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喜欢花的人非常的多!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花草的种养植并非不加学习和摸索就可以做好的,种植达人有哪些秘不外传的经验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领一景观材料市场亮相上海景观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继上海领一景观材料市场亮相首届沪浙园林绿化产业交易会暨第三届浙江萧山花木节后,此次以一崭新的姿态出现在第四届上海国际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及设施展览会上,其产品丰富多样,给上海景观展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上海领一景观材料市场06年2月成功预展后,现已吸收入驻企业60余家,包括上海金防工艺品有限公司、上海格陵兰灌溉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旭雯景观休闲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红双喜三英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一些大型的资材企业,拥有假山、景观石、休憩桌椅、喷灌滴灌水处理、防腐木、景观灯、雕塑等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景观材料设施,是目前华东地区首家大型专业的园林景观资材市场,发展态势良好,规模逐渐扩大。

在此次景观展中,记者欣喜的发现像上海诚培信苗木配送中心等一站式采购的公司越来越多,而上海领一景观材料市场作为全国最大的园林材料“一站式”购齐市场,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为全国各地的园林设计、施工、养护企业提供了便捷。

据上海领一景观材料潘总介绍,为进一步开拓景观材料市场,总面积为7000平米的领一市场开工了,预计2007年5月完工。

XzH52.cOm精选阅读

行道树用上生态透水景观材料


杜艳玲报道 行走在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白云路道路两边的人,近日会发现许多树坑里的铁箅子被一种新型材料所代替。记者从北京西城区月坛街道了解到,这是他们与巨横漆业公司合作,采用科技手段,在白云路两旁的行道树树坑内铺设的生态透水景观材料。 据月坛街道城管工作部干部周兴新介绍,这种生态透水景观材料有多种颜色,他们采用的是砖红色。其外形类似渗水石。这种新材料是由各种天然及再生材料为骨材,加入多种高分子添加剂制成,可以使城市土壤与大气中的水、气、热交换生态体系得到改善,并符合环保标准,价钱也便宜。铺设一棵普通树木铁箅子的成本在400元左右,但这种新材料只需要200多元。与传统铁箅子相比,它具有提高节水渗水功能,便于清扫员清扫,如有破损容易修复的特点,同时避免了铁箅子等相关设施的丢失问题,在提高功能的情况下节约了成本。 周兴新告诉记者,他们从去年10月份开始尝试在行道树的树坑内铺设这种生态透水景观材料,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检验,效果很好。这种生态透水景观材料将树坑与道路衔接成一个平面,令整条街更加整洁和美观。今年3月初他们将把白云路道路两旁的240个树坑全部铺上这种材料,并将与企业继续合作,在三里河东路推广实施此项工作。

港口镇:花木市场景观树木热销


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刺激了花木行业的发展,在港口镇,各种形态优美的景观树木悄然热销,成为该镇花木市场的主流品种。

走进该镇的各个花木种植场,可以看到场内栽种冬青、红枫、五味子、榕树等数十个品种,细心观察会发现增加了火焰木、大叶杜樱、仿伞枫等新品种,而一些以前比较常见的大红花、细叶榕、白玉兰、茉莉花等则已很少种植。

据一些花木场场主介绍,由于人们对园林绿化的标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高要求,在对住宅小区、私家别墅、街心公园、高标准道路和工厂大院进行绿化时,更喜欢种植各类景观树木。因此,各花木种植场亦看准时机,不断引进本地区少有的树木品种,再通过技术改良、造型加工、异体嫁接等方式,栽种出各有特色,各具形态的景观树木。而对于因地区开发或新建房屋而面临砍伐的荔枝、龙眼、芒果等老果树,花木场亦乐于收购,经过截枝定型后再卖给私人住宅和别墅,按其树龄长短和树茎大小,通常能卖到几千至数万元不等,这样一来,既可为花木场创造利益,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老龄树木加以保留。

游客置疑公园景观设置:人造景观多自然景观少


“五一”黄金周已经过去,大连市的秀美景色让很多外地游客大饱眼福。但近日记者也听到一些游客反映说,我市一些公园内人造景观多,自然景观少,成了他们游玩的遗憾。北京游客邱先生“五一”期间在大连玩了6天,将大连的各个旅游景点走了个遍。在醉心于大连美丽的海滨景致之余,他对一些公园内人造景观过多、自然景观较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邱先生认为,大连的自然美景美不胜收,但一些公园内的人造景观却平淡无奇。尤其是一些公园在破坏原有自然景色的基础上,修建了一些人造景观和游乐设施,这些不仅不能与整个公园的主题相搭配,而且重复建设严重,缺乏新意,很难引起游客的兴趣。邱先生的意见不是个例,很多游客对公园内人造景观多于自然景观的现状不甚满意。

