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错落有致的花儿,红的、紫的、粉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交杂摘一起,五彩缤纷!”花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须品,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不学习不摸索则很难侍弄好花草,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绿色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孙筱祥 男,1921年5月生于浙江省萧山县。1946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园艺系。现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风景园林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总会个人理事,北美风景园林教师理事会通讯理事,海口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兼总园林师,建设部建设规划设计研究所风景园林总设计师,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林业部园林科技查新咨询专家,中国城市雕塑艺术家委员会委员。教授、画家、高级风景园林师,花卉家,建筑师。

●孙先生接受《中华建筑报》的女记者采访,提出人类需要的是最安全、最健康、最舒适而又有大自然生趣的“人居环境”。他曾在纽约曼哈顿双子星塔楼的107层玻璃大厅用过餐,他对女记者说,“它迟早会爆炸的”。话音落后,过了11个多小时,悲剧竟不幸被孙先生言中。
●“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绝对不能用“景观设计”类的名词所取代。
●中国四合院民居是中国居住建筑在空间艺术上远远超过西方居住建筑的杰出成就。
●城市的园林形式,必须以叶面积系数最高的自然植被群落为原型的自然式复层混交林形式。修剪费工的大草坪、树木造型园、刺绣花坛、盆花花坛等,费工费钱,除特殊场合最好不用。


日前,在一个园林生态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论坛上,已是耄耋之年的孙筱祥教授直言不讳,抨击了现代大城市园林绿地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在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满脑子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

早已进入80高龄的孙先生如今仍是满脑子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他撰写的《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洋洋洒洒数万字,被创刊不久的《风景园林》以专刊的形式全文发表。字里行间,不但闪烁着这位老专家的创见,还有那种对事业、对祖国的热爱。

1946年,孙先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园艺系。从那时起,就开始了漫长的规划设计生涯。他曾任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研室主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还是国际大地规划与风景园林师联合会的个人理事,被国际同行称为“中国现代大地规划与风景园林之父”。在国际同行中,孙先生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曾受聘为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并获得了该院“红领带奖”。当年,应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国家学术团体委员会联合邀请,他在美5所著名大学讲学。在澳大利亚,他获得了海登威廉荣誉教授奖,在15所大学校园里留下了讲学的身影。

在近60年的岁月里,他设计过我国许多大型的植物园和绿地。杭州西湖的花港观鱼公园、厦门植物园、中科院北京植物园木兰牡丹园、美国爱达荷植物园中国园等,都是他的倾心之作。

城市园林绿地比政绩工程重要得多

18世纪中叶以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美国的霍华德爵士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构想,希冀建立起城市与农村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社区,并且用几个田园城市的建设实践,展示了他的思想。

但是,霍华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孙先生认为,要使21世纪的现代城市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是研究21世纪城市的农业与工业的关系以及农村用地和城市用地的比例、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例。“这要比政绩工程、广场工程重要得多”。

孙先生说,绿色生物工程措施是整治现代城市环境恶化的根本措施。而这种工程必须由绿色植物的种植工程来完成。也就是必须靠植物造景、造园、造绿地,而不能用铺装广场、道路、建筑、雕塑、构建物等来替代。

孙先生将这一工程定名为“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他强调,这一工程的规划设计,绝对不能用“景观设计”类的名词所取代。因为,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的大部分重点工程与景观无关。

现代城市某些建筑规划必须改革

在一些人热衷建设世界最高、最大、最长的摩天大楼等钢铁、玻璃建筑物的时候,孙先生却认为,人类需要的是最安全、最健康、最舒适而又有大自然生趣的“人居环境”。

这或许是一个巧合。他接受《中华建筑报》的女记者采访,提出了自己的上述观点。他曾在纽约曼哈顿双子星塔楼的107层玻璃大厅用过餐,他对女记者说,“它迟早会爆炸的”。

话音落后过了11个多小时,悲剧竟不幸被孙先生言中。

其实,孙先生的依据是历史上的悲剧。即便是没有恐怖分子,美国当时最大的钢铁城市芝加哥还是毁于火灾,日本东京因大地震烧掉过三分之二。他预言,在高层建筑密集而延绵不断的城市,毁灭性的灾难迟早会发生。

对此,孙先生呼吁,城市建筑群必须划分为若干社区,社区间以园林绿地或农地分隔,而不能连绵不断。

如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是由美国风景园林师格力芬规划的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那个美丽的城市,分为国家首都区和远近12个居住社区。社区之间,都是天然公园、牧场或者林带。

孙先生批评说,杭州虽好,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忽视了过去的传统。在全国环境最佳城市的评比中,昆明也因建筑多、公园绿地少而落选。

城市建筑物的高度,必须控制。孙先生指出,百米以上的建筑不能再建。玻璃幕墙建筑最好不建或少建。城市及大部分建筑物的高度应在35米以下。城市的居住建筑高度极大部分也应在十到十二层。

