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花,花卉爱好者们最大的乐趣则是种植花木。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很难将花卉种植好,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植物伤反应中的茉莉酸类信号”,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摘要 植物伤反应包括伤信号的产生、传递、感知和转导。植物伤反应信号通路是一网络系统。茉莉酸类是植物伤反应中的重要信号分子,乙烯、ABA、系统素、水杨酸、过氧化氢等也参与伤信号转导。伤反应信号通路与其他生物、非生物胁迫反应信号通路交互作用,使植物能够在时空上对不同的胁迫做出正确响应。
关键词 伤反应,茉莉酸类,信号分子,信号网络,交互作用 原版全文 .

xZh52.CoM展读推荐

能传递信号的茅膏菜



如果到森林沼泽地里,在绿色的青苔中,容易见到一种开白花的食肉植物,它就是茅膏菜。它每片叶上都长着一层浓密的绒毛,每根纤毛的顶端也都有一颗亮晶晶的“水滴”。蚊子或苍蝇若不小心停歇在叶片上,绒毛就向下弯曲, 邻近的绒毛也跟着帮忙逮住猎物,而蚊蝇又因被“水滴”粘住而无法脱身, 只好乖乖地就擒。
有趣的是,要是俘获品个头较大,那茅膏菜的叶子就会自动对折起来夹住它。假若一片叶子可能对付不了俘获品,别的叶子会前来相助, 决不肯轻易让猎物逃脱的。这说明, 茅膏菜是有神经那样的传递反应的。捉到猎物的信号沿着布满叶子的叶脉管(正如神经一样)向四方传递了。
科学家曾将长仅0.2毫米,重仅0.000822毫克的一段头发放在茅膏菜的叶子上,叶面的纤毛也会立刻弯曲,纤毛的这种感觉灵敏度叫人吃惊。
据研究,茅膏菜分泌出的消化液竟能消化肉类、脂肪、血、种子、花粉、小块骨头甚至是牙齿的珐琅质,真是不可思议!
茅膏草还是一种药物,《本草拾遗》说它“主治赤白久痢”。《江苏药材志》说它可“止血、镇痛”。此外还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小儿疳积及瘰疬等症。
据《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记载,茅膏菜的叶是有毒的,叶的汁液能使皮肤烧痛和发炎,接触它时应多加小心。

长斑发黄掉叶子,你不能忽视的植物健康信号!


一、掉叶子

1.突然落叶

表现:突然落叶。叶片没有褪色就萎蔫,突然脱落,往往是由于植物受到突然的袭击,如温度骤然的大幅度升降,白天日照强度的急增,或强冷风的吹袭,此外土壤的过度干燥,植物为减少叶面蒸腾也会落叶。

办法:平时关注天气降温等情况,预防不要让植物受到这些冲击。将植物移到适宜其生长的环境中,温度、光照、浇水、空气湿度等都要注意,非休眠期的植物过段时间会自己抽长出新叶。

:盆景艺术在线)

2.新植株落叶

办法:刚换盆,新购买的植物或植物从一房间移到另一环境稍有变化的房间,掉1-2片叶子是正常的现象。注意换盆时用稍大一些的盆,买植物拿回家时要小心保护植物渐渐从阴处移到明亮处,尽是减少对植物的刺激。

3.底部叶片干燥脱落

有三种可能原因,缺乏光照、温度过高或缺水。

办法:对症下药,见光、浇水、降温。

二、发黄

1.水黄

表现:老叶无明显变化、幼叶变黄。浇水过勤引起的。

办法:应立即控水。严重的将花卉脱盆置于通风阴凉处吹干土团后再装回盆中。

2.旱黄

表现:叶梢或边缘发枯、发干,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但新叶生长比较正常。若缺水时间稍长,则会全株黄叶,甚至死亡。缺水、干旱引起的

办法:及时浇水,注意浇足、浇透。

3.肥黄

表现:幼叶肥厚,有光泽,且凹凸不平,老叶片焦黄脱落。这是肥黄,因施肥过勤或浓度过高或施用未腐熟发酵的有机肥引起的。

办法:立即把植株从阳光处移到阴处,先向植株上喷水,保持枝叶不萎蔫;然后向盆里浇大水,以便把肥液冲出盆外。

如果肥害较重,还需要洗根换土:

把植株从盆中轻轻拔出,把根在清水中浸泡2-3小时,以彻底洗净根部的肥液。

把绝大多数叶子剪下,把大部分枝条剪掉,耐修剪的植株多剪,不耐修建的少剪,以减轻植株营养供给负担。如果有烂根,则把烂根剪去,并用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洗根部,以消毒灭菌。

