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人们的生活哪能离开花呀!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怎么样才能把花卉种植好呢?为此,鲜之花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上海地区香樟种植管理技术详解(附病虫害防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上海有很多的香樟树,特别是林荫道旁,更是一道亮丽的香樟风景线。这些作为行道树的香樟树的种植管理也是十分讲究的,下面小编就和您讲讲上海地区香樟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一、种植管理

1、苗木选择

选择树木分杈点、树形、冠幅一致,无病虫害,长势良好,胸径15cm或以上、分叉点在3.2m以上的香樟。

定苗前由国家检验检疫部门进行苗木检疫,检验合格后签订采购合同。

苗木应当由专业工人进行装运操作,牵拉部位应进行包裹防护。保留合理的泥球,确保存活率。由专业人员对树冠进行梳理,减少叶量但保留原有树形。起吊装车,并对树木用遮阳网遮阴。香樟最佳运输和种植时间为10月底至翌年5月,夏季高温天气苗木根系易缺水,不适合苗木运输和种植。

运输过程中,需要控制树冠的大小,确保安全。要尽量缩短运输过程,如果根系缺水并裸露时间过长,种植后生长不畅。长途运输时,车厢内应垫上草袋等物,防止卡车车板对树木的磨损。枝叶用绳捆紧,罩上遮阳网,减少叶片晃动,减少树木的招风面。主干用木架架稳,根部用湿草包覆盖,有条件的运输途中注意喷水。运输的交通工具一般选用卡车,装卸使用吊车。

2、树穴标准

上海地区行道树树穴占地面积小,留出较多的铺装地面以满足交通及人员活动需要。主要以正方形的树穴为主,也有长方形或圆形的树穴样式。树穴规格因道路用地条件而定,标准情况下,正方形树穴标准是1.5m×1.5m,不得小于1m×1m,长方形树穴以1.2m×2m为准;圆形树池直径则不小于1m。行道树基本栽植于树穴的几何中心位置。

3、种植距离

行道树设计还必须考虑树木之间,树木与架空线、建筑、构筑物、地下管线以及其他设施之间的距离,以避免或减少彼此之间的矛盾。另外在交通路口不宜种植行道树,以保证行车的安全视距要求。

行道树的株距大小依据所选择的树木类型和设计的树木规格而定。上海地区的行道树树距多采用6~8m的定植株距,这样行道树成年后树冠能形成较好的郁闭效果。

4、树穴处理

树穴在种植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①填充营养土与原苗木栽植地的栽植土。充填营养土与原苗木栽植地的栽植土比例一般在1∶1.5左右,并添加珍珠岩、蛭石、草木灰等少量基质。

②预埋观测管与通气管。观测管一般以10cm口径PVR管进行打孔制成,通气管可以由6cm口径PVR管打孔制成,也可以使用弹簧网纹管、不带蛭石管等。

③土壤消毒。种植土可通过暴晒、添加石灰等进行消毒,提高树木存活率。

苗木种植前准备苗木种植要使用专业人员,种植前需要对所在区域进行确认,并在同期准备树桩,水泥桩运用较多,高度3.4m。

种植香樟的树穴深度要求在1m以上,下面铺设土层为最佳。但是实际情况一般都是紧贴道路,四周是浇筑的混凝土。树穴准备工作多由市政建设公司准备。种植前需要了解该区域下方的管线情况,这样在未来种植时可进行规避。种植区域的下方设置排水层,上方是种植土。如果建筑公司提供的是混凝土下层的话,需要将混凝土打穿,保证香樟根系的排水性。种植区域的准备可以和苗木选择同期进行,也可以提前进行。在种植区域由建筑公司交付前,需要将种植区域内覆盖种植土,确保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二、苗木种植

①竖桩。竖置树桩到指定距离苗木0.25m的位置(东西向道路树桩安置在东面,南北向道路树桩安置在北面),树桩打桩需要安装在深度至少1.2m的位置,确保树桩稳固。树桩上方保持距离垂直位置10°的角度(为了在固定这个环节,橡胶绳可以反向固定)。

