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莹雪中浸过,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朴素,溢满了人间的纯洁。”古往今来,人们争相吟咏着花,多肉爱好者们最大的乐趣则是种植花木。多肉的种养植并非不加学习和摸索就可以做好的,有哪些种植经验和知识可以学习的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多肉种植介质的选择及其应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种植介质,指的是盆花根系生长的媒介,主要功能是固定植物,提供养分。这个媒介不单单是土壤,也包括各种有机类、无机类的无土栽培介质,常见的如:树皮、泥炭、蛭石、陶粒、兰石等,另类的如:煤渣、岩棉、聚酯泡沫颗粒、烂棉花等。当然也包括水培和空气栽培。

总之,理论上来讲,能够在水湿和根系生长过程中保持物理结构不轻易改变,不会产生剧烈的化学变化,能够吸收、缓释水养的,粒度适中的材料都可以拿来作为栽培的介质。

但是这仅仅是理论,大多数情况下,植物只能生长在适合自身的介质中,这里所说的适合包含很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比如酸碱度(PH),土壤盐分含量(EC),介质成分,有机物含量,分解程度,粒度大小等。另外,单一的介质由于不能提供全面的养分,或者某种成分的含量过于集中,所以也不适合栽培植物(这里不讨论水培,实际上水培也需要从外界给予丰富的养分才能让植物生长)。

这里需要推广一个概念介质的亲根性。介质的亲根性,实际上应该叫做根系对介质的选择性。简单的说:植物的根毛喜欢攀援在哪些物体上,哪些物体的亲根性就强。这一特性是由植料的化学性质、物理形态、颗粒大小决定的。一般颗粒较小,硬度较低,质地较酥松、偏酸性的介质亲根性较强。亲根性很重要,它说明这种介质的各种性状都非常适合植物。根系上的根毛能够长期在上面生长、吸收水养。当然,也不是说其他亲根性不好的植料上就没有根毛附着,因为植物根系对植料的选择不是事先预见的,而是事后纠正的,所以亲根性不好的植料上根毛也会试图生长,但寿命会很短,无形中会增加植物的消耗,浪费精力。日积月累,植物生长的差距就会很大。我们平时翻盆的时候会看到,有些植物的根系上很干净,粗根细根都是光熘熘的。而另一些植物根系上却很脏,从上到下沾满了植料。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后者的根毛会更加发达,而上半部分往往更加健康。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两盆植物所用的植料往往不是一样的。这就说明了介质亲根性的存在。

理论就不多介绍了,我们还是来讲讲实际的。

1、各种栽培介质的介绍:

(1)赤玉土

对于家庭多肉植物栽培,最好的当然是模仿塬生地的土质。老姜所在的公司在非洲地区靠近南部有项目部,所以老姜以前曾委托过当地的同事帮忙去研究过野外的土壤。总体来说,非洲当地以沙土质为主,其中砂和碎石的含量大约在80%左右,部分树荫和草丛中的土表覆盖有一层薄薄的腐殖质。土壤含水量极低,广袤地区下挖1米也不见一点湿气,但是在灌木覆盖的地区,30公分以下可见略微潮湿。从以上情况分析,塬产地的土壤成分也就相当于粗砂+腐叶+碎石。应该说,这样的土对于广大多肉植物爱好者来说并不难获得,而欧美等地的爱好者也确实是在利用这样的介质在种植多肉植物,效果也不错。但是对于家庭栽培来说,这样的配土显的太过厚重,对于在阳台或花架上大量栽培的爱好者来说,不是太合适,而且也略显粗糙,不符合大多数同学的喜好(大多数喜欢多肉植物的同学都有洁癖,有木有)。

所以,以日本人为代表的小资人群,开发了以赤玉、鹿沼等火山灰为主的栽培用土,除了满足了国内大多数爱好者的需要,也为岛国的经济贡献了若干个百分点。以这两种为代表的配土材料,实属中规中矩,其成分在理论上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植物对介质的要求。日本人使用赤玉土的历史有据可查的可以追溯到20年前,当年樱桃小丸子热播的时候,片中有一集小丸子她爷爷就在那里筛赤玉土,估计也算是那时候的植入式广告吧。

日本人除了多肉植物以外,在其他植物的栽培中也大量的应用赤玉这种材料。并以产地不同开发出了适合不同用途的产品,老姜并不是在帮忙给赤玉土做广告。日本是园艺大国,但是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充分利用自身多火山的条件也是个无奈之举。穷人当然有穷人的养花法,于是跑去富士山下挖点火山灰,后院歪脖树下去检点烂叶子,拌巴拌巴就拿来种花了,没想到效果还不错,于是这仅有的资源就被不断的开发,研究,并且系统化,市场化,积累了几十年,形成了一套非常健全的产业链。规模化、企业化的东西,当然会拥有足够的竞争力,于是,四川的仙土被比下去了,东北的泥炭也被比下去了话讲回来了,我并不是迷信日本货,我迷信的是制度,体制下的东西一般总要比小作坊乱采乱挖的东西要稳定的多。