用经过消毒的素面沙土把植株栽上,用塑料袋罩住以减少水分蒸发,然后置荫处养护,每天揭开塑料袋1-2小时通风防霉。待枝条上出现新的生机,芽儿长势良好时,可把塑料去掉,转入正常管理。

4.饿黄

表现:幼叶、嫩茎处先黄,老叶比较正常或逐渐由绿转黄。这是饿黄,是肥料不足、施肥浓度偏低,且施肥间隔时间过长而引起的。

办法:见此现象后及时施肥,但对缺肥的花卉,切忌一次大量施用浓肥,以免造成烧根。要经常检查盆土如有干结现象应换土,平时薄肥勤施并适时浇一些矾水补铁。

5.缺铁性黄叶

表现:温室中木本花卉等黄叶,特点是幼叶明显,老叶较轻,叶肉黄色,叶脉绿色,并形成典型网络。

办法:可施用硫酸亚铁水溶液来解决,按饼肥7份,硫酸亚铁5份,水200份的比例配成溶液浇之。

6.缺光黄

表现:长时间置于荫蔽环境下,叶片得不到足够阳光,不能形成叶绿素,整株叶片变黄继而脱落。

办法:补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7.灼黄

表现:花卉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这是灼黄。强烈阳光直射到一些喜阴的花卉上,易引起。

办法:移到阴处即可。

三、长不好

1.生长缓慢、长不大

若是缺肥缺光缺水营养跟不上,缺啥补啥,适量施加氮肥有助于生长。还可能是养殖容器过小,该换盆了。

2.叶色变浅

表现:叶片越长越小、厚度也越来越薄并且叶色变浅。

办法:可能是土壤的养分不够,需要换盆换土,补充土壤养分。平时可放在室内向阳通风处促进光合作用制造养分提供生长。

3.叶片耷拉、没生气

如果是曝晒太阳引起的暂时性失水状软叶现象,移入室内,浇水并往叶面喷水。

如果感觉叶片没有清凉之感,反之感觉温热,干燥。可能植物已经出现烧根烂根现象。应挖出来查看根系状况,剪去烂根、消毒,然后重新栽种。

健壮的叶片积满灰尘,也会缺乏生气,注意清洗。

4.焦边

养护环境不当,阳光过强,水分不足,叶片缺水就会使得一部分细胞干缩脱水,绿色逐渐褪去,随即就会出现焦边。

应及时把发焦的叶子剪除,并往叶片及周围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5.叶片卷曲

一是冬季气温、土温低,浇水过多,常造成根部腐烂,引起卷边。

二是肥料过多或过少,施肥过量造成烧根,地上部分则出现焦边。

三是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卷边。

四是叶枯病引起的卷边,可用75%百菌清800倍液喷洒防治。

四、其他

1.长斑

如果叶片的斑点或斑块起皱变褐,可能是缺水造成的。

若斑部软化、呈黑褐色,可能是浇水过冷、水溅到叶片上、化学药品的伤害、日灼病或病虫造成的。浇水之后注意擦干叶片,浇与室内温度相适的水,发现病害及时治疗。

若斑点湿润有水疱状或干燥而凹陷,这是病害造成的。有几种害虫能刺吸植物的叶片为害。

2.花叶变绿

花叶品种的植株叶片变绿,可能是光照太少和施用氮肥太多。

办法:把植株移向光线强的地方,去掉叶片全变绿的枝条,减少氮肥施用量。

3.叶尖、叶缘变褐

如果只是叶尖变褐,可能是热空气所致,也可能是擦伤,叶尖靠在墙上或窗户上也可以使叶尖变褐。

叶片边缘黄化或变褐,原因是多方面的:浇水过多、缺水、光照不足、光线太强、温度太高或太低、施肥过多、空气湿度过低或通风过强。要确认是什么原因,还得考虑其他因素和症状。

叶片病变的原因可能是单一也可能多重的,

要找准病因再施救,

以免加速植物的死亡。

茉莉花:消逝中的榕城风景


2000年,福州成为我省继厦门、三明之后的第三个国家园林城市。

通过省级园林城市验收之后,福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投入,以“显山露水”、“水树相映”、“以巧取胜”、“古典拙朴”为特色,着力打造省会城市和东南名城新形象。

但遗憾的是,政府部门在着力打造省会城市和东南名城新形象时,唯独冷落了市花———茉莉花。

曾经的辉煌岁月

茉莉花是一种常绿攀援灌木;原产于印度,汉时由西域传入南方,它的花瓣呈椭圆形或广卵形,花有白、红两种。常见则以白花为主,玲珑素洁,香气浓郁,曾被誉为“人间第一香”,有“一卉能熏一室香,炎无犹觉玉肌凉”之赞。为此,人们还谱写了名曲《茉莉花》广为传唱。