记者走访了我市一些公园发现,很多人造景观和游乐设施取代了原来的绿地、树林等自然景观,成为公园吸引游客的主要“看点”,但能获得游客青睐的却很少。在一家公园的游乐场前,很多游乐设施上空无一人。

景观设计讲解


景观是什么,景观设计学在现实中起到的应该是什么作用?

一眼能看见的土地,土地上的山、树木、水、建筑、城市、田园,这个整体就是景观。景观设计是对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综合体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然后合理地布局和规划,对其进行监理和管理,这就是景观设计学。景观同时是人类整体的生活、活动空间,景观设计本质上就是协调空间内的各种自然、人文、社会和精神过程的科学和艺术,让各个过程都能和谐地利用这个共同的空间。它能帮助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重建精神信仰。

中国现在景观学和景观设计上的误区是什么?

景观学这个词就不对。第一个误区是认为景观设计学就是种花种草啊,一个小庭院,认为它们就是园林、园艺,定义完景观就知道了,其实风景园林只是景观构成的综合体中很小的一部分。第二大误区,片面追求形式化,如大的广场、图案化、城市化妆化,搞纪念性的建筑和轴线。景观有那么多丰富的内容,不光是自然的,还有生态、人文、历史的过程都在这里头。这不仅是美学的问题,也不仅是形式的问题。

工业化进程中的未来中国,城市景观设计应怎样实现中国化宜居?

宜居么,要感觉亲切宜人,要跟自然亲近,有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便捷自然的游栖空间,能够很快地畅通无阻地走到绿地里头去。首先要保护自然的系统,宜居环境很重要的是要解决人跟自然的环境问题, 所以第一要保证完整的自然系统,设计一个生态基础设施,让人能够在里头休闲、游栖。第二,要设计一个宜人的交通网络,包括自行车、步行的网络,不光是汽车的网络。汽车网络我们往往是靠交通专家设计。而景观设计学则要设计一个人的活动空间,如自行车道、步行道、宜人尺度的聚会场所、交流场所。第三,景观设计学要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的关系,必须保护、保留当地的乡土遗产、历史文化遗产,能够把土地上所有的这些都留在这块土地上,然后再发展。这个过程叫作反规划,反过来做规划,确立这片土地上哪里不能建。首先做不建设规划,然后再做建设规划,这样才能实现人跟自然的和谐,人当代跟历史的和谐,人跟人的和谐。

如何规划建设工业化进程下的未来农村景观、维系乡土中国的传统伦理信仰?

在历史上,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农民跟土地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土地上有大量的乡土文化、乡土景观的遗产,有祖先的陵墓,有我们祖宗留下的建筑、构筑物,同时纪念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事件的这种遗产,还有当地村庄对自己这片土地的信仰,比如说风水灵、风水树、风水的祠堂,这些都是建立人跟土地的关系,建立草根信仰最基础的东西,所以在乡村建设中它们首先应该得到保护,这是建立人跟自然真正和谐的一个基础。

什么是风水?

风水就是前科学时代、没有科学时、科学被引进前的一种价值观、方法论、操作系统。这种价值观就是人应该跟土地和谐,方法论就是仰观天象、俯察地形,来实现人跟自然的和谐。操作系统就是通过测量,通过看罗盘来进行操作,也通过建筑、道路的设计,形状、绿化的改变,这都是操作系统,能够操作,从而实现人跟自然的和谐。 它既不是科学,也不是通常人们说的一无是处的封建迷信,风水更多的反映了我们的经验,人类生存的经验。它不是科学,所以不能以科学的标准去要求它,评价和衡量它,更不能用科学的标准去批判它。不能说世界上没神,你就批判它不存在,这是一样的道理。风水是一种那个时代解决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东西,所以它是遗产,遗产是不能以科学和非科学来评价的。它没有弘扬一说,科学比它应该更好,系统掌握景观设计学应该比它更好。现在毕竟是科学时代,科学揭示了经验以外的一些东西,高于经验。

现代化建筑如何与传统中国景观实现共同共融?