赤玉土最大的好处就是低肥,微酸,透气,保水,以上4项几乎已经满足了大多数植物的生理需求,而对于多肉植物的生理特性来说,几乎已经做到了绝配。一般的初级玩家在利用赤玉土进行多肉植物栽培时,无需太多的指点,都能养的不错,所以,赤玉土也可以称为傻瓜用土,它的特性使得多肉植物栽培的门槛大幅降低,再加上价格也是不上不下,所以赤玉土也可以说是促进多肉植物在国内迅勐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里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并不是所有赤玉土都适合多肉植物的栽培,产地不同,功能不同。对于多肉植物来说,国内贩卖的赤玉中以龙泉这个品牌最合适。很多同学喜欢用二本线,其实二本线强调的是坚固、不粉化。其质地是高温烧结重粘土,透气性比较差。一旦粉化,盆内的土壤结构会被极大的破坏。而且由于质地较硬,所以亲根性也很差,拿来种洋兰、草花、松科植物勉强可以,对于多肉植物来说,就不是那么合适了。而龙泉的质地是沙土,虽然团粒性较差,容易碎裂,但是其质地决定了它就算全碎了也是沙壤土。其基本的功能不会全部丧失。而且龙泉不是二本线那种烧结土,所以其内部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土壤的成分接近塬产地土壤。(不要问老姜为什么会了解这么多,当初我不嫌其烦的盯着一个个大仙问他们用什么赤玉的时候,被人家笑话了无数次,所以,被我问过的大仙可以作证,这个结论不是老姜杜撰的)

当然,除了赤玉,其他材料也不是一无是处,相反,有很多材料虽然功能不是很全面,但是某方面的特性却是大大超过中规中矩的赤玉土的。比如:

(2)泥炭

泥炭是灌木和苔藓类植物的尸体经过千百年的腐烂堆积而成。由沼泽植物演化而来的属于低位泥炭,含水量大,腐化程度严重,腐殖质含量高,但EC值很高,PH值偏低,东北黑泥炭就是其中的代表。高塬和局部平塬地区苔藓地衣类植物演化而来的是高位泥炭,由于长期处于干燥环境,并且经常接受日晒雨淋,所以腐化程度较低,腐殖质含量少,但是EC值也很低,PH值略低,以进口FFD泥炭为代表。对于植物来说,腐化程度低,腐殖质高,EC值低,PH略呈酸性是最佳选择,所以以上两种泥炭从特性上来说各有千秋。但是综合来讲,栽培多肉植物还是用高位泥炭更加有利。

泥炭我们习惯将它作为配土中提供有机质的媒介,全颗粒介质中适当添加也可以起到疏松土质,加强土壤对肥水缓冲能力的作用,另外由于其纤维状的结构,所以可以营造适合植物根毛生长的微环境,对幼苗、弱苗的发根、复壮有特效。

(3)兰石

普遍认为的兰石应该是一种火山灰产物,也就是浮石、搓脚石一类高温发泡的矿石,不过也有人工合成的替代品,如塘基兰石、日向石等,由于性状都差不多,所以也不分开描述了,本文统称为兰石。

兰石由于相对土壤来说质地更坚硬,吸水后保水能力要弱的多,所以可以认为是一种疏水材料,其内部的气孔虽能短暂储水,但是由于还不能达到产生毛细现象的程度,所以脱水很快。但是其气孔能减小土壤密度,达到疏松土壤的效果,天然火山灰质地的兰石的PH应该呈酸性,但人工合成的据老姜试验是呈弱碱性的,所以在使用中要区别对待。

由于兰石相对土壤来说水饱和程度低,所以配土中添加兰石可以降低盆土的总体水饱和度,相对而言就增加了土壤中的含氧量。这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透气,石头是不会唿吸的,所谓的透气,只是间接达到的效果而已。

兰石无肥,EC值根据产地或来源不同有较大的差异,普遍认为人工合成的EC值会略高,所以在实践中应该首先选用天然的材料。

(4)树皮

可以用来作为园艺材料的树皮常见有2种,一种是松磷(就是松树皮外面的疙瘩),松磷价格较高,而且腐化程度很低,所以一般作为园艺覆盖的材料,不太适合用做栽培介质。其次是落叶类乔木的腐化树皮,这种树皮大多产自中塬地区丘陵地带落叶林中的天然腐化堆积层,比较合适的腐化程度为3-5年,相比泥炭,其结构更加稳定,不容易被挤压变形导致土壤板结,并且树皮缓释有机质的能力更好,所以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材料。

树皮唯一的缺点就是容易有杂质混入,由于大多是天然采收,所以里面难免有虫卵、草籽、以及腐化不完全的其他有机质,这就很容易导致种植后盆内的生物体数量超标,通俗地讲;就是会有害虫和杂菌滋生。所以树皮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筛选、暴晒或者高温处理,这也是在家庭环境中制约它使用的一大缺陷。

(5)蛭石

蛭石是云母岩的高温膨化物,同塬矿石相比,就好比是爆米花和大米的区别,蛭石的密度极低,内部空隙很大,一般在工业上用做保温材料。在园艺上用做疏松土壤,快速透水、储水并进行缓释的改良添加物。