②挖洞。在事先开好的树穴内,根据到场的香樟根系环抱的土球体积大小,进行调整树穴大小并准备种植苗木。树洞为树穴的中心位置。

③种植。根据朝向,选择背阴面。将香樟苗木种植在挖好的洞内位置,并立即在苗木下方覆土将其固定。

④固定。在树桩的上方用橡胶带以“∞”和苗木进行固定。由于橡胶带本身的弹性,会将原来倾斜的树桩慢慢挪回10°达到垂直的状态。

⑤加土。将最后准备的覆土堆积在苗木四周,做出“酒酿坛”的形状。

⑥浇水。在“酒酿坛”里进行浇水(清水),水要完全浇透,直到渗出为止。

⑦覆土。将“酒酿坛”四周的土全部覆在苗木四周,保障苗木存活。

⑧苗木之间的距离标准是8m,在实际种植过程根据道路的状况和地下管线可微调。

⑨苗木种植后3天都要连续浇水,每天浇1次水,水要完全浇透,直到渗出来为止。如果是雨天则无需浇水。

苗木养护阶段要多检查,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合理安排灌溉。

⑩定植。进入这一阶段的苗木已经基本存活,生根发芽。在种植后3个月可以开始安置盖板。

三、行道树树穴覆盖

通常树穴覆盖物有以下三种:

①铺设盖板。应选用铸铁、树脂复合、菱镁复合材料等强度大、不易变形开裂的盖板材料。盖板铺设应平整,拼装接缝不得大于1cm,与树池围牙紧密结合,内圈与树干外缘预留10~20cm的距离。

②覆盖物覆盖。在树穴范围内覆盖陶粒、石砾(块)等材料使用环氧树脂进行黏合,其粒径适中、便于维护、无安全隐患,表面应与道路齐平。

③种植低矮植物。有条件的路段,树穴可种植麦冬、酢浆草等地被植物,应选用低矮、根系浅、耐寒、耐旱、规格一致的常绿植物,种植密度合理,无空秃。

四、生长管理

修剪不同于悬铃木等落叶树种的修剪,香樟的修剪有其自身的特点。香樟修剪要将顶芽下生长超过主枝的侧枝疏剪4~6个,剥去顶芽附近的侧芽,以保证顶芽优势。如侧枝强、主枝弱,也可以留侧,以侧代主,并剪去新主枝的竞争枝,修去主干上的重叠枝,保持2~3个为主枝,使其上下错落分布,从下而上渐短。生长季节要短截主枝,延长枝附近的竞争枝,以保证主枝顶端优势。注意修剪冠内轮生枝,尽量使上下两层枝条互相错落分布。粗大的主枝可回缩修剪,以利扩大树冠,香樟因分枝较多,所以嫩梢也多,需要尽量打去嫩梢,保留老叶。

行道树修剪时切忌漫无次序乱剪,应按照“由基到梢、由内及外”的顺序修剪,即先看好树冠的整体应修成何种形式,然后由主枝的基部自内向外逐渐向上修剪。

同一条道路的行道树分枝高度应基本一致,相邻近植株的分枝高度应大体相同。对过于粗壮的大枝应采用分段截枝法,防止坼裂。

由于街道走向、高层建筑和地下管线等影响,常造成行道树偏冠、倾斜等现象,应尽早通过修剪调整重心。对生长势较弱一方的枝条,只要不与架空线、建筑物有矛盾,应进行轻剪,以达到缓和树势、平衡生长的目的。

生长期修剪要因时、因地、因树制宜进行修剪。由于香樟主要用作行道树,近年来已经形成了对香樟“杀头”定干的习惯。笔者认为,香樟既可用作行道树,也可用作林带、孤植、配植等各种用途,所以应根据每株苗的特点将其培养成不同用途的苗木,切忌一刀切。对树干挺直、形体良好的可作行道树种培养,对稍有弯曲、分枝较低的可作林带用树培养,对少数矮干、多干树可适当保留作特殊用途,切忌一砍了之。要控制香樟高度,也不宜对其“杀头”,因为如此操作不仅大量浪费生物产量而减缓其生长速度,而且会破坏其整体树型,破坏其自然美。要控制树体高度可采用主梢摘心的方法。

