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多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所以很多人将种植多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不学习不求教,种养多肉会遇上一定难题,人们有哪些种植多肉的经验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水苔在多肉植物种植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水苔在多肉植物种植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一、水苔在多肉植物种植中的优点

总体来说水苔的质地十分柔软,并且吸水力极强,吸水量相当于自身重量的15-20倍,保水时间长,广泛用于各种花卉的栽培。还可以用作水培花卉植物,在花瓶里养满水苔,把植物的根部浸泡在水里,根系会和水苔自然结合一起生长。最大的好处是,水苔可以在水中制造氧气,帮助植物根系发育,为根系制造一个比纯粹的营养水更理想的生长环境。

二、水苔在多肉植物种植中的运用

1、移栽

把植物小苗用水苔栽培,长大了要上土盆的时候,可以直接把包裹着水苔的根部放到花盆里,再加土填满,这样可以安全使植物度过适应期,不至于因为忽然改变生长环境使植物出现不适应甚至死亡。

2、嫁接

在植物的新鲜切口包裹上水苔,加一层塑料包好,可以促使伤口尽快愈合。或者在需要强制生根的部位包裹水苔,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单独使用其栽培的植物最佳,生长快。

4、与泥炭、珍珠岩等混合使用,提高基质的透气、保湿性能。

5、局部运用

(1)可放在基质的表面提高盆面附近的空气湿度,防止浇水时基质溅出沾污叶面,也具有装饰美化盆面的效果;

(2)也可放在盆底,防止细颗粒基质流失,提高基质的保湿性能,增强盆底的透气性。

三、水苔在多肉植物种植中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需充分吸水(可在水中浸泡挤捏,也可用热水淋能迅速吸水,凉后备用)。

2、浇水应该在水苔还没完全干透时进行,一旦干透很难重新吸水。

3、更换基介时,如发现水苔与根部缠绕请勿硬扯,以免伤根,应在水中浸泡晃动,把旧水苔洗去。

Xzh52.cOM同步阅读

多肉植物种植要点及注意事项


多肉植物种植要点及注意事项

1、土:根据所在地不同,使用不同的配土方案。主要以下两种:

北方地区浇干燥,配土要注意保水(保水方法就是混土时多加入一些草木灰,草木灰就是干草烧成的灰);

南方地区湿度大,植料多选用透气、透水力强的(也就是在混土时多加入一些颗粒,例如:火山岩兰石陶粒蜂窝煤)。

最基本的配方草木灰、蛭石、蜂窝煤(敲碎筛掉沙子,使用颗粒)比例可以根据当地气候调整,同前面南北方配土介绍。蜂窝煤一定要注意,拿回家后用水淋一淋放户外多晒几天再使用。很多人都说敲碎后要筛掉沙子,我到觉得沙子直接混入也可以。

如果觉得麻烦,可以直接买台湾靓土+一点颗粒性的植料就可以了,目前我是这么用的。靓土是多种复合介质,本身就含有草木灰、蛭石、珍珠岩等。不过纯使用对多肉来说保水性太强了,所以多少掺些颗粒。南方地区颗粒可以多一些,甚至全部采用颗粒养殖都行。火山石是超级好的东西~但是小心买到假的,假的实在是太多了,如果自己有地质方面朋友可以找他们要一些或者要点资料自己挖,中国大地上火山很多的~~而且使用量也不要太大,差不多就行了。比例千万不要超过40%。

2、光:大部分多肉植物都是喜欢阳光的,一天晒到6-8小时最安逸~~不过咱这样的阳台族每天能保证2-3小时就不错了。如果每天能晒到6小时以上,肉肉的颜色会变得异常漂亮,异常耐口~~多肉植物中也分很多种类,也有喜阴的。主要以12卷类为主,这样的植物只要有明亮的光线就可以了,不放在太阳下晒着也能生长得很好。

3、温度:温度以5-30度之间最好,0度也可以,但是最好不要持续太长时间,不然就会出现冻伤。夏季30度以上后会有部分肉肉进入休眠期,这时候要特别注意通风和浇水,立即断水做好通风工作。另外温差越大越好,这样肉肉们会非常舒服~

4、水:浇水也分南北方和季节性,不过都有一点,就是少浇。

比较干燥的,陶瓷花盆里的肉肉春秋季5-7天浇水一次,夏季7天一次,冬季15-20天或者一个月一次。红陶盆透气性特别强,春秋季节3天左右一次,夏季2-3天,冬季一周一次水。不过浇水最好不要定时定量,因为天气是变幻无常的,也要根据天气情况改变浇水时间。夏季温度超过30后,部分肉肉会处于休眠状态,一定要严格控水!

5、风:多注意通风,因为多肉植物大多生活在高山或者沙漠环境,空气流通特别重要,既可以更快的吹走多余的水分,又能防止生虫,大部分虫子都是因为在室内不通风的环境而出现的。

6、花盆:很多朋友都会纠结这个问题,到底用什么花盆养肉好?其实我觉得没有什么花盆最好,只有最合适。多肉植物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所以各种器皿都可以成为你的花盆。酒杯、水杯、碗、碟子、相框、鞋子无所不能~~只要懂得如何护养好自己的肉肉,什么器皿都能变成超级利器。

多肉植物的水苔栽培方法


关于水苔:水苔是生长在潮湿地的苔鲜类植物,经过干燥后做成的商品,在兰花栽培上广泛应用。它的特点是通气、保水,这种特质对于极小的花器非常适用。另外水苔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比土更能固定好极小花器里的极小植物,可以作为竹篮、铁艺花篮等带镂空的花器的填充土,而不会像土一样到处撒漏。以直径为5厘米的藤制花篮为例,演示在极小花器里用水苔栽种多肉植物的方法。