第一现代建筑跟传统没有冲突,现代就是现代,传统就是传统,没必要把现代搞成传统,也没必要把传统搞成现代。现代建筑更应该考虑的是它的功能,如何节约能源、使用方便,而不是造一个古董的奇怪的形式。传统与现代完全可以在一个城市中共存共融,只要它功能合理,但不是形式上的共存。央视大楼和国家大剧院这两个建筑外观上的不协调是美不美的问题,这还是形式上的,能源、材料上的浪费,尺度上不宜人,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这才是它们真正应该批判的。建筑本身和谐与否永远谈不清楚,你会落到一个怪圈里去,形式问题不是本质问题。

景观花卉种植技术


景观花卉如何种植 景观花卉的种植相对比较简单,前期就是整地播种,主要是直播或者育苗分栽。大面积可条播、撒播,高速公路护坡一般是喷播。有的品种可能还有覆土或者其他方面的要求。

景观花卉也可与草种混合使用作草坪缀花,从而达到草中有花、绿中添色、相得益彰的景观效果。建议与禾本科或豆科等草坪草种混播,在生长太快的草坪草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因为这些草种会对景观花卉产生抑制作用。当缀花在草坪中单独布置应用时,缀花的播种密度应适当高一些;缀花与草种混在一起种植时,草种用量应至少减少一半。

景观花卉的播种时间 简单地说,景观花卉的最佳播种时间通常就是当地农作物最适宜播种的时间。

在气候冷凉地区,如我国北方大部分区域,不管是一年生草花,还是多年生草花或者草花组合,春天、早夏、晚秋均为播种的理想时期。

在气候温暖地区,只要是气温适合的月份都可播种(草花的发芽适温一般为 20℃-25℃),但是仍以春秋两季播种的表现效果最好。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如果采用秋播的方式,往往在来年的春天就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景观花卉的播种量 任何一个景观花种以及野花组合都有一个最大和最小的播种量。最小播种量一般是在土壤条件较好、杂草控制得力的情况下,为建立一个较好的缀花簇而确定的,我们推荐的播种量约为每平方米 0.5-2克。如果土壤条件较差、杂草较多或要求最大限度的突出色彩效果时,就需要一个最大播种量,约为每平方米 1-4克。不管是最大还是最小播种量范围,都是根据种子的大小来确定的,越小的种子,播种量当然越小,而对于种子特别大的草花品种,其播种量也可在我们推荐的范围上适当增加。

景观花卉的越冬 通常来说,在我国南方及部分北方地区(北方过渡带),大多数多年生品种都可安全越冬,但是在一些比较极端的条件下,比如东北、新疆等地,由于冬天温度很低,而多年生草花品种间的耐寒性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还要把越冬品种再做区分:

1.完全可以露地越冬,这主要是些极耐寒宿根品种。例如:紫松果菊、草原松果菊、大花金鸡菊、高秆黑心菊、蓝刺头、月见草等。

2.第一年必须保护越冬,以后就可露地越冬的品种。例如:毛地黄、火炬花等。

3.完全需要保护越冬。例如:须苞石竹、飞燕草、美女樱、羽扇豆等。

景观树有哪些


一、银杏树

它既属于是观叶树木,也属于观花树木,观赏性是很高的。并且,还能起到绿化的作用,它的叶片行形状和颜色都是很独特的,是较为常见的观赏树种。

二、桂树

这种树木可以生长到15m的高度,叶子常年都是青绿的,属于观赏、美化的优良景观树。它在开花之后,花朵的香味也是很好闻的,十分受人欢迎。

三、枫树

大家应该对于枫树都不是很陌生,因为它的叶子是会变色的,在进入到秋天之后,它叶子就会逐渐变成红色。很多人为了一睹它的风采,会专门和朋友一同观赏。

四、榕树

它的生长能力是很好的,并且盘根错节十分独特,种植之后可以将它修剪成观赏性高的造型。它的树冠一般为圆形或是伞形的,造型特别、观赏价值高。

五、重阳木

这种树形看起来非常优美,花朵和叶子是一同生长的,树冠就好像是伞盖一样。在秋季的时候叶子也会变成红色,可以起到点缀、观赏的作用。

竹园景观配植


2 竹园景观配植2.1 种类大佛肚竹(Bambusa vulgaris cv. Wamin)、黄金间碧玉竹(Bambusa vulgaris var.striata)、粉单竹(Lingnania chungii)、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人面竹(Phyllostchys pubescens)、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 cv.Fernleaf)、钓丝单竹(Bambusa vario-striata)、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斑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cv.Tanakae)、龟甲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var.heterocyucla)、菲白竹(Pleioblastus)、阔叶箬竹(Indocalamus lactiflorus)、钓鱼慈竹(Sinocalamus)、麻竹(Sinocalamus latiflorus)、箬竹(Phyllostachys glanca cv.Tanakae)。2.2 配植方式2.2.1 色彩对比黄金间碧玉竹(黄色)、粉单竹(白色)、青皮竹(白色)、紫竹(紫色)、斑竹(斑块)、菲白竹(叶有白色条纹)2.2.2 杆上节间形状对比方竹(方形)、大佛肚竹(佛肚状)、龟甲竹(龟甲形)、人面竹(人面形)2.2.3 成丛栽植大佛肚竹、孝顺竹、钓鱼慈竹+红刺露兜树(Pandanus utilis)

济源生态景观城市


济源是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鲧禹治水、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是中华民族口传文化和神话传说的摇篮。夏朝在这里设都,道教在这里发源,王屋山是道教天下第一洞天,天坛山是轩辕开祭天先河之所,济渎庙是先祖四渎同祭之地。轵国、阳樊、吕地以及仰韶文化是中华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西踞王屋,北靠太行,南面黄河,怀揣济水,东面是广袤的华北大平原。全市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66万,城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4.2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2万。

济源市是河南最西北的省辖市,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为中原城市群九个城市之一,河南省首批城乡一体化五个试点城市之一。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王屋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7个旅游景区。

1998年以来,济源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总体目标,按照“大气、秀气、灵气”的城市建设理念,倾力构筑城市“大园林”,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之城。绿地总量快速增长,绿化品位明显提高,城市品质迅速提升,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2006年,该市“生态和城市绿化”项目被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以自然和谐推进景观保护

济源市三面环山,一面平原,山青青、林涛涛、水幽幽。多年来,济源市坚持“城在林中,林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大园林格局,利用丰富的天然景观,先后建成了王屋山、九里沟、五龙口、黄河三峡、济渎庙等7大旅游景区,构筑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态环境。

济源是全国地上文物遗存最多的城市之一。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济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制定了专项保护规划,投入巨资对济渎庙、阳台宫、奉仙观、大明寺等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景观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济渎庙坐落于济源市区西北部济水发源地,五庙宏门、古木参天,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典园林式建筑群,享有我国北方“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这里的珍贵遗产,济源市认真制定了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完善了基础设施,高标准完善了绿化,并逐步实施济渎庙外围民建拆迁工程,有效地恢复和保护了文物遗存。

济源市出台了《济源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市域现有的一级115株、二级138株、三级165株古树名木实行分级管理体制,确保古树名木生长态势良好。
以机制法规统筹园林建设

济源市把国家园林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的重要“品牌”,作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体来具体操作和实施。1998年,济源市启动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政委、市长为指挥长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指挥部,制定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规划和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了《济源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济源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济源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3个规范性文件;完成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济源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确立了“一环一带三河六路”的绿地布局。该市充分发挥园林局的职能,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8项。

2004年以来,济源市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采取规划建绿、拆墙透绿、拆房植绿、沿河布绿、见缝插绿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公园、游园、广场建设,强力实施城市河道治理绿化,城市道路整治绿化,单位、居住区绿化达标建设,城市防护林建设等大规模建绿工程,倾力塑造“城景相连、城景相融”的城市景观特色。截至2007年底,建成区绿地面积达836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940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194.92公顷,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地率达到34.46%,绿化覆盖率达到38.7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86平方米。

以科学发展加快造绿步伐

济源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以科学有序的态度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依据城市特点、城市框架、城市发展走向和城市发展规划,建造独具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骨架与脉络。济源市道路绿化以“色彩丰富、树种多样、突出特色、整洁美观”的原则,对城区愚公路、沁园路、黄河大道、学苑路、天坛路等20条城市干道实施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绿化。双排行道树提高了绿化覆盖率和生态功能,乔木、花灌木和地被苗木相结合,强调了绿化的生态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林荫系统和绿化景观。

