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种植花木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紫丁香”,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植物名称紫丁香

学名Syringa oblata

所 属 科木犀科

所 属 属丁香属

分布 原产于我国。北京各公园及庭院栽培较普遍。

描述
落叶,灌木。株高2~4米;幼枝粗壮无毛。叶阔卵形或肾形,先端渐尖,基部心脏形,无毛,宽大于长,宽4~10厘米;叶柄长1~2厘米。疏散圆锥花序,长6~15厘米;萼钟状,4齿;花冠紫色,管部长10~12毫米,具外展的裂片。蒴果,长1~2厘米,2裂,先端尖,光滑。花期4月。果期7~8月。

保健功能:枝条可入药。味微苦,性寒。有润肺、祛痰功能。

生活习性:生于海拔300~2600m 的山地或山沟,现多庭园栽培供绿化用。

生活习性:喜光,稍耐阴,阴地能生长,但花量少或无花;耐寒性较强;耐干旱,忌水湿;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于海拔300-2600m的山地或山沟。

繁殖方法:扦插、嫁接、分株、压条繁殖均可。

应用价值:枝叶茂密,花美而香,是我国北方园林中应用最普遍的花木之一,是中国历史传统名花之一,广泛栽植于庭园、机关、厂矿、居住区,常丛植于建筑前,茶室凉亭周围,散植于园路两旁、草坪之中,或与其他类丁香配植成专类园,形成美丽、清雅、芳香,青枝绿叶,花开不绝的景区,效果极佳,亦可盆栽、促成栽培、切花等用;种子可入药,花提制芳香油,嫩叶代茶。

变种:白丁香 var.alba Rehd.花白色;叶较小,背面微有柔毛。

紫丁香是哈尔滨市、呼和浩特市、西宁市市花。

采制:夏至秋季间采收,晒干。

药材性状:干燥叶片皱缩易破碎,暗绿色或褐绿色。完整叶展平后为宽卵圆形至肾形,长4~9cm,宽4~10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薄革质或厚纸质。叶柄长1~3cm。气微,嚼之味极苦。以叶完整、色绿者为佳。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痢。治泻痢,扁桃体炎,肝炎等。

xZH52.cOm编辑分享

紫丁香高效栽培技术及日常养护管理


今天小编来和大家一起看看紫丁香的栽培技术,看看这种极具庭院观赏效果的花怎么种植栽培以及在绿化中的应用。

1丁香栽培技术

1.1繁殖技术

1.1.1种子繁殖。种子繁殖需要选择树龄在5~6年的留种丁香植株,并在果实呈现紫红色时及时采收播种。如果出现无法及时播种的状况,可以将种子放置在细沙或者湿润的木糠中贮藏3个月左右,然后将果肉去掉,直接用果核进行播种。

1.1.2扦插繁殖。扦插繁殖一般在开花后约1个月进行,选取开花月余的花枝作为插穗。要求插穗的新芽一般不少于3对,且花枝长度在15cm为最佳。

1.1.3嫁接繁殖。枝接和芽接是嫁接繁殖的两种方法。实际应用中,枝接最适宜的时节是秋冬季,枝接需要先行进行采条埋条,待到开春时节,枝接条长至80cm后开

展嫁接工作,为了保障整个嫁接过程中接穗的良好生长,还需要在嫁接进行之前将距离地面40cm外的部分先行截除,然后再进行嫁接;7月份是最适宜芽接的时期,多选取离地面约7m左右的芽苞处进行嫁接,并且在嫁接完成之后要对作业处进行保护,并需要及时的将多余的萌蘖除掉,使得所有的养分能够集中供应接穗的快速成长,以保障嫁接的成活率。

1.2栽培技术

1.2.1地块选择。丁香性喜阳,耐寒耐干,忌积水。所以,在选择种植地块时,需要排水良好且土质肥沃的砂壤土,但需避免低洼阴湿。事实证明,丁香在荫蔽环境中生长时会出现枝条细长脆弱的现象,而且所结花朵少且短小松散;如果种植土壤过于贫瘠时生长缓慢,且开花较少。所以,在选择种植块地时,适宜肥沃向阳且土层深厚的条件。