制作步骤:

1、准备好藤制花篮和要种植的多肉植物;

2、种植之前先把多肉摆放在篮子里确定位置;

3、把之前在水里已经泡开的的水苔捞出来,挤压掉大部分的水分(半干);

4、用水苔把多肉的根包住;

5、放在花器,确定好位置;

6、再把剩下几颗也放进去;

7、调整和确定位置;

8、最后用镊子塞入水苔,把整个花器里的多肉固定住。

多肉植物水苔栽培的小多肉篮就完工了:

种植后的给水:基本上和土栽的管理一致,但要注意不可以让水苔总是保持湿润的状态,否则多肉植物根部容易腐烂。一定要等水苔彻底干燥之后,才可以再次给水。

给水的方式也很独特。水桶里放人适量的水,把整个花器浸泡在水里大约2分钟。放进去时会冒泡泡,证明在吸水。让水苔和多肉植物的根部充分吸水之后拿出来,再轻轻用手指挤压水苔,直到没有浮水飘在水苔表面为止(半干状态),这样才能做到浇透水,此法适用于有孔和无孔花器的多肉植物水苔栽培。

多肉植物的土壤—水苔的选择和种植


水苔是一种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天然苔藓,其体质十分柔软,并且吸水力极强,具有保水时间较长但又透气的特点,常用于兰花的保水和水培植物的种植。近年来,由于多肉植物的风靡,水苔也可代替常规的土壤种植,成为另一种多肉植物的生长介质。

一般兰花店或网络上均可买到,价格也非常便宜。水苔种植的多肉植物日常养护和用土壤种植的差不多,需要浇水的时候将铁艺浸泡在水中即可。但是切记不要完全没过水苔和植物,同时浸泡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水苔吸饱水便可取出。

用作栽培介质特点

一、纯天然产品,材料干净,无病菌,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保水及排水性能好;

三、具有极佳的通气性能;

四、不易腐败,可长久使用,换盆亦不必全部更新材料;

五、可单独或和其它基质混合使用,栽培容易。

水苔体质十分柔软并且吸水力极强,吸水量相当于自身重量的15--20倍,具有保水时间较长但有透气的特点,PH值5~6。

广泛用于各种兰花的栽培,是种植栽培基质上等材料之一。

苔藓植物是一种小形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

水苔使用前先把干燥的水苔浸泡在清水里一段时间,吸饱水的水苔会渐渐恢复生机,体积变大数倍,就可以用了。

可以用于:

水培花卉植物:在花瓶里养满水苔,把植物的根部浸泡在水里,根系会和水苔自然结合一起生长。最大的好处是,水苔可以在水中制造氧气,帮助植物根系发育,为根系制造一个比纯粹的营养水更理想的生长环境。

移栽:把植物小苗用水苔栽培,长大了要上土盆的时候,可以直接把包裹着水苔的根部放到花盆里,再加土填满,这样可以安全使植物度过适应期,不至于因为忽然改变生长环境使植物出现不适应甚至死亡。

嫁接:在植物的新鲜切口包裹上水苔,加一层塑料包好,可以促使伤口尽快愈合。或者在需要强制生根的部位包裹水苔,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肉种植介质的选择及其应用


种植介质,指的是盆花根系生长的媒介,主要功能是固定植物,提供养分。这个媒介不单单是土壤,也包括各种有机类、无机类的无土栽培介质,常见的如:树皮、泥炭、蛭石、陶粒、兰石等,另类的如:煤渣、岩棉、聚酯泡沫颗粒、烂棉花等。当然也包括水培和空气栽培。

总之,理论上来讲,能够在水湿和根系生长过程中保持物理结构不轻易改变,不会产生剧烈的化学变化,能够吸收、缓释水养的,粒度适中的材料都可以拿来作为栽培的介质。

但是这仅仅是理论,大多数情况下,植物只能生长在适合自身的介质中,这里所说的适合包含很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比如酸碱度(PH),土壤盐分含量(EC),介质成分,有机物含量,分解程度,粒度大小等。另外,单一的介质由于不能提供全面的养分,或者某种成分的含量过于集中,所以也不适合栽培植物(这里不讨论水培,实际上水培也需要从外界给予丰富的养分才能让植物生长)。

这里需要推广一个概念介质的亲根性。介质的亲根性,实际上应该叫做根系对介质的选择性。简单的说:植物的根毛喜欢攀援在哪些物体上,哪些物体的亲根性就强。这一特性是由植料的化学性质、物理形态、颗粒大小决定的。一般颗粒较小,硬度较低,质地较酥松、偏酸性的介质亲根性较强。亲根性很重要,它说明这种介质的各种性状都非常适合植物。根系上的根毛能够长期在上面生长、吸收水养。当然,也不是说其他亲根性不好的植料上就没有根毛附着,因为植物根系对植料的选择不是事先预见的,而是事后纠正的,所以亲根性不好的植料上根毛也会试图生长,但寿命会很短,无形中会增加植物的消耗,浪费精力。日积月累,植物生长的差距就会很大。我们平时翻盆的时候会看到,有些植物的根系上很干净,粗根细根都是光熘熘的。而另一些植物根系上却很脏,从上到下沾满了植料。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后者的根毛会更加发达,而上半部分往往更加健康。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两盆植物所用的植料往往不是一样的。这就说明了介质亲根性的存在。