城市人居社区中的居住建筑群应组成错落有致的不对称院落。孙先生特别怀念老北京。每个四合院中都种植着许多树木,整座城市的乔木覆盖率可达60%左右。他说,中国四合院民居是中国居住建筑在空间艺术上远远超过西方居住建筑的杰出成就。现代城市的布局,不能像欧美城市那样一排一排成街道式布局,而应参照中国庭院式布局组成有内部自然式庭院空间的街坊。在布局上要继承以往四合院的传统,组成错落有致的院落。院落内要多种乔木,没有窗户的墙面和屋顶最好也要绿化。

建“田园城市”而不是“花园城市”

孙先生说,城市的“园林”和“绿地”是两个类型。园林首先必须是一种绿地。现在有人把没有乔木的广场也当做园林,是一种错误。园林必须是植物造景形成的。

在孙先生看来,园林必须是一种艺术品,是一种代表城市精神、以植物造景为主的重要艺术品,是一座城市精神面貌的重要市标之一。在造景上必须是美的,要在视觉、听觉上有形象美。而绿地就不一定必须有形象美。园林可以成为美的景观,而绿地就不一定。凡是在市区内非建筑、道路、广场的用地,有绿色植物覆盖的用地,都可称为城市绿地。但它必须栽植木本植物或多年生植物。

孙先生提出了城市绿地定额的概念。他解释说,城市绿地定额,是指绿地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是指绿地的用地面积。城市绿色植物覆盖率不能替代城市绿地定额。城市绿地总面积,必须占城市总用地的60%以上。即便是市中心区,也应该在30%左右。

孙先生提出,必须把木本农业用地,规划在城市园林绿地的网状结构内。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最好的办法是建“田园城市”,而不是“花园城市”。

谁来主持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规划

现代高度工业化城市,带来了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空气、水体和土壤都被严重污染,城市成为热岛,危害人体健康。孙先生说,这样的城市是不能持续发展的。为了现代城市能持续发展,已经恶化的生态环境必须整治,使其恢复为良性生态。

第一步是用非生物工程措施,回收有毒物质的排放,消除污染源,使城市的空气、水体、土壤、噪声、强光照射等都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第二步是采取生物工程措施,使整个城市维持人居环境的生态平衡,制止城市生态恶化。

孙先生将这种生物工程措施看作一个系统工程,并称其为“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他认为,这个工程在科学上的具体要求是:

在占地面积上,有量的要求。不同的园林与绿地应有详细的分类。在质上,要发挥生态效益、美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他认为,在绿地布局上,要根据不同性质的功能,因地制宜,组成结构。那种所谓的点、线、面结合,把郊区绿地楔形插入城市的布局,应该用新的结构所替代。他的建议是,用点、线、面、网和郊区森林环抱的结构取而代之。

在公园的规划和设计上,要根据社会效益,区别各种公园的不同职能,不同级别和不同的服务半径来布置。

孙先生强调,园林绿地的种植类型,不但要从美学和造景来考虑,还要从发挥生态效益与适地适树的生态学和栽培学方面的规律来考虑。大部分种植应为自然群落式的复层混交林为主。

城市绿化大部分地区应采用大苗绿化,只有重点的极少地区需要用大树移植。同时,要使整个系统具有生物多样性、达到生态平衡、容易经营管理,并有经济效益。

孙先生特别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要由风景园林师主持,在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阶段与其他城市规划项目,相互配合、同步进行、融为一体。而在我国,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总工程师并不是风景园林师,这种现象亟待改变。

最大限度发挥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效益

孙先生说,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的四大效益中,最重要的是生态效益。其生态效益要满足四项功能要求。一是保卫城市和居民安全,二是保护城市居民健康,三是保护城市居民区的宁静、不受噪声污染,四是保证城市小气候的舒适。

在处理日常工作、生活外,城市居民的文化、休闲、娱乐、体育、社交等活动,都需要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开放空间里进行。所以孙先生提出,在规划中,要研究社会心理学。园林必须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要注重发挥园林绿地在促进精神文明、道德风尚建设中的作用。园林应该是贮存了“爱”的信息的载体,除了形式美和形象美之外,还必须有高于形象美和自然美的“心灵美”。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美学效益也不能忽视。既要发扬“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山水派风格,同时也要吸收国外的园林精华;既要力戒在发扬传统的口号下,复制抄袭苏州住宅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也要反对在“吸收外国园林精华”、“园林创新”的口号掩护下,复制和抄袭意大利、法国等的手法。只有地方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才能真正有生命力、才能走向世界。只有吸收国际的、外来的新鲜血液,才可以提高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没有经济效益是不行的。孙先生建议,在社区之间的隔离绿地,可种植大片的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木本油料、干果、果树等树木。许多园林绿地水面,可养鱼、种莲。郊区在营造风景林时,应尽量以经济林代替。在森林生长过程中,要规划阶段性间伐、抚育伐、风景伐等,以取得客观的副产品收益。