蛭石的水饱和度很高,单位重量的蛭石可以吸收4倍于自身重量的水。而且,虽然蛭石锁水性很好,但是其水传导能力却相当强。换句话说,就是盆土内添加蛭石浇透水以后,土层上下干燥的速度差比较小,这样一来,更方便栽培者通过观察土表的干湿来判断盆内的含水情况,从而减小了管理的难度。

蛭石虽然是无机类矿石,但是它自身独特的离子交换能力却让它具有活性。具体的知识很深奥,这里也不冗述了。大家只需要知道,具有活性的蛭石能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并且主要是群根的生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一般介绍花卉扦插、发根的文章中,都会建议大家用蛭石来作为介质。所阐述的道理不过是因为蛭石不含养分,比较素净等等,但实际真正的原因却是利用了蛭石的离子交换能力。

但是蛭石也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易碎,时间一长就会变成粉末,并且会相互粘连,最终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土壤板结。所以蛭石只能作为幼苗、弱苗期的复壮或扦插发根时的临时介质,并不太适合大型植物使用。

(6)珍珠岩

也是一种疏水、透气的材料,除了价格便宜,其他没有什么优点,规模化大批量种植的时候可以替代兰石使用,以节约成本。但是,家庭种植,不建议使用。一来是因为重量太轻,一浇水就到处跑,极其不美观。二来这种材料粉尘极大,可能含有重金属成分,从环保及人体健康角度来讲,是不符合要求的。

2、栽培介质的应用

综上所述,明眼人可以看出,老姜还是偏向于赤玉土的。的确,用到现在兜了不少圈子,我觉得还是赤玉最好用。我不追求什么特殊效果,只要植物健康,哪怕外形上不那么标准也无所谓的。所以中规中矩的赤玉无疑就是首选了。

当然,再好用的东西也需要使用技巧,相比日本人大比例的使用赤玉、鹿沼等材料,国内更倾向于混合配比,一般玩家都会用轻石,泥炭,兰石等材料进行搭配,主要塬因当然是让土壤成分尽可能的丰富,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再就是部分高级玩家也看到了赤玉土的不足,利用配比来扬长避短。取各种材料的各异的特性来满足自身不同的需求。

对于我们重点关注的多肉植物来讲,进行配土有2个系统,一是以瓦苇为代表的肉质根植物,二是以生石花为代表的半木质须根性植物。

(1)瓦苇类植物的配土

瓦苇类植物,我们前面讲过,具有粗大多汁的肉质根群,对土壤的要求是透气大于保水。在配土中,需要大量利用土壤的透气能力,尽可能配出能满足空气流通同时又能保持湿润、肥沃的栽培介质。但也要同时考虑到盆土整体对植物的支撑能力。

知道了赤玉的特性,配方中的主材当然就是赤玉,但是赤玉土养分不全,大比例使用会造出植物营养的缺失,而家庭栽培用肥很难掌握,所以就需要我们提前在土壤里添加营养物质。这里建议营养物质使用泥炭,并且最好是由东北泥炭衍生出来的颗粒泥炭。从而在增加土壤养分的同时,保持土壤的团粒结构,保持透气性。

当然,对于技术成熟的老手来说,纤维状的泥炭能产生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前面讲过,纤维状的结构可以营造根部的微环境,而且可以增加根系和土壤的接触面积。所以,对于能够妥善控制水分的同学来说,使用纤维状的泥炭相比使用颗粒泥炭,能够更加有利于根毛的附着以及生长,从而大幅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对于生长缓慢的瓦苇类植物来说,提高生长速度也就意味着早日体现植物的性质,早日开花结果,繁育下一代。

其次是疏水类材料的添加,赤玉土虽然是团粒结构,土粒间有大量的空隙可以排出多余的水分,但是由于颗粒本身就有很大的蓄水量,而且赤玉时间一长在根系的作用下也会散裂,所以,还是需要结构相对稳固的兰石来加强和维护盆土的透水能力并且降低平均含水量。兰石是配土中的调节剂,可以通过增减兰石来配出适合不同植物使用的介质。

以上3种成分,分别定义为主土、营养添加物、含水量控制材料,颗粒大小3-6CM,纤维泥炭的话,要用1毫米的筛子筛去粉末后使用。这3样配比可以满足植物的大部分需要。至于其他材料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适当添加了,比如喜欢色彩丰富点可以加点红色的火山石,植金石。有旺根需要的可以添加蛭石,种生石花的同学可以加点熏炭(这东西实际上只能起到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所以在瓦苇栽培时没什么用处,除非是半炭化的,可以略微提供有机质)等等。

介绍几种个人正在使用的,比较称心的配土:

赤玉:兰石:颗粒泥炭=5:3:2适合深盆,和粗大根的品种:如万象、玉扇等。

赤玉:兰石:纤维泥炭=4:4:2适合浅盆,根系不那么粗大的品种或者是正在发育的半大苗。

微粒赤玉:蛭石:微粒兰石=1:1:1适合叶插发根及幼苗的栽培。(注意配比中的蛭石,请复习前面关于离子交换及亲根性的知识)

