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为此,很多人都倾情投入到花卉的种植中去!活到老,学到老,种植花草的过程也如是,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芦荟的采收与加工”,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采收一般认为芦荟年龄低的,其有效成分含量低,治病效果不佳。而且年龄越高治病效果越好。种植一年左右的芦荟就可采收。一般从植株下部开始采取成熟叶片,采收时可先在叶片下部叶鞘处轻划一刀,然后顺势剥下,这样,既不伤芦荟植株,又可保持叶片完整。生长良好的“上农大叶芦荟”,一年后就可长达80-90厘米,宽15厘米,单片叶子700克左右,每公顷土地一次可采30吨以上,每年可采4-5次。采下的叶片可放在塑料筐或纸板箱中。装箱(筐)时应注意勿使芦荟叶边缘齿互相刺伤叶片,造成叶汁外流和叶片出伤斑。为了避免叶边缘齿互相刺伤,装箱(筐)时可将芦荟叶片分层排列整齐,在各层之间放隔层的稻草或铺上旧报纸,每箱(筐)也不宜装得太多,以免叶片互相挤压损伤。芦荟叶片压伤后,会流出汁液,在空气中氧化成红黑色,不仅影响外观,也增加工厂加工处理的困难。在采收、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都要十分细致认真。如发现有个别损坏的芦荟叶片,应及时挑出,以免扩散损坏其他的叶片。同时各箱(筐)堆码装车时也不能互相挤压,避免压坏芦荟叶片。采收时间不拘季节,全年可采。一般可在早晨进行采收,尽可能于当天将新鲜芦荟叶片送工厂加工,这对提高芦荟产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采收数量应与工厂加工处理能力相适应,采收太多,造成芦荟叶片处理不及时,影响芦荟新鲜程度。采收太少,芦荟加工单位开工不足,同样也是一种浪费。所以,尽量使种植、采运、加工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各环节衔接良好,减少浪费。采收后的剩余部分可按扦插养殖方法换盆或换地栽种。加 工一、传统的方法(一)库拉索芦荟的加工加工方法是:将切下的叶片放在一V形槽中,切口部向下斜摆在槽边上,V形槽应当斜放,以便能从一端流出叶汁。当摆在V形槽下端的容器装满后,把叶汁倒入一个铜制的容器中加热蒸发,但加热温度通常低于开普芦荟,因此其产品常为不透明状态,虽然有时由于加热温度掌握不好,也可加工出半透明的产品,但随贮存时间的延长也会渐渐变成不透明状态,这样的产品又叫“开普类库拉索芦荟”。传统的库拉索芦荟都是趁热将其倒入芦葫中销售,现在这样的产品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了。现在的库拉索芦荟药材的进出口都是装箱运输的,每箱装这样的产品130磅(58.5kg)。(二)开普芦荟(好望角芦荟)的加工过去的开普芦荟都是由野生的好望角芦荟及其变种制备而来的,现在则用栽培种类。开普芦荟在我国药典上称“新芦荟”或“透明芦荟”。它的加工是,先在地面上挖一圆形坑,坑内衬帆布或山羊皮。将切下的芦荟叶片200片左右摆放在坑边,切口向下,大约6小时,即可收集叶汁完毕。将这些叶汁倒入一大容器中,明火煮沸4小时,产品趁热到入一略小的容器中,要求容器中凝固的叶汁重25kg。运出销售时,成箱运输,每箱可装这样容器2只或4只或8只。(三)斑纹芦荟和木芦荟的加工我国产的斑纹芦荟和日本生产的木芦荟(木立芦荟)通常采用鲜用或晒干用为主。没有什么特殊的加工方法。二、近代的加工方法近年来,人们比较推崇纯天然产品,因此对芦荟的加工也有新的方法。(一)芦荟胶的加工是将芦荟的鲜叶去皮后,将叶肉打浆、过滤,然后在40~60℃真空浓缩,经灭菌,如系外用的话可加入防腐剂及抗氧化剂等,得到不同浓度的产品,分别有芦荟原汁(未经浓缩的产品)、2倍浓缩物、10倍浓缩物、40倍浓缩物、200倍浓缩物等产品种类。灭菌方法有巴氏灭菌法、γ-射线灭菌法等。使用时只须将其适释到相对应的浓缩倍数即可使用,类同原汁,保留了原汁的生物活性,尤以冷冻真空干燥品为最佳。外用时,为增加其粘稠性,还可添力。少量树胶等,也可在加工时加入。实际上,200倍的芦荟浓缩物的确切称呼应叫“芦荟叶干粉”,因这一倍数的产品已不再含有水分。民间通常是将其叶片干燥后直接打成粉使用,效果类似于200倍浓缩物。当然,也有将库拉索、开普芦荟的药材干品再打成粉使用的,称为“芦荟粉”,而我们说的上述产品叫“芦荟叶粉”,其有效成分含量不如芦荟粉,希望大家在使用时注意用药量。(二)芦荟油这是由传统加工的芦荟药材,经有机溶剂提取获得的脂溶性产品,将有机质挥发掉即得固体或粉末状产品。(三)芦荟精制品 1.芦荟热水抽提物。即水溶性芦荟产品。 2.芦荟乙醇抽提物。如特利公司(TERRY)生产的芦荟脂醌酊。 3.油溶性芦荟胶。即芦荟油。(四)单体活性成分制品采用物理、化学分离手段直接提出单体活性成分的加工品,如芦荟苦素(Aloesin)、芦荟素(Aloin或Barbaloin等)、芦荟大黄素(Aloeemodim)、异芦荟素(Isoaloin)等产品。