孙先生说,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利用自然,顺应自然。城市的园林形式,必须以叶面积系数最高的自然植被群落为原型的自然式复层混交林形式。修剪费工的大草坪、树木造型园、刺绣花坛、盆花花坛等,费工费钱,除特殊场合最好不用。在设计中,多用病虫害少、耗水少的树种。

地球表层规划应该引起重视

据孙先生介绍,美国在原来的 “大地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的基础上,正在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即“地球表层规划”。它的规划领域包括:地球内层地幔以上的平均60公里厚度的地壳,包括海洋中、大陆上的和地层内的一切自然资源、能源,以及地球外到达臭氧层的大气层,再向外延伸到太阳卫星火星的轨道。他强调,如果我们不建立这个宏观尺度的大地规划学科,便会在国防和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陷于被动的局面。

孙先生认为,建立“地球表层规划”学科的首要的任务是,先办好“大地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他不同意目前不少人将“Landscape Planning”译为“景观设计”,而认为应译成“大地规划”。

他说,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单纯的建筑师、土木工程师、城市设计师、工艺美术师、农学家、林学家、生态学家、园艺学家等,都不能胜任。必须专门培养多学科的、综合性的学者,同时,还要聘请各有关行业的专家为顾问。

虽然目前国内有些高校设有相关、相近专业,但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孙先生建议,尽快设立“地球表层规划研究生院”。其中包括大地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院和环境园艺学院,以加速这类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Xzh52.COM延伸阅读

全球风景园林师将聚会苏州共商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


IFLA是风景园林行业的国际组织,于1948年9月在英国剑桥正式成立,现有57个国家的风景园林学会是其会员。 2005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正式加入了IFLA,成为代表中国的国家会员。

2010年5月,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第47届世界大会落户苏州。这是自2005年中国成为IFLA成员国后,该组织首次在我国举行全球性大会,届时将迎来境内外代表约1000人次。记者从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获悉,日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已与苏州市政府共同召开了筹备会议,确立此次大会的主题为“人与天调 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

每年召开的一次全球性年会,是IFLA最重要的学术活动,对提升举办国和城市环境建设水平,改善当地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各会员国(地区)纷纷积极申办此会议。早在2006年10月,该联合会一致通过,2010年IFLA第47届世界大会在中国举办。

根据IFLA惯例,作为举办国城市,苏州要制作一部(册)反映城市总体面貌以及风景园林成就方面的中英文宣传片、宣传册,在今年10月份巴西召开的第46届IFLA代表大会上播放、发送。同时,第47届IFLA会议专用网站的建设也在进行之中。

据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大会具体将分7个专题,即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保护,生态系统的建设,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教育,风景园林工程技术,风景园林管理和风景园林植物。在苏州的活动持续9天,包括理事会议,代表大会、学生营活动,以及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等。

可持续园林发展与害虫防治


摘 要 园林害虫的危害是制约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是引起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之一。针对园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病虫害防治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使用包括害虫防治措施在内的各种生态调控手段,建立生态工程技术,变对抗为利用,变控制为调节,化害为利,以充分发挥系统内各种生物资源的作用,尽可能地少用化肥、农药,使园林生产得以持续发展,从保护植物扩展到保护园林生态体系。害虫防治的对策为:1.充分发挥园林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2.少用化学农药,发展无公害防治制剂;3.强调高新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害虫防治、对策

可持续园林是未来园林的发展方向。害虫防治作为园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成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害虫防治指导思想与对策。

一、可持续园林

自1992年2月6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既满足当代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已成为工农业、牧业、林业、园林等生产发展的重要基准。

可持续园林Sustainable landscape就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强调综合利用城市园林生态系统中自然与生物资源,尽可能地减少外部物质与能量的消耗,使园林效益与园林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园林发展对策。可持续园林不仅要有高的景观效应和完备的功能效应,还要持久地保护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维持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可持续园林必须是生态上的可持续,否则就不可能持续到最后。可持续园林必须是生态上可恢复,经济上可再生产、社会上可接受,生态系统能健康发展的园林经营体系和技术体系。实质上它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二、害虫防治在可持续园林中的作用

害虫防治作为园林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份,在可持续园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害虫危害是制约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

随着城市园林事业的发展,园林植物种类越来越丰富,园林害虫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与农林害虫相互渗透的频率不断加大,有的虫害在城市园林这一特殊环境中发生范围更广,危害更猖獗,共有害虫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重。例如桃蚜在包头致使榆叶梅这种观赏价值很高的灌木不得不从园林中退出。杨笠圆盾蚧、柳牡蛎蚧在杨树上平均虫口密度为100头/cm2,受此类蚧虫危害致死的树木占20%。又如有名的钻蛀性害虫光肩星天牛,对银川、呼市、包头、西安、大同、太原、保定、沈阳等城市中的行道树、圃地苗木造成了毁灭性危害,使几十年的绿化成果毁于一旦。包头市近几年大量引入国槐,国槐的头号“杀手”锈色粒天牛也随之传入,危害也相继发生。双条杉天牛近1、2年已成为包头地区桧柏的毁灭性害虫。地下害虫不仅使圃地苗木生长受阻,同时使成片的草坪、花卉死亡。