理论就不多介绍了,我们还是来讲讲实际的。

1、各种栽培介质的介绍:

(1)赤玉土

对于家庭多肉植物栽培,最好的当然是模仿塬生地的土质。老姜所在的公司在非洲地区靠近南部有项目部,所以老姜以前曾委托过当地的同事帮忙去研究过野外的土壤。总体来说,非洲当地以沙土质为主,其中砂和碎石的含量大约在80%左右,部分树荫和草丛中的土表覆盖有一层薄薄的腐殖质。土壤含水量极低,广袤地区下挖1米也不见一点湿气,但是在灌木覆盖的地区,30公分以下可见略微潮湿。从以上情况分析,塬产地的土壤成分也就相当于粗砂+腐叶+碎石。应该说,这样的土对于广大多肉植物爱好者来说并不难获得,而欧美等地的爱好者也确实是在利用这样的介质在种植多肉植物,效果也不错。但是对于家庭栽培来说,这样的配土显的太过厚重,对于在阳台或花架上大量栽培的爱好者来说,不是太合适,而且也略显粗糙,不符合大多数同学的喜好(大多数喜欢多肉植物的同学都有洁癖,有木有)。

所以,以日本人为代表的小资人群,开发了以赤玉、鹿沼等火山灰为主的栽培用土,除了满足了国内大多数爱好者的需要,也为岛国的经济贡献了若干个百分点。以这两种为代表的配土材料,实属中规中矩,其成分在理论上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植物对介质的要求。日本人使用赤玉土的历史有据可查的可以追溯到20年前,当年樱桃小丸子热播的时候,片中有一集小丸子她爷爷就在那里筛赤玉土,估计也算是那时候的植入式广告吧。

日本人除了多肉植物以外,在其他植物的栽培中也大量的应用赤玉这种材料。并以产地不同开发出了适合不同用途的产品,老姜并不是在帮忙给赤玉土做广告。日本是园艺大国,但是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充分利用自身多火山的条件也是个无奈之举。穷人当然有穷人的养花法,于是跑去富士山下挖点火山灰,后院歪脖树下去检点烂叶子,拌巴拌巴就拿来种花了,没想到效果还不错,于是这仅有的资源就被不断的开发,研究,并且系统化,市场化,积累了几十年,形成了一套非常健全的产业链。规模化、企业化的东西,当然会拥有足够的竞争力,于是,四川的仙土被比下去了,东北的泥炭也被比下去了话讲回来了,我并不是迷信日本货,我迷信的是制度,体制下的东西一般总要比小作坊乱采乱挖的东西要稳定的多。

赤玉土最大的好处就是低肥,微酸,透气,保水,以上4项几乎已经满足了大多数植物的生理需求,而对于多肉植物的生理特性来说,几乎已经做到了绝配。一般的初级玩家在利用赤玉土进行多肉植物栽培时,无需太多的指点,都能养的不错,所以,赤玉土也可以称为傻瓜用土,它的特性使得多肉植物栽培的门槛大幅降低,再加上价格也是不上不下,所以赤玉土也可以说是促进多肉植物在国内迅勐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里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并不是所有赤玉土都适合多肉植物的栽培,产地不同,功能不同。对于多肉植物来说,国内贩卖的赤玉中以龙泉这个品牌最合适。很多同学喜欢用二本线,其实二本线强调的是坚固、不粉化。其质地是高温烧结重粘土,透气性比较差。一旦粉化,盆内的土壤结构会被极大的破坏。而且由于质地较硬,所以亲根性也很差,拿来种洋兰、草花、松科植物勉强可以,对于多肉植物来说,就不是那么合适了。而龙泉的质地是沙土,虽然团粒性较差,容易碎裂,但是其质地决定了它就算全碎了也是沙壤土。其基本的功能不会全部丧失。而且龙泉不是二本线那种烧结土,所以其内部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土壤的成分接近塬产地土壤。(不要问老姜为什么会了解这么多,当初我不嫌其烦的盯着一个个大仙问他们用什么赤玉的时候,被人家笑话了无数次,所以,被我问过的大仙可以作证,这个结论不是老姜杜撰的)

当然,除了赤玉,其他材料也不是一无是处,相反,有很多材料虽然功能不是很全面,但是某方面的特性却是大大超过中规中矩的赤玉土的。比如:

(2)泥炭

泥炭是灌木和苔藓类植物的尸体经过千百年的腐烂堆积而成。由沼泽植物演化而来的属于低位泥炭,含水量大,腐化程度严重,腐殖质含量高,但EC值很高,PH值偏低,东北黑泥炭就是其中的代表。高塬和局部平塬地区苔藓地衣类植物演化而来的是高位泥炭,由于长期处于干燥环境,并且经常接受日晒雨淋,所以腐化程度较低,腐殖质含量少,但是EC值也很低,PH值略低,以进口FFD泥炭为代表。对于植物来说,腐化程度低,腐殖质高,EC值低,PH略呈酸性是最佳选择,所以以上两种泥炭从特性上来说各有千秋。但是综合来讲,栽培多肉植物还是用高位泥炭更加有利。

泥炭我们习惯将它作为配土中提供有机质的媒介,全颗粒介质中适当添加也可以起到疏松土质,加强土壤对肥水缓冲能力的作用,另外由于其纤维状的结构,所以可以营造适合植物根毛生长的微环境,对幼苗、弱苗的发根、复壮有特效。

(3)兰石

普遍认为的兰石应该是一种火山灰产物,也就是浮石、搓脚石一类高温发泡的矿石,不过也有人工合成的替代品,如塘基兰石、日向石等,由于性状都差不多,所以也不分开描述了,本文统称为兰石。