Xzh52.COM延伸阅读

玫瑰的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药用的玫瑰花一般分三期采收,有“头水花”、“二水花”、“三水花”之分。其中“头水花”肉分厚、香味浓、含油分高、质量最佳。采收标准是已充分膨大但未开放的花蕾。时间大约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即盛花期前。而提炼玫瑰精油的花要掌握在花开放盛期采收,大约时间在5月上、中旬。此阶段花朵含玫瑰油量最高。采收标准为花朵刚开放,呈现环状;如花心保持黄色,虽花已开足但仍能采。如到花心变红时再采,质量就显著下降。采花时间可从清早开始,8-10时采的油量最高;如遇低温,花未开放,则可推迟采花时间。食用花仅收集采花阶段中之散瓣花。(二)加工处理 药用花需采用文火烘干。具体操作方法:一般是先晾去水分,依次排于有铁丝网底的木框烘干筛内。花瓣统一向下或向上,依次顺序更换文火烘烤,到花托掐碎后呈丝状时,表示已干透,一般头水花4公斤烘1公斤,其他为4.5-5公斤烘1公斤。分级时,以身干色红,鲜艳美丽,朵头均匀,含苞未放,香味浓郁,无霉变,无散瓣、碎瓣者为佳。花朵开放,日光曝晒,散瓣、碎瓣者一般质量较差。经干燥的花,一般是分装在纸袋里,再贮藏在有石灰的缸里,加盖密封。以后,每年在梅雨季节更换新石灰。食用花的加工方法,将花瓣剥下,花托及花心去除。100公斤花瓣加5.7公斤盐、3.5公斤明矾粉、30公斤梅卤,进行均匀揉搓,并不断翻动、压榨去汁,使重量仍保持100公斤左右,再加食糖100公斤,充分拌和均匀后装坛备用。配方中食盐是防腐;明矾使花瓣硬而不粘,增添外观美感;梅卤(或用柠檬酸)是保持花瓣的鲜艳,色泽不退,经加糖后即成为含有少量粘稠浅棕色液的玫瑰红色花泥,具有浓郁扑鼻的玫瑰油香气,食之香甜,略带酸咸味。玫瑰油的提取是在工厂里有专门设备和技术进行的,出油率约为0.04%左右。