省茶叶协会的潘先生说,福州的茉莉花品种特别好,更有着近千年的栽培历史,再加上地理环境适合种植,所以福州种出的茉莉花香味特别浓、花色也特别洁白漂亮,被世人称为“人间第一香”。

10多年前,在福州的城门、上街、新店一带,到处都种有茉莉花,从春到秋,福州花香满城,福州茉莉花茶的产量及出口量一度居全国之冠。当时专卖福州茉莉花茶的茶庄、茶行开遍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等等大城市,福州的花茶最受欢迎。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起,大批打着福州花茶旗号的个体茶厂在福州城郊安营扎寨,最多时达上千家。可以说,在当时全国的茶叶销量中,福州的花茶占了半壁江山。那时候,福州人拜访亲友,茉莉花茶是最好的礼物。

一到傍晚,福州的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手挂大串大串茉莉花叫卖的小贩。除了一兜兜的散花外,他们也把一朵一朵乳白的小花叠在一起,串成花链或者花手镯售卖。天生爱美的福州女子特别喜欢这清雅的小花,一簇簇买回去摆放在家里闻香观赏,还把花链挂在身上或者直接别在头发上当装饰。款步之处,花香满径,茉莉花成了当时福州城夏季一道独特的风景。

尴尬的现状

外地游客来福州旅游,到江滨路散散步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这段堤路连接榕城东西通道和鼓楼、台江、马尾三个城区,全长26.2公里,是一道融观赏、旅游、休闲、防洪为一体的城市滨江景观长廊,昔日杂乱无章的闽江江岸变成翠竹映天、绿树婆娑、芳草如茵、山石错落的沿江绿化带。但就是这样一条风景带,却难觅茉莉花的踪影。连市区内的西湖公园、左海公园也都见不到茉莉花的芳踪,这不免让人感到遗憾。

记者近日来到福州花鸟市场,在这里仅见到了一种微型茉莉花,数量也不多。花商们都说茉莉花卖得不太好,价钱也不高。更让记者惊讶的是,随机采访的买花、卖花人中,不知道茉莉花是福州市花的市民竟超过八成以上。在回答福州市花是什么一问时,答案更是五花八门:有说荷花的,有说菊花的,也有说是三角梅的。

很多城市都拥有自己的市花。如香港、澳门、上海、北京、厦门、漳州分别把紫荆花、荷花、玉兰花、菊花、三角梅、水仙花定为自己的市花。这些市花不仅能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对带动城市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今天的福州,城市绿化中见不到茉莉花,城区周边很难找到茉莉花的种植园,花博会、西湖花展等一些大型活动中也没有它的身影,更不要说有一条以茉莉花为品牌的产业链条和旅游观光链条了。

福州闽侯县曾被誉为福州的茉莉之乡,轰动一时的茉莉花节当时就在闽侯举办。可当记者前去旧地探寻时,路两旁基本上见不到茉莉花的身影。家住上街的小宋说,过去房子周边是全是茉莉花种植园,从小可说是在花香中长大的,如今却是闻不到花香,看不到花影。

的士是唯一宣传窗口

现在,福州市民只有在一些的士车里才能见到市花的芳容。

不少的士司机喜欢把把茉莉花串挂在车厢里,既净化空气,又装饰车容,同时还宣传了福州。

的士司机杨平主要跑火车站一带,在车内挂一串茉莉花是他10多年来一个习惯。每年夏天茉莉花上市时,他每天都会花2元钱向卖花女购买一串茉莉花,挂在车上。许多外地客人上车看到洁白而清香四溢的花串后都会喜不自禁地问这问那。

每逢此时,杨师傅都会主动向乘客宣传:“这种洁白且芳香扑鼻的茉莉花,就是我们福州市的市花。”不少客人表示,只知道福州是榕城,如果不是在的士上偶遇,根本就不知道福州还有“茉莉之乡”的美誉,更不知福州的市花就是茉莉花。

杨师傅不无担心地向记者表示,仅靠的士司机自发宣传茉莉花,力度远远不够。

茉莉花茶不再飘香

由于宣传跟不上,优势未被利用,不重视这一产业的发展,过去曾风靡全国的福州茉莉花茶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现在不要说在全国的销量日减,就连本地人也少有喝福州花茶的了。

据福州市林业局有关人士介绍,自1995年起,福州茉莉花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下滑,茉莉花的种植面积已由高峰时期1994年的2.6万亩下降到了如今的不足千亩。

