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学习不摸索则很难侍弄好花草,人们有哪些种植花草的经验呢?为此,鲜之花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桂花叶枯病防治要点》,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在路旁经常会经常种植一种飘香的植株这就是桂花,桂花是许多地方街道旁爱种植的物种,因为一到季节就满街多是香味。桂花在种植的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病症,如叶枯病,那么怎么对桂花叶枯病进行防治呢?

桂花叶枯病在叶片的叶缘、叶尖发生。开始为淡褐色小点,后渐扩大为不规则的大型斑块,若几个病斑连接,全叶便干枯1/3-1/2。病斑灰褐色至红褐色,有时脆裂,边缘色深,稍隆起,后期病部散生很多小黑点,病斑背面颜色较浅。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病落叶中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7℃左右。在广州,病害发生多在7-11月。盆栽场所潮湿闷热、通风不良时,或植株生长衰弱时都会病重。病害在经冬后的老叶上发生较多。植株下部叶片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加强培育管理。盆栽桂花要忌积水,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以提高抗病力。病株要及时摘除病叶,冬季还应清除病落叶,以养活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发病期间,初期可喷护树将军,以后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防治。

xZh52.cOm编辑精选

桂花叶枯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在路旁经常会经常种植一种飘香的植株这就是桂花,桂花是许多地方街道旁爱种植的物种,因为一到季节就满街多是香味。桂花在种植的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病症,如叶枯病,那么怎么对桂花叶枯病进行防治呢?

桂花叶枯病在叶片的叶缘、叶尖发生。开始为淡褐色小点,后渐扩大为不规则的大型斑块,若几个病斑连接,全叶便干枯1/3-1/2。病斑灰褐色至红褐色,有时脆裂,边缘色深,稍隆起,后期病部散生很多小黑点,病斑背面颜色较浅。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病落叶中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7℃左右。在广州,病害发生多在7-11月。盆栽场所潮湿闷热、通风不良时,或植株生长衰弱时都会病重。病害在经冬后的老叶上发生较多。植株下部叶片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加强培育管理。盆栽桂花要忌积水,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以提高抗病力。病株要及时摘除病叶,冬季还应清除病落叶,以养活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发病期间,初期可喷护树将军,以后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防治。

桂花叶子枯了怎么办


“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桃花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花让我们忘却生活的烦恼!花卉种植的技巧和学问是需要学习和摸索的,怎么才能又好又快地种植好花卉呢?爱花卉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桂花叶子枯了怎么办,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桂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以其花香而闻名。有时我们可能会遇到桂花叶子枯萎的问题。当我们发现桂花叶子开始枯萎时,我们应该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本文将介绍一些处理枯萎桂花叶子的方法。

1. 检查水分

枯萎的桂花叶子通常是由于水分不足或过多造成的。因此,我们应该检查一下土壤的湿度。使用手指轻轻插入土壤中,如果土壤感觉干燥,很可能是缺水。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给桂花浇水,但要注意不要过多,以免导致根部阻塞。如果土壤湿润,那么表明可能是过水导致的问题,应该停止浇水,并确保土壤有足够的排水性。

2. 修剪受损的叶片

枯萎的叶片可能会给桂花整体观赏效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剪刀修剪掉受损的叶片。剪刀必须干净锋利,以减少对植物的创伤。然后可以用消毒的剪刀将叶子剪掉。修剪完后,应将叶片扔进封闭的垃圾袋中,以防范任何病毒或病菌的传播。

3. 检查光照

光照不足也可能是桂花叶子枯萎的原因之一。桂花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因此,我们需要检查桂花所处的位置是否有足够的阳光照射。如果发现阳光不足,可以考虑将桂花移到更明亮的位置。要注意避免将桂花暴露在强烈的直射阳光下,这可能会造成叶片烧伤。

4. 注意温度

温度也是桂花叶子枯萎的一个重要因素。桂花是适宜在较温暖的环境中生长的植物,温度过低对其生长不利。如果桂花叶子枯萎并且叶子表面出现了褐色斑点,可能是因为低温引起的。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应该将桂花移动到温暖的室内空间,并远离可能导致冷空气渗透的窗户或门。