留兰香的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目前用于生产的留兰香主要有大叶和小叶2个品种。留兰香的成熟期(开花期)与品种特性和气候条件有关。因此,各地收割期的确定应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一般小叶留兰香的开花期较早,大叶留兰香较晚。通常是在初花期至盛花期进行收割,年收2次,南方个别地方有可能收3次,但要从产量、质量和成本等几方面综合考虑。不论年收2次或3次,其最后1次收割必须在霜降之前进行,否则随着气温的降低得油率会急剧下降。割下的鲜草应晒至半干(即鲜料失水50%以上)以上再进行蒸馏,这不仅可节省燃料、人工,而且可提高得油率;改善精油质量。
二、加工
蒸馏时间长短是影响留兰香油香气的因素之一,蒸馏时间过长,香气较差。因此,在生产上必须严格控制蒸馏时间,一般1立方米容积的蒸馏锅为1.5~2小时。留兰香油蒸馏按鲜重计得油率为0.3%~0.4%。

丁香罗勒的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丁香罗勒在广东和福建定植后60~75天花序出齐,即可第1次收割;第2次收割在7~8月;第3次在10月中旬。海南岛11月下旬尚可进行第4次收割。每亩产鲜茎叶1500~2000千克。第1、2次收割时用镰刀离地面20~25厘米植株部割下,收割时尽量避免动摇根系,以免影响再生能力,随后加强水肥管理,使其更新萌发新的茎叶。最后1次收割时,在地面下,然后培土保暖以利越冬。福建和广东的丁香罗勒种子可在田间成熟,收割时选择健壮植株作为留种之用。采收应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收割后放置阴凉处,勿堆积一起,以防发热腐烂。采收的原料要在2~3天以内加工完毕后,再采收新的原料。从1天内不同收割时间对含油量变化规律试验表明:以14:00~16:00含油量最高,为0.77%;而早晨5:00仅为0.37%。
二、加工
丁香罗勒油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油中含有相对密度1.03左右的丁香酚和相对密度0.9左右的罗勒烯,蒸馏液的温度会使油的相对密度改变。如果蒸馏液温度在40~30℃之间,油分为2部分,轻于水的油浮于水面,称为轻油,重于水的沉于水中,称为重油。蒸馏液温度在45℃左右时,精油相对密度接近于水,蒸馏液成为白乳浊状,油水暂时混合不易分离。因此,在蒸馏过程中要掌握下列操作技术:
①不论是土法蒸馏还是水蒸气蒸馏,从蒸馏开始到结束,均须掌握旺火,才会提高出油率。
②把蒸馏液回流于锅中,这样可以不断增添水量,还可以使油水再次蒸馏,增加精油。
③蒸馏液的温度掌握在40~30℃之间,冷却水的流量要多而流速快,冷凝水的温度在40℃以下。

芦荟采收技巧


种植一年左右的芦荟就可采收。一般从植株下部开始采取成熟叶片,采收时可先在叶片下部叶鞘处轻划一刀,然后顺势剥下,这样,既不伤芦荟植株,又可保持叶片完整。生长良好的“上农大叶芦荟”,一年后就可长达80—90厘米,宽15厘米,单片叶子700克左右,每公顷土地一次可采30吨以上,每年可采4—5次。

采下的叶片可放在塑料筐或纸板箱中。装箱(筐)时应注意勿使芦荟叶边缘齿互相刺伤叶片,造成叶汁外流和叶片出伤斑。为了避免叶边缘齿互相刺伤,装箱(筐)时可将芦荟叶片分层排列整齐,在各层之间放隔层的稻草或铺上旧报纸,每箱(筐)也不宜装得太多,以免叶片互相挤压损伤。芦荟叶片压伤后,会流出汁液,在空气中氧化成红黑色,不仅影响外观,也增加工厂加工处理的困难。在采收、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都要十分细致认真。如发现有个别损坏的芦荟叶片,应及时挑出,以免扩散损坏其它的叶片。同时各箱(筐)堆码装车时也不能互相挤压,避免压坏芦荟叶片。

采收时间不拘季节,全年可采。一般可在早晨进行采收,尽可能于当天将新鲜芦荟叶片送工厂加工,这对提高芦荟产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采收后的剩余部分可按扦插繁殖方法换盆或换地。