新店原来是福州重要的茉莉花生产基地之一,最兴旺时有十多个花茶厂。上世纪90年代后期,新店被确定为福州菜篮子工程基地,大片的茉莉花被铲掉种上了蔬菜。如今,又面临大面积的房地产开发,新店竟一个茶厂也没留下。

福州花茶鼎盛时期有数百家花茶厂,如今却衰落到几十家,而这几十家还不能只靠花茶产业支撑。再者,由于生产花茶的原料供应不足等原因,许多厂家不得不从广西等外地采购茉莉花做香料。福州天元茶叶有限公司用的茉莉花原料,就是从广西横县采购来的。天元特地在广西开办了一个分厂,把福州加工的半成品茶叶运到广西,与横县的茉莉花窨制成花茶。一个曾经名声远播的茉莉花生产基地和生产茉莉花的故乡,现在竟落到了这种要靠从外省购进茉莉花制作花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植物配置中的几个误区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园林建筑所占比重较大,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园林的要求,已开始注重植物能创造适合于人类生存所要求的生态环境。植物景观并不像园林建筑小品那样四季如一,而是随着季节变化形成景观,且有较强的可塑性,表现不同风格,但就目前的植物配置来看,仍存在着一些误区。

注重观赏效果忽视生态效应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大面积草坪和小灌木拼成图案传入中国。一时间,大面积的草坪加上色块组成图案成为园林中的时尚,从南到北刮起了一阵草坪风。的确,绿葱葱的大面积草坪能给人宽阔和心旷神怡的感觉,也能使园林洁净明朗。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草坪的管理费是一般乔灌木的3至5倍,而发挥的生态效益则只有同样面积乔灌草复合群落的1/4。另外,小灌木组成的图案一年中的养护费也相当高,而其发挥的生态效益远不如乔木。从我国的绿地实际情况来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到7平方米,而新加坡则达到人均公共绿地25平方米,几乎是我们的4倍。因此,这种过分追求观赏效果而忽视生态效应的做法不可取。

注重眼前效果忽视长远景观

当今园林设计中,为追求眼前绿化效果,盲目地密植设计,在诸暨市的一个新居住区中1平方米种有冠幅30厘米的杜鹃36株;而在一条新建成的道路中间绿带中,每3米种有一棵地径7厘米至8厘米的杜英。在有限的空间内有这么多植物需要生长,能满足其生长条件吗?一棵冠幅30厘米的杜鹃种一年可以长到50厘米以上。在一些设计论证会上,笔者听到一些设计者说,先密植,以后可以再移植,这不是一种人力的浪费吗?再加上在移植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会引起植株的死亡,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况且,密植后的植株由于下半部分缺少阳光,生长不旺盛,移植出来以后,不能立即应用于其他地方,这样又会增加苗圃土地的压力。所以,合理的种植无论对植株的生长,还是对植物资源的利用,都有积极作用。

注重大树配置忽视植物习性

园林绿化中许多设计者和一些领导也存在着误区,认为配置的大树越多,绿地的档次越高。从原来的胸径20厘米到现在50厘米以上,许多原来生长很旺盛的大树,从森林里或农村的房前屋后移植来。为了保证成活,做了强修剪,这样极大地损害其原有的良好形态,而且大大减少绿量,生态效益因此也降低了。由于树龄大,且受过伤,即使成活了,也是生长缓慢,形态不美,很难恢复往日的生机。城市绿化应体现具有生命美的生机盎然的景观,所以应栽植年轻且适应性和再生能力都强的树,如胸径8厘米至10厘米的香樟,经过两三年形成冠幅1.5米的树冠,树形健美,遮阴效果好。植物都有其生态习性,有自己适合的生态环境,随意改变其生态环境,会影响其生长,同时对生态资源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配置树种单调植物群落不稳

从现在的绿地植物配置来看,所使用的植物品种比较单调,常常采用如香樟、桂花、广玉兰、杜英、合欢、无患子、紫薇、紫荆、杜鹃、月季、红花檵木、茶花、茶梅、金叶女贞、海桐、含笑、雪松及一些柏类等品种,而在一块绿地上所使用的品种更少,且常绿和落叶、乔木和灌木搭配不尽完善。这就造成了植物群落的不稳定,植物生长不好,且病虫害增加。原来不曾在这些植物上见到的病虫害现在却开始泛滥,如原来葱兰中不曾见到有病虫,今年在葱兰中出现大批夜蛾,这是笔者从事园林工作十多年来第一次见到,而它对葱兰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在自然界中,想要植物生长良好,必须有和谐的植物群落。