加快居住区绿化。新建居住小区,严格控制30%%的绿化用地指标,实行绿化配套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做到建一楼绿一片,建一区绿一方;升级改造旧居住区,最大限度增加绿量和绿地面积,先后建成园林式居住区10个,占居住区总数的71%。

加快单位绿化。全市所有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学校、商业等,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营造园林城市。建成园林单位106个,占建成区单位总数的65%。

开展“让绿于市、还绿于民”的活动。该市先后对沁园路、黄河路、天坛路、学苑路、北海路等城市主要道路实施拆墙透绿,共有74家单位拆除围墙,总长度达1.7万余米。

加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济源市在城市北部的天然屏障的孔山,在横穿城市的蟒河、湨水、济水和珠龙河沿线,建造了十多个全民义务植树点。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驻济部队踊跃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先后完成义务植树600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85%以上。

开展捐建认养活动,推广立体绿化。建设花园式、盆景式的现代住宅家庭越来越成为济源的城市时尚。

以人本原则建设精品园林

水是城市的眼睛,城市因水而充满活力。2002年,济源市完成了对蟒河的综合整治,在两岸兴建了新蟒园、迎春园、望春园、清趣园和儿童乐园等12个城市公园。2003年以来,济源市倡导并大力推进绿色长廊、休闲长廊、文化长廊、景观长廊、居住长廊建设,先后投资1亿元对湨水进行整治改造,建成50米宽的湨河带状公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绿色风光带。

清趣园占地16.04公顷,绿化面积11.66公顷,绿化覆盖率85.3%,绿地率72.7%。这里荷叶碧绿、荷花绽放、湖光山色、绿树倒影,是广大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被省建设厅命名为河南省“城市绿化达标公园”。

小浪底坝后公园是济源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占地面积6200亩,依托小浪底水利枢纽,充分利用工程弃碴,控制水土流失,栽植各类苗木154种、125万株,形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花、叶、果、型共赏”的景观。

济渎庙是我国古代“四渎”中唯一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历史名园。济源市高度重视该园保护工作,并按“修旧如旧”原则,对北海池等重点区域进行综合整治,使济渎庙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世纪广场是济源市大型综合性广场,总占地面积20公顷,充分展示了济源历史文化名城的风格特色,也是河南省最大的“体彩健身园”。

济源市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以增加城市绿量、提高绿化档次、加强绿地管理为重点,坚持植物造景、生态建园,适当建设园林小品,合理配置乔、灌、花、草、藤,体现园林的个性与特色,公园、游园绿地率达到70%以上。截至2006年底,城市建成区共建成世纪广场、清趣园、新蟒园等9处公园绿地,西苑、文昌苑等57处街旁绿地和居民游园,满足了居民出行500米就能走进一块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的要求。

以森林围城构建生态城市

打造生态园林城市是济源市多年来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济源市在城北的孔山上,经过连续十年的奋战,将青石山变成了绿林涌动的森林区,并延伸到城市北郊;在城南的南山岭区,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加大国有林区规划,大规模种植林果;在城西的虎岭区,50年的植树造林构建了绿色生态小气候;在环城公路两侧建成了宽50余米的防护林带。大环境绿化,使城市热岛效应得到缓解,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到2006年底,济源市累计完成荒山造林40多万亩,新植完善林网1800余条,完成通道绿化400多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9%,形成城郊一体的优良环境。

扮靓城市,点亮夜色,着力营造流光溢彩的夜济源。新城区广告门匾实行了亮化和楼体美化,城市道路、桥梁、单位楼院、商店门户全都进行了亮化改造。入夜,世纪广场华灯闪亮、游人如织,蟒河、湨河河道灯火辉煌,桥梁彩灯闪烁,形成两条流动的风景线。沁园路、文昌路、天坛路、宣化街、周园路亮如白昼,绚丽多彩,点亮了不夜的济源之夜。

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济源市致力于综合整治和综合创建,城市布局更加合理,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城市建筑更加和谐,市容市貌更加美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2006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达3.6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55.1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日处理城市垃圾能力达300吨,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01天,地表水排放达标率为100%。城市新建建筑节能设计达到100%,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比例达到50%。城区燃气覆盖率达到100%,普及率89.37%。万人拥有公共交运车辆10.02标台,公交出行比率为15%。人均道路面积为17.91平方米,供水普及率达90%,水质综合合格率为100%。