菊花采收加工技术


一、采收
一般于霜降至立冬采收。以管状花(即花心)散开2/3时为采收适期,若将全部开放的花朵采下后加工质量差。采收菊花要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否则容易腐烂、变质、色逊、质差。
二、加工菊花品种繁多,各地均有独特的传统加工方法。
1.亳菊
在花大部分盛开齐放、花瓣普遍洁白时,连茎秆割(折)下,分二、三次收完。扎成小捆,倒挂于通风干燥处晾干3至4周,不能曝晒,否则香气差。干燥快的色白,干燥慢的为淡黄色,至花有八成干时,即可将花摘下,置熏房内用硫磺熏白。熏后再摊晒1天即可干燥。然后装入木板箱或竹篓,内衬牛皮纸,1层菊花一层纸相间压实贮藏。一般亩产50千克,高产达150千克。
2.滁菊
菊花采后阴干、熏白,晒至六成干时,用竹筛将花头筛成圆球形,再晒至全干即成。晒时切忌用手翻动,可用竹筷轻轻翻动晾晒。
3.贡菊
菊花采后置烘房内烘焙干燥,以无烟的木炭作燃料。烘房温度控制在40至50℃之间。烘时将贡菊摊在竹帘上,当第1轮菊花烘至九成干时,再转为第2轮。第2轮的温度较第1轮低,约30至40℃。当花色烘至象牙白时,即可从烘房内取出,再置通风干燥处阴至全干。此法加工菊花,清香而有甘味,花色鲜艳而又洁白,且挥发油损失甚少,较晒熏、蒸法加工质量为好。尤其是采用硫磺熏蒸,菊花被硫和硫化物污染,严重影响药菊的质量和卫生。
4.杭菊
杭菊花加工采用烧柴的小灶蒸花的办法。铁锅外缘直径50多厘米,把菊花铺放在蒸花盘内(蒸花盘用竹篾编成,周边斜上,添约5厘米,上缘直径约37至39厘米),厚约3厘米,过厚不易蒸好。锅水烧开后,放入2至3只蒸花盘,上盖木锅盖。蒸花火力要猛而均匀,每蒸一次加一次热水。锅水不宜过多,以免水沸到蒸花盘,影响菊花质量。蒸的时间约4至4.5分钟,过生过熟过头成“湿腐状”,不易晒干;蒸的时间过短,则出现生花,刚出笼时花瓣不贴伏,颜色灰白,经风一吹则成红褐色。过久花熟都影响质量。蒸好的菊花放在竹帘上晒,菊花未干不要翻动,晚上收进室内不能压,晒3天后翻身一次,约晒6-7天后,收起贮藏数天以后再晒1-2天,花心完全变硬即可贮藏。

芦荟加工提取技术


一、表面净化:首先把鲜叶用清水漂洗干净,最好用深井水,不能用含漂白剂的自来水,因漂白剂可导致芦荟液变色、变质。
二、紫外辐射杀菌:洗干净的鲜叶,晾干后,运入无菌室(室内装有杀菌消毒设备),进行紫外辐射杀菌,一般5至10分钟即可。
三、去掉叶皮:在无菌室内进行,芦荟去掉叶皮,用消毒的刀片割开外皮,并将芦荟凝胶取出。将凝胶和叶皮分别装入塑料桶或缸内。
四、高速粉碎与沉淀:用高速粉碎机把凝胶和叶皮组织捣碎,成为稀浆液。然后用高速沉淀机进行沉淀处理。之后进行过滤或真空过滤,即成为芦荟纯原汁。虑取芦荟原汁后的虑渣数量不多,约为芦荟鲜叶重量的2%-4%,此渣可加水煮1小时,虑取其汁,该方法为芦荟炼汁。芦荟炼汁直接加热浓缩至饴糖一样的浓度,冷却后凝成树脂状,即为中药芦荟。
凝胶和叶皮处理后的原汁用途不同。凝胶原汁主要用于饮料、食品或添加剂等。叶皮原汁则主要用于护肤、护发化妆品和制造药品等。

