盖遮阳网。阳光直射容易干旱、枝条易散失水分,对新芽萌动有较大影响。因此,在种植初期,以覆盖遮阳网、保持湿度,有利于芽的快速萌动。
在茉莉花的生长期(6月底)不覆盖遮阳网。茉莉花为喜光植物,因此在茉莉花的生长期,加强光照有利于它的生长、壮大。

三、修枝
茉莉花能形成多批多量的花朵,主要以打头,促发侧枝为主,可以1个枝头分为2个枝头,2个枝头分为4个枝头,进行多枝条开花。6月25日前后打头,打掉嫩枝,只保留基部2~3层叶,5~6厘米,进行正常肥水管理,25~30天开花。茉莉花为喜光植物,在相同的管理方式下,温度较高,阳光较强,有利于茉莉花进行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四、施肥
茉莉花从打头到发侧芽,开花,在自然环境下,需30~40天的时间,而合理施肥则可提前5~10天开花,而且叶色深、花朵较大。进行两次追肥,8月5日追花多多生长肥(氮-磷-钾:30-10-10,1000倍液)1次,8月15日追花多多开花肥(氮-磷-钾:10-20-30,800倍液)1次。追肥后茉莉花生长势较好,叶片大而厚,深绿色。

五、温度管理
茉莉花对温度较敏感,喜温热湿润气候且能耐较高气温,怕低温,抗旱能力差。茉莉花园内的盆栽茉莉花应于11月初全部进入联栋大棚,大棚内需设小拱棚,覆盖草帘,白天正常通风散湿,夜晚一般无需加温,但在室外低温达-5℃以上的时期,应在大棚内烧水,蒸汽加温,使棚内温度不低于0℃。

栽培白鹤芋五个小贴士


白鹤芋(Spathiphyllum)又名白掌,为天南星科苞叶芋属,是一种有名的观叶植物。以下是栽培白鹤芋的5个小贴士。

第一贴:白鹤芋易于生长,但是对镁元素的需求量要比其他许多观叶植物高得多。当镁供应不足时,白鹤芋老叶的边缘会变枯黄。种植者应采用施液肥或固体肥料的方法给植株补充镁,也可定期对植株喷施硫酸镁、硝酸镁或镁鳌合物。

第二贴:掌握适宜的光照水平。一般来说,种植白鹤芋需要的遮阴程度至少为73%。在夏季,80%的遮阴程度会更好。如果光照水平过低,白鹤芋叶片颜色会变淡,还会产生生长受阻现象。

第三贴:控制根腐病很关键。如果植株感染上根腐病,其根系会变黑,并导致老叶枯萎、凋谢,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现在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对根腐病有较好抗性的白鹤芋品种,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以预防为主。喷施杀菌剂可以预防根腐病,但不能治愈病害。

第四贴:喷施赤霉酸人工诱导植株开花,品种不同开花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讲,小型品种对赤霉酸的反应较快,喷施后的7到9周时间便可开花,中型品种需要10到11周时间,大型品种需要12到13周的时间。需要注意,赤霉酸的浓度过高会引起植株花朵变形。

第五贴:根据品种选择适当大小的容器。一些小型品种适合种植在4英寸的容器中,而一些大型品种则适合种植在21英寸的容器中,种植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花卉栽培纲要(五)》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五色梅的栽培管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