5. 施肥

适当的施肥可以帮助恢复桂花叶子的健康状态。我们可以在桂花生长季节(春季和夏季)每月施一次肥料。使用适合花卉植物的肥料,并按照包装上的指示进行使用。切记不要过度施肥,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当我们发现桂花叶子枯萎时,我们应该首先检查水分,确保它得到适当的浇水。如果枯萎仍然存在,我们可以修剪受损的叶片,提高光照和温度,同时适当施肥。不同的原因导致桂花叶子枯萎,所以我们需要对植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以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蜜桔黄龙病防治要点


近期我们从广西桂林永福县获知消息,该县的廖万刚农业副县长到该县的百寿镇进行蜜柑的调研工作。发现当地的蜜柑黄龙病的情况比较扬中立即开展防治工作。蜜桔是当地的主要产业收入之一。

蜜桔黄龙病防治要点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积极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生物防治,严格执行动物检疫,巧妙灵活地运用化学防治和其它一切可采用的有效防治手段,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以下,确保其果品优质高产和人、畜安全。危害永福蜜桔的传染性病害主要有黄龙病、炭疽病、疮痂病、黑点病、煤烟病等,为害永福蜜桔的主要虫害有红蜘蛛、锈壁虱、介壳虫、潜叶蛾等。

蜜桔易发生病症以及防治要点

1、疮痂病。南丰蜜桔新梢、嫩叶、幼果感染最重。防治方法:①加强冬季清园,剪除和烧毁病枝、病叶,并喷施1-1.2波美度石硫合剂一次;②加经修剪,使树冠通风透光;③喷药保护,主要掌握在芽长2-3mm时和花谢2/3-3/4时两个关键时期。药剂可选用80%绿亨代森锰锌500-600倍,70%绿亨甲基硫菌灵700倍,10%世高2000倍等。

2、黑点病。是树脂病在南丰蜜桔果实上的症状,主要为害转色前的幼果,发病时期长。防治方法:①清园,剪除枯枝并集中烧毁;②喷药保护幼果,在谢花前后10-15天第一次喷药保护幼果,以后每隔15-20天喷药一次,连续3-4次,9月后雨水偏多,则需要再喷1-2次,药剂选用大生(80%合络合态代

桂花褐斑病防治方法(图)


桂花褐斑病是十分普遍的病害,严重的导致全株落叶,影响开花和观赏,病菌主要侵染叶片,受害叶片开始出现小黄斑,后渐变为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或受叶脉限制扩展而呈多角斑状。病斑直径210毫米,外有一黄色晕环。

病部在潮湿天气产生黑色霉点,此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桂花褐斑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和病落叶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每年3月下旬产生分生孢子开始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气流和雨滴传播,可直接或从伤口、自然孔口侵入,老叶比嫩叶感病。褐斑病在410月均有发生,11月后病情消退。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品种间抗性存在差异,一般丹桂比金桂、银桂抗病力强。

防治方法:

1.结合修剪,摘除病叶,清除地下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初侵染来源,连续二年,必有效果。

2.加强栽培管理,切忌土壤积水,注意通风透光。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发病期间可喷洒1:2:100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20%嗪氨灵500--8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

夏季玫瑰黑斑病防治要点


月季黑斑病已成为月季栽培中的一大困扰,叶片、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病害严重时,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叶片全部脱落,仅留顶部少量新叶,直接影响月季的生长、开花和观赏。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该病的症状和发病规律。叶上病斑初为紫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1.5毫米至13毫米的圆斑,黑色或深褐色。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包围。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枝或落叶上越冬。5月至6月开始侵染。温度17℃至25℃为发病适温,30℃以上发病减少。分生孢子借雨水或喷灌水飞溅传播,昆虫亦可传播。多雨、多雾、多露时易发病,潜育期10天至13天。病菌可多次重复侵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