就其园林害虫的广泛性而言,对园林植物造成的难以用经济指标量化的为害和损失较之农林害虫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害虫是引起植物受害,制约园林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生物因子。

(二)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也是引起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之一

化学防治仍是目前害虫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全世界每年生产的农药为25亿kg,杀虫剂占30%左右,总销售额为250亿美元。我国1993年农药产量为2.62亿kg,占世界第2位,杀虫剂为77%,总销售额为88.93亿元人民币。在防治害虫、保障农、林、牧、园林等生产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大量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引起了一系列社会与环境问题。

1、有益生物被杀伤

杀虫剂在杀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杀伤了有益生物天敌、蜜蜂、野生生物等,引起害虫再度猖獗,使害虫的发生频次增加。如桃蚜在包头60年代发生频率为10%,70年代大发生频率上升到70%以上,近年来每年都猖獗发生,大发生频率在85%以上。

2、害虫抗药性日趋严重

目前已有504种害虫与螨类对一种或数种化学农药产生了抗性。有的害虫如温室白粉虱10年内对菊脂类农药的抗性增加了50倍。由于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防治时化学农药浓度猛增,导致防治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加重,形成防治“效益比”逐年下降的恶性循环。在园林中形成了“虫害”越重越打药,越打药虫害越重的怪圈。

3、农药残留量增加,环境受到污染,人畜健康受到危害

在自然界中喷洒农药,直接作用于目标害虫的仅占0.1%,而99.9%进入环境中,残毒和生物富积直接威胁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美国每年因农药造成的直接损失天敌杀伤、抗性增加、植物损伤近30亿美元;引起社会与环境的总代价高达81亿美元。1992年我国农药中毒70068例,死亡8562人,致死率为12.22%。据估算,全世界每年有100万人因农药中毒,2万人死亡。

三、可持续园林中害虫防治的指导思想

园林害虫防治的指导思想是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在充分了解园林生态子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加强生物防治,进行抗性品种栽培和害虫与天敌动态监测,综合使用包括害虫防治措施在内的各种生态调控手段,通过综合、优化设计和实施,将害虫防治与其它措施寓为一体,以生态工程技术,对园林生态系统及其植物—害虫—天敌关系进行合理的调节和控制,变对抗为利用,变控制为调节,变害为利,以充分发挥系统内各种生物资源的作用,尽可能地少用化肥、农药,使园林生产得以持续发展。

显然,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害虫管理,需非常注重园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园林的可持续性。它要求在开展害虫防治时,既考虑到防治对象与被保护对象,也考虑土壤、生物资源等整个园林生产体系中各组分;既考虑到当时当地害虫的发生与危害,也考虑到未来及更大时空尺度的害虫发生动态与防治的生态风险分析;既考虑到满足当代人的生活、游憩、观赏需要,也考虑不致于破坏后代人赖以生存的资源基地和环境条件,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害虫管理体系。在未来的害虫管理体系中植物的抗性、天敌的作用、栽培防治与生物技术的应用将得到极大的加强,而化学农药的作用将显著地减少。

四、可持续园林中害虫防治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园林发展的需要,以及害虫发生机理的深入研究,在害虫防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一些害虫防治对策。

1、充分发挥园林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

自然因素对有害生物的发生与危害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据报道,在生态系统害虫的控制作用中,天敌的控害作用在50%以上,植物抗性和其它生态因素的调控作中占40%,天敌与抗性的综合控害作用超过80%。因此,可持续园林发展中的害虫防治,非常强调发挥园林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

发挥自然因素对害虫的调控作用,首先要在充分了解当地园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从观念上把已经习惯了的园林害虫防治转变为园林害虫管理。从园林生态系统中植物—有害生物—天敌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抗逆作用,将植物防御、耐害、补偿和诱导抗性调整到最佳状态。强调天敌的控害作用,通过植物合理配置,使用选择性农药和无公害农药,创造天敌生存与繁殖的最适条件,应用多种调控措施,破坏有害生物栖息生境,恶化其生存与侵害的条件,将害虫持续控制在允许水平之内。

2、少用化学农药,发展无公害防治制剂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是害虫防治的根本对策。目前,瑞典已成功地实施了减少农药使用量50%的计划,丹麦和荷兰也分别制定了2003年减少农药使用量50%的“行动计划”和“长期植物保护规划”。美国1993年发布公告,尽最大努力减少使用危险性较大的化学农药使用量50%。因此,对人畜及生态环境相对安全的无公害制剂产量每年以10%— 20%的速度递增,在我国BT杀虫剂防治害虫已由80年代的5万kg发展到2002年的2000万kg。利用病毒制剂和白僵菌防治害虫面积每年分别在10万公顷和66.7万公顷以上。近年来诱杀和干扰害虫正常行为的昆虫信息素也已成为害虫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3、强调高新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近年来,生物技术、遗传工程的发展,为害虫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为尽可能地少用化学农药奠定了基础。目前,主要从植物—害虫—天敌食物链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着重研究以下三方面内容:1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体内,使植物对害虫产生抗性。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修饰微生物本身基因,以提高其对害虫的感染力,或与异源病毒重组以扩大其宿主范围,或将外源激素、酶和毒素基因导入杆状病毒基因组以增强其致病作用。3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以昆虫转座因子P因子作为载体,将显性不育基因,结构基因导入雄虫体内培养出不育雄虫,从而达到异常控制害虫的目的。