兰石由于相对土壤来说质地更坚硬,吸水后保水能力要弱的多,所以可以认为是一种疏水材料,其内部的气孔虽能短暂储水,但是由于还不能达到产生毛细现象的程度,所以脱水很快。但是其气孔能减小土壤密度,达到疏松土壤的效果,天然火山灰质地的兰石的PH应该呈酸性,但人工合成的据老姜试验是呈弱碱性的,所以在使用中要区别对待。

由于兰石相对土壤来说水饱和程度低,所以配土中添加兰石可以降低盆土的总体水饱和度,相对而言就增加了土壤中的含氧量。这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透气,石头是不会唿吸的,所谓的透气,只是间接达到的效果而已。

兰石无肥,EC值根据产地或来源不同有较大的差异,普遍认为人工合成的EC值会略高,所以在实践中应该首先选用天然的材料。

(4)树皮

可以用来作为园艺材料的树皮常见有2种,一种是松磷(就是松树皮外面的疙瘩),松磷价格较高,而且腐化程度很低,所以一般作为园艺覆盖的材料,不太适合用做栽培介质。其次是落叶类乔木的腐化树皮,这种树皮大多产自中塬地区丘陵地带落叶林中的天然腐化堆积层,比较合适的腐化程度为3-5年,相比泥炭,其结构更加稳定,不容易被挤压变形导致土壤板结,并且树皮缓释有机质的能力更好,所以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材料。

树皮唯一的缺点就是容易有杂质混入,由于大多是天然采收,所以里面难免有虫卵、草籽、以及腐化不完全的其他有机质,这就很容易导致种植后盆内的生物体数量超标,通俗地讲;就是会有害虫和杂菌滋生。所以树皮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筛选、暴晒或者高温处理,这也是在家庭环境中制约它使用的一大缺陷。

(5)蛭石

蛭石是云母岩的高温膨化物,同塬矿石相比,就好比是爆米花和大米的区别,蛭石的密度极低,内部空隙很大,一般在工业上用做保温材料。在园艺上用做疏松土壤,快速透水、储水并进行缓释的改良添加物。

蛭石的水饱和度很高,单位重量的蛭石可以吸收4倍于自身重量的水。而且,虽然蛭石锁水性很好,但是其水传导能力却相当强。换句话说,就是盆土内添加蛭石浇透水以后,土层上下干燥的速度差比较小,这样一来,更方便栽培者通过观察土表的干湿来判断盆内的含水情况,从而减小了管理的难度。

蛭石虽然是无机类矿石,但是它自身独特的离子交换能力却让它具有活性。具体的知识很深奥,这里也不冗述了。大家只需要知道,具有活性的蛭石能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并且主要是群根的生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一般介绍花卉扦插、发根的文章中,都会建议大家用蛭石来作为介质。所阐述的道理不过是因为蛭石不含养分,比较素净等等,但实际真正的原因却是利用了蛭石的离子交换能力。

但是蛭石也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易碎,时间一长就会变成粉末,并且会相互粘连,最终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土壤板结。所以蛭石只能作为幼苗、弱苗期的复壮或扦插发根时的临时介质,并不太适合大型植物使用。

(6)珍珠岩

也是一种疏水、透气的材料,除了价格便宜,其他没有什么优点,规模化大批量种植的时候可以替代兰石使用,以节约成本。但是,家庭种植,不建议使用。一来是因为重量太轻,一浇水就到处跑,极其不美观。二来这种材料粉尘极大,可能含有重金属成分,从环保及人体健康角度来讲,是不符合要求的。

2、栽培介质的应用

综上所述,明眼人可以看出,老姜还是偏向于赤玉土的。的确,用到现在兜了不少圈子,我觉得还是赤玉最好用。我不追求什么特殊效果,只要植物健康,哪怕外形上不那么标准也无所谓的。所以中规中矩的赤玉无疑就是首选了。

当然,再好用的东西也需要使用技巧,相比日本人大比例的使用赤玉、鹿沼等材料,国内更倾向于混合配比,一般玩家都会用轻石,泥炭,兰石等材料进行搭配,主要塬因当然是让土壤成分尽可能的丰富,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再就是部分高级玩家也看到了赤玉土的不足,利用配比来扬长避短。取各种材料的各异的特性来满足自身不同的需求。

对于我们重点关注的多肉植物来讲,进行配土有2个系统,一是以瓦苇为代表的肉质根植物,二是以生石花为代表的半木质须根性植物。

(1)瓦苇类植物的配土

瓦苇类植物,我们前面讲过,具有粗大多汁的肉质根群,对土壤的要求是透气大于保水。在配土中,需要大量利用土壤的透气能力,尽可能配出能满足空气流通同时又能保持湿润、肥沃的栽培介质。但也要同时考虑到盆土整体对植物的支撑能力。

知道了赤玉的特性,配方中的主材当然就是赤玉,但是赤玉土养分不全,大比例使用会造出植物营养的缺失,而家庭栽培用肥很难掌握,所以就需要我们提前在土壤里添加营养物质。这里建议营养物质使用泥炭,并且最好是由东北泥炭衍生出来的颗粒泥炭。从而在增加土壤养分的同时,保持土壤的团粒结构,保持透气性。

当然,对于技术成熟的老手来说,纤维状的泥炭能产生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前面讲过,纤维状的结构可以营造根部的微环境,而且可以增加根系和土壤的接触面积。所以,对于能够妥善控制水分的同学来说,使用纤维状的泥炭相比使用颗粒泥炭,能够更加有利于根毛的附着以及生长,从而大幅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对于生长缓慢的瓦苇类植物来说,提高生长速度也就意味着早日体现植物的性质,早日开花结果,繁育下一代。