(2)番杏类的配土

番杏类植物大多以半木质化须根为主,并且由于此类植物有休眠的特性,需要在某个时期保持盆土的干燥,所以配土的关键在于需要同时满足须根需要的紧密环境以及快干的要求。

紧密和快干,这两个概念看起来矛盾,其实从塬产地的土壤进行分析,这两个特性是同时存在的。塬产地的砂质土壤正是有以上2个同时存在的特性,才能保证植物的生长。欧美等地的爱好者也喜欢用类似的沙土进行番杏科植物的栽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前面讲过,家庭环境最好是用其他东西来替代,以避免过大的土壤密度造成盆土重量的超标,影响栽培的规模。

还是以赤玉、兰石为主,这里需要用到的是1-3颗粒的赤玉和兰石,另外考虑到营养成分,纤维状的泥炭也必须添加。这样就可以初步配出类似于瓦苇栽培的合成土壤,但是这仅仅满足了致密的要求,对于快干的要求还是没有考虑到。所以我们需要在以上这个配比中加入适当的蛭石,前面讲过,蛭石有很强的旺盛群根的作用和水分传导能力,前者对于须根类植物是大有益处的,而后者可以让盆下部的水分及时传导到盆面上快速蒸发,正好也应对了盆土快干的要求。而番杏类植物一年一换盆的栽培手法,则会使蛭石容易碎裂板结的弊端被弥补。另外,蛭石还可以大幅降低盆土密度,减轻重量,从根本上把家庭栽培的配土和塬生地土壤区别开来。凸显了家庭配土的优势。

提供本人种植番杏的土壤配比:

赤玉:兰石:纤维泥炭:蛭石=1:1:1:1另加少许熏炭,颗粒大小13cm适合生石花及肉椎的2年以上及成株。

赤玉:蛭石:纤维泥炭=1:1:1颗粒大小1cm左右,适合2年内幼苗期。

蛭石粉末:纤维泥炭粉末=1:2适合播种

对于植料的配比,很多文献中强调因地制宜,根据个人养护的习惯来调节植料的配比。但是老姜建议,应该是根据植料的配比,然后改变自己的养护习惯。因为植料的配比不具有随意性,相反,应该是非常严谨,并且是唯一的,最多只能根据所在地的维度来调节。老姜相信配土存在着一个唯一的公式,只是暂时还没有人将他总结出来而已。

3、植料的回收利用

家庭栽培的条件限制,配的再好的植料也有使用寿命。由于浇灌用水的长期冲刷,植料塬先团粒状的结构会因为有机质的大量流失而被破坏。植料会逐渐粉化、板结。相比大自然中土壤依靠空气、落叶、有机体的死亡腐化等形式进行自我更新来说。家庭栽培中的盆土是需要人为给予更新的。

但是换下来的植料中,其中有很多材料还依然保留着塬始的形状。(比如兰石等)全部倒掉明显是不符合环保和节约精神的。所以,对于这种比大米还贵的土,很多同学选择了回收再利用。

物尽其用,当然是好事,但是各位估计也都知道旧土的危害,无非是选择性失忆而已今天算大家倒霉,碰上了爱挖脚底板的老姜,在这里要帮助大家回忆回忆。

首先旧土里有大量的酸性物质,恐怕大家也知道,这个酸性物质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新陈代谢的产物。有教科书上还讲这是植物根系用来中和土壤碱性的一种自我保护。总之这个酸性物质不仅仅是酸性这么简单,要不然,酸性的土壤岂不是更加适合植物的生长,又何来换土一说?土壤中的腐植酸和代谢出来的酸是两码事,前者是养分后者是废物。虽然都是PH值小于7,但是后者的化学成分要复杂的多,对于植物健康的影响也是未知的。

其次是盐分的堆积,养护的过程中难免有施肥打药的时候,平时浇的水里也或多或少会有盐分沉淀。这些最后都会渗透进土壤中堆积起来,虽然浇花的时候会冲掉一点,但是浇进去的水同时又会带入新的盐分。所以盆土里的盐分只会越来越多。

再次就是枯叶烂根,这两样东西在自然界是绿色堆肥,而在花盆里就变成了细菌的温床,有时候我们翻盆(特别是深盆)会看到盆土内有成片的菌毛生长,颜色有黄色、蓝绿色,这就是植物自己的根系腐烂后滋长的细菌。多肉植物不比草花,根系不太会分泌抑菌物质,一点杂菌都可能造成盆土的污染,轻则烂根滞长,重者传染全身。自己的烂根尚且如此,换做旧土里不知道什么年代的烂根,后果可想而知。

最后就是养分的缺失,旧土在花盆里长期受到浇灌冲刷,加上养多肉的同学都喜欢把土弄的非常通透,所以,相比养草花,多肉植物用土承受的水流流速更快,相应营养物质流失也更加严重。相比新土,旧土里可溶于水的,也就是可供植物吸收的有效成分,会少的多。

不过,旧土也有个好处,以赤玉为例。一年以上的盆中旧土,其中尚未粉化的部分在长期的浇灌下,颗粒中的空隙会大幅增加,颗粒会更加通透,这样的土从物理的透气、透水角度来讲,几乎没有任何一种现成的材料能够与之媲美。应该也算是一种时间积累出来的特性吧。