树体成型是一个伴随生长而逐步完善的过程,要通过修剪引导枝条生长使其逐渐成型。应强调轻修剪,重点修剪竞争枝、重叠枝、不平衡枝、弱枝、底部枝。对多余枝条的修剪,可引用“叶面积指数”概念指导修剪工作。一般认为叶面积指数2.5~3.0比较合适,若小于此值可认为营养不良,大于此值须疏剪重叠枝,以便通风透光有利植物健康生长。

香樟修剪安全要求和其他行道树标准基本一致。

1、扶正和树洞处理

香樟在生长过程中因为灾害性天气或人为因素等客观原因,会有部分倾斜。实际操作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大小)的香樟采取不同的策略。较小的新树可采用人工扶正,更大的树木则可采用液压机械进行扶正。

香樟行道树因树木本身衰老、市政需要搬迁、修剪、病虫害、机械损伤和风害、日灼等其他原因,在树干和树枝上造成伤口,这些伤口又未能及时加以人工保护,当伤口愈合速度慢于腐烂速度时就形成了树洞,必须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理。

施肥复壮施肥工作一般安排在冬季进行,施肥分为深根施肥和叶面追肥,施肥作业要避开夏季高温期间和雨天。

①施肥复壮配比。香樟复壮可用500倍液螯合铁或400倍液硫酸亚铁混合15000倍液芸苔素、10000倍液磷酸二氢钾进行深根施肥或叶面追肥,并在生长期对树木深根试1次生根液促进毛细根系生长。

香樟施肥可用600倍液尿素、500倍液(1∶1∶1)复合肥、500倍液浒苔肥、300倍液腐殖酸进行叶面追肥。

②施肥复壮方式。施肥复壮方式主要有深根和叶面两种:

2、香樟深根施肥

a.深根施肥。应用日本丸山高压施肥机械对根部进行施肥。肥料主要以生根剂为主,配合专用的注射施肥设备,能高效便捷地实现深根施肥。通过插管刺入树穴内部,插管尖端有多个喷射口,利用高压将肥料射入四周土壤中,有利于主根外的根毛区直接吸收。一次注射肥效最长可以维持45天,可大大降低肥料的材料与人工成本。主要使用的深根剂有急时雨、腐殖酸液、浒苔肥、菌肥等。

3、叶面追肥

b.叶面追肥。使用液体尿素19-19-19垦宝300倍液于4月初对香樟进行一次叶面追肥,并于4月中下旬花后进行第二次追肥。二次追肥使用硫酸亚铁400倍液混合15000倍液芸苔素、600倍液尿素、500倍液(1∶1∶1)复合肥,对抑制香樟新叶黄化有一定改良作用。

4、灌溉

生长管理期间一般不做特别的灌溉,如果7~8月夏季高温期间碰到持续干旱超过1周以上,需要做附加的灌溉措施,夏季灌溉宜早晚进行。灌溉方式以喷灌为主,喷洒树木的叶面,达到灌溉和增湿的作用。灌溉方式和叶面追肥一样,建议采用中水、雨水及河水。

5、病虫害防治

1.藤壶蚧

藤壶蚧(又名日本壶链蚧、藤壶镣蚧)为上海地区主要虫害,分泌的蜜露形成严重的煤污病导致树木长势急速衰退。上海地区一年发生1代,在4月底至5月上旬开始孵化。孵化期整齐,一般在7~10天左右。

防治方法:先对树冠内部进行适当修剪,保持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并对受危害的枝条进行梳理,减少虫口密度。在4月中旬,每隔2天进行1次孵化率检查。当孵化率上升到70%以上时开始全面进行防治,使用药剂10%吡虫啉2000倍液、5%啶虫脒2500倍液或噻虫嗪7500倍液。连续防治2次,每次间隔5天。

2.煤污病

上海市重点有害生物中的一种。当寄主受到蚜虫、介壳虫等刺吸口器害虫危害后,病原孢子在排泄物或分泌物上萌发生长,出现黑色煤烟小霉点,分生孢子重复侵染,叶片霉污层逐渐扩大增厚,将整个叶片覆盖。