其次是疏水类材料的添加,赤玉土虽然是团粒结构,土粒间有大量的空隙可以排出多余的水分,但是由于颗粒本身就有很大的蓄水量,而且赤玉时间一长在根系的作用下也会散裂,所以,还是需要结构相对稳固的兰石来加强和维护盆土的透水能力并且降低平均含水量。兰石是配土中的调节剂,可以通过增减兰石来配出适合不同植物使用的介质。

以上3种成分,分别定义为主土、营养添加物、含水量控制材料,颗粒大小3-6CM,纤维泥炭的话,要用1毫米的筛子筛去粉末后使用。这3样配比可以满足植物的大部分需要。至于其他材料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适当添加了,比如喜欢色彩丰富点可以加点红色的火山石,植金石。有旺根需要的可以添加蛭石,种生石花的同学可以加点熏炭(这东西实际上只能起到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所以在瓦苇栽培时没什么用处,除非是半炭化的,可以略微提供有机质)等等。

介绍几种个人正在使用的,比较称心的配土:

赤玉:兰石:颗粒泥炭=5:3:2适合深盆,和粗大根的品种:如万象、玉扇等。

赤玉:兰石:纤维泥炭=4:4:2适合浅盆,根系不那么粗大的品种或者是正在发育的半大苗。

微粒赤玉:蛭石:微粒兰石=1:1:1适合叶插发根及幼苗的栽培。(注意配比中的蛭石,请复习前面关于离子交换及亲根性的知识)

(2)番杏类的配土

番杏类植物大多以半木质化须根为主,并且由于此类植物有休眠的特性,需要在某个时期保持盆土的干燥,所以配土的关键在于需要同时满足须根需要的紧密环境以及快干的要求。

紧密和快干,这两个概念看起来矛盾,其实从塬产地的土壤进行分析,这两个特性是同时存在的。塬产地的砂质土壤正是有以上2个同时存在的特性,才能保证植物的生长。欧美等地的爱好者也喜欢用类似的沙土进行番杏科植物的栽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前面讲过,家庭环境最好是用其他东西来替代,以避免过大的土壤密度造成盆土重量的超标,影响栽培的规模。

还是以赤玉、兰石为主,这里需要用到的是1-3颗粒的赤玉和兰石,另外考虑到营养成分,纤维状的泥炭也必须添加。这样就可以初步配出类似于瓦苇栽培的合成土壤,但是这仅仅满足了致密的要求,对于快干的要求还是没有考虑到。所以我们需要在以上这个配比中加入适当的蛭石,前面讲过,蛭石有很强的旺盛群根的作用和水分传导能力,前者对于须根类植物是大有益处的,而后者可以让盆下部的水分及时传导到盆面上快速蒸发,正好也应对了盆土快干的要求。而番杏类植物一年一换盆的栽培手法,则会使蛭石容易碎裂板结的弊端被弥补。另外,蛭石还可以大幅降低盆土密度,减轻重量,从根本上把家庭栽培的配土和塬生地土壤区别开来。凸显了家庭配土的优势。

提供本人种植番杏的土壤配比:

赤玉:兰石:纤维泥炭:蛭石=1:1:1:1另加少许熏炭,颗粒大小13cm适合生石花及肉椎的2年以上及成株。

赤玉:蛭石:纤维泥炭=1:1:1颗粒大小1cm左右,适合2年内幼苗期。

蛭石粉末:纤维泥炭粉末=1:2适合播种

对于植料的配比,很多文献中强调因地制宜,根据个人养护的习惯来调节植料的配比。但是老姜建议,应该是根据植料的配比,然后改变自己的养护习惯。因为植料的配比不具有随意性,相反,应该是非常严谨,并且是唯一的,最多只能根据所在地的维度来调节。老姜相信配土存在着一个唯一的公式,只是暂时还没有人将他总结出来而已。

3、植料的回收利用

家庭栽培的条件限制,配的再好的植料也有使用寿命。由于浇灌用水的长期冲刷,植料塬先团粒状的结构会因为有机质的大量流失而被破坏。植料会逐渐粉化、板结。相比大自然中土壤依靠空气、落叶、有机体的死亡腐化等形式进行自我更新来说。家庭栽培中的盆土是需要人为给予更新的。

但是换下来的植料中,其中有很多材料还依然保留着塬始的形状。(比如兰石等)全部倒掉明显是不符合环保和节约精神的。所以,对于这种比大米还贵的土,很多同学选择了回收再利用。

物尽其用,当然是好事,但是各位估计也都知道旧土的危害,无非是选择性失忆而已今天算大家倒霉,碰上了爱挖脚底板的老姜,在这里要帮助大家回忆回忆。

首先旧土里有大量的酸性物质,恐怕大家也知道,这个酸性物质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新陈代谢的产物。有教科书上还讲这是植物根系用来中和土壤碱性的一种自我保护。总之这个酸性物质不仅仅是酸性这么简单,要不然,酸性的土壤岂不是更加适合植物的生长,又何来换土一说?土壤中的腐植酸和代谢出来的酸是两码事,前者是养分后者是废物。虽然都是PH值小于7,但是后者的化学成分要复杂的多,对于植物健康的影响也是未知的。