菊花采收后加工技术


一、采收

一般于霜降至立冬采收。以管状花(即花心)散开2/3时为采收适期,若将全部开放的花朵采下后加工质量差。采收菊花要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否则容易腐烂、变质、色逊、质差。

二、加工菊花品种繁多,各地均有独特的传统加工方法。

1.亳菊

在花大部分盛开齐放、花瓣普遍洁白时,连茎秆割(折)下,分二、三次收完。扎成小捆,倒挂于通风干燥处晾干3至4周,不能曝晒,否则香气差。干燥快的色白,干燥慢的为淡黄色,至花有八成干时,即可将花摘下,置熏房内用硫磺熏白。熏后再摊晒1天即可干燥。然后装入木板箱或竹篓,内衬牛皮纸,1层菊花一层纸相间压实贮藏。一般亩产50千克,高产达150千克。

2.滁菊

菊花采后阴干、熏白,晒至六成干时,用竹筛将花头筛成圆球形,再晒至全干即成。晒时切忌用手翻动,可用竹筷轻轻翻动晾晒。

3.贡菊

菊花采后置烘房内烘焙干燥,以无烟的木炭作燃料。烘房温度控制在40至50℃之间。烘时将贡菊摊在竹帘上,当第1轮菊花烘至九成干时,再转为第2轮。第2轮的温度较第1轮低,约30至40℃。当花色烘至象牙白时,即可从烘房内取出,再置通风干燥处阴至全干。此法加工菊花,清香而有甘味,花色鲜艳而又洁白,且挥发油损失甚少,较晒熏、蒸法加工质量为好。尤其是采用硫磺熏蒸,菊花被硫和硫化物污染,严重影响药菊的质量和卫生。

4.杭菊

杭菊花加工采用烧柴的小灶蒸花的办法。铁锅外缘直径50多厘米,把菊花铺放在蒸花盘内(蒸花盘用竹篾编成,周边斜上,添约5厘米,上缘直径约37至39厘米),厚约3厘米,过厚不易蒸好。锅水烧开后,放入2至3只蒸花盘,上盖木锅盖。蒸花火力要猛而均匀,每蒸一次加一次热水。锅水不宜过多,以免水沸到蒸花盘,影响菊花质量。蒸的时间约4至4.5分钟,过生过熟过头成“湿腐状”,不易晒干;蒸的时间过短,则出现生花,刚出笼时花瓣不贴伏,颜色灰白,经风一吹则成红褐色。过久花熟都影响质量。蒸好的菊花放在竹帘上晒,菊花未干不要翻动,晚上收进室内不能压,晒3天后翻身一次,约晒6-7天后,收起贮藏数天以后再晒1-2天,花心完全变硬即可贮藏。

玉簪根茎的采收与保鲜


【其他中名】白萼、白萼花、白鹤草、白鹤花、白鹤仙、白玉簪、棒玉簪、化骨莲、季女、内消花、小芭蕉、玉春棒、玉泡花、玉真花

【科属】百合科 玉簪属

【原产地】日本、中国

【植株性状】玉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40~50厘米。具根状茎,粗壮,肉质。

【根茎采收】收获部位为玉簪的根茎。在入秋后,当植株地上部分枯死时即可采收。小心地将根茎从土中掘出,在避雨通风处放置5~7天,再剪去叶片备用。亦可在春季植株尚未萌芽前进行采收,这样产品质量更好,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分级】所采收的球根应该在具本种典型特征、无明显损伤、能够正常萌发之前提下进行分级:一级根茎每簇5~7芽;二级根茎每簇4~6芽;三级根茎每簇3~5芽。

【包装】可先将相同等级的玉簪球根贮于塑料屉箱中,待上市前再分装到标有品种名称的小型麻袋中。

【保鲜管理】可以将根茎置于相对湿度为50%~60%,温度为1~2℃的环境中进行砂藏。

【存放期限】按照上述方法处理,玉簪的球根通常能够存放10~15天而不致影响以后种植。

【园艺应用】玉簪十分耐荫,也极其耐寒,栽种于荫蔽之地长势颇佳。它的花色洁白,开放于夏秋两季,是一种香气颇浓的切花。其花朵可供食用。

【定植提示】玉簪为秋植球根花卉,其根茎栽种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的9~10月。