4、将害虫防治纳入可持续园林管理之中

害虫防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影响园林可持续发展的因子很多,害虫防治只是其中之一。害虫防治必须服从可持续园林发展的需要,与其它栽培、管理等协调配合,将植物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与植物的综合营养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保护植物扩展到保护园林生态体系。(段半锁 李占龙)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年鉴编委会 《中国农业年鉴》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4:490-497
2刘舜尧 《农药译丛》1996.182:1-8
3程绪珂 生态园林研究和实施报告 《生态园林论文续集》1993:1-28
4王献溥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 《自然资源》19944:1-6
5李辛夫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原则 《科研管理》1997.182:19-23
 6 李典漠 协同进化——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昆虫知识》1997.341:45-49
7 包满珠等 浅谈园林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中国园林》1998.1:8-10

临潼城市绿色生态


临潼作为中外驰名的风景名胜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以国际化视野审视、定位旅游产业,集中解决旅游环境、旅游产品、旅游产业链瓶颈问题,打响“秦风、唐韵、御温泉”三大品牌,把临潼建成中外驰名的国家级旅游产业基地。

扩张空间规模,实现旅游景点向旅游景区转变

一是加快实施太平星、怡园酒庄、九州大剧院等旅游项目,使兵马俑周边成为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不夜城”。在秦陵周边规划20平方公里的农家乐聚集区,发展石榴观光,展示秦文化和关中民俗文化,建成中国最大的秦文化展示区。二是对华清池周边300多亩区域进行整体拆迁,建设唐华清宫遗址公园。实施南北大街街景整治工程,按仿唐风格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再现唐昭应县城风貌,逐步形成山、宫、城一体格局。三是抓紧编制姜寨遗址保护规划,加快实施占地5万平方米的姜寨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项目,建设遗址展示区和功能服务区。

同时,加快实施城市快速干道临潼段景观整治工程,对沿线两侧建筑分别按关中民居、秦文化、唐文化风格进行穿靴戴帽式改造,并在六个节点建设城市雕塑、广场,建设临潼旅游景观大道、历史文化长廊。2011年,使景区面积扩大到50平方公里。

优化功能布局,实现景城合一向景城分治转变

按照“东连西进,南抑北拓”的城市发展方向,在行者、西泉一带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成立新区发展公司和生态建设公司,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力争用5-10年,逐步将老城区的行政、商住功能向新区转移,把新区建成临潼新的行政区、居住区、生态区,最终使临潼形成“4+1”发展格局:以秦始皇陵为中心的大遗址保护区、以新区为中心的大西安生态居住区、以老城区为中心的国际旅游商务港、以沐浴文化为特色的温泉养生区和以新生代工业集中区为中心的装备制造地。

丰富旅游内涵,实现单一文物观光游向多元化旅游转变

建设中国御温泉之都。以骊山、华清池为依托,向西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御温泉之都核心区,加快实施东花园、颐和城、顺峰、唐御坊等一批高星级温泉酒店和高档次景观地产项目,最大限度发挥骊山温泉资源的品牌效应。

开发特色文化节目。在秦文化区,依托拟建的九州大剧院,聘请国际顶级导演策划大型室内秦文化歌舞节目《秦始皇》,让游客领略大秦文化精髓。在唐文化区,开发具有盛唐气息的马球、斗鸡、唐歌舞欣赏等文化节目,使游客进得来,留得住。

做强农家乐项目。在斜口芷阳、代王戏河、秦陵周边建设集住宿、餐饮、娱乐、度假于一体的休闲庄园、特色小镇。加快实施渭河综合治理工程,筑坝拦水,规划建设自然水体公园,形成集水上娱乐、休闲垂钓、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水上休闲乐园。

同时,延伸服务体系,实现单一旅游产业向旅游产业链转变。发展宾馆酒店产业集群,抓紧建设高档次旅游购物场所。力争“十一五”末使高星级宾馆酒店达到15家左右。合理布局旅游沿线和老城区功能分区,规划建设高档次玉器饰品、民间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专业旅游购物中心、购物步行街,加快商贸流通,增加旅游收入。

提升城市形象,实现旅游品牌向城市品牌转变

培育城市精神。深入开展“承秦唐、习礼仪、迎奥运”等系列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景区公民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使秦的大气、大度,唐的开放、包容成为临潼城市精神,充分展示新临潼、临潼人的良好形象。