其次是盐分的堆积,养护的过程中难免有施肥打药的时候,平时浇的水里也或多或少会有盐分沉淀。这些最后都会渗透进土壤中堆积起来,虽然浇花的时候会冲掉一点,但是浇进去的水同时又会带入新的盐分。所以盆土里的盐分只会越来越多。

再次就是枯叶烂根,这两样东西在自然界是绿色堆肥,而在花盆里就变成了细菌的温床,有时候我们翻盆(特别是深盆)会看到盆土内有成片的菌毛生长,颜色有黄色、蓝绿色,这就是植物自己的根系腐烂后滋长的细菌。多肉植物不比草花,根系不太会分泌抑菌物质,一点杂菌都可能造成盆土的污染,轻则烂根滞长,重者传染全身。自己的烂根尚且如此,换做旧土里不知道什么年代的烂根,后果可想而知。

最后就是养分的缺失,旧土在花盆里长期受到浇灌冲刷,加上养多肉的同学都喜欢把土弄的非常通透,所以,相比养草花,多肉植物用土承受的水流流速更快,相应营养物质流失也更加严重。相比新土,旧土里可溶于水的,也就是可供植物吸收的有效成分,会少的多。

不过,旧土也有个好处,以赤玉为例。一年以上的盆中旧土,其中尚未粉化的部分在长期的浇灌下,颗粒中的空隙会大幅增加,颗粒会更加通透,这样的土从物理的透气、透水角度来讲,几乎没有任何一种现成的材料能够与之媲美。应该也算是一种时间积累出来的特性吧。

鉴于以上,旧土必须被正确处理后才可以再次使用。针对以上几点缺陷,老姜给出了如下处理方案,请大家探讨。

(1)用2毫米孔径筛子先进行过滤,因为颗粒土在植物的根系伸展、挤压下会碎裂、粉化,所以根系周围的土一般都是碎的,去除2毫米以下的碎末,也就等于去除了根系排泄物最多的部分。

(2)倒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达到消毒和去除多余的盐分的目的,并利用兰石、赤玉等材料密度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离,方便后续区别处理。分离的同时注意漂浮在水面上的枯叶烂根,务必处理干净。

(3)捞出晾晒,如果混合土分离的不干净,晒干后可以反复进行浸泡晾晒的步骤,但是不必用高锰酸钾,用清水即可。

(4)晾干后,兰石可以直接混入新土中使用,比例不变,而处理后旧赤玉土应该混入相同体积的新赤玉与一半体积颗粒泥炭,(比例折算为2:2:1)装袋待用,正常使用时,按照前面讲的赤玉土比例掺入(也就是说把这个混合土当做全部是赤玉土来用,原因是旧赤玉很通透但是缺养分,颗粒泥炭有养分但是不通透,混在一起正好相互抵消)。

多肉植物的水苔创意盆栽


水苔是生长在潮湿地的苔鲜类植物,经过干燥后做成的商品,在兰花栽培上广泛应用。它的特点是通气、保水,这种特质对于极小的花器非常适用。

另外水苔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比土更能固定好极小花器里的极小植物,可以作为竹篮、铁艺花篮等带镂空的花器的填充土,而不会像土一样到处撒漏。以直径为5厘米的藤制花篮为例,演示在极小花器里用水苔栽种多肉植物的方法。

一、制作步骤

1.准备好藤制花篮和要种植的多肉植物。

2.种植之前先把多肉摆放在篮子里确定位置。

3.把之前在水里已经泡开的的水苔捞出来,挤压掉大部分的水分(半干)。

4.用水苔把多肉的根包住。

5.放在花器,确定好位置。

6.再把剩下几颗也放进去。

7.调整和确定位置。

8.最后用镊子塞入水苔,把整个花器里的多肉固定住,多肉植物水苔栽培的小多肉篮就完工了。

二、种植后的给水

基本上和土栽的管理一致,但要注意不可以让水苔总是保持湿润的状态,否则多肉植物根部容易腐烂。一定要等水苔彻底干燥之后,才可以再次给水。

给水的方式也很独特。水桶里放人适量的水,把整个花器浸泡在水里大约2分钟。放进去时会冒泡泡,证明在吸水。让水苔和多肉植物的根部充分吸水之后拿出来,再轻轻用手指挤压水苔,直到没有浮水飘在水苔表面为止(半干状态),这样才能做到浇透水,此法适用于有孔和无孔花器的多肉植物水苔栽培。

多肉植物种植技巧


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没有人不喜欢花的,而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体验到了不一般的乐趣。如果想种植好多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人们有哪些种植多肉的经验呢?考虑到您的需要,花卉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多肉植物种植技巧”,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多肉植物是近年来非常受欢迎的植物之一。它们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观,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因此受到了许多植物爱好者的喜爱。种植多肉植物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多肉植物的种植技巧。

选择合适的多肉植物品种非常重要。多肉植物有各种各样的品种,每种品种的生长条件和养护方法都有所不同。在选择多肉植物时,可以考虑它们的外观、喜好的生长环境以及生长的难易程度等因素。一些常见的多肉植物品种包括仙人掌、龙舌兰、家美人等。

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是成功种植多肉植物的关键。多肉植物通常需要充足的阳光,它们喜欢明亮的环境并能够耐受一定的干旱。因此,在种植多肉植物时,可以选择一个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直接暴晒和高温。同时,对于不同品种的多肉植物,还需要注意它们的耐寒性和湿度要求等因素。

正确浇水是种植多肉植物的关键之一。多肉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干旱的环境中存活,因此浇水需谨慎。一般来说,多肉植物浇水的频率应该较少,但每次浇水时要保证充分滋润。浇水时应注意避免水渍长时间滞留在盆底,以免造成多肉植物根系长期浸泡,导致根腐病的发生。