复合型低糖芦荟果酱的加工技术


芦荟的有效成分多呈苦味,采用芦荟叶肉制备果酱嗜好性欠佳,因此复合型低糖芦荟果酱的加工选用人们普遍喜爱的、而且加工配伍性能好的苹果为配料,既可改善风味又可平衡营养。所用原辅料为:芦荟叶肉60公斤,苹果肉40公斤,蔗糖40公斤,柠檬酸0.3~0.35公斤,增稠剂0.5公斤。其加工操作步骤如下:一、前处理芦荟:用流动水洗净后去皮,随即投入90~95℃的热水中烫漂3~5分钟以破坏氧化酶活性,热烫后置入0.2%的抗坏血酸溶液中进行护色处理,完成后可进入打浆工序。苹果:用流动水洗净后去皮、去心,用0.02%亚硫酸钠和0.2%柠檬酸溶液浸泡进行护色处理,取出后于沸水中预煮1~2分钟即可进入打浆工序。二、打浆及微磨分别将经过前处理的芦荟和苹果用打浆机打成粗浆,按配方中的比例将芦荟粗浆和苹果粗浆混合,再通过胶体磨磨成细腻浆液。三、调配及均质按照配方,将蔗糖(留下适量蔗糖与增稠剂调和)加入芦荟苹果浆,充分搅拌使物料完全溶解。将调配好的果浆投入均质机中进行均质,使果肉纤维组织更加细腻,有利于成品质量及风味的稳定。四、浓缩及酱体杀菌为保持产品营养成分及风味,宜采用低温真空浓缩,浓缩后浆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要求达到40%~45%。为了便于水分蒸发和减少蔗糖转化为还原糖,增稠剂和柠檬酸在浓缩接近终点时加入;预先将余下的蔗糖与增稠剂以3∶1的重量比混匀,用少量温水溶解调匀;柠檬酸预先用少量温水溶解,当浆液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0%左右时将上述物料加入。继续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要求时,关闭真空泵,解除真空,迅速将酱体加热到95℃,进行杀菌,完成后立即进入罐装工序。五、罐装及杀菌预先将四旋玻璃瓶及盖用蒸汽或沸水杀菌,保持酱体温度在85℃以上装瓶,通过真空封罐机封罐密封。随后置于常压沸水中保持10分钟进行杀菌,完成后逐级冷却至37℃左右,擦干罐外水分,即得到成品。该产品色泽浅黄,呈均匀酱状,粘稠度适中,口感细腻,滋味甜酸微苦,兼有鲜芦荟的清香和苹果的风味。复合型低糖芦荟果酱符合国际上食品向低糖、低热量、保健食品发展的趋势,老幼皆宜,用途广泛,不仅可直接供家庭或餐馆用于涂抹馒头、面包食用,还可用于制作糕点的馅料,市场前景看好。

凤尾鸡冠的采收与保鲜


其他中名】笔鸡冠、凤尾鸡冠花、火炬鸡冠、芦花鸡冠、绒鸡冠、扫帚鸡冠、塔鸡冠

【科属】苋科 青葙属

【原产地】亚洲热带地区

【植株性状】凤尾鸡冠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80~120厘米。穗状花序聚生成三角形顶生,具红、黄、紫红等色。自然花期7月至见冻。

【切花采收】收获部位为凤尾鸡冠的带梗花序。当花序上的小花充分透色时即可采收。也可将整株植物连根拔起,再除去根系中、下部叶片。操作最好在上午气温较低时进行。产品先暂放在无日光直射之处,尽快预冷处理。

【分级】所采收的花材应该在具品种典型特征、无破损污染、视觉效果良好之前提下进行分级:一级切花的长度为60厘米左右;二级切花的长度为55厘米左右;三级切花的长度为50厘米左右。相同等级的切花长度之差,不宜超过标准的1.5厘米。