建设绿色家园,打造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济源66万人民的共同愿望。环境优美、生态平衡、品位高雅、人居环境舒适的新济源魅力四射,一座现代化的绿色之城已崛起在太行、王屋山下。

自然生态成景观 太原首条景观大道开始绿化


舍弃园林小品,追求自然生态;舍弃娇嫩的名贵树木,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的树种……日前,长风东大街工程开始绿化。届时,一条两侧绿化各达30米的首条高标准景观大道将展现在省城市民面前。

长风东大街工程西起建设南路交叉口,东至东山过境高速公路立交桥,全长2.06公里。作为未来太原市的主要出入口,该大街被誉为“未来太原形象的名片大街”。据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该大街需下穿铁路,铁路以西段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80米,铁路以东段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50米、两侧各30米绿带。

据悉,长风东大街道路绿化以草坪和乔木为主,绿化隔离带上将种植乔木,以造就林荫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绿化工程淡化人工痕迹,强调植物造景,推广成本相对较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明显的乡土树种,以防止生态浪费。据了解,太原市还将在该大街东山高速至太行路段建设600亩郊野生态公园,设置休闲娱乐设施,将生态控制与城市公园结合在一起,形成太原市城市入口景观区。

营造小灌木密植景观


通俗地讲,小灌木密集栽植造景就是把高度、形态、色彩、大小相对和谐统一的小灌木在一定区域内像栽草一样一棵挨一棵紧密栽植,而后修剪外表面,形成植物组合新景观,以满足不同的园林设计效果需要。
一、常用的品种
1.红色类:红叶小檗、美国红栌、丰花月季、红瑞木、椤木石楠等。
2.黄色类:金叶女贞、洒金柏、棣棠、黄刺玫等。
3.绿色类:小叶女贞、大叶黄杨、小叶水蜡、石楠、火棘、小刺柏、地柏、龙柏、绒柏、小叶黄杨、忍冬等。
4.具备叶形小而密集、萌枝力强、耐修剪、整体观赏色彩效果好的其他灌木或者可用修剪控制主干的丛生小乔木。
二、在园林绿化中常见的应用形式
1.代替草坪成为地被覆盖植物。对大面积的空地,利用小灌木一棵一棵紧密栽植,而后对植株进行修剪,使其平整划一,也可随地形起伏跌宕。虽是灌木所栽,但整体组合却是一片“立体草坪”之效果,成为园林绿化中的背景和底色。
2.代替草花组合成色块和各种图案。一些小灌木的叶、花、果具备不同的色彩,可运用小灌木密集栽植法组合成寓意不同的曲线、色块小花形等图案,这些色块和图案在园林绿地中或大片草坪中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3.花坛满栽。对一些形状各异的花坛,采取小灌木密集栽植法进行绿化美化,形成花镜、花台,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三、特点
1.由于小灌木是木本植物,具有草坪草、草花等草本植物难以比拟的管理优势。
(1)抗病虫害,抗旱,管理任务较小。由于是木本植物,根系较深,因此较草本植物耐旱。栽植后前期浇水、喷水,保证成活后,后期基本可以粗放管理,苗木荫蔽后杂草也难以生长。进入正常管理后,即使在旺盛生长季节修剪次数每月仅1至2次,比起高羊茅、早熟禾、黑麦草类混播的冷季型草修剪次数相对要少。
(2)和一、二年生草花或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相比有一劳永逸的功效。为保证效果,有的一、二年生草花一年要更换2至3次;而一些草坪草除了管理费工费时费水外,一般最佳观赏期只有2至3年,若仍不更换草坪则会出现根系盘结、草坪老化等问题,影响观赏效果。运用密集栽植法栽植的小灌木,其显露在外表面的枝叶量有限,养分充足,且根系深远,故最佳效果明显、持久。
(3)小灌木密集栽植造景在园林上应用时,由于主要靠修剪造型,因此土壤水肥不均造成的苗势强弱对整体效果影响不大。
2.与草坪、草花比,小灌木密集栽植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虽具草坪观赏效果但不能真正取代草坪。比如仅能应用于面积有限、管理水平高的空地。
(2)小灌木的色彩比较少,比草花的自然形态及颜色都颇有逊色。
(3)一次栽植时投资略高于草坪。
(4)主要靠修剪出效果,不能完全放任生长。

养花技巧《领一景观材料市场亮相上海景观展》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景观花卉种植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