1.2.2肥水管理。丁香生长过程中并没有过多的肥料要求,所以,在种植过程中严禁施肥频繁且过多,不然会因为徒长而影响花芽的形成,所以,在生育期一般不施肥或者施极少量的肥。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在花后施些钾肥、氮肥及磷肥,需要保障钾肥和磷肥的总量不超过75g,氮肥施用量为25g,以保障丁香的正常成长和发育。在对丁香进行浇水与施肥时,均不宜过少或者过多,并且在浇水之后要适时松土,以免出现肥害现象,使植株在土温适宜的条件下保证新芽的快速生长。

1.2.3病虫害防治。种植丁香选用具有较强排水性的土质,使丁香的生长环境疏松且湿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根系腐烂及病虫害的发生。丁香虫害有刺蛾、毛虫、潜叶蛾、介壳虫和大胡蜂等,在生长过程及时有效进行防治。

2丁香在绿化中的应用

对丁香栽培技术及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充分发挥丁香自身优势,加大应用范围和应用力度。丁香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或者半荫的环境下,另外,相对湿润的环境能够加快丁香的生长,不宜长期处在积水的环境下。丁香具有耐干旱、耐贫瘠和耐高寒的特点,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病虫害发生较轻。在种植过程中选择向阳的坡地、草坪或者路边,也可在种植中同其他各类花木适宜的进行搭配,不仅有利于丁香生长繁殖,还可提高观赏价值。

丁香自身带有馥郁芬芳的香气,在窗前、庭外都是极好的种植场所,并且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将各种品种的丁香进行混合培育,建设成一个丁香观赏园,或者将丁香进行盆栽培育都是不错的应用选择。

丁香自身具有良好的抵抗和吸附毒气的性能,因此,可以将其在工厂区进行种植,可以有效的改善厂区的生态环境及整体的空气质量,对自然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白丁香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白丁香,拼音:báidīngxiāng

拉丁学名:SyringaoblataLindl.var.albaHort.exRehd

别称:白花丁香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捩花目,亚目:木犀亚目

科:木犀科,亚科:木犀亚科

族:丁香族,属:丁香属

形态特征

白丁香为紫丁香的变种,与紫丁香主要区别是叶较小,叶面有疏生绒毛,花为白色。多年生落叶灌木、小乔木,高4-5米。叶片纸质,单叶互生。叶卵圆形或肾脏形,有微柔毛,先端锐尖。花白色,有单瓣、重瓣之别,花端四裂,筒状,呈圆锥花序。花期4-5月。

生长习性

白丁香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的深厚肥沃土壤。

白丁香图片

丁香蓼


品种名称丁香蓼

学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水生植物
生物分类柳叶菜科丁香蓼属

产地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朝鲜、日本、印度至马来西亚也有。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一年生湿生草本。茎高20-60cm,近直立或下部斜升,有纵棱,光滑无毛或少数被疏短毛,多分枝。单叶互生,膜质,全缘,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狭,顶端渐尖,长2-5cm,宽0.5-1.5cm,近无毛,无柄或柄甚短。花两性,单生叶腋,黄色,无梗,基部有2小苞片;萼筒甚短,与子房合生,裂片4,卵状披针形,长2-3mm,外面略被短柔毛;花瓣小,与萼裂片同数,稍短于萼裂片,宽椭圆形,顶端钝圆,基部狭成短爪状,早落;雄蕊4;子房下位,花柱短。蒴果圆柱形,略具四棱,长1-3cm,宽1-1.5mm,绿色或稍带紫色,顶端冠有宿存的花萼裂片,成熟后,室背果皮成不规则破裂,具多数细小油光滑的棕黄色种子。

生活习性:生于沼泽、田中及水边。

蓝丁香


品种名称蓝丁香

学名Syringa meyeri

异名莫尔丁香

植物种类 观花树木
生物分类木犀科

产地原产中国华北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株高1-2米,盆栽株高约20-40厘米即能开花。叶对生,阔卵形,全缘,幼枝,叶密布细茸毛。春季开花,圆锥花序,顶生,花冠筒状4裂,粉红至粉白色,具芳香。

繁殖方法:可用分株、扦插、高压或嫁接法。冬季落叶后,春季新芽萌发前,剪取中熟枝条扦插成活率最高,必要时用发根剂处理,以促进发根。

栽培要点:栽培土质以中性或稍带碱性的肥沃砂质壤土最佳,酸性太强的土壤,应配合石庆加以调整。排水、日照需良好,生长期间每2-3个月施肥1次,春季适量施用磷肥、草木庆,基部加以培土,有利开花。成年植株忌移植,冬季落叶后或花期过后应整枝修剪1次,植株老化应施以强剪。性喜冷凉,忌高温高湿,生长适温约8-18℃,夏季应避免酷热高温。