月季黑斑病应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初期及时防治会事半功倍,一旦到了后期,用药物防治就很难控制其蔓延。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首先尽可能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第二,加强栽培管理。最好采用滴灌、沟灌或沿盆边浇水,不在晚间浇水,以免叶片上有水时不能很快干燥,有利病菌入侵。及时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光照充足,每天至少保证6小时以上的光照。发病期间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

第三,随时清扫落叶,摘去病叶,减少侵染源。冬季对重病株进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茎上的越冬病原。不要随意用手触摸发病植株的叶片,防止人为传播。

第四,药剂防治。防治黑斑病的药物很多,早春可用1%的福美砷进行土壤消毒。另外,春季刚展叶或发病初期,用45%的噻菌灵(特多克)悬浮剂500倍液至600倍液喷雾,或用7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每隔7天至10天一次,连续3次以上,防治效果较好。发病时,可喷800倍50%的多菌灵药液,此药抗雨水冲刷性较强。单用百菌清比用多菌灵效果好一些。

实践证明,使用传统的波尔多液防治月季黑斑病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此药在月季发病的潮湿天气中具有较强的黏着性,在叶面上能形成一层薄膜,可有效杀死病菌。波尔多液药效可维持2周。由于黑斑病菌潜伏期长,喷药时间最好掌握在发病之前,效果会更好。波尔多液采用100倍液石灰等量式,要现配现用,不要隔夜。

草莓根腐病防治技术要点


近几年草莓种植用户经常发现在种植过程中根腐病每年发生的几率越来越高,草莓根腐病导致草莓的烂根现象出现大幅度的死亡,造成农户经济损失巨大。草莓根腐病是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经实地调查,一般种植草莓5年以内的地块根腐病发病较轻或不发病,种植5年特别是种植10年以上的老棚草莓根腐病尤为严重,产量也随之下降。那么该如何防治草莓根腐病呢?

合理轮作清理田园及时清除田间前茬病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或在大棚闲置期间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每亩使用石灰氮120公斤,覆膜浇水盖严后持续闷棚达25天以上,可有效地杀灭土壤病菌和虫卵。

高垄地膜栽培科学浇水施肥根腐病与棚内湿度过大或一次浇水过多有直接关系。为降低棚内湿度,宜采取高垄覆膜栽培,做到膜下浇水并小水勤浇,有条件的最好采取滴灌方式。给草莓选用基肥时,应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加生物有机肥的用量,并深翻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和缓冲力。冬季追肥使用的氮磷钾冲施肥一次用量不宜过多,建议每亩使用氮磷钾冲施肥5公斤与4公斤普利登鱼蛋白混合冲施,可以同时起到膨果和养根的作用。

药剂防治草莓根腐病应以预防为主,在定植缓苗期和开花前分别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普利登鱼蛋白300倍液,也可于定植后用普利登鱼蛋白500倍液+恶霉灵800倍液灌根,对早期预防根腐病效果明显。对当前已发生根腐病的大棚草莓,应及时拔出病株,并用甲霜恶霉灵1500倍液+普利登鱼蛋白500倍液灌根。

解读生菜怪病菌核病防治要点


生菜也会的怪病,家住在山东省济南市济阳曲堤镇闫家村的农民闫传勇就发现自家的生菜在茎基部全部腐烂,之后出现了大范围萎蔫死亡。然后拔出之后发现根部出现白毛,这其实是生菜菌核病,也称生菜叶茎腐霉。

【病情诊病】

生菜菌核病主要为害茎基部。最初病部为黄褐色水渍状,逐渐扩展至整个茎部发病,使其腐烂或沿叶帮向上发展引起烂帮和烂叶是,最后植株萎蔫死亡。保护地内湿度偏高时,病部产生浓密絮状菌丝团,后期转变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病菌以菌核或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一般530℃,只要土壤湿润,菌核就能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盘开放后,子囊孢子成熟即喷出,形成初次侵染。子囊孢子萌发先侵害植株根茎部或基部叶片,受害病叶与邻近健株接触即可传病。菌核本身也可以产生菌丝直接侵入茎基部或近地面的叶片。发病中期,病部长出白色絮状菌丝。