植物造景中栽培群落的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从丰富多彩的自然群落组成、结构中借鉴,切忌单纯追求艺术效果,不顾植物习性,硬凑一个违反植物自然生长发育规律的群落,这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近年来许多园林绿地植物生长不好,病虫害较多,究其原因就是人工植物群落不稳定造成的。

植物是造园的主要素材,植物配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造园的成败,完善植物配置,必须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对于园林设计者来说,要充分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对近期与远期、平面和立面、色彩与季相以及园林意境要进行充分考虑。要因地制宜地配置各类植物,充分发挥它们与功能相结合的观赏特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求得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

商业环境中的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从来都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美丽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作为硬质景观的配景,也可以独立形成良好的景观点,如草坪上的孤植大树,造型优美可以独立成景。不同空间有不同的植物需求,如植物园以观赏树木花卉为主;在居住区,需要种植与硬质景观相互搭配形成统一效果的植物;而在商业空间中,虽然以大型商业建筑和铺装为主,但植物作为景观的一部分,需要更加精细合理的搭配。
目前,大型的商业MALL逐渐形成,这种集中而综合的商业行为已不是仅仅提供一个购物商场那么简单了,它还努力创造一种自然、舒适的活动空间,是集购物、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商业模式。在这样一个综合模式下,环境的营造就显得格外重要。由于绿化空间的限制,商业街中多利用容器种植,但也有一些新兴的商业MALL在规划设计之初,便充分考虑景观效果,让景观设计师在项目启动后介入,与规划、建筑专业共同协作,创造出丰富、多元的景观。
在北京,近年新建成的蓝色港湾国际商区,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在其园林景观设计中大量运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开花小乔木及花灌木等,与颇具欧美小镇风格的建筑、游览路线相结合,利用阶地、平台、水景、屋顶花园、底层庭院、广场等勾勒出自然的公园感受。在角隅或者小广场中心,经常能看到陶罐种植的植物(图一)。在人流密集的地方不可能规划出自然土壤进行种植,那么容器种植则是商业空间中被广泛使用的方式,也是一种经济、美观的手法。

容器的选择因商区的整体建筑风格不同而异,种植的品种也因此而不同。陶罐种植比较古朴、自然,适宜多种植物的组合。可根据容器的形状,选择与之匹配的植物,如扁平的陶罐,适合种植一些相对低矮的花卉,植物高度不宜高于容器总体高度的2倍以上;高挺的陶罐适宜选择株形整齐优美的植物,如菖蒲类植物。
在商业空间中的种植,也许只需一点点变化,就能丰富整个空间。而有些植物造景,则是整个商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把种植与台地、水景结合就是不可替代的。花瓣形状的种植池兼具着两种功能,一是可以提高种植土壤的深度,从而满足因为地下车库顶板过高而不够种植乔木的条件要求,二是作为室外休息的座椅,满足商业休闲的需要

欧式的石柱栏杆、景石、水池,配以黄菖蒲、迎春,适宜水边种植的植物,以及鸡爪槭,大叶黄杨球等,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柔化商业空间的建筑背景

种植池中色彩鲜亮的宿根花卉作为打底植物,只需要配合种植一棵高大的元宝枫和一棵常绿小乔木,优美的视觉感受便可脱颖而出

综上可见,即使是绿化范围很少的商业街,也可通过不同的种植手法,丰富空间的景观效果。

植物激素在花卉中的应用


中国在花卉栽培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简称植物激素或激素),约自40年代开始。在人工控制花期、矮化栽培、促进扦插生根、打破种子和球根休眠、延长盆花和切花寿命、制备组织培养基质等方面,进行了不少试验,取得并推广了若干成果,尽管其应用还不太普遍,但在花卉栽培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着重前三方面综述如下:

一、人工控制花期

促成栽培技术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如《帝京景物略》载:“草桥……十月中旬(阴历),牡丹已进御矣。(1)”可见早在明代(公元1368~1644),北京花农已能在阳历11月间温室人工提前牡丹开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工催延花期的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应用包括激素处理在内的综合技术,使很多不在秋季开花的花卉能在“国庆”等节日同时开放。如1959年10月1日在上海举办了大型百花齐放展览会,展出了130余种破季开放的鲜花(2)。

(一)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春季4~5月开花的牡丹在提前半年开花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应选用易于催花的品种如‘赵粉’等,3月摘蕾,4~8月增施追肥,7~8月进行短日照和用冰降温等措施促进其落叶,7月上盆或栽荫棚下,8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天用200~1000ppm赤霉素涂抹花芽一次,实现了9月下旬、10月上旬开花。试验成功的品种,有‘赵粉’、‘何白’、‘青龙卧墨池’等,花期仅有3天(2)。要国庆节前开放者,可给以5~10℃温度处理,即可适当延期开花。1977、1979两年重复以上实验,证实每天500~1000ppm赤霉素处理最好,4~7天后即可起解除花芽休眠、促使提前萌发的作用。在品种选择方面,除‘赵粉’外,又发现‘雨露苗壮’、‘群英’、‘紫蓝魁’催花表现良好(19、20)。