防治方法:加强养护管理,修剪树冠达到通风透光。使用绿颖400倍液进行冲洗,每隔25天1次,依据效果冲洗2~3次。

3.樟脊网蝽

在上海地区一年危害3~5代,以成虫、若虫聚集叶背刺吸危害,主要危害中下部叶片。

防治方法:在5月与8月初使用2000倍液吡虫啉、2500倍液啶虫脒、7000倍液噻虫嗪进行药剂预防,通过合理监测对小面积的虫口密度上升进行防治。

4.樟颈曼盲蝽

上海地区一年发生1~2代,可导致樟树生长衰弱,降低环境绿化效果,影响景观。

防治方法:采用吡虫啉粉剂1000~15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苦参碱水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5.叶螨

每年5~6月危害相对严重,在香樟叶面上结一疏松的丝网,所以有时误认为是小蜘蛛,植物受害严重时,叶片完全脱落。叶严重变薄、变白。叶螨具有一定的抗药能力特别是虫卵,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防治。可使用阿维菌素1800倍液进行防治,共3~4次,间隔期为7天。

6.黑刺粉虱

上海地区一年发生4代,均以老熟幼虫在叶背越冬。以成、若虫吸食汁液危害,严重时分泌大量蜜汁,呈露珠状滴落下部叶面,诱发煤污病,致使叶面污黑,影响香樟生长与景观优势。

防治方法:使用啶虫咪2500倍液、吡虫啉2000倍液或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针对性防治。

7.樟巢螟

上海地区一年发生2代,少数区域可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周围浅土层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化蛹,5~6月成虫羽化。幼虫有群集性,吐丝缀叶成巢,在巢中取食。第一代幼虫危害期是6~7月,第二代幼虫危害期是8~9月,10月后老熟幼虫陆续下树入土。

防治方法:主要是人工清理虫巢减少虫口密度,在幼虫期喷施灭幼脲3号1000倍液,除虫脲6000倍液,40%乐斯本1500倍液,l.2%烟参碱1000倍液进行化学防治。

目前上海地区药剂使用主要采用喷雾法,使用三联泵机(本田GX160、GX270、GX390)、深根施肥机(丸山MS613-A)配不同规格的水箱,手动、燃油背包式打药机进行喷雾。利用机械压力将药剂雾化分散到空气中形成液化气包裹在植物枝叶表面,可提高药剂附着面积。

xzH52.CoM品读分享

锐齿栎苗期管理及培育技术(附病虫害防治措施)


锐齿栎是我国著名的硬阔叶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是一类华贵的用材,其使用价值仅次于红木。锐齿栎树干是建筑、家具、造船及枕木等的良材,种子可酿酒,制凉粉、粉条等,还可以用于榨油。果壳可制作活性炭,提取栲胶和黑色染料,叶可养柞蚕,干枝可培养香菇、木耳、天麻。树叶可用于制作饲料或饲料添加剂等,可谓用途多多啊。

1、生态习性

锐齿栎喜光耐寒,较喜阴湿的土壤。在混交林中能形成良好的干形,萌生力强。根系发达、粗壮,深根性,抗风力强。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最好,适生于中性至微酸性的轻壤、中壤、重壤及部分黏土的森林土壤。7-9年开花结果,15-20年普遍开花结实,40-100年为结实盛期。

2、苗木培育

采种:选择40-100年生健壮的母树采种,选择光泽、个大饱满、粒沉重、种仁乳白色或黄白色的。当壳斗由绿色变为棕褐色或黄色时即可采种。

种子贮藏:种实采回后需要阴干,防止因含水量高而发芽、发热和霉烂。准备翌春播种的种子需要贮藏,方法主要有流水贮藏和混沙贮藏两种;流水贮藏:用筐篓装满种子,放在流水缓慢的河水或溪流中,固定好筐篓,防止被流水冲走,同时要经常翻动检查,避免霉烂和散失;混沙贮藏:选干燥、通风的室内,先铺上一层6-8cm厚的湿沙,然后按照铺盖一层种子一层沙的方式层积堆藏,堆藏后要经常检查。