优化城市环境。认真落实《骊山北麓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实施方案》,把骊山建成旅游大景区的绿色屏障。对渭河沿岸进行多层绿化,使其成为临潼城市绿色生态走廊。加快实施城市点亮工程和城市景观工程,建设城市绿地、园林,努力把临潼建成最适宜人居的山水园林城市。

提升城市品位。建立旅游管理委员会、旅游营销中心、应急救援中心,合理设置城市标识符号,探索推行景区一票制,实现景区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加快临潼向中国第一景区、国际旅游商务港迈进的步伐。

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


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

作为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公园从发生来讲有两个源头,一个是贵族私家花园的公众化,即所谓的公共花园,这就使公园仍带有花园的特质。公园的另一个源头源于社区或村镇的公共场地,特别是教堂前的开放草地。自从1858年纽约开始建立第一个中央公园以后,全美各大城市都建立了各自的中央公园,形成了公园运动(Pregill and Volkman, 1993)。作为对工业时代拥挤城市的一种被动的反应,城市公园曾一度在西方国家成为一个特别的观光旅游点和节假日休闲地,那是需要全家或携友人长途跋涉花上一天时间,作为一项特殊活动来安排的。作为游逛场所?quot;公园"概念,至今普遍存在于中国各大城市的公园设计、建设与管理中.在城市用地规划中,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用地,如同其它性质的用地一样,被划出方块孤立存在,有明确的红线范围。设计者则挖空心思,力图设计奇景、异景,建设部门则花巨资引种奇花异木,假山、楼台,甚至各种娱乐器械,以此来吸引造访者。而公园的管理部门则以卖门票为生,以养一大批公园管理者,并称此为"以园养园"。这实际上是对公园性质的误解。把公园同娱乐场所,主题公园和旅游点混为一谈。

在现代城市中,公园应是居民日常生产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和进一步向郊区化扩展,工业化初期的公园形态将被开放的城市绿地所取代。孤立、有边界的公园正在溶解,而成为城市内各种性质用地之间以及内部的基质,并以简洁、生态化和开放的绿地形态,渗透到居住区、办公园区、产业园区内,并与城郊自然景观基质相融合。这意味着城市公园在地块划分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绿色块,而就是弥漫于整个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俞孔坚,2001)。

绿色成都喜捧园林城市桂冠


昨日,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指挥部向媒体发布消息称,建设部于本月26日正式命名我市为“国家园林城市”。

2000年,我市作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决定。此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园工作,通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城市绿化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初步建成点线面结合、平面与立体结合、城乡一体、绿量适宜、景观丰富、类型多样、布局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在此期间,我市编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变见缝插绿为规划建绿;实施了一系列创建重点工程,新建十个公园,整治百条绿化廊道,评选千个园林式单位、立体绿化项目,开展立体绿化,改造了街道、广场绿化,新辟三圣花乡、幸福梅林,启动了金牛两河、武侯江安河、成华北湖等大型森林公园建设,园林绿化建设得到全面跨越式发展,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99平方米,绿地率达33.03%,绿化覆盖率达36.08%。

去年,我市获得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市委市政府正式向建设部提出申请验收“国家园林城市”。去年9月,建设部来我市验收后,向我市提出整改意见与建议。随后,我市展开重点整改。今年春节期间,建设部再次来到我市进行验收复查,并经重新审查研究决定,命名我市为“国家园林城市”。

据悉,国家园林城市评选自1992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截至此次评审前,全国共有87个城市(城区)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城区)”称号。

相关:五大工程再为成都添绿

昨日,记者从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获悉,为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我市将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实施一系列工程。

“城市之肺”:我市将利用现有熊猫生态公园和植物园以及周边的山地丘陵,扩展连片,建设10平方公里的城市氧源林,将新鲜空气引入城区。

“城市之肾”:我市将在城市西北主要水源方向,各建设2平方公里的水源涵养林及湿地;在市域范围内的河道两侧建设20—50米宽的水源涵养林带和湿地,长度约150公里。

“城市之心”:在城市中心区拆房建绿,形成总面积约30公顷的城市绿心公园,在城市热岛强度大的区域建设不低于20公顷的公共绿地;继续抓好具有成都特色的屋顶绿化和立交桥绿化。

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在市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沿成绵、成南、成温邛、成灌、成彭、成雅、成渝等七条放射状出入城通道,建设路网生态防护林,长度约900公里;建设以苗圃、生态休闲等功能为主的防护林带,为城市绿化建设储备大规格苗木,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观光休闲设施。

建设绿色健康走廊工程:利用我市三环路→光华大道→温玉路→直达青城山两侧的生态林带,建设宽2米,长110公里的自行车道、游人步道绿色健康走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北京绿色奥运和城市绿化“齐步走”


野草开禁、节水“蓝月亮”代替冷季型草、香花香草下山进城、乡土花卉草木纷纷担当北京奥运会绿化美化“主角”,北京在绿起来后,将建设自然、和谐和节能型生态系统。昨天,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北京绿量过半后,绿化中的人工痕迹将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崇尚自然”。