(二)含笑Micheliafigo(Lour.)Spreng.原系4~5月开香花的常绿灌木,现选用盆栽多年而当年无花的含笑,夏季置荫棚下。每周施肥,7月下旬着花蕾,8月初摘除嫩叶,后每周用100ppm赤霉素涂花蕾一次,再逐增其浓度至200~500ppm。直至9月中旬剥去花蕾外壳,约3天后即开放。花期3天,花径4厘米。因花梗伸长,香味亦浓,颇引人注意。赤霉素促成含笑提前开花,主要作用是促进花蕾长大并开出鲜花(2)。由涂赤霉素到开花约需一个月。

(三)山茶花CamelliajaponicaLindl.山茶的花期因品种及地区而异,通常为11月至翌年3月。1959年上海市园林处用‘小桃红’等早花品种盆栽,增施肥料,6月下旬随时摘去叶芽,8月21日起每隔3天于花蕾上滴100ppm赤霉素,上下午各喷水一次。9月4日移入温室,每天喷水4次。9月10日将盆栽山茶移出温室,置半阴处。9月下旬开花(2)。近年,上海植物园、上海市园林科研所提高赤霉素浓度至500~1000ppm,自7月份起每1~3天涂一次,品种除‘小桃红’外,又增‘四面锦’、‘东方亮’、‘狮子笑’、‘金心牡丹’等。1979年8月1日起,北京中山公园用500ppm赤霉素隔日涂抹花芽,8月15日起每天涂,8月27日开花,花期14天,如此连续处理,可自9月1日维持至10月中旬茶花开放不绝。所用品种为‘鲜红’、‘九心红’、‘夏色粉’等,处理后所开花朵的花色、花径与正常者相同。1981年湖南省长沙市苗圃创用叶痕点涂催花法,10月下旬用高浓度(2500~4000ppm)赤霉素处理花芽附近摘去叶芽的叶痕,只需滴1次,即可在1个月后始花,且可促使花瓣增多,品种以‘芙蓉五宝’等为好,比对照花期提早2~3个月。

(四)栀子花GardeniajasminoidesEllis常绿灌木,6~8月开大朵白色香花。1958~1959年上海市园林处采取了切根、施重肥、加意养护等措施,取得了9月下旬开花的初步成功(2)。1977年8月12日起上海植物园在此基础上加用赤霉素100ppm涂花蕾每周2次,达到了保蕾、促生长、促开花等目的,收效更进一步。

综上所述,植物激素结合其他综合措施,可起打破花芽休眠(牡丹等)、保蕾、促花(含笑、山茶花、栀子花)、促花梗伸长(含笑)等多方面的良好作用。

二、矮化栽培

应用一定种类的生长延缓剂(矮化剂)来控制花卉的生长,使其节间缩短,长得矮壮,株形美观,近年已有少数栽培试验和应用。如于锡钊在北京用矮壮素B9处理适当的菊花品种,达到植株矮化、花朵硕大的目的,特适作案头盆菊观赏(3)。试验结果如下:

三、促进扦插生根

现介绍近来在促进较难生根的树种方面的若干成绩:

(一)松柏类(见表2)

(二)常绿乔灌木类(见表3)

(三)落叶乔灌木类(见表4)

四、讨论与展望

1.综上所述,中国花卉工作者近年在应用生长调节剂于催延花期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尤其结合不同节日举办“百花齐放”展览,取得了很大成绩。如牡丹品种‘赵粉’等能通过赤霉素涂抹结合摘蕾、低温处理和增施追肥等综合措施,使国庆赏牡丹得以实现。今后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试验品种,既强调栽培技术措施,又由生理、生化、生态因子、组织解剖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深入研究,从中探索规律性的东西,并寻求生长调节剂在催延花期上出现新的突破。

2.尽管以菊花和木芙蓉等为试验材料有了些积极的效果,但应用矮化剂于花卉栽培在中国还是个簿弱环节。在这方面,发展的潜力很大。如在不少盆花、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和花灌木中,都常有抑制生长、控制株高、增进美观的要求。而在盆花、绿篱和盆景三方面,试验生长调节剂于矮化栽培,并推广全套技术,尤有其迫切性。