【包装】将相同等级、品种的凤尾鸡冠带梗花序单支进行包装。分别码入标有品名、具透气孔的衬膜瓦棱纸箱中。

【保鲜管理】可以把切花置于相对湿度为80%~90%,温度为2~4℃的环境中进行贮藏。当储运时,凤尾鸡冠可耐较长时间的干藏。但在开箱后必须尽快将其插入水中,亦可使用市售保鲜液延长瓶插寿命。

【存放期限】按照上述方法处理,凤尾鸡冠的带梗花序通常能够存放5~7天而不致影响装饰效果。

【园艺应用】凤尾鸡冠花穗丰满,形似火炬,是夏秋两季的应时花材。

【上市提示】凤尾鸡冠切花的供货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的7月至霜降。返季节供应的切花,上市时间能够提前,但通常品质稍差。

天麻的栽培与加工技术


天麻属草木植物,无叶无根,以地下块茎入药。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口眼斜歪、肢体麻木、小儿惊厥(风)、半身不遂等症。也用于飞行员的脑保健和多年痴呆症等,是理想的脑神经保健良药。
1、天麻的繁殖
1.1有性繁殖
当少数天麻抽出地上茎并开花时,应保持沙土湿润,用竹竿固定花茎,遮蔽阳光直晒,花蕾成形后,花朵自下而上每天开一至数朵。如果缺乏授粉昆虫(也可就近移蜜蜂来养),应人工授粉,用镊子拨开花冠,去花药帽盖,取出花粉块,置于柱头上。授粉时间应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授粉成功,则子房膨大,花冠枯萎,子房缝线明显,一旦开裂就会扬出大量种子,当一个果实开裂,就将相邻35个果实剪下,置于皿中待自然开裂后取种。散于皿内的种子立即播种,不可放置。将已准备好的菌床的菌材掀起,在垫铺厚约1cm的阔叶树叶中,种子撒于树叶层间,每平米播种1020个果实的种子,后将菌床恢复原状,撒一层树叶,盖填覆物。让其生长出强有力的天麻,成为高产的杂交种麻。在种天麻时,多作几个菌床,不要下床子,准备摘天麻有性繁殖用。
1.2无性繁殖
在10一11月,地温56℃时,蜜环菌能够生长。而天麻需要在10℃左右才能萌动,所以秋冬栽的天麻有一个较长的时间,便于蜜环菌和麻种结合。当来年天麻开始萌动时就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故秋栽为最佳季节。
方法为:
选地挖窖:选有腐殖质的黑色沙壤土,能滤水保温的山地或在庭院中挖窖。深2530cm,宽5060cm,长视场地定。窖底顺山向带10一15度斜度,以利过水。
备回填土:用山上阔叶林(柴老底)黑色的疏松土作回填土;也可选平地上的肥黑泥加锯末,或泥土加稻壳,或打黄豆时筛出黄豆后的杂物过筛,筛下者装袋备用;筛上者破碎留用。收山芋时将藤切寸长晒干、饲料机破碎,运到栽种场地和沙土拌和配制。锯沫和沙土的比例为3:1(体积比);树叶(半腐敲碎)和泥沙土,比例为4:1;稻壳(或黄豆藤,山芋藤末料)加沙的比例为2:1,上面再盖一层细沙,覆盖好枯草树叶。
为促进蜜环菌生长发育,可在培菌棒时一次性施用磷肥,即0.5%一1%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按一层过磷酸钙粉剂,每窑用量为2030g,称好量样,准备撒放。