绿色期长达10个月的冷季型草坪过去一直都是城市绿化的“宠儿”,北京也曾大面积种植,而现在,它不仅要被限制在只占绿化面积的30%,而且还有“下岗”之忧。“这说明北京正由过去单纯地追求绿,向更高层次的追求自然生态迈进!”记者采访市园林绿化局新闻发言人王苏梅时,她介绍说,早在几年前,市委、市政府就专门下文件规定,北京绿化时,树木和草的比例要调整为7:3,不能光追求大片绿地的视觉效果,因为那样不仅浪费宝贵的水资源、增加养护成本,更重要的是,单一的生态系统下,植物的生态效益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在去年,市园林绿化局还专门下发文件,为几十年来一直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野草“平反”,野草不再被斩叶除根,而是作为北京城市绿化的一部分,明年要大面积铺上北京街道,代替冷季型草“上岗”的“蓝月亮”就是野草驯化而来的。据王苏梅介绍,用于奥运场馆和北京绿化的花草树木中,乡土品种已经占到了50%,北京已经走出了单纯追求绿的阶段,园林绿化已经将自然、和谐作为了目标。

北京之所以能实现绿的转变,是建立在绿量迅猛增加的基础上的。王苏梅介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截至去年底,北京全市林木覆盖率已经达到了51%;今年年底,有望达到51.6%,林木覆盖率已率先达到了申奥报告中关于“全市林木覆盖率接近50%”的承诺。同时,北京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了69.52%,预计今年年底就达到70.49%,奥运承诺中“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的指标也将实现。

■数字成就人均绿地增至11.2平方米

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000年的36.34%提高到41.91%,人均公共绿地由2000年的8.68平方米增长到11.2平方米,分别超过“十五”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计划所确定的40%和10平方米的水平,基本形成了点、线、面、带、环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专家点评

“‘绿’是北京的底色,而北京也正朝天蓝、水清、岸绿、流畅的生态城市的目标推进!”昨天,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这样告诉记者。数字最有说服力,1998年,北京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好天仅仅是100天,那时,人们都说,站在远山上能清楚地看到,北京被罩在一个巨大的“黑锅盖”里。2002年以来,北京环境保护投资为720亿元,仅2006年就达到了200亿元。2006年,北京的好天就达到了238天。“不但如此,我们呼吸着的空气也新鲜了!”杜少中副局长介绍,监测显示,京城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年日均值与5年前相比,分别降低了23%、8%、19%。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潮流——规划理性化


当SARS病毒让我们感到万分无助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想到我们身边的植物,我们身处的绿色环境?其实我们应该向他们求助,她们能把空气中的病毒带走,会令我们感到安全。只有把保护城市的绿地系统建设好,我们的城市才是安全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同其它学科一样,经历着先前的,跟着感觉走的感性认识阶段,然后才逐渐地从感性认识中得到科学的理性认识,进入理性阶段,我们现在、将来都应理性地进行着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层次一般分为系统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设计5个规划层次。本文所讲的主要为系统规划至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主要为现在流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1、规划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越来越科学、全面

科学发展到今天,各个学科不再孤立,而是变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样绿地规划也一改过去的特定学科、特定理论指导,而步入由多学科、综合理论指导的科学了,今日的绿地规划理论指导基础主要为生态学理论、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园林理论,其次还有诸如系统论、行为论等作辅助。

生态学理论与城市规划理论相结合,从宏观上对绿地规划进行着指导。如今几乎每一个绿地规划者都自觉地把生态学摆在第一位,把生态学作为绿化设计的主导学科,例子是举不胜举,最典型的是株洲市的绿地规划设计。运用生态学原理,提出常绿阔叶林为株洲市顶级群落,然后在城市绿地中模拟和设计人工顶级植物群落。江门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根据江门城市气候,土壤和植物区系统特征,城市建设现状等因素,以生态学,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把江门规划成由南北两大片氧源基地,数条微风通道,以及抱拥着江门和诸山的景观绿地与防护绿地构成总体框架,其间各处散布着公园和各类附属绿地,构成水阔山长,绿拥江域,景观丰富,环境宜人,便于休闲的空间格局。

从景观绿化走向生态绿化——我国城市绿化发展方向


园林在线5月19日消息: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对绿化都相当重视,很多城市为争创园林城市付出了努力。今年正值我国举办第29届奥运会,城市形象展示中绿化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我国的一些城市经历着由景观绿化到生态绿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中作为可再生的自然因素,对远离自然的城市生活,发挥着新陈代谢、保持活力的作用。城市生态园林要根据生态学原理,建立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改善环境的生态效果。它是科学融于艺术的最佳体现。”辽宁省风景园林学会负责专家组工作的园林专家李作文教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让垂直绿化带来层次效果