发病后期产生的菌核则随病残落入土中越冬。新建保护地或轮作棚室土中残存菌核少,发病轻,反之发病重。菌核形成和萌发适宜温度分别为20℃和10℃左右,并要求土壤湿润。空气温度达85%以上时,病害发生重,在65%以下则病害轻或不发病。

【防治办法】

1、改平栽为起垄栽培。现在农民在大棚里种植生菜仍然同露天种植生菜一样,采取平栽的办法,平栽通风差,容易积水,所以发病就重。

2、及时清理病残烂叶。发现病株及时清理,并将病菌的烂叶埋入土壤深层,减少病菌进一步浸染。

3、土壤处理。对多年种植生菜的大棚,在麦收后高温季节,可采用石灰闷棚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也可每667平方米撒施生石灰200300千克和碎稻草或小麦秸秆400500千克,然后翻地、做埂、浇水,最后盖严地膜,关闭棚室闷1520天,使土壤温度长时间达60℃以上,可杀死有害病菌。

4、药剂防治。定植前在苗床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洒。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株叶,可用65%钾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重点喷洒茎基和基部叶片。

桂花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桂花,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端直,树冠圆整,四季常青,花期浓香四溢,是我们喜爱的传统园林花木,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桂花叶斑病是桂花叶片上各种斑点病的总称,如褐斑病、枯斑病、炭疽病等,引起早期落叶、削弱植株生长势、影响观赏价值,同时降低桂花产量,造成经济损失。

桂花褐斑病

1.1症状

受害叶片初期出现褪绿小黄斑,逐渐扩展为近圆形病斑,或因受叶脉限制而形成不规则形病斑。病斑黄褐色至灰褐色,外围有一黄色晕圈,直径2~10mm。病部后期着生有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1.2病原及发病特点

桂花褐斑病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尾孢属。子座褐色,近圆形;分生孢子梗成束着生其上,淡橄榄色,无分枝,少有横隔;分生孢子倒棒形,近无色至淡橄榄色,直或微弯曲,大小15~58×2.8~3.7μm。病害在4~10月均有发生,老叶比嫩叶发病严重。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源。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和水滴传到健康叶片上,引起侵染。

枯斑病

2.1症状

病菌多从叶尖、叶缘侵入,初为淡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的大型病斑,严重时几个病斑相互连接形成大枯斑,使全叶干枯达1/3~1/2。病斑灰褐色至红褐色,边缘为鲜明的红褐色,有时卷曲脆裂。后期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2.2病原及发病特点

桂花枯斑病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腔孢菌纲、球壳孢目、叶点霉属。分生孢子器近球形,有孔口,直径100~150μm;分生孢子长圆形至近梭形,无色、单胞,大小6.0~9.5×1.8~2.5μm。病菌发育温度10~33℃,最适为27℃。病害多发生在7~11月,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在高温和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及植株长势衰弱时,发病严重。

炭疽病

3.1症状

受害叶片初期出现褪绿小斑点,逐步扩大形成圆形、半圆形或长圆形病斑。病斑浅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有红褐色环圈。后期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潮湿时病部出现淡桃红色的黏孢子团。

3.2病原及发病特点

桂花炭疽病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腔孢菌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分生孢子盘褐色或黑色,直径100~300μm,盘上长有数根刚毛;分生孢子梗圆筒形,大小12~21×4~51μm;分生孢子圆筒形,生于叶片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大小11~18×4~6μm。病害4~6月发生较严重,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上越冬,由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

4.1减少侵染来源

盆栽的桂花应及时摘除病叶,秋季彻底清扫病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或消灭初侵染源;重病区的苗木出圃时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消毒。

4.2园林技术措施

加强栽培管理,切忌土壤积水,增施腐殖质肥和钾肥,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以提高植株抗病力,控制病害的发生。

4.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褐斑病可用1∶2∶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50%苯来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枯斑病可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40%多菌灵600~8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600倍液喷雾防治。药剂要交替使用,连续防治2~3次,效果较好。

“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花让我们忘却生活的烦恼!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种植达人有哪些经验和技巧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桂花叶枯病防治要点”,仅供您在养花参考。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