鉴于以上,旧土必须被正确处理后才可以再次使用。针对以上几点缺陷,老姜给出了如下处理方案,请大家探讨。

(1)用2毫米孔径筛子先进行过滤,因为颗粒土在植物的根系伸展、挤压下会碎裂、粉化,所以根系周围的土一般都是碎的,去除2毫米以下的碎末,也就等于去除了根系排泄物最多的部分。

(2)倒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达到消毒和去除多余的盐分的目的,并利用兰石、赤玉等材料密度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离,方便后续区别处理。分离的同时注意漂浮在水面上的枯叶烂根,务必处理干净。

(3)捞出晾晒,如果混合土分离的不干净,晒干后可以反复进行浸泡晾晒的步骤,但是不必用高锰酸钾,用清水即可。

(4)晾干后,兰石可以直接混入新土中使用,比例不变,而处理后旧赤玉土应该混入相同体积的新赤玉与一半体积颗粒泥炭,(比例折算为2:2:1)装袋待用,正常使用时,按照前面讲的赤玉土比例掺入(也就是说把这个混合土当做全部是赤玉土来用,原因是旧赤玉很通透但是缺养分,颗粒泥炭有养分但是不通透,混在一起正好相互抵消)。

XZH52.cOm编辑精选

水苔在多肉植物种植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水苔在多肉植物种植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一、水苔在多肉植物种植中的优点

总体来说水苔的质地十分柔软,并且吸水力极强,吸水量相当于自身重量的15-20倍,保水时间长,广泛用于各种花卉的栽培。还可以用作水培花卉植物,在花瓶里养满水苔,把植物的根部浸泡在水里,根系会和水苔自然结合一起生长。最大的好处是,水苔可以在水中制造氧气,帮助植物根系发育,为根系制造一个比纯粹的营养水更理想的生长环境。

二、水苔在多肉植物种植中的运用

1、移栽

把植物小苗用水苔栽培,长大了要上土盆的时候,可以直接把包裹着水苔的根部放到花盆里,再加土填满,这样可以安全使植物度过适应期,不至于因为忽然改变生长环境使植物出现不适应甚至死亡。

2、嫁接

在植物的新鲜切口包裹上水苔,加一层塑料包好,可以促使伤口尽快愈合。或者在需要强制生根的部位包裹水苔,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单独使用其栽培的植物最佳,生长快。

4、与泥炭、珍珠岩等混合使用,提高基质的透气、保湿性能。

5、局部运用

(1)可放在基质的表面提高盆面附近的空气湿度,防止浇水时基质溅出沾污叶面,也具有装饰美化盆面的效果;

(2)也可放在盆底,防止细颗粒基质流失,提高基质的保湿性能,增强盆底的透气性。

三、水苔在多肉植物种植中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需充分吸水(可在水中浸泡挤捏,也可用热水淋能迅速吸水,凉后备用)。

2、浇水应该在水苔还没完全干透时进行,一旦干透很难重新吸水。

3、更换基介时,如发现水苔与根部缠绕请勿硬扯,以免伤根,应在水中浸泡晃动,把旧水苔洗去。

多肉植物的土壤—水苔的选择和种植


水苔是一种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天然苔藓,其体质十分柔软,并且吸水力极强,具有保水时间较长但又透气的特点,常用于兰花的保水和水培植物的种植。近年来,由于多肉植物的风靡,水苔也可代替常规的土壤种植,成为另一种多肉植物的生长介质。

一般兰花店或网络上均可买到,价格也非常便宜。水苔种植的多肉植物日常养护和用土壤种植的差不多,需要浇水的时候将铁艺浸泡在水中即可。但是切记不要完全没过水苔和植物,同时浸泡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水苔吸饱水便可取出。

用作栽培介质特点

一、纯天然产品,材料干净,无病菌,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保水及排水性能好;

三、具有极佳的通气性能;

四、不易腐败,可长久使用,换盆亦不必全部更新材料;

五、可单独或和其它基质混合使用,栽培容易。

水苔体质十分柔软并且吸水力极强,吸水量相当于自身重量的15--20倍,具有保水时间较长但有透气的特点,PH值5~6。

广泛用于各种兰花的栽培,是种植栽培基质上等材料之一。

苔藓植物是一种小形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

水苔使用前先把干燥的水苔浸泡在清水里一段时间,吸饱水的水苔会渐渐恢复生机,体积变大数倍,就可以用了。

可以用于:

水培花卉植物:在花瓶里养满水苔,把植物的根部浸泡在水里,根系会和水苔自然结合一起生长。最大的好处是,水苔可以在水中制造氧气,帮助植物根系发育,为根系制造一个比纯粹的营养水更理想的生长环境。

移栽:把植物小苗用水苔栽培,长大了要上土盆的时候,可以直接把包裹着水苔的根部放到花盆里,再加土填满,这样可以安全使植物度过适应期,不至于因为忽然改变生长环境使植物出现不适应甚至死亡。

嫁接:在植物的新鲜切口包裹上水苔,加一层塑料包好,可以促使伤口尽快愈合。或者在需要强制生根的部位包裹水苔,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肉植物夏季管理浅谈温差、浇水、介质