菌棒排放:先在窖底撤56cm深的混和土,再撒一层半腐烂阔叶树叶(不宜太厚)以能盖住土壤为宜。先放下层,顺山坡方向摆菌材34根,棒与棒的距离为23cm,两棒中间紧靠棒摆34个麻种,摆时两头的两个生长点向外,菌棒横头各放2个麻种,放好后盖混合土至棒平,又如此放一层菌棒和麻种,用土填满空隙处。摆时上下棒要错开,第一层摆好后放5cm混合土再摆第二层菌棒和麻种。上放一层树叶,最后覆土7一10cm与地平。
菌棒加薪柴培育法:能使天麻同蜜环菌建立共生关系,又能为密环菌提供丰富的营养,栽培时菌柴新柴相间,麻种应紧靠菌棒摆放,撒树叶填土。
菌床栽培法:在56月份农闲时挖好窖,故入菌枝柴和新棒。栽种时挖开菌床,先挖出上层菌捧,下层棒不要动,只是在下层棒中间用小铲铲一小洞,放入种麻,再将上层棒放原处(原棒不要搞乱)靠紧菌棒放好种麻,可撒20g过磷酸钙,填空隙土和覆土与地平,这种方法接菌快,接菌率高,产量也高。
三管齐下栽培法:即用人工培育的纯蜜环菌与无菌新鲜棒,种麻同时下窖,一般用菌种量每平方米89瓶,种麻1.5kg。(每平方米为3窖)。
2、栽培后的管理
种麻于10一11月下窖,来年45月锄一次草,防止人畜践踏。防旱:春季天麻刚发育生长,需水份少,68月是其生长旺期,遇旱要注意浇水保芽,幼嫩芽不能适应逆境,否则容易干枯死亡,浇水方法可在窖的上端用锄头轻轻挖一小由,再浇水渗入,浇后复为原状。平地可在窖的四周浇水渗入。同时搭架,种上瓜果,让枝蔓遮阳。防涝:挖好排水沟。防冻:盖杂草或厚盖树叶。
3、防治病虫害
(1)蝼蛄:土名拉拉蛄。能在天麻窖表土层下开掘纵横隧道,咀食天麻块茎。可用50%氯丹0.5kg,麦麸(炒香)25kg,加水7.5kg拌合后,于傍晚时分散置天麻窖表面作毒饵。
(2)蛴螬:土名地蚕(金龟子),在窖内咀食天麻使之成为空洞。可用敌百虫碾碎加蜜糖在碟上放置诱杀。也可放毒薯:做法是,红薯切成火柴盒大小,浸入0.2%浓度的20%乐果液中,浸12一14h搅动1次,再浸10h,捞出晒干后毒杀,每窖放3块,药期为7d,1次杀不完的,要多放几次,可多切些红薯浸药晒干备用。晒时和藏时严防小孩误食。
(3)蚂蚁危害:可用灭蚁净药杀。同时,可用肉皮、肉,鸡、鱼骨埋人有蚁害的天麻附近,等二天后拨看,当蚁聚集时用热水浇杀。(可提锅去临时搭灶烧热水浇)。
开花期有蚜虫,可喷洒40%乐果乳剂0.05%溶液。
(4)鼠害:用剧毒鼠药毒杀。
4、天麻的收获加工
收获:10一11月收获。先挖出菌捧,取出箭麻、白麻和米麻,轻拿轻放,分级装运,以避免人为机械损伤,防止栽后烂麻。
分等级:收时就随手分好等级。3两(每两=50g)以上为一等,1.53两为二等;1.5两以下和挖破的大者也只能算三等。
清洗泥土:将分了级的天麻分别用水冲洗干净,不可摩擦去泥,可用手轻抹泥液。当天洗当天加工处理,来不及加工的先不要洗。
创皮:创皮后加工好的天麻叫雪麻,现在人工栽培量大,除出口外其余都不创皮。
蒸煮:水开后,将天麻不同等级分别蒸煮,放少量明凡,5kg天麻加2两。3两以上的煮1015min,23两煮7一10min,2两以下的煮58min,等外的煮4min左右,总之以煮过心为准(从黑暗处往亮处看不见黑心即可)。
烘干:烘时不可火力过猛。坑上温度开始5060℃为宜,当烘至7成干时,大的用手压扁,小的不压,再烘。此时温度以70℃为宜,晒干也可,全干后取出分等级包装,即可出售。

相信《芦荟的采收与加工》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种子采收与识别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