应用价值:此类植物适合作庭园美化或大型盆栽,性喜冷凉,华南地区宜在中、高海拔冷凉山区种植,平地高温越夏困难。

白夜丁香


品种名称白夜丁香

学名Cestrum diurnum

异名白瓶子花

植物种类 观叶树木
生物分类茄科

产地原产西印度群岛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株高1~2米,具直立性。叶互生,卵状椭圆形。夏、秋季开花,花腋出,花冠长筒状,白色,昼夜均开花,优雅清香。

繁殖方法:可用扦插法,春、夏、秋3季均能育苗,但以春季为最佳,成活率高。

栽培价值:栽培土质选择不严,但以肥沃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最佳。全日照、半日照均能生长,但日照充足则生长开花均较旺盛,幼株生长期间土壤宜常保持湿润。施肥可用各种有机肥料或氮、磷、钾,1年分3~4次施用,春季施肥提高磷、钾比例,能促进多开花;尤其年中施用l~2次干鸡粪或油粕,肥效极佳,能使之生机蓬勃。每年冬季或早春应整枝修剪1次,春暖后能萌发多数新技,开花更旺;若植株已趋老化,则需施行重剪或强剪。夜丁香及金夜丁香枝条较柔软,植株过高需立支柱或依靠篱墙,以避免倒伏。盆栽以大盆为佳,盆土多有助生长。性喜高温高湿,生长适温约23~30℃,冬季宜温暖避风越冬。

应用价值:适合作庭植或盆栽。

华丁香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华丁香,拼音:huádīngxiāng

拉丁学名:SyringaprotolaciniataP.S.GreenetM.C.Chang

别称:甘肃丁香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捩花目,亚目:木犀亚目

科:木犀科,亚科:

族:丁香族,属:丁香属

主要产地

甘肃、青海

形态特征

华丁香小灌木,高0.5-3米。枝直立或稍拱曲,棕褐色,无毛,疏生皮孔,小枝紫褐色,细弱,四棱形,无毛,疏生皮孔,外有薄膜状剥裂。叶全缘或分裂,长1-4厘米,宽0.4-2.5厘米;叶柄长0-2.5厘米,无毛;通常枝条上部和花枝上的叶趋向全缘,枝条下部和下面枝条的叶常具3-9羽状深裂至全裂,叶片和裂片呈披针形、长圆状椭圆形、宽椭圆形至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钝或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下面具明显黑色腺点。花序由侧芽抽生,长2-10厘米,通常多对排列在枝条上部呈顶生圆锥花序状;花序轴与花梗、花萼无毛;花梗纤细,花芳香;截形或萼齿呈三角状卵形,齿端锐尖、渐尖或钝;花冠淡紫色或紫色,花冠管近圆柱形,裂片卵形、宽椭圆形至披针状椭圆形,先端尖或钝;花药黄绿色。果长圆形至长卵形,带四棱形,先端凸尖、锐尖或钝,皮孔不明显。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长习性

华丁香喜光,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稍耐阴,阴处或半阴处生长衰弱,开花稀少。具有一定耐寒性和较强的耐旱力。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在低洼地种植。

华丁香图片

红丁香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红丁香,拼音:hóngdīngxiāng

拉丁学名:SyringavillosaVahl

别称:香多罗、沙树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捩花目,亚目:

科:木犀科,亚科:

族:丁香族,属:丁香属

形态特征

红丁香灌木,高达4米。枝直立,粗壮,灰褐色,具皮孔,小枝淡灰棕色,无毛或被微柔毛,具皮孔。叶片卵形,椭圆状卵形、宽椭圆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长4-11(-15)厘米,宽1.5-6(-11)厘米,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至近圆形,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粉绿色,贴生疏柔毛或仅沿叶脉被须状柔毛或柔毛,稀无毛;叶柄长0.8-2.5厘米,无毛或略被柔毛。果长圆形,长1-1.5厘米,宽约6毫米,先端凸尖,皮孔不明显。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长习性

生山坡灌丛或沟边、河旁,海拔1200-2200米。喜光,喜冷凉湿润气候,稍耐阴,耐寒,耐旱。

红丁香图片

相信《紫丁香》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花卉知识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紫丁香是花卉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