适当施肥可以促进多肉植物的生长。多肉植物一般生长较慢,但也需要一定的养分来维持其生命活动。常见的多肉植物肥料包括有机肥和矿质肥料等。施肥时应注意适量,不可过量使用肥料,以免造成根系灼伤。

第五,定期修剪可以保持多肉植物的良好形态。多肉植物生长缓慢,但也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来促进新的生长和分枝。修剪时应选择健康的、茂盛的部分进行修剪,注意使用锋利的剪刀并在修剪后进行消毒。

多肉植物也需要适时的疾病防治。常见的多肉植物疾病包括炭疽病、白粉病等。在防治疾病时,可以采取适当的药物防治和调整生长环境等方式。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种植多肉植物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正确浇水、适时施肥、定期修剪和做好疾病防治,可以培养出健康、美观的多肉植物。希望以上的种植技巧能对多肉植物爱好者有所帮助。

怎么用水苔种植多肉植物


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花的,正因如此,很多人在赏花种花中找到乐趣!种植多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种植达人有哪些经验和技巧呢?为此,花卉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怎么用水苔种植多肉植物》,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苔是一种非常适合种植多肉植物的介质,它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够为多肉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使用水苔种植多肉植物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选择一块适合种植的容器,可以是玻璃瓶、花盆或其他容器。接下来准备水苔,可以在植物园或花卉市场购买,确保质量好且新鲜。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些多肉植物的分株或叶片。

然后,将水苔浸泡在水中约10-15分钟,直到它完全吸水膨胀。在此期间,可以准备容器并清洗干净。待水苔充分吸水后,取出并轻轻挤压,使其保持湿润但不滴水。

将水苔平铺在容器底部,可以厚度大约为1-2厘米。然后,将多肉植物的分株或叶片轻轻插入水苔中,确保插入深度适当且稳固,以保证其良好生长。

在种植多肉植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给予植物适当的光照,多肉植物一般喜欢明亮的环境,但不耐直接强光照射。所以,最好将容器放置在室内的明亮位置或者遮荫处,并避免阳光直射。

保持适度的湿润度是种植多肉植物成功与否的关键。水苔在保水性方面表现良好,但也不能满足多肉植物的需求。因此,在初次种植时,可在多肉植物的周围喷洒少量水分,保持容器内的湿润度,待植物适应后,减少浇水频率,注意避免积水。

定期施肥也是多肉植物生长发展所必须的。选择专用的多肉植物肥料,按照说明适量施肥。过量施肥可能导致植物叶片变黄、生长不良等问题,所以要遵循适度的原则。

定期检查和清理多肉植物。水苔容易滋生蚜虫和其他害虫,所以要定期检查并清除。同时,注意多肉植物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修剪或调整。

使用水苔种植多肉植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只需准备合适的容器和水苔,再加上合理的光照、适度的湿润度、定期施肥和维护,就能够培养出健康而美丽的多肉植物。希望以上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其他疑问,请随时向专业人士咨询。

蛭石在多肉植物养殖中的用途


有花友想了解用蛭石养多肉,一般在说蛭石在多肉植物养殖中主要有两种用途,一种是用来生根,另外一种就是用来配土,当然也有花友用纯蛭石养多肉的,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1、蛭石发根

因为蛭石强大的保水性并兼具透气性,能很好的保持住种植环境的湿度,诱发种子的发芽或者植物的生根,通常叶插或者播种都会掺杂比例不小的蛭石,也有很多花友是纯蛭石发根,不仅是多肉植物,月季、天竺葵等扦插也都可以用纯蛭石。

2、蛭石配土

蛭石本身没有什么养分,但是保水性好一些,有的花友喜欢把蛭石当颗粒拌在土里,对于利弊花友也各自有各自的看法,有的花友配土的时候加入了过多的蛭石,介质中含水量较大,过于保水,导致烂根。

当然也并不是否定了介质中不可以放蛭石,一般来说10份土中放1份蛭石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更少一点。

有时候很多说法并不是绝对的,有的地区的花友,需要保水性好一点,这个时候蛭石就很适合了,但是有些地区不需要保水性好的介质,如果这个时候还用蛭石,那反而是帮倒忙了。

多肉植物种植(经验版)


多肉植物种植浅谈,近年来,多肉植物风靡中国,特别是景天科植物。它因其肉质萌外型,适合各类阳台户种植条件,管理密度较低,品种繁多等,深受各年龄层追捧。

当然,种植是一个过程。当您获得一棵美艳欲滴的多肉植物时,如何栽培,静待其生长的过程,才是种植的乐趣所在。当它在您家安家落户后,从长出第一片新叶开始,才是属于您种植成就的开始。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并享受这一过程。

那么如何种植好多肉植物呢?以下是个人种肉的几点浅见,提供给大家作为交流,种好多肉植物,个人总结以下三点入手:土壤,水和阳光。

1、土壤

在原生地,多肉植物一般生长在条件恶劣的地区。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充足的降水。因此,在土壤配比上不宜太肥沃和保水。但必须透气,好让根部生长发达。一般的配土原则为一份持水料,一份不持水料,和一份有机质。

持水料为保水材料,例如煤渣,火山岩,赤玉土等。特点是导水快,不易在植料缝隙中间产生积水,有效提高植料透气性,防止根部缺氧坏死。且饱有一定量水分,供植物生长。

不持水料主要为控水材料,例如珍珠岩,陶粒等。特点是占据土料部分体积,使土壤的保水程度达到一个安全的最高值后,多余水分由盆底流出,一定程度上达到控水的目的。

有机质为营养物质,例如仙土,泥炭等。中国南北方空气湿度相差很大,南方在梅雨季节盆子有时都不会干透。北方地区空气干燥,土壤水份易挥发,建议根据当地情况多添加持水料以保证根系健康。