多肉植物夏季管理总会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小编列了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大家来探讨一下吧~

1、温差

许多人忽视温差的作用。植物都需要一定的温差来进行能量营养的存储。而温差对多肉植物更为重要。因为很大比例的多肉植物都是在夜晚才进行活跃的养分合成,这就是著名的景天酸代谢方式。熬过酷热的白天,夜间才是以景天为代表的多肉植物最为活跃的时候,所以,需要有足够的温差提醒这些小精灵们夜晚的到来。

有些人养多肉,特意搬去办公室,这样白天才20多度,晚上人走了,空调关了,温度上升到30度。可以想象这种倒挂的温差对多肉植物来说是多大的折磨。当然,多肉植物也能正常的进行白天的光合作用,只不过夜温不够低,植物不能把白天产生的营养物质存储起来,而反消耗更多。植物日益衰弱,在所难免了。10度左右的温差是非常理想的温差。如果白天在35度左右,晚上尽量控制在25度以下,会对植物有很大的帮助

2、干燥期

这里的干燥期,是指两次浇水之间,盆土彻底干燥的间隔时间。在生长季节,干燥期为1到2天比较合适,休眠季节,3到5天为佳。为什么要有干燥期?多肉植物有一个特性,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就是在彻底干燥后,突然浇水,会瞬间暴发式生长。无论从成株,还是小苗,甚至种子,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当经过彻底干燥,当植物有感觉到口渴的时候,突然一次浇透水,植株根部会暴发出大量的新根,而且都带有很浓厚的白毛。为植株在第一时间吸到足够的水份。

这都是这些沙漠精灵长期在沙漠中进化出来的本事。因为沙漠地带雨季非常短暂,当一阵大雨来临,不能瞬间反应,那还没睡醒,水份就全蒸干。那真的只能洗洗再睡了。这种机制,在生石花的播种,也成为一个极佳的技巧。那就是用非常干燥的盆土播种。种子播上后,不要立即浇水。而是继续干燥1个星期左右,然后选择一个傍晚,突然一次把水浇透,等待你的,就是可喜和惊人一致的发芽率。在两次浇水之间,请为你的多肉宝贝们,留上足够的干燥期。

3、浇水

一般选择晚上的时候,如上所说,晚上植株比较活跃,可以应对突然增加的水份。炎热的夏天,把睡着的你丢到游泳池,你可能会淹死。醒的时候,那是清凉透爽。植株也一样,而且他们白天睡得更彻底。水的保温性要大大高于盆土,所以白天浇水,在阳光下很容易引起盆土过热,直接把植株煮熟。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傍晚的时候浇,为最佳。浇水有个秘诀,那就是要浇透。浇到那种水从盆底哗哗的流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给根部带来足够新鲜的空气。这是非常重要的。根部新鲜的空气,可以帮助根部呼吸,代谢产生的微弱电流,帮助根部吸收介质中的营养离子。新鲜的空气和水一样关键!

4、介质

现在的介质都比较成熟,网上有一些现成的配好植料。这里补充说几点。

1)沥水如果在浇水的时候,一边上面浇,一边下面漏,那证明这是好的介质。如果浇水,盆面会有水积起,然后又慢慢渗透,那就不行。

2)速干如果用泥炭,必须用纤维非常粗的泥炭,里面有足够的缝隙留给空气,才能干得更快。速干的标准,是最浇完水后,经过一晚,就能湿而不潮,2天左右干透。总之,所有的配比,种植方式都需要围绕速干这一中心思想。为此,除了在植料的选择上,我们还有其它更多的弥补方式。

比如说选用陶盆代替塑料盆,用浅盆带代替深盆,或者在盆底垫更多的沥水材料等等等等一系列方式,就需要大家多多开动脑筋啦!

多肉植物怎么选择花盆 多肉植物如何选择花盆


多肉植物怎么选择花盆?很多花友会提到多肉植物的花盆应当如何选择,奇特多姿的多肉植物,如果随随便便找个泥盆栽上也能长得非常好,但植物本身的风采却大打折扣,换个精致相谐的盆,立刻就容光焕发了。那到底是陶盆好,还是塑料的好,大小尺寸如何掌握,适合多肉植物的花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养成收藏花盆的习惯

不同的植物,要配不同的盆。但讲究点的玩家,遇上心爱的植物,往往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花盆。如果平时注意收藏美观、艺术的花盆,一有什么新货,就可得心应手,立马配上适宜的精美花盆了。人们可以收藏瓷花瓶用来插花,收藏紫砂壶用来泡茶,为什么不可以收藏花盆,用来栽培各色各样的花卉呢?何况它们更价廉物美,更实用普遍,就算不栽花,陈列起来也自有一番艺术情趣。除了花盆,生活中一些别致的盆罐器皿也可以加以利用,谁让各种萌的多肉植物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呢。

二、一些多肉宜用小盆

一些多肉植物生长缓慢,根系少,盆小不会产生渍水,有利于根系呼吸,有益于它们成活和保持新鲜的状态。而且,小巧的植物用精美的小盆,才更能体现出“宝贝”的可爱。譬如龙玉,可以选择跟它球径一般大的花盆,这类植物不需要长大,而要“长久”保持娇小袖珍的状态,供人们赏玩。小盆可限制它们生长。