播种:作长10m,宽1.2m的床,行距20cm,开沟深6-7cm,沟内每隔10cm平放一粒种子,每亩播种量130-160kg,播种后覆土2-3cm,秋播或春播均可。

苗期管理:播后要加强管理,初期松土宜浅(2-3cm)。苗木生长期需松土除草4-5次,当幼苗5cm高时间苗,按照10-15cm株距留苗。

3、栽培技术

直播造林:生产上多采用秋季直播造林的方法。秋季正是雨季后期,土壤水分充足,易生根,容易操作,但要选择土层深厚湿润的阴坡、半阴坡和半阳坡。

植苗造林:根据地形和土壤条件,采取鱼鳞坑、水平沟和块状整地。小陇山林区一般采用鱼鳞坑和块状整地、三角形配置的方法进行。

造林密度:造林初植密度以每亩300~400株为宜,株、行距为1.0m×2.0m或1.0m×1.5m,生长后期要逐步进行疏伐。

幼林抚育:主要是松土除草和扩穴,每年进行2次,在6月份和8月份各进行一次。用材林在4年后进行修枝,主要修去下部的竞争枝和粗大侧枝。

病虫害防治:栗实象:成虫盛发期用75%的辛硫磷1000-2000倍液喷树冠,连续喷雾2-3次;栎掌舟娥:用灯光诱杀成虫;秋季挖蛹灭虫;幼虫群栖为害期用50%的杀螟松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或喷洒苏云金杆菌等制剂防治。

南方地区菊花栽培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我国菊花的品种有很多,不少地区也均有栽培,菊花还可治疗头昏眼疼、外感风热等。当前菊花的市场价格持续再每公斤二十元左右,下面一起学习南方地区菊花的繁殖方法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菊花对种植土壤要求不高,以排水良好、疏松和腐殖质高的砂性土壤较好,黏土、低洼盐碱地不适宜种植,菊花不能连作。每亩施用三元复合肥50~80kg,有条件的可以施用有机肥5000kg,深旋耕2遍,镇压耙平即可。

2繁殖移栽

主要选用分株繁殖,在4~5月菊花幼苗生长到15cm时,全株挖出,分成数株,按照株距、行距30cm×55cm定植于大田,定植后浇足水,半月后再浇1次,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为减少病虫害发生。可以在定植前用300倍液多菌灵和200倍液吡虫啉喷施或浸泡2min,浇水结合除草,可按每亩150~300g氟乐灵灌溉除草。

3田间管理

菊花返青成活后及时中耕,防止土地裂缝跑风,以后按照一般管理方法松土除草,直到现蕾为止。一般在7月份防止菊花徒长用多硝唑化控1次,现蕾后应浇透水1次,同时补充微量元素肥,为开花打好基础。菊花忌水淹,在雨水多时要及时排水。

4病虫害防治

菊花常见病害有根腐病、霜霉病和褐斑病等。特别是雨水季节会发病更重。可采用430g/L的戊唑醇2500倍液、80%的多菌灵800倍液防治。虫害一般为蚜虫,个别地块有红蜘蛛发生,可以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0%啶虫脒500倍液、1.8%的阿维菌素或螺螨酯500倍液进行防治。

5采收烘干

菊花一般在霜降前后采收,以花心散开2/3为最好。药用的整株砍下捆成捆,每半亩垛成一垛,保持通风干燥,晴好天气抓紧摘花烘干,花洁白松散为佳。茶用的菊花要及时扣棚防止冻害,及时采摘、烘干,按照采摘多少烘干多少为原则,以免影响质量。

总的来说,菊花投资小、好管理、收益较高,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但是想要获得高产,获得菊花高产管理技术很关键。

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喜欢花的人在生活中不乏痴迷者,而种植花卉让人体验的乐趣更不一般。侍弄花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你是否在寻找有关的技巧和方法呢?花卉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上海地区香樟种植管理技术详解(附病虫害防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