另外,在配土上,这里笔者有几点浅见:

(1)如果没有种植条件差异很大的植株,建议用同样配比的土,为以后水管理奠定基础。

(2)颗粒土壤种植效果较好,透气又透水,不易板结。新手易过分给水,颗粒土壤更易从盆孔将多余水分排出,相较更安全。

(3)一般一至三年才需要换盆换土,加之多肉植物不需要太多营养物质,后期可使用缓释肥作为土壤营养补充。缓释肥一般分为有效期三个月和六个月的。所以施肥之前先预算一下植株休眠的时间,否则富营养将给休眠期的多肉植物带来灾难。

太肥厚的营养不仅会使多肉植物株型散乱,叶片不易出色,更易让植株抗性不足,极易黑腐水化。植株矮壮,肉墩,颜色娇艳,才是我们最终的种植目标。初级玩家的大忌就是过于心急,大肥大水,结果揠苗助长,刚见其生长之时,也让其接近死亡。

2、水

所有生命都起源于水。即使是像多肉植物这样不需要很多水分的植物来说,如果水管理不科学,一样种不出色,甚者会导致死亡。在笔者以个人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1)使用富氧水

无论是常见的自来水,还是接地气的溪泉,在沉淀后都可定义为死水。这类水体里滋生大量细菌,消耗掉水中的大量氧气。这样的水浇灌到根部,不易于根部呼吸与生长,一个周期内没有干透就有可能导致大面积烂根。根系不发达,自然植株就不健康。最佳的处理办法是使用水泵往水体里打气,使水体里负载更多氧气,使用打气一段时间后的水体灌溉。

(2)干湿交替

在原生地,多肉植物在干旱的环境下,是利用自身器官,主要是叶肉器官储存的养分生存。在人工条件下,可以使土壤长期饱有水分,植株肆意吸食水分,使细胞膨大。看起来植株饱满,长大了,可是这样的植株是岌岌可危的。可能一个艳阳天的某个高温时段,叶表温度超过植株的致死温度,轻者晒伤,重者直接死亡。

对于新手来说,干湿交替是控水的好办法。因为植株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吸收溶解在水分中的营养物质。水分通过输送到达植株各个部位后,营养物质也被运输至此。之后多余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挥发出植株体外。过多的水分囤积,细胞易破裂坏死,使植株抗性不足。上一点提到的使用一样的土壤的配比,也是为此作为铺垫。统一的土壤在统一的环境下干涸的程度基本一致,干透后一段时间,根系完好的植株(非休眠季)出现叶表轻微塌缩,就可以给水了。根系不好的植株,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塌缩包裹的状态,特别是刚入的肉肉,要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以便刺激其发展新根系。此处泛泛而论,阐述浇水原则,具体看各类植株的情况而定。

(3)注意观察植株状态

多肉植物的耐旱程度是人类所无法想象的。笔者曾今遗忘在温室某个角落的脱盆石头一年苗,在经历过福州三伏天加之秋老虎之后,前后历经将近四个月磨难,被发现时都已成为图钉状干瘪。适合时节修根种下后,又饱满起来。所以亲们千万别小视它们的耐旱能力,爱心泛滥,多给水之必害之。多观察累积经验,视植株的饱满状态酌情给水。水管理得当,植株健壮,敦实,不少有成就感。

3、阳光

所有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阳光,多肉植物也不例外。但在光照强度上存在误区,认为多肉植物生长在荒漠中,先天可以抵御炙热的阳光。

其实聪明的多肉植物在进化过程中能存活至今,特别在接触阳光最密集的顶端,已经进化出许多抵御强光的物理防晒方法。例如顶端密生毛或刺,或是覆盖一层白色蜡质。一来可以抵御热浪辐射,二来减少水分蒸腾。或是故意塌缩,用旧皮包裹躲进石砾里以抵御季节性的强光攻击,例如生石花,肉锥等。但在植株根系不完好的情况下,也就是植物的缓根期,任何植物都不宜暴晒。即使是夏天生长的仙人掌属,为了植株健康,应散光处种植一段时间后在放入强光区种植。以下总结几点比较实用的应对极热天气的方法:

(1)在无风的高阳天气中,请注意给植株通风。方法是使用风扇使空气流通,为叶表降温,不超过致死温度即可。(紫勋lithopslesliei,致死高温60℃,致死低温-8℃;巨人柱Czrnegieagigantean,致死高温65℃,致死低温-9℃。数据来源P.S.Nobel,2002)这样即可以控制好植物的株型,又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性。

(2)不建议使用空调。空调自然可以降温解暑,但也可唤醒休眠植株继续进入生长状态。犹如温室里的花朵,抗性下降,一旦环境逆变,死亡率自然上升。并且有空调的环境自然多为室内,植物一开始缺光徒长,抗性不足,也是死路一条。所以种植多肉植物千万不可以一日抵百日,求之切,败之初。又回到笔者文章的第一部分,种植时一个过程,生长也是一个过程,它们是需要花时间来完成的,千万不能心急。

以上为笔者的种肉浅见,希望您看完有各自的收获。种植是一个享受的慢过程,让我们一起来享受植物恩赐我们的惊喜吧。

多肉植物《水苔在多肉植物种植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种植花卉的注意事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