三、不同的株形配不同形状的盆

圆形盆适宜配球形品种,,配方盆亦可,但上部球仔又大又圆,圆形特征显著,故配圆盆为好。方形盆适宜群生以及棱角分明的种类,如圆柱麒麟、梦幻乐等群生品种;金麒麟棱角分明,配以方形盆,颇有传统树桩盆景的神韵。奇异的梅花瓣形紫砂小盆,配上朝霞的缀化品种,相得益彰,珠联璧合。还有些株形特殊的植物,只能换一种思路去搭配。喷炎龙有着小树一样的“树冠”和布满强刺的“树干”,配上明显小于树冠的很内敛的圆盆,就让树的霸气淋漓尽致地张扬出来。

四、盆底打孔很重要

所有植物要养活、养好、养精神,都少不了根系的透气,除了盆不宜大、土要疏松、放在通风环境中外,还要特别注意盆底透气孔的大小。不管是卡通盆、塑料盆、陶盆、紫砂盆、瓷盆,底部通气孔一般都太小或太少。应该毫不犹豫地用电钻、一般钻头或玻璃钻头等,将底孔尽量扩大或尽量多打几个孔,如果手头上没有这些工具,也可以参照超简单瓷器打孔法。上盆时底部再垫上特别透气的软塑料泡沫,这样盆栽就十分透气了,利于多肉植物的成长。

五、花盆材质的选择

花盆通常有瓦盆、瓷盆、紫砂盆、塑料盆、木盆等等,其实坚强的肉肉几乎适合任何一种材质的花盆,不过想要认真养好肉肉,则需要针对不同材质的花盆,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1、瓦盆:又称泥盆、素烧盆。瓦盆最大的优点是透气且便宜,其盆壁有细微的孔隙,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分解和排湿透气,使花卉根系能获得正常生长。其不足之处是质地粗糙、松脆易碎,美观度较差。选购时注意:盆面有光泽,敲起来声音清脆的质量好;声音沉闷、色泽暗淡的,就是火候不到,使用不长时间会发生酥裂而报废。但正因为它太透气,有人说不适合多肉植物种植,原因是盆边沿的土壤十分容易干,特别是在烈日暴晒之下,盆边沿的根系容易受伤害(盆边沿的须根最多)。现在有些素烧盆工艺精进了不少,不仅外观漂亮了不少,在透气上也有了点改进,变得不那么透气,更适合种植一些小植物。

2、红陶盆:透气性和瓦盆差不多。他们共同的缺点就是,一旦盆小,太透气了,就变得保水能力不强,很容易就干透了。

3、瓷盆:虽然漂亮,但不太透气盆,因此要注意解决透气问题,盆中心位置可以空出来的(例如多个植株混栽),最好使用直通式透气管。但直通式透气管制作过程较麻烦,且一般适用于大型瓷盆,我们在办公桌上堆放的多为中小型瓷盆。中小瓷盆的透气系统制作方式则简单很多,中瓷盆用一个饮料瓶剪掉上半部,只用下半部,周身打孔,倒扣在漏水孔上就行了,注意在饮料瓶底面的低洼处打孔,否则会积水。小型瓷盆用一个稍大些的塑料瓶盖周身打孔,扣在漏水孔上,这叫做透气罩,记得都要在口沿处剪上缺口。相对漏水孔的透气面积而言,加装透气管的办法可以有效增加透气面积几十倍,对栽培多肉植物以及其它怕水渍的花卉品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不要小看这个步骤。

4、紫砂盆:漂亮,透气性介于瓦盆和瓷盆之间。选购紫砂盆除了美观和价格外,需要特别注意盆壁的薄厚,越是薄壁的紫砂盆透气性越强,盆壁老厚那种的透气性和瓷盆差不多。大的紫砂盆也应该采取和瓷盆一样的透气措施,对植株生长比较有利。中小盆则采取扣透气罩的办法比较好。

塑料盆:透气性不好,解决办法除了采取透气管的方法之外,还可以在盆体中下部用针扎眼,如果为了美观,可以先在纸上画一个简笔画图案,然后贴在花盆上,照着图案线条密集扎眼,既好看又透气。盆上部不要扎眼,容易漏水。

5、木盆:木盆透气、排水性能较好,但应注意木质的防腐和生虫,以免影响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和遭虫害。不过因为多肉植物一般是要多晒太阳的,浇水也不会太湿,所以进阶版的种肉高手们即使使用木盆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6、自制花盆:利用身边的一些东西做花盆是很有意思的。有人用饮料筒做花盆,十分漂亮,用彩色壁灯罩做花盆也十分别致,还有人用陶瓷口杯做花盆,别出心裁。

介质哪里找多肉植物土壤配制方法


多肉植物,这是很多人都是超级喜欢养殖的,这个多肉植物就是这样的讨人喜欢,多肉植物土壤配置方法是怎样的?多肉植物的介质哪里找:

多肉植物土壤配制方法:

1、根据植物根茎大小选择土壤

大部分朋友养多肉植物都会用颗粒土,排水、透气疏松,养多肉就毫不费力,但是如果是用来栽种多肉的幼苗,特别是一些根系长得不好,植株小巧的多肉,就不能选择大颗粒的土壤。

比较常用的就是上面这三种介质的搭配,泥炭土+椰糠+珍珠岩6:2:2的比例混合搭配,保证疏松透气和排水性良好,不过营养不多,会加入一些颗粒状的微量元素肥补充。

2、大根茎多肉或老桩多肉

这些多肉大都是根茎强壮的类型,对土壤最大的要求就是透气、透水性要好,土壤的配制方面就会很少放入泥炭土或全部都用颗粒土代替,像赤玉土、鹿沼土、轻石、蛭石等,搭配一些粗砂和树皮等,也能把多肉养好。

比较常用的介质配制比例就是颗粒土+泥炭土+河沙6:2:2,当然可以用珍珠岩代替河沙,泥炭土也可以用椰糠或其他火山石代替,这样的介质搭配就不怕盆土积水,养在通风不怕频繁浇水。

3、多肉土壤配制注意:

很多人一开始配制土壤的热情很高,但是不注意消毒杀菌,刚开始养多肉按照比例搭配,多肉的确长得还可以,后期却不断长虫,除了多肉在栽种之前要杀菌,土壤也是需要,一般是用多菌灵溶液浇灌,夏季要来的时候,定期给多肉盆土浇多菌灵,10~15天一次,可以防止夏季大面积爆发病虫。

多肉介质在哪里找:

其实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很多养多肉的介质,比如常见的建筑用沙,常见的江河湖的沙子都可以用来养多肉,粗砂养老多肉,细沙养多肉幼株。

还有比较常用的颗粒土就是煤渣,虽然现在很少用,但一些小贩或小餐馆回用到,一般是蜂窝煤燃烧后产生,它们基本就变成没用的废料,我们可以拿回家,用大水冲洗,弄成均匀的颗粒,剔除黑色的颗粒,浸泡3天后就可以用来养多肉了。

关于多肉植物的配土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这下知道怎么找多肉植物的介质了吧!

多肉植物生根粉的应用原则


花友在繁殖多肉植物的时候,想到给多肉植物用生根粉,本文主要阐述一下多肉植物生根粉的应用原则,多肉植物的生根特性与其他植物不同,因为多肉植物内源生长素普遍较高,同时富含水分。这一生理特点可能和其特殊的光合作用(景天科酸代谢途径)有关,在离体细胞培养中也可以找到充足的证据证明之。

多肉植物的插条在旷置时,随着水分的蒸发,体液浓缩,内源激素相对增高,当超过生根的阈值时,既可形成根原基,继而生根。由于多肉植物富含水分,与其他植物相比,他的激素浓缩可行范围就显得很大,而不像其他植物,在内源激素尚未到达阈值的时候已经枯萎坏死。而造成多肉植物插条腐烂、坏死和不能生根的大多数原因主要是在旷置阶段遭受到微生物的感染或继发内源激素紊乱。

这些就提示:在设计多肉植物的生根粉时,要遵循抗微生物为主,激素调节为辅的原则。

危害多肉植物插条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病原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危害健康植株的微生物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但由于插条离开了植物体,其内部代谢紊乱、抗性降低,所以条件性致病微生物的感染情况也是相当突出的。所以在选择抗微生物药物时,就要全面考虑这些微生物,依从广谱、长时效、高效价的原则。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细菌药、抑菌药(防腐剂)、抗真菌药、抗厌氧菌药、抗寄生虫药等。这些抗微生物药建议选用医学药物,或者纯度较高的农药,禁用低浓度的劣质农药。通常可以使用b-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作为抗细菌成分、硫脲苯类抗真菌、甲硝唑类抗厌氧菌和寄生虫等。

此外,有些品种能够释放植物多酚类物质和鞣酸,造成生根损伤系统亢进,而造成根原基形成困难,针对这个现象,还可以适当使用抗氧化剂类物质和硼酸盐。

应用生根粉时主要考虑插条对药物的吸收和药物在插条表面的存留时间。通常有两种给药途径:

一种是直接给药,也就是在插条切下后,直接涂抹在新鲜伤口表面,然后风干(7~20天)在上盆。另一种是推荐使用方法,即使插条适当风干(5~24小时),用少许75%乙醇将生根粉调成糊状,涂抹在短期风干的伤口上,涂抹后再风干3~7天即可上盆。

第二种方法具有很多优点,值得推广:首先75%的乙醇可以作为助剂,协助激素和抗菌药物渗透的植物组织内,且由于乙醇量较小和挥发迅速,而不至于过度伤害细胞和组织;另一方面75%乙醇具有特效杀菌效力,能够清除伤口表面的大多数微生物,相对加强了后期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强度;再者,乙醇可以使生根粉成糊状牢固的覆着在伤口表面,而不像干粉那样容易脱落和流失。在旷置时间上,第二种方法节省了较多的时间,能够有效保证植物体的活性代谢机能,为后期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缩短了缓苗时间。

喜欢《多肉种植介质的选择及其应用》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多肉植物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多肉花卉种植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