3.生长调节剂在促进难以扦插繁殖的观赏树木扦插生根方面,近年已取得一系列的成功。如珙桐的大量繁殖问题,就是从1979年起通过应用激素促进软枝扦插生根才开始解决的。试验证明,IBA和NAA50ppm水剂处理,生根率最高(70~100%)(7、8),推广应用具有广阔前景。但亦须保证适当的扦插基质、良好的环境条件,并给以精细的管理,方可获得最满意的成绩。不过,若要大规模推广应用激素处理于观赏树木的软枝扦插,还以粉剂速蘸法操作较便,收效显著,更具优越性。此外,木素酸钠能促进难插活的白皮松、华山松等插穗生根(6),且其成本低廉,供应充足,值得重视。

4.竹类扦插成活,原有一定困难。据汪本里1981年试用乙烯剂(800~1200ppm)对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MazelexH.deLehaie)梢叶喷射一次,即可诱发次生丛生枝。用土将丛生枝栽埋后,再对其梢叶喷射乙烯剂2次,可获得90%左右的生根率,8个月后即可分床(14)。用此新法育毛竹苗,速度快,繁殖系数大,虽非离体扦插,也是一种新型营养繁殖方式。

*此文系作者受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派遣,应邀参加1984年7月30日至8月4日在波兰举行国际园艺学会“生长调节剂在花卉栽培中的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所作的综述报告。作者对提供资料的上海市园林科研所徐欣、上海植物园张连全、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处于锡钊、北京市中山公园虞佩珍等同志,深表谢忱。(陈俊愉)

参考文献

〔1〕北京林学院城市园林系、北京黄土岗中匈友好人民公社(1980):《北京黄土岗花卉栽培》修订本,375页,农业出版社。

〔2〕上海市园林管理处(1960):《百花齐放展览会技术资料汇编》,50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于锡钊(1982):案头菊的栽培,《植物杂志》,1982(2):39。

〔4〕涂宜刚、盛晋英(1981):日本金松的扦插育苗试验,《林业科技通讯》,1980(5):5~6。

〔5〕王青林(1982):云杉扦插繁殖生根条件的研究,《林业科技通讯》,1982(11):5~9。

〔6〕王涛、韩腾林、刘秀琴(1983):木素酸钠促进针叶树插条生根的研究,《林业科技通讯》,1983(3):6~11。

〔7〕张著浩、侯润祥、陈德明(1981):珙桐扦插育苗试验,《林业科技通讯》,1981(1):1~3。

〔8〕张著浩、侯润祥、陈德明(1983):珙桐的引种繁殖,《植物引种驯化集刊·第三集》:145~146,科学出版社。

〔9〕徐森(1983):楸树枝插技术的研究,《林业科技通讯》,1983(4):1~5。

〔10〕王昌杰等(1983):柞树扦插繁殖试验,《林业科技通讯》,1983(11):2~3。

〔11〕杜棣芬(1982):木麻黄水插催根育苗,《林业科技通讯》,1982(2):1。

〔12〕王秋国等(1965):经济及园林植物扦插繁殖初报,《植物引种驯化集刊·第一集》:132~139科学出版社。

〔13〕顾等(1965):油橄榄引种繁植和适应性的研究,《园艺学报》4(1):1~12。

〔14〕汪本里(1981):毛竹次生枝育苗的研究,《林业科学》,1981(3):287~290。

〔15〕喻衡(1980):《荷泽牡丹》,116页,48彩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6〕陈俊愉、刘师汉等(1983):《园林花卉》(增订本),678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如何配置庭园中的水生植物



英国园艺家KenAslet等人在《水景园》一书中这样写道:“水景园是指园中的水体向人们提供安宁和轻快的风景,在那里有不同色彩和香味的植物,还有瀑布、溪流的声响。池中及沿岸配植有各种水生植物、沼泽植物和耐湿的乔灌木,而成有背景和前景的园林。”