在北方,以工业城市林立的辽宁省为例,李作文认为,重视城市绿化中的多层次尤其重要。在辽宁省的城市中,这样的层次表现为:从高到低而言,首先是加拿大杨、新疆杨等可以长到20米到30米高的大乔木,然后是柳树、核桃楸等乔木,京桃、山杏、矮紫杉等亚乔木。比乔木低一些的是灌木,有包括欧丁香、紫丁香等几十个品种在内的丁香类大灌木,锦带、忍冬类的灌木,绣线菊类的小灌木。接下来是包括木本沙地柏和马莲等宿根花卉在内的地被植物,最低的是草坪。

这种多层次、多品种的复层结构,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阳光水分,比如大乔木喜阳,在最上面,亚乔木、灌木耐半阴,正好有大乔木为之提供了适当的局部环境。

李作文强调,在辽宁省,以杨、柳、榆、槐为代表的乡土树种应该是绿化的主力军,为城市绿化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品种。即使是在离工业区比较近的地方或工业区内部,也有生命力强、有一定抗污染作用的绿化品种,对烟尘、有毒有害气体、有害重金属颗粒产生的空气、土壤污染及噪声等有降低作用,像刺槐、山皂角树,杨树、柳树中的某些品种,榆树、桑树、丁香、连翘、美国白蜡等都是好树种,景天类花和宿根的马莲是适合的花卉,草坪,本地的结履草和国外的野牛草都可供选择。

城市里高楼众多,楼房的立体绿化和楼群的绿化设计也很重要。结合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来布置室外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以此进一步改善室内外包括声、光、热诸多因素的物理环境。

垂直绿化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使环境更加整洁美观、生动活泼,而且具有占地少、见效快、绿化率高的优点。根椐有关研究,夏季有墙面绿化的建筑会比同等条件下没有绿化的建筑室内温度低1℃~2℃。垂直绿化中,地锦(爬墙虎)就是不错的选择。

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结构不仅景观丰富,也便于管理,发挥城市绿化的综合环境效益。

把生态绿化提升到环境效益高度

城市园林作为一个自然空间,对城市生态的调节与改善起着关键作用。园林绿地中的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如光合作用的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蒸腾作用的降温散热、根系矿化作用净化地下水等,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改善与提高,这是系统中的其他因子所无法代替的。“对于城市要绿起来,现在大家都没什么疑义。城市的绿化量基本都在逐年增大。现在需要特别重视的是在生态理念下,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城市绿化的环境效益。”李作文说。

李作文认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增加城市的绿化量,使有限的城市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根据生态学的原则,合理配置绿地中的乔灌草复层结构,使各植物种群间相互协调,在有限的土地上,充分地利用光、空气、养分、水分等自然资源,构成一个有序、高效、稳定的群落,从而尽可能地实现生物多样性,使城市生态群落发挥其最大的生态效益。

李作文说:“大家知道,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有利于物种基因的保护,有利于植物群落对有限空间的利用,增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处于这种稳定状态下的植物,不但生长良好,而且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也能得到充分发挥。”

李作文还讲到了几个生动的例子,如,城市中绿化好的地方冬季储热、夏季降温,小气候总让人感到更舒适。相当密度的城市绿化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绿色植物释放出的氧气使绿化密集区成为没有围墙和屋顶的氧吧。绿色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滞尘、降低噪声、净化空气的作用,绿化覆盖率每提高10%,二氧化碳浓度一般可以减少20%至30%,悬浮颗粒浓度可以减少15%至20%,重要致癌物苯并芘的浓度可减少20%。

美化、彩化和香化是绿化的必然趋势

谈到城市绿化中“多品种多色调,营造万紫千红的景观”这一话题,李作文认为,北方城市在这一点上,一年四季都大有可为:“就从今年春天说起,先是黄色的迎春花(北方连翘),然后是粉、白、红色的京桃,大连、丹东的樱花也有不少色彩,白色的榆叶梅,各种深浅颜色的毛樱桃,乔木里的桃、杏、苹果、梨的花也很漂亮。黄蔷薇、各色玫瑰……”“今后,绿化要上规模、上档次,在普遍绿化的同时,朝着美化、彩化和香化的方向发展是个必然趋势。追求绿化景观的审美品位,充分发挥植物的花、叶、果五彩斑斓的色彩效果,在绿化中适当运用香化植物,吸引更多的生物,造就生物多样性的良好生态局面。”李作文提醒说,能够变化色彩的不只是花,色叶树可供观叶,黄色、紫色、红色很是悦目,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受重视。金叶榆、金叶国槐都是常年色叶的代表,在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已经栽植了几年。紫叶的有紫叶稠李、紫叶矮樱、紫叶小檗。冬天里红瑞木的枝条、京桃的树干都是很悦目的红色,白桦的树干呈现出很干净的颜色;形态上,龙爪槐、垂榆可供观赏。

城市绿化要讲究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不同品种植物的花期、果期接踵而至,色彩富于变化,赏心悦目。城市绿化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的价值不可取代。

《绿色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命脉》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种植花卉打造绿色城市”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