水作为园林的五要素之一,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王在灵沼,於仞鱼跃”,说明3000年前的帝王,已在欣赏园林池沼中的游鱼之乐了。作为现代人,看着略显单调的门口,小小的前庭,甚至荒凉的后院,你有没有想过,只要添一个小水池,配以迷人的水生植物,就能获得同样的乐趣,让自己每天都可体验到赏心悦目的快乐,这些地方也会因此变成一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风景画。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体环境中的植物,从广泛的生态角度来看还包括相当数量的沼生和湿生的植物。一般按照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与形态特征把水生植物分成挺水型(包括湿生与沼生)、浮叶型、漂浮型及沉水型四类。这类说法可以理解为狭义的水生植物,一般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水生植物,以挺水植物、浮叶和漂浮植物居多。通常听说的水生花卉就属其中。我国大小水系众多,水生植物资源丰富,高等水生植物就有近300种。其中,荷花、萍蓬草、千屈菜、水烛、水葱等大批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种类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庭园水景设计中应用较多的有挺水植物,如荷花、菖蒲、香蒲、水葱、千屈菜、燕子花等;浮叶植物如睡莲、萍蓬草、荇菜、菱等。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波明荇叶颤,风热萍花香”,诗中的水生植物景致给人一种清新、舒畅之感。水生植物不仅可以观叶、赏花,还能欣赏映照在水中的倒影。水生植物景观依据水生植物的种类选取,可分为单一型及综合型两类。单一型的水生植物景观即只栽种一两种水生植物,如荷花园、睡莲园、花菖蒲园等。综合型的水生植物景观是栽种多种类、多类型的水生植物,不同形态和色彩的水生植物,会引起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戏剧性效果。挺立在水中的宽叶香蒲,阳光下的倒影或在薄雾笼罩的朦胧姿态,会使人浮想联翩;漂浮水面的睡莲叶或浮萍,却给人一种神秘之感。

庭园水景中的水生植物配置既要满足水生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水生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丰富的水景要求植物的配置不仅在水边和水面,更需要伸入到水中、水底,给人以一种自然、文雅的静态游乐的享受。各种水生植物原产地的生态环境不同,对水位要求也有很大差异,多数水生高等植物分布在100~150厘米的水中,挺水及浮水植物常以30~100厘米为适,而沼生、湿生植物种类只需20~30厘米的浅水即可。按水生植物对水深的不同要求,可在水中安置高度不等的水泥墩,再将栽植盆放在墩上。常见的水位为30~100厘米的植物有荷花、芡实、睡莲、伞草、香蒲、芦苇、千屈菜、水葱、黄菖蒲等;水位为10~30厘米的有荇菜、凤眼莲、萍蓬草、菖蒲等;水位为10厘米以下的有燕子花、溪荪、花菖蒲、石菖蒲等。

水生植物可种于种植篮内,这样既利于植物生长,使之免受池内鱼虫菌藻类的干扰,又可减轻养护过程中枯枝残叶清除的难度。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拥塞,以占水面1/3为宜,不宜超过2/3。你若对水生植物不是很了解,可参照下面的不同环境下生长的水生植物选用表来选用合适的植物。水生植物是庭园水景的重要造景素材,应用丰富多彩的水生植物资源,依照变化与统一、协调与对比、对称与平衡、韵律和节奏的基本植物造景原理,往往可营造出错落有致、协调得体、富有诗情画意的水体景观。栽上了自己选用的各种植物的水池定会让你觉得既有趣又舒适,一扇通往充满美景的庭院的大门就此打开。与此同时,在水中也可放养上一定数量的鱼类,既能进一步增加你的观赏乐趣,也可控制蚊虫的滋长。这时,应注意植物的种植密度不宜过大,以免妨碍鱼类捕食幼虫。值得一提的是,水池边还应有一定的安全设施,以保障儿童的安全,这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植物体中的水分运输


液体由于受重力吸引,一般由高处向低处流动。但在植物体中却不然。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又把水及无机盐逆着重力运送到每一个枝叶,有时甚至上升30米或更高。这是一种什么动力呢?这一现象曾迷惑了几代的植物学家。根据现代科学的解释,树液的上升是各种力联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根压。一般情况下,植物根部的细胞液浓度往往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因此,水分总是向根部渗透,产生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叫根压。如果切断树干,断面即流出汁液,称为伤流液,这种现象就是根压的作用引起的。根压使根部的水分上升到地上部分。一些草本植物的根压不到1个大气压,而树木的根压就大多了,10米高的大树根压可达2~3个大气压。

水分上升的另一个力是蒸腾拉力。叶片蒸腾时,气孔下腔附近的叶肉细胞水分不断散失,需要从旁边细胞取得水分。同时,旁边细胞又从另一个细胞取得水分,如此下去,便从导管要水。最后根部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加以补充。因蒸腾过程产生的吸水力叫蒸腾拉力,这种力大于根压,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它能使根部吸收的水分迅速运送到植株各个部分。

第三是内聚力。水分运输到叶片的过程中,在根、茎、叶脉导管中的水分子之间彼此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吸引力 --内聚力,它能够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形成一个连续的"水柱"。水分子间结合得非常牢固,保证了导管中的水分形成连续的水柱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由于根压、蒸腾拉力、内聚力这三种力的作用,地下水很快被运达到树冠。其速度每小时可上升45米,最慢的每小时也能上升5米。一株小麦约在15分钟内地下水就可布满全身。

 

喜欢《植物伤反应中的茉莉酸类